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气学说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 气
6.一切可感知的现象或状态。
张载《正蒙.乾称》:“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 气也。”孟子“浩然之气”、宋代理学“气象”、民气、士气、勇 气、骨气、正气、和气、傲气、霸气、娇气等。
一、精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
精 气 学 说 的 主 要 内 容 ( 一 )
宇宙万物的最初本原:形而上:“道”;形而下:精气只是“道
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三)
二、构建中医学整体观念
“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
三、阐释生理现象和病理过程
《难经.八难》:“气者,人之根本也”;《素问.举痛论》:“余知 百病生于气也”;《景岳全书》:“凡病之为虚为实,为寒为热,至其变 态,莫可名状。欲求其本,则止一气字足以尽之。盖气有不调之处,即病 本所在之处也。”;
生万物”或“太极生万物”的中间环节,是构成宇宙万物的直接质料 或元素。两汉元气说提出,董仲舒《春秋繁露》认为,“元者,始 也”,“元者,为万物之本”,并产生于“天地之前”。王充《论衡》 认为元气自然存在,产生天地万物和人的道德精神。气为万物之本原, 故称为“元气”。元气是构成宇宙万物和人类形体与道德精神的唯一 本原,其上没有“道”或“太易”等,因而是中国古代哲学逻辑结构 的最高范畴,并以气来构建哲学思想体系。后世称为“元气一元论” 或“气一元论”或“气本原论”。 精气有“无形”和“有形”两种不同的存在方式。明代哲学家王 廷相:“有形亦是气,无形亦是气,道寓其中矣。有形,生气也;无 形,元气也”(《慎言.道体篇》)。张岱年:“气是未成形质之有, 而为形质所由成者”。
和”。冲气即阴阳和谐之气。《淮南子.泰族训》:“阴阳和则万物
生矣”。
《春秋繁露》认为阴阳中和是天地之气和人体之气运行的最佳状态和法则。
《管子》认为“天地精气有五”,即将精气化分为五行之气。《国语.郑
精 气 学 说 的 主 要 内 容 ( 三 )
语》:“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木火土金水是一气运动变化而成 的,也是阴阳之气的表现。
四、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
“四诊合参”和辨证,“有诸内者,必形诸外”、《灵枢.本
藏》:“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所病矣”。
治疗:①注重整体的功能性调整;②以调气为基本治 疗方法。《素问.至真要大论》:“调其气,使其平也”。
2.是宇宙的本原或本体,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质料 或元素。
《吕氏春秋.尽数》:“精气之集也,必有入也。集于羽鸟, 与为飞扬;集于走兽,与为流行;集于珠玉,与为精朗;集 于树木,与为茂长;集于圣人,与为藑明。”
3.为推动和调控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动力。气分阴阳二 气或五行之气,阴阳二气升降交感,氤氲和合,五行之气运 动搀和,产生万物并推动其发展变化。
《易传》:“天地感而万物化生”。
精气概念的基本内涵(二)
4.是宇宙万物之间的物质媒介,是宇宙万物之间相互感应的 中介物质,是信息的载体。
《易传.乾.文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 燥……”;《吕氏春秋.召类》:“类同则召,气同则合,声比则 应。” 事物之间感应的形式: ①同气相感:性质相同事物间的相互感应。“同气相求” ②异气相感。 《庄子.天下》:“天地一体”。《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以天 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灵枢.岁露》:“人与天地相参也,与 日月相应也”。 5.是人体生命的体现。 《管子.枢言》:“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者以其气。”
2.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灵明神气,以及这种灵明神气所具有的 精神意识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
之官,神明出焉”;《素问.宝命全形论》:“凡刺之真,必先治神。„„ 神无营于众物。”“神无营于众物,静志观病人,无左右视也”(《素问.
针解》)。
精、气、神为人身之“三宝”《类证治裁》:“一身所
生物不休”。气是运动不息的,取决于气自身内在的矛盾,取决于阴 阳的对立统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气的运动:气机。包括升降出入。《素问.六微旨大论》:“是
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天地阴阳二气升降交感,氤氲交错而化生万物,必须在“和”的 状态下进行。《老子.四十二章》:“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
精气概念的基本内涵(一)
古代哲学中,精与气的概念的基本同一,精气一般泛指气而言。 《管子.内业》:“精也者,气之精者也”。 1.是存在于宇宙中的运动不息的极精微物质(虽无形但是 物质的实在)。
精 气
《庄子》:“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人之生,气 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淮南子》:“精气为人”。
2.气本一气,人身诸气皆一身之气之划分。
3.气分阴阳,升降交感,和畅有序。 4.气是感应传递信息的载体。
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二)
(三)中医学神的概念 1.反映整个生命存在状态的活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表现,包括代表人体生长壮老 已、脏腑气血运动变化的现象。《灵枢.本神》:“故生之来谓之精,
两精相搏谓之神”;《素问.移精变气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气化的表现形式:气化形、形化气、形化形、气化气。《素问.阴阳应象
大论》:“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 气生形。”喻嘉言《医门法律》:“气聚则形成,气散则形亡”。
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
一、构建中医精气神理论
(一)中医学精的概念 精:一切有形的精微物质,既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还包括精的衍生物如血、津液、髓等。 (二)中医学的气理论 中医学的气是指人体内生命力很强,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 的极精微物质,既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气充形,形寓 气”,又是激发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感受和传递各种 生命信息的载体。 1.气是人体生命的动力,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根本。
精气化生万物的机理
精 气 学 说 的 主 要 内 容 ( 二 )
精气自身的运动变化,化生阴阳五行之气,阴阳二气的
升降交感,五行之气的搀杂和合,生成了宇宙万物和人类。
精气自身运动变化,化为天地阴阳二气。天地阴阳二气升降交感, 氤氲交错而化生万物。明代王廷相认为,气有阴阳,“天地未判之前
只有一气而已,一气中即有阴阳”,而阴阳相互感应,“二气流行,
精 气 学 说
( 气 一 元 论 )
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气)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 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及其发展 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理论。
理论核心思想:
1.精气(气)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
2.无论是存在于宇宙中的有形物体还是运动于有形物体之间的 无形的极其细微物质,都是气的存在形式。 3.由于精气的联结和中介作用,宇宙构成了一个万物相通、天 地一体的整体。 4.人类作为宇宙万物之一,也有精气构成。 5.精气(气)自身的运动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阴阳二气与五 行之气的运动变化,推动着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与变化。
冲气化生五行,五行化生万物,万物之中寓含阴阳,阴阳之中又各有对
立的两个方面,因而推动着宇宙万物的无穷变化。
二、气化 气化:气的运动所产生的变化。万物的生成、变化、壮盛、衰 败等变化过程,都取决于气化。
气化是一种自然过程,有两种类型:①化:张载《正蒙.神化》:“气有 阴阳,推行有渐为化”。量变。②变:张载《正蒙.神化》:“化而裁之谓之 变,以著显微也”。质变。《素问.天元纪大论》:“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 变”。
宝,惟精、气、神。神生于气,气生于精,精化气,气化神。故精者气之本, 气者神之主,形者神之宅也”。汪绮石《理虚元鉴》:“以先天生成之体质 论,则精生气,气生神;以后天运用之主宰论,则神役气,气役精。精气神 养生家谓之三宝,治之原不相离。”;《养生三要.存神》:“聚精在于养 气,养气在于存神。神之于气,犹母之于子也,故神凝则气聚,神散则气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