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大气系统知识点汇总良心出品必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上的大气》系统知识点汇总

《地球上的大气》系统知识点汇总 [知识要点]

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大气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1) 大气是地球的保护层,使地球表面的热量变化不至于过剧烈,并使地表少受 外来天体的撞击。

(2) 大气是天气变化的物质基础,同时大气对水的循环、地表形态等都起着重大 影响。

(3) 大气是生物和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地球上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大 气。 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

分 量 用 干洁

空气 氮 (N2) 约占78%

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氧 (02 约占21%

一切生物维持生命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 (C02 很少

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臭氧 (O3 很少

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保护地面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

2

、 成 含

水汽

很少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也能吸收地面辐射,起保温作用。

固体杂质很少作为凝结核,促成水汽凝结

3、大气的垂直分层(见下面的图表)层次

高度

特点

形成原因

对流层

①低纬17-18千米

②中纬10-12千米

③高纬度8-9千米

①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平均气温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 C

②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①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地面,因此离地面愈高的大气,受热愈少,气温愈低

②对流层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

平流层

从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高度的范围

①气温起初不随高度变化或变化很小,到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迅速上升

②上部热,下部冷,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大多以水平运动为主。水汽含量极少,能见度好,天气晴朗,对高空飞行有利

平流层气温基本上不受地面的影响,到30千米以上,平流层中的臭氧层中的臭氧能

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而使气温升高

中间层

从平流层顶到85千米高度的范围

①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降低

② 上部冷、下部暖,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相当强烈,又称高空对流层 因为这一层几乎没有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的缘故 电离层 从中间层顶到800千米高度的范围 ① 气温随高度增加上升很快 ② 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该层中的大气物质(主要是氧原子)吸收了所有波长小于 0.175微米的太阳紫外线

的缘故 散逸层

电离层顶以上的大气

一些高速度运动的空气质点,经常散逸到星际空间去,是地球大气向星际空间过渡 的层次 受地球引力场的束缚很弱 二、大气的热状况 1、 太阳辐射

(1) 太阳辐射的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称 为太阳辐射。它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源泉。

(2) 太阳辐射波长:太阳辐射的主要波长范围是 0.15--4微米,包括红外线(大 于0.76微米)、紫外线(小于0.4微米)和可见光(0.4-0.76微米)三部分。太阳 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因此太阳辐射又称为短波辐射。

(3) 太阳辐射强度:1平方厘米的表面上,在1分钟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叫太 阳辐射强度。太阳高度角是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 2、 大气的热力作用(见下面的图)

臭氧吸收波长较短的太阳紫外线;水汽、二氧化碳吸收波

长较长的太阳 云层和尘埃对太阳辐射进行反射。云层愈厚,云量愈多时,反射作用愈 以空气中的分子、尘埃、云滴等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散射开来。散射 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方向,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① 大气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力很差,使大部分太阳辐

射能透过大气射到地面。

② 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能力很强,从而能把地面放出的热量保存在大气中。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① 吸收: 红外线 ② 反射: 强

③ 散射:

③大气辐射除一部分射向宇宙空间外,大部分向下射回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 这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

3、气温的时空分布

(1)气温的时间分布

①气温的日变化

时间

日出7正午

正午7 14时左右

14时左右7日出前后

太阳辐射强度

不断增强

开始减弱

继续减弱

地面储存热量

不断增多

增多7盈余7亏损

继续亏损

地面温度

不断增强

升高7 13时达最大值7降低

不断降低

地面辐射

不断增强

继续增强至13时达最大值7减弱

不断减弱

气温

不断上升

继续上升至14时达最高值

不断下降,日出前后达到最低值

②气温的年变化

太阳辐射最强月份 气温最高值月份 太阳辐射最弱月份 气温最低值月份 形成原因 大陆 6月(北半球) 7月(北半球) 12月(北半球) 1月(北半球) 地面储存热量 海洋 6月(北半球) 8月(北半球) 12月(北半球) 2月(北半球) 海洋热容量大,受热和放热都比陆地慢

(2)气温的水平分布

① 一般情况下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递减,这是因为太阳辐射能量因纬度而异的缘 故。由于气温的分布还与大气运动、地面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等温

线并不 完全与纬线平行。

② 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这是因为南半球的海洋比北半球广阔得多, 而海洋表面的物理性质比较均一的缘故。

③ 北半球1月份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 出,7月份正好相反。这表明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

④ 7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出现在北纬 20。-- 30°的沙漠地区,撒哈拉沙漠是 全球的炎热中心。1月份西伯利亚形成北半球的寒冷中心; 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 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大陆上。 三、大气的运动

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① 大气运动的状况:大气运动包括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前者叫对流,后者叫 风。 ② 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能。

③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由于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的不均匀,造成高低纬间 的冷热差

12月(南半球) 1月(南半球) 6月(南半球)

12月(南半球) 2月(南半球) 6月(南半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