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学基础 试题及答案
工程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工程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地下水的形成因素?A.气候条件B.地形地貌C.岩石类型D.土壤类型答案:D.土壤类型地下水的形成主要受到气候条件、地形地貌以及岩石类型的影响。
气候条件直接影响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地形地貌决定了地下水的储存和流动路径,而岩石类型则决定了地下水的储层特性和渗透性。
而土壤类型对地下水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不是地下水的形成因素。
2、下列哪一种地质构造最有利于地下水的储存和流动?A.背斜B.向斜C.断层D.褶曲答案:B.向斜向斜是地下水储存和流动的有利地质构造。
向斜轴部地表下凹,有利于地表水向地下渗透储存,同时向斜的岩层弯曲,使得岩层之间的空隙增大,有利于地下水的储存和流动。
因此,答案为B。
3、下列哪一种地下水类型在工程中最为重要?A.潜水B.承压水C.裂隙水D.孔隙水答案:B.承压水在工程中,承压水是最为重要的地下水类型之一。
由于承压水承受一定的静水压力,因此在工程中需要进行水文地质勘察,确定承压水的埋藏条件、水量和水质等参数,以避免对工程造成不良影响。
潜水虽然也是常见的地下水类型之一,但是由于其无压力或压力较小,因此在工程中的重要性不如承压水。
裂隙水和孔隙水也是地下水的类型之一,但是在工程中的重要性相对较低。
因此,答案为B。
二、填空题1、工程水文地质学主要研究______、______以及______等方面的问题。
答案:工程水文地质学主要研究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地下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地下水的开采和利用等方面的问题。
2、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类型。
答案: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潜水、承压水和裂隙水三种类型。
3、在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时,应重点调查和分析下列哪些因素对工程的影响?答案:在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时,应重点调查和分析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对工程的影响。
其中,地形地貌决定了工程的自然条件和地基稳定性,岩土类型则影响了工程的建筑材料和使用寿命,地质构造对工程的抗震性能有影响,而水文地质条件则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水文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水文地质学是研究()的地质学分支。
A. 水沉积物B. 水资源C. 地下水D. 水文循环2. 地下水通过()而重新进入大气层。
A. 蒸发作用B. 降雨C. 河流补给D. 表层水文循环3. 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主要包括()。
A. 天然排泄B. 人为开采C. 水文建设D. 污染4. 地下水流动的速度主要取决于()。
A. 地下水位B. 地下水压力C. 渗透系数D. 孔隙度5. 地下水与地表水的交互作用可以通过()来研究。
A. 水文循环B. 地下水位观测C. 水文地质调查D. 地下水污染监测6. 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
A. 大气降水B. 河流水体C. 地表径流D. 蒸散发作用7. 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可能导致的问题包括()。
A. 城市地面沉降B. 地震C. 水文断层破裂D. 地球轨道变化8. 以下哪项不属于地下水的贮存形式?A. 地下河流B. 地下湖泊C. 地下岩石裂隙D. 地下土壤孔隙9. 水文地质调查常用的方法包括()。
A. 钻孔B. 遥感技术C. 地震勘探D. 水样分析10. 地下水流动的方向一般是()。
A. 由低到高地势B. 由高到低地势C. 横向流动D. 纵向流动11. 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地下水的质量?A. 岩石类型B. 地下水位C. 地下水流速D. 水体温度12. 地下水的利用包括()。
A. 城市供水B. 农田灌溉C. 工业用水D. 以上答案都正确13. 地下水的危害主要包括()。
A. 水灾B. 地下空洞C. 沉降D. 以上答案都正确14. 以下哪个因素对地下水的影响最大?A. 地下水位B. 地下水温度C. 地下水含盐量D. 地下水流速15. 地下水资源管理的目标是()。
A. 充分利用地下水B. 保护地下水质量C. 实现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D. 以上答案都正确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 1 )是水文地质学的基础。
17. 地下水位下降可能引发地( 2 )沉降。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勘查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勘查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水文地质学主要研究()A. 地下水的形成、分布和运动规律B. 地表水的形成、分布和运动规律C. 大气水的形成、分布和运动规律D. 冰川水的形成、分布和运动规律答案:A解析:水文地质学主要研究地下水的形成、分布和运动规律。
2.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A. 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B. 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C. 重力水、毛细水、结合水D. 包气带水、饱水带水答案:A解析: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
3. 潜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A. 大气降水B. 地表水C. 承压水D. 凝结水答案:A解析:大气降水是潜水的主要补给来源。
4. 承压水的特点是()A. 有自由水面B. 补给区与分布区一致C. 受气候影响大D. 水头压力高答案:D解析:承压水水头压力高,没有自由水面,补给区与分布区不一致,受气候影响小。
5. 岩土空隙中的水属于()A. 结合水B. 重力水C. 毛细水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岩土空隙中的水包括结合水、重力水、毛细水等。
6. 影响孔隙度大小的主要因素是()A. 颗粒形状B. 颗粒排列方式C. 颗粒大小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颗粒形状、排列方式、大小都会影响孔隙度大小。
7. 裂隙水的特点是()A. 分布均匀B. 水量丰富C. 水质好D. 分布不均匀答案:D解析:裂隙水分布不均匀。
8. 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是()A. 可溶性岩石、岩石透水性、水的侵蚀性B. 可溶性岩石、岩石不透水性、水的侵蚀性C. 不可溶性岩石、岩石透水性、水的侵蚀性D. 不可溶性岩石、岩石不透水性、水的侵蚀性答案:A解析:岩溶发育需要可溶性岩石、岩石透水性和水的侵蚀性。
9. 地质调查的主要方法不包括()A. 遥感B. 钻探C. 坑探D. 物探答案:A解析:钻探、坑探、物探是地质调查的主要方法,遥感是辅助手段。
10. 工程地质勘察的阶段可分为()A. 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B. 预可行性研究勘察、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C. 初步勘察、详细勘察、施工勘察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工程地质勘察阶段通常包括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和施工勘察。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库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库[第1章](1)一个地区的年降水量,是用什么表示的,包括哪些组成部分?答:以 雨量计降雨量,以某一地区某一时期的降水总量平铺于地面得到的水层高度mm 数表示。
(2)某山区的地表水系如下图所示,由分水岭圈闭的流域面积为24 km 2, 在8月份观测到出山口A 点的平均流量为8.0104 m 3/d ,而8月份这个地区的总降水量是700 mm 。
试求出该流域8月份的径流深度和径流系数,并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径流系数小于1.0;A 点的平均流量中是否包括地下径流。
解:Q= 8.0⨯104m3/d , F=24km2, X=700mm(3)空气湿度和风速如何影响蒸发量?答:水面蒸发的速度和量取决于气温、气压、湿度、风速等因素。
主要决定于气温和饱和差(饱和差=饱和水汽的含量-绝对湿度)饱和差愈大,蒸发速度也愈大。
风速是影响水面蒸发的另一重要因素。
(4)地球上水的循环包括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它们有哪些区别?水循环的大气过程属于其中哪一种? 答: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是很不相同的自然界水循环。
水文循环通常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中,是H2O 分子态水的转换,通常更替较快。
水文循环对地球的气候、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影响显著,与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直接的密切联系。
水的地质循环常发生于地球深部层圈水与表层圈水之间,常伴有水分子的分解和合成,转换速度缓慢。
(4)地下径流与地表径流的特征有哪些不同点?答:径流可分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两者具有密切联系,并经常相互转化。
降落到地表的水通过下渗环节,对降水进行地表与地下径流的分配。
(5)沙漠地区降雨量很少,但是也能发现大量的地下水或者泉水,为什么?(P14)答:它们或者是从周围高山冰雪融水获得补充,实际仍是固他体降水的转化补给;或者是在长期地质历史时期积聚起来的,是多年水文循环的积累。
[第2章](1) 对比以下概念:空隙和孔隙;孔隙度和孔隙比;孔隙和裂隙;(2) 在一个孔隙度为30%的砾石堆积体中,充填了孔隙度为60%的粉质粘土,试估算该堆积体的实际孔隙度。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2.地下水:地下水就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3.矿水: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
4.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与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与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7.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8.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9.绝对湿度: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10.相对湿度:绝对湿度与饱与水汽含量之比。
11.饱与差:某一温度下,饱与水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与时的气温。
13.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4.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与状态时,超过饱与限度的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
14.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15.水系:汇注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河流的总体构成的一个地表径流系统。
16.水系的流域: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
17.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18.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19.径流总量:某一时间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20.径流模数:单位流域面积上平均产生的流量。
21.径流深度:计算时段内的总径流量均匀分布于测站以上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平均水层厚度。
22.径流系数:同一时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与降水量的比值。
二、填空1.水文地质学就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与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2.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因子、灾害因子、地质营力、或信息载体。
3.自然界的水循环分为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
4.水文循环分为大循环与小循环。
5.水循环就是在太阳辐射与重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与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水文地质学基础练习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目录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1)第二章岩石中的空隙与水分···········································4服第三章地下水的赋存..................................................9暗室逢第四章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15收复失第五章毛细现象与包气带水的运动. (20)第六章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 (22)第七章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29QWDD 第八章地下水系统 (35)第九章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 (37)第十章孔隙水.......................................................40是多少第十一章裂隙水.....................................................42三分法第十二章岩溶水.....................................................45we福娃第十三章地下水资源. (48)第十四章地下水与环境 (49)第二章岩石中的空隙与水分一、名词解释1.岩石空隙:地下岩土中的空间。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校重点建设课程《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组前言水文地质学基础是我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和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阐叙了以下几方面内容:自然界水的存在形式和循环过程;地下水的赋存空间、存在形式和水理性质;地下水的分类以及各种类型地下水的特征;地下水的运动规律;地下水的化学成份及形成作用;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和地下水系统;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地下水资源分类和特征;地下水与环境的关系等。
该课程全面介绍了现代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不仅用于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因此,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内容紧紧围绕教学大纲要求,并考虑了以下几点:第一,以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为主;第二,正确地理解水文地质概念,避免死板地套用;第三,地下水与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必须结合具体的自然地理地质条件,用系统观点考察众多因素对地下水的综合影响;第四,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理解,而应勤于思索,弄清实质。
本次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的修订,是在1997年第一次建库的基础上进行的,对原库的部分试题作了调整,本试题库选题涉及书内全部内容,因此,覆盖面宽。
同时,考虑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重点章节和重点内容上题量偏重。
全库共有试题576题。
为综合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综合能力,共包含五种题型,分别为:名词解释、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目录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1)第二章岩石中的空隙与水分 (3)第三章地下水的赋存 (6)第四章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9)第五章毛细现象与包气带水的运动 (11)第六章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 (13)第七章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 (17)第八章地下水系统 (19)第九章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 (20)第十章孔隙水 (22)第十一章裂隙水 (23)第十二章岩溶水 (24)第十三章地下水资源 (26)第十四章地下水与环境 (27)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库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库[第1章](1)一个地区的年降水量,是用什么表示的,包括哪些组成部分?答:以 雨量计降雨量,以某一地区某一时期的降水总量平铺于地面得到的水层高度mm 数表示。
(2)某山区的地表水系如下图所示,由分水岭圈闭的流域面积为24 km 2, 在8月份观测到出山口A 点的平均流量为8.0104 m 3/d ,而8月份这个地区的总降水量是700 mm 。
试求出该流域8月份的径流深度和径流系数,并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径流系数小于1.0;A 点的平均流量中是否包括地下径流。
解:Q= 8.0⨯104m3/d , F=24km2, X=700mm(3)空气湿度和风速如何影响蒸发量?答:水面蒸发的速度和量取决于气温、气压、湿度、风速等因素。
主要决定于气温和饱和差(饱和差=饱和水汽的含量-绝对湿度)饱和差愈大,蒸发速度也愈大。
风速是影响水面蒸发的另一重要因素。
(4)地球上水的循环包括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它们有哪些区别?水循环的大气过程属于其中哪一种? 答: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是很不相同的自然界水循环。
水文循环通常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中,是H2O 分子态水的转换,通常更替较快。
水文循环对地球的气候、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影响显著,与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直接的密切联系。
水的地质循环常发生于地球深部层圈水与表层圈水之间,常伴有水分子的分解和合成,转换速度缓慢。
(4)地下径流与地表径流的特征有哪些不同点?答:径流可分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两者具有密切联系,并经常相互转化。
降落到地表的水通过下渗环节,对降水进行地表与地下径流的分配。
(5)沙漠地区降雨量很少,但是也能发现大量的地下水或者泉水,为什么?(P14)答:它们或者是从周围高山冰雪融水获得补充,实际仍是固他体降水的转化补给;或者是在长期地质历史时期积聚起来的,是多年水文循环的积累。
[第2章](1) 对比以下概念:空隙和孔隙;孔隙度和孔隙比;孔隙和裂隙;(2) 在一个孔隙度为30%的砾石堆积体中,充填了孔隙度为60%的粉质粘土,试估算该堆积体的实际孔隙度。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业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
2.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3.矿水: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
4.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7.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8.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9.绝对湿度: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10.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11.饱和差: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气温。
13.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4.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和状态时,超过饱和限度的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
14.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15.水系:汇注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河流的总体构成的一个地表径流系统。
16.水系的流域: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
17.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18.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19.径流总量:某一时间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20.径流模数:单位流域面积上平均产生的流量。
21.径流深度:计算时段内的总径流量均匀分布于测站以上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平均水层厚度。
22.径流系数:同一时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与降水量的比值。
二、填空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2.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因子、灾害因子、地质营力、或信息载体。
2022年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地球上旳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2.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如下岩石空隙中旳水。
3.矿水:具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旳地下水。
4.自然界旳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旳地球各个层圈中旳水互相联系、互相转化旳过程。
5.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旳地下水之间旳水循环。
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旳互相转化过程。
7.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旳水分互换。
8.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旳水分互换。
9.绝对湿度: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旳含量。
10.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11.饱和差: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旳气温。
13.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旳过程。
14.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和状态时,超过饱和限度旳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
14.径流:降落到地表旳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旳水流。
15.水系:汇注于某一干流旳所有河流旳总体构成旳一种地表径流系统。
16.水系旳流域:一种水系旳所有集水区域。
17.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旳连线。
18.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旳水量。
19.径流总量:某一时间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旳水量。
20.径流模数:单位流域面积上平均产生旳流量。
21.径流深度:计算时段内旳总径流量均匀分布于测站以上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旳平均水层厚度。
22.径流系数:同一时段内流域面积上旳径流深度与降水量旳比值。
二、填空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旳科学。
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互相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旳时空变化规律。
2.地下水旳功能重要涉及:资源、生态环境因子、灾害因子、地质营力、或信息载体。
3.自然界旳水循环分为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
4.水文循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
5.水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旳。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库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库及答案《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库[第1章](1)一个地区的年降水量,是用什么表示的,包括哪些组成部分?答:以雨量计降雨量,以某一地区某一时期的降水总量平铺于地面得到的水层高度mm数表示。
(2)某山区的地表水系如下图所示,由分水岭圈闭的流域面积为24 km2, 在8月份观测到出山口A点的平均流量为8.0?104 m3/d,而8月份这个地区的总降水量是700 mm。
试求出该流域8月份的径流深度和径流系数,并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径流系数小于1.0;A点的平均流量中是否包括地下径流。
分水岭 A解:Q= 8.0?104m3/d , F=24km2, X=700mm QT-38.0?104?31-3Y??10??10?103.3mmF24Y103.3a???0.15 X700(3)空气湿度和风速如何影响蒸发量?答:水面蒸发的速度和量取决于气温、气压、湿度、风速等因素。
主要决定于气温和饱和差(饱和差=饱和水汽的含量-绝对湿度)饱和差愈大,蒸发速度也愈大。
风速是影响水面蒸发的另一重要因素。
(4)地球上水的循环包括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它们有哪些区别?水循环的大气过程属于其中哪一种?答: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是很不相同的自然界水循环。
水文循环通常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中,是H2O分子态水的转换,通常更替较快。
水文循环对地球的气候、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影响显著,与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直接的密切联系。
水的地质循环常发生于地球深部层圈水与表层圈水之间,常伴有水分子的分解和合成,转换速度缓慢。
(4)地下径流与地表径流的特征有哪些不同点?答:径流可分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两者具有密切联系,并经常相互转化。
降落到地表的水通过下渗环节,对降水进行地表与地下径流的分配。
(5)沙漠地区降雨量很少,但是也能发现大量的地下水或者泉水,为什么?(P14)答:它们或者是从周围高山冰雪融水获得补充,实际仍是固他体降水的转化补给;或者是在长期地质历史时期积聚起来的,是多年水文循环的积累。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地质学基础试题(三)⼀.填空题(共30分)1.岩⽯的空隙可分为孔隙、裂隙和溶⽳。
(3分)2.上升泉按其出露原因可分为:侵蚀(上升)泉、断层泉和接触带泉。
(3分)3.地下⽔中主要的阴离⼦有Cl-, SO42-, HCO3-、阳离⼦有Na+, K+, Ca2+, Mg2+。
(6分)4.岩⽯的空隙给地下⽔提供了储存场所和运动通道。
(2分)5.地下⽔⽤于供⽔⽔源有以下优点:普遍分布、时间调节性、⽔质较好。
(3分)6.岩⽯的⽔理性质包括容⽔度、给⽔度、持⽔度和透⽔性。
(3分)7.地下⽔动态是指在与环境相互作⽤下,含⽔层各要素(⽔位、⽔量、⽔化学成分、⽔温等)随时间的变化。
(2分)8.写出图1承压含⽔层中各代号的名称。
(8分)①含⽔层;②隔⽔底板;③承压⾼度;④含⽔层埋深;⑤承压⽔测压⽔位;⑥补给区;⑦承压区;⑧⾃流区(⾃溢区)。
②⼆.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2.1 弹性给⽔度:在承压含⽔层中,测压⽔位下降(或上升)⼀个单位深度,单位⽔平⾯积含⽔层释出(或储存)的⽔的体积。
2.2 溶滤作⽤:在⽔与岩⼟相互作⽤下,岩⼟中⼀部分物质转⼊地下⽔中。
2.3 降⽔⼊渗系数:降⽔量补给地下⽔的份额。
2.4 含⽔层:指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的岩层。
2.5 地下⽔流动系统:指由源到汇的流⾯群构成,具有统⼀时空演变过程的地下⽔体。
三.是⾮判断题(每题3分,共15分)1.地下⽔含⽔系统从外界获得盐分的过程也称补给。
(是)2.渗透流速总是⼩于实际流速。
(是)3.当河⽔位⾼于地下⽔位时,地下⽔必然获得河⽔的补给。
(否)4.潜⽔⾯的起伏变化及坡度⼤⼩与地形、⽔⽂⽹及含⽔层的透⽔性有关。
(是)5.地下⽔可以从⽔⼒坡度⼩的地⽅流向⽔⼒坡度⼤的地⽅。
(是)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分析⽐较砾⽯、砂、粘⼟三者孔隙度、给⽔度和透⽔性的⼤⼩。
答案:孔隙度:粘⼟>砂>砾⽯给⽔度:砾⽯>砂>粘⼟透⽔性:砾⽯>砂>粘⼟2.⽐较孔隙⽔、裂隙⽔、岩溶⽔的动态差异。
最新《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2.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3.矿水: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
4.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7.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8.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9.绝对湿度: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10.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11.饱和差: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气温。
13.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4.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和状态时,超过饱和限度的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
14.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15.水系:汇注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河流的总体构成的一个地表径流系统。
16.水系的流域: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
17.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18.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19.径流总量:某一时间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20.径流模数:单位流域面积上平均产生的流量。
21.径流深度:计算时段内的总径流量均匀分布于测站以上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平均水层厚度。
22.径流系数:同一时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与降水量的比值。
二、填空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2.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因子、灾害因子、地质营力、或信息载体。
3.自然界的水循环分为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
4.水文循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
5.水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库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库[第1章](1)一个地区的年降水量,是用什么表示的,包括哪些组成部分?答:以 雨量计降雨量,以某一地区某一时期的降水总量平铺于地面得到的水层高度mm 数表示。
(2)某山区的地表水系如下图所示,由分水岭圈闭的流域面积为24 km 2, 在8月份观测到出山口A 点的平均流量为8.0104 m 3/d ,而8月份这个地区的总降水量是700 mm 。
试求出该流域8月份的径流深度和径流系数,并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径流系数小于1.0;A 点的平均流量中是否包括地下径流。
解:Q= 8.0⨯104m3/d , F=24km2, X=700mm(3)空气湿度和风速如何影响蒸发量?答:水面蒸发的速度和量取决于气温、气压、湿度、风速等因素。
主要决定于气温和饱和差(饱和差=饱和水汽的含量-绝对湿度)饱和差愈大,蒸发速度也愈大。
风速是影响水面蒸发的另一重要因素。
(4)地球上水的循环包括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它们有哪些区别?水循环的大气过程属于其中哪一种? 答: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是很不相同的自然界水循环。
水文循环通常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中,是H2O 分子态水的转换,通常更替较快。
水文循环对地球的气候、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影响显著,与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直接的密切联系。
水的地质循环常发生于地球深部层圈水与表层圈水之间,常伴有水分子的分解和合成,转换速度缓慢。
(4)地下径流与地表径流的特征有哪些不同点?答:径流可分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两者具有密切联系,并经常相互转化。
降落到地表的水通过下渗环节,对降水进行地表与地下径流的分配。
(5)沙漠地区降雨量很少,但是也能发现大量的地下水或者泉水,为什么?(P14)答:它们或者是从周围高山冰雪融水获得补充,实际仍是固他体降水的转化补给;或者是在长期地质历史时期积聚起来的,是多年水文循环的积累。
[第2章](1) 对比以下概念:空隙和孔隙;孔隙度和孔隙比;孔隙和裂隙;(2) 在一个孔隙度为30%的砾石堆积体中,充填了孔隙度为60%的粉质粘土,试估算该堆积体的实际孔隙度。
水文地质学基础练习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目录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1)第二章岩石中的空隙与水分 (4)第三章地下水的赋存 (9)第四章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15)第五章毛细现象与包气带水的运动 (20)第六章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 (22)第七章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 (29)第八章地下水系统 (35)第九章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 (37)第十章孔隙水 (40)第十一章裂隙水 (42)第十二章岩溶水 (45)第十三章地下水资源 (48)第十四章地下水与环境 (49)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就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业下地下水水量与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
2.地下水:地下水就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3.矿水: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
4.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与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与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7.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8.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9.绝对湿度: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10.相对湿度:绝对湿度与饱与水汽含量之比。
11.饱与差:某一温度下,饱与水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与时的气温。
13.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4.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与状态时,超过饱与限度的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
14.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15.水系:汇注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河流的总体构成的一个地表径流系统。
16.水系的流域: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
17.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三)
一.填空题(共30分)
1.岩石的空隙可分为孔隙、裂隙和溶穴。
(3分)
2.上升泉按其出露原因可分为:侵蚀(上升)泉、断层泉和接触带泉。
(3分)
3.地下水中主要的阴离子有Cl-, SO42-, HCO3-、阳离子有Na+, K+, Ca2+, Mg2+。
(6分)
4.岩石的空隙给地下水提供了储存场所和运动通道。
(2分)
5.地下水用于供水水源有以下优点:普遍分布、时间调节性、水质较好。
(3分)
6.岩石的水理性质包括容水度、给水度、持水度和透水性。
(3分)
7.地下水动态是指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下,含水层各要素(水位、水量、水化学成分、水温等)随时间的变化。
(2分)
8.写出图1承压含水层中各代号的名称。
(8分)
①含水层;
②隔水底板;
③承压高度;
④含水层埋深;
⑤承压水测压水位;
⑥补给区;
⑦承压区;
⑧自流区(自溢区)。
②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2.1 弹性给水度:在承压含水层中,测压水位下降(或上升)一个单位深度,单位水平面积含水层释出(或储存)的水的体积。
2.2 溶滤作用:在水与岩土相互作用下,岩土中一部分物质转入地下水中。
2.3 降水入渗系数:降水量补给地下水的份额。
2.4 含水层:指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
2.5 地下水流动系统:指由源到汇的流面群构成,具有统一时空演变过程的地下水体。
三.是非判断题(每题3分,共15分)
1.地下水含水系统从外界获得盐分的过程也称补给。
(是)
2.渗透流速总是小于实际流速。
(是)
3.当河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时,地下水必然获得河水的补给。
(否)
4.潜水面的起伏变化及坡度大小与地形、水文网及含水层的透水性有关。
(是)
5.地下水可以从水力坡度小的地方流向水力坡度大的地方。
(是)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分析比较砾石、砂、粘土三者孔隙度、给水度和透水性的大小。
答案:孔隙度:粘土>砂>砾石
给水度:砾石>砂>粘土
透水性:砾石>砂>粘土
2.比较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的动态差异。
答案要点:孔隙水动态变幅较大,水位较稳定;裂隙水和岩溶水动态变幅较大,水位不稳定。
五.如图5条件,试回答:(共20分)
1.写出图中泉的名称;(2分)
答案:溢流泉
2.试画出开采前A含水层中示意流网;(6分)
3. 标出图中M1 和M2两点的水头,比较两点的水头大小。
(5分)
答案:H M1 > H M2
4.写出开采条件下图A含水层的均衡方程式,并注明均衡方程式中各项的含义。
(7分)答案:(Q降雨入渗+W1+Z凝结水+Q回灌)-(Z蒸发+Q泉+Q井+Q河+W2)=△ω(1) Q降雨入渗――降雨入渗补给量;
(2) W1――山区侧向补给
(3) Z凝结水――凝结水补给
(4) Q回灌――回灌补给量
(5) Z蒸发――蒸发
(6) Q泉――泉排泄量
(7) Q井――井的抽水量
(8) Q河――地下水补给河水
(9) W2――向相邻含水层补给量
(10) △ω――含水层储存变化
六.任选题(在下列题中任意选择一题,10分)
6.1 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问题有哪些?试举一例说明其成因。
答案:不合理的地下水开采会引起的环境问题:地面沉降、地裂缝、海水入侵、地下水污染等。
如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地面沉降,在上海、天津、西安等地都有发现。
原因:岩土空隙中的地下水与岩土共同构成一个力学平衡系统,孔隙水压力与岩石骨架的有效应力共同与总应力平衡。
开采地下水引起水位下降后,由于孔隙水压力降低,而总应力不变,故有效应力增加,岩土骨架将因此发生释水压密。
砂砾层基本呈弹性变形,地下水位复原时地层回弹;而粘性土则为塑性变形,地下水位恢复时粘性土层的压密基本不再回弹。
因此,开采孔隙承压含水系统会导致土层压密,相应地地表表现为地面沉降。
6.2简述地下水资源的分类,并说明其供水意义。
答案:分为两类:补给资源和储存资源。
(1) 补给资源:是含水系统可以恢复再生的水量,是经常与外界交换的水量。
(2) 储存资源:是含水系统在地质历史时期积累保存下来的水量。
作为供水水源的含水系统,必须同时具有一定数量的补给资源和储存资源。
补给资源保持供水水源能长期持续提供的水量,储存资源可以保证供水的均衡稳定。
含水系统作为供水水源的规模是取决于补给资源的大小。
在正常的供水实践中,被消耗利用的水量是补给资源,并不消耗储存资源。
在干旱季节与年份动用储存资源是为了调节供水水量使之在时间上保持稳定均衡。
储存资源不宜于长期消耗,被动用的部分应当在一定时期内予以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