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简介
悲惨世界故事梗概
悲惨世界故事梗概《悲惨世界》是一部由法国作家雨果创作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小说以法国历史为背景,描绘了19世纪初法国社会的种种不公与苦难,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美好。
故事情节曲折,人物性格丰满,是一部集社会批判、历史描摹和人性关怀于一体的伟大作品。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法国,主要讲述了主人公让-瓦尔简·悲汝斯在法国革命期间的遭遇和命运。
让-瓦尔简·悲汝斯是一位善良的贫苦人,因为偷面包而被判处19年的苦役。
在狱中,他遭受着无尽的折磨和磨难,但他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希望和对人性的信仰。
在一次逃亡过程中,他得到了一位善良的主教的帮助,从而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他重新开始了自己的生活,并成为了一名成功的商人和慈善家。
与此同时,小说还描写了让-瓦尔简·悲汝斯与其他一些人物的命运交织在一起。
其中包括了法国革命的政治斗争、贫苦人民的苦难和艰辛、以及人性的善良和邪恶。
小说以其宏大的叙事气势,深刻的人物刻画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展现了一个真实而又悲壮的世界。
整个故事情节扣人心弦,让人不禁为主人公的遭遇和命运而感到心痛。
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着鲜明的性格特点和生动的形象,他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小说通过对人性的深刻探讨,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以及对美好的追求和对邪恶的抵抗。
在小说的结尾,虽然主人公让-瓦尔简·悲汝斯最终走向了悲惨的命运,但他的善良和勇敢却永远留在了读者的心中。
小说通过对悲惨世界的描绘,呼吁人们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性的理解,以及对美好的追求和对邪恶的抵抗。
它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社会和人性的宏大史诗,让人深思和感慨。
《悲惨世界》是一部永恒的经典,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和感人的情感,感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
它告诉我们,即使生活充满了苦难和磨难,我们也要坚持对美好的追求,对善良的信仰,对人性的关怀。
这部作品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人类文学史上的一颗永恒的明珠。
悲惨世界简介
悲惨世界简介《悲惨世界》简介《悲惨世界》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
该小说于1862年首次出版,被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雨果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通过描绘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了法国社会的不公与贫困问题,同时探讨了正义与希望的主题。
故事背景设定在19世纪的法国,小说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惨命运。
主要人物包括主教梵谷雷、囚徒让·瓖、警察雅歇尔、小女孩科塞特等。
小说以让·瓖的遭遇为切入点,通过叙述他的成长、奋斗和牺牲,展现了一个道德正直的人在困境中保持善良与坚持,对社会的改良与拯救的渴望。
小说中的主题涵盖了贫穷、社会阶级、复仇与宽恕、家庭价值观等多个方面。
雨果通过对社会不公的揭示,探讨了阶级地位对人性、心灵和命运的影响。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细腻的描写让我们对每个角色都能有深入的了解,并且对他们的命运和选择能够产生共鸣。
同时,小说中也融入了历史事件和政治背景,如巴黎起义、法国大革命等,使故事更加具有真实感和历史感,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社会氛围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悲惨世界》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文学领域。
它不仅引发了对于法国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讨论,也对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变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小说中的主人公让·瓖的形象成为了一个标志,象征着无私和善良,激励着无数人们勇敢地追求正义和改变社会。
作为一部充满情感和深度的文学作品,《悲惨世界》不仅在法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赞誉,也被多次改编成舞台剧、电影和音乐剧。
无论在文学还是艺术界,它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悲惨世界》以其深入探讨社会问题、塑造鲜明形象和感人情节的独特魅力,成为了不朽的文化经典。
它向读者传递了一种深沉的情感与思考,引领人们对于社会公义与人性善恶的思考。
无论时间过去多久,《悲惨世界》都将在读者心中永远闪耀着光芒。
悲惨世界故事梗概
悲惨世界故事梗概悲惨世界是一部由法国作家雨果所著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备受世人喜爱的经典文学作品。
小说以法国革命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让-瓦尔简的一生。
让-瓦尔简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他的一生经历了种种磨难和挫折,最终以牺牲自己来换取他人幸福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整部小说以其深刻的社会批判和对人性的思考而著称,被誉为“人类灵魂的一部百科全书”。
故事开始于法国的一个小镇,让-瓦尔简是一位善良而又悲惨的贫穷青年。
他因为偷面包而被判处五年的苦役,在狱中他遇到了一位善良的主教,主教的宽恕和慷慨让让-瓦尔简重新获得了生的希望。
他偷偷逃离了监狱,改名换姓开始了新的生活。
在新的生活中,让-瓦尔简成为了一名富有的工厂主,他用自己的财富和智慧帮助了许多人,成为了一个备受人们尊敬的人物。
然而,他的过去却一直在纠缠着他,他的真实身份和他的罪行被揭露了出来。
在一系列的磨难和挫折之后,让-瓦尔简最终选择了牺牲自己,来换取他人的幸福。
悲惨世界通过让-瓦尔简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当时法国社会的黑暗和不公,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悲剧。
小说中的每个人物都栩栩如生,他们的命运和情感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雨果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思考,展现了他深刻的人道主义情怀和对自由和平等的向往。
悲惨世界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和社会的思考。
它给人们带来了对生活的启示和对人性的思考,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和悲剧,也让我们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部作品至今仍然备受人们的喜爱,它的价值和意义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发凸显。
悲惨世界主要内容
悲惨世界主要内容总结精选(1):《悲惨世界》资料简介《悲惨世界》是雨果的代表作,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尖锐矛盾和贫富悬殊,描述了下层人民的痛苦命运,提出了当时社会的三个迫切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猛烈抨击了资产阶级法律的虚伪。
全面反映了19世纪前半期法国的社会政治生活。
小说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欢迎。
到了20世纪,它又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同样吸引了无数的观众。
小说的情节大致是这样的:农民出身的贫穷工人冉阿让有一次看见姐姐的几个孩子饿得直哭,于是去偷面包,不幸被人抓住,判了5年徒刑。
他几次越狱,被抓回来又加判了共14年刑期,结果为了一块面包坐了19年的牢。
出狱之后,冉阿让到处遭人白眼,没有工作,没有饭吃,他发誓必须要向社会复仇。
这时,一个叫米里哀的主教感化了他,他决心行善积德,做一个好人。
他化名马德兰,在一个城市办了个工厂,成为富翁。
他为贫穷的人带给就业机会,给他们饭吃,给他们房子,他处处乐于助人,被市民们选为市长。
这时,市里来了一个叫芒汀的姑娘,她原是农村姑娘,到城里做工,被人诱骗生下一个女儿。
她把女儿珂赛特寄养在一个旅店老板家中,老板是个恶棍,趁机敲诈她,芒汀被迫卖掉美丽的头发、漂亮的牙齿,又卖身当了妓女,最后贫困交加,病得奄奄一息,冉阿让听说后立即去照顾她,答应在她死后抚养她女儿珂赛特。
这时,警察沙威正追捕失踪多年的苦役犯冉阿让,在马德兰市,他抓住了一个贫穷的工人,认为他就是冉阿让,准备把他送进监狱,为了救这个无辜的工人,冉阿让挺身而出,主动承认了自己的身份。
他又落入警察手中,去监狱的路上,他设法逃脱了。
冉阿让立刻找到珂赛特,带着她躲在一个僻偏的修道院里。
多年过去了,珂赛特已长成了一个漂亮的大姑娘,她和一个共和党人马吕斯相爱了。
1832年,巴黎爆发了共和党领导的起义,遭到七月王朝的血腥镇压,马吕斯身负重伤,冉阿让冒着生命危险透过下水道把他救了出来。
世界名著《悲惨世界》介绍
19书共分五部,讲述了一个关于爱、宽恕和救赎的故事。
这部小说不仅展示了雨果深刻的人性洞察力,也反映了19世纪法国社会的复杂现实。
故事的开端,年轻的冉·阿让因为偷窃面包而被判处五年徒刑。
在狱中,他遇到了一位善良的神父,神父给了他一片面包和一件衣服,让他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
然而,当冉·阿让试图逃跑时,被警察抓住,并被判处终身监禁。
在这个过程中,冉·阿让的内心充满了愤怒和绝望。
在监狱中,冉·阿让遇到了一位名叫芳汀的女子。
芳汀是一个勤劳善良的女人,她为了抚养自己的女儿珂赛特,不得不卖掉了自己的头发、牙齿和衣物。
然而,当她的女儿被冉·阿让救出后,她却被迫离开了女儿,独自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冉·阿让对芳汀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决定为芳汀复仇,报复那些欺负她的人。
在复仇的过程中,冉·阿让变得越来越残忍和疯狂。
他利用自己的力量,对那些欺负芳汀的人进行了无情的打击。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冉·阿让也逐渐失去了自己的人性,他的内心充满了仇恨和痛苦。
最终,冉·阿让在一场决斗中失去了一切,他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而芳汀则在冉·阿让死后,才意识到自己对他的爱有多深。
她决定放弃一切,与冉·阿让的灵魂共度余生。
在这个过程中,雨果通过对人物的描绘,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
他让我们看到了欲望、信仰、理性和疯狂之间的斗争,也让我们看到了人类在面对命运时的无奈和挣扎。
这部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它让我们思考人类的道德、信仰和社会,也让我们反思自己的生活和命运。
总的来说,《悲惨世界》是一部震撼人心的文学巨著,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分。
这部小说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也让我们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19这个时代,封建制度逐渐瓦解,资本主义开始兴起,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
悲惨世界介绍
这是一部雄浑的史诗,是一个人的史诗,但又不限于个人的意 义。主人公冉阿让一生的道路是那么坎坷,几乎具有了各种非凡的 活力,他是一个浪漫主义色彩浓厚的传奇性的主人公。这个人物的 浪漫主义色彩,更重要的是表现在他的道德精神方面,他的精神历 程也像史诗一样可歌可泣。他本是一个本性善良的劳动者,社会的 残害、法律的惩罚、现实的冷酷使他"逐渐成了猛兽",盲目向社会 进行报复,以致犯下了真正使他终身悔恨的错事,而这种悔恨却又 导致一种更深刻的觉悟,成为他精神发展的起点,促使他的精神人 格上升到了崇高的境界。 冉阿让并不是一个抽象的人。从出身、经历、品德、习性各方 面来说,质, 他是被压迫、被损害、被侮辱的劳苦人民的代表。他的全部经历与 命运,都具有一种崇高的悲怆性,这种有社会代表意义的悲怆性, 使得《悲惨世界》成为劳苦大众在黑暗社会里挣扎与奋斗的悲怆的 史诗。
维克多· 雨果(1802.2.26~1885.5.22), 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 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法 兰西的莎士比亚”。文学界的大师。 雨果出生于法国东部紧挨瑞士的杜省贝 桑松,10岁回巴黎上学,中学毕业入法学院 学习,但他的兴趣在于写作,15岁时在法兰 西学院的诗歌竞赛会得奖,17岁在“百花诗 赛”得第一名,20岁出版诗集《颂诗集》, 因歌颂波旁王朝复辟,获路易十八赏赐,以 后写了大量异国情调的诗歌。
《悲惨世界》,是法国作家维克 多· 雨果于1862年所发表的一部长篇 小说。是十九世纪最著名的小说之一。 小说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十几 年的时间。故事的主线围绕主人公获 释罪犯冉阿让试图赎罪的历程,融进 了法国的历史、建筑、政治、道德哲 学、法律、正义、宗教信仰。《悲惨 世界》因为内容丰富和内涵深刻,使 读者们都体会到作品有一种深远的分 量感,让众多读者感动。
书籍分享介绍:《悲惨世界》
其他主要角色的塑 造与意义
沙威警长
作为法律的代表,他的 冷酷与坚持反映了社会 的不公与矛盾。
珂赛特
悲惨世界中的希望之光, 她的遭遇与成长揭示了 爱与救赎的力量。
马吕斯
革命青年的代表,他的 勇敢与坚定体现了对正 义与自由的追求。
人物关系与情感纠葛
介绍《悲惨世界》中的主要人物及 其关系,如冉阿让与珂赛特、沙威 警长与冉阿让等。
电视剧版的角色塑造
电视剧版《悲惨世界》在角色塑造上更加细腻,通过演 员的表演深入展现了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改编与原著的差异与联系
情节改编
影视作品对原著情节进行了删减和重组, 以适应电影/电视剧的叙事节奏。
角色塑造
影视作品中的角色塑造与原著有所不同, 演员的表演也赋予了角色新的生命。
主题呈现
影视作品通过视觉和听觉手段,更直观 地呈现了原著中的社会问题和人性探索。
社会不公与救赎之路
作品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压迫,但同样展 现了个人通过努力与善行实现救赎的可能。
爱与希望的力量
在悲惨的世界中,爱与希望成为人们坚持 下去的动力,展现了人性的伟大与坚韧。
对法律与道德的深刻反思
《悲惨世界》揭示了19世纪法国法律的不公和 腐败,对穷人的残酷对待和社会的不平等。
法律的不公与腐败
读书分享《悲惨世界》
2024
目 录
01. 作品背景 02. 故事梗概 03. 人物分析 04. 主题思考 05. 个人看法 06. 影视改编评价
作品背景
作者维克多·雨果介绍
法国文学巨匠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19世纪浪漫 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被誉为
“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悲惨世界》创作 背景
最新-《悲惨世界》世界名著内容梗概精品
《悲惨世界》世界名著内容梗概
篇一:名著梗概:《悲惨世界》名著梗概:《悲惨世界》(法国)雨果著[故事梗概]米里哀先生是法国南部的地区狄涅的主教。
他是个七十五岁的老人,原出身于贵族,法国大革命后破落了。
他学问渊博,生活俭朴,好善乐施。
他把每年从政府那里领得的一万五千法郎薪俸,都捐献给当地的慈善事业。
被人们称为卞福汝(意为“欢迎”)主教。
米里哀先生认为自己活在世上“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命,而是来保护世人心灵的”。
当时一些村镇受到强盗的搔扰,他亲自去感化他们。
为了不踩死一只蚂蚁,他扭伤了筋骨。
他宣扬人们解除痛苦最妥善的办法是“彼此相爱”。
一八一五年十月初,一个刚出狱的犯人冉阿让路过狄涅城,谁也不肯收留他过夜。
主教米里哀先生却收留了他,并称他为兄弟。
冉阿让是个中等身材的汉子,体格粗壮,长须,身背布袋,约莫四十来岁,正在盛年。
当他走进主教家时,他直接告诉米里哀先生,他是个苦役犯,在牢里度过了十九年。
同时,他谈起在狄涅城里借宿的困难:“好多个人家都不要我。
我又到了监狱,看门的人也不肯开门。
我也到过狗窝里。
那狗咬了我,也把我撵了出来,好象它也是人似的,仿佛它也知道我是谁似的。
我就跑到田里,打算露天过一宵。
可是天上没有星星。
我想天要下雨了,又没有好天主阻挡下雨,我再回到城里??”主教邀请冉阿让和他一同用晚餐,并为他铺了一张洁白的床过夜。
这是冉阿让十九年来第一次有床睡。
悲惨世界的内容梗概_读书笔记_经典语录
悲惨世界的内容梗概_读书笔记_经典语录《悲惨世界》是维克多·雨果的一部伟大作品,深刻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复杂。
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法国,充满了动荡和变革。
咱们就来聊聊这部小说的内容梗概、读书笔记和一些经典语录。
一、故事主线1.1 让·瓦尔让让·瓦尔让是小说的主角,一个从监狱里刚出来的前囚犯。
为了偷面包养活妹妹的孩子,他被判了五年,后来又因为逃跑加了几年。
他出来后,社会对他是冷漠和排斥。
可是,这个男人并不打算就此沉沦。
他遇到了主教巴比安,主教给予了他宽恕和帮助,瓦尔让决定重新做人。
这种变化让人感到希望。
1.2 贾维尔贾维尔是个警察,对法律极其忠诚。
他把瓦尔让视为罪犯,誓言要抓住他。
两人的对峙象征着法与爱的冲突。
贾维尔对法律的执着让人无奈,他就像一把锋利的刀,时时刻刻要割裂人性和情感。
二、爱与救赎2.1 科赛特瓦尔让在逃亡的过程中,收养了一个名叫科赛特的小女孩。
科赛特是个孤儿,命运多舛,早年被残酷的养母对待。
瓦尔让将她视如己出,努力为她创造一个温暖的家。
他们之间的亲情感动人心,这种无私的爱就是救赎的开始。
2.2 马吕斯马吕斯是个年轻的理想主义者,代表了对社会变革的渴望。
他与科赛特相爱,两人之间的纯真爱情让整个故事更加动人。
马吕斯的革命激情也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唤醒了无数人的觉悟。
这种爱情不是简单的浪漫,而是一种对未来的希望。
2.3 革命故事中,巴黎的革命运动是重要的背景。
人们为了自由和正义奋起反抗。
瓦尔让参与了这场运动,体现了他对人性的责任感。
革命的激情激荡着每一个人,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渴望与勇气。
瓦尔让在这场运动中再次选择了宽恕与爱,成为了真正的英雄。
三、痛苦与希望3.1 社会的黑暗面小说里,贫穷与饥饿随处可见。
雨果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种种不公,像是对人性的一种拷问。
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铤而走险。
瓦尔让的遭遇恰恰折射出那时社会的悲惨与绝望。
3.2 绝境中的光亮尽管故事充满了痛苦,但每一次绝望中,总能找到一丝光亮。
《悲惨世界》简介
《悲惨世界》简介《悲惨世界》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一部文学巨著,被誉为19世纪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之一。
全书通过丰富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变化,揭示了人性中的善恶、正义与邪恶的斗争,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法国社会的阶级冲突和人民苦难的现实。
一、作者简介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1885年)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也是世界文坛上的巨擘之一。
他以丰富的创作才能和思想深度闻名于世。
雨果的其他著名作品还包括《巴黎圣母院》和《人间悲剧》等。
二、作品背景《悲惨世界》的故事背景设定在19世纪法国,这一时期正是法国工业革命和巴黎公社的兴起时期。
社会变革和阶级矛盾激化,造成了底层人民的极大困苦。
雨果以此为背景,通过一系列的人物命运交错和悲剧的描写,展示了当时社会黑暗、不公和人民苦难的现实。
三、故事概述《悲惨世界》的故事主要围绕主人公让·瓦尔简(Jean Valjean)展开。
让·瓦尔简是一个受到不公正对待的穷苦人,曾因盗窃面包而被判重刑。
在获释后,他经历了一系列的转变和艰辛,最终成为一位富有仁慈和正义感的好人,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其他被社会遗弃的人。
除了让·瓦尔简,其他塑造鲜明的角色也丰富了小说的情节。
例如法官让·迪尼亚(Judge Domani)代表了法律和正义,与让·瓦尔简产生了多次交集。
而他的原型,法国历史上的人物拉扎尔-克雷塞(Lasurus Crespon)则象征了一个真正的犯罪人物。
四、小说的主题《悲惨世界》涉及到了诸多深刻的主题。
其中,阶级矛盾和社会不公是最为重要的主题之一。
小说通过让·瓦尔简的命运,揭示了底层人民的困苦和权力的滥用。
雨果以感人的笔触勾画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善恶的斗争,探讨了正义与邪恶的界线。
此外,爱与宽恕也是《悲惨世界》中的重要主题之一。
小说中,让·瓦尔简通过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改变自己的命运,最终以宽恕他人和给予帮助的方式赢得了幸福。
《悲惨世界》简介
《悲惨世界》内容简介《悲惨世界》是雨果的代表作,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尖锐矛盾和贫富悬殊,描写了下层人民的痛苦命运,提出了当时社会的三个迫切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猛烈抨击了资产阶级法律的虚伪。
全面反映了19世纪前半期法国的社会政治生活。
小说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欢迎。
到了20世纪,它又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同样吸引了无数的观众。
小说的情节大致是这样的:农民出身的贫穷工人冉阿让有一次看见姐姐的几个孩子饿得直哭,于是去偷面包,不幸被人抓住,判了5年徒刑。
他几次越狱,被抓回来又加判了共14年刑期,结果为了一块面包坐了19年的牢。
出狱之后,冉阿让到处遭人白眼,没有工作,没有饭吃,但是他的通行证又被盖上“服过苦刑”,“千万警惕”的字样。
没有人留宿他,更没有人给他工作。
这时有一个米里哀的主教神父突然降临,热情接待了他,为他提供了一张温暖柔软的床。
但冉阿让的生活经历从未告诉他什么是信任和如何对待他人的信任。
不仅如此,他甚至不能简单地接受下这份情意。
夜里他偷盗了神父家,并盗走银餐器逃到街上,结果被警察捉住。
当警察押他来见神父时,神父却说:“我这里最值钱的是那对银烛台,我不是也送给你了吗?你为什么忘了把它们也一起带走呢?”一句话解救了冉阿让,使他免受二次入狱之苦。
事后,神父还坚持将两支烛台连同银餐器一起送给冉阿让。
米里哀主教感化了他,他决心行善积德,做一个好人。
他化名马德兰,在一个城市办了个工厂,成为富翁。
他为贫穷的人提供就业机会,给他们饭吃,给他们房子,他处处乐于助人,被市民们选为市长。
这时,市里来了一个叫芒汀的姑娘,她原是农村姑娘,到城里做工,被人诱骗生下一个女儿。
她把女儿珂赛特寄养在一个旅店老板家中,老板是个恶棍,趁机敲诈她,芒汀被迫卖掉美丽的头发、漂亮的牙齿,又卖身当了妓女,最后贫困交加,病得奄奄一息,冉阿让听说后立即去照顾她,答应在她死后抚养她女儿珂赛特。
这时,警察沙威正追捕失踪多年的苦役犯冉阿让,在马德兰市,他抓住了一个贫穷的工人,认为他就是冉阿让,准备把他送进监狱,为了救这个无辜的工人,冉阿让挺身而出,主动承认了自己的身份。
世界百部名著简介-悲惨世界
世界百部名著简介-悲惨世界经典名著一部社会史诗《悲惨世界》是一部揭示社会问题的长篇小说,作者雨果称这部小说为“社会的史诗”。
小说写成后,用9种文字同时在欧洲一些国家出版,受到进步作家们的热情赞赏。
20世纪30年代,《悲惨世界》开始介绍到我国,引起读者的极大兴趣。
著名作家茅盾把它同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并提,说它“有《战争与和平》那样伟大的气魄,那样多方面的生活描写,那样多的篇幅”。
一部鸿篇巨制《悲惨世界》是一部规模宏大的巨著,100多万字。
它共分五部:第一部芳汀;第二部珂赛特;第三部马吕斯;第四部布留墨街的恋歌与圣但尼斯街的史诗;第五部冉阿让。
五部各有独立的故事,枝叶繁复,但又都以主人公冉阿让的活动为主线,结为一个整体。
失业工人冉阿让,因偷面包,被捕入狱。
出狱后受“仁爱”精神感化,努力从善。
一次偶然机会使他成了资本家、并被任命为市长。
他乐善好施,尽自己可能帮助像芳汀、珂赛特一样受苦的人们,但警官沙威一直追踪他,使他不得不隐姓埋名,四处流亡,最终也未摆脱沙威。
小说描写了冉阿让、芳汀、珂赛特三位主人公的悲惨遭遇,无情地揭露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这一主题。
《悲惨世界》的创作过程这部小说以真实的事件作为基础。
1801年,贫苦农民彼埃尔·莫因偷了一块面包,被判5年苦役,出狱后,随身带一张黄色的身份证,到处找不着工作。
此事引起了雨果的关注。
约在1828年时,他打算以彼埃尔·莫为题材写一部小说。
1845年动笔,1862年在盖纳西岛流亡时完成。
其间经历了1848年革命,使得小说的内容大大扩充,思想也得以深化。
作者风采一代文豪——雨果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19世纪法国重要的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和社会活动家。
1802年2月26曰出生于法国东部的贝尚松省。
雨果在文艺思想上支持浪漫主义,在政治上支持资产阶级自由主义。
【语文知识点】雨果作品悲惨世界简介
【语文知识点】雨果作品悲惨世界简介主人公冉阿让原是个诚实的工人,一直帮助穷困的姐姐抚养七个可怜的孩子,有年冬天找不到工作,为了不让孩子饿死而偷了一块面包,被判五年徒刑;又因不堪忍受狱中之苦四次逃跑,刑期加到十九年;出狱之后。
苦役犯的罪名永远地附在他的身上,他找不到工作,连住宿的地方都没有。
后来他受到一位主教的感化决心去恶从善;改名换姓埋头工作,终于当上了市长,成了大富翁后他乐善好施,兴办福利,救助孤寡;然而法律去滥判无辜,他为了不嫁祸于人毅然上法庭承认自己的真实姓名,并为救助孤女而逃出法律的魔爪。
然而法律不容他,社会不容他,连他辛辛苦苦带大的孤女也误解他,他多年舍已救人,最后却在孤寂中走向死亡,这是悲惨世界中的悲惨典型。
作品中还通过一个不幸女子芳汀的一生和她的私生女柯赛特的遭遇来揭示社会逼良为娼、儿童身心受虐,从而全面地展开对社会的批判。
1、《悲惨世界》是雨果创作高峰时的巨著,是雨果现实主义小说中最成功的一部代表作,是19世纪最著名的小说之一。
2、2021年4月,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1年版)》高中段。
维克多·雨果,英文名: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国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雨果的创作历程长达60余年,其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
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和《悲惨世界》,短篇小说有《“诺曼底”号遇难记》(在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课中称《船长》)。
《“诺曼底”号遇难记》还被选入教材语文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九课、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十课、沪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十课。
悲惨世界简介
悲惨世界简介本文是关于读书笔记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悲惨世界简介(一)《悲惨世界》一书中,雨果以卓越的艺术魅力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奴役劳动人民、逼良为娼的残酷现实。
雨果的这部传世之作,创造了一部反映法国现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长篇史话。
全书时间跨度长达近半个世纪,个人命运与历史题材的结合,气势磅礴,色彩瑰丽,最大限度地体现了雨果在叙事方面的过人才华。
悲惨世界简介(二)冉·阿让(Jean Valjean):因为偷一条面包救济外甥而坐牢十九年的囚犯,原本只判五年徒刑,但由于他并不信任法律,屡屡越狱以致罪刑加重。
他倔强不惧强权的个性使探长沙威对他深恶痛绝,他过人的气力也使沙威对他印象深刻,两人遂结下一生相互追逐之缘。
假释后他受神父启发向上,改名当上市长,为人慈悲,帮助女工芳汀抚养女儿珂赛特,救了女儿的情人——革命青年马吕斯,在女儿有了好归宿之后,带着赎罪的爱离开了人间。
芳汀(Fantine):冉阿让工厂里的一名女工,她有段坎坷的青春,在怀了情人的骨肉之后却被恶意遗弃,为了女儿的生活,只好忍下心把她寄养在蒙佛梅一位酒馆老板的家里,自己来到巴黎谋生并定时寄钱回去,但由于她有私生女的事被同事揭发,被赶出工厂,只好卖了首饰、长发,甚至肉体,不幸沦为一名妓女。
幸好遇见冉阿让,托付了女儿的未来才安心的逝去。
珂赛特(Cosette):芳汀可怜的女儿,当初虽然被母亲恳求般的托付给酒馆一家,却没有享受到一天童年的无忧生活,反而被当成女佣一般,成天埋头做杂活,母亲攒下的钱几乎全用来栽培酒馆老板的亲生女儿。
不过她苦命的日子比起母亲是少了许多,冉阿让把她视如己出,使她能忘却童年回忆,后来她和青年马吕斯恋爱,有情人终成眷属。
沙威(Javert):正义的坚持者,也是正义的顽固者,他相信慈悲是罪犯的根苗,特别是像冉阿让这样的人。
所以穷其一生誓将他抓回牢狱,却发现冉阿让的本性是多么善良,这对一个抱持人性本恶论的警探而言,是非常残酷的一件事,因此他在下水道放走背负马洛斯的冉阿让之后,由于无法再面对自己持守多年的信念,选择跳河结束他充满殉道意味的一生。
悲惨世界主要内容
悲惨世界主要内容引言《悲惨世界》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一部伟大作品,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小说以法国革命为背景,展现了人性的善恶、正义的追求以及命运的无情。
这篇文章将介绍《悲惨世界》的主要内容,以及对读者产生的深远影响。
故事概述《悲惨世界》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法国。
故事主要围绕着主人公让·瓦尔真(Jean Valjean)展开。
让·瓦尔真原本是一个贫苦农民,在为了挨饿偷了一块面包后,被判了十九年的苦役。
在狱中,他受到了监狱长贝亚尔(Bishop Myriel)的仁慈救助,这次经历改变了他的一生。
让·瓦尔真出狱后,他遭受了严重的社会歧视和贫困。
他试图重获新生,在贫民窟里找到了工作,但由于过去的劣迹,他很难被社会接纳。
然而,一个善良的主教贝亚尔再次出现在他的生活中,并给予了他慷慨的援助。
这次经历让让·瓦尔真决心改变自己,并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其他人。
故事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是年幼的科赫塔(Cosette)。
科赫塔是一个被虐待的孤儿,让·瓦尔真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救了她,并收养了她。
让·瓦尔真无私地爱护科赫塔,给予她关爱和教育,希望她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
在故事的背景中,法国发生了一次冲突激烈的革命。
这个革命为故事的人物们带来了希望和改变,但也带来了痛苦和死亡。
在这个动荡的时期,让·瓦尔真和科赫塔的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主题与意义《悲惨世界》展现了法国社会的黑暗与底层人民的苦难。
通过描绘让·瓦尔真和其他人物的命运,雨果揭示了社会阶级与贫富差距的不公平。
他强调了人道主义和怜悯的重要性,呼吁社会对弱者给予关注和支持。
另一个重要主题是法国革命的意义与代价。
革命给予人民希望和自由,但也带来了大量的痛苦和生命的牺牲。
通过描述革命背景下人物的追求和牺牲,雨果揭示了革命的复杂性和后果。
《悲惨世界》也探讨了个人的道德与良知。
让·瓦尔真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一个有罪良知和内心复杂的人。
悲惨世界故事梗概
悲惨世界故事梗概悲惨世界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小说以法国革命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让-瓦尔简·悲汝斯在法国革命时期的悲惨遭遇和奋斗经历。
小说以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丰富的人物形象而著称,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故事背景设定在19世纪初的法国,法国革命前夕社会阶级对立尖锐,贫富悬殊,人民生活在极度贫困和压迫之中。
主人公让-瓦尔简·悲汝斯是一个被社会所摧残的可怜人,他因偷面包而被判处苦役,后来逃亡到巴黎,成为一名小贩。
然而,他的一生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改善,仍然饱受贫困和不公的对待。
在巴黎,悲汝斯遇到了一对可怜的母女芳汝丝和科赛特,他们的遭遇使他深受触动,决心帮助她们。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悲汝斯成为了一名富有的商人,但他的内心却始终热爱着芳汝丝。
然而,芳汝丝却爱上了年轻的学生马利厄斯,悲汝斯的爱情最终成为了一场悲剧。
与此同时,革命的浪潮正在法国蔓延,社会的变革让人们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悲汝斯和他的朋友们也卷入了这场浩劫之中,他们在革命的洪流中挣扎求存,面对着生死考验和道德选择。
在这一过程中,悲汝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得到了深刻的改变,他逐渐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个体,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
最终,悲汝斯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牺牲了自己,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存在人们的心中。
小说通过讲述悲汝斯的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善良和伟大,呼吁人们关爱弱者,追求正义和平等。
悲惨世界是一部充满人性关怀和社会批判的作品,它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面镜子,反映出人类社会的黑暗和光明。
这部小说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不公,引发了人们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告诉我们,即使生活再艰难,也要保持对美好的追求,对正义的信仰,对爱的执着。
《悲惨世界》主要内容概括
《悲惨世界》主要内容概括《悲惨世界》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于1862年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
它以19世纪法国社会为背景,通过一系列生动而多样的人物形象,展现了社会不公、贫困与痛苦的现实。
《悲惨世界》以法国历史上的巴黎巷战为开篇,描绘了拿破仑时代的法国社会动荡不安。
随后,故事转向主人公让·瓦尔简的生活。
让·瓦尔简是一个善良而受苦的贫民,因偷面包而被判处19年的苦役,他的遭遇展现了社会对贫困阶层的残酷对待。
在苦役期间,他遇到了善良的主教米里亚尔,并得到他的宽恕与帮助,改变了他的人生。
在让·瓦尔简的故事中,我们也了解到了法国社会的其他人物,如警察雅夫尔、法官夏维尼、妓女法人盖纳、悲惨的工人家庭等。
他们的生活和命运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小说的多线叙事结构。
小说还深入描绘了学生起义、巴黎市民起义等历史事件,展示了社会阶级冲突和人民的反抗精神。
一个重要的情节线是让·瓦尔简化名为马德兰,并成为一位成功的工厂主人。
他以善良和慈爱为指导原则,关心雇员的福祉,并设立了一个寄宿学校来帮助穷苦的孩子。
他的行为体现了作者对人性的积极看法,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奉献。
另一条情节线是围绕着妓女法人盖纳和她的女儿柯赛特展开的。
法人盖纳为了保护女儿,不惜付出一切。
柯赛特在让·瓦尔简的帮助下摆脱了贫困,成为一个善良和坚强的女性,她的爱情线也与让·瓦尔简的命运有着紧密的联系。
《悲惨世界》的主题之一是社会不公和贫困的揭示。
雨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贫困者的痛苦和无奈,以及社会对他们的冷漠和剥削。
他揭示了社会制度对个体命运的影响,呼吁关注弱势群体的命运,并提出了对社会不公进行反思和改变的呼吁。
另一个主题是爱与宽容。
小说中充满了爱与宽容的力量,主人公让·瓦尔简通过自己的善良和宽恕,改变了自己和他人的命运。
他的行为体现了雨果对人性的美好信念,强调了爱与宽容对社会和个体的重要作用。
外国文学名著简介:悲惨世界
外国文学名著简介:悲惨世界《悲惨世界》是一部揭示社会问题的长篇小说,作者雨果称这部小说为“社会的史诗”。
小说写成后,用9种文字同时在欧洲一些国家出版,受到进步作家们的热情赞赏。
20世纪30年代,《悲惨世界》开始介绍到我国,引起读者的极大兴趣。
著名作家茅盾把它同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并提,说它“有《战争与和平》那样伟大的气魄,那样多方面的生活描写,那样多的篇幅”。
《悲惨世界》是一部规模宏大的巨著,100多万字。
它共分五部:第一部芳汀;第二部珂赛特;第三部马吕斯;第四部布留墨街的恋歌与圣但尼斯街的史诗;第五部冉阿让。
五部各有独立的故事,枝叶繁复,但又都以主人公冉阿让的活动为主线,结为一个整体。
失业工人冉阿让,因偷面包,被捕入狱。
出狱后受“仁爱”精神感化,努力从善。
一次偶然机会使他成了资本家、并被任命为市长。
他乐善好施,尽自己可能帮助像芳汀、珂赛特一样受苦的人们,但警官沙威一直追踪他,使他不得不隐姓埋名,四处流亡,最终也未摆脱沙威。
小说描写了冉阿让、芳汀、珂赛特三位主人公的悲惨遭遇,无情地揭露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这一主题。
这部小说以真实的事件作为基础。
1801年,贫苦农民彼埃尔·莫因偷了一块面包,被判5年苦役,出狱后,随身带一张黄色的身份证,到处找不着工作。
此事引起了雨果的关注。
约在1828年时,他打算以彼埃尔·莫为题材写一部小说。
1845年动笔,1862年在盖纳西岛流亡时完成。
其间经历了1848年革命,使得小说的内容大大扩充,思想也得以深化。
一代文豪——雨果维克多·雨果是19世纪法国重要的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和社会活动家。
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的贝尚松省。
雨果在文艺思想上支持浪漫主义,在政治上支持资产阶级自由主义。
1827年发表了韵文剧本《克伦威尔》及其《序言》。
这篇《序言》成为当时浪漫主义运动的重要宣言,雨果也被认为是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悲惨世界》(法语:Les Misérables,原意为“悲惨的人们”,“可怜的人们”),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Victor-Marie Hugo)于1862年所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
是19世纪最著名的小说之一。
小说描绘了19世纪初20年间几个法国人物的生活,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1832年巴黎共和党人起义。
故事的主线围绕主人公获释罪犯冉阿让(Jean Valjean)试图赎罪的历程。
小说同样试图检视他的赎罪行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的所造成的影响。
这部宏大的小说,融进了法国的历史,以及巴黎的建筑、政治、道德哲学、法律、正义、宗教信仰,检视了善、恶和法律的本质,同样还有爱情与亲情的种类和本质。
雨果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一个真实的罪犯和警察“François Eugène Vidocq”,他把这个真实人物的性格分成了故事中的两个人物。
悲惨世界通过它不计其数的舞台和荧幕的改编作品被世人所了解。
最著名的改编作品是同名音乐剧。
创作背景
1801年,一个名叫冉阿让(Jean Valjean)的穷苦农民,因饥饿偷了一块面包而判19年苦役,刑满释放后,持黄色身份证(意指:带有前科、案底的假释证明)讨生活又处处碰壁。
到1828年,雨果又开始搜集有关米里哀主教及其家庭的资料,酝酿写一个释放的苦役犯受圣徒式的主教感化而弃恶从善的故事。
在1829年和1830年间,他还大量搜集有关黑玻璃制造业的材料,这便是到蒙特罗,化名为马德廉先生,从苦役犯变成企业家,开办工厂并发迹的由来。
此外,他还参观了布雷斯特和的特龙苦役犯监狱,在街头目睹了类似芳汀受辱的场面。
又据说,雨果年轻时有一次在路上看到两个士兵挟持着一个因偷面包而被判死刑的男子,当时有一位贵夫人坐着漆有家徽的马车经过,囚犯注目贵夫人,但贵夫人对囚犯却视而不见。
他认为此事表明当时法国平民承认贵族,贵族却无视平民的存在,从此使他萌发写《悲惨世界》的念头。
《悲惨世界》的主题是写人类与邪恶之间不懈的斗争,人类本性是纯洁善良的,将一同走向幸福,但要经过苦难的历程。
书中穿插当时法国革命动乱的背景和拿破仑滑铁卢战役的描写,以及当时法国社会的很多细节都有论及,比如俚语,下水道和女修道院等情况,雨果在书中都分有独立章节描写。
故事情节错综复杂,设计巧妙,跌宕起伏。
雨果力图表现严刑峻法只能使人更加邪恶,应根据人道主义精神用道德感化的方法处理,他借主人公之口说道“最高的法律是良心”。
他写道:“将来人们会把犯罪看作一种疾病,由一批特殊的医生来医治这种病。
医院将取代监狱。
”
为了这部书,雨果前后构思了40年,到晚年才完成。
他自称这是“一部宗教作品”。
小说人物
主要人物
•冉阿让(Jean Valjean)(化名:马德兰先生、割风伯伯、白先生、玉尔邦·法白尔):因为偷一条面包救济外甥而坐牢十九年的囚犯,原本只判五年徒刑,但由于他并不信任法律,屡屡越狱以致罪刑加重19年后获得
假释。
他倔强不惧强权的个性使探长沙威对他深恶痛绝,他过人的气力也使沙威对他印象深刻,两人遂结下一生相互追逐之缘。
虽然遭受社会歧视,但米里哀主教拯救了他。
他通过努力,寻求诚实的生活,成为工厂主和市长;收养了芳汀的女儿珂赛特,营救马吕斯出街垒,年老而终。
•沙威(Javert):警察巡官,一次次追捕跟踪冉阿让,但都被甩掉。
便衣潜入街垒却被识破。
冉阿让本可杀死沙威,但却放走了他。
后来,沙威也让冉阿让逃走。
此时,沙威意识到法律程序并不道德。
内心的冲突使他无所适从,最后在自己的警察手册上纪录下冉阿让的种种事迹后投河自尽。
•米里哀主教(Bishop Myriel):迪涅地区主教。
一位慈祥的老教士,因邂逅拿破仑而晋升主教。
尚万强窃走教堂银器时,他说服冉阿让弃恶从善并为其开脱罪责。
•芳汀(Fantine):巴黎女工,怀孕后遭情人抛弃。
芳汀将私生女寄养在德纳第家中,孤身前往马德兰(冉阿让)的工厂做工,后因身世败露而被解雇。
为了支付女儿的寄养费用,出卖了头发、牙齿以及自己的肉体。
马德兰市长了解到她是因为不堪受辱而被捕入狱。
在与女儿重逢前夕,因病故去。
•珂赛特(Cosette):芳汀的私生女。
幼年寄人篱下,后由冉阿让收养。
与马留斯相爱并成婚。
•德纳第夫妇(M. & Mme. Thénardier):落魄的酒店老板。
他们共有5个子女(2女:爱潘妮、阿兹玛;3子:伽弗洛什及其两个弟弟)。
他们
曾经收养珂赛特,但却百般虐待。
破产后移居巴黎,化名“容德雷特”。
勾结犯罪团伙。
德纳第家曾是马吕斯的邻居,并曾“照顾过”马留斯的父亲。
小说结尾时,德纳第大娘死于狱中,而德纳第与二女儿阿兹玛移民美洲,成为奴隶贩子。
•马留斯·彭眉胥(Marius Pontmercy):男爵二世(因爵位由拿破仑授与而不被当时政府承认),与保皇派的外祖父决裂,攻读法律,并加入“ABC 之友”革命组织,与珂赛特相爱。
•安灼拉(Enjolras):1832年巴黎起义时“ABC之友”组织的领袖。
天使般的俊美,全心投入民主、平等与正义的斗争中,致力建立共和国并解放穷苦人。
街垒失陷后牺牲。
•爱潘妮(Éponine):德纳第的长女。
幼年受宠,成年流落街头。
协助其父诈骗钱财。
暗恋马留斯。
帮助并带领马留斯找到珂赛特,阻止其父带人抢劫珂赛特新居。
假扮男孩,哄骗马留斯进入街垒,并想一起殉情。
但却挡住士兵射向马吕斯的子弹,临死时要求马留斯亲吻自己的额头。
马留斯出于对其苦难生活的同情,了却了她的遗愿。
•伽弗洛什(Gavroche):德纳第的长子。
流落街头,成为野孩。
参加街垒战争,在为起义者收集子弹时被杀。
中文译作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苏曼殊翻译了雨果的《悲惨世界》,题名《惨社会》,1903年10月8日连载于《国民日日报》,署名“法国大文豪嚣俄(雨果)著,中国苏子谷译。
”,至12月1日,因报馆被封停刊,前后11回。
次年改由镜今书局出版单行本时增加至14回,署名“苏子谷、陈由己(陈独秀)同译”。
此书未忠于原著,自第7回起,更杜撰情节,篡改处极多,文中竟然出现孔子和小脚,表现出对清朝政府强烈痛恨。
陈独秀续译12至14回。
李丹、方于夫妇从1958年至1984年翻译《悲惨世界》五卷,这是中国第一套《悲惨世界》全译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第一卷,1958年;第二卷,1959年;第三、四卷,1980年;第五卷,198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