学会与学生交流沟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会与学生交流沟通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教学也从过去只注重理论灌输的应试教育,转变到以突出人的主体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上来。
关键词:情感因素关爱学生平等相待尊重信任
情感教育因素对教学有着巨大的影响。
教学工作是育人的工作,情感既是教学的手段,也是教学的目的。
它能够激发兴趣,推动、引导和调节学生的学习活动,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认知过程,甚至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成败优劣。
《新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学习中的情感态度,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各门学科的积极情感态度,实现教学中师生共同参与并和谐发展。
”在当前教育改革提倡以人为本的大氛围下,教师只“走近”学生还不够,更应“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心灵深处。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如何运用情感因素,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呢?
一、关爱学生是走进学生的前提
教师爱学生,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也是世界上优秀哲人、文学家、教育家所提倡的美德。
历来,一切有成就的教育家总是把对学生的满腔热忱、把爱和教育、尊重与要求联系起来。
孔子具有“诲人不倦”热爱学生的精神,孟子提倡象“时雨春风”一样对待学生,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以“爱满天下”作为他一生奉行的格言,何其芳写过这样的诗句:“去以心发现心,去以自己的火点燃别人
的火。
”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成为时雨春风,于“润物细无声”之中去点燃学生心中的爱与希望,做学生的知心人。
爱学生,就要微笑教学。
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是老师向学生倾注爱心的主渠道。
法国大作家雨果说:“笑是阳光,它能消除人们脸上的冬色。
”笑容是良好的情感的象征,微笑是联系师生情感的的纽带,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也是创造和谐教学气氛的一个重要手段。
教师的微笑,是春风,是期待.也是一种促学剂。
因此,我们提倡教师微笑走进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态度要诚恳,语言要亲切,不应以监督者、权威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而要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等,传递给学生以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
即使学生出现差错和困难,也不要妄加批评和指责,应给学生适当的引导和点拨。
这样,学生得到的不仅是知识上的启迪,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满足。
如进课堂时,微笑着环视学生再还礼,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以鼓励的眼神,亲切的笑容注视学生,即使学生一时想不起来也不要催促,而是说:“不要紧张(或“不要着急”)”“好好想一想”这样,教师宽容的态度,充满爱的语言,会使学生紧张的心情缓和下来,思维也会活跃起来,问题就有可能迎刃而解,从而使学生与老师的情感接近,产生学好这门课的兴趣。
二、平等相待是走进学生的基础
教师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全面了解他们对学科的学习态度,
学习情绪状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要克服“师道尊严”,转变教育观念。
对于学习上有困难、品行上有缺陷的学生,不歧视、不放弃,而是要循循善诱,这样才能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我国现代教育的先行者陶行知先生在做校长时,碰到两个学生打架,其中一个用砖头砸向另一个。
陶先生在制止了事件继续发展后,让拿砖头的学生到他的办公室去。
自己则对事情稍做处理后也回到办公室。
这时那个学生已经在办公室等候了。
陶先生拿出第一块水果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我让你来,你反而比我先到了。
”学生听后一团疑惑。
这时陶先生又拿出第二块水果糖,“这也是应该奖励你的,因为我让你停下来,你马上就停了下来,表示了对我的尊重。
”学生听后仍然不解其意。
陶先生又拿出第三块水果糖,“与你打架的同学是—个经常欺负女同学的学生,我对你的侠义精神表示敬意。
”这时那位学生已经泣不成声了。
“老师,无论怎么说,我用砖头打人都是不对的……”
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水果糖,“你已经认识了错误,咱们的谈话也应该到此结束了……”
有人说陶先生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偶然的一次接触,就从一个打架的学生身上发现了四个优点。
这不无道理,但我却认为,陶先生最主要的是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整个谈话过程,让人感到的是平等、真诚、亲切,通篇谈话没有训斥和说教,得理
也让人,显示出教育工作者的胸襟与风范,四块水果糖也因此而显得如此珍贵而没有半点儿造作和虚伪。
教师真正做到把学生当成朋友平等相待,就能保持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积极的情感。
一次出乎意料的理解、一句诚挚中肯的批评、一个催人上进的引导,在好学生当中,更应在后进生之间。
说实在的,学生学习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他的态度,通过调查:绝大部分学生是因为先喜欢上了老师,而后才喜欢上这门学科的。
的确,我对此最有感触,学生们常说:“上我的课时间过得特快,心情特好。
”
三、尊重和信任,是走进学生心灵的桥梁
(一)教师要理解学生,设身处地的多为学生考虑。
在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层教学,分层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
比如,每次作业中出现了不该错的错误,并不是一味地指责或埋怨,而是心平气和地进行分析,尽可能用激励的语言去开导、去鼓励。
(二)要欣赏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成才。
教师在对待不同的学生时,态度要保持一致,不厚此薄彼,发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在教学中,我常常给每个学生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比如,一次小组间的合作,我事先让小组长把易于表达的内容,分给本组中语言表达薄弱的或胆子较小的同学,给他们创设表演的平台,找回学习的自信和感觉,结果显示,效果非常不错。
情感教学使他们真正认识到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道理。
从中也告诉我们:教师的天职除了教书之外,更应担负起维护学生自尊的职责,创设轻松的学
习氛围,要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有才能的。
在教师相信的目光中,让学生乐学,在学生信赖的目光中,教师乐教。
(三)要推动学生间的交流,促成学生集体奋发向上的情感。
课堂上利用小组讨论、集体交流、课外“一帮一”等双向的交流形式,有利于促进群体智力互补,互相提高,也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功感、满足感,还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师课堂上“一言堂”的弊病,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
此外,鼓励学生当小老师也不失为增强学生自信心的有效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