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住房贷款行为与房贷调控的有效性分析
房产贷款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市场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房产贷款作为支持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金融工具,其数据分析对于金融机构、政府决策以及消费者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房产贷款数据的深入分析,揭示市场趋势、风险点及潜在机会。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1. 数据来源:- 银行房贷数据- 房地产交易数据- 宏观经济数据- 人口统计数据2. 数据处理:- 数据清洗:剔除异常值、缺失值等- 数据转换:将非数值型数据转换为数值型数据- 数据整合:将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整合三、数据分析1. 贷款规模与增长趋势:近年来,我国房产贷款规模持续增长,2019年全国房贷余额达到44.7万亿元,同比增长15.8%。
从地区分布来看,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贷款规模较大,且增速较快。
2. 贷款结构分析:- 按揭贷款:占房贷总量的绝大多数,2019年占比达到92.5%。
- 商贷:占比约为7%,主要用于商业用途的房产购买。
- 公积金贷款:占比约为1%,主要面向公务员、事业单位等特定群体。
3. 贷款利率分析:房贷利率与市场利率紧密相关,近年来呈现以下趋势:- 利率走势:整体呈下降趋势,2019年5年期以上房贷平均利率为4.90%,较2018年下降0.15个百分点。
- 影响因素: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等。
4. 贷款期限分析:房贷期限主要集中在10年以下,其中5年以下占比最高,达到52.3%。
随着消费者购房观念的变化,短期贷款需求有所增加。
5. 还款方式分析:- 等额本息:占房贷总量的60%,消费者负担相对均衡。
- 等额本金:占比约为30%,消费者前期还款压力较大。
- 先息后本:占比约为10%,消费者前期还款压力较小。
6. 风险分析:- 信用风险:部分消费者信用记录不佳,存在逾期还款的风险。
- 市场风险:房地产市场波动可能导致房贷违约风险上升。
- 政策风险:政策调整可能对房贷市场产生较大影响。
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分析与防范建议

人 住 房 贷款 业 务 乃 至金 融 行 业 健 康 发 展 。
关键词:住房 贷款
近年来 ,我国房地产业继续快速发展 ,房地产开发投资和房 ( )购房者由于收入水平下降 ,无力偿还贷款。 因为个人住 1 价均呈现两位数增长 ,房地产业增加值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比重已 房贷款属于中长期信贷 ,其还款期限通常要持续 1— 0 0 3 年左右 ,在 达到 49 .%。个人住房信贷业务作为房地产市场的重要 资金来源 , 这段时间里个人收入状况面临着巨大 的不确定性 ,借款人信用缺 是商业银行的主要盈利业务之一 。但是 ,随着该项业务 的快速发 失 以及还款能力下 降的情况很容易发生 ,往往 就可能转换为银行 展、贷款总量 日益庞大 ,其资产质量开始下降 ,风险 隐患逐步显 的贷款风险。而中国 目前个人住房贷款 中的浮动利率制度 ,使得 借款人在 利率上升周期 中出现贷款违约 的可能性加大 。 现。 ( 2)购房者对市场发展认识不够 ,进行贷款购房投资 ,采取 以租养贷等投资方式的失败 ,造成无力偿还贷款。 目前社会普遍 主 要 风 险 分 析 从 目前实际情况看 ,个人住房贷款主要 有政策风险 、市场风 的 房价 上 涨 预 期 ,加 上 实 际 为 负 的银 行 利 率 ,使 大 量 投 机 资本 进 险、客户风险 、银行操作风险 、流动性风险 、道德风 险等六个方 入 房地产业 。这种情况所 占比例很大 ,随着房地产的降温 ,房屋 面。 租赁市场的低迷 ,银行信贷风 险也会 越来 越大。 1 、政策风险。在我国 ,房地产行业与宏观政策高度相关 ,会 ( 3)借款人或其家庭发生意外事故 ,减弱或丧失还款能力 , 随着经济周期 变化和宏 观调控出现较大波动 。当经济持续增长 , 直 接给银行贷款带来风险 。 4 、银行操 作风险。操作 风险是指由不 完善或有问题 的内部 城市化进程加快 ,国民收入水平不 断提高 ,较长期的低利率会刺 激房地产开 发与消费需求 。社会普 遍对未来充 满信心 和向好预 程序 、人员及系统或外部 事件所造 成损失的风险。主要有 : ( 贷前调查不深入 、不细致甚 至走过场 ,对借款人提供 的 1) 期 ,也 带 动 了 房 地 产 的 投 资 和 投 机 需 求 。当 经 济 发 展 步 入 下 坡 , 居 民收入水 平下降 ,国家为防 止房 地产 出现泡 沫而采取 宏观调 书面材料把关不严 ,不掌握借款人的基本情况 、还款能力 、借款 控 ,都会影响居民的购房需求 ,从而导致房价下跌 ,房贷违约情 用途、信用状况等 ,使审批环节对此笔贷款作 出了错误判断 ,从 而形成风险 。 况不断增加 。 2 、市场风 险。指 由于市场发 生变 化而对银行产生损失 的可 ( 发放阶段贷款条件不落实 、借款合 同要素不全 、支用手 2) 能性 ,包括利率风险 、汇率 风险 、经营风险等 。 续有过失等 ,给今后 贷款 催收 、法律保全带来风险。 ( 1)市场利率出现 波动时会对银行产生潜在风险。当利率不 ( 贷后管理不到位 ,对借款人还款 能力 、抵押物变化等情 3) 断攀升 ,借款人的月供增加 、还款压力加大 ,违约概率也会不 断 况不 了解 、不掌握 ,导致 信贷风险 。 5 流 动 性 风 险 。 流 动 性 风 险 的 具 体 表 现 就 是 银 行 资产 结 构 、 加大 。当利率逐步调低时 ,由于个人住房贷款一般是 中长期 限 , 会 给商业银行执行 优惠利率 的个人住房贷 款业务带来 直接 的风 中的中长期贷款 比重过高 ,备付现金和国库券等不足以应付提款 需要 ,又缺乏及时融入现金的手段和渠道。一方面商业银行大力 险。 ( 2)当国家实行汇率改革 ,出现汇率升值预期时 ,会给房地 发展个人住房贷款等中长期信贷业务 ,所 占比重越来越 高,面临 产市场和个人住房贷款带来风险 。一般情况下 ,汇率升值 ,实行 资产固化趋势 ,同时又积极 营销低成本负债业务 ,活期存款所 占 宽松的货币政策 ,会刺激包括房地产在内的资产价格上涨 ,甚至 比重越来 越高 ,资金来源的不稳定性增加 。 6 、道德风险。即通常所说 的 “ 假按揭” 假个贷 ” 、“ ,指 以个 产生严重 的房地产泡 沫 ,对 实体 经济和银行贷款产生风 险。 ( 3)开发商经营风险。房地产开发商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资 人名义 申请 ,所得款项由开发商或其他单位使用的贷款。主要特 金不足 ,致使 预售楼盘未能按期交付使用 ,甚 至成 了烂尾楼 ,往 征 :一是借 款主体不 真实 ,借 款人 系冒名顶替 ,个人信息 虚假 、 往 引起购房人与开发商之 间的纠纷 ,导致借 款人 还款意愿下降 , 签名 虚假 。 是 交易背景不 真实 ,借 款人 的身份 和签名虽然真 甚至拒绝还款 。尽管此时开发商承担连带担保责任 ,其资金链 中 实 ,但双方 没有交 易事 实 ,或交 易标的虚假 、交 易价格虚高等 。 断、抵押物不具 备变现条 件 ,给银行贷款带来风 险。 二 、 防 范 与 建 议 3 、客户风险。借款人 由于工作 、收入 、家庭 、支出、健康等 因素 的变化 ,不能按期或无 力偿还银行贷款 ,从而 给银行利益带 防范个 人住房贷款风险 ,应研究和关注 以下方 面 : 1 、把握经济发展周期 ,顺应政 策导向。宏观调控 近十年来 来 损失 的违 约风险。又分为 :
房贷调研报告

房贷调研报告
《房贷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热,房屋购买需求也不断增加。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房贷方式来购买自己的住房。
为了解当前房贷市场的情况和状况,我们进行了一项房贷调研,以下是我们的调研报告。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房贷利率是大家普遍关注的话题。
目前,我国的房贷利率主要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两种方式,而浮动利率又包括LPR利率和基准利率。
在不同的银行和不同的
时期,利率浮动范围也不尽相同。
除了利率外,房贷的审批条件也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根据我们的调研发现,目前大部分银行对于房贷的审批条件主要包括借款人的信用记录、收入情况、贷款期限和首付比例等方面。
然而,不同银行对于这些条件的处理方式也各不相同。
通过对于个别购房者的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一些购房者在申请房贷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例如,对于一些非稳定收入或者信用记录不佳的人群来说,申请房贷的难度较大。
同时,一些购房者也对于贷款利率的浮动和未来房贷还款压力的不确定性感到担忧。
综合以上情况,我们认为对于当前房贷市场来说,购房者需谨慎选择合适的贷款方式和银行,并且提前做好充分的贷款规划。
在政府和银行的政策支持下,我们相信房贷市场将会更加健康和有序地发展。
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及控制分析

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及控制分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购买房产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而对大多数人来说,购房需要依靠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来实现。
个人住房贷款不仅是银行的主要业务之一,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随之而来的风险也不可忽视。
本文将分析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一、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分析1. 信用风险银行在放贷时首要考虑的因素就是借款人的信用状况。
而在个人住房贷款中,借款人的信用风险是比较大的。
因为房贷是一笔较为巨大的贷款,借款人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按时按量还款,这就会给银行带来较大的信用风险。
2. 利率风险利率的变动对于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一旦利率上升,借款人的偿债压力就会增加,从而增加了违约的风险。
银行自身也会面临着资金成本上升的问题,导致银行盈利能力下降,进而造成风险的增加。
3. 抵押物风险在个人住房贷款中,抵押物是银行获取贷款风险的主要手段。
如果抵押物的价值下跌,或者抵押物的质量不合格,一旦借款人不能按时偿还贷款,银行可能无法通过抵押物变现,从而导致风险的增加。
4. 法律风险个人住房贷款可能涉及到法律方面的风险。
借款人可能会因为各种纠纷导致无法按时还款,银行也需要面对着复杂的诉讼和执行问题。
二、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控制措施1. 严格的风险管理制度银行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包括信用风险管理、利率风险管理、抵押物风险管理和法律风险管理等各个方面的管理措施。
对于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要进行全面的审查和评估,避免信用风险的发生。
也要对贷款利率的变动进行及时的监控与调整,以降低利率风险。
2. 合理的抵押物要求银行在放贷时应对抵押物的价值进行全面的评估,确保抵押物的价值稳定和真实性。
也要对抵押物的质量进行监控,避免因抵押物质量问题导致的风险。
3. 加强法律风险管理银行应建立健全的法律风险管理体系,规范个人住房贷款的法律程序和流程,合理化债权债务关系,降低法律纠纷的发生和处理成本。
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分析及预防措施

金融在线164 全国流通经济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分析及预防措施黄 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2488) 摘要:针对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面临风险的困境,本文基于SVM算法构建了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性评估模型。
结果认为:构建的网络模型输入层中,房地产开发商贷款余额、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及房地产企业成本率对模型运算结果影响较大,而商品房平均销售价值、个人贷款余额、房价收入及房地产不良贷款总额对模型运算结果影响较小。
针对模型中识别出的风险类型,提出了加快房地产个人信贷融资机制改革、健全房地产个人信贷融资信用体系,及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房地产个人贷款预警系统的三大预防措施,为降低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中存在风险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改进措施;SVM风险识别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3157(2019)25-0164-02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追求美好生活和改善现有居住环境成为大多数居民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房地产行业得以快速的崛起和发展,并且逐渐成为各地政府拉动地方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1-3]。
房地产业泛指以土地和建筑为经营目标,从事房地产土地的开发、投资、经营利用、管理及装饰服务等综合活动的第三产业。
该行业的发展与金融市场密切相关,尤其与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领域息息相关。
个人住房贷款(系全称为个人住房担保委托贷款的简称)是指银行以合法拥有该住房作为抵押,向借款人发放用于购买自用普通住房的贷款。
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主要资产业务之一。
商业银行是连接着房地产行业和个人贷款的桥梁。
伴随着整体楼市“去库存”、“楼市调控升级”及限购政策的逐步出台,商业银行针对个人住房贷款面临着“虚构买房人”、“虚假交易”、“土地性质随意改”、“使用年限随时变”及“阴阳合同共存”等风险。
识别并判定出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及时有效的提出控制措施已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专家努力的研究方向。
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探析及其防控

^ 其 行 也 将 个 人 住 房 贷 款 观 为 低 风 险 的 赞 据 匡 葡 经 验 , 人住 房 赞 款 比 重接 近 款 属 于 中 长 期信 贷 , 还 款 期 限 通 常 0‘ 2 o年 . 在 这 段 时 款 品 种 . 将 其 作 为 贷 款 业 务 扩 张 的 或达 到 l %一 (% . 业银 行整 体 流 为 1 ~ 0年 甚 至 长 达 3 并 8 2】 商
防 控 时 策
美簋 词 : 费信 贷 : 十人 住房 背款 : . 消 I 吒险 防 范 ; 砷 蕙 思 考
中 图 分 娄 号 : 8 0 59 F 3 .8
文 献标 识硝 : A
文 章 编 号 : 0 2 2 4 2 0 0 一 雕} 一 2 l 0 — 7 0lO 6}4 ( 3 o
( ) 营 和 操 作 风 险 。 是 由 于 四 经 一 琏 拄通 过 假 按 揭 、 个 贷 套取 银 行资 决 策 者 缺 乏 风 险 意 识 . 了 抢 占 房 贷 假 为 当 前 商 业 银 行 个 人 住 房 贷 献 的 金 。 果银 行 把 关不 严 . 略 了贷 款的 市 场 静 额 并 完 成 考 核 指 标 而 盲 目 扩 如 忽 真 实 性 问 题 , 专 可 能 被 钻 空 子 井 由 张 . 现 了 审 批 把 关 不 严 的 情 况 二 是 就 出 风 险 分 析 由干 银 行 经 办 人 员对 具 体 楼 盘 、 介人 f ) 行 的 流 动 性 风 险 对 于 镊 此 产 生 出 一 系 列 问 题 一 锟 杼 来 I . 人 住 岛 贷 款 等 中 民 期 贷 靛 兑 个 ( ) 人 信 用 风 险 目 前 商 业 银 时 机 、 揭 成 数 的 选 择 上 出 现 失 误 . 三 个 按 使 三 的 快 速 增 长 和 比 重 的 迅 道 提 高 , 能 行 还 根难 对 个 人信 用风 险 进 行 准 确判 个 人 住 房 贷 款 出 现 风 险 。 是 由 于 经 可 容 忽 视 的 风 险 耀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存在的风险问题及对策建议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存在的风险问题及对策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存在着诸多风险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对银行的经营稳定和借款人的偿还能力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风险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和个人购房需求的增加,银行个人住房贷款规模逐年增加,风险逐渐积聚。
贷款利率变动会直接影响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一旦贷款利率上升,部分借款人可能无法承受负担,导致逾期风险增加。
借款人信用问题也是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的重要方面,如果借款人信用不良或者收入不稳定,银行贷款可能存在较大风险。
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对于银行和借款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存在的风险问题,分析贷款利率变动风险、借款人信用风险和房地产市场波动风险等具体问题,探讨可能导致这些风险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
通过研究,旨在为商业银行在开展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时更好地管理和控制风险提供参考,促进我国个人住房贷款市场的健康发展,为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 正文2.1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问题贷款利率变动风险。
由于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逐渐提高,贷款利率的波动性也在增加。
如果贷款利率大幅上涨,借款人的偿还压力会增加,存在违约的风险。
借款人信用风险。
部分借款人可能存在收入不稳定、信用记录不良等问题,导致无法按时偿还贷款。
商业银行在评估借款人信用风险时需要加强审核把关,避免不良贷款的增加。
房地产市场波动风险。
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对个人住房贷款也会产生影响,如果房价大幅下跌,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会受到影响,引发风险。
针对以上风险问题,商业银行可以采取一些对策措施。
比如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制定灵活的贷款产品,以适应市场变化;加强对借款人的信用调查,提高贷款的审核质量等。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问题,需要商业银行和监管部门共同努力,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确保市场稳定和借款人权益。
个人住房贷款问题和建议

个人住房贷款问题和建议
个人住房贷款是许多人在购买房屋时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首先,选择合适的贷款机构是至关重要的。
你可以考虑向银行、信用
合作社或其他金融机构申请贷款。
在选择贷款机构时,要注意他们
的贷款利率、还款期限、以及其他可能的附加条件,比如提前还款
是否有额外费用等。
此外,你还需要考虑自己的经济状况,确保自
己有能力按时还款。
其次,要仔细了解不同类型的贷款。
固定利率贷款和调整利率
贷款各有优缺点。
固定利率贷款可以让你在贷款期间内保持相对稳
定的月供,而调整利率贷款可能在利率下降时为你带来更多的利益。
你需要根据自己的财务状况和未来的还款能力来选择合适的贷款类型。
此外,还需要考虑首付款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首付款越高,
贷款利率和还款期限就会越有利。
因此,如果可能的话,尽量多攒
一些首付款,这样可以减轻贷款压力。
另外,要仔细阅读贷款合同,了解其中的条款和条件。
确保自
己清楚明白所有的还款义务和可能的风险。
如果有不确定的地方,
一定要向贷款机构进行咨询,确保自己做出明智的决定。
最后,要合理规划自己的财务状况,确保有足够的资金用于还款。
贷款是一项长期的责任,需要谨慎对待。
建议在贷款前制定好自己的还款计划,确保自己有能力按时还清贷款。
总之,个人住房贷款是一项重要的金融决策,需要仔细考虑各种因素。
选择合适的贷款机构和贷款类型,合理安排首付款和还款计划,都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以上建议对你有所帮助。
房贷新政下个人住房贷款该如何健康发展

金融天地房贷新政下个人住房贷款该如何健康发展戴鹏程 交通银行上海浦东分行摘要:房地产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命脉,它的健康发展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政策起到了显著的成效。
随着限购、限贷等新规的出台,团体炒房、恶性贷款、首付贷、哄抬房价等不利于行业发展的恶性行为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与此同时,房贷政策的变化对个人房贷的影响不容忽视,如何将其风险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是我们需要研究的课题。
本文针对个人房贷风险的诱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对降低房贷风险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关键词:个人房贷;房贷风险;房地产行业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6-0299-02房地产行业的兴荣,也带动了个人房贷业务的发展,个人房贷一般都是住房抵押,相对风险有保证,属于优质资产,这也成为很多商业银行争相发展的重点工作,纷纷加强力度宣传,想在这个争抢激烈的红海中获得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个人房贷爆发式的突飞猛进,真切的让我们看到了许多被忽视的行业风险。
个人房贷的飞速发展,但实体经济却依然萎靡,在不良贷款日益激增的情况下,银行的解决措施却收效甚微,个人信贷风险面临着不断增强的问题。
一、诱使个人住房贷款风险出现的原因1.个人道德素质、信用的缺失住房贷款的放贷与否,其主要的决定因素就是个人的信用以及还款能力。
目前我国查询个人信息一般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查询,但这个信息库还不是很全面,这给确定个人是否具备购房还贷能力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而有些银行工作人员职业素质缺失,为了一己私利,私自胡乱放贷,这些行为都给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健康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2.借贷机构管理不规范个人房贷业务的发展,使得很多商业银行、借款机构都投身到里面来,竞争异常激烈。
有些机构为了完成目标,增长业务量,故意在审批流程中放松对相关材料、借款人的审查力度,以提高合格率。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房贷业务的风险范防与控制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房贷业务的风险范防与控制摘要:本文对引起国外金融危机的个人房贷业务加以关注,分析和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潜在的各种风险类型、形成原因、表现形式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并从政策、市场、银行、个人等方面探讨了防范、控制风险的处理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金融危机;个人房贷;风险防范及控制今年以来,受欧美金融危机影响,国外金融市场异常动荡,金融机构的抗风险压力加大。
同时这场风波对于国内的金融机构具有很好的警示作用,国内的银行类金融机构由于监管层的严格监管,限制混业经营,没有大范围参与创新类金融衍生品投资而避免了这场金融危机,但对前几年因业务膨胀而潜伏的各类风险不容忽视,特别是高速增长的个人房贷业务,我国主要金融机构的个人住房贷款的余额已经达到了27000亿元,同比增长36.1%,高于同期全国各项贷款增速19.7个百分点,监测分析个人住房贷款风险很有必要,如何范防风险、控制风险已成为当下紧迫的课题。
金融危机本质上是不良贷款导致的流动性不足,而不良贷款的根源可能泡沫经济,也可能是所投资的项目盲目建设严重、效率低下和行业竞争过度、产品供大于求、无竞争力。
追究泡沫经济的起源,跟银行的利益诱惑、放贷冲动不无联系。
就我国而言,银行储蓄存款众多,中间业务收费占比过小,利益最大化的要求只能寄希望于放贷产生的利差。
特别是1998年以来,随着住房实物分配制度的取消和按揭政策的实施,商品房市场蓬勃发展,相应带来的个人住房贷款发展迅猛,它已成为商业银行一项重要的利润来源。
相对于企业贷款,个人住房贷款风险较小,安全性较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完全没有风险。
特别是经过近十年的房价上升,房价泡沫已经显现,作为抵押品的房产估值也需要重新定价。
今年以来,屡见新闻媒体报道,各地的房地产市场出现房价滞涨,交易量锐减,局部大中城市,房价出现持续下跌,个人住房贷款按揭户出现违约上升,断供增加······这些现实都在提示银行管理者,不存在“无风险”的业务,审时度势,客观、理性看待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房贷业务存在的风险,有助于我们提高风险意识,有的放矢,做好风险防范和控制。
浅议个人住房贷款业务风险与防范

证, 开工许可证 , 商 品房销售许 可证) 以证实其用地 、 售房等行为
的合法, 避免银行 陷入不必要的纠纷 。 加强对抵押物的评估 工作 。 在个人住房贷款业务 中, 银行对
款 的风 险 。 【 关 键 词】 个人住房 贷 款 业 务 防范
下面笔者从几方面来探讨加强个贷业务 的风险防范的问题 。 1 . 个 人住房贷款的风 险形成原因分析 1 . 1 借款人产生的风险 由于 目前我 国个人收入 的不透明和个人征税机制的不完善, 银行不能通过个人所得税 单 , 准确 了解借款 人的收入情况 , 同时 我 国 尚未 建立 统 一 的 个 人 征信 体 系 , 商业 银 行 对 借 款 人 的 资信 情 况难 以作出准确 的评价 , 只能凭借款人提供的工资收入证明等 材 料对其还款能力进行判断, 这样, 银行对借款人收入 的完整性 、 稳 定性和还款意愿等资信状况无从给 出准确的判断, 从而可能会影 响将来借款人贷款 的偿还 。 由于个人住房贷款期限较长, 最长可 以达到 3 0年 , 在这么长 的时间内, 如果借款人 的工资收入、 家庭 、 工作 、 健康状况等情况 发生 了变化 , 不能按期或无 力偿还银行贷款 , 产生违约风险, 从而 给银行信贷资金带来损 失。
收的办法外 , 还应 定期 向其发送 到逾期贷款催收通知书 , 以免 出 现诉讼时效 中断 , 造成信贷资产损失 对 于个别恶意和 已经 出现
风险预警信号且情况比较严重的借款 , 应及 时通知保证人偿还债
现在我行 办理 的个 人住 房贷 款基本上是 以借款人所购房屋 抵押 , 贷款时是按 当时的市场价格来确 定贷款额 度的, 但在贷款
个人住房贷款传统操作模式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

个人住房贷款传统操作模式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摘要】:目前个人住房贷款已经成为银行重要的信贷业务,各家银行都对其进行大力营销。
本文主要从房地产市场目前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个人住房贷款自身的特点,对个人住房贷款传统操作模式风险及对策进行阐述。
【关键词】:个人住房贷款操作模式风险分析对策研究根据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可以看出,个人住房贷款已经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房贷业务,各国有银行以及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利用其资产、人力等方面的优势正在大力营销个人住房贷款市场,但是商业银行如何采取有效的营销策略,健康快速发展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一、个人住房贷款的特性1、依附性。
个人住房贷款必须依附于住房消费,没有住房消费就不存在因为购买力不足而产生的对个人住房贷款的需求。
2、价格波动性。
目前个人住房贷款和其他很多消费产品一样,价格也受到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
价格不稳定性使个人住房贷款的市场竞争出现和其他产品的相近的局面,如执行最低下浮利率,放松贷款条件及贷款通过率、提高贷款发放效率等,这几方面成为目前个人住房贷款竞争的主要优势。
3、利息收入的特殊性。
因为房产金额较大,个人住房贷款期限较长,还款方式也采取按月偿还本息方式,因此利息收入要从贷款发放后至贷款期结束相当漫长的时间才能全部实现。
4、同质性。
银行经过漫长的时间发展,现在任何一家银行推出的新贷款品种如果获得成功,将会在最短的时间为竞争对手所模仿和效仿。
它不可能象其他产品一样申请专利进行保护。
二、个人住房贷款目前的操作模式风险分析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目前普遍采用的操作模式是:以开发商为主要营销对象,以楼盘项目为载体,以间接传递为主要促销手段的操作模式。
随着整个房地产市场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房地产市场及金融市场不断的发展,趋于完善,这种操作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业务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开发商的短期行为与个人住房贷款长期性之间的矛盾。
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分析: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及其防范

三、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分析(一)违约风险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违约风险是房贷面对的首要风险,主要是指指借款人因各种原因,违反合同约定,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履行还款义务。
而违约风险又可以进一步的分为理性违约行为和被迫违约行为。
理性违约是指借款人的主动违约,这主要是在借款人考虑了多方的因素后作出的决定,根据权益理论的观点,借款人在资本市场上可仅通过比较住房权益与抵押贷款债务的大小,衡量利弊以后作出是否违约的决定。
影响借款人还贷的主要外部因素是房价和贷款利率,当房价下跌或者利率上升时,当超出一定的范围,借款人认为放弃还款能带来相对较多的收益,会选择主动违约,放弃继续还款。
与理性违约相对应的是被迫违约,所谓的被迫违约是指借款人虽然有继续还款的意愿,但却因各种因素,没有还款能力,最终不得不违约的现象。
可以看出在发放房贷之前,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信用状况进行充分的审查,是控制房贷风险的重要措施。
对于贷款的商业银行来说,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获取更多借款人的信用资料,但由于我国信用体系不完整,加上实际操作中有限的资金投入以及时间约束。
国外的很多银行在贷款时候均会通过商业信用机构,来对贷款者完成信用调查工作,从而更加准则的掌握贷款者的个人信息。
由于我国完全的个人信用体系还没有建立,商业银行在贷款的时候只能依据借款人所在单位开具的收入证明等材料,对借款人的信用等级进行考察,但是基金依靠这些资料,真实性和有效性都难以准确的掌握,核实信息的成本也很高。
再加上我国很多商业银行缺乏相对完善的事后跟踪和监督制度,无法及时掌握影响借款人还款能力的信息,例如收入的减少、投机行为等,从而进一步增大银行的信贷风险。
此外,一些借款人为了符合银行的贷款要求,通过欺骗的手段虚构一些材料,以套取银行的贷款,这使得商业银行的违约风险大大增加。
(二)系统性风险系统性的风险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自身的风险防范控制体系无法防范的风险,主要是由整个外部环境变化所引起,包括政策风险、经济下行风险等。
差别化个人住房贷款政策对房价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泉州为例

政 策 主 要 体 现 在 差 别 化 管 理上 。 本 文 以泉 州 市 为例 . 选 取 受政 策 直接 影 响 的利 率 浮动 比率 和 住 房 面 积 结 构 两组 数 据 与 房 价指标 , 运 用协 整 检 验 与 G r a n g e r因果 关 系检 验 方 法 进 行 实证 分析 , 研 究差 别 化 住 房 信 贷 政 策 对房 价 走 势 的影 响 。 并提 出 相 应 的 政 策 建议 。 关键词 : 差别化房贷政策 ; 房价 ; 实证 分析
图2 2 0 0 8年 1月 至 2 0 1 1年 4, E l 泉 州 市 个 人 住 房 贷 款 加 权 平 均 利 率 及 其 浮 动 比 率
-
p
数据来 源 : 泉州市 房管局
亨
妻 璺 奎 —・ 一 孚 : = . 军
?
将 图表 中数据 的变动结合这一时期差别化房贷政策的演变 , 可看出房贷利率浮动 比率受政策变动 的影 响明显 , 该指标可以表现差别化房贷政策对房贷利率的影响情况。 ( 1 ) 2 0 0 8 . 1 — 2 0 0 8 . 1 0 房贷利率上升 ,相应政策 : 2 0 0 7 年第 四季度提高二套房贷款浮动水平等措施 ( 银发
( 二) 差 别化 房 贷政 策效应
回顾历年政策内容 , 差别化房贷政策主要调控的是个人住房贷款的首付 比例和利率 , 此外 , 对一部分人
限贷 ( 如第三套房停贷 、 外地居民停贷等) 以及贷款成本 的提高 , 将抑制部分潜在的贷款需求 。 因此 , 该政策将 直接影响个人住房贷款利率 , 间接影响个人住房贷款结构和规模 。
二、 差别 化房 贷政 策对 泉 州市房 价 的影 响 ( 一) 泉 州 市房价 运行 情 况
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案例分析报告

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案例分析报告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案例分析报告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案例分析报告一、含义概述个人住房贷款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之一,是指商业银行向借款人开放的、用于借款人购买住房的贷款。
商业银行为降低风险,个人住房贷款都要求用借款人购买的住房作抵押,所以个人住房贷款是一种典型的抵押贷款。
二、发展历程1、个人住房贷款的初步开展1985年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分行首笔个人住房贷款的发放,揭开了我国开展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序幕。
1990年,广东省江门市、佛山市等地借鉴香港的楼宇”按揭”方式,推出“供楼”贷款业务。
1992年建设银行率先开办职工购建房抵押贷款业务和公积金个人贷款业务,全面进入了消费信贷业务的阶段。
1995年中国建设银行下发了《中国建设银行国家安居工程住房抵押贷款暂行办法》。
2、个人住房贷款的暂停与恢复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下发通知,未经国务院批准各金融机构不得擅自开办抵押贷款。
在接到人民银行通知后,各金融机构在一段时间内停办了个人住房贷款业务。
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自1996年9月以来暂停7个月后重新在全国全面推开,标志着个人住房贷款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3、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高速发展1996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多次下调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的宽松使我国的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贷款余额不断增长,规模不断扩大。
20xx年以来建设银行基本形成了个人住房贷款的基本框架和制度依据,并在全国开始实施个人住房贷款“乐得家”品牌战略。
三、规模发展1、20xx年建行个人贷款余额超万亿,新增住房贷款占个贷比例的98%。
建行个人贷款增长32.49%至10884.59亿元,占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的比例为22.58%;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增长41.35%至8525.31亿元。
2、截止到20xx年,建行累计归集住房公积金超过2.6万亿元,累计服务1亿职工,向800多万职工家庭发放公积金个人贷款,总金额超过1万亿元,为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和百姓安居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限购政策下个人住房贷款的发展趋势

浅议限购政策下个人住房贷款的发展趋势【摘要】自从进入到21世纪以来,我国房地产行业进入了飞速的发展时期,但是,发展的同时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以及矛盾。
自从2010年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条款针对房地产行业进行一定的调控,这些限购政策对房地产经济高涨实现了有效地遏制,但是同时,也导致银行内部个人住房贷款相关的业务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导致规模缩减,增大了业务购买风险。
本文主要针对限购政策下个人住房贷款的发展趋势进行简单的分析以及介绍,希望可供同行进行参考以及借鉴。
【关键词】银行发展限购住房贷款个人一、我国房地产限购政策相关内容阐述为了使得我国房地产市场过分的繁荣得到有效的一致,自从2010年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条款针对房地产行业进行一定的调控(下表1为从2010年到今天房地产相关政策以及银行房贷业务信息简介),并且实现了对房价过分增长有效的遏制,使得房地产行业进入了稳定健康的发展期。
在同样的时间内,中国人民银行业进行了一定的利率调整以及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以此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化进行有效地调控;在2010年一直到2011年5月,人民银行对存贷款相关的基准利率进行了多达5次地上调,同时多达12次地堆存款准备金率进行了0.5%的上调。
对于我国的房地产行业而言,国家颁布的限购政策就是房地产市场的导向标。
信贷政策的紧缩,使得房地产泡沫现状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从一个方面来讲,我国颁布限购令,并且对首付比例进行上调,使得炒房行为得到有效的遏制,房价得以稳定;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我国颁布限购令,对开发商进行贷款限定,使得不少实力较弱的开发商势必降价销售房屋。
二、个人住房贷款对银行业务的影响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在整个银行业务中,个人的住房信贷业务所占的比例是很大,并且所起到的作用也很大。
从一方面来讲,在房地产行业进行发展的过程中,个人的住房信贷业务是整个银行业务当中风险较小,并且稳定收益的业务;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个人的住房信贷业务在整个银行所有的业务中,所占有的比重非常的大,是银行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我国个人房贷业务存在的风险与对策分析

我国个人房贷业务存在的风险与对策分析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尤其是自1998年以来,我国的住房分配制度已经逐渐由实物向货币化转变,因而住房贷款业务也得到了高速的发展。
个人房贷以其高收益、低风险等特点,受到了商业银行的广泛青睐,已成为个人贷款的主要业务,在银行贷款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攀升。
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由于现实条件的制约,我国的个人房贷业务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风险。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个人房贷业务方面所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策略,以期为相关的领域提供借鉴。
关键词:个人房贷业务;风险分析;风险对策1引言近年来在我国的各大商业银行中,个人房贷业务保持着稳健发展的态势,业已成为各大商业银行提升经济效益的新途径。
个人房贷业务在近些年有着较大的增幅,在各个商业银行的贷款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
从各个银行的角度来看,个人房贷因其较低的不良率,使得其安全性远远高于普通公司贷款。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随着个人房贷业务的迅猛增长,它所带来的风险也逐渐提升。
所以对于银行业来说,应当在不断拓展个人房贷业务的同时,关注其所带来的风险,加大其管理力度,将银行的业务发展与风险防范进行有机的统一,有效地降低个人房贷所带来的风险,以保证个人房贷业务的稳健发展。
2我国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发展现状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也应运而生。
该项业务是银行业在传统的贷款业务基础上所拓展的全新业务,是高质量、广范围的银行信贷业务,因此银行业对于个人房贷业务的竞争较为激烈,纷纷抛出更加高质量的服务以及更广泛的优惠政策来吸引广大客户进行个人房贷业务的办理,个人房贷业务也因而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2.1个人住房贷款在政策以及市场上的优势随着我国新的住房分配政策不断深化,我国的房屋分配已经从实物性分配逐渐向货币化分配发展,国家的这一政策对房地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国家对个人买房的鼓励,以及对银行个人房贷业务的拓展的鼓励,为房地产的消费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刺激,同时也对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助力。
个人住房贷款--风险与控制

个人住房贷款目前国内所称的个人住房贷款,其实是一个较为笼统的概念,泛指以自然人名义购买房地产并向金融机构申请的贷款,贴切的称呼应该是“个人购房贷款”。
按房屋类型,个人购房贷款可以分为个人住房贷款与个人商用房贷款;按房屋权属状况,个人购房贷款又可以分为个人一手房贷款与个人二手房(再交易房)贷款。
依据目前大多数金融机构的做法,商用房贷款与真正的个人住房贷款都被纳入了“个人住房消费贷款”的统计口径。
本章中“个人房贷”即个人住房贷款的简称。
1998 年以来,各金融机构由过去单纯的企业开辟贷款支持转变为对投资和销售两个方面支持。
对房地产开辟的银行信贷逐年上升, 2003 年房地产开辟贷款余额为 6657.35 亿元,是 1998 年的 3.2 倍。
对个人住房消费信贷快速增长, 1998 年以来,个人住房贷款占个人消费贷款的比重高达 75%~97%,1998 年初全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仅有 190 亿元, 2004 年 10 月末,全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已达 14977 亿元,比1998 年增加了 14594 亿元,增长了34 倍,其增速远远超过房地产开发贷款。
虽然我国的个人住房贷款起步于 1998 年,但真正发展还是 2000 年之后。
个人房贷的超常规发展速度,一是源于国人住房需求的快速膨胀和消费观念的迅速改变。
二是源于银行普遍把个人住房贷款看成优良资产而不遗余力地大力发展。
按照国际惯例,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暴露期通常为 3~8 年。
这也就意味着国内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可能已经步入了违约高风险期。
从实际情况看,一些银行个人住房不良贷款绝对额与不良贷款占比两项指标均处于上升期。
可以估计,由于业务开展早期的粗放型管理埋下的隐患,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还将持续暴露。
随着个人住房贷款的快速增长,业务风险逐渐显现,为促进业务健康发展,有必要对已经显现或者潜在的风险进行认真研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努力控制风险。
本文将利用有限的篇幅,对个人住房贷款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若干建议。
个人住房贷款行为与房贷调控的有效性分析

作者: 叶光亮;邓国营;黎志刚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
出版物刊名: 经济研究
页码: 105-115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S1期
主题词: 房贷调控;贷款利率;首付款比例
摘要:本文利用成都市房地产交易的微观数据(2004—2006),实证检验了我国房地产信贷政策的变化对微观个体住房贷款决策行为的影响效果。
我们发现,地方购房者的贷款决策对中央利率调控有明显反应。
实证结果显示:当长期贷款利率升幅较短期贷款利率升幅高0.1百分点时,贷款者选择短期贷款的概率增加8.4个百分点;而且利用商业住房贷款利率和公积金贷款利率变动差异的'自然实验',我们有效控制了可能由宏观政策内生性产生的计量问题,从微观角度为长、短期利率政策的有效性提供了更可靠的实证检验。
此外,我们还发现首付比例政策并没有得到地方银行的严格实施。
因此,文章建议政府进一步重视利率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整,而包括首付比例等相关政策的实施需加强对地方执行部门监管的力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住房贷款行为与房贷调控的有效性分析*叶光亮邓国营黎志刚内容提要:本文利用成都市房地产交易的微观数据(2004—2006),实证检验了我国房地产信贷政策的变化对微观个体住房贷款决策行为的影响效果。
我们发现,地方购房者的贷款决策对中央利率调控有明显反应。
实证结果显示:当长期贷款利率升幅较短期贷款利率升幅高0.1百分点时,贷款者选择短期贷款的概率增加8.4个百分点;而且利用商业住房贷款利率和公积金贷款利率变动差异的“自然实验”,我们有效控制了可能由宏观政策内生性产生的计量问题,从微观角度为长、短期利率政策的有效性提供了更可靠的实证检验。
此外,我们还发现首付比例政策并没有得到地方银行的严格实施。
因此,文章建议政府进一步重视利率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整,而包括首付比例等相关政策的实施需加强对地方执行部门监管的力度。
关键词:房贷调控贷款利率首付款比例*叶光亮,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经济学院,邮政编码:100872,电子邮箱:gye@ruc.edu.cn ;邓国营,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邮政编码:610064,电子邮箱:dengguoying@scu.edu.cn ;黎志刚,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电子邮箱:hkuzli@hku.hk 。
作者感谢匿名评审员的宝贵建议,感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790244)及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项目(skq201120)的资助。
当然,文责自负。
一、引言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自1998年以来迅速发展,受各种因素推动,平均房价快速上涨,部分地区出现过热现象,成为引发社会争议的一个主要诱因。
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央政府通过各种调控手段来干预房地产市场,其中利率和首付比例政策是政府频繁使用的调控工具。
那么,这些政策(尤其是利率的变化)的实施是否对微观市场真正起到了调控的作用?这一问题备受政府和学界的关注。
部分学者开始质疑我国住房市场的有效性,认为其可能是一个非理性的投机市场(Yao et al ,2011)。
以此作为引导,本文利用成都市2004—2006年房地产市场的微观交易数据,从购房者贷款期限选择的角度,采用“自然实验”的方法对以上两个问题进行回答。
区别于以往的文献,本文有三大不同点:第一,使用大样本的微观交易数据;第二,关注个人长短期贷款选择,而不直接考察房价或交易量;第三,采用“自然实验”的方法,以住房公积金贷款者作为控制组,以商业性贷款者为处理组。
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处理方式,分别基于以下三点考虑:其一,以往的研究主要采用宏观数据,重点探讨货币政策(利率)的变化对于一国房价的影响(张涛、龚六堂等,2006;Liang &Cao ,2007;Giuliodori ,2005),或者货币政策、房价与个人消费之间传导机制的研究(Aoki et al ,2002;Rigobon &Sack ,2004;Iacoviello ,2005)。
而运用宏观数据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被证明是十分困难的(Bernanke &Blinder 1992),因为实证中很难分离货币政策的两种作用渠道:信贷供给与信贷需求(Mishkin ,2001;Peek 、Rosengren &Tootell ,2003)。
而本文利用大样本的微观数据,在控制个人和房屋微观特征的情况下,可以规避宏观研究所存在的问题。
此外,通过对房地产市场中微观个体贷款行为的研究,我们还可以检验我国现行货币政策对经51济调控是否产生显著的效果。
因为利率是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媒介,央行正是利用利率来影响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从而达到货币政策调控的目标(何来维,2007)。
通过检验人们的贷款决策对利率变化的反应,可以观测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效果。
其二,从方法论上讲,直接分析利率与房价或者交易量的关系,计量模型的内生性问题会导致模型的严重估计偏误。
由于影响价格和交易量的因素过于复杂,即使是发现二者与利率之间存在统计上的相关,我们也仍然无法断定结果是否是由中央利率调整政策直接导致的,因为影响价格和交易量的多种政策或因素往往同时发生。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现有的研究结论存在很大的分歧,比如,张涛、龚六堂等(2006)研究发现,住房按揭贷款利率的提高可以有效抑制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丁晨和屠梅曾(2007)认为短期利率的调整对调控我国的房价有很大帮助;而Liang&Cao (2007)采用几乎与丁晨和屠梅曾一样的数据但不同的计量方法得出:在我国利率政策并不是控制房价的有效工具,尤其是短期利率的调整更为无效。
鉴于现有文献所存在的分歧,本文的研究从利率的变化对微观个人贷款决策影响的角度,对利率政策的使用是否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起到显著的效果进行不同角度的判断。
而且采用“自然实验”的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剔除模型内生性问题,因此,本文也可以看作是对现有研究的补充和改进。
其三,本文采用“自然实验”的方法来处理模型的内生性问题。
由于一项公共政策的实施使得社会中的部分群体受到了某种影响,而另外一部分群体则可能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或者受到的影响小得多,因此它的执行可以类比于自然科学实验中对试验对象施加的某种“处理”(treatment)(周黎安、陈烨,2005)。
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利率政策的变化对商业性贷款和公积金贷款的规定是不同的,前者长短期利差的变化随着利率的改变而改变,但后者却是恒定不变的。
因此,这种现象的存在给了我们一次很好的机会,来采用“自然实验”的方法对利率政策的变化对微观个体贷款决策的影响进行有效的估计。
基于以上理由,本研究利用成都房地产市场实际交易的微观数据,考察房贷调控是否影响个人贷款决策,以此间接检验中央宏观金融调控是否有效影响地方房地产市场。
具体来说我们是考察长、短期贷款利差与个体长、短期贷款决策的关系。
通过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每次长期贷款利率和短期贷款利率的调整幅度是不一样的(商业性贷款),即利率调整导致长、短期贷款的利差发生变化(参见表2)。
因此我们有假设一:如果中央的利率调整政策对微观个体是有效的,那么长、短期贷款者比例也应该会随着利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换句话说,本文通过判定购房者长、短期房贷决策是否随着长、短利差变化而发生替代效应,间接地检验利率政策是否有效。
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得出:长期贷款利率上升幅度大于短期贷款利率0.1个百分点,短期贷款者的概率增加了8.4个百分点。
它反映了中央房贷政策(利率)有效地影响了地方消费者。
更有意思的是,由于利率政策对普通商业性贷款和公积金贷款的规定不同,我们可以利用这个“自然实验”(即用前者作为实验组和用后者作为参照组)来消除调控政策的内生性对计量估计结果的影响。
根据相关理论,如果长、短期贷款者的比例变化不是其它政策因素而仅仅是由于长短期贷款的相对利率变化引起的,那么由于公积金贷款买房者的长短期利率差在我们的样本期间是恒定的(详见表2)。
因而我们有假设二:公积金长、短期贷款者的比例应该不受中央金融利率变动的影响。
回归的结果证实了我们的预期,即公积金贷款者对利率调整的反应在统计上是不显著的。
这证明我们之前发现的商业住房贷款者贷款长度的选择是对中央利率调控的反应而不是由其它未知因素(或者说模型的内生性问题)所造成的。
同时,本文的研究结论也与相关学者研究发现中国房地产市场是一个非理性的投机市场这样的结论形成对比,比如Yao et al(2011)利用我国2005年6月年至2010年9月宏观的月度数据,通过VAR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发现,利率调控对房价没有显著影响,进而作者得出,我国的房地产601市场中的投资者是“非理性”的“投机者”。
我们认为,如果房地产市场中的消费者(或投资者)是非理性的,那么从微观个体贷款长短期决策的角度,利差的微小变化应该不会对其产生显著的影响。
因为房价上涨的空间足以抵消其由于利差所带来的成本损失,利差的大小所带来的成本不足以影响投资者短期甚至较为长期的投资决策。
由此出发,我们研究所发现利差对贷款者的贷款决策有着显著影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释我国房地产市场并非是一个非理性的投机市场。
除此之外,本文通过统计分析,还考察了房贷首付比例政策是否得到了地方执行机构的严格实施。
与英国(Benito ,2006)、俄罗斯和匈牙利(Hegedus et al ,2004)的市场不同,我们的样本数据显示,地方执行机构并没有按照国家的规定对首付比例进行严格的操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地方商业银行存在着“贷款冲动”的现象。
本文主体部分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为数据的详细描述以及初步的统计观察;第三部分为利率政策效果的实证检验,并对模型中控制每个变量的目的和作用做详细的解释;第四部分讨论经济计量模型估计的结果;文章的最后部分提出相关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二、数据与初步统计观察我们把研究焦点放在地方房产市场———西部龙头城市成都。
由于在此期间,成都房地产业与全国的房地产发展态势几乎同步,其新建商品住宅均价由2004年的3,241元/平方米上升至2006年的4,256元/平方米,①上升31.3个百分点,上升的速度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此期间全国平均上升23.5个百分点②)。
因此,通过剖析成都的房地产产业发展特点可窥全国。
更重要的是,通过成都市个人房地产交易的微观数据,我们可以很好地研究我国调控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中央金融政策如何影响微观个体的购房决策行为。
本文所使用样本均为新建商品住宅,样本总量为20,146套,时间跨度为2004年7月至2006年12月,③约占成都市此时间段新建商品住宅总成交量的11.90%。
④删除一部分存在缺失变量的观测值,有效样本量为15,230套,其中商业性贷款14,468套,公积金贷款762套。
样本中房屋的信息包括:(一)购房者信息在购房者信息中,购房人的平均年龄为33.40岁,短期贷款的购房者年龄略高于长期贷款的购房者(见表1)。
年龄在23岁—38岁之间的人群为购房者主体,总计11,055人,占据样本的72.59%。
从登记的户主来看,女性总计7010人,占比46.03%。
女性购房者中位数年龄为25岁,男性购房者中位数年龄为31岁,从而我们大体可以看出,成都市的购房者人群主要集中在适婚年龄一代。
购房者月工资中位数水平为3000元,月平均工资约为3901元(详见表1)。
从工资水平的标准差可知,购房者工资水平之间存在着有很大差距。
同时从3—5年(含5年,下同)和5—10年(不包含5年,下同)贷款者的工资水平来看,贷款越短的购房者其工资水平越高,说明高收入者更偏好于短期贷款。
(二)房屋信息所有交易房屋平均面积约为96平方米(见表1),约50%的房屋面积大于90平方米。
排除一小部分观测值之外,所购房价格和购房者工资水平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参见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