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 与朱元思书课文全解 语文版

合集下载

【文言文】初二文言文与朱元思书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初二文言文与朱元思书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初二文言文与朱元思书原文及翻译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以下是这篇文言文的翻译:烟雾都消散尽净,天空和远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

(我乘船)随着江流飘流荡漾,任凭船儿东西漂泊。

从富阳县到桐庐县(相距)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

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也能见到水底。

游鱼和细石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耐寒的树,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山峰。

(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也长时间地叫个不断。

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这篇《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山水小品,是吴均写给好友朱元思(一作宋元思,字玉山,生平不详)的信中的一个片段,被视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

文章开篇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天朗气清、山水秀美的画面,“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短短八个字,便展现出了一个澄澈明净的世界。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则写出了作者乘船游览时的自由惬意,也为后文描写山水之美奠定了轻松愉悦的基调。

接下来对水的描写极为精彩,“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通过对水的颜色和清澈程度的描绘,展现出江水的纯净和透明,让读者仿佛能够看到水底的游鱼和细石。

《与朱元思书》字词解释及翻译

《与朱元思书》字词解释及翻译

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都同样的颜色顺、沿名词作动词,往东西飘逸风停了,烟雾都消散尽净,高爽晴空一尘不染,与青青远山融为一色.我乘着船随着水流飘浮移动,随心所欲地任船所至观赏景物。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从左右独一无二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美景.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都青绿色急流的水胜过飞奔的马富春江水都呈青绿色,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

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子,一直看下去,可以看的很清楚,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耐寒常绿的树凭借争逐向上比高远笔直地向上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耐寒常绿的树木。

高山凭借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无数个山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冲击发出声响和谐之声转:同“啭”,鸟婉转地叫不绝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越的泠泠之声。

百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断。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老鹰到停止,平息处理国家大事看返回像老鹰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名利的心就平静下来。

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树枝稀疏互相掩映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还像黄昏时那样的阴暗。

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吴均《与朱元思书》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吴均《与朱元思书》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吴均《与朱元思书》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烟雾都消散尽净,天空和群山融为一色。

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的水路上,山水奇特独异,天下独一无二。

水都是浅青色的,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

一直看下去,水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都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好像飞奔的骏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木,一看便让人心生寒意,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千百座山峰。

山间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长久不断地鸣叫,猿不停地啼叫着。

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忙于治理国家大事的人,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木遮蔽了上面的天空,即使在白天,林间也昏暗如黄昏;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露出阳光。

注释: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

风烟,指烟雾。

俱,全,都。

净,消散尽净。

共色:同样的颜色。

共,同样。

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

从,跟,随。

任意东西: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

东西,向东或向西。

东西: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漂流,向西漂流。

自:从。

至:到。

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

独绝:独一无二。

独,只。

绝,绝妙。

皆:全,都。

缥(piǎo)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浅青色。

《与朱元思书》原文和翻译注释

《与朱元思书》原文和翻译注释

《与朱元思书》原文和翻译注释《与朱元思书》原文和翻译注释《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骈体文,该文既用人的感受反衬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名利之徒的藐视之情,对友人的规劝。

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原文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没有一丝风,烟雾也都消散干净,天空和群山是一样的颜色。

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的水路上,山水奇特独异,天下独一无二。

水都是青白色的,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

一直看下去,水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都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像飞奔的骏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木,让人心生寒意,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山峰。

山间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长久不断地鸣叫,猿不停地啼叫着。

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忙于治理社会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木遮蔽了上面的天空,即使在白天,林间也昏暗如黄昏;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露出阳光。

注释(1)《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

本文为作者写给朱元思讲述行旅所见的'信。

吴均(469—520),字叔庠(xiáng),吴兴故鄣人。

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其作品收集在《全梁文》《艺文类聚》里。

《与朱元思书》原文及注释

《与朱元思书》原文及注释

《与朱元思书》原文及注释1500字《与朱元思书》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所写的一篇书信,文中韩愈向好友朱元思表达了对其失意和困惑的关切,并试图以自己的经历和思考给予朱元思一些安慰和启示。

下面是《与朱元思书》的原文及注释。

《与朱元思书》原文:朱元思君,亲家之道,吾尝疏著书以陈闺闱之议,亲事也;尝为君疏著书以告处世之务,君与我言义也。

至于为时政勉君之属,形为书传,今一于此,亦可也。

于我观新作《宴登岳阳楼》诗,以为君辈之作,宜先观者,自用亦勉之也。

朱元思者,王聘之族子也,家贫无以色事,诚卒业于乡、吏、士之路,岂不憎爱勉强饰辞者乎?已教以顺理为体,文辞可终始也。

世无有奸佞之臣不属焉者,必坐猜忌之难,而任进取之报;世无有师傅塞塞之人不属焉者,必优任暴虐之主,而待闲居之安。

《宴登岳阳楼》诗视岳阳楼下湖南,楼上看江西,风景宜人,文人墨客尤喜来此较艺。

《岳阳楼记》是东晋的世人周恩瓘写的,人称岳阳楼记是文章。

山川滋味,大有可表者,己奉(改以)长恨歌词,昨日与兄肆几,临风解襟,谓其辞美。

诗其所叙与肆几中龙阳相近。

曾参灵仙灵山之上者,俯仰这岳阳楼,随便境界,饮泉水,吃野果,登高远游——这是人生比较可贵的多么幸福啊!韩愈所写的《长恨歌》,应该也和我们这几首诗互相接近。

乘船楼观,即以胜景之词来激发自豪。

悲去国而何以忘世事,卑庸以结交,过辱以往名!生不逢时,从侈与俱败;遇时称季,况愿留名!人生就像盘中菜啊,香的、脆的、鲜嫩的只是很少,而且美的是谁都要吃,长恨歌词总也难表达完全的。

愈先生敢问,蔡琰、颙舒二人,皆豪杰罗教、陶俎陶器也,皆生长恨之中,何无牵遣也?今以诗遣充之,中于名(听说名声)。

请问,夷陵之游,也许是什么问题或者地方呢?韩故号长恨船,自号曰长恨舟子、长恨隻竿、长恨敢居 - 这些“长恨”号是什么类型呢?私心不可表也。

凡自道也者,非有至理,所以怨人而对人也。

我怀篇颂是夜舟,贼风暴雨,幸全吾首歌一曲,终于表发忍悲深藏。

长恨隻竿是庇护船人的长跳杆。

与朱元思书原文及翻译注释

与朱元思书原文及翻译注释

与朱元思书原文及翻译注释《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骈体文,该文既用人的感受反衬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名利之徒的藐视之情,对友人的规劝。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朱元思书原文及翻译注释,一起来看一下吧!与朱元思书南北朝: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翻译风停,烟雾都消散尽净,高爽的晴空和山峰是一样的颜色。

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山水奇特独异,天下独一无二。

水都是淡青色的,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

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急流的水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密而绿的.树,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山峰。

泉水拍打在山石上,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儿长久不断地鸣叫,猿猴千百遍的啼叫不绝。

像老鹰一样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

忙于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木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好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注释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

风烟,指烟雾。

俱,全,都。

净,消散尽净。

共色:一样的颜色。

共,一样。

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

从,顺,随。

任意东西:情境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与朱元思书》原文与注释

《与朱元思书》原文与注释

《与朱元思书》原文与注释《与朱元思书》原文与注释本文叙述作者乘船桐庐自至富阳途所见,描绘了这一段的山光水色,它创造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使人读后悠然神往,仿佛也亲自领略了其间的山水之美;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与朱元思书》原文与注释,欢迎大家分享。

作品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没有一丝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我的小船)随着江流漂漂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水都是青白色,千丈远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的势头犹如奔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

(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

(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

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

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注释(1)《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中华书局1982版)卷七。

一作《与宋元思书》。

吴均(469—520),字叔庠。

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县)人。

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

(2)俱:全,都。

(3)净:消散,散尽。

(4)共色:同样的颜色。

《与朱元思书》课文翻译

《与朱元思书》课文翻译

《与朱元思书》课文翻译《与朱元思书》课文翻译本文选自《艺文类聚》卷七,是吴均写给朱元思述说旅行所见的信。

是一扁用骈文写的书信。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与朱元思书》课文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那空间的)烟雾都消散净尽,天空和远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

(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流荡漾,任凭船儿东西漂泊。

从富阳县到桐庐县(相距)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江水清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

游鱼和细石可以看到清清楚楚,毫无障碍。

(那飞腾的)急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猛似奔马。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两岸的高山,都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木,使人看了有寒凉之意,(高山)凭着(高峻的)形势,奋力直向上耸,仿佛互相竞赛向高处和远处发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

泉水冲激着石头,发出冷冷的清响;好鸟儿相向和鸣,唱出和谐而动听的声音。

(树上的)蝉儿一声接一声不断地叫,(山中的)猿猴也一声一声不住地啼。

那些怀着对名利的渴望极力高攀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象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注释】[1]选自《艺文类聚》(中华书局1982年版)卷七。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现在浙江安吉)人。

南朝梁文学家。

[2]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

风烟,指烟雾。

俱,都。

[3]共色:一样的颜色。

[4]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

九年级语文下册22与朱元思书课文分析pdf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22与朱元思书课文分析pdf语文版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课文剖析 -22与朱元思书22.与朱元思书本文是吴均写给朋友朱元思描述行旅所见抒发自己心志的一封信,属山川小品,是骈文中稀有的佳作。

课文仅用了 100 多字,就把富春江富阳至桐庐一段的山光水色写得绘声绘色,读来令人欣然神往,忧如与作者一起领悟了此间的奇山异水之绝美。

课文在写景方面的特色,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认真学习。

课文三个自然段可分为三层:第一层是总写山川的特色,第二层写水之异,第三层写山之奇,并借此抒发自己的心志。

第一层(第 1 段)总写自富阳到桐庐间山川的奇异之美。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八个字可以说是全文的纲,“奇”“异”二字高度概括了山川的特色。

一开头,作者用简洁的笔触,勾画出江南一个晴好日子里的天光山色;在这样一个天清气朗的日子里,乘着船“自富阳至桐庐” ,“从流飞扬,任意东西” ,是多么舒畅而畅怀的事啊。

在 100 多里的航行中,作者对这里的山川总的印象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

第二层(第 2 段)写江水之异:富春江江水之美。

作者先从眼前的江水写起。

水是那么晶莹澈底,可以一目击底,连江中那倏忽来往的游鱼,江底累累的细石都看得清清楚楚。

但100 余里的江流中,江面也不总是寂静的,有时碰上急湍猛浪,那奔跑的气魄,却又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江流比射出的箭还快,残忍的巨浪像奔跑的骏马。

在这里,作者写出了水的静态和动向,而且动静结合。

写江水的颜色,用“皆缥碧”三个字就正确地作出了概括;写江水的清明,用可以“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把江水的清明表现得快乐淋漓;写江水的深度,则用“千丈”这一夸张的词语来表现;在写江水寂静的同时也写出了江水汹涌奔跑的气魄,这些都突出地表现了一个“异”字。

第三层(第 3 段)写山之奇。

既描述了富春江两岸的顶峰、泉水和草木鸟兽,又抒发了作者在这样奇景中的感觉。

举目望去,夹住江水的两岸山势高峻,山上树木葱绿。

初中课文《与朱元思书》文言文翻译和赏析

初中课文《与朱元思书》文言文翻译和赏析

初中课文《与朱元思书》文言文翻译和赏析《与朱元思书》文章用人的感受反衬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与朱元思书》文言文翻译和赏析分别是什么?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关于初中课文《与朱元思书》文言文翻译和赏析,作为参考,希望你喜欢。

《与朱元思书》文言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文言文翻译:没有一丝风,烟雾也都消散干净,天空和群山是一样的颜色。

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的水路上,山水奇特独异,天下独一无二。

水都是青白色的,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

一直看下去,水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都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像飞奔的骏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木,让人心生寒意,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山峰。

山间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长久不断地鸣叫,猿不停地啼叫着。

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忙于治理社会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木遮蔽了上面的天空,即使在白天,林间也昏暗如黄昏;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露出阳光。

注释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

风烟,指烟雾。

俱,全,都。

净,消散尽净。

共色:一样的颜色。

《与朱元思书》课文翻译

《与朱元思书》课文翻译

《与朱元思书》课文翻译《与朱元思书》课文翻译本文选自《艺文类聚》卷七,是吴均写给朱元思述说旅行所见的信。

是一扁用骈文写的书信。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与朱元思书》课文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那空间的)烟雾都消散净尽,天空和远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

(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流荡漾,任凭船儿东西漂泊。

从富阳县到桐庐县(相距)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江水清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

游鱼和细石可以看到清清楚楚,毫无障碍。

(那飞腾的)急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猛似奔马。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两岸的高山,都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木,使人看了有寒凉之意,(高山)凭着(高峻的)形势,奋力直向上耸,仿佛互相竞赛向高处和远处发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

泉水冲激着石头,发出冷冷的清响;好鸟儿相向和鸣,唱出和谐而动听的声音。

(树上的)蝉儿一声接一声不断地叫,(山中的)猿猴也一声一声不住地啼。

那些怀着对名利的渴望极力高攀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象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注释】[1]选自《艺文类聚》(中华书局1982年版)卷七。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现在浙江安吉)人。

南朝梁文学家。

[2]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

风烟,指烟雾。

俱,都。

[3]共色:一样的颜色。

[4]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

《与朱元思书》详解

《与朱元思书》详解

《与朱元思书》详解《与朱元思书》详解风烟俱( 都 )净(净尽),天山共( 同样、一样 )色。

从( 随 )流(江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从)富阳至(到)桐庐,一百许(表示大约的数量,相当于“左右,上下”)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独一无二。

绝,)。

水皆缥碧(青绿色),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障碍)。

急湍(急流的水)甚箭,猛浪若奔(飞奔的马)。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凭借、凭依)势竞(争逐)上(向上),互相轩邈(比高远);争高直(笔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冲击)石,泠泠(水声清越的样子)作(发出)响(声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指声音和谐)。

蝉则千转不穷(穷尽,停止),猿则百叫无绝(断,停止)。

鸢(老鹰)飞戾(到)天者,望峰息(停止,平息)心;经纶(处理国家大事)世务(政务)者,窥欲忘反(同“返”,返回,还,)。

横柯(树枝)上蔽(遮蔽),在昼(白天)犹(还)昏;疏(稀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一、识记。

1、本文作者吴均,字叔庠(xiáng),南北朝文学家。

本文选自后人所编辑的《吴朝请集》,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被成为“吴均体”。

2、作者描绘富春江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山水之美,概括为“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八个字;第二段写“异水”二字,抓清澈和湍急特点;第三段又分写“奇山” ,抓住山高、树多、景美的特点,多层次展开描绘。

3.本文结构总分,开篇点出中心: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第二、三段承上分写,先写“异水”,再写“奇山”,条理清晰。

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避世隐退的高洁志趣。

二、用原文填空:1. 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_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写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写江流气势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4.文中从侧面表现水的清澈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与朱元思书原文译文注释

与朱元思书原文译文注释

《与朱元思书》是南北朝吴均的著作。

译文: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

(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

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长着绿的透出寒意的树,山峦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争着向上,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

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越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

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

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注释:该文既用人的感受反衬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与朱元思书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与朱元思书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与朱元思书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与朱元思书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赏析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与朱元思书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与朱元思书南北朝: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没有一丝风,烟雾也都消散干净,天空和群山是一样的颜色。

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的水路上,山水奇特独异,天下独一无二。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水都是青白色的,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

一直看下去,水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都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像飞奔的骏马。

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木,让人心生寒意,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山峰。

山间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长久不断地鸣叫,猿不停地啼叫着。

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忙于治理社会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

《与朱元思书》字词解释及原文翻译对照

《与朱元思书》字词解释及原文翻译对照

与朱元思书之蔡仲巾千创作
风烟俱净, 天山共色.从流飘荡, 任意工具.
都消散同样的颜色顺、随往东往西
风和烟雾都消散了, 天和山出现出同样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水流飘荡, 任凭它时而偏东, 时而偏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从上下、左右唯一无二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 奇山异水, 是天下唯一无二的美景.
水皆缥碧, 千丈见底.游鱼细石, 直视无碍.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
都青白色急流的水胜过飞奔的马
水都是青白色, 千丈之深的处所也能看究竟, 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 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夹岸高山, 皆生寒树;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
耐寒常绿的树凭借争逐向上比高远笔直地向上
两岸的高山上, 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 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 仿佛要比一比, 看谁爬得
最高, 伸得最远, 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
泉水激石, 泠泠作响;好鸟相鸣, 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 猿则百叫无绝.
冲击发出声响和谐之声转:同“啭”, 鸟婉转地叫不竭
(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 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 十分和谐.蝉不竭地叫着, 猿不竭地啼着.
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老鹰到停止, 平息处置国家年夜事看返回
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 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 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
横柯上蔽, 在昼犹昏;疏条交映, 有时见日.
树枝稀疏互相掩映
树枝纵横交错盖住了上面的天空, 虽在白日, 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处所, 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2021年整理〗《与朱元思书》课文详细解析

〖2021年整理〗《与朱元思书》课文详细解析

《与朱元思书》课文详细解析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俱:全,都。

共色:一样的颜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从:顺,随。

东西:名词作状语,向东或向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自富阳至桐庐:富阳与桐庐都在富春江沿岸。

富阳,在富春江下游。

桐庐,在富春江中游。

许:表约数。

] (翻译: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乘船)随着江流飘荡,随意(让小船)向东或向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多里(的水路上),尽是奇山异水,在世上是独一无二的。

)【段析】富春江全景。

从容出游,怡然自得。

景色使人陶醉,心情轻松闲适。

整个画面明丽宁静,为全文奠定了恬静淡泊的基调。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交代游览的全程路线。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集中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为全文纲领。

第一部分(1):文章总起,总写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缥碧:青白色。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直视:可以看到底。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

奔:动词活用作名词,指飞奔的马。

] (翻译:水都是青白色的,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见水底。

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

)【段析】第二部分(2):写“异水”,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方法将富春江的水“异”形象地表现出来。

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异”的特点。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形容树密而绿。

负:凭借。

竞:争着。

轩邈:意思是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轩,高。

邈,远。

这里用作动词。

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越。

相鸣:互相和鸣。

嘤嘤:拟声词,鸟鸣声。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千转:长久地叫。

千,表示多。

转,通“啭”,鸟叫声。

不穷:不断。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与朱元思书本文选自《艺文类聚》卷七。

关于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

他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

他通史学,私自撰写《齐春秋》,披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不少丑闻。

他因此受到了武帝免其职焚其稿的迫害。

后奉诏撰写《通史》,上起三皇,下迄齐代,未成身死。

善诗文。

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

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长,文科清拔有古气,时人或仿效之,称为"吴均体"。

学习本文,首先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并结合课文的全部注释,找出生字、生词,查字典逐一注音、解释。

理清文章结构。

文章分三段。

第1段,总写富春江从富阳至桐庐间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第2段分写"异水",以水"清"和流"急"的特点突出其"异"。

第3段分写"奇山",以群峰对峙,争高直指和水声鸟声蝉声猿声突出其"奇"。

思考:1、读了此文,你认为这篇文章从应用范围及标题形式看,它属于什么文体?从文章内容上看,又属于什么文体?从语言特点看,是什么文体?从应用范围及标题形式看,它属于书信。

从文章的内容看,它属于游记(散文)。

从语言特点上看,它属于骈文。

2、文章第1、2段中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天共长天一色"意境相同的句子是什么?风烟俱净,天山共色3、文章突出水清的句子是什么?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4、文章突出表现水急的句子?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文章第3段中在意思上前后呼应的两句话是什么?"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与"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相呼应。

6、第3段写景的手法运用在文中有何作用?大量使用了四字或六字的对偶修辞方法,作者从景物的形状、光线、声响和给人的感受等多角度去描绘两岸的山景。

景色写得生机勃勃,富于动感,富于生命力。

7、作者为什么发出"望峰息心"、"窥谷忘反"的感慨呢?因为作者此时可谓陶醉于大自然的绝美景色之中,自然人世间争名夺利、官场角逐的一切,都变得了无趣味了。

另外,作者被这奇伟、瑰丽、美妙、和谐的山光水色所陶醉,人变得更奋发,精神得到洗涤而变得高尚,境界超出世俗的追求了。

这里的一切是那么恬美而和谐、幽静而美妙,作者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自然暂时忘记了尘世的角逐和俗务的缠身。

深入探求: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作者在这封信中生动地描绘了浙江富阳、桐庐一带的富春江上的秀丽景色,表现了他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同时也流露出作者既否定仕宦生活,又幻想逃避现实、寄情山水,想过隐居生活的消极处世思想。

积累:1、词类活用负势竞上上,名词,这里用作动词"向上生长"。

互相轩邈轩,高。

邈,远。

这两个形容词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2、特殊句式急湍甚箭(甚于箭,此箭还快。

省略句,为了字数整齐,中间的"于"字省略了。

)课外拓展一、《与朱元思书译文》译文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

尽是奇山异水,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

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

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看得清清楚楚。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

(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

(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

十分和谐。

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会平息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社会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

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二、情景兼美,辞章俱佳━━《与朱元思书》赏析"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骚人墨客,吟诗作文,为今人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山水佳作。

其中,南朝梁代著名骈文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仅用一百多字便生动逼真地描绘出富春江沿途的绮丽风光,被誉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

吟诵此文,但觉景美,情美,辞美,章美,如此短的篇幅,却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令人叹为观止。

1、意境美文章开篇以简洁的笔触,给我们勾画了富春江山水的背景━━阳光明媚,天高云淡,空气清新,山色苍翠,并总述自富阳至桐庐水上之游的总体印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第二段写"异水"。

先抓住其"缥碧"的特点,写出其晶莹清澈的静态美:这水仿佛透明似的,可以一眼见底,连那倏来忽去的游鱼,水底累累的细石,都可以一览无余。

然后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勾勒其急湍猛浪的动态美:这水有时又迅猛奔腾,一泻千里,使人感到惊心动魄。

这样描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显示出富春江水的秀丽之美和壮观之美,突出地表现了一个"异"字。

第三段写"奇山"。

首先从形的角度写山势本身之奇,奇在"负势竞上"、"争高直指"。

山本是静止的,而在作者笔下,却仿佛有无穷的奋发向上的生命力,它们仿佛要挣脱大地,直上青天,欲上不能,便"千百成峰",层峦迭嶂。

其次从声的角度写空山天籁之奇。

空山幽谷之中,泉水叮咚,百鸟和鸣,知了叫个不停,猿猴啼个不住,这些欢快的声音,汇成一曲对生命的颂歌,把这寂静的山谷,变成一个热闹、和谐、欢乐、详和的世界。

山包容了这些生命,这些生命给这山以无限生气。

再次从色的角度写山林中有日无光之奇。

山外虽然晴光万里,山中却别有景象。

作者笔锋又从动到静,写出了谷中枝密林茂,浓荫蔽目,在白天也只是"有时见日"的幽暗的景象。

这一段写山之形之声之色,都紧扣一个"奇"字。

作者抓住此山此水特征,把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巧妙结合,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山水图,让读者充发享受到了富春江两岸的"山川之美"。

二、志趣美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写志的语言很少。

但历来优秀的文章都讲究情景相生,我们可从作者对景物的描写中,从寥寥几句写观感的语句中,领略到作者高雅的志趣、高洁的情怀。

我们可以从首段"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句中,感受到一种享受自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从对山水的描写中,体会到作者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

更令人赞赏的是,在描绘山景时,作者插入两句观感:"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这几句感受,不仅从侧面衬托出险峰幽谷的夺人心魄的魅力,更是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细细品味,作者的这种志趣,既不同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入世,又不同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消极遁世,它是一种对轻松自然的崇尚,对自由和谐的向往,对欢乐生命的礼赞。

它比前者少了份严肃,多了份潇洒,比后者少了份悲观,多了份开朗,因而更具一份常人心态,也就更容易使人接受并感到亲切。

三、语言美骈文是一种讲究形式的文体,作者吴均是南朝知名骈文家,其代表作《与朱元思书》自然保持了骈文的特点。

文章基本上遵循骈文的要求,主要采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并于文章后半部分大量运用对偶句,如"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这就取得了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的表达效果,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极强。

但本文又有异于当时一般的骈文,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骈文形式上的束缚,体现了可贵的突破与创新。

其一,在四字句、六字句中运用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样的五字与四字交替运用的句式,这就避免了骈文刻板划一的弊病,使语言显得活泼洒脱;其二,文章前半部分几乎没有对偶,无异于一般散文( 尤其是第一节),后半部分则基本上都是工整的对偶句,这样骈散结合、疏密相间的安排,使语言灵活多变,更具韵律美;其三,文章没有像一般骈文那样堆砌典故,甚至故意用冷字僻字,全文除"鸢飞戾天"一处用典以外,均采用白描手法,写景状物,力求准确传神,这使文章语言显得清新自然,生动流畅,在当时以绮丽浮靡为主流的骈文中显得卓尔不群,超凡脱俗。

四、结构美《与朱元思书》篇幅虽短,但也很讲究章法。

文章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篇,二、三两段分承"异水" 和"奇山"两方面,环绕"独绝"二字展开生发和描摹,结构上脉络分明。

写景顺序上先"水"后"山",由近及远,逐层展开,符合"从流飘荡"的观景习惯,条理清楚。

写景重点上,全文详写"山"略写"水";写"水"的部分,详写静态略写动态;写"山"的部分,详写动态略写静态。

这样既突出景物主要特征,又显得详略适宜,轻重有度。

读《与朱元思书》,如读一首好诗,因为它不仅有词采隽永、音节和谐的诗一般的语言,更洋溢着清新淡雅的诗情;读《与朱元思书》,如赏一幅山水写意,因为它有特色鲜明的景物,更有明朗洒脱的画意。

总之,该文情景兼美,辞章俱佳,能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心灵的愉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