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X物理)
高中物理常见公式+实用规律
2. 静力学公式:
- 牛顿第一定律: F = 0
- 牛顿第二定律: F = m*a
- 牛顿第三定律: F1 = -F2
3. 热力学公式:
- 热力学第一定律: Q = ΔU + W
- 热力学第二定律: ΔS ≥ 0
- 热力学第三定律: 熵在绝对零度时为零
4. 光学公式:
- 光速公式: c = λf
- 瑞利公式: n1sinθ1 = n2sinθ2
高中物理常见公式+实用规律
高中物理常见公式+实用规律?(最全?)? -
以下是高中物理中常见的公式和实用规律:
1. 动力学公式:
- 力的作用: F = ma
- 动能公式: E = 1/2 mv²
- 动量公式: p = mv
- 能量守恒定律: E1 + E2 = E3
- 动量守恒定律: p1 + p2 = p3
- 菲涅尔公式: (rs - rp) / (rs + rp) = (n1cosθ1 - n2cosθ2) / (n1cosθ1 + n2cosθ2)
- 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 E = hf, p = h/λ
5. 电磁学公式:
- 库伦定律: F = kq1q2 / r²
- 安培定律: B = μ0I / (2πr)
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表
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表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一、力学1、胡克定律: F = 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随离地面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重力约等于地面上物体受到的地球引力)3 、求F1、F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1-F2F F1+ F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合=0 或: F x合=0 F y合=0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一定等值反向(2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力矩代数和为零.(只要求了解)力矩:M=FL (L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5、摩擦力的公式:(1) 滑动摩擦力: f= F N说明:① F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② 为滑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2) 静摩擦力:其大小与其他力有关,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不与正压力成正比.大小范围: O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b 、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高中物理最全公式大全高考必备
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表一、力学公式1、 胡克定律: 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2、 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 3 、求F 1、F 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F=θCOS F F F F 2122212++ 合力的方向与F 1成α角:tg α=F F F 212sin cos θθ+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 为零。
∑F=0 或∑F x =0 ∑F y =0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 (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2 )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力矩代数和为零.力矩:M=FL (L 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μN说明 : a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b 、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 ≤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 定 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超齐全)
wenjian wenjian 1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表一、力学公式1、 胡克定律: 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de 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2、 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3 、求 F 、 F 两个共点力de 合力de 公式:1 2 F= F 12 F 2 2 2F F COS θ + + F 2 F1 2 合力de 方向与 F 成α角:1 α θF sin θ F 1 + F cos θ2F 1tg α= 2 注意:(1) 力de 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de 合力范围: ⎥ F -F ⎥≤ F ≤ F +F 21 2 1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de 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de 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0 或∑F =0 x ∑F =0y 推论:[1]非平行de 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de 合力与剩余几个力(一个力)de 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2 )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de 平衡条件: 力矩代数和为零.力矩:M=FL (L 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de 作用线de 垂直距离)5、摩擦力de 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μN说明 : a 、N 为接触面间de 弹力,可以大于 G ;也可以等于 G;也可以小于 Gb 、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 N 无关.(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de 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大小范围: O ≤ f 静≤ f m (f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m说明: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 定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高中物理常考公式及常用规律
第一部分 高中物理常考公式及常用规律概念、规律公式说明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v=v0+a tΔx=a T2v=v12=v0+v2=x t x=v0t+12a t22a x=v2-v02v=x t适用于任何形式的运动自由落体运动v=g t h=12g t2v2=2g h v0=0,a=g 竖直抛体运动v=v0±g t h=v0t±12g t2v2=v20±2g h上抛取“-”号下抛取“+”号相互作用重力G=m g g=9.8m/s2胡克定律F=k xx为形变量,k为劲度系数滑动摩擦力F=μF Nμ为动摩擦因数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二定律F合=m a a与F合的方向一致曲线运动平抛运动v x=v0vγ=g tx=v0t y=12g t2x、y方向的分运动具有等时性匀速圆周运动ω=ΔθΔt=2πT=2πf,v=ΔsΔt=2πr T=2πr f,v=ωr,a=v2r=ω2r=ωv,F=m a=m v2r=mω2rF向>F供时:离心F向>F供时:向心万有引力万有引力定律F=G m1m2r2(G=6.67×10-11N m2/k g2),天体运动;GMmr2=m v2r=mω2r=m4π2T2rv1=7.9k m/sv2=11.2k m/sv3=16.7k m/s机械能功W=F l c o sαα是F与l的夹角功率p=Wt P=F v c o sαα是F与v的夹角动能E k=12m v2标量、状态量重力势能E p=m g h与零势能面的选取有关动能定理W合=12m v22-12m v21W合为合外力做的功机械能守恒定律E1=E2或ΔK k=ΔE p或ΔE增=ΔE减只有在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的系统内守恒概念、规律公式说明动量动量p=m v矢量冲量I=FΔt矢量动量定理m v′-m v=F(t′-t)—动量守恒定律m1v1+m2v2=m1v1′+m2v2′适用条件;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静电场库仑定律F=kq1q2r2(k=9.0×109N m2/C2)适用于静止的真空中的点电荷电场强度E=F q(定义式),E=k Q r2(真空中的点电荷),E=U d(匀强电场)—电场力F=q EF与E的方向相同或相反电势、电势差φ=E pq,U A B=φA-φB=W A B q—电容C=Q U(定义式),C=εr S4πk d(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恒定电流电流I=Qt=n q S vv为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电阻定律R=ρlSρ为导体的电阻率电源电动势E=Wq W为非静电力做的功欧姆定律I=U R只适用于部分电路I=ER+r,E=U外+U内只适用于闭合电路路端电压U=I R=E-I r短路时U=0,断路时U=E 电功W=I U t(一切电路),W=I2R t=U2R t(纯电阻电路)—电功率P=W t=I U(一切电路),P=I2R=U2R(纯电阻电路)—焦耳定律Q=I2R t=U2R t纯电阻电路中电热等于电功电源功率P=I E(总功率),P m=E24r(最大输出功率)当R=r时电源有最大输出功率电源效率η=P出P总×100%=U外E×100%—磁场磁感应强度B=F I L B⊥I 安培力B=B I L(左手定则判定方向)F恒垂直于B、I决定的平面洛伦兹力F=B q v(左手定则判定方向)F恒垂直于B、v决定的平面电磁感应磁通量Φ=B S c o sθ(θ为B与S的垂线的夹角)—感应电动势E=nΔΦΔt(磁通量变化时)E=B L v(切割磁感线时)E=12B L2ω(旋转切割磁感线时)ΔΦΔt为磁通量的变化率交变电流瞬时值电动势:e=E m s i nωt,电压:u=U m s i nωt,电流:i=I m s i nωt我国交流电:T=0.02sf=50H z有效值E=E m2,U=U m2,I=I m2仅适用于正弦交流电理想变压器U1U2=n1n2,I1I2=n2n1,P1=P2—原子物理光子的能量ε=hν—光电效应方程E k=hν-W0W0为逸出功能级跃迁hν=E m-E n(m>n)—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 c2 ΔE=Δm c2Δm为质量亏损元素衰变后的质量m剩m原12��tττ为半衰期,t为衰变时间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1V1T1=p2V2T2或p VT=C适用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热力学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三种特殊情况:①等温变化:ΔU=0,即W+Q=0②绝热膨胀或压缩:Q=0,即:W=ΔU③等容变化:W=0,即:Q=ΔU—热平衡方程Q吸=Q放—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简谐运动的回复力F=-k x—单摆周期公式T=2πl g l为单摆的摆长波长、波速、周期、频率的关系v=λ f=λT适用于一切波电磁振荡和电磁波L C振荡电路T=2πL C f=12πL C—电磁波的波长、波速、周期、频率的关系c=λ f=λT—光学折射定律s i nθ1s i nθ2=n12—折射率n=cv—临界角s i n C=1n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光的波长λ=cνν为光的频率双缝干涉Δx=l dλΔx是相邻两个亮条纹或暗条纹的中心间距。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表一、力学公式1、 胡克定律: 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2、 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3 、求F 1、F 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F=θCOS F F F F 2122212++ 合力的方向与F 1成α角:tan α=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 =0 或∑F x =0 ∑F y =0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2 )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力矩代数和为零.力矩:M =FL (L 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μF N说明 : a 、F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b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 N 无关.(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大小范围: O ≤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表一、力学公式1、胡克定律: 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 3 、求F 1、F 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F=θC O S F F F F 2122212++合力的方向与F 1成α角:tg α=F F F 212sin cos θθ+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0 或∑F x =0 ∑F y =0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 (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2 )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力矩代数和为零.力矩:M=FL (L 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μN说明 : a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 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 ≤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1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 定 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规律汇编表word版本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规律汇编表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表一、力学公式1、 胡克定律: 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2、 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3 、求F 1、F 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F=θCOS F F F F 2122212++ 合力的方向与F 1成α角: tg α=F F F 212sin cos θθ+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0 或∑F x =0 ∑F y =0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2 )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力矩代数和为零.力矩:M=FL (L 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μN说明 : a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b 、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大小范围: O ≤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 定 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高中物理的所有公式、规律归纳
高考物理公式总汇1、力学1.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 V t = V0 + a t S = v o t +a t2几个重要推论:(1) V t2 - V02 = 2as (匀加速直线运动:a为正值 匀减速直线运动:a为正值)(2) A B段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 t/ 2 == (3) AB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A C BV s/2 =匀速:V t/2 =V s/2 ; 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V t/2 <V s/2(4) 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1s 、2s、3s……ns内的位移之比为12:22:32……n2; 在第1s 内、第 2s内、第3s内……第n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 (2n-1); 在第1米内、第2米内、第3米内……第n米内的时间之比为1:: ……((5) 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s = aT2 (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T--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2.竖直上抛运动: 上升过程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全过程是初速度为V O、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1) 上升最大高度: H =(2) 上升的时间: t=(3) 上升、下落经过同一位置时的加速度相同,而速度等值反向(4) 上升、下落经过同一段位移的时间相等。
从抛出到落回原位置的时间:t =(5)适用全过程的公式: S = V o t --g t2 V t = V o-g t V t2 -V o2 = - 2 gS ( S、V t的正、负号的理解)3、匀速圆周运动公式线速度: V= R =2f R=角速度:=向心加速度:a =2 f2 R向心力: F= ma = m2 R= mm4n2 R注意:(1)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就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总是指向圆心。
(2)卫星绕地球、行星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高中物理公式、规律大全
高中物理基本规律及公式一、力学1、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1)速度公式:at v v +=0 (2)位移公式:2021at t v x += (3)速度-位移公式:ax v v 2202=- (4)平均速度公式: 202t v v v v =+=(5)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 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定值,即2aT x =∆ 2、胡克定律: kx F =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3、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F ≤ F 1 +F 24、摩擦力公式:(1) 滑动摩擦力: f =μF N (F N 为正压力)(2) 静摩擦力: O <f 静≤f max (f max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5、物体平衡条件: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或 6、牛顿第二定律: ma F =合 或 x x ma F = y y ma F =7、平抛运动:初速度水平,只受重力。
性质:匀变速曲线运动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平抛速度求解:⎩⎨⎧==gt v v v yx 0t 秒末的合速度22y x v v v +=速度的方向0tan v gtv v xy ==β 平抛运动的位移:⎪⎩⎪⎨⎧==2021gt y tv x t 秒末位移: 位移方向:02tan v gtx y ==α 8、圆周运动:①线速度大小 Tr t l v π2=∆∆=,方向在圆周上该点的切线方向. ②角速度:Tt πθω2=∆∆=,(单位:rad/s ) ③ ωωr v v =的关系:与④周期T :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 T =1/f⑤向心加速度:r T r v r a n 2222⎪⎭⎫ ⎝⎛===πω,方向总与运动方向(即v 方向)垂直.0=合F 0=x F 0=y F 422202241t g t v y x S +=+=⑥向心力:r T m r v m mr ma F n n 2222⎪⎭⎫⎝⎛====πω,方向总与运动方向(即v 方向)垂直、不改变速度大小9、万有引力定律: 221rm m GF = 2211kg /m N 1067.6⋅⨯=-G 10、重力和引力:若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 2R mM G mg = 可由此解出地球质量M =GgR 2;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2rMGg =。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表一、力学公式1、 胡克定律: 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2、 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3 、求F 、的合力的公式:F=θCOS F F F F 2122212++合力的方向与F 1成α角:tg α=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围: ⎥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0 或∑F x =0 ∑F y =0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 (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2 )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力矩代数和为零.力矩:M=FL (L 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μN说明 : a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b 、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围: O ≤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 定 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浮力: F= ρVg (注意单位) 7、 万有引力: F=G(1). 适用条件 (2) .G 为万有引力恒量(3) .在天体上的应用:(M 一天体质量 R 一天体半径 g 一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1Gb 、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万有引力 mg = Gg = Gc 、 第一宇宙速度mg = mV=8、库仑力:F=K (适用条件)9、 电场力:F=qE (F 与电场强度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10、磁场力:(1) 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高三物理公式汇总
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表一、力学公式1、 胡克定律: 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2、 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3 、求F 1、F 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F=θCOS F F F F 2122212++ 合力的方向与F 1成α角:tan α=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0 或∑F x =0 ∑F y =0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2 )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力矩代数和为零.力矩:M=FL (L 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μF N说明 : a 、F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b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 N 无关.(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大小范围: O ≤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表一、力学公式1、 胡克定律: 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2、 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3 、求F 、的合力的公式: F=θCOS F F F F 2122212++ 合力的方向与F 1成α角:tg α=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0 或∑F x =0 ∑F y =0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2 )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力矩代数和为零.力矩:M=FL (L 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μN说明 : a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b 、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大小范围: O ≤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 定 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浮力: F= ρVg (注意单位)7、 万有引力: F=G(1). 适用条件 (2) .G 为万有引力恒量(3) .在天体上的应用:(M 一天体质量 R 一天体半径 g 一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1Gb 、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万有引力mg = G g = G c 、 第一宇宙速度mg = m V=8、库仑力:F=K (适用条件)9、 电场力:F=qE (F 与电场强度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10、磁场力:(1) 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关于高级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归纳
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表一、力学公式1、 胡克定律: 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2、 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 3 、求F 1、F 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F=θCOS F F F F 2122212++合力的方向与F 1成?角: tg ?=F F F 212sin cos θθ+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 为零。
?F=0 或?F x =0 ?F y =0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 (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2 )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力矩代数和为零.力矩:M=FL (L 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N说明 : a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b 、 ?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 ?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 定 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一、力学公式1、胡克定律:F = 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G = mg (g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g极>g赤,g低>g高)3 、求F1、F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F=θCOSFFFF2122212++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1-F2 ⎥≤ F≤ F1 +F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0 或∑F x=0 ∑F y=0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f= μN说明:a、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b、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2 ) 静摩擦力: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大小范围:O≤ f静≤ f m (f 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a、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浮力:F= ρgV排(注意单位)7、万有引力:F=G m m r122(1) 适用条件(d<<r)(2) G为万有引力恒量(3)在天体上的应用:(M一天体质量R一天体半径g一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GMmR hm()+=2)(4)()(2222hRTmhRmhRV+=+=+πω=mg’b、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万有引力mg = G MmR2g = GMR2c、第一宇宙速度mg = m VR2V=gR GM R=/8、库仑力:F=K q qr122(适用条件:点电苛:d<<r)9、电场力:F=qE (F 与电场强度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10、磁场力:(1) 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X 物理)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那么。
(2) 两个力的合力范畴:⎥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能够大于分力、也能够小于分力、也能够等于分力。
4、物体平稳条件: F 合=0或 F x 合=0 F y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稳,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讲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能够大于G ;也能够等于G ;也能够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稳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讲明:①摩擦力能够与运动方向相同,也能够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能够作正功,也能够作负功,还能够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能够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能够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万有引力:〔1〕公式:F=G 221rm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即 '422222mg ma r T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②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 ,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
③ 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 ,轨道半径越大,角速度越小。
④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 ,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大。
⑤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 ,周期越大,轨道半径越大。
⑥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2rGMa =,轨道半径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小。
⑦地球或天体重力加速度随高度的变化:22)('h R GMr GM g +==专门地,在天体或地球表面:20R GMg = 022)('g h R R g +=⑧天体的平均密度:32332323344R GT r R GT r V M πππρ=== 专门地:当r=R 时:G T πρ32= b 、在地球表面或地面邻近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即2RMmGmg = ∴GM gR =2。
在不知地球质量的情形下可用其半径和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来表示,此式在天体运动咨询题中经常应用,称为黄金代换式。
c 、第一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在地面邻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
也是人造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s km gR rGMv /9.7===2324GT r M π=rGM v =3rGM=ωGMr T 324π=3224πGMT r =第二宇宙速度:v 2=11.2km/s ,使物体挣脱地球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v 3=16.7km/s ,使物体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
7、 牛顿第二定律: tp ma F ∆∆==合明白得:〔1〕矢量性 〔2〕瞬时性 〔3〕独立性 〔4〕同体性 〔5〕同系性 〔6〕同单位制8、匀变速直线运动:几个重要推论:〔1〕as v v t 2202=-〔2〕A B 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tsv v v t t =+=202 〔3〕AB 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22202t s v v v +=匀速:v t/2 =v s/2 ,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v t /2 <v s/2 (4) 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① 在1s 、2s 、3s ……ns 内的位移之比为12:22:32……n 2② 在第1s 内、第 2s 内、第3s 内……第ns 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n-1) ③ 在第1m 内、第2m 内、第3m 内……第n m 内的时刻之比为1:()21-:〔32-)……(n n --1)(5) 初速不管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刻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s = a T 2 (a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T :每个时刻间隔的时刻) 9、匀速圆周运动公式线速度:v = ωR=2πf R=2πRT向心加速度:a =v R R TR 222244===ωππ2 f 2 R 角速度:ω=φππtTf ==22 向心力:F= m a = mv R m 2=ω2 R= m 422πTR =42πm f 2 R 注意:〔1〕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确实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总是指向圆心。
〔2〕卫星绕地球、行星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3〕氢原子核外电子绕核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库仑力。
10、平抛运动公式: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即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水平分运动: 水平位移: x= v o t 水平分速度:v x = v o竖直分运动: 竖直位移: y =21g t 2 竖直分速度:v y = g t tg θ =V V y ov y = v o tg θ v o =v y ctg θv =V V o y 22+ v o = vcos θ v y = vsin θ11、 功 : W = Fs cos α (适用于恒力的功的运算〕〔1〕力F 的功只与F 、s 、α三者有关,与物体做什么运动无关 〔2〕明白得正功、零功、负功〔3〕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12、 动能和势能: 动能: 221mv E k =重力势能:E p = mgh (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有关) 13、动能定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θxy公式: W 合= ∆E k = E k2 - E k1 =21222121mv mv - 14、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 = 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条件:系统只有内部的重力或弹力〔指弹簧的弹力〕做功。
公式: mgh 1 +222212121mv mgh mv += 15、功率: P =Wt(在t 时刻内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 P = F v (F 为牵引力,不是合外力;v 为即时速度时,P 为即时功率;v 为平均速度时,P 为平均功率; P 一定时,F 与v 成反比〕16、功能原理:外力和〝其它〞内力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变化 17、功能关系: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
摩擦力乘以相对滑动的路程等于系统失去的机械能,等于摩擦产生的热 12E E fS Q -==相对 18、物体的动量 P=mv, 19、恒力的冲量 I=Ft 20、动量定理: Ft=mv 2—mv 121、动量守恒定律 11v m +m 2v 2 = m 1v 1’+m 2v 2’ 或∆p 1 = - ∆p 2 或∆p 1 +∆p 2=0适用条件:〔1〕系统不受外力作用。
〔2〕系统受外力作用,但合外力为零。
〔3〕系统受外力作用,合外力也不为零,但合外力远小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4〕系统在某一个方向的合外力为零,在那个方向的动量守恒。
完全非弹性碰撞 mV 1+MV 2=〔M+m 〕V 22、简谐振动的回复力 F=-kx 加速度x mk a -= 23、单摆振动周期 gLT π2= (与摆球质量、振幅无关〕 24、弹簧振子周期 km T π2= 共振:驱动力的频率等于物体的固有频率时,物体的振幅最大25、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机械波。
它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产生条件:要有波源和介质。
波的分类:①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有波峰和波谷。
②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有密部和疏部。
波长λ:两个相邻的在振动过程中对平稳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质点间的距离。
fvvT ==λ 注意:①横波中两个相邻波峰或波谷咨询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②波在一个周期时刻里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波速: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机械波的传播速度由介质决定。
波速v 波长λ频率f 关系:f Tv λλ==〔适用于一切波〕注意:波的频率即是波源的振动频率,与介质无关。
27、浮力 gV F ρ=浮 28、密度 mV ρ=,V m ρ=,ρm V =29、力矩 FL M = 30、力矩平稳条件 M 顺=M 逆二、热学〔一〕分子动理论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 m 〔油膜法〕分子质量〔数量级〕:10-26 kg ⒈物体是由大量 阿伏加德罗常数〔油膜法〕:N A =6.02×1023 mol -1。
分子组成的 是联系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桥梁。
扩散现象 ⒉分子永不停息 地作无规那么运 动〔热运动〕 布朗运动 r<r 0,合力表现为斥力 ⒊分子间存在 相互作用的 r=r 0 合力表现为零引力和斥力〔统称分子力〕 r>r 0 合力表现为引力 〔平稳位置数量级10-10m 〕 r >>r 0 〔通常r>10r 0 〕 没有分子力作用。
分子动理论固 f注意:1°油膜法测量分子直径 SV d =假设用油膜法测出1个分子直径,那么: 个分子体积体积11mol N A =2°假设1个分子质量,那么: 个分子质量质量11mol N A =3°假设N A ,那么可估算液体和固体的分子大小。
明白液体或固体的mol 体积,设想其中的分子是一个挨着一个的,那么:AN mol d v 体积12343=⎪⎭⎫ ⎝⎛=π 或 A N mol d 体积13=4°假设N A ,那么可算出分子的质量: AN mol m 质量1=5°摩尔体积 ρMV =6°分子所占的体积 AN V v =〔二〕热和功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摄氏温标t :℃是物体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 热力学温标T :K 温度 的标志。
T= t+273 是大量分子运动的集体表现。
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与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