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旅游地理现状及其发展分析
洛阳文旅行业现状调查

洛阳文旅行业现状调查洛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一个拥有丰富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的城市,文旅行业在洛阳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将对洛阳文旅行业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1. 洛阳文旅资源概况洛阳位于河南省中部,拥有许多世界文化遗产和著名景点,如洛阳龙门石窟、白马寺、龙亭公园等。
这些文化和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同时,洛阳还举办了一系列与文化相关的活动和节庆,如洛阳牡丹花会、洛阳漫画篇章等,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2. 文旅行业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文化旅游的需求增加,洛阳的文旅行业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2.1 丰富旅游产品洛阳不仅有传统的文化遗产,还有各种各样的旅游产品。
当地旅游公司和机构不断开发和推广新的旅游产品,以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例如,推出特色的农家乐旅游、体验式文化活动等,使游客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洛阳的文化。
2.2 引进高端文旅项目洛阳积极引进高端文旅项目,如度假村、主题公园等,以提升文旅产业的品质和形象。
这些项目的引进将给洛阳的文旅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
2.3 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洛阳的文旅行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也日益深入。
多个文化类企业和创意园区相继在洛阳兴起,为文旅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例如,文化创意产品和文化活动的推出,提供了更多与文旅行业相关的消费选择。
3. 文旅行业面临的挑战虽然洛阳的文旅行业在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一些挑战:3.1 缺乏专业人才目前,洛阳的文旅行业还存在着人才短缺的问题。
相比于一线旅游城市,洛阳的文旅行业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仍然有待提高。
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是促进洛阳文旅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
3.2 旅游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尽管洛阳的旅游景点众多,但一些旅游基础设施仍存在不足之处。
例如,交通不便、停车难等问题,限制了游客的流动性和体验感。
因此,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是提升文旅行业竞争力的关键。
4. 发展建议为了进一步推动洛阳文旅行业的发展,有以下几点建议:4.1 加强人才培养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大对文旅行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人才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洛阳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其问题探讨

洛阳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其问题探讨
洛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龙门石窟、白马寺、洛阳古城等。
近年来,洛阳的旅游业发展迅速,成为重要的经济支柱。
然而,洛阳旅游业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探讨。
首先,洛阳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资源开发不均衡的问题。
洛阳以龙门石窟为核心的旅游景区发展较好,但其他景区开发相对滞后。
这导致游客在游览过龙门石窟后,往往对洛阳的其他景点缺乏兴趣,造成资源闲置的问题。
其次,洛阳的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需要提高。
洛阳的旅游设施相对简陋,缺乏高品质的酒店、餐饮等服务设施。
同时,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意识也需要进一步提高,以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另外,洛阳的旅游宣传推广有待加强。
虽然洛阳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相对较低。
洛阳需要加大对旅游品牌建设的力度,提升洛阳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采取有效的宣传推广措施,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洛阳旅游。
最后,洛阳的旅游业发展还面临一些环境保护问题。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洛阳的环境容量压力增大,一些景区存在着过度开发和资源破坏的问题。
为了可持续发展,洛阳需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保护好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产。
总之,洛阳的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一些问
题。
通过加大资源开发、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加强宣传推广以及加强环境保护,可以进一步促进洛阳旅游业的发展,提升洛阳的旅游竞争力。
洛阳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三,旅游产业组织结构:实行跨行业、跨地区、跨 所有制的旅游企业集团化、网络化经营将是一种 必然选择,从旅游产业组织形式来说,从单体企 业组织向链条企业组织转变;
目录
洛阳旅游产业简介 旅游产业现状分析 问题及对策
洛水之阳
地处东经111.8’至112.59’, 北纬33.35' 至35.05'之间,位处亚欧 大陆桥东段,横跨黄河中游南北两岸, 东邻郑州,西接三门峡, 北跨黄河 与焦作接壤,南与平顶山、南阳相连, “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之腹地”
之称,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 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
洛阳旅游现状
年份
接待境外 接待国内 人均 国内旅 旅游总收入(亿 游客(万 游客(万 滞留 游收入 元) /人次) /人次) 天数 (亿元)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合计
12.1 2.7 9.0 13.8 21.6 26.2 30.8 116.2
1371.4 1419.7 1785.3 2131.8 2780.7 2780.7 4536.0 18001.2
三,文化性 这里是中国传 统文化的精神 家园。四大发 明中的造纸术、 指南针、印刷 术,世界上第 一台地震测量 仪器——地动 仪均发明于此。
四,融合性 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洛阳作 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和隋唐大运河的中心 城市,自古就是万商辐辏、文化荟萃之地, 曾先后6次进入世界大城市之列。
2012年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7765万人次,比 上年同期增长13.03%,其中接待入境游客61.28 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5.62%;接待国内游客 7703.72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3%。旅游总收 入402.74亿元,同比增长15.73%;其中旅游创汇 17949.65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61%,国内 旅游收入391.4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86%
洛阳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析

洛阳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析1洛阳旅游业环境概述1.1自然环境洛阳群山环抱,河流众多,山青水秀,风光旖旎,自然环境优越,气候宜人,四季分明,有举世瞩目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白云山、龙峪湾、花果山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伏牛区、栾川老君山、洛宁神灵寨等s个省级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北国第一溶洞”鸡冠洞、“北国水乡重渡沟”等景点,拥有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吸引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进行参观游览,是发展旅游的绝佳地方。
1.2社会环境洛阳是具有特殊价值和意义的古老城市,同时又是极为脆弱和易变的历史文化载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膨胀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对洛阳不断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因此多年以来,人们尤为关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的研究。
但换一个角度看,从国内外旅游业发展实践中显示出来,旅游业是以城市为基础的朝阳产业,可以提高当地的经济水平,增加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降低城镇的贫富差距,促进当地居民与外界的交流,扩大视野,提高居民的文化素养,促进当地文化传承和自然资源的保护。
城市也日益成为区域旅游业发展的主体,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历史文化名城中众多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价值将被进一步发掘,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吸引大量的旅游观光客源,从统计数据来看,众多历史文化名城已成为海内外旅游者的主要集散地和消费中心,因此名城旅游在我国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战略性、基础性的地位。
1.3政治环境政治环境主要包括所在地区xxx的性质和稳定性、立法依据和立法体系的完备程度、以及政府的宏观产业政策等因素。
国家颁布的相关旅游政策法规都影响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洛阳的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拥有着发展旅游业的优越条件,当地政府也极为重视旅游的发展。
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所以当地政府极力发展旅游业带动周边各省的交流和合作。
2洛阳发展旅游业的优势2.1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洛阳有着悠久的历史,有人说:五百年看北京,两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洛阳,洛阳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
洛阳旅游规划发展情况汇报

洛阳旅游规划发展情况汇报洛阳,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城市,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近年来,洛阳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加大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力度,推动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以下是洛阳旅游规划发展情况的汇报:一、旅游资源丰富。
洛阳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资源。
著名的龙门石窟、白马寺、洛阳古城等历史文化景点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同时,洛阳的自然风光也十分迷人,如老君山、龙门山等山水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登山、观赏。
二、旅游基础设施完善。
为了更好地接待游客,洛阳市政府加大了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不仅修建了一批高品质的星级酒店,还加大了对景区、公园、休闲度假区等旅游设施的改造和提升。
同时,交通设施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便捷的交通网络为游客的出行提供了便利。
三、旅游服务水平提升。
为了提升游客的满意度,洛阳市旅游局加强了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了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
同时,加大了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力度,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提升了整体的旅游服务水平。
四、旅游宣传推广力度加大。
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洛阳旅游,市政府加大了对旅游宣传推广的力度。
通过举办各类旅游节庆活动、开展旅游宣传推介会等方式,将洛阳的旅游资源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提升了洛阳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为了促进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洛阳市政府积极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医疗、农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了一批旅游+项目,如旅游+体育、旅游+文化创意等,丰富了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六、旅游环境整治力度加大。
为了提升旅游环境质量,洛阳市政府加大了对旅游环境的整治力度。
加强了对景区、风景名胜区等旅游区域的环境保护和管理,推动了旅游环境的整体提升。
七、旅游业态创新。
为了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洛阳市政府鼓励旅游企业创新旅游业态,推出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项目,如民宿、特色美食、文化体验等,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洛阳市旅游业发展情况汇报

洛阳市旅游业发展情况汇报一、引言洛阳市位于中国河南省中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本文将详细介绍洛阳市旅游业的发展情况,包括旅游资源概况、旅游业发展现状、旅游市场推广和发展策略等方面的内容。
二、旅游资源概况1. 自然景观:洛阳市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如龙门石窟、白云山、嵩山等,这些景点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游客。
2. 历史文化遗产:洛阳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洛阳龙门石窟、洛阳白马寺、洛阳博物馆等,这些遗产见证了洛阳悠久的历史。
3. 文化节庆活动:洛阳市每年都举办多种文化节庆活动,如洛阳牡丹花会、洛阳龙舟节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
三、旅游业发展现状1. 旅游接待能力:洛阳市的旅游接待能力不断提升,目前已有多家星级酒店和旅游住宿设施,能够满足游客的住宿需求。
2. 旅游交通便利:洛阳市交通便利,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经过,旅游客运站点也得到了有效建设和管理。
3. 旅游服务水平:洛阳市注重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供更加优质的旅游服务。
四、旅游市场推广1. 媒体宣传:洛阳市通过各种媒体渠道进行旅游市场推广,包括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宣传洛阳的旅游资源和特色。
2. 旅游推介会:洛阳市定期举办旅游推介会,邀请旅游业界人士和媒体代表参与,向他们介绍洛阳市的旅游资源和发展情况。
3. 互联网推广:洛阳市积极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旅游市场推广,包括建设官方旅游网站、开展社交媒体推广等。
五、旅游业发展策略1. 保护和开发旅游资源:洛阳市将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保持景区的原汁原味,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2. 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洛阳市将继续加强旅游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供更加优质的旅游服务。
3. 拓宽旅游市场渠道:洛阳市将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拓宽旅游市场渠道,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前来洛阳旅游。
4. 加强旅游产业链建设:洛阳市将加强与相关产业的合作,推动旅游产业链的建设,提供更多旅游相关产品和服务。
洛阳市城市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洛阳市城市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洛阳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众多名胜古迹,让它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旅游胜地之一。
同时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人文资源,也使它成为一个发展休闲和度假旅游的理想城市。
然而,如何更好地发掘和利用洛阳市的城市旅游资源,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洛阳,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洛阳市城市旅游资源的优势1. 丰富的文化和历史资源洛阳是中国14个古都之一,享有“千年帝都”之称,这里有着汉族和非汉族文明的代表性建筑和文化文物。
包括龙门石窟、白马寺、洛阳博物馆等一系列知名景点, 以及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
2. 自然生态环境洛阳市位于中华文明的创始地之一,有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以嵩山为代表的自然景观让人留连忘返,这里的山川河流,森林绿地都成为旅游景点打造的重要资源。
3. 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洛阳市有着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豫剧、洛阳薛国清青花瓷等,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化元素继承并发展了河南的传统文化, 有着丰富的艺术魅力。
二、洛阳市城市旅游资源的现状洛阳市旅游资源如此丰富而又独特,然而目前其发展程度还有待提高,很多旅游资源并未充分利用,使得其消费市场的魅力还有待提升。
1. 旅游市场发展不平衡洛阳市旅游市场的大体特点就是“大门前人山人海,景区内荒无人烟”。
此外,洛阳市内的旅游市场在与周边城市旅游市场的比较中也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2. 旅游服务水平有待提升洛阳市的旅游服务水平相较于一些旅游城市还有不小的差距。
在游客接待服务、旅游路线覆盖、旅游营销、信息服务等方面,都还需要有待提升。
3. 市场竞争压力持续增大全国旅游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其中包括了洛阳市的市场竞争。
但部分景区尚不能形成一定的市场竞争优势,因而未来市场竞争压力更大。
三、洛阳市城市旅游资源的利用策略在建设和发展城市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应该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充分发挥洛阳市的资源优势,增加旅游服务供给,加强旅游市场推广和营销,打造一批具有吸引力的精品景区,这样才能拓展洛阳的旅游市场。
洛阳故城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洛阳故城发展现状分析报告1. 引言洛阳故城作为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自古以来就承载了丰富的历史遗产和文化底蕴。
本文旨在对洛阳故城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2. 城市基本情况洛阳故城位于河南省西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全市总面积1000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万。
作为河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洛阳故城拥有发达的工业和服务业,并拥有众多知名的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
3. 文化遗产保护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洛阳故城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
著名的龙门石窟、白马寺、洛阳博物馆等景点成为了游客必去之地。
近年来,洛阳市政府加大了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建设了大量的文化遗产保护区与博物馆。
同时,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来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提升了洛阳故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 旅游业发展洛阳故城的丰富文化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洛阳故城成为了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建设了许多现代化旅游设施和配套设施,提升了旅游的品质和体验。
如今,洛阳故城每年吸引了几百万国内外游客,旅游业已成为洛阳的支柱产业之一。
5. 经济发展洛阳故城的经济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先进的制造业、现代的服务业和创新的科技产业为洛阳经济的不断壮大注入了活力。
洛阳拥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完备的交通网络,吸引了众多的投资项目和优秀企业。
政府还积极推动创业创新,建设了一批科技园区,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和支持政策。
经济发展的成效也带动了居民的收入水平提升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6. 社会问题然而,洛阳故城的发展也面临一些社会问题。
首先是旅游业发展过快带来的环境压力,如拥堵、景区保洁等问题需要得到解决。
其次,尽管有所改善,但仍有一部分老旧住房和城市基础设施亟需更新和改善。
此外,人口过度集中在市区也导致部分社会资源的紧缺。
这些问题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寻求解决之道。
洛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洛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洛阳市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中部偏西,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所在地。
其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名胜地形成了绝佳的旅游资源。
为进一步促进洛阳市旅游业的发展,提升旅游业在洛阳市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特编写洛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一、规划背景与基本情况洛阳市位于黄河南岸,北纬33°-34°40′,东经110°-112°30′,总面积15,492平方公里,辖8个市辖区、7个县级市,人口约800万。
洛阳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资源,所拥有的旅游资源在全国乃至世界上享有极高的声誉,但是目前的旅游业并未充分发展起来,经济效益有限。
二、发展目标与战略1. 发展目标以生态、文化、卫生、公平为导向,统筹资源和保护,探索具有洛阳特色的旅游市场和相关经济活动的发展,将洛阳打造成为国际化的旅游中心城市。
2. 发展战略在保护自然生态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旅游业,提升洛阳市整体消费水平,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具体战略如下:(1)推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保护生态,提高旅游质量。
要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重视自然资源保护,避免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同时,开发和推广生态旅游、休闲旅游、体验式旅游和专业的文化旅游产品,打造生态、人文、舒适的旅游环境和服务体验。
(2)推进旅游与城市发展相结合。
发挥地理位置优势和历史人文优势,打造风景秀丽、文化氛围浓厚的旅游品牌,提高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将旅游产业作为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发挥旅游业带动其他产业的作用。
(3)加强市场化运作,提高产业链整体效应。
通过全面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推行统一的区域建设标准和管理政策、完善旅游产业链条,加快旅游业的市场化程度和规模,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链,进一步提高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4)加速大数据和信息技术的应用。
通过大数据的应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作用,提高旅游业的效率,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带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关于洛阳市的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洛阳市的调研报告范文洛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九朝古都”。
本次调研报告旨在全面了解洛阳市的发展现状、旅游资源、经济特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发展现状洛阳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是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市区人口约180万人,市域面积约8000平方公里。
洛阳市的经济主要以工业为主,涵盖了钢铁、机械、能源等多个行业。
此外,洛阳市还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二、旅游资源1. 历史文化遗产:洛阳市内有多处世界遗产和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白马寺、洛阳龙门石窟等。
这些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2. 自然景观:洛阳市还拥有许多自然风景区,如伊水风景区、大河新区等。
这些景区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色吸引了众多游客。
3. 城市面貌:洛阳市的市区风貌独特,古城墙、市区街道、传统建筑等都保留着悠久的历史。
三、经济特点1. 工业优势:洛阳市是河南省的重要工业城市,工业发达,制造业占据了城市经济的重要地位。
特别是钢铁、机械等行业,洛阳市的企业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2. 产业结构:洛阳市目前正致力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力争拓展新兴产业的发展空间,提高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3. 旅游业:洛阳市的旅游业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市政府也将旅游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旅游业发展的政策。
四、未来发展方向1. 旅游业发展:未来洛阳市将继续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力度,提升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打造更多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游客。
2. 产业升级:洛阳市将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 城市建设:洛阳市将加强对市区面貌的整治和提升,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住品质。
4. 文化遗产保护:洛阳市将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潜力,使之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五、结论洛阳市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发达的工业和蓬勃发展的旅游业而闻名。
洛阳家乡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洛阳家乡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洛阳,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
洛阳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成为了中国重要的旅游和经济中心。
本文将分析洛阳家乡的发展现状及未来的趋势。
首先,洛阳家乡在旅游业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
洛阳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包括龙门石窟、白马寺、洛阳故城等著名景点。
这些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推动了洛阳旅游业的发展。
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洛阳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魅力,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未来,随着国内外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洛阳的旅游业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其次,洛阳家乡在工业和制造业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洛阳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铝土矿和钼矿等非黑色金属矿产资源。
洛阳市还拥有一些重要的工业园区,如洛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洛南经济开发区等,这些园区为洛阳的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支持。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洛阳的制造业有望实现创新和提升,进一步发展成为一个高端制造业基地。
此外,农业也是洛阳家乡的重要支柱产业。
洛阳的农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特别是水稻、小麦、玉米和油菜等粮食作物。
洛阳的农产品以其优质和安全的特点在市场上享有良好的声誉。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逐渐增加,洛阳的农业有望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未来,洛阳的农业应该注重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加强品牌建设,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而在教育和科技方面,洛阳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洛阳拥有一批一流的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如河南大学、洛阳师范学院等。
这些学府培养了大量的高级人才,为洛阳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持。
同时,洛阳还重视科技创新,加大了科技研发的投入。
未来,洛阳应进一步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科研人才,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推动经济的转型和升级。
最后,洛阳的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洛阳不仅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还注重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
洛阳市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洛阳市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引言洛阳市位于中国河南省南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洛阳市的旅游资源丰富,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旅游。
为了更好地了解洛阳市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本文将对洛阳市旅游产业的现状进行汇报。
洛阳市旅游资源概述洛阳市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其中,洛阳市最著名的旅游景点包括白马寺、龙门石窟、洛阳故城、国宝级文物——洛阳牡丹等等。
这些景点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旅游。
洛阳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洛阳市的旅游产业近年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洛阳市共接待游客超过3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000亿元。
旅游业已成为洛阳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洛阳市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洛阳市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丰富的旅游资源洛阳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旅游。
这些旅游资源为洛阳市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便捷的交通条件洛阳市交通便利,拥有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
游客可以方便地到达洛阳,进一步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3. 发展水平高的酒店业洛阳市的酒店业发展水平较高,拥有大量的星级酒店和民宿,能够提供高质量的住宿服务。
这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旅游体验,进一步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洛阳市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洛阳市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洛阳市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停车场、公共厕所等设施不够完善。
需要加大建设力度,提升旅游基础设施水平。
2. 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虽然洛阳市的酒店业发展水平较高,但旅游服务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需要培训和提升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水平,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
3. 漫天要价和虚假宣传问题一些旅游从业者存在漫天要价和虚假宣传的问题,给游客造成不良的旅游体验。
最新关于洛阳市的介绍

3. 洛阳牡丹文化节吸引了众多游客
1. 每年四月,洛阳牡丹文化节都会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 赏。
2. 洛阳牡丹文化节以牡丹花为主题,展示了洛阳深厚的历史文 化底蕴。
3. 洛阳牡丹文化节不仅是赏花的好去处,也是了解中国传统文 化的重要平台。
感谢观看!
2.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留 下了无数珍贵的历史遗迹和 文化遗产,如龙门石窟、白 马寺等,为世人展示了洛阳 深厚的历史底蕴。
3. 三千多年的历史沉淀,使 洛阳成为了一个充满魅力的 城市,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 探寻其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2. 是中国历史上的十三朝古都
1. 洛阳市作为中国历史上 的十三朝古都,其历史文化 底蕴深厚,承载了中华民族 几千年的历史变迁。
3. 洛阳市的文化遗产不仅具有极 高的历史价值,也是吸引游客的 重要旅游资源。
2. 洛阳市的文化遗产丰富多样 ,包括了古代建筑、历史遗址 、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
三、洛阳市的经济发展状况
1. 工业基础雄厚,以装备制造业为主
1. 洛阳市的工业基础雄厚,以装备制造业为主,拥有众多知名的大 型制造企业。
2. 该地区地理位置优越, 交通便利,是河南省的重要 经济、文化和交通枢纽。
03
3. 河南省中部偏西地区的 气候四季分明,农业资源丰 富,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产区 之一。
2. 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01
1. 洛阳市位于暖温带大陆性 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 季温暖湿润,夏季炎热多雨 ,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 少雪。
02
2. 由于受季风影响,洛阳 市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 ,春秋两季较为干燥,冬季 则相对湿润。
03
3. 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使 得洛阳市的植物种类丰富, 特别是在春季和秋季,各种 花卉竞相开放,景色宜人。
洛阳市旅游业调研报告总结

洛阳市旅游业调研报告总结洛阳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悠久的历史,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为了更好地了解洛阳市的旅游业发展现状和问题,本次调研旨在总结洛阳市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估,为进一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根据调研结果,洛阳市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和问题:首先,洛阳市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包括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白马寺、洛阳古城墙等。
这些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城市形象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其次,在旅游服务方面,洛阳市的接待能力有待提升。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旅游景区存在导游服务质量不高、交通拥堵、基础设施滞后等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游客的体验和满意度,也制约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再次,洛阳市的旅游产品创新不足。
大部分旅游产品都以传统的文化遗产为主题,缺乏新颖的设计和创意。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很多游客对于旅游产品的同质化表示了不满。
因此,洛阳市需要加大对旅游产品的投入和创新力度,推出更多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产品,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最后,洛阳市的旅游宣传力度不够。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许多游客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没有将洛阳市作为首选,这与洛阳市的旅游宣传不足有关。
洛阳市应加大旅游宣传的力度,通过多渠道、多媒体的方式推广洛阳市的旅游资源和特色,提高洛阳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
综上所述,洛阳市的旅游业发展存在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服务高质量的需求、旅游产品创新不足以及旅游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加强洛阳市旅游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旅游接待能力,推动旅游产品创新和提高宣传力度。
只有这样,洛阳市的旅游业才能进一步提升,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城市形象的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
洛阳旅游地理现状及其发展分析

洛阳旅游地理现状及其发展分析摘要: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在中国的旅游城市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洛阳的牡丹和龙门石窟更是驰名中外。
本文把洛阳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并对比较重要的景点如龙门石窟,白马寺,牡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接着对洛阳的旅游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洛阳,龙门石窟,白马寺,牡丹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由周公营建,建于公元前12世纪,是八大古都和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
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北岸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这里有第一个王朝“夏”王朝,有三代之居“夏、商、周”,是“河图洛书”的故乡,有105位帝王定鼎九州,是华夏民族的精神故乡,是“最早的中国”。
1行政区划洛阳辖6个区、1个县级市、8个县。
分别是:涧西区、西工区、老城区、瀍河区、洛龙区、吉利区、偃师市、孟津县、新安县、洛宁县、宜阳县、伊川县、嵩县、栾川县、汝阳县。
另设正厅级新区:洛阳新区,总面积480平方公里。
1.1地理环境洛阳地处河南省西部,位于东经1l1。
08~112。
59,北纬33。
35~35。
05之阆。
横跨黄河中游两岸,。
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
东连省会郑州,南接南阳、平顶山,西邻三门峡,北跨黄河而与济源、焦作相连。
辖区东西长179kin,南北宽168km,全市总面积l5208.60kin。
21.2气候条件洛阳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冷暖干湿,四季分明。
冬天寒冷少雨雪,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天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日照长。
年均气温13.4~15.0℃,年均最低和最高气温分别为一0.2~0.3℃和26.2~27.5℃。
年均降水量531.9~853.6rim1,主要集中在7~9月。
洛阳非常适宜牡丹的生长,该区牡丹特别是中原品种群的生长表现在全国最为良好。
1.3交通条件两大铁路干线陇海、焦技在洛阳交汇,郑西高铁(郑州一西安)已通车。
洛阳市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洛阳市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洛阳历史文化厚重,山水风光秀丽,旅游资源丰富,进展旅游业优势得天独厚。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强力实施“旅游强市”战略,旅游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增长。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洛阳旅游业现状(一)基本状况。
洛阳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与著名古都,历史人文景观众多:龙门石窟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石刻艺术宝库,中国四大石窟与全省仅有的三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白马寺是佛教传入我国后兴办的第一座官办寺院。
关林是国内唯一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建筑遗存。
北部邙山遗存有东周以来诸朝皇陵为主的中国最大的古墓葬群与世界上第一座古墓博物馆。
天子驾六博物馆、汉光武帝陵、龙马负图寺、千唐志斋、王铎故居、白居易墓、狄仁杰墓等众多文物遗址不胜枚举。
沿洛河自东向西依次分布着夏都斟鄩、商都西亳、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与周王城五大都城遗址,史称“五都荟洛”。
洛阳山川秀美,自然景观独具特色,北有黄河及小浪底-西霞院风景区、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西有世界地质公园黛眉山与国家森林公园花果山、神灵寨;南有“北国第一溶洞”鸡冠洞与国家森林公园白云山、龙峪湾、天池山,“北国水乡”重渡沟,与木札岭、老君山、陆浑水库、伏牛山滑雪场等风景名胜。
长达20多公里的洛浦公园宛如一幅丹青长卷镶嵌在城市中心。
面积达3000多亩的隋唐城遗址植物园,与城市周围的周山、龙门山、小浪底、上清宫等森林公园相互拱卫,构成了巨大的城市生态网络。
洛阳牡丹国色天香,名甲天下,现有各类牡丹观赏园11个,种植与观赏面积达到3万多亩。
洛阳从1983年起,每年举办集旅游、文化、经贸活动于一体的牡丹花会,至今己历28届,是全国著名旅游节会活动之一。
近年来,我市着力抓好旅游目的地建设、旅游产品与市场开发、旅游产业规模扩张、旅游经济效益提升工作,努力使旅游业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从政府主导向市场化运作、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从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转变。
“十一五”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2.27亿人次,年均增长20.96 %。
洛阳旅游行业发展背景资料

洛阳旅游行业发展背景资料洛阳旅游行业发展背景资料1. 引言洛阳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旅游业一直在洛阳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介绍洛阳旅游行业的发展背景,包括旅游资源概况、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
2. 旅游资源概况洛阳地处中国中部,是河南省的省会城市。
作为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洛阳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洛阳龙门石窟、白马寺和洛阳故城遗址等。
此外,洛阳还拥有较为完善的自然风景和生态资源,如洛阳南山、嵩山和龙门山等。
3. 旅游行业发展历程洛阳的旅游行业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国内旅游市场开始逐渐开放。
洛阳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2008年,洛阳成功举办了第十八届中国杂技艺术节,成为洛阳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此后,洛阳又相继开发了一系列旅游景区和项目,吸引了更多游客的到访。
4. 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当前,洛阳旅游行业已经成为洛阳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近年来,洛阳市政府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支持和投资力度,推动了旅游行业的发展。
洛阳的旅游接待能力不断提升,酒店、旅行社、导游等相关服务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根据数据统计,洛阳每年接待的游客数量不断增加,特别是国内游客的增长幅度较大。
游客们主要前来观光旅游、文化体验、商务活动等,旅游业在带动洛阳其他产业和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5. 旅游行业发展趋势未来,洛阳旅游行业的发展仍然充满潜力。
根据洛阳市政府的规划,将继续加大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提高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
同时,打造更多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和线路,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洛阳。
随着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洛阳很快就能实现更便捷的交通,吸引更多游客前来。
此外,洛阳还将继续推广旅游品牌,提升城市形象,增加旅游宣传和推广力度,进一步扩大洛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洛阳市旅游业发展情况汇报

洛阳市旅游业发展情况汇报一、引言洛阳市位于中国河南省中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旅游魅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洛阳市旅游业的发展情况,包括旅游业的总体概况、旅游资源的丰富性、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二、旅游业的总体概况洛阳市的旅游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洛阳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00亿元人民币。
旅游业已成为洛阳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旅游资源的丰富性洛阳市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遗址、自然景观、民俗风情等。
其中最著名的旅游景点包括白马寺、龙门石窟、洛阳博物馆等。
这些景点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学习。
此外,洛阳市还拥有美丽的风景名胜区,如龙门山风景区、嵩山风景名胜区等,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自然景观。
四、旅游业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意识的增强,洛阳市的旅游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趋势。
首先,旅游业的市场需求将不断增加,国内外游客对洛阳市的旅游兴趣将持续增长。
其次,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游客来洛阳的交通便利性将进一步提升,吸引更多游客到洛阳旅游。
此外,洛阳市政府还将加大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五、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旅游业对洛阳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
首先,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
其次,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酒店、餐饮、交通等,形成了完整的旅游产业链。
此外,旅游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当地文化产业的繁荣,推动了洛阳市的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六、结论洛阳市的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
在未来,洛阳市将继续加大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洛阳旅游。
同时,洛阳市还将加强旅游文化的宣传和推广,提升洛阳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洛阳市旅游业发展情况汇报

洛阳市旅游业发展情况汇报洛阳市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猛。
本文将从旅游资源、旅游接待能力、旅游产业发展以及旅游市场推广等方面,对洛阳市旅游业的发展情况进行汇报。
一、旅游资源丰富洛阳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中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其中,龙门石窟、白马寺、洛阳博物馆等文化景点备受游客青睐。
此外,洛阳还拥有漂亮的自然景观,如栾川的云台山、洛宁的嵩山等,吸引了大量的户外探险爱好者。
二、旅游接待能力不断提升为了满足游客不断增长的需求,洛阳市不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目前,洛阳市拥有多家高星级酒店,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
同时,洛阳市还建设了一批旅游集散中心,方便游客出行。
此外,洛阳市还加强了旅游交通的建设,提升了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的服务能力,为游客提供便捷的交通条件。
三、旅游产业发展迅猛洛阳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
洛阳市政府积极引导企业投资兴办旅游项目,哺育旅游企业,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目前,洛阳市已经形成为了以旅游景点为核心的旅游产业链,涵盖了旅游交通、旅游餐饮、旅游购物等多个领域。
这些旅游产业的发展,为洛阳市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提供了重要支撑。
四、旅游市场推广成效显著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洛阳市采取了多种方式进行旅游市场推广。
首先,洛阳市加强了旅游宣传,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向全国乃至全球推介洛阳市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
其次,洛阳市还积极参加各类旅游展览会,与国内外旅游从业者进行交流合作,拓展了市场渠道。
此外,洛阳市还推出了一系列旅游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洛阳旅游消费。
总结起来,洛阳市旅游业发展迅猛,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接待能力不断提升,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旅游市场推广成效显著。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洛阳市旅游业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如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旅游环境的改善等。
为了进一步推动洛阳市旅游业的发展,我们将继续加大投入,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加强旅游市场推广,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阳旅游地理现状及其发展分析摘要: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在中国的旅游城市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洛阳的牡丹和龙门石窟更是驰名中外。
本文把洛阳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并对比较重要的景点如龙门石窟,白马寺,牡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接着对洛阳的旅游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洛阳,龙门石窟,白马寺,牡丹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由周公营建,建于公元前12世纪,是八大古都和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
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北岸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这里有第一个王朝“夏”王朝,有三代之居“夏、商、周”,是“河图洛书”的故乡,有105位帝王定鼎九州,是华夏民族的精神故乡,是“最早的中国”。
1行政区划洛阳辖6个区、1个县级市、8个县。
分别是:涧西区、西工区、老城区、瀍河区、洛龙区、吉利区、偃师市、孟津县、新安县、洛宁县、宜阳县、伊川县、嵩县、栾川县、汝阳县。
另设正厅级新区:洛阳新区,总面积480平方公里。
1.1地理环境洛阳地处河南省西部,位于东经1l1。
08~112。
59,北纬33。
35~35。
05之阆。
横跨黄河中游两岸,。
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
东连省会郑州,南接南阳、平顶山,西邻三门峡,北跨黄河而与济源、焦作相连。
辖区东西长179kin,南北宽168km,全市总面积l5208.60kin。
21.2气候条件洛阳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冷暖干湿,四季分明。
冬天寒冷少雨雪,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天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日照长。
年均气温13.4~15.0℃,年均最低和最高气温分别为一0.2~0.3℃和26.2~27.5℃。
年均降水量531.9~853.6rim1,主要集中在7~9月。
洛阳非常适宜牡丹的生长,该区牡丹特别是中原品种群的生长表现在全国最为良好。
1.3交通条件两大铁路干线陇海、焦技在洛阳交汇,郑西高铁(郑州一西安)已通车。
洛阳也是第二条欧亚大陆桥(连云港一鹿特丹)的重要一站,可直接发货运往中亚、东欧、中欧等国及世界其他地区。
区域内公路网健全,横贯东西的3l0道和纵贯南北的207国道交汇于此,连霍、南洛、二广、郑少洛、西南环高速公路也通过此地。
洛阳机场距市中心10kin,与北京、成都、重庆、广州、青岛、上海、深圳等市的航班已开通。
一.旅游资源洛阳自建成至今已有4000余年历史,历经13个朝代,共l500余年建都史,是中国建都最早、历史最长、朝代最多的古都。
市域内文化古迹众多,龙门山色、马寺钟声、金谷春晴、邙山晚眺、天津晓月、洛浦秋风、平湖朝游、铜驼幕雨并称为洛阳八景。
目前,全市共有5A级景点1个,4A级景区l4个,3A级景区l0个,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在全国各省辖市中名列前茅。
2006年开放的27个景点中,有国家5A级景区龙门石窟,国家4A级景区并有佛教界“释源”和“祖庭”之称的白马寺,国家4A级景区、我国唯一拥有“冢、庙、林”1百度百科/view/373622.htm2《洛阳市牡丹观赏园发展优势及对策》中国园艺文摘20l0年第8期三祀合一的古代经典建筑群的关林,其他诸如天子驾六博物馆等景点也在国内外久负盛名。
1.历史文化旅游洛阳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八大古都之一,夏、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等十三个王朝先后在此建都,累计时间长达1529年,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古都。
悠久的历史给洛阳留下的不仅是古老的城墙、隋王城遗址、天子驾六等历史遗迹,还有潜在的文化内涵。
洛阳市以排名第一位首批入选央视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中国名城”,据网络投票,荣获“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第一名。
这些荣誉反映了洛阳独特历史文化对广大游客的吸引力。
2佛教文化旅游洛阳龙门石窟、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的最典型代表物。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区以南13公里伊河两岸的山崖上,它北依洛都,面对三涂,左望嵩岳,右眺蹄山。
龙门山古称伊阙,因龙门东,西山隔伊水夹岸对峙如门阙,伊水经其间北流而得名。
太和十八年(494年),北魏孝文帝为了更有效地控制北方地区,缓和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把首都从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迁到了洛阳,同时还实施了一系列的汉化改革。
孝文帝和他的文武大臣们是很崇信佛教的,他们首先选择了龙门山作为开窟造像的佛教圣地。
从此以后,历经北齐、隋、唐、宋等朝代的不断开凿。
3洛阳龙门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石窟的时刻造像丰富多彩,姿态各异。
卢舍那大佛高17.14米,莲花洞南壁最小的仅2厘米。
龙门石窟续历经400多年的开凿,使大大小小的窟龛似蜂巢一般,蔚为大观。
密布在伊河两岸的壁崖上,南北长达一公里。
具有2300余座窟龛、1O万余尊造像、2800余块碑刻题记的石窟遗存。
数量之多位于中国各大石窟之首。
最有代表性的洞窟有奉先寺大像龛,宾阳洞,万佛洞,古阳洞等,艺术风格统一又各具特色。
最富有成就的代表是奉先寺的大型像群,为中国雕刻艺术发展史上的高峰。
4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马寺,位于13朝古都河南省洛阳城东12公里处。
它北依亡山,南临洛水,东靠汉、魏时期的洛阳故城旧址。
白马寺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中华第一古刹”,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
5据佛籍记载: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元宵节,汉明帝刘庄夜宿南宫,梦见一个身高6丈的金人自西方而来,在殿庭飞绕。
次日早上,他召集群臣作解。
博士傅毅道:臣听说西方有神,人们称为佛,就像您梦到的那样。
陛下不如派人去西方求佛,定能保我汉室江山千秋万代。
于是,汉明帝决定派大臣蔡情、秦景等18人出使西域,拜求佛法、佛经。
第二年,蔡情一行从洛阳出发,踏上了“西天取经”的征程。
他们历经千辛万苦,来到大月氏国,遇到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见到了佛经和佛祖释迦牟尼像,并诚恳邀请摄摩腾、竺法兰到中国弘法布道。
永平十年(公元67年),摄摩腾、竺法兰与蔡情等一行,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到达洛阳。
汉明帝极为高兴,对印度高僧十分尊重,亲自接待。
次年,他敕令在洛阳西雍rl~'l-3里御道之北兴建僧院。
为纪念白马驮经之功,该僧院取名为“白马寺”。
从此,我国僧院便泛称为寺,这里也因此被认为是我国佛教的发源地。
公元64年,汉明帝刘庄派遣使者赴西域拜求佛法,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了西天取经的故事。
三年后,汉使和印度高僧用白马驮载佛像、佛经回到洛阳,在洛阳西雍门建起了寺院。
为了纪念白马驮佛经的功劳,寺院被命名为白马寺。
从此,东土大地、河洛之滨有了中国第一座佛寺,它是佛教在中华大地上赖以繁荣发扬的第一座道场,历来被佛教界尊称为“释源”、“祖庭”。
3《龙门石窟造像的审美特质》张金峰艺术理论2008.084《从龙门石窟看佛教造像的世俗化本土化》白洁文章编号:1673—0992(201 0)09A一0171—025《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褚耘清3.民俗文化旅游洛阳民俗资源十分丰富,无论物质生产、衣食住行、人生礼仪、节日庙会,还是手工技艺、游戏杂耍、民间传说、方言俚语,林林总总,蔚为大观,大体上可以归结戏曲演艺类、节日庙会类、民间工艺类和饮食类四大类。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旅游资源分别为河洛大鼓、排鼓;洛阳牡丹花会、关林庙会、唐三彩、皮影戏;浆面条、各种汤类。
洛阳民俗旅游资源涉及面广,旅游者在参观过程中可以亲身参与其中,这就是旅游界现在一直强调的参与性。
切身体会,可以加深游客对当地民俗文化丰富内涵的了解。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洛阳独特的地理条件,使栽种的牡丹“甲天下”。
近年来,在洛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洛阳牡丹产业飞速发展,牡丹观赏园遍布全市,吸引大批游客慕名而来。
洛阳成为名副其实的牡丹花城,而牡丹成为洛阳的城市名片。
表1 洛阳市各主要牡丹观赏园具体现状调查64.自然环境旅游洛阳位于河南西部伊洛盆地,南临伊阙,背靠邙山,东有虎牢关,西有函谷关,黄河水在此穿过山峡峡谷,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洛阳自然景观丰富而独特。
白云山,启功先生挥毫“人间仙境白云山”,短短一句话概括了白云山的独特魅力。
整个景区融山、石、水、洞、林、鸟、兽为一体,雄、险、奇、幽、美交相生辉,既有北国山水雄伟之态,又有南方山水俏丽之容;鸡冠洞,被誉为“北国第一洞”,属于天然石灰岩溶洞,地质学称其为“喀斯特岩溶地貌”。
洞中一年四季恒温18℃,是考古、猎奇、探幽、度假的好去处;邙山,唐代诗人王建在《北邙行》诗中写到:“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
旧墓人家归葬多,推荐黄金无置处”,自古就是风水宝地,山上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古墓博物馆。
如今的邙山还建造了国家牡丹园,白居易的“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将牡丹花的魅力描绘得淋漓尽致。
5.黄河文化旅游从地理学上讲,洛阳孟津是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
黄河小浪底位于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处。
距洛阳40公里,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属于国家“八五”重点项目。
小浪底大坝截流后,形成了“高峡出平湖”的自然景观,成为由山水自然风光和水利工程组6《洛阳市牡丹观赏园发展优势及对策》黄运超中国园艺文摘20l0年第8期成的大型旅游区。
小浪底每年6月上旬到7月上旬举办黄河观瀑节,在大坝的观水台上,游客可以感受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意境。
二.洛阳旅游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旅游文化是旅游客源地社会文化和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通过旅游者相互碰撞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洛阳,作为旅游接待地,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其旅游文化建设具有以下特点:1.不同旅游文化资源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洛阳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其旅游文化资源包括有中华民族文化之源的根文化,以十三朝都城为载体的古都文化,以儒、佛、道三教为核心的宗教文化及丰富多彩的科教名人文化、牡丹文化和山水文化。
由于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的配置结构不同,洛阳的旅游文化资源的发展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主要表现为:①河洛文化(根文化)和古都文化处于起步阶段。
当地公共部门着手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旅游的季节性日趋明显。
②山水文化处于发展阶段。
小浪底度假区、伏牛山风景区等山水旅游区的旅游接待量迅速增加,客源市场明确化,人造景观出现并取代自然的和文化的吸引物,大量符合时尚的旅游设施设备出现,同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设施的过度使用使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遭到一定的破坏。
③宗教文化和牡丹文化处于稳固阶段。
洛阳牡丹花会、龙门石窟、白马寺钟声、关林国际朝圣大典等旅游名牌蜚声海内外,旅游者增长速度减缓,旅游活动的季节性相当显著。
④科教名人文化处于探索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