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调剖个性化优选及试验效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度调剖个性化优选及试验效果

【摘要】本文针对X区块油藏条件、地质特征和开发特点,优选出适合X 油田的最佳调剖剂为铬离子调剖剂;同时根据调剖试验井组的视吸水指数、含水饱和度、调剖井组含水等情况,结合调剖井的注入剖面资料和调剖层的连通油井数及方向及注入的层段相对吸液量及调剖的层位,优化设计了调剖厚度、调剖半径及注入方式;经现场试验,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深度调剖聚合物凝胶调剖剂

1 调剖目的层现状

调剖目的层分别发育内前缘相砂体,分流平原相砂体,发育厚度大,连续性好,井网对砂体的控制程度也较高。

1.1 油层连通状况

试验区油井以两向和多向连通为主,砂岩连通厚度比例为98.26%,有效连通厚度比例为99.61%,试验区砂岩水驱控制程度达到99.55%,有效水驱控制程度达到99.87%。目的层以多向连通为主,连通砂岩厚度比例为92.87%,有效厚度连通比例为94%,砂岩和水驱控制程度都达到100%。

1.2 油层动用状况

统计该井区及周围水井同位素吸水剖面资料,目的层在停注前吸水层数比例为92.31%,有效厚度吸水比例为100%。目的层动用好。其中三口调剖井同位素吸水资料显示,目的层相对吸水量为33.5%~75.5%,较高,并且层内高渗透层段单层突进现象严重,从周围连通油井目的层段补孔结果显示含水均在95%左右。通过上述分析说明,所选调剖目的层整体动用好,存在单层突进现象,水驱调整难度大,即使通过停注、周期注水等方法仍然不能起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如表1)。

2 调剖方案设计

2.1 有机铬调剖剂的配方优化

铬离子调剖剂以聚合物、交联剂、高效稳定剂组成,三种主要成份的浓度可调。室内实验采用现场污水、中分聚合物、有机铬交联剂对铬离子调剖剂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聚交比、稳定剂、聚合物浓度对凝胶强度均有较大影响,根据实验结果确定了适宜的调剖剂配方,综合考虑聚合物凝胶的成胶强度和化学剂成本,调剖配方中选定主段塞聚合物浓度为1800mg/L,前置段塞和封口段塞聚合物浓度为2000mg/L。

2.2 优化设计单井调剖厚度,改善开发效果

试验区综合利用吸液剖面资料,选择层内吸液状况差异较大、吸水比例和吸水强度较大的部位,且同时保证该部位调剖后具有一定接替厚度;选择的调剖厚度与采出井连通方向多,同时该层段也是与其连通的采出井的主要产液层和高含水层;综合考虑与其连通的油井层位厚度,避免注入量过大,将油水井连通层位堵塞。

2.3 个性化设计单井调剖半径

调剖半径是影响调剖效果决定性因素,是调剖方案设计的关键参数。在保证体系性能前提下,综合考虑采出程度和经济效益,最佳的调剖剂用量为0.03PV~0.04PV。

调剖剂用量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V----调剖剂用量,m3;Hi----调剖厚度,m;Si----调剖面积,m2;Φ----调剖层段的孔隙度;F---方向系数。

驱油面积可近似计算成:S=3.14R2。

根据公式推算出,当调剖剂用量为0.03 PV时,则调剖半径为注采井距的1/3左右。确定调剖半径在井距1/3左右时,为保证调剖的效果对调剖半径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对油层发育相对均质的2口井,为防止调剖药剂扩散对调剖效果的影响,适当扩大了调剖半径,以保证调剖层段的调剖剂量;对于油层差异较大的1口井,调剖剂主要沿高渗条带运移,在保证调剖效果的前提下,适当缩小调剖半径。

2.4 优化设计调剖剂注入方式

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分层调剖能更大的提高中、低渗透层的采收率,其中低渗透率层采收率将提高0.6~1.2个百分点,中渗透层采收率提高0.4个百分点。从已实施的8口分层调剖井调剖后的吸水状况来看:分层调剖井剖面比笼统调剖井的注入剖面改善程度好,实施分层调剖取得较好的调剖效果。

3 油水井动态变化特征

通过调剖过程中所采取的针对性工作和跟踪调整,该试验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调剖后注入压力上升2.5 MPa,启动压力上升1.2 MPa。

(2)吸液剖面得到有效改善,高渗透层位得到较好调堵,接替层得到有效动用,调剖剂对渗透率低油层的适应性较差。

4 结语

(1)铬离子调剖剂能够满足窄小河道砂体局部调剖的要求。具有较好的理化性能,与污水配伍性好,具有成胶时间短、成胶强度大,稳定性好、粘度保留率高,抗剪切能力强,进入油层后能对高渗透层位进行较好调堵,使后续的驱替液主要进入原先未波及到的低渗透区域,具有提高注水波及体积的作用。

(2)深度调剖半径设计为注采井距的1/3左右,油层发育较均质的井,适当扩大调剖半径,油层差异较大的井,适当缩小调剖半径,优选分层调剖方式。

参考文献:

[1]李振泉,刘坤.有机复合调驱体系室内研究及现场试验.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

[2]许家友.一种耐温抗盐堵剂的组成及性能研究.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采油研究院,湖北潜江:4331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