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教学设计

一、教材依据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精读课文

二、设计意图

这套教科书创造性地设计了“自由读写单元”,八上(浏览)、八下(演讲)、九上(点评)的第六单元都是。这是教材改革的重要成果。“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是课程总目标提出的要求。自由读写单元,或有阅读指导文字,或有阅读方法示例。《绿》就是示例举一,后几篇则让学生“自由”反三。我选教的文章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作《绿》,内容是本文的第二课时,我计划把传统的散文分析课变为文学鉴赏课,更是圈点评论的自由阅读课,这种改变的关键是由教师分析变为学生的赏析实践活动。

三、教材分析

1. 本单元的定位是学会读书,要教会学生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来进行阅读,使学生逐渐养成读书动笔的好习惯。

2 散文教学的特点:散文和其它文章不同,用分析法教学散文,会破坏文章的整体韵味和优美意境。而鉴赏散文就避免了上述缺点,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美感,有助于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3.本文特点这篇散文精巧缜密的构思、优美明快的语言极具典型性,很值得欣赏;同时它又篇幅短小、内容浅易,适合鉴赏。

四、学生分析

1.传统散文教学重分析、轻鉴赏,忽视了学生对美的需求和感悟,久而久之,僵化了学生的理性思考,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延伸,更限制了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因此散文教学需要鉴赏。

2.其次,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也不断加深,并且在初中的前段时间,他们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散文,对散文的基本特点具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也具备了鉴赏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鉴于以上关于教材和学生两方面原因,我才把本文处理为文学鉴赏课)

五、教学目标:

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三维整合的目标,以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三维即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过程方法目标和知识、技能目标。就这篇课文来说,过程方法目标(学会点评)放在第一位;感悟绿色给人希望,催人向上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欣赏散文的具体要求可列为为知识能力目标。

1.德育目标:《绿》写于1924年,当时朱先生还保持着"五四"时期青年人勇于进取的势头,文中洋溢着积极向上的情感,因此应当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激情,促使学生保持健康、乐观和进取的心态。

2.知识目标:结合散文教学特点和本文的特点,本节课要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美感感悟语感,在赏析中体会写景的生动含情。

3.能力目标:能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来进行阅读鉴赏,逐渐养成读书动笔的好习惯。语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而朗读与鉴赏正是本节课的能力目标。

六、教学重点:

传统语文教学把课文仅当作学习的对象是不当的,正确的认识应是把课文当作借鉴的范例,因此不必追求面面俱到,而应抓住最突出的特色,精研细思,从而积累知识,培养能力,所以我把语言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七、教学难点:

能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来进行阅读,圈点勾画在八上已有学习,应上升到点评的层面逐渐养成读书动笔把圈点过程中感悟到的,用简洁的话语表达出来,写在文旁、文后、笔记本上的好习惯。

教学安排鉴于以上分析,本文拟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进行必要的背景介绍后,集中精力把握圈点勾画各种符号的具体作用,体会作者情感,完成德育目标,并布置朗读和语言方面的思考。第二课时则抓住教学重点进行赏析,并根据学生课前提的疑问适当调整,完成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第三课时在朗读鉴赏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能力目标,并作适当的拓展延伸。(本教学设计为第一课时)

八、教学准备

1、搜集梅雨谭的图片及朱自清相关信息

2、下载朱自清《绿》的朗读音频

3、下载配乐贝多芬《月光》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绿》之境

大千世界,五彩缤纷。有人喜欢红色,因为它浓烈热情;有人喜欢蓝色,因为它宁静悠远;有人喜欢紫色,因为它神秘难测。还有一些人,他们热爱绿色,例如贺知章、白居易、王安石。当然也留下了千古名句。你知道吗?

(生背诵古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风又绿江南岸。)其实,朱自清先生更喜欢“绿”,他笔下的“绿”,更是千娇百媚,风情万种。这节课,我们就去梅雨潭和朱先生一起“惊诧”绿的丰韵!(出示课题)

【百度图片】

/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fr=&f

mq=&pv=&ic=0&z=0&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word=%C3% B7%D3%EA%CC%B6&s=0#

(二)、走近赏《绿》人

(请学生介绍朱自清的情况,并适当补充。老师用投影再现,特别强调其本人的创作风格,优秀散文《春》、《背影》中体现的朴素缜密和清新沉郁的笔触令人回味。郁达夫赞语:“能够贮满那一种诗意,除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

【百度百科】/view/1222.htm

【百度图片】

/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D 6%EC%D7%D4%C7%E5%BC%F2%BD%E9&in=23867&cl=2&lm=-1&pn=2&rn=1&di=936146 7330&ln=2000&fr=&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 (三)、初品《绿》之意

1、学生默读课文,圈画字词;

2、我口表我心;(学生初读课文,谈谈阅读感受,用一句话表达)

“读了《绿》这篇文章,我。”

(学生畅所欲言,形容词用得很多,例如“陶醉了”、“心驰神往”、“仿佛沉浸在绿色的海洋里”、“充满了力量和希望”、“领悟到一颗赤子之心”等等。)(四)、评析《绿》之美

1、先向学生介绍名家点评名作的方法;

(1)《水浒》“景阳冈打虎”一段描写,“回头看那日色时,已渐渐的坠将下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