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现场勘查中痕迹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犯罪现场勘查中痕迹解析
摘要:犯罪现场勘查存在着物质痕迹和心理痕迹。物质痕迹具有广泛性、稳定性特点;心理痕迹具有客观性、可知性、抽象性、间接性、隐蔽性等特点。物质痕迹和心理痕迹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对犯罪现场的物质痕迹和心理痕迹作理论性和应用性研究,旨在探索一条新的侦查途径和思路,开拓侦查思路,为刑事破案服务。
关键词:犯罪现场心理痕迹物质痕迹解析
1 现场勘查中各种痕迹的特点
1.1现场中物质痕迹特点
一般来讲,犯罪现场的物质痕迹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行为的实施过程中,由于行动对周围的环境制造出来的一些混乱状况。其中可能是房屋内部的东西增加或者是减少,物体位置的改变,以及内外部结构的损害,有时还会在一些活动中出现声音、气味以及烟雾等情况。这些都是为公安侦查人员提供调查的物质基础。通常这些物质痕迹出现的比较普遍,一般都会存在一些蛛丝马迹。并且,这些现场痕迹只有不是人为的有意破坏,都会比较长时期的保存。现场的物质痕迹通常都会体现出一些犯罪分子的本质特征,因此,其特殊性对于侦查工作来讲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1.2现场中心理痕迹特点
犯罪分子在实施的过程中,心理一定会出现一些变化,这些心理状态的改变,一定会在犯罪现场的某些行为中有所体现,并且这些行为痕迹通常会比较稳定,而且反映出的犯罪心理相当的具有代表性。这些犯罪心理痕迹在犯罪现场中的某些地方有所体现,侦查人员通过专业并且精细的侦查,就会发现这些无形的犯罪信息,掌握了这些信息之后,对侦查工作非常的有利,很多刑事案件都是通过这些犯罪心理行为产生的一些细节的破绽成功告破的。犯罪现场中心理痕迹有如下特点:现场心理痕迹的客观性,现场心理痕迹的客观性是犯罪人的心理是通过犯罪现场的物质痕迹客观的表现出来;现场心理痕迹的可知性,犯罪分子开始作案之前,都是会有一定的外因或者内因导致的,因此,其行为总是在一些特定的心理波动期内产生的,加上外界因素的促使,最终进行实施犯罪。尽管,犯罪分子在作案之前做了周密的计划安排,并且,做好了相应的心理准备,但是,人们的心理反应通常都是一致的,作案时都会出现紧张、害怕等心理,和平时的正常活动心理状态是有明显区分的,因此,一定会在其作案现场留下心理变化的一些行为动作。现场心理痕迹的抽象性,以观念的形态抽象出来;现场心理痕迹的间接性,通过犯罪的手段、形式、现场遗留物的位置、物证特点间接反映出来;印证性,印证性是指犯罪心理痕迹和犯罪物质痕迹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一般来讲,犯罪分子的心理痕迹很难被发现,只有在专业人员的细致观察下,才有可能呈现出来,并且,很多犯罪分子专门进行反侦察的能力训练,这就更加的增添了侦查难度,其只有在犯罪行为发生之后,从其结果中分析出来,如果遇到故意伪
装现场的情况,更是难度加大。因此,对于犯罪心理痕迹的侦查工作要借助科学系统的心理学理念,并且,凭借着经验的积累以及多种特征的细致分析。
2 心理痕迹分析
2.1现场心理痕迹分析
以心理学的理论为依据,结合犯罪现场的各种物质痕迹科学的分析犯罪人的心理状态、个性特点、年龄、性别、职业、犯罪经历、精神状态,等对犯罪人的心理面貌形成一个相对准确的判断和描述。犯罪人留在现场的痕迹有两种:一是手段仪器观察到的物质痕迹,二是观察不到,抽象的非物质痕迹,心理痕迹。两种痕迹相互印证,同时分析,勘察更清晰准确,心理痕迹指犯罪人通过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典型的心理特征,心理痕迹分析是通过分析犯罪现场的心理痕迹来判断犯罪人,犯罪过程,犯罪事实的相互关系,从而为侦查工作提供心理依据的思维活动的过程。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从犯罪现场遗留物品分析,有意的和无意遗留物品,无意遗留物品的种类、地点、范围、位置等所显示的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活动和个性特点;从犯罪现场遗失物品的数量、种类分析,一定程度反映犯罪人的犯罪动机、目的、兴趣、特殊嗜好;从犯罪的工具和犯罪的方式来分析,工具和方式体现了犯罪人的犯罪能力经验熟练程度和专业特点;从犯罪现场很具来分析,反映犯罪状态,经验、习惯、个性特点。
2.2运用心理学技术在侦查中具体应用
心理描绘技术即心理画像,条件有:犯罪现场迹象的提取、犯罪侦查、法医报告、被害人最好活动情况、知情人、目击者的描绘、人口组成信息、被害人描述;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指专业测试人员,以一定的题目,向被测试人提问,并运用测试仪器记录生理反映,测试犯罪嫌疑人知情人与案件相关程度的心理鉴定技术,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心理痕迹描绘阶段、编题阶段、测前访谈阶段、实测阶段、图谱评判阶段、侧后询问阶段。
3 现场物质痕迹与心理痕迹在侦查中的运用
3.1现场物质痕迹在侦查中的运用
犯罪现场的物质痕迹是公安机关进行现场侦查工作的主要依据,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物证”,其被广泛的应用与案件的侦破工作。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比较深入而且较为成熟。
(1)利用现场痕迹,判断案件的真假
通过对犯罪现场的各种犯罪痕迹细致科学的分析,可以确定是否应该立案侦查,很多时候,现场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就是为了掩盖一些事实真相,因此,这项工作能够帮助侦查人员判断案件的真假情况。
(2)减少侦查工作量,指明工作方向
在很多情况下,由于犯罪分子的故意伪造现场,造成侦查工作的方向性错误,这就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但是,在通常情况下,侦查人员还是能够根据犯罪现场的诸多犯罪痕迹的大小形状以及结构发生的改变,判断出犯罪嫌疑人的一些身体特征,其作案时间和人数也能有一个大概的判断。这些都能够减少侦查人员的工作量,争取更多的时间,尽快确定出工作方向,及时的侦破案件。
(3)为串并案件、查缉案犯提供依据
很多犯罪分子或者集团都是会出现连续作案,其作案的手法基本一致,并且,在一段时间内,会有一定的规律性可循,因此,当遇到这类事情发生的时候,侦查人员通常会将几个案件串联在一起,通过这些案件中的共同点,以及作案时的物证来判断和分析作案人员的特点。这样不但有更多的证据辅助破案,还能够节约警力,降低侦查成本。并且,效率很高。往往会同时侦破几起大案。
3.2现场心理痕迹在侦查中的运用
所谓心理痕迹的运用就是指在侦查中,通过现场物质痕迹所反映出的心理痕迹对作案人进行心理分析和心理画像,结合案情分析来缩小侦查范围和确定侦查方向,进而确定作案过程。作案现场遗留下的物质痕迹既可以反映出作案人的行为特点,又可以反映出其心理特点。犯罪分子在作案中的频发性、连续性、类似性、习惯性、感情性等都是其心理的痕迹再现。根据这些规律可以分析出犯罪分子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