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由勘察失误引起的工程事故.
《工程伦理》案例分析-湘西凤凰沱江大桥特大坍塌事故

LOGO
湘西凤凰沱江大桥特大坍塌事故
3)拱圈砌筑质量差
砌缝宽度极不均匀,最大处超过10cm(设计要求不大于5cm)。 部分砌筑不密实,未进行分层振捣。砌体存在空洞(大的空洞直径超 过15cm),下雨或洒水养护时桥下漏水现象较普遍。主拱圈施工不符 合设计或规范要求的达13项,其中0号台拱脚处大约4m多宽范围内 的砌体质量最差。
湘西凤凰沱江大桥特大坍塌事故
2)砌筑工艺不符合规范规定
一是设计要求主拱圈砌筑程序为“二环、二三带、六段”(小编注:砌筑拱 圈时,应根据拱圈跨径、矢高、厚度及拱架的情况,设计拱圈砌筑程 序。对于跨径≥25m的拱圈,一般采用分段砌筑或分环、分带、分段 相结合的方法砌筑),而实际施工更改为“三环、五带、六段”,按“田” 字形或分割为更多条块的方式无序砌筑,导致砌体整体性差。 二是主拱圈、横墙、腹拱、侧墙连续施工,并在主拱圈未完全达到设计 强度即进行落架施工作业,造成砌体缺乏最低要求的养护期,拱圈提 前承受拱上荷载,降低了砌体的整体性和强度。 三是拱圈砌体强度尚在发展中,弹性模量较低,腹拱侧墙及填科等加载 不均衡、不对称,导致拱圈变形及受力不匀。 四是各环在不同温度无序合龙,造成拱圈内产生附加永存的温度应力, 削弱了拱圈强度。
事故原因湖南凤凰县堤溪沱江大桥813特别重大坍塌事故调查组通过现场勘查技术鉴定调查取证综合分析从立项审批地质勘察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监理项目管理等六个方面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认定这是一起由质量引起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损失惨重教训深刻
LOGO
《工程伦理》案例分析湘西凤凰沱江大来自特大坍塌事故汇报人:**
Contents
湘西凤凰沱江大桥特大坍塌事故
1.直接原因
事故调查组对堤溪沱江大桥进行了原设计和坍塌阶段 结构平行检算,结果表明,原设计的主拱圈和桥墩强度和 刚度能满足规范要求,原设计的结构布置、结构尺寸、选 用材料较为合理,设计的施工工序基本可行,但营运期间 拱圈安全储备偏低。 多种综合地质勘察表明,堤溪沱江大桥桥墩、桥台未 见位移发生,导致大桥坍塌的直接原因是主拱圈砌筑材料 未达到规范和设计要求,上部构造施工工序不合理,主拱 圈砌筑质量差,拱圈砌体的整体性和强度降低。随着拱上 施工荷载的不断增加,造成1号孔主拱圈最薄弱部位强度 达到破坏极限而坍塌,受连拱效应影响,整个大桥迅速坍 塌。
水库工程安全事故调查报告

水库工程安全事故调查报告一、事故概况在对某水库工程进行常规巡检时,发现了一起严重的安全事故。
经初步调查,该事故发生于2022年X月X日,事故地点位于XXX省XXX市XXX县XXX水库。
事故导致造成X人死亡,X人失踪,X人受伤,共计造成X万元损失。
本报告旨在详细描述事故的原因和发生过程,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减少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二、事故调查过程1. 事故现场勘察调查组于事故发生后立即赶赴事故现场进行勘察。
经初步勘察,事故导致X号溢洪道决口,X号水闸损坏,导致水库大量溢水,引发洪水灾害。
同时,事故现场还发现了X号堤坝的裂缝和决堤现象。
调查组对现场进行了标记和记录,并采集了相应的物证。
2. 事故原因分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小节)3. 相关部门调查报告与事故相关的各相关部门(如水利部门、安全监管部门等)进行了调查,其调查报告指出了一系列潜在的安全隐患和管理失误,为事故发生提供了进一步的解释。
三、事故原因分析经过全面调查和专家分析,事故的原因主要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设计缺陷事故发生前,对水库工程的设计存在一定的缺陷。
设计方在水流计算、结构强度等方面考虑不足,导致结构不牢固,隐患积累。
2. 施工质量问题调查发现,在施工过程中存在明显的质量问题。
例如,存在部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材料选用、工艺操作等方面追求速度和利润,忽视施工质量,导致工程的安全性遭到严重影响。
3. 监督管理不力事故发生前,对水库工程的监督管理存在较大漏洞。
水利部门和相关监管部门对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监管不力,导致安全隐患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
4. 自然因素影响由于未能及时审查和适应当地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造成了对自然因素的漠视。
在遭受强降雨等极端天气情况下,水库工程无法承受巨大水压,从而发生安全事故。
四、事故教训及改进措施1. 完善设计审查制度建立水库工程设计审查制度,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严禁弄虚作假和马虎从事。
工程事故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市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筑公司”)承接了一项住宅楼建设项目。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方违规操作,导致一起严重的工程事故,造成一名工人死亡,多人受伤。
事故发生后,死者家属及受伤工人要求建筑公司及施工单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经调查,事故原因与建筑公司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不规范、施工技术不达标等因素有关。
二、案件概述1. 事故经过2019年5月,建筑公司在某市某住宅楼建设项目中,由于施工方违规操作,导致一起严重的工程事故。
事故发生时,施工现场有10名工人正在作业,其中一名工人不慎从高处坠落,造成头部严重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另外9名工人不同程度受伤,其中2人重伤。
2. 事故原因(1)施工方违规操作: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未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进行操作,存在违规操作行为。
(2)安全管理不到位:建筑公司及施工单位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严重漏洞,未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监管,导致事故发生。
(3)施工技术不达标: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未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
三、法律分析1. 建筑公司及施工单位的法律责任(1)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的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本案中,建筑公司及施工单位因违规操作导致事故发生,涉嫌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
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可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2)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的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本案中,建筑公司及施工单位因违规操作导致事故发生,侵犯了死者家属及受伤工人的合法权益。
死者家属及受伤工人可依法向建筑公司及施工单位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2. 民事诉讼请求(1)要求建筑公司及施工单位承担死者家属及受伤工人的医疗费用、误工费、护理费等经济损失。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分类及处理原则

第一章概述建筑工程质量是指在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勘察文件及合同中,对工程的安全、使用、耐久及经济美观、环境保护等方面所有明显和隐含能力的特性综合,即工程实体的质量。
由建筑产品的特点可以知道,其质量蕴含于整个工程产品的形成过程中,要经过规划、勘察设计、建设实施、投入生产或使用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国家标准的严格要求。
第一节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分类及处理原则“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是建筑工程行业的一贯方针。
然而,由于管理制度、管理者水平、技术人员素质等各方面原因,建筑工程质量缺陷司空见惯,质量事故时有发生。
一、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类1.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概念确定建筑工程质量的优劣,可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考虑。
我国《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规定,建筑的结构必须满足下列各项功能的要求:(1)能承受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时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2)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3)在正常维护下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能;(4)在偶然事件发生时及发生后,仍能保持必须的整体稳定性。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重新修订后于2002年1月1日起实行,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也相继修订实施。
1989年建设部第3号令“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凡是质量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要求的工程,必须进行返修、加固或报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元(含5000元)以上的称为质量事故;经济损失不足5000元者,称为工程质量问题。
本书所指的质量事故泛指不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的规定,达不到《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的要求者。
“缺陷”指建筑工程中经常发生的和普遍存在的一些工程质量问题,工程质量缺陷不同于质量事故,但是质量事故开始时往往表现为一般质量缺陷而易被忽视。
随着建筑物的使用或时间的推移,质量缺陷逐渐发展,就有可能演变为事故,待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则往往处理困难或无法补救。
建筑工程题库-某建设工程发生一起质量事故,经调查分析是由于“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导致的.txt

[单选]某建设工程发生一起质量事故,经调查分析是由于“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导致的。
则引起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经济原因B.技术原因C.管理原因D.人为事故和自然灾害原因● 本题暂无解析[单选]施工单位对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的下列行为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受理的是( )。
A.对施工现场侵权赔偿纠纷进行的调解B.撤销施工单位资质证书的决定C.因工作人员违法颁发资质证书而给予的行政处分D.关于资质证书颁发的条件不符合法律规定● 本题暂无解析[多选]概算指标形式较多,主要( )计算设备安装工程概算。
A.按占设备价值百分比的概算指标B.按占设备安装价值的概算指标C.按每吨设备安装费的概算指标D.按设备安装工程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概算指标E.按座、台、套、组、根或功率等为计量单位的概算指标● 本题暂无解析[多选]根据《注册建造师执业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资质不良行为认定标准包括( )。
A.允许其他单位或个人以本单位名义承揽工程的B.未在规定期限内办理资质变更手续的C.涂改、伪造、出借、转让《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的D.以欺骗手段取得资质证书承揽工程的E.将承包的工程转包或违法分包的● 本题暂无解析[单选]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下列行为中不属于违法分包的是( )。
A.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给其他单位承包B.总承包单位将建设工程主体结构中的混凝土浇筑任务分包给某公司C.分包单位将部分工程分包给某公司D.分包商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而以他人名义承接分包工程● 本题暂无解析[单选]桥梁建筑高度是指( )。
A.桥面(或轨顶)标高与设计洪水位之高差B.桥面(或轨顶)标高与通航净空顶部之高差C.桥跨结构最下缘与设计洪水位之高差D.桥面(或轨顶)标高与桥跨结构最下缘之间的距离● 桥梁建筑高度是指桥上行车路标高至桥跨结构最下缘之间的距离,因此应选D。
[单选]合同收入的确认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工程质量事故典型案例(仅供参考)

们收集了一些 型的 程质量 故案例 些案例 基本建设程序 程地质勘察 程设计
程施
料供 以 质量检测等各方面 列举一部 供大家参考学
砼麻面
象 砼表面局部缺 糙 或 许多小 坑 但无钢筋和石子外露
原因 析
所 模 表面 糙或清理 净
硬水泥砂 等杂物 模时砼表面被 损
2 钢模 脱模剂涂刷 均匀 模时砼表面 结模
治理方法 当表面缝 较 时 用清水将裂缝 洗 净
湿 后抹水泥
夹层的处理慎
补强前 搭临时支撑加固后 方 进行剔 将夹层中的杂物和 软砼清除 用清水 洗 净
湿
再灌注 采用提高一 强度等 的 石砼或砼减石子砂
实并认真养
案例
某一 宅楼 屋砖混结构 建 面
4浆政政 ㎡ 四坡脊屋面 屋面
钢筋混凝土
厚
所2干m 在进行屋面 混凝土施 时 好 夜间施 •而 采用泵 混凝土施
进行 类判定 将淤泥定 淤泥质粉土 提
载力 所政政顺N主 Es 4M板a 设计单 据地质勘察 告
设计基础 基础 宽度 2浇政政mm 每延米设计荷载 2浆政顺N 埋深 所.4m~2m 右
程后经地
基加固处理后投入 常使用 但 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经法 理判
程地质勘察单 向厂方赔偿
经济损失 32先 万元
案例
大于钢筋净距的 3/4 结构截面较小 钢筋较密时 用 石砼灌注
4
钢筋移
禁振 棒撞 钢筋 在钢筋密集处 采用带 片的振 棒进行振 保 层
砼要振 密实 灌注砼前用清水将木模
湿 并认真堵好缝
5 砼自由 落高度超过 2m 时 要用串 或溜槽等进行 料
6 模时间要 据试块试验结果确定
过早 模
.
2014年一级建造师考试《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2014年一级建造师考试《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一、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在施工合同实施中,“项目经理将各种任务的责任分解,并落实到具体人员”的活动属于()的内容。
A.合同分析B.合同跟踪C.合同交底D.合同实施控制【答案】C【解析】合同和合同分析的资料是工程实施管理的依据。
合同分析后,应向各层次管理者作“合同交底”,即由合同管理人员在对合同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解释和说明的基础上,通过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和各个工程小组学习合同条文和合同总体分析结果,使大家熟悉合同中的主要内容、规定、管理程序,了解合同双方的合同责任和工作范围,各种行为的法律后果等。
项目经理或合同管理人员应将各种任务或事件的责任分解,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小组、人员或分包单位。
合同交底的目的和任务之一是将各种合同事件的责任分解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小组、人员或分包单位。
2.建设工程施工工地上,对于不适合再利用且不宜直接予以填埋处置的废物,可采取()的处理方法。
A.减量化处理B.焚烧C.稳定固化D.消纳分解【答案】B【解析】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包括五种方式:①回收利用,是对固体废物进行资源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②减量化处理,是对已经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分选、破碎、压实浓缩、脱水等减少其最终处置量,减低处理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③焚烧,用于不适合再利用且不宜直接予以填埋处置的废物,除有符合规定的装置外,不得在施工现场熔化沥青和焚烧油毡、油漆,亦不得焚烧其他可产生有毒有害和恶臭气体的废弃物。
④稳定和固化,是利用水泥、沥青等胶结材料,将松散的废物胶结包裹起来,减少有害物质从废物中向外迁移、扩散,使得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减少。
⑤填埋,是固体废物经过无害化、减量化处理的废物残渣集中到填埋场进行处置。
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现场填埋,填埋场应利用天然或人工屏障。
3.在FIDIC系列合同文件中,《EPC交钥匙项目合同条件》的合同计价采用()方式。
地基基础工程事故分析及处理

地基基础工程事故分析及处理摘要:古语有云:万丈高楼平地起,地基时建筑工程的基础部分,故而祁重要性不言而喻。
此外,随着中国经济及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和市政工程大量涌现,对基础方面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同样随之而来的地基事故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基基础工程事故发生可能是因勘测、设计、构造、制造、安装与使用等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
在这些因素中,可能会有某些因素引起突发事故。
也可能是消耗性逐渐发生的事故,从安全上讲,突发事故是危险的。
所以,研究并探讨地基基础工程事故发生的原因,更具有普遍性。
地方性和经验性,对它的分析后得到的经验教训,更是建筑工程技术人员需要不断积累的知识财富。
总而言之,对地基基础工程事故的分析和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是一个应该提上日程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地基基础事故事故分析处理方法防治前言:随着中国经济及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和市政工程大量涌现。
有限的城市地面空间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于是人们开始向高空和地下寻求发展空间。
近20年,尤其是近10年来,基坑工程数量急剧增加,技术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上世纪70年代末以前,中国国内只在少数大型工程项目中有开挖深度在10m以上的基坑工程,而且处在较少或没有相邻建筑或地下结构物的地区。
多数高层建筑都有1到3层的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通常为6到15米。
进入21世纪后则出现了更多的超高层建筑和大型的地下工程。
而现在各类地下工程诸如越江隧道、地下商场、地下民防等已随处可见。
事实上,人类土木工程的频繁活动促进了基坑工程的发展。
这些工程的共同特点是都要进行大规模地下开挖,必然导致大量的基坑工程产生。
基坑工程是一个古老而具有划时代特点的综合性的岩土工程课题, 放坡开挖和简易木桩围护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既涉及土力学中典型的强度和变形问题,又涉及到土体与支护结构的相互作用问题。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建筑基础都必须满足地下埋深嵌固的要求。
建筑高度越高,其埋置深度也就越深,对基坑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随之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这给建筑施工、特别是城市中心区的建筑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深基坑工程事故案例分析.

• 计算参数的选择 1)设计单位未能根据当地软土特点综合判断、合理
选用基坑围护设计参数,力学参数选用偏高降低了基坑围 护结构体系的安全储备。
2)设计中考虑地面超载20kPa较小。基坑西侧为 一大道,对汽车动荷载考虑不足。根据实际情况,重载土 方车及混凝土泵车对地面超载宜取30kPa,与设计方案 20kPa相比,挖土至坑底时第三道支撑的轴力、地下连续 墙的最大弯矩及剪力均增加约4%~5%,也降低了一定的安 全储备。
地下工程安全管理
5)钢支撑与地下连续墙 预埋件未进行有效连接
钢管支撑与地连墙 预埋件没有焊接,直接 搁置在钢牛腿上,没有 效连接易使支撑钢管在 偶发冲击荷载或地下连 续墙异常变形情况下丧 失支撑功能。
地下工程安全管理
2.5 监测问题 基坑工程不确定性因素多,应实施信息化施工,监测是基坑信息化
施工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对基坑工程,监测单位应科学、认真测试,及 时、如实报告土体位移、地面沉降、支撑轴力等测试成果。对于杭州地 铁工程在施工方面主要有以下一些问题:
地下工程安全管理
地下工程安全管理
地下工程安全管理
地下工程安全管理
杭州地铁破坏模式示意图
地下工程安全管理
2.2 勘察问题
由于勘察工作量不足,加上勘察人员对土性的认识的 不足,造成基坑工程勘察资料不详细或土的物理力学指标 取值偏高,使设计计算失误引起的事故。如杭州地铁工程 在勘察方面主要有以下一些问题:
地下工程安全管理
(1)提供的监测报表中数据存在伪造现象,隐瞒报警数值,丧失了最佳抢险时机。
电脑中的原始数据被人为删除,通过对监测人员使用的电脑进行的数据恢复, 发现以下3个问题。
(1)2008年10月9日开始有路面沉降监测点11个,至11月15日发生事故前最大 沉降316mm,监测报表没有相应的记录。
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有哪些

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有哪些
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时有发生,导致这些悲剧发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下面就由店铺告诉大家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吧!
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1、技术原因
指引发质量事故是由于在项目勘察、设计、施工中技术上的失误。
例如,地质勘察过于疏略,对水文地质情况判断错误,致使地基基础设计采用不正确的方案或结构设计方案不正确,计算失误,构造设计不符合规范要求;施工管理及实际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差,采用了不合适的施工方法或施工工艺等。
这些技术上的失误是造成质量事故的常见原因。
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2、管理原因
指引发的质量事故是由于管理上的不完善或失误。
例如,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质量管理措施落实不力,施工管理混乱,不遵守相关规范,违章作业,检验制度不严密,质量控制不严格,检测仪器设备管理不善而失准,以及材料质量检验不严等原因引起质量事故。
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3、社会经济原因
指引发的质量事故是由于社会上存在的不正之风及经济上的原因,滋长了建设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而导致出现质量事故。
例如,违反基本建设程序,无立项、无报建、无开工许可、无招投标、无资质、无监理、无验收的“七无”工程,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屡见不鲜,几乎所有的重大施工质量事故都能从这个方面找到原因;某些施工企业盲目追求利润而不顾工程质量,在投标报价中随意压低标价,中标后则依靠违法的手段或修改方案追加工程款,甚至偷工减料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发生重大工程质量事故。
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4、人为事故和自然灾害原因
指造成质量事故是由于人为的设备事故、安全事故,导致连带发生质量事故,以及严重的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质量事故。
地基基础工程事故案例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地基基础工程事故案列1、1913年加拿大特朗斯康谷仓,当谷仓装到31822m³时由于地基强度破坏发生整体滑动。
2、香港宝城附近由于边坡残积土的强度本来就不高,加之雨水的渗入使强度更低从而发生滑坡。
3、阪神大地震中的地基液化。
4、某电站汇合渠3号渡槽进口槽台因地基承载力不足而发生坍塌事故。
5、比萨斜塔,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使塔体倾斜。
6、虎丘塔,大量雨水下渗加剧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7、关西机场,沉降大且不均匀沉降。
8、墨西哥市艺术宫的地基沉降。
9、浙江萧甬铁路地基整体下沉。
10、陕西韩城市人民医院住院部病房突发坍塌11、徐州繁华路段淮海东路上的济众桥因地基渗流造成工程事故。
12、宁德蕉城区金乡琼堂104国道旁一栋五层民房因软土地基下陷导致工程事故。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常见地基与基础工程缺陷事故案例分析

常见地基与基础工程缺陷事故案例分析摘要: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常见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地基基础;缺陷事故;案例分析地基与基础工程属于地下隐蔽工程,其位于地面以下,存在着储多的不安全因素,建筑工程竣工之后,难以全面了解其状况,在建筑物使用期间出现的事故苗头又很难察觉,一旦发生事故则难以补救,甚至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发生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因勘察、设计、施工及使用功能变更等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
在这些因素中,某些因素会引起突发事故,而另一些因素则可能由于消耗性逐渐发生而导致事故,从安全上讲,突发事故是危险的。
困此,对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防止措施,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
同时,研究并探讨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发生的原因,探究其所具有的普遍性、地方性和经验性,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是建筑工程技术人员不断积累知识财富的途径。
1.桩基础工程质量造成的缺陷事故当场地土质很差,不能作为天然地基,或上部荷载太大,无法采用天然地基,或要严格控制不同部位的沉降时,常用桩基础解决这些问题。
若考虑桩穿越软弱土层时能加固天然地基,则桩构成人工地基(如灰土、砂石等挤土桩);若考虑通过桩将上部结构荷载传给坚硬土层,则桩成为深基础;所以桩在地基土中的工作机制是非常复杂的,特别是采用机械成孔灌注桩施工时,往往由于无法直接洞察桩孔的成孔及混凝土浇捣过程而导致质量事故的发生。
事故实例:某21层商住两用综合楼采用泥浆护壁机械冲孔灌注桩。
主楼部分65根,直径为Φ1000 mm;辅楼部分23根,直径为Φ800 mm。
设计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分别为5820kN和3800kN,设计桩长最深36m,要求进入较完整石灰岩层不少于lm。
桩顶混凝土应浇筑至设计桩顶标高以上0.5-0.8m。
施工采用CZ-30 型冲孔灌注桩桩机,正循环泥浆护壁冲孔,接导管水下浇筑混凝土成桩。
该场地土层自上而下为:填土:未经压实的亚黏土,厚3-6m;淤泥:软流塑状,高压缩性,厚2-4m;淤泥质土:软塑,高压缩性,厚4-6m;可塑性黏土及少量砂层:厚3-5m;⑤破碎石灰岩:岩体破碎、孔洞较多,厚2-9 m;溶洞:填充物主要为黄色可塑性粘土,厚0.8-5m;较完整石灰岩:厚6-8 m。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导语:随着项目化管理的快速发展,业主对项目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风险管理应运而生,这成为了项目管理成败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对项目风险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作出简单的分析,并阐述了相关的控制办法,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并提出个人观点及建议。
任何行业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风险,因工程本身的技术复杂、难度大等特点使得其自身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这样就决定了其是一项多风险的工程项目。
所以,在工程管理中,对于风险管理就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了。
一、风险管理的概念风险管理是社会组织或者个人用以降低风险的消极结果的决策过程,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与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风险所致损失的后果,从而以最小的成本收获最大的安全保障。
其内容主要包括:1.风险管理的对象是风险。
2.风险管理的主体可以是任何组织和个人,包括个人、家庭、组织(包括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
3.风险管理的过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选择风险管理技术和评估风险管理效果等。
4.风险管理的基本目标是以最小的成本收获最大的安全保障。
5.风险管理成为一个***的管理系统,并成为了一门新兴学科。
二、工程项目风险的分类工程项目风险具有多样性,在一个项目中,有许多风险同时存在。
只有在了解工程项目风险分类的前提下,才能对风险进行辨识、分析、评估,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制定项目风险控制目标,有效的控制项目风险。
下面的表格为一个工程项目中存在的风险类别原因:三、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对策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依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及其总体目标,通过程序化的决策,全面识别和衡量工程项目潜在的损失,从而制定一个与工程项目总体目标相一致的风险管理防范措施体系,是最大限度降低工程项目风险的最佳对策。
1、把握投资决策,加强投资风险管理1)把握投资决策,预防投资风险。
这就要注意三方面:一是建立一支高水平、多学科的投资管理队伍。
地铁工程事故案例详解

地铁工程事故案例详解地铁工程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对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和人们出行的便利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其复杂的施工过程和高风险的特点,地铁工程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几起地铁工程事故案例,从中总结出原因和教训,以期加强对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的管理和控制。
案例一:某城市地铁几号线施工期间发生坍塌事故该地铁工程正在进行地下隧道的施工,突然发生了一起坍塌事故,造成多名工人被困,部分工人死亡。
经过调查发现,事故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1.施工方未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监测和控制,对地下水位的变化没有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2.施工现场没有进行足够的勘察和预测,导致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情况的了解不足,无法提前采取针对性的安全措施。
3.施工过程中的承重结构设置存在一定的设计失误,未能承受地下水位的冲击和压力,导致坍塌事故的发生。
通过这起事故,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教训:1.地下隧道工程施工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勘察和分析,了解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情况,并针对性地设计合理的承重结构。
2.施工期间要实时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并及时采取措施来应对水位上升所带来的冲击和压力。
3.施工方要建立科学的施工管理体系,确保各个环节的有效监测和控制。
案例二:某城市地铁站台跳闸导致人员踩踏事故在某城市地铁的一个繁忙交汇站,由于站台上人流过大,导致站台上的安全门跳闸,引发了一起人员踩踏事故,数十人受伤。
事故原因如下:1.站台设计不合理,安全门数量不足,无法满足高峰期的人流需求。
2.站台管理不到位,没有及时维护和检修安全门,导致设备失灵。
3.应急处理措施不完善,没有及时疏导人群,加剧了人员踩踏的发生。
从这起事故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教训:1.地铁站台的设计要充分考虑人流高峰期的需求,确保安全设备能够正常运行,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
2.地铁公司要建立健全的设备维护和检修制度,确保安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工程勘察设计质量事故典型案例

工程勘察设计质量事故典型案例一、比萨斜塔——地基勘察与设计的失误典范。
大家都知道比萨斜塔吧,那可是世界闻名的斜塔,不过它出名可不仅仅是因为建筑风格独特,还因为它是一个工程勘察设计质量事故的典型例子呢。
当初在建造这个塔的时候啊,工程师们对地基的勘察就不够仔细。
那地方的地基土啊,一边硬一边软,就像一个跷跷板一样不平衡。
可是当时的勘察人员可能就没完全搞清楚这个状况。
设计的时候呢,也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个地基的特殊性。
按照正常的设计,在这样不稳定的地基上建塔,就像是在沙滩上盖高楼,肯定容易出问题。
结果塔越盖越高,就开始慢慢倾斜了。
不过呢,歪打正着,这一斜反而让它成了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
但从工程的角度来说,这就是一个很严重的勘察设计失误。
要是在现在,这种情况肯定是不允许发生的。
二、韩国三丰百货大楼倒塌——贪婪下的设计悲剧。
韩国的三丰百货大楼那可真是个悲剧啊。
这个大楼的倒塌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在勘察设计这个大楼的时候,就充满了各种问题。
首先呢,这个开发商为了多赚钱,就想把大楼盖得又大又高。
设计师呢,可能也受到了开发商的影响,在设计的时候就开始偷工减料。
比如说,原本的设计方案可能是要采用比较坚固的结构和材料来支撑大楼的重量,但是为了节省成本,就把一些关键的结构设计得很薄弱。
而且啊,在勘察土地承载能力的时候,也没有做到位。
那片土地可能根本就承受不了这么庞大的建筑物,就像一个小瘦子非要扛起一个大胖子一样,根本扛不住啊。
结果呢,大楼在正常营业的时候突然就倒塌了,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
这就是因为贪婪,在勘察和设计的时候不遵守规范,最后酿成了大祸。
三、美国塔科马海峡大桥坍塌——风与设计的较量。
美国的塔科马海峡大桥坍塌事件也是相当有名的。
这座桥刚建成的时候,看起来还挺壮观的。
可是呢,在设计这座桥的时候,工程师们对风的影响考虑得不够周全。
他们可能觉得风嘛,能有多大的劲儿呢?就没有深入研究风对桥梁这种细长结构的作用力。
结果呢,这座桥在建成不久后,就遇到了一些不算特别大的风。
建筑工程事故的类型及处理方法

11 .. 土地 区地基 冻胀 和 盐 碱 地 区盐胀 引起 的破 坏 6冻
在冻土地区和盐碱地 区, 随季节的变化 或由于地下水位较高 及其它因素 , 造成地 基含水量较 高 , 随着地基 的冻溶或产生盐 胀 都会造成基础破坏 , 引起工程事故 的发生。 12由于主体结构的破坏 引起的工程事故 . 工程事故 中由于上部 结构的破 坏引起的工程事故也是 十分 常见 的, 造成 的不 良后果也是很大的 , 在多年的建设过程 中, 此类 工程事故也屡见不鲜 , 严重威胁着广大人 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主 要发生 的工程事故有 以下几种 : 1. . 1主体结构的强度不足 引起 的工程事故 2 由于主体结构加层 、 设备更换 、 装修、 设计 、 工等原 因, 施 造成 主体结构的承载力加大或存在缺陷 ,使主体结构 的强度不足 , 都 将 引起工程事故 的产生 , 尤其是在地震 区 , 主体结构 的强度不 足 造成的损失将会是十分严重 的。 1. . 2结构刚度不足 引起的工程 事故 2 结 构刚度不足引起 的工程 事故 是上部 结构工程事故 的另一 重要方面 , 尤其是 在地震 区的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 中 , 结构 的 刚度一定要达到规范要求 , 否则, 不仅是影 响到建筑 的正常使用 , 而且 , 将会将会带来重 大 的工程事故 , 造成工程事故隐患或 巨大 对由 自然灾害 引起 的工 程事故 的处理 , 由于原 因不 同、 破坏 的损失。 的形 式不 同, 只能采取哪儿破坏处 理哪儿 , 同的结构 构建 分别 不 1. . 3主体结构里的裂缝 引起的事故 2 采用 以上所述方法或其他方 法加 以处理。 裂缝的出现是广大使用者 、 工程设 计人员和工程施工人员最
一
2 工程事 故 的原 因
21由基础引发 的工程事故 . 由地基基础引起 的工程事故原因是很多的, 由于工程地质勘 察不仔细或精度不够 、 工程设计人 员的设计失误 、 施工单位 的偷 工减 料都会引起工程事故的产生 。工程地质勘察不仔 细, 成工 造
勘察设计事业单位的工程项目质量事故处理与纠纷解决

勘察设计事业单位的工程项目质量事故处理与纠纷解决在勘察设计事业单位从事工程项目时,质量事故是不可避免的风险之一。
一旦发生质量事故,不仅对项目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还可能引发纠纷。
因此,勘察设计事业单位需要有有效的措施来处理工程项目的质量事故,并解决由此引起的纠纷。
一、事故处理措施1. 及时响应与报告当发生工程项目的质量事故时,勘察设计事业单位应立即响应,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及时响应有助于减轻事故的影响范围,避免进一步扩大损失。
2. 紧急措施的采取一旦发生质量事故,勘察设计事业单位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以防止进一步的事故发生。
例如,封锁现场,疏散人员,隔离危险区域等。
3. 调查与分析事故发生后,勘察设计事业单位应进行详细的调查与分析,确定事故的原因和责任。
这有助于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并为后续的纠纷解决提供依据。
4. 整改与改进在确定了事故的原因后,勘察设计事业单位应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并改善相关的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和流程,以提高工程质量和减少事故风险。
二、纠纷解决措施1. 协商与调解一旦质量事故引发纠纷,协商与调解是解决纠纷的首选方式。
勘察设计事业单位应积极与相关方进行协商,寻求共同的解决方案。
如果协商不成功,可以通过调解机构进行调解,以达成双方的权益平衡。
2. 仲裁如果协商与调解无法解决纠纷,勘察设计事业单位可以通过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仲裁机构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合同条款,进行公正、公平、独立的仲裁,解决纠纷。
3. 诉讼作为最后的手段,如果协商、调解和仲裁无法解决纠纷,勘察设计事业单位可以选择通过诉讼途径解决纠纷。
在诉讼过程中,事业单位应遵守相关法律程序,提供充分的证据和辩护材料,以维护自身的权益。
三、质量事故预防措施除了处理与解决质量事故之外,勘察设计事业单位还应重视质量事故的预防。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质量事故预防措施:1. 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和流程。
2. 严格的质量检查与控制措施。
3. 培训与教育员工,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
型案例四川省工程质量事故典

四川省工程质量事故典型案例最近几年来,在对工程质量事故鉴定工作中,我们收集了一些典型的工程质量事故案例。
这些案例涉及基本建设程序、工程地质勘察、工程设计、工程施工、材料供应以及质量检测等各方面.现列举一部分,供大家参考。
案例一:某工厂新建一生活区,共14幢七层砖混结构住宅(其中10幢为条形建筑,4幢为点式建筑)。
在工程建设前,厂方委托一家工程地质勘察单位按要求对建筑地基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工程于一九九三年至一九九四年相继开工,一九九五年至一九九六年相继建成完工。
一年后在未曾使用之前,相继发现10幢条形建筑中的6幢建筑的部分墙体开裂,裂缝多为斜向裂缝,从一楼到七楼均有出现,且部分有呈外倾之势;3幢点式住宅发生整体倾斜。
后来经仔细观察分析,出现问题的9幢建筑均产生严重的地基不均匀沉降,最大沉降差达160mm以上。
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对该工程质量事故进行了鉴定,审查了工程的有关勘察、设计、施工资料,对工程地质又进行了详细的补勘。
经查明,在该厂修建生活区的地下有一古河道通过,古河道沟谷内沉积了淤泥层,该淤泥层系新近沉积物,土质特别柔软,属于高压缩性、低承载力土层,且厚度较大,在建筑基底附加压力作用下,产生较大的沉降。
凡古河道通过的9栋建筑物均产生了严重的地基不均匀沉降,均需要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生活区内其它建筑物(古河道未通过)均未出现类似情况。
该工程地质勘察单位在对工程地质进行详勘时,对所勘察的数据(如淤泥质土的标准贯入度仅为3,而其它地方为7~12)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地下土层出现了较低承载力的现象未引起重视,轻易的对地基土进行分类判定,将淤泥定为淤泥质粉土,提出其承载力为100kN, Es为4Mpa。
设计单位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设计基础为浅基础,宽度为2800mm,每延米设计荷载为270kN,其埋深为-1.4m~2m左右。
该工程后经地基加固处理后投入正常使用,但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经法院审理判决,工程地质勘察单位向厂方赔偿经济损失329万元。
工程管理-工程管理概论(本科试卷)

37、人们对房屋的基本要求是“实用、美观和经济”。“实用”指房屋要有舒适的环境,要有宽敞的空间和合理的布局,要有坚实可靠的结构,要有先进、优质和方便的使用设施。这些是房屋在规划、建筑布局和建筑技术、结构、设备方面的要求。它是功能性的。“美观”指房屋的艺术处理,包括广义的美观和协调,以及观察者视觉和心灵的感受。它是房屋在建筑艺术方面的要求。它是精神性的。“经济”指用尽可能少的资金、材料和人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优质地完成房屋的建设。它是房屋在施工、技术经济方面的要求。它是经济性的。
1.由材料,截面及连接方式所构成的抗拉能力,抗弯能力和抗剪能力,以及结构所能经受的变形,位移或沉陷量,称为()
A.作用效应B.基本功能
C.抵抗能力 D.受力特点
2.下列属于特种结构的是()
A.高层写字楼 B.地下建筑
C.桥梁 D.烟囱
3.路面有高级,次高级,中级和低级4种,混凝土路面属于()
A.高级 B.次高级
35、活载、作用效应、地基上的墩、台和基础
五、论述题
36、施工准备工作:指施工前为了保证整个工程能够按计划顺利施工,在事先必须做好的各项准备工作。
施工准备工作的基本任务:调查研究各种有关工程施工的原始资料,施工条件以及业主要求,全面合理地部署施工力量,从计划、技术、物资、资金、劳力、设备、组织、现场以及外部施工环境等方面为拟建工程的顺利施工建立一切必要的条件,并对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做好应变准备。
C.桩式D.柱式
18.关于地震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介于两大地震带之间B.地震并不集中在两大地震带上
C.环印度洋地震带是两大地震带之一D.珠穆朗玛地震带是两大地震带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充勘察与原详细勘察的主要差别
• 1)提供各土层的m值做了大的调整
层 序 ②1 ②2 土 层 名 称 粉质黏土 粘质粉土
m值
原勘察 8 18
MN / m 2
补充勘察 3.2 6.2
④2
④2a ⑥1 ⑥1a ⑧2
淤泥质黏土
淤泥 淤泥质粉质黏土 淤泥 粉质黏土夹粉砂
3
0.91
0.9
3.5
1.1 1.0
7
4.5
• 2)对原勘察报告的④2层、⑥1层淤泥质土进一步 细分,划出了④2 a 、 ⑥1a淤泥层,淤泥层的 强度指标下降较多 • 补勘建议用快剪指标计算
层序 直剪快剪 直剪固快 三轴UU
cq
原④2
补④2a
q
6.1
5.3
ccq
15.8
15.3
cq
11.9
9.4
cu
11.0
7.4
u
才能正确地提供合适的参数值。
• 4)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详细勘察应按单体
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 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做出岩土工程 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 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 建议〞。对于基坑工程,详勘阶段 〝应针对基坑 工程的设计的要求进行勘察〞。现详细勘察与补 充勘察差异如此大,且由同一家单位勘察,是不 应该的。
定性作出评价。 • 补充勘察给出了基坑边坡赤平投影图,提 出东侧基坑东侧边坡是稳定的的,西侧边 坡较不稳定,当西侧边坡倾角取值小于70 度时,边坡是稳定的。
几点看法
• 1)事故发生后,对场地进行补充勘察是必要
的。
• 2)关于基坑山体稳定性的评价是必需的。 • 3)勘察人员应该了解岩土参数的基本概念,
某开阔河谷地段上的带地下室厂房
6.34~31.23MPa,平均16.5MPa;干燥单轴抗压强度为 25.42~35.8MPa,平均31.1 MPa;软化系数0.42~0.72。 按坚硬程度划分,定为较软岩。
• 补充勘察报告提供的中风化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
• 4)关于山体基坑岩石边坡的稳定问题 • 原勘察未对与基坑工程相关的山体边坡稳
造粒塔基础平面和静力触探孔布置图
各孔的静力触探曲线图1
各孔的静力触探曲线图2
三
行加固。
事故处理
• 停工8个月后,塔身的垂直偏差仍有发展,决定对塔基进
• 先在环外旋喷封闭,使基底下的土不致向外挤出
• 再在底板上钻孔,在基础下旋喷,形成复合地基。 • 旋喷桩设计直径450mm,进入卵石层不少于0.3m。 • 严密监控,采用跳打、掺外加剂6
• 3)对基岩的定性差别很大
• 原勘察报告提供的中风化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
16.9~69.1MPa,平均38.1MPa;干燥单轴抗压强度为 48.9~90.7MPa,平均 69.8 MPa;软化系数0.42~0.72。 按坚硬程度划分,分属坚硬岩、较硬岩和较软岩,平均为 较硬岩。
一起由勘察失误引起 的工程事故
一 工程概况
• 某工程造粒塔为设计直径9m的圆筒和电梯井组合 •
成的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高64m,坐落在一级 阶地后缘的地貌单元上。 自上而下的土层分布为:填土层(上杂填土下素填 土) ;黏土层;粉土层; 6m以下为卵石层。 勘察时布置了3个勘探孔,进行了钻探、取样和室 内物理力学试验,提供的地面2.0m以下的土层承 载力均满足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的设计要求。 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圆环形基础,埋深为2.5m。
• 设计人员只能按照不利的地质报告进行设计。 •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原详细勘
察不到位,二是在重大事故发生后,勘察人员的 心态发生了变化,可能更仔细了,也可能更保守 了。
•勘察问题的
其余一些案例
某大型水泥厂
• 1)建在年降雨量仅150 mm的半干燥地区,土层是湖相沉 •
•
•
积物、风积土和坡积土的混合物,由粉质黏土、粉质砂土 和含粉砂砾组成。地下水埋藏深度超过30m ,土层含水量 低,饱和度低,标贯击数很高 。 2) 钻探中发生循环水漏失,大量钻孔孔口周围的地表坍塌, 表明粉质黏土具有严重的湿陷性 。 3)但勘察人员未进一步调查,也未提醒,设计人员按高承 载力地基设计了扩展式基础。 4)一场大雨后,地基发生沉陷,一座小型混凝土建筑物沉 降过大被迫拆除,其余的大型建筑如窑和终碾磨厂沉降超 过25cm,地下水管断裂,造成巨大损失。
• 沉降较大一侧基础落在填土层上,该层以粉质黏土为主,
• 第三次勘察发现,填土层与老土层在颜色和成分
上很难区别,所以在前二次勘察和施工验槽中均 将其作为老土层对待,但静力触探指标差异很大。 证实在塔基位置上同样存在压缩性大的填土,表 明填土性质差并非由施工过程中的软化所引起。
• 在7号孔外不受基础施工影响的距离上也补勘一孔,
• •
• 筒体采用滑模施工,施工中地基不断产生不均匀
沉降,筒体不断向一侧倾斜,滑模施工随之经常 调整其垂直度,当施工至62.4m高度时,测得塔 身垂直偏差45mm,6天后发展到109mm,决定停 工并要求原勘察单位重新勘察。 第二次勘察报告提供的地基承载力,沉降较大一 侧仅为原设计承载力的53%~71%,勘察单位认 为是由基础施工引起粘性土软化所致。
程中的扰动影响。
• 待塔基加固达到强度并经复合地基承载力检验合格后在进
行最后1.6m的塔身施工和设备安装。
杭州地铁某车站勘察情况
• 该车站基坑施工过程中发生重大事故,在
事故处理的同时,要求原勘察单位对尚未 进行围护施工的区段补充勘察,以确保围 护设计依据的可靠性。
• 补勘报告与原详勘报告有很大差异,导致
•
二 事故原因分析
• 请新的勘察单位进行第三次勘察。在塔基圆环外围布置8
个静力触探孔发现,塔基持力层严重不均匀 。
• 沉降较小一侧基础落在可塑~硬塑的黏土和粉质黏土层上,
基础下该层厚度0.5~1.9m,承载力标准值190~250kPa, 压缩模量8.0~10.0MPa;黏土层下为粉土层(层底局部渐 变为粉细砂) ,该层承载力标准值120~200kPa,压缩模量 4.6~8.0MPa。 呈可塑~软塑状态,基础下最大厚度达1.4m。在厚度最大 的7号孔中,承载力标准值为70~90kPa,压缩模量 2.5~3.5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