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儿科常见皮疹疾病

合集下载

儿童常见病皮疹图片

儿童常见病皮疹图片

儿童常见病皮疹图片一.病毒感染性疾病1.麻疹麻疹病因: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小儿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症状特点:发热第四天出疹,皮疹先呈玫瑰色斑丘疹,继而加深呈暗红色,可融合成片,压之退色,疹与疹之间可见正常皮肤,无痒感。

皮疹自头面部至颈至躯干至四肢,同一部位皮疹持续2~3天,按出疹顺序开始消退,疹退后皮肤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这是麻疹的特征之一。

特别警示:患儿出疹时体温增高,全身症状加重,常并发肺炎、喉炎、心肌炎、脑炎等,可使结核病恶化,造成营养不良和维生素A缺乏症,甚至角膜穿孔、失明。

2.风疹风疹病因:由风疹病毒引起。

症状特点:在发热第一天出现皮疹,呈红色斑丘疹,疹与疹之间有正常皮肤,压之退色,由面部至躯干至四肢,疹退后无色素沉着及脱屑。

全身症状轻。

特别警示:可伴有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和压痛。

严重者会并发风疹脑炎,预后凶险。

3.幼儿急疹幼儿急疹症状特点:往往在发热第四天出疹,与麻疹相仿,故又称为“野痧子”(麻疹俗称痧子),但与麻疹截然不同的是本病热退疹出。

皮疹呈红色斑丘疹,颈及躯干部多见,一天出齐,次日消退,无脱屑及色素沉着。

特别警示:高热时可有惊厥。

耳后枕部淋巴结亦可肿大4.手足口病5.水痘水痘病因:由人类疱疹病毒Ⅲ型引起。

症状特点:◆发热第一天即可在孩子的皮肤上发现皮疹,开始为红色斑丘疹(略高出皮肤表面的红色点状疹子)或丘疹(不高出皮肤表面),数小时后变成椭圆形水滴样小水泡,周围红晕,以后水疱破溃、结痂、脱痂,不留疤痕。

各种不同形式的皮肤损害可同时存在,这是水痘皮疹的特点之一。

◆皮疹初起于躯干部,继而扩展至面部及四肢,四肢末端少,而在头发间可见水疱疹,这是水痘皮疹的另一特点,据此可与丘疹性荨麻疹区别。

全身症状轻。

特别警示:可有脑炎、心肌炎、面瘫等多种并发症。

患有白血病、淋巴瘤或免疫缺陷性疾病患儿感染水痘时可呈重症,常伴血小板减少而发生暴发性紫癜,危及生命。

6.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二.球菌感染性疾病1.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2.链球菌感染性皮肤病3.猩红热猩红热(Scarlet Fever)为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起病急、发热、咽峡炎、弥漫性皮疹、继而脱皮。

小儿常见病毒性皮疹

小儿常见病毒性皮疹

小儿常见病毒性皮疹1)水痘:按临床表现,属于水疱型;按病毒特点,属dna病毒-小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

前驱期较短,不超过24小时即出疹。

皮疹先发于躯干,渐波及头面部和四肢,呈向心性分布。

初为红色针尖大小的斑疹,后迅速成丘疹,数小时后即为绿豆大小的水疱,可为椭圆形,疱壁薄易破,2-3天干燥结痂,以后痂脱而愈,病程2周。

在儿科中可见的异型有大疱型水痘及新生儿水痘。

偶尔发生少见的并发症有水痘脑炎、肺炎、急性脑病等(我们60-80年代曾抢救过多例水痘合并脑炎,现几乎未见)。

2)麻疹:按病毒种类属于rna病毒-付粘液病毒-麻疹病毒引起,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潜伏期9-11天,前驱期通常3天左右,热度上升,卡他症状明显。

发疹的部位从耳后-面颈-胸背部-四肢,疹子的形态是玫瑰色斑疹或丘疹,疹间可见正常皮肤。

还可有内疹出现,那就是发病1-2天后在颊粘膜发生koplik斑。

常合并支气管肺炎、喉炎、肠炎、脑炎、心功能不全等,病程10-14天。

3)风疹:属大dna风疹病毒引发,多发于幼儿,潜伏期5-20天,发作前需有轻度咳嗽,发疹情况从面部-躯干-四肢,疹形为淡红色斑疹或丘疹,内疹整体表现为软腭斑疹或瘀点,分拆颈及枕头后淋巴结肿胀。

孕妇例如患病或致胎儿畸形。

4)幼儿急疹:冬春季小流行,可能由病毒(柯萨奇病毒)所致,又称婴儿玫瑰疹,或称第六病。

多见6个月-2岁,潜伏期10-15天,无前驱症状,常突发高热,体温上升至39-40度,3-5天体温骤退时出疹,先发生颈部-躯干-上肢下腿-面部。

疹形为玫瑰红色斑丘疹,无内疹。

合并有颈,枕后淋巴结肿大,偶有中耳炎和支气管炎。

5)手-肢-口症:引发手足口病的主要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于的柯萨奇病毒(coxasckievirus)a组与16、4、5、7、9、10型,b组与2、5、13型;埃可病毒(echoviruses)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其中以ev71及coxal6型最为常用。

小儿皮疹(含图)

小儿皮疹(含图)

小儿皮疹(含图)一:病毒性发疹性传染病主要包括麻疹风疹水痘1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易感率高。

临床特征有发热、上呼吸道炎症、口腔内麻疹黏膜斑,全盛红色斑丘疹,得病后可获终身免疫。

临床表现:潜伏期6~18天,接受过免疫者可延长至3~4周。

病程分三期: l.前驱期一般3~4天,有发热、上呼吸道炎和麻疹粘膜斑。

患儿体温逐渐增高达39~40℃,头痛、咳嗽、喷嚏、流泪、眼睑浮肿、结膜充血、畏光流泪(或呈浆液脓性分泌物)。

第2天大部分患儿出现麻疹粘膜斑(Ko-Plik'S Spots),在下磨牙相对应的颊粘膜上,为0.5~1.0mm大小的白色斑点,周围有红晕,1~2天内遍及全部颊粘膜。

同时常伴有精神萎靡、纳差、呕吐及腹泻。

出疹期一般3~5天。

当呼吸道症状及体温达高峰时患儿开始出现皮疹。

皮疹初见于耳后发际,渐延及面、颈、躯干、四肢及手心足底。

为淡红色的斑丘疹,压之褪色。

直径约2~4mm,散在分布,后融合呈暗红色,皮疹痒,疹间皮肤正常。

此期全身中毒症状及咳嗽加剧,肺部可闻少量罗音。

恢复期一般3~5天。

皮疹按出疹顺序消退,同时有米糠样脱屑及褐色色素沉着,经1~2周消退、此期体温下降,全身情况好转。

少数病人,病程呈非典型经过。

体内尚有一定免疫力者呈轻型麻疹;体弱、有严重继发感染者呈重型麻疹。

在麻疹病程中患儿可并发肺炎、中耳炎、喉炎、脑炎等。

诊断依据为临床前驱期发热、上呼吸道炎和麻疹粘膜斑,出疹时体温更高,玫瑰色斑丘疹及退后麦麸样脱屑和色素沉着,鼻咽试子涂片找到多核巨细胞,麻疹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阳性。

2:风疹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全年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为多。

患病年龄以1-5岁儿童多见,但6个月以内的婴儿以及成人也可患风疹。

风疹得病后有轻度发热,亦可有轻度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发热半天到1天内就开始出疹,先在面部,一天之内全身都可见疹。

初为稀疏的红色斑丘疹,以后越来越多,很容易误诊为麻疹,但往往手掌、足心无皮疹。

儿科常见的皮疹疾病及鉴别诊断

儿科常见的皮疹疾病及鉴别诊断

症状
轻度发热、咳嗽、流涕, 在发热后1-2天出现红色斑 丘疹,从头面部开始,扩 散至全身。
鉴别诊断
与麻疹、猩红热等其他红 色斑丘疹性疾病鉴别。
02
常见皮疹疾病
幼儿急疹
总结词
幼儿急疹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通常在6-18个月大的婴儿中发病,表现为突然发热、皮疹等症状。
详细描述
幼儿急疹通常由病毒引起,潜伏期为1-2周。发病时,婴儿会出现高热,通常在39-40℃左右,持续3-5天 后退热。退热后,婴儿的躯干部会出现红色斑丘疹,通常在2-3天内消退。幼儿急疹的症状与其他疾病相 似,因此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防晒措施
定期打扫室内卫生,保持空气流通, 减少病菌和尘螨等过敏原的滋生。
在户外活动时,给宝宝涂抹防晒霜、 戴帽子等措施,以减少紫外线对皮肤 的刺激。
穿着舒适
给宝宝穿着宽松、柔软、透气的衣物, 避免穿着过紧或含有刺激性成分的衣 物。
皮疹疾病的护理和注意事项
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皮疹的颜色、形状、大 小以及伴随症状的变化,如出现
04
荨麻疹
起病急,皮疹为大小不等的红色 或白色风团,伴有明显瘙痒,可 自行消退,不留痕迹。
手足口病
发疹前多有发热、咳嗽、流涕等 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皮疹主要分 布于手、足、口部位,可同时伴 有口腔溃疡和臀部皮疹。
鉴别诊断的注意事项
01
重视患儿的症状和体征
要全面了解患儿的病史、家族 史、用药情况以及伴随症状, 以便准确判断。
药物治疗
根据皮疹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医生可能 会开具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抗过敏药、 抗炎药等。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过度刺激和摩擦, 使用温和的洗护用品,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 成分的化妆品。

儿童常见皮疹ppt课件

儿童常见皮疹ppt课件

理因素均可引起本病。某些疾病,如风湿热、结
缔组织病也可出现多形红斑样皮损,临床上将病
因不名的称特发性多形红斑,病因明确的称症状
性多形红斑
精选ppt课件
25
痤疮
Acne neonatorum is a benign, self-limited,
acneiform eruption that develops within
child. 婴儿痤疮:5个月患儿脸颊上散在的炎症丘 疹和脓疱疮。
精选ppt课件
29
皮肤紫癜
Henoch–Sch鰊lein purpura Hemorrhagic macules, papules, and urticarial
lesions on the legs of an adolescent.
daily application of 2% ketoconazole cream.
新生儿痤疮:多发性痤疮样脓疱疮(左)和每天两次2%酮康唑乳膏应用一周后
(右) 。
精选ppt课件
27
Acne vulgaris A. Scattered inflammatory papules and pustules on the cheek of an adolescent.B. Scattered inflammatory papules, pustules, and nodules on
(Reproduced with permission from IM Freedberg et al. Dermatology in General Medicine. 5th ed.
New York, NY: McGraw-Hill; 1999.)
光敏性荨麻疹:受太阳照射背部15分钟后出现荨麻疹病变。

(完整版)宝宝常见出疹性疾病及护理

(完整版)宝宝常见出疹性疾病及护理

婴幼儿常见出疹性疾病及护理前言:因为宝宝这两天出疹子,先是低烧了两三天,而后全身现疹子,去医院找医生看过,说是没有典型症状,不能确疹,还要观察两天,于是上网找关于宝宝一些出疹子的疾病,发现资料不够系统,现将网上搜索的资料整理了一下,方便没有这方面经验的年轻爸妈们看看,但因为所有资料来源于互联网,本人更不是医务工作,只是简单地进行了文字编辑和排版,所以不能保证资料的准确,仅供参考,自己把握不准,一定及时就医,宝宝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请千万别马虎对待。

皮疹是儿科疾病最常见的一种体征,因皮疹的形态、分布、以及出疹前后机体的不同表现,可以对皮疹进行鉴别诊断,虽然每个家长不是医生,但是根据以下的一些症状,还是可以做出初步的掌握一、二,根据轻重缓急及时请医生进行诊治是有必要的。

(1)、初步观察有发烧和出疹的症状,却神情愉快。

用透明的玻璃板压压看出疹部分,如果颜色消失的话,只是红斑而已,不必担心。

用透明的玻璃板压压看出疹部分,颜色不消失时可能是败血症、白血病、紫斑病。

发高烧、筋疲力尽、严重咳嗽时,可能是引起了并发症。

发高烧、眼睛充血、出疹、脖子的淋巴结肿大时,可能是川崎病。

应尽快就诊。

(2)、出疹的诊断重点【出疹发烧顺序】首先观察是先出疹或先发烧,这是判断疾病的重点。

可能同时或发烧后一天或几天出疹,也有退烧后出疹等多种情况。

【形状、颜色、部位】不同疾病疹子的特征和发疹部位不尽相同,家长应仔细观察。

【全身症状】发烧和出疹性疾病,可由全身状态判断病情。

如无力、发烧和咳嗽严重时,可能是引起肺炎等并发症。

这时,必须赶紧接受检查。

常见的疾病目录(1-10为感染性疾病,11-13为非感染性)1、幼儿急疹(婴儿玫瑰疹)2、风疹(风痧、痧子)3、水痘4、麻疹5、丘疹性皮疹(沙土皮疹)6、痱子7、手足口综合症8、小儿猩红热9、伤寒10、川崎病11、湿疹12、荨麻疹13、药疹一、幼儿急疹:也叫婴儿玫瑰疹,是婴幼儿常见的发疹性疾病,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

儿童常见皮疹疾病

儿童常见皮疹疾病
接触宠物、家禽等
及时就医:发现皮疹症 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
状,及时就医,避免病 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
情恶化
提高身体素质
治疗方法
01
药物治疗:根据皮疹类型和严重程度, 使用外用药膏或口服药物进行治疗
02
物理治疗:如紫外线照射、激光治疗 等,适用于部分皮疹类型
03
生活习惯调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日晒等
演讲人
儿童皮疹概述
皮疹的预防与 治疗
儿童常见皮疹
儿童皮疹概述
皮疹的定义
皮疹是一种皮肤病,表现为皮肤表 01 面出现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等
皮疹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包 02 括面部、躯干、四肢等
皮疹的病因多样,包括感染、过敏、 03 药物反应等
皮疹的严重程度不一,轻者可自行 04 消退,重者需及时就医
04
饮食调整:避免食用过敏性食物,如 海鲜、辛辣食物等
05
心理治疗: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有 助于皮疹的恢复
护理注意事项
保持皮肤清洁:勤洗 澡、勤换衣物,避免 皮肤感染
避免刺激性物质:避免 接触刺激性物质,如肥 皂、洗涤剂等
保持皮肤湿润:使用 保湿霜、润肤露等, 保持皮肤湿润
避免抓挠:避免抓挠 皮疹,以免加重病情 或引发感染
病因:遗传、 过敏、环境等 因素
症状:皮肤发 红、瘙痒、干 燥、脱屑等
治疗方法:药 物治疗、保湿、 避免过敏原等
预防措施:保 持皮肤清洁、 避免过敏原、 注意饮食等
荨麻疹
01
症状:皮肤出现红 色、瘙痒的斑块或
风团
02
03
预防措施:避免过 敏原、保持皮肤清
洁、注意饮食等

儿科常见出疹性疾

儿科常见出疹性疾

并发症
பைடு நூலகம்麻疹肺炎 喉炎 心肌炎 麻疹脑炎
诊断与鉴别诊断
风疹 幼儿急诊 猩红热 肠道病毒感染 药物疹
治疗
原则:加强护理、对症治疗、 原则:加强护理、对症治疗、预防感染 对症治疗:体温大于40度 对症治疗:体温大于40度,给予降温 中药: 中药:麻杏石甘汤 抗生素: 抗生素:合并感染使用
三、风疹
病原:风疹病毒 传播:呼吸道粘膜、飞沫传播 潜伏期:10-21天 潜伏期:10-21天 临床表现:发热、皮疹、耳后淋巴结肿大 皮疹特点:浅红色、稍隆起、出现迅速 化验检查:白细胞减低
治疗
一般病例:对症处理 严重病例:吸氧、降低颅内压、抗感染、 对症处理
谢谢大家
五、手足口病
病原:肠道病毒71型 病原:肠道病毒71型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手、足、臀部、口腔粘膜可见 臀部、 成簇红疹,有水泡 成簇红疹, 发热、厌食、 发热、厌食、腹泻 严重病例:合并脑水肿、肺水肿 严重病例:合并脑水肿、 安徽阜阳今年出现暴发流行,死亡20人 安徽阜阳今年出现暴发流行,死亡20人, 本病列为传染病管理
并发症
皮肤脓疱疮、 皮肤脓疱疮、蜂窝组织炎 血小板减少 水痘肺炎 水痘后脑炎、格巴综合症、 水痘后脑炎、格巴综合症、脊髓炎 心肌炎、肝炎、 心肌炎、肝炎、肾炎
治疗
无环鸟苷: 无环鸟苷: 干扰素 合并细菌感染用抗生素 防治抓挠, 防治抓挠,引发感染
二、麻疹
病原:麻疹病毒 病原: 传播: 传播:呼吸道粘膜 主要表现:发热、上呼吸道炎、结膜炎、 主要表现:发热、上呼吸道炎、结膜炎、 口腔麻疹粘膜斑、特殊性斑丘疹(发热3 口腔麻疹粘膜斑、特殊性斑丘疹(发热3-4 天出疹) 天出疹) 潜伏期:10天 潜伏期:10天 恢复期: 恢复期:糠麸样脱皮及色素沉着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皮疹图谱及外治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皮疹图谱及外治

二、风疹
发热一日疹全身,面部躯干四肢分; 手足无疹耳枕大,四日疹去无色沉。
目前孩子常规接种风疹疫苗,所以现在 风疹发病率较前大幅降低。风疹多发生 在学龄期-青春期儿童,是由于风疹病毒 引起的,多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亲密 接触也可以传播。
临床特点为,多数先在耳后、颈后、枕后出现淋巴结肿大。之后1天-1周左右 时间,孩子出现发热,多数是低热,在发热的同时出现皮疹,从面部开始 (可以记忆为:风吹过我的脸),播散很快,24小时内躯干、四肢都出现皮 疹了。有时躯干上有皮疹时,脸上皮疹都消退了。
猩红热是一种有全身弥漫性的红色斑丘疹的呼吸系统疾病,是A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导致的,严重的,如果不经治疗,有可能导致风湿热或者急性肾小球肾炎。 猩红热好发生在3-7岁的儿童,大多首先表现出呼吸道感染症状,有发热、咽峡炎。 之后1-2天出现全身弥漫性红色丘疹(猩红猩红的),凸出皮肤表面,摸着粗糙(牛 皮纸样),按压可褪色,疹子之间没有正常皮肤。这时用手按一下皮疹,能留下白 色的手印。这是典型的猩红热特征。
A、麻疹躯干皮疹特点; B、C、口腔柯氏斑
皮疹大约3天消失,按出疹的先后顺序消退, 留浅褐色色素斑,伴糠麸样脱屑(见下图), 脱屑可能会持续1周,之后就完全恢复为正常 的皮肤了。出现麻疹后,传染性最强,隔离至 少在出疹后5天。在此期间,对症处理,发热 时使用退热药处理,保证饮水量,在医生指导 下补充维生素A。
内治法
一、选方 1、银翘散 2、清瘟败毒饮 3、犀角地黄汤 4、化斑汤 5、泻黄散
外治法
一、洗浴 1、退热。 2、退疹。
二、放血疗法 耳尖、少商、中冲。 三、灌肠 1、退热:大青龙汤 2、便秘:大柴胡汤
皮疹多表现为针尖大小,红色斑疹或丘疹,多在3天左右消失。出疹快,病程 短,又称为“三日麻疹”

儿科常见的皮疹疾病及鉴别诊断

儿科常见的皮疹疾病及鉴别诊断
儿科常见的皮疹疾病及鉴别诊断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儿科皮疹疾病概述 • 常见儿科皮疹疾病 • 鉴别诊断方法和步骤 • 鉴别诊断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儿科皮疹疾病概述
皮疹的定义和分类
皮疹
皮肤表面出现异常的形状、颜色 、质地改变,伴有或不伴有其他 症状。
分类
感染性皮疹、变态反应性皮疹、 自身免疫性皮疹、肿瘤性皮疹等 。
根据需要,进行特殊实验室检查,如免疫学检查、组织病理 学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影像学检查
根据病情需要,进行X线、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以了 解皮疹病变部位及性质。
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发现深部组织的病变,为鉴别诊断提供 重要依据。
04
鉴别诊断案例分析
案例一:幼儿急疹与麻疹的鉴别诊断
幼儿急疹
由病毒感染引起,多发于6-18个月大的婴儿,表现为突然高热,持续3-5天后退热,出现红色斑丘疹,主要分布 在躯干和臀部,持续1-2天后消退,无脱屑和色素沉着。
VS
荨麻疹
由过敏反应引起,表现为皮肤瘙痒、红色 或白色风团等皮疹,大小不等、形态不规 则,可伴有呼吸困难、腹痛等症状。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儿科常见的皮疹疾病包括湿疹、 荨麻疹、水痘、猩红热等,每种 疾病具有不同的病因、临床表现
和治疗方法。
皮疹疾病的鉴别诊断对于准确诊 断和治疗至关重要,需要综合考 虑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
详细描述
水痘的典型特征是红色斑疹、丘疹和水疱,通常在躯干和头部出现。水疱在几 天内干燥并结痂,然后脱落。水痘通常在2周内痊愈,但可能伴随疼痛和瘙痒。
风疹
总结词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症状包括轻度发热、头痛、咳嗽和红疹。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课件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课件

饮食与生活指导
饮食调整
根据宝宝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适当 调整宝宝的饮食,给予易消化、营养 丰富的食物。
多喝水
鼓励宝宝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 入,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充足的休息
保证宝宝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避 免过度疲劳。
增强免疫力
鼓励宝宝进行适当的运动和户外活动 ,增强免疫力。
病情监测与记录
观察病情变化
真菌通过接触感染部位或 吸入孢子等方式侵入人体 ,在体内繁殖并引起皮肤 反应,导致出疹。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04
传染源
小儿出疹性疾病的传染源主要 是患儿本身和带菌者。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接 触传播。
易感人群
儿童普遍易感,特别是免疫力 较低下的儿童更容易感染。
流行季节
四季均可发病,但春秋季节更 容易流行。
详细描述
麻疹并发肺炎的患儿护理中,首先要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室内空气流 通。同时,要预防交叉感染,对患儿进行隔离,避免与易感人群接触。此外,要给予患儿充足的营养 支持,遵医嘱喂养,保证患儿获得足够的营养和水分。
案例二:风疹并发心脏疾病的患儿治疗
总结词
风疹并发心脏疾病的患儿治疗需要特别关注患儿的心脏状况,控制病情进展,以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出现皮疹。
传播途径
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 触感染者的疱疹液传播。
预防措施
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有效方 法,同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避免与感染者接触。
03
小儿出疹性疾病的治疗与预防
治疗原则与方法
治疗原则
根据不同疾病类型,采取相应 治疗措施,以缓解症状、缩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