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堂渗透德育教育(案例)

合集下载

小学信息技术德育案例

小学信息技术德育案例

在《啰嗦大王改游记》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一、知识内容分析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它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如果说学生们仅仅是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那么空有知识的人也只能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悲剧人物。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适当的渗透德育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啰嗦大王改游记》是泰山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上)第二单元第二课的内容,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Word软件的基本功能和窗口的组成,也学会了Word文档的新建和保存操作。

本课的内容主要掌握删除、插入、移动、替换文字等编辑技术操作,用编辑技术修改文章的内容;掌握电子化编辑的高效,体验自动更正等技术对提高文章质量的作用。

为Word排版知识做铺垫,并且贯穿着以后整个Word排版知识的教学,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操作使用Word的基础之一。

根据课程整合的思想和原则,我把语文课中的相关知识融合到本课进行学习,加深了学科间的紧密联系,通过修改文档让学生充分体会运用信息技术处理问题的方便和快捷,从而对信息技术这门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本节课,作为Word排版知识的起始课,在主要教学环节中,突出的德育渗透点是科学精神。

所谓科学精神是“通过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感受科技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激发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努力探究学习,积极实践,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努力尝试猜想、假设、推理、实践、验证、应用等科学探究方法,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

接下来,我结合本课的教学过程,解读一下如何在《啰嗦大王改游记》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二、科学精神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一)巧设开篇,导入新课时是渗透德育的极好时机。

导语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好的开篇,虽然只有一两分钟甚至几句话,却能一下子抓住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顺利地把他们引入新的学习情境中来。

“信息”与“德育”齐飞,立德树人共一色——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与研究

“信息”与“德育”齐飞,立德树人共一色——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与研究

33坚守“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教学中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生德育工作的结合,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教学渗透德育教学的必要性信息技术课程涵盖人文、伦理、道德、法制等多方面内容,课程内容本身就蕴涵丰富的德育功能。

信息技术课在机房进行,活动空间大,网络搜索自由,上课过程中学生更易显露自己的个性心理和行动特征……信息技术课程独有的特点为渗透德育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机会和条件。

因此,在信息技摘 要: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从学生的常规、教学、活动、应用等多方面出发,把握每一个进行德育的契机,将德育无痕地渗透到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让每一个孩子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 小学德育教育“信息”与“德育”齐飞,立德树人共一色——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与研究王无名(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潘火街道东南小学)的信息社会责任意识。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承担起当今信息社会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渗透更是势在必行。

二、日常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具体实施(一)常规,融入德育1.始业: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古语云:“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

”缺少规矩,课堂低效且会乱套。

当三年级学生第一次走进机房,笔者就会花半节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习我校上机守则,让学生明确上信息技术课要遵守的规则。

34带队,课代表自主完成整队,过程中督促学生不推搡、不喧哗,逐渐养成文明有序出入教室的习惯。

3.课中:固定座位,责任到人信息课上,学生对号入座,指定座位不调换,该座位相关设备责任到人。

进入机房后,不喧哗、不乱走动。

讲究卫生,不在桌椅上乱涂乱画,不随手乱扔垃圾。

不带水杯和零食,操作过程中爱护设备,不损坏电子设备。

4.课后:随堂整理,实践劳动信息课下课,在离开机房前关闭计算机,人走凳移。

摆放好自己的键盘、鼠标和鼠标垫,打扫好座位附近卫生,有序排队离开。

信息技术学科中德育的渗透

信息技术学科中德育的渗透

信息技术学科中德育的渗透信息技术学科中德育的渗透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

然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教育挑战,如何在信息技术学科中渗透德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针对信息技术学科中德育的渗透进行详细的探讨。

二: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德育教育目标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德育的教育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如诚实、守信、勤劳等;2. 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行为,如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等;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如乐观、自信等;4. 培养学生正确的信息伦理观念,如保护个人隐私、反对盗版等。

三:信息技术学科中德育的渗透策略为了实现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德育目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渗透策略:1. 教师示范:教师应该成为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示范者,通过自身的言行影响学生的行为。

2. 课程设置:信息技术的课程设置应该融入德育内容,例如在网络安全教育中强调网络上的道德行为。

3. 教材补充:可以在信息技术的教材中增加德育方面的案例,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

4. 启发式问答: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的问答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与德育相关的问题,如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

5. 互动讨论: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讨论,让学生彼此之间分享一些德育的经验和观点。

四:信息技术学科中德育的渗透案例1. 网络安全教育:通过引导学生认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在网络上要注意个人隐私的保护,不传播伪造信息等。

2. 网络伦理教育:通过讲解信息伦理的概念,教育学生认识到在信息化时代,应该遵循什么样的道德规范,如何正确使用网络资源。

3. 版权意识教育: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盗版的危害性,并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遵守版权法的意识。

五: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数据保护法:是指保护个人数据隐私和数据安全的法律规定。

2. 信息伦理:是指在信息社会中,遵循和维护信息秩序、信息正义和信息道德的规范。

信息技术德育渗透教案

信息技术德育渗透教案

信息技术德育渗透教案教案标题:信息技术德育渗透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信息技术在学生德育培养中的重要性。

2. 掌握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德育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技术能力的发展。

3. 设计一系列的德育渗透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良好的道德价值观。

教案步骤:引入:1. 利用多媒体展示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应用,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并提出信息技术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

知识点讲解:2. 解释信息技术与德育的关系,强调信息技术在德育中的作用,如提供信息、促进交流和合作等。

3. 介绍信息技术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道德问题,如网络安全、信息隐私等,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相关的道德价值观。

案例分析:4. 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道德问题,并讨论如何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

5. 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技术在解决社会问题和提升社会道德水平方面的潜力,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实践活动:6. 设计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具体问题,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道德意识。

7. 活动可以包括制作网络安全宣传海报、设计网络伦理准则、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竞赛等,以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培养良好的道德价值观。

总结:8.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信息技术与德育的紧密联系,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发挥其积极作用。

教案评估:9. 设计相关的评估方式,如小组讨论成果展示、个人反思等,评估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德育渗透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教学资源:- 多媒体设备- 实际案例材料- 实践活动所需的工具和材料教学扩展:- 鼓励学生深入了解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道德问题。

- 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利用信息技术为社会做出贡献,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教案注意事项:- 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相适应。

- 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 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信息技术在德育中的应用价值。

德育在信息技术课中的渗透

德育在信息技术课中的渗透

德育在信息技术课中的渗透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具有工具性、实践性很强的特点,因此大家往往只注重计算机操作方法和技能的教学与训练,而忽视了它的德育功能。

其实,信息技术课同样也可以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作为一名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我始终奉行“学会做人,学会学习”的教学理念,注重信息技术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要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还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网络道德、团队协作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立志成才。

下面谈一谈在信息技术课中渗透德育的具体做法: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美国教育学家威廉·詹姆斯有一句名言:“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是多么的重要。

因此,从第一节课开始,我就从抓好课堂常规入手,加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1.要求学生穿好脚套才能进入机房,培养他们爱护公共环境的习惯。

2.要求他们安静有序地坐到指定的座位上,做到人机对应,培养他们遵守公共秩序的习惯。

3.要求他们认真填写上机登记册,按正确的方法开关机、使用机器,下课摆好键盘和凳子,培养他们爱护公共财物的习惯。

4.要求他们规范操作,文件存放到自己的文件夹中,不随意乱动、乱删别人的文件,培养他们规范使用计算机习惯。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道德1.结合教材,收集相关材料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介绍计算机发展史,使学生看到我国计算机发展水平与国外的差距(用的操作系统、芯片都是美国的),从而产生危机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从小立志为国争光。

计算机是外国人发明的,我国计算机研究起步晚,但用较短时间赶上和接近了世界先进水平。

从硬件来说,从五十年代开始研制电子管计算机到七十年代末的“七五七”计算机,再到我国的银河系列计算机,制造水平迅速提高;从软件来说,WPS文字处理、北大方正排版系统、杀毒防毒软件等也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德育教育渗透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德育教育渗透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德育教育渗透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小学生们早已不再对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陌生,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斥着各种数字化的工具和内容。

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也变得愈发重要,它不仅仅是教授学生如何使用电脑,更是渗透进了德育教育的领域。

信息技术课堂为学生们提供了许多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同时也为他们传递了一些道德观念和价值观,这给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提供了新的渠道和途径。

这篇文章将探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们也会接触到一些数字化工具和游戏,这些都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它们既能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也可能成为学生们沉迷于其中而影响学习和健康的因素。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老师可以借助这些工具和内容,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数字化设备,明确数字游戏只是一种娱乐方式,不应成为学生们的生活重心。

这就需要信息技术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监督,培养学生正确的使用电子设备和游戏的态度。

这种德育教育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渗透,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信息技术课堂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其他德育教育的机会。

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优秀人物的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可以通过创建网络小组,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可以利用电子设备制作一些小型作品,展现学生们自己的想法和才华,培养他们的创新和创造力。

这些都是信息技术课堂中可以渗透的德育教育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

要实现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德育教育渗透,需要学校和教师们共同努力。

学校应该注重信息技术课程的德育教育功能,引导信息技术教师注重教育教学的整体效果,不只注重传授技术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学校可以加大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和考核力度,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德育意识。

信息技术教师也要重视在课堂中的德育教育内容,注重学生的人格塑造和价值观培养,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设备和资源。

信息技术课程思政教育案例

信息技术课程思政教育案例

信息技术课程思政教育案例案例1: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生动的学习体验,同时也能够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信息技术知识。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实际操作环境,帮助学生学习软件编程、数据库管理、网络安全等专业技术知识。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编程环境,进行实时调试和运行程序,提高编程实践能力。

学生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网络环境,学习网络配置、防火墙设置、网络攻防等知识,增强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此外,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建虚拟实验室,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进行实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信息技术原理。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学生可以在真实场景中进行模拟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团队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升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技术水平,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使其真正成为一个具有思想道德素质的高素质人才。

案例2:信息技术的伦理意识培养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伦理意识和道德观念。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技术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影响,促使他们对信息技术使用的合理性和社会责任有更深入的认识。

例如,可以通过分析网络安全事件案例,让学生了解黑客攻击、网络诈骗等违法行为的危害,引导他们思考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和网络安全。

同时,还可以通过分析个人信息泄露、病例信息等隐私保护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技术应用中的伦理问题和隐私保护的重要性。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信息伦理意识,增强他们对信息技术使用中的责任感和规范意识。

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和思辨能力,使其能够辨别信息真伪,避免被网络谣言和不良信息所误导。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伦理意识培养,可以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思政观念,使其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为。

信息技术课堂渗透德育教育(案例)

信息技术课堂渗透德育教育(案例)

信息技术课堂渗透德育教育——《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案例【上课类型】新授课【内容分析】新学期面对新高一学生授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内容来自浙教版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一书《信息与信息技术》章节的第一课时。

这一章分为:1.1 信息及其特征;1.2 信息的编码;1.3 信息技术。

《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于本章内容的教学建议提供了两个方案,具体如下:根据课前对学生的了解情况看,虽然基本上学生都通过了初中的计算机等级考试,但对于二进制并不是很理解,对于1.2节内容,需要较为详细地讲解二进制的计数方法,如果学生没理解,那么在以后关于二进制的计算、图片声音文件大小的计算都会接受不了。

所以,1.2节内容至少需2课时,1.1 和1.3内容合为1课时也可以完成。

于是,选用方案二较为合适。

即:新学期的第1课时内容为“信息及特征”和“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的概念;理解信息的特征;了解信息技术及应用、发展。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案例的分析,理解信息及其特征、信息技术及应用。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正确的信息意识和爱国荣誉感。

【教学重点】信息概念的引出、信息特征的剖析【教学难点】信息与信息载体的理解、在实际生活事例中信息特征的理解【教学方法】讲授法结合实例分析法和问题讨论法。

【教学过程】……片段一:(上课铃响了,学生们匆匆回到位置坐好,准备好上课用品……)师:同学们为什么都不约而同地回到自己位置?生:上课了!师:你怎么知道上课了呢?生:上课铃响了啊!师(及时点出):对!校园的铃声告诉我们上课时间到了。

希望同学们在每一次课铃响时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好上课的准备,准备好上课用品,调整好心境来迎接新的一堂课。

我们谁都不迟到、不掉队,做得到吗?生:做得到!……(德育渗透:高一是学生新的一个学习阶段的开始,从第一节课开始就要有意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铃声的引入,提醒学生要有良好的时间观念和学习态度,这是作为一名学生所必须具备的一个基本素养)……片段二:教师展示1964年《中国画报》封面刊出的铁人王进喜图片问:面对这张图片,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学生热烈地讨论着,并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他很冷!”、“他年纪比较大!”、“好像是北方人吧”……(学生已经投入到课堂)师(趁机提示):这张图片正是当年被认为泄漏了大庆油田机密的铁人王进喜的照片学生:哇!(紧接着便是疑问写在脸上)教师立即释疑:日本情报专家据此解开了大庆油田的秘密,他们根据照片上王进喜的衣着判断,只有在北纬46度至48度的区域内,冬季才有可能穿这样的衣服,因此推断大庆油田位于齐齐哈尔与哈尔滨之间;并通过照片中王进喜所握手柄的架式,推断出油井的直径;从王进喜所站的钻井与背后油田间的距离和井架密度,推断出油田的大致储量和产量。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第一篇: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

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对学生的品德思想进行教育。

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的神奇魅力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成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重要工具,而信息技术教学作为一门培养学生良好信息素养的学科也越来越显得重要。

信息技术虽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但也离不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因此,作为信息技术教育者应尽责,正确引导小学生使用电脑,培养他们计算机应用能力及应用道德,使他们具有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

一、在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德育教育。

1、如:在讲解信息技术发展经历的五次革命内容时,穿插提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可以激励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或通过《五星红旗》作图,学会剪切、复制、粘贴操作的同时,对他们进行认识国旗和国旗构成的教育。

2、节约和环保教育。

如:讲授“让幻灯片飞起来”内容时,我以“保护家园”为主题让学生了解到保护环境的意义。

通过学习垃圾分类、垃圾的可回收性等,培养保护环境的责任感,进而改变自己的行为,用所学知识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去。

3.严谨态度教育。

如:文件夹的使用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在讲解“电脑小书包”内容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超市来比喻说明文件夹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的道德品质,不仅对个人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而且也是对社会风气的净化。

对于教师来说,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非一朝一夕的事。

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为了让学生能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制订了具体的计算机使用情况登记册——《今天我做到了⋯⋯》,让学生在填写过程中养成一种使用计算机的良好行为习惯。

我们主要是通过日常的教学常规和机房管理的规章制度,要求学生课后自觉整理好椅子、鼠标、键盘、耳机等机房设备,自觉维护机房环境卫生、从一点一滴做起,通过培养学生文明的行为习惯,进而培养一种优良的道德品质。

德育融入信息技术学科教案

德育融入信息技术学科教案

德育融入信息技术学科教案第一篇:德育融入信息技术学科教案6-3)-⑦ 德育融入信息技术学科教案课题:制作生日贺卡本课是对画图中添加文字操作的拓展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画图中文字工具的使用。

同时,学会利用已有图片进行创作,掌握用画图编辑已有图片的简单方法。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会利用已有图片进行创作,掌握用画图编辑已有图片的简单方法。

2.用不同的字体写上祝福语。

(二)能力目标:1.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能创作出有新意的生日贺卡2.、培养学生自学及合作的能力3.培养学生欣赏他人作品以及评价他人作品的能力(三)情感目标:让学生懂得妈妈每天为我们操劳,是多么的不容易,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妈妈。

揣摩编者意图定位教学重点: 1.教材的呈现方式,它们之间的联系; 2.教材每一部分的编写意图;3.结合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

前面一课已经有输入文字的练习,学生对文字工具的使用应该有一定了解了。

让学生知道:必须在文本框中的文字处于编辑状态时,才能进行文字的编辑;同一个文本框中只能设置相同的字体样式,如果要设置不同的字体,就要在不同的文本框中进行。

学生可根据自己掌握的文字设置方法,输入祝福语并设置满意的格式,体会学有所用。

教学重点:掌握用画图编辑已有图片的简单方法分析实际学情定位教学难点: 1.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2.学生可能存在的兴趣点、质疑点;3.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教给学生怎样的学习方法。

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会打开和退出画图、保存画图文档等基本操作;会编辑、美化文字。

本课活动是制作漂亮的生日贺卡。

活动需要从图片素材中选择合适的图片,并通过画图工具在图片上写上祝福的话语。

这节课是将前面学过的文字输入、画图等做了一个综合练习,也有一些新的知识点,如在画图工具中设置不同的字体。

教学难点:设置不同的字体教学策略的选择1.整体的教学策略;2.突出重点的策略;3.突破难点的策略。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如今是一个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它给人们带来了精彩,也因为其中的一些不利因素给青少年成长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计算机病毒肆虐,在互联网上传播暴力、色情内容,恶意侵犯他人隐私,充当“黑客”……等等。

面对这些,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尚未定型的学生自然会有不少的思考和困惑。

而作为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学科之一的信息技术课,是学生们异常喜爱的课程,它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如果说学生们仅仅是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没有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那么空有知识的人也只能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悲剧人物。

而当今的社会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单一的传授知识不再是我们需要的教育,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更应该有意识的渗透德育。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那么如何在新课改下把德育渗透于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之中,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呢?一、巧设开篇,导入新课时渗透德育新课的导入是渗透德育的极好时机。

导语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好的开篇,虽然只有一两分钟甚至几句话,却能一下子抓住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顺利地把他们引入新的学习情境中来。

案例1:在教授《指法练习综合训练》一课时,导入的片段:师:我们的学校广播站将要招几名优秀的少儿打字员,同学们想不想一显身手啊?生:想。

师:那来看看要求(出示幻灯片),我们来读一读。

生:……,除了要参加规定的打字比赛外,还要求同学们能够吃苦耐劳,有责任心,懂礼貌。

师:有信心参加吗?生:有……通过“校广播站招收打字员”为切入口,让学生们感受到此次打字训练有一种新鲜的感觉,都怀着新的兴趣和期待,并在无形之中进行了德育渗透:要成为一名小小的少儿打字员首先必须具备怎样的思想素质,如果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心是很难胜任这项工作的。

在信息技术课堂渗透德育教育

在信息技术课堂渗透德育教育

在信息技术课堂渗透德育教育摘要: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如何做人,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已成为信息技术教师的共识,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新课程改革,应始终坚持“先成人才可以成才”的教学理念,加强学生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律方面的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关键词:信息技术、德育教育在信息技术课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必须的、肯定的,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完成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的基本职责就必须做到努力钻研业务、切实提高自身修养,既要传授知识、技能,还要关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要针对学生年龄特点、结合课程特点,挖掘德育教育素材,整合教育资源,将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和法制安全教育等道德教育有效渗透到信息技术课堂中。

一、通过网络激发学生爱祖国、爱生活的热情在教学生学习浏览网页资源时,我就引导学生阅读祖国发展变化的新闻和观看反映祖国变化的图片,尤其是学生喜欢的军事。

学生看到有关我国经济、科学、军事等方面取得进步的新闻和图片,内心涌起了无比的自豪。

而通过教学生制作有关以祖国、家乡变化为内容的电子报纸(例如教学生制作国庆电子报“我的祖国”)的过程,学生从网络和生活中选取材料,就会在无意中受到爱国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对生活的热情。

当然,网络媒体信息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会从网络上获取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需要教师教育学生进行筛选和过滤,学会选取有教育意义、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信息。

二、在上课的实践操作中进行德育渗透由于条件限制,学生上信息技术课时,一般是两人或三人一台电脑,教师应该把动手操作能力强的和动手能力差的学生搭配在一起,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思想。

信息技术学科渗透德育的教案

信息技术学科渗透德育的教案

信息技术学科渗透德育的教案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解决方法,同时让学生认识到防范安全隐患的重要性,引出下一步的教学内容。

三)研究防范安全隐患的常用措施。

1.设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如何防范安全隐患吗?请举例说明。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总结,同时介绍防范安全隐患的常用措施,如加密技术、访问控制、安全审计等。

2.设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病毒吗?病毒有哪些危害?如何预防病毒?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总结,同时介绍病毒的种类和危害,以及预防病毒的方法,如安装杀毒软件、不随意下载陌生文件等。

3.设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防火墙吗?它有什么作用?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总结,同时介绍防火墙的作用和原理,以及如何设置和使用防火墙。

四)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做遵守网络道德的好网民。

1.设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网络道德吗?你们觉得一个好的网民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总结,同时强调网络道德的重要性,提醒学生要遵守网络规则,不传播虚假信息、不侵犯他人隐私等。

2.设问:同学们,你们在使用网络时,有没有遇到过不良信息?你们又是怎么处理的?学生活动: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处理方法。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总结,同时提醒学生要保持警觉,认清网络信息的真伪,不要轻信谣言和不良信息。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研究,我们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脆弱性、安全隐患及其产生的原因,以及防范安全隐患的常用措施和安全技术。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网络安全防范意识,认识到网络道德的重要性,做遵守网络规则的好网民。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使用网络过程中,能够更加谨慎和理性,保护好自己的安全和隐私。

防火墙是一种网络安全管理工具,它通过控制和监测网络之间的信息交换和访问行为来保护网络安全。

信息技术德育渗透案例

信息技术德育渗透案例

信息技术教学德育渗透案例--《请爱护小草》中的德育渗透石鑫慧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应尽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促使他们健康成长,对于信息技术教学,要更新教学思路,改变过去只为传授知识而不重视德育的意识。

从教材实际出发,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和方法,让德育教育在教学中自然而然的渗透。

现以《请爱护小草》课题,浅谈在教学中“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德育渗透。

一、在引课中渗透德育教育师:同学们我们的校园美不美?大家说说没在哪里?生:自由发言,畅谈校园的美。

(绿油油的草地……)师:我们大家都喜欢这样的环境,在阳光的沐浴下,芳草、杨柳的陪伴下,在知识的海洋里健康成长。

阳光、草地、杨柳,这是大自然给我们的礼物,我们在享受着它们的美的同时也应该保护它们,让这种美一直伴我们成长,我们热爱大自然,我们要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爱护我们的校园,爱护一草一木。

今天我们就来给我们的校园制作一个“请爱护小草”的告示牌。

二、在实践任务中渗透德育教育实践任务:制作一张“请爱护小草”的告示牌。

注意:1、告示牌要放在哪里?(草坪里)2、草坪的主色是?(绿色)3、草坪上有草、树叶,注意草的颜色和树叶的颜色。

我们要爱护小草,可不是枯草哦!大家画的小草要有生命力,给我们一种茁壮成长的感觉,充满希望。

我们还可以让我们的告示牌内容更具文化色彩,更富有创意。

如:“别踩我,我怕疼!”、“我喜欢笑!”……三、在课堂小结中渗透德育教育大家的告示牌都做好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的作品。

大家都是优秀的画家,画中蕴含了大家对小草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不光小草有生命力,我们的画也有其生命力。

色彩给我们的感觉,小草给我们的感觉,告示牌的内容给我们的感觉,说明我们与大自然是心灵相通的。

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德育教育-德育(5篇范文)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德育教育-德育(5篇范文)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德育教育-德育(5篇范文)第一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德育教育-德育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德育教育新课程的普及实施,很多小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

伴随着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实践开展以后,很多信息技术教师都不约而同的发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展开思想教育,让孩子们健康地学习成长。

信息技术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使学生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生掌握的信息技术技能日益熟练,他们从现代化信息中所接收到的知识越来越丰富。

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教给学生正确收集信息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技能,使学生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获得丰富的知识,现代信息技术对小学生来说,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有利于学生学习应用现代化的技术,使学生在获得信息、处理信息、探索研究、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现代网络技术中传播的信息不全都是有用的,甚至有些是有害的,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更容易受其中一些不良的信息所影响。

因而小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相应的德育教育,是必要的。

让学生明确是非观念、培养正确处理信息的能力,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一、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凝聚中华民族、推动中国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核心内容和永恒主题。

所以爱国主义教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具有现实的意义。

通过介绍计算机发展史,使学生明白我国计算机发展还很薄弱,让学生看到差距,产生危机感,明确责任,激发爱国主义情感,鼓励学生从小立志为国争光。

在初步认识计算机和了解它的应用时,我给学生讲解了我国现在计算机的应用程度,并与他们一起共同展望计算机未来的应用和发展,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充满信心,以此来正确引导他们学好信息技术知识,并牢记用信息技术知识为将来我国的社会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使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对社会发展充满信心和希望,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PPT课件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PPT课件

实施德育教育的信息技术 教学策*略*网络活动设计**:通过设计
信息技术相关的项目活动,开 展网络协作和社交互动,培养 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网络安全教育**:在信息技 术课程中加强网络安全教育,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培 养学生的网络道德和安全意识 。
结论
结论
**目标达成**: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 渗透德育教育,能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积极的学习态 度。
信息技术教学 与德育教育的
联系
信息技术教学与德育教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联系
**互补关系**:信息技术教学可以为德 育教育提供具体而实践的支持,通过技 术应用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和价值观念 的培养。
**共同目标**:信息技术教学和德育教 育都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合作精 神、责任感等核心能力。
实施德育教育 的信息技术教
学策略
实施德育教育的信息技术 教学策略
**道德教育游戏**:借助互联 网资源和多媒体技术开发游戏 ,使学生在游戏中体验道德决 策和价值观的碰撞,培养学生 的道德意识和判断能力。
实施德育教育的信息技术 教学策略
**互动式案例分析**:运用电子教学平 台,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进行道德讨 论和互动,提高学生的道德思考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 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教育PPT课件
目录 引言 信息技术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联 系 实施德育教育的信息技术教学 策略 结论
引言
引言
**背景**:信息技术教学在小 学阶段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 德育教育也是小学教育的重点 之一。
**目的**:本PPT将介绍在小学 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教育,帮助学生在学习技术的 同时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 念。

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渗透德育教案(精选5篇)

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渗透德育教案(精选5篇)

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渗透德育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渗透德育教案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渗透德育一、教学目的:1、了解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的脆弱性。

2、了解计算机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

3、了解防范安全隐患的常用措施。

4、了解常用的安全技术:病毒防治及防火墙。

二、教材分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有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了解计算机网络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及产生这些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了解病毒防治、防火墙等安全技术。

重点: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隐患及其产生的原因、防范安全隐患的常用措施。

难点:对病毒防治和防火墙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信息安全是当前阻碍信息技术进一步深入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最大的阻力,由于网络的不安全性,使得人们对网络的应用有所顾忌和保留,达不到理想的交流效果。

请同学根据自己的体验,谈谈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工作和学习的存在哪些安全问题,以及有何解决的方法?通过创设情景,提出相关问题,“QQ是我和朋友联系,和同事探讨问题的好工具。

可今天却怎么也登入不上去了,并提示密码错误,可我输入的密码肯定是对的,很着急,请大家替我想想办法。

”经过对问题的具体分析,即引出今天的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安全问题。

(二)用深情的语言感化学生。

1.[设问]:同学们,人的生命是脆弱的,很容易受自身因素和外界环境的影响而生病甚至一命乌呼,其实计算机网络在安全上也是很脆弱的。

同学们,你们知道计算机网络脆弱的原因吗?[学生活动]:学生对此问题展开讨论,各说其词。

[教师活动]:首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

然后完整阐述造成计算机网络脆弱性1.两大因素:计算机本身问题和计算机网络问题。

最后,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具体的因素。

2.[设问]:同学们,你们在使用过程中有没有碰到过这类事情呀?如果碰到过,那么你们又是怎么来解决的?[学生活动]:学生说说自己的情况,请学生代表说说碰到的一些典型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以自我推荐的方式讲述自己的解决之道(学生很得意,在学生面前露了一把,这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

信息技术德育渗透案例

信息技术德育渗透案例

信息技术德育渗透案例第一篇:信息技术德育渗透案例信息技术教学德育渗透案例--《请爱护小草》中的德育渗透石鑫慧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应尽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促使他们健康成长,对于信息技术教学,要更新教学思路,改变过去只为传授知识而不重视德育的意识。

从教材实际出发,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和方法,让德育教育在教学中自然而然的渗透。

现以《请爱护小草》课题,浅谈在教学中“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德育渗透。

一、在引课中渗透德育教育师:同学们我们的校园美不美?大家说说没在哪里?生:自由发言,畅谈校园的美。

(绿油油的草地……)师:我们大家都喜欢这样的环境,在阳光的沐浴下,芳草、杨柳的陪伴下,在知识的海洋里健康成长。

阳光、草地、杨柳,这是大自然给我们的礼物,我们在享受着它们的美的同时也应该保护它们,让这种美一直伴我们成长,我们热爱大自然,我们要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爱护我们的校园,爱护一草一木。

今天我们就来给我们的校园制作一个“请爱护小草”的告示牌。

二、在实践任务中渗透德育教育实践任务:制作一张“请爱护小草”的告示牌。

注意:1、告示牌要放在哪里?(草坪里)2、草坪的主色是?(绿色)3、草坪上有草、树叶,注意草的颜色和树叶的颜色。

我们要爱护小草,可不是枯草哦!大家画的小草要有生命力,给我们一种茁壮成长的感觉,充满希望。

我们还可以让我们的告示牌内容更具文化色彩,更富有创意。

如:“别踩我,我怕疼!”、“我喜欢笑!”……三、在课堂小结中渗透德育教育大家的告示牌都做好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的作品。

大家都是优秀的画家,画中蕴含了大家对小草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不光小草有生命力,我们的画也有其生命力。

色彩给我们的感觉,小草给我们的感觉,告示牌的内容给我们的感觉,说明我们与大自然是心灵相通的。

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1第二篇:信息技术德育渗透教学案例七年级信息技术德育渗透教学案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艺术字和图片的插入与格式设置的基本方法;设置好标题和正文的字体、字号和字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课堂渗透德育教育——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上课类型】新授课
【内容分析】
新学期面对新高一学生授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内容来自浙教版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一书《信息与信息技术》章节的第一课时。

这一章分为:1.1 信息及其特征;1.2 信息的编码;1.3 信息技术。

《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于本章内容的教学建议提供了两个方案,具体如下:
根据课前对学生的了解情况看,虽然基本上学生都通过了初中的计算机等级考试,但对于二进制并不是很理解,对于1.2节内容,需要较为详细地讲解二进制的计数方法,如果学生没理解,那么在以后关于二进制的计算、图片声音文件大小的计算都会接受不了。

所以,1.2节内容至少需2课时,1.1 和1.3内容合为1课时也可以完成。

于是,选用方案二较为合适。

即:新学期的第1课时内容为“信息及特征”和“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的概念;理解信息的特征;了解信息技术及应用、发展。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案例的分析,理解信息及其特征、信息技术及应用。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正确的信息意识和爱国荣誉感。

【教学重点】信息概念的引出、信息特征的剖析
【教学难点】信息与信息载体的理解、在实际生活事例中信息特征的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结合实例分析法和问题讨论法。

【教学过程】
……
片段一:
(上课铃响了,学生们匆匆回到位置坐好,准备好上课用品……)
师:同学们为什么都不约而同地回到自己位置?
生:上课了!
师:你怎么知道上课了呢?
生:上课铃响了啊!
师(及时点出):对!校园的铃声告诉我们上课时间到了。

希望同学们在每一次课铃响时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好上课的准备,准备好上课用品,调整好心境来迎接新的一堂课。

我们谁都不迟到、不掉队,做得到吗?
生:做得到!
……
(德育渗透:高一是学生新的一个学习阶段的开始,从第一节课开始就要有意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铃声的引入,提醒学生要有良好的时间观念和学习态度,这是作为一名学生所必须具备的一个基本素养)
……
片段二:
教师展示1964年《中国画报》封面刊出的铁人王进喜图片
问:面对这张图片,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热烈地讨论着,并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他很冷!”、“他年纪比较大!”、“好像是北方人吧”……
(学生已经投入到课堂)
师(趁机提示):这张图片正是当年被认为泄漏了大庆油田机密的铁人王进喜的照片学生:哇!
(紧接着便是疑问写在脸上)
教师立即释疑:日本情报专家据此解开了大庆油田的秘密,他们根据照片上王进喜的衣着判断,只有在北纬46度至48度的区域内,冬季才有可能穿这样的衣服,因此推断大庆油田位于齐齐哈尔与哈尔滨之间;并通过照片中王进喜所握手柄的架式,推断出油井的直径;从王进喜所站的钻井与背后油田间的距离和井架密度,推断出油田的大致储量和产量。

有了如此多的准确情报,日本人迅速设计出适合大庆油田开采用的
石油设备。

当我国政府向世界各国征求开采大庆油田的设计方案时,日本人一举中标。

庆幸的是,日本当时是出于经济动机,根据情报分析结果,向我国高价推销炼油设施,而不是用于军事战略意图。

生:这么可怕呀!
(学生的情感有些激动)
师(趁热打铁):情报人员可谓是火眼金睛。

再比如,我国军事迷们上传图片、发表评论的各类军事网站,也是国外情报部门经常光顾的地方。

军事单位、战略要地的照片在普通人眼里稀松平常,但在情报分析人员看来却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如对一张长江大桥的普通图片,一般人只是感觉大桥“宏伟壮观”,但情报分析专家就能根据其比例,计算出其最致命的打击点;通过近拍照片,看出所用建材的品质,从而测算出摧毁桥梁需要的炸药份量。

军事迷们偷偷拍摄我军武器的图片,放在网上追求轰动效应,却不知恰恰为国外情报部门提供了“得来全不费功夫”的便利,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

在印度:敏感区拍照可判10年;我国法律明文规定,军事禁区等特殊地点和场合禁止拍照。

所以,作为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同学们应该遵守并积极宣传这些法律,养成主动保护国家机密信息的意识。

同时,为了自身的安全,也不要随意把自己的照片放到网络上,因为有人会利用网络上的照片进行恶搞、传播。

(德育渗透:通过事例教育学生,从我做起,维护国家安全,保护国家机密,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同时,在网络环境中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


……
片段三:
(在讲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时)
师:1936年柏林奥运会,电视机走上历史舞台,使现场直播成为可能;1964年东京奥运会,首次应用通信卫星,成为全球转播的开始;1972年蒙特利尔奥运会,通过卫星直播了火炬的传递;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GSM/CDMA开始普及,被誉为“无线奥运”;2000年悉尼奥运会,互联网取得大发展,“互联网奥运”成为亮点;2004年雅典奥运会,以“宽带奥运”的形象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师(自然地引出):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2008年北京奥运会倡导的“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三大理念得到精彩诠释。

“数字奥运”,对通信系统的考验近乎严酷,40亿观众。

以高性能计算机群系统和大量的软件作支撑,为精细预报天气服务搭建了可靠的软硬件平台。

语言翻译、网络直播和点播、食品安全监控、实时交通信息,等等,IT技术都在其中发挥着核心作用!特别是奥运会的开幕式,给了全世界一个振撼:中国人,了不起!我们国家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同,为我们同是中国人而自豪!
(德育渗透: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现在有些学生搞起崇洋媚外,觉得外国的什么都好,对自己国内的一些事情却总是抱怨、不满。

奥运会是我们国家的一件大事,它的成功举办向全世界很好的证明了中国的实力,教育学生要相信我们的实力,热爱我们的国家,至此,学生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教后记】
本节课内容在5个班级上过,感觉效果良好,学生上课的专注程度比较高,对几个事例也感兴趣。

作为新学期的第一课时,达到预期效果。

新课改提出,信息技术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从字面上理解,“信息技术”,看似一门技术课,但超越于这个“技术”之上的、更重要的,则是关于学生素养的提升。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不能可通过几节德育课来提升学生的意识和素养,更多的是将情感、德育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备课时要选取最合适的素材,即能为本节课的内容服务,也能为德育的渗透服务。

在课堂中,教师要不失时机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和道德。

这一节课,只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开始,从第一步开始,我们就要把情感德育的渗透作为日常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情感有道德的人。

记得校长在会上讲过的一个比喻让我不能忘记:“没有知识的人,大不了算一个次品,但没有品德的人,它就是一个危险品!”危险品会给社会带来危害,可见德育在学校教育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让我们努力地在学科教学中将德育落到实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