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光泽第一中学高中信息技术 4.1 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广东教育出社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信息技术基础》第四章4.1《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第一课时的内容。
二、学生分析
本节内容涉及的是面向对象的高级编程语言,对于完全没有接触过编程的高一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同时学生因为在初中没有接触过程序设计,普遍对程序的本质认识模糊,因此,本节课目标要求学生对程序有个大致的认识、并通过计算商场打折问题体验程序运行的过程,激发他们学习编程知识的兴趣。
三、设计思想
针对以上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在教学中我首先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引入,如果自己要加密一个文件都有哪些方法?自然的引入加密与解密程序让学生亲自操作体验,分析程序代码,了解程序段执行的功能;然后要求学生通过看书了解计算机的构成及工作原理,熟悉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提出新问题—打折问题,如何利用程序来处理?引入程序设计语言,介绍VB,明确了用数学方法如何解决后,让学生在VB中复制课前准备好的代码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实现“能在高级语言编程环境操作执行一段简单的计算机程序代码”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计算机的构成及工作原理。能在高级语言编程环境操作执行一段简单的计算机程序代码。
2.过程与方法:
初步认识计算机程序代码的执行目的。初步了解VB语言的工作环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新旧知识的过渡中,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望。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了解计算机的构成及工作原理,大体了解程序段执行的功能是什么。
(2)初步体验vb语言编译环境,并尝试在其中操作执行一段实用的计算机程序代。
难点:了解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作用,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程序的兴趣。
六、教学准备
课件,加密程序源代码,加密文本文件。
七、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意图引入一、复习:
二、直接引入新课: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另外一种方法: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与教师一起回想、复习第三
章内容
通过对比引出课题,使
学生明白:编制计算机
程序解决问题也是进
行信息处理的一种方
法。
学习新知一、体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过程
及作用
1、教师演示事先准备好的加法器
小程序。
2、提出问题:你如何保护你通过
计算机交流的信息不被别人窃
取?
3、教师演示利用加密程序如何加
密
4、下发解密程序与已经加密过的
文本文件,让学生自己运行解密
程序,体验。
5、讲解加密与加密程序的原理,
观摩程序代码。
二、认识计算机与程序
1、要求学生阅读书上74页4.1.1
内容
2、思考并回答教师出示两个问
题。
三、体验体验利用程序解决问题
的过程
1、出示商场打折问题引导学生首
先用数学方法解决此问题。
2、提出问题:如果要用计算机程
序解决该如何做?
3、演示并简单介绍VB
运行VB并通过复制课前准备好
的代码,实现用计算机程序解决
打折问题。
1、体验计算机程序解决问
题的过程
2、学生通过观看或自己查
看程序代码从而更深入的
理解计算机语言和程序的
概念
3、通过自己看书并回答教
师出示的问题了解计算机
的构成及工作原理,熟悉计
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
4、与教师一起表述此问题
的数学解决方法,理清思
路。
5、学生在一次体会,程序
是信息处理的一种基本方
式。
6、学生通过观摩教师的讲
解、演示,了解VB是程序
设计语言的一种。
通过加法器小程序引
起学生用程序解决问
题的意识,激发兴趣。
通过学生的尝试,让学
生体验程序运行的过
程及解决问题的作用。
通过观摩,让学生看到
程序内部代码情况,从
而了解程序设计过程
和内容。
了解计算机的构成及
工作原理,熟悉计算机
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
为下一节课讲解算法
打下基础。
引入程序设计语言的
概念,简单介绍VB.
让学生通过具体事例
加深用计算机程序解
决问题的意识,激发学
习计算机程序学习的
兴趣。
课堂要求学生模仿教师,用VB求解打学生操作实践让学生实际感受编
实践折问题。程语言的使用和程序
设计的过程。以方便学
生了解程序代码及程
序的作用。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这节课的主要内容,重
点知识。
让学生重新梳理自己
的学习收获,查漏补
缺。
八、教学反思
每年都有很多学生听到《算法与程序设计》,就会觉得很难、很枯燥。所以,如何带学生轻松地进入本学期的学习,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上学期期末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老师讲到了控件工具箱的使用,给了我灵感,当时写下:假期备课时考虑在课上应用。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觉得程序是“无处不在”的。结果证明是成功的!有学生回家在Word 中做了尝试,很多学生感觉程序代码的含义竟然也能猜出个大概,增强了信心,对本学期的学习有了更多期待。再有,课上的一步步追问,会渐渐培养学生深入思考每一个问题。他们喜欢质疑答案了,喜欢挑战未知了。我想,这是每一位老师想看到的。
学习的内容在学生中产生“共鸣”十分地微妙。如果我们只是要求他们为了考试而记忆一些似是而非的事实,那么他们将会认识到,学校并不是能够找到真正营养的地方。有这样的时刻,当学生走进教室问到:“老师,今天咱们要做些什么呢?”我是多么地开心!我慢慢地认识到:引起共鸣的来源是信息和它的具体呈现形式,比如:学生们用三张以上的幻灯片完成了一个单选题的设计,并为超链接花了不少心思;于是,当他们看到我只用一张幻灯片就完成了,而且在幻灯片中看不到答案,只有做了选择时才能看到答案,他们被“震撼”了,脱口而出“真是太神奇了!”有了共鸣就会有期待,而学生有期待地获得应该是每位老师所期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