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针灸治疗取的穴位
七个穴位治疗肩周炎

七个穴位治疗肩周炎这里指的是五十肩、冻结肩、凝结肩。
如果是颈肩综合征所选穴是不同的。
肩前部的疼痛取鱼际穴肩外侧的疼痛取三间穴肩后侧的疼痛取后溪穴抬不上的取肩髃穴后背不了的取天宗穴肩外后侧的疼痛取中渚穴肩重不能举取肩髎穴按摩肩髃穴的作用与好处缓解治疗肩臂疼、肩关节周围炎、上肢不遂、项强、瘰疬、瘾疹等,肩髃穴位的位置具体在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图解肩髃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肩髃穴】(Jianyuxue)经穴名。
出《针灸甲乙经》。
属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阳蹻之会。
别名:中肩井、扁骨、偏骨、尚骨、偏肩、髃骨。
【名解】“髃”,骨间凹陷的意思。
因为此穴位于间端关节的凹陷处,故名“肩髃穴”。
【主治病症】肩周炎、中风、偏瘫、高血压、多汗症、手臂无力、肩臂疼痛,手臂挛急,肩痛,上肢不遂等。
中医病症:肩臂痛,半身不遂,手臂挛痛,不能上举,手背红肿,四肢热,瘿气,乳痈等。
西医病症: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高血压病,肩周炎,乳腺炎,荨麻疹等。
【配伍应用】背及肩臂肿痛:肩髃、风门、中渚、大杼(《针灸大成》)。
臂细无力,手不得向头:肩髃、臂臑(《针灸大成》)。
半身不遂:肩髃、曲池、列缺、合谷、手三里、环跳、风市、委中、绝骨、丘墟、阳陵泉、昆仑、照海(《神应经》)。
隐疹:肩髃、曲池、合谷、曲泽、手三里、环跳(《针灸逢源》)。
瘰疬:肩髃、支沟、足三里、手三里(《简易普济良方》)。
瘿气:肩髃、大空(《世医得效方》)。
保健养生:平时多用手掌大鱼际处搓搓肩髃或者用中指指腹点揉肩髃,可预防关节炎。
【作用功效】肩髃穴,通利关节疏散风热、舒筋活络,祛风活血,消肿散结。
疏散经络风湿,清泄阳明气火,祛邪解热。
【保健原理】肩髃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
坚持按压,可疏风活络、调和气血。
疏经利节,祛风通络、理气化痰此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肩关节,并与阳跷脉相交会,故疏经活络、通利关节的作用甚强,为治疗上肢痛、麻、凉、瘫诸疾要穴;此穴还具有祛风通络、清热止痒的作用,可治疗外感风邪或风与血分之热相搏于肌肤之间所致的风热瘾疹;此穴的通经理气、化痰散结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瘰疬、瘿气。
肩周炎针灸方

肩周炎针灸方肩周炎针灸特效穴位集锦1,鱼际、外关:对于肩胛内沿疼痛、外展障碍效佳,可以左右手交替使用;2,阳陵泉、三里下(足三里下1寸,胃经穴):疼痛部位以肩胛外侧为主,胳膊内收障碍效佳;3,听宫、养老:对于胳膊不能抬高者效佳。
以上穴位在针刺时可以让患者轻轻活动患肢外旋、内收、抬举,有的患者当场可以见效,或者疼痛减轻或者活动范围略有扩大。
曾经以这三组穴位为主治疗一位50岁的肩周炎患者(病史1年,多方治疗无效,疼痛难忍),每次取穴不过5处,针刺11次,病情缓解一大半。
附:1.奇穴(内关上八寸,左右各一).---一针治愈肩周炎压痛点,嘱病人连咳三声进针,强烈的酸麻胀感并同时伴随活动患肩,位于祖传的非常有效。
2.条山穴治肩周炎:一针海外扬名。
条山穴既条口穴透承山,一针两穴.3.肩周炎穴(位于足三里下1.5寸).病人仰卧位取三寸针同侧取穴针尖在胫腓骨之间游离滞针术捻针10分,针感传至足底过电感为最佳, 嘱患者活动患肩留针30分.在患肩做些放松手法基本一次就可痊愈.我临床使用很久了效果奇佳各位同人不妨试试另外此穴还对各种腰痛有很好得了效,只是手法稍有变动,治腰痛针尖向上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试试吧各位.4. 肩陵穴[阴陵泉穴下九分处],治疗肩周炎有效率100%,治愈率96.7%.首创效著其法是:捻转提插,得气为要,活动关节最佳;以左治右,上病下取.该法用于肩周炎初起者效果更好,轻者一次,重者不过三次,我一般留针15~30分钟,但必须配合活动患处关节.有时遇有复发或顽固者,配合经验方肩周炎药酒方服用月余效果均很好.5.肩胛部疼痛--速效治疗法1,按患侧胸前与肩胛对应部位的痛点,找到特痛点按5-10分钟;2,按健侧尺泽穴5-10分钟.效果:点按胸前痛点,点到痛止.(从阴引阳,不知对不对)尺泽属肺经,主气主节(我的理解)急性发作患者均两次治愈,四个月患者三次治愈,两年患者五次不再疼痛.(治后疼痛发作均较以前大大减轻.)6、对侧找阳陵泉下的压痛点,嘱病人连咳三声进针,强烈的酸麻胀感并同时伴随活动患肩,病痛立减8成,这个实例是2周前刚治疗的一患肩周炎1年之久的病人,3次彻底治愈!阳陵泉为八会穴之筋会穴,效验之果取此意吧,无论怎样治疗只要能更快的减轻病人的痛苦就是好方法.7、5个穴位,治肩周炎肩前部的疼痛取鱼际穴肩外侧的疼痛取三间穴肩后侧的疼痛取后溪穴抬不上的取肩髃穴后背不了的取天宗穴<<指迷>>茯苓丸:肩周炎之神方:茯苓12克.炒枳壳10克,姜半夏9克.芒硝3克.党参15克.白术25克.干姜10克.炙甘草6克.姜黄10克. 五剂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肩周炎的针灸治疗穴位有哪些苟亮

肩周炎的针灸治疗穴位有哪些苟亮发布时间:2023-07-05T05:52:36.133Z 来源:《药物与人》2023年5期作者:苟亮[导读] 肩周炎及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
平昌县中医医院 636400肩周炎及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
是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肌腱、滑囊、关节囊等软组织损伤,退变而引起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
它的临床表现为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病程一般在一年以上,较长者可达两年,发病年龄大多在五十岁以上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由于五十岁左右人易患此病,所以本病又称为五十肩,肩周炎,祖国医学称为漏肩风,冻结肩、五十肩。
该疾病采用中医针灸治疗,效果好。
1、局部选穴局部选穴是临床应用较多的取穴方法,多选取肩背部穴位,具有代表性的是“肩三针”,目前,中医领域对于肩三针具体包括的穴位有着不用的认知,因此也就出现了不同的针灸流派。
但整体来看,目前肩三针治疗方法的总有效率相对较高,疗效较为显著。
当然,由于目前缺乏统一化的研究,因此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除了肩三针外,在夹脊穴进行针灸也是局部选穴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夹脊穴针灸与肩三针搭配进行治疗后,效果则更为显著。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使用针刺夹脊穴的治疗方法,有效率高达98%以上,其中45%左右的患者的肩周炎得到了完全治愈。
2、远部选穴远部取穴主要根据经络腧穴理论加以进行,腧穴在对远隔部位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远部取穴中,条口穴、五腧穴和井穴等穴位在治疗肩周炎中较为常见。
相关中医专家对这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研究,采用远部取穴法,对这些穴位进行针灸治疗,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在缓解疼痛方面的效果与局部取穴法相类似,而在恢复肩关节活动方面,则相较于局部选穴有着明显优势,总治愈率接近98%。
除此之外,针刺阳陵泉穴在近年来的肩周炎治疗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一些中医使用针刺阳陵泉穴的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与以往的远部取穴方式相比,这种方法具有取穴少、见效快和疗效好的特点。
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穴位有哪些

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穴位有哪些在平时,有很多人迫于生活方面的压力,因而需要更加努力的去工作以及劳动,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的,但是长期的过于的劳累也带来很多的问题的,其中很多人就出现了肩周炎的情况,导致手臂的活动出现不适的情况,很多人选择通过针灸治疗的,那么究竟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穴位有哪些,下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标准定位】在肩胛部,肩胛冈上窝中央,天宗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取法】正坐俯伏位,在肩胛冈上窝中点,当天宗穴直上,举臂有凹陷处取穴。
天宗【标准定位】在肩胛部,大致在肩胛骨的正中,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取法】正坐或俯伏位,在肩胛冈下缘与肩胛骨下角之间连线上,当上、中1/3交点,与第四胸椎棘突下间平齐,与臑俞、肩贞成正三角形处是穴。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筋膜、斜方肌、冈下肌。
皮厚,由第三、四、五胸神经后支的外侧皮神经重叠分布。
皮下组织内布有旋肩胛动。
静脉的分支。
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斜方肌表面的背部深筋膜入该肌,及其深面的冈下肌。
前肌由第十一脑神经一副神经支配,后肌由臂丛的肩胛上神经支配。
七星台:穴位名称:肩贞 [经穴] 【定位】: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指寸)【作用】:舒筋利节,通络散结。
【主治】:①肩臂疼痛。
②瘰疬,耳鸣。
【归经】:手太阳小肠经穴位名称:臑俞 [经穴] 【定位】:在肩部,当腋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中【作用】:舒筋利节,通络散结,散寒祛风。
【主治】:①肩臂疼痛。
②瘰疬。
undefined【归经】:手太阳小肠经【类别】:手、足太阳、阳维脉、阳蹻脉交会穴穴位名称:天宗 [经穴] 【定位】: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作用】:舒筋活络,行气宽胸。
【主治】:①肩胛疼痛。
②气喘。
③乳痈。
【归经】:手太阳小肠经穴位名称:秉风 [经穴] 【定位】:在肩胛部,冈上窝中央,天宗直上,举臂有凹陷处【作用】:舒筋活络【主治】:肩胛疼痛,上肢痠麻。
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60例

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60例发布时间:2022-12-09T08:43:09.869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24期作者:王跃颖[导读] 目的:探讨肩周炎采用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王跃颖北京市第六医院针灸科 100007【摘要】目的:探讨肩周炎采用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病例采集自本院 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接诊的 60 例肩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 30 例,运用针灸治疗,针刺穴位:肩贞、肩髃、肩髎、天宗以及阿是穴;风寒湿证加阴陵泉、风池、合谷;肝肾亏虚加太溪、太冲;气血虚亏,加足三里、气海;针刺深度 2 ~ 3 cm,平补平泻,得气后保持半小时,日1次, 10次1疗程,共3疗程。
参照组 30 例,运用西医常规治疗,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同时对肩部痛点注射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2mL+醋酸泼尼松龙2mL,每周/次,3 次 1 个疗程,共3疗程。
运用不同疗法对干预后的疗效、肩部疼痛、肩关节功能等情况做出对比。
结果:经治疗,经针灸治疗后,实验组显效:22例(73.33%);有效:6例(20%);无效:2例(6.67%);总有效率:28例(93.33%)。
参照组治疗后,显效:10例(33.33%);有效:14例(46.66);无效6例(20.00%);总有效率24例(79.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本研究中,在针灸治疗肩周炎的总有效率,肩部疼痛,肩关节功能上,实验组各项结果均优于参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针灸治疗肩周炎可有效改善疼痛,帮助恢复肩部功能,其效果较常规治疗更为理想。
【关键词】肩周炎;针灸;对症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即肩周炎,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并伴有肩关节功能受限,逐渐加重及夜间疼痛较甚,达到某种程度后可自行缓解为主要临床表现。
西医认为肩周炎为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周炎为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
肩周炎特效治疗知识

肩周炎的特效治疗1 治疗肩痛的经验用穴对于肩痛,个人喜欢使用对侧外踝直下的赤白肉际处,直刺0.5-1寸,再在同侧根据疼痛的部位加一针牵引针,比如太阳部位疼痛加后溪、太阴部位疼痛加鱼际、阳明部位加二间、少阳加中渚。
疼痛时间久的可以加健侧董氏奇穴肾关(阴陵泉下2。
5寸),针1-2寸。
在治疗的同时嘱患者活动患肩,一般一次就可以见效。
据本人观察,效果优于肩痛穴和条山穴,请爱友们试一试。
2 综合治疗肩周炎-----肩周炎的最佳治疗方案[治疗手段]1:肩三针加艾条温灸2:TDP烤患处3:推拿治疗4:中药外敷:川乌30 草乌30 肉桂30 干姜30 樟脑30 赤芍20 南星20 白芷20 甘松20 吴茱萸10 威灵仙50 细辛30 川芎15 玄参15以上药打粉,高度醋调至糊状,用伤湿止痛膏固定。
贴敷于肩峰部位,不超过24小时,有时皮肤敏感的人会有过敏现象,可嘱其在略痒时即行揭掉。
一般一贴即见明显效果,每天一贴7天一疗程。
另外肌肉劳损、关节冷痛、扭伤24小时后此方均适用。
5:锻炼(1)蝎子爬墙:让病员侧面面站立靠近墙壁,在墙壁上面一高度标志,以手指接触墙壁逐步向上移动,做肩外展上举动作,每日2-3次,每次5-10分钟,逐日增加上臂外展度数。
也可在屋柱上装一滑车挂绳牵,一端系着患肢病员以健侧上肢向上向下牵拉另一端绳子,来帮助患侧肩关节的锻炼活动。
(2)耸肩坐姿或立姿态双手叉腰,用力上下缩头耸肩,每次耸15下。
每日2次(3)下垂摆动练习:躯体前屈,使肩关节周围肌腱放松,双下肢自然下垂,然后做前后摆动练习(和左右摆动练习),幅度可逐渐加大,以肩关节有轻度疼痛不诱发肌肉痉挛为宜。
3 动态针刺法治疗原发性肩周炎50例治疗方法令患者抬臂寻找痛点,在痛点出现时保持抬臂状态不动,取28号、3寸毫针在痛点进针,沿三角肌肌纤维方向针刺,约刺入2.5寸左右,然后令患者重复使其出现疼痛的抬臂动作,反复这一动作不少于50次。
当该痛点消失,新的痛点出现时,以同一方法进行治疗。
肩周炎治疗汇总

肩周炎1、肩周炎特效穴位:在足四五趾缝间可以找到一压之特痛点,该点是治肩部疾病的特效点.左肩痛压右足,右肩痛压左足,每次按十分钟.再按手对应部位,第二掌骨全息肩穴,耳肩穴,一次按摩即可止痛,可以自按。
2、毫针刺天宗穴治疗肩周炎在左侧天宗穴处,持针斜向上刺入1寸左右,寻找针感,待患者有明显酸胀感后,应用提插和捻转手法,使酸胀感扩散至肩胛部,患者并觉局部有温热感,留针30分钟。
针刺完毕后,配合肩周炎被动运动手法,缓缓加大肩部关节的活动度,治疗一次后患者就感觉肩部症状有明显缓解,治疗6次后基本痊愈。
3、肩周炎针灸特效穴位集锦针灸治疗肩周炎总原则是辨证治疗与循经治疗相结合,但是一些特效穴位也不容忽视。
下面是我总结的、经过临床验证的肩周炎的特效穴位,希望看过这个帖子者遇到此类病人时选择使用。
这些穴位即使单组使用也有立竿见影之效,也可以配合按摩、拔罐等。
1,鱼际、外关:对于肩胛内沿疼痛、外展障碍效佳,可以左右手交替使用;2,阳陵泉、三里下(足三里下1寸,胃经穴):疼痛部位以肩胛外侧为主,胳膊内收障碍效佳;3,听宫、养老:对于胳膊不能抬高者效佳。
以上穴位在针刺时可以让患者轻轻活动患肢外旋、内收、抬举,有的患者当场可以见效,或者疼痛减轻或者活动范围略有扩大。
曾经以这三组穴位为主治疗一位50岁的肩周炎患者(病史1年,多方治疗无效,疼痛难忍),每次取穴不过5处,针刺11次,病情缓解一大半。
4、肩周炎的特效治疗汇总1.奇穴---一针治愈肩周炎压痛点,嘱病人连咳三声进针,强烈的酸麻胀感并同时伴随活动患肩,位于内关上八寸,左右各一.祖传的非常有效。
2.条山穴治肩周炎:一针海外扬名。
92年,到新加坡的朋友家,正赶上朋友的大姨子来访.她当时提到自己患肩周炎多年.西医治疗不见成效.我问她愿不愿意试一试针灸疗法?她非常好奇,表示愿意试一试.我让她抬高右臂看看.她只抬到前胸上下就抬不上去了.我当即取出一支六寸长的毫针,在她患侧腿上的条山穴刺进去.由于针感强烈,病人大叫一声.我让她再抬臂试试,她一下就抬到头顶部位.在场的一片惊呼:神了!条山穴既条口穴透承山,一针两穴.为什么条山穴能治肩周炎呢?条口和承山一属足阳明胃经,一属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在肩部的走向路过缺盆而络督脉的大椎,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交于肩部.两穴经气上行同交于肩,所以治疗肩周炎有奇效.从古人的著作中也可发现,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内病外治.外病内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的重要论述.《素问.五常政大论》谓:“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灵枢.终始篇》云:“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升降出入是人体气机功能运动的基本形式,所谓“升降出入,无器不有”(《素问.六微旨大论》).这样在治疗上就构成了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凡是通过药物.针灸下取以治疗上部病证,上取以治疗下部病症的方法都属于上病下治,下病上治之列.它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依据人体经络.脏腑及气机升降的调节机能而确立的法则,不同于通常按疾病部位而因势利导的方法.3.肩周炎奇效穴肩周炎病程较长虽可自愈但患者痛苦难当.我治疗此病单取一穴我给命名为肩周炎穴<自创>.此穴位于足三里下1.5寸.病人仰卧位取三寸针同侧取穴针尖在胫腓骨之间游离滞针术捻针10分,以针感传至足底过电感为最佳, 嘱患者活动患肩留针30分.在患肩做些放松手法基本一次就可痊愈.我临床使用很久了效果奇佳各位同人不妨试试另外此穴还对各种腰痛有很好得了效,只是手法稍有变动,治腰痛针尖向上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试试吧各位.4.介绍本人多年来针灸治疗肩周炎一经验方法现介绍本人多年来针灸治疗肩周炎一经验方法,虽不为我所创,但用之临床,其效确如创制者所言甚佳,我并在“百度”中搜索相关内容尚未发现有此报道.辽宁王艳春以临床摸索发现的肩陵穴[阴陵泉穴下九分处],治疗肩周炎有效率100%,治愈率96.7%.首创效著.前无记述,后有先赞奖.美国有《屯间报》.香港之《明报》均有报道,曾获市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其法是:捻转提插,得气为要,活动关节最佳;以左治右,上病下取.个人体会:该法用于肩周炎初起者效果更好,轻者一次,重者不过三次,我一般留针15~30分钟,但必须配合活动患处关节.有时遇有复发或顽固者,配合经验方肩周炎药酒方服用月余效果均很好.5.肩胛部疼痛--速效治疗法近期连续治疗六位肩胛部疼痛的患者,效果非常好,整理出来,请同道老师评议. 一位患者疼痛四个多月,吃药,针刺,贴膏,拔罐不见好转,一位患者疼痛两年多,诸法皆治未能奏效,四位急性发作第二天治疗,其中一位到医院拍片诊断为颈椎增生,经医院医生在颈部推按治疗,疼痛加剧,导致颈不能活动.我用以下方法进行治疗:1,按患侧胸前与肩胛对应部位的痛点,找到特痛点按5-10分钟;2,按健侧尺泽穴5-10分钟.效果:点按胸前痛点,点到痛止.(从阴引阳,不知对不对)尺泽属肺经,主气主节(我的理解)急性发作患者均两次治愈,四个月患者三次治愈,两年患者五次不再疼痛.(治后疼痛发作均较以前大大减轻.)治疗肩周炎的方法很多,简取了一些取穴少适用性强的方法贴出来,希望能对各位有帮助!有的方法我亲自试用过,确实有很神奇之处!比如在对侧下找阳陵泉的压痛点,嘱病人连咳三声进针,强烈的酸麻胀感并同时伴随活动患肩,病痛立减8成,这个实例是2周前刚治疗的一患肩周炎1年之久的病人,3次彻底治愈!阳陵泉为八会穴之筋会穴,效验之果取此意吧,无论怎样治疗只要能更快的减轻病人的痛苦就是好方法5、针灸肩周炎1.针刺中平穴中平穴位于外膝眼下5寸,胫骨前脊向外一横指,足三里穴下2寸,上巨虚穴上1寸。
肩周炎针灸治要(刘红云)

肩周炎针灸治要(刘红云)
肩周炎,也叫五十肩、疑结肩、冻结肩,也就是说人到了一定年令,随着气血减弱,尤其是在最容易受寒的大关节肩部就会出现不适的感觉。
现在就讲一下治肩周炎的针灸要点:
1、健侧取穴。
2、首选三肩穴,第一针痛点进针(反后绝),上下三分各一针,治五十肩皆特效(贴骨进针4-7分)
3、肩三针:三间、中渚、后溪
4、长久风湿的,加艾灸驱寒湿。
5、一到阴天发作,加阴陵泉
6、一到晚上发作,加照海(日发申脉,夜发照海)
7、年老体弱加肾关。
8、固定时间发作,加当令经输穴。
针灸与推拿结合治疗肩周炎的体会

中国中医药信 息杂志
・ 1・ 9
针灸 与推拿 结合治疗肩周 炎 的体会
唐巍 东
( 江苏省钟 山干部疗养 院, 江苏 南京 2 0 1) 104
关键 词:针 灸;推 拿;功能康 复训 练;肩周 炎
D :1 . 9 9 j i n 1 0 —5 0 . 0 1 0 .0 6 0I 3 6 / . s . 5 4 2 1 . 2 4 0 S 0 3
薄, 弦。诊断:肩 痹证, 脉 证属 风寒痹阻筋脉, 气血阻滞 不通 。
治 以温 经 通 络 、行 气 活 血 、松 解 粘 连 、滑 利 关 节 。以上 述 方 法 治疗 l 后 , 者 症 状 消 失 , 关 节 活 动 正 常 。遂 又 巩 固治 疗 O次 患 肩 1 O次后 痊 愈 。 2 0 年 6月 8 日随 访未 再 复 发 。 07 3 体 会
背部靠墙而立, 双手握拳屈肘, 做上臂外旋
渐 向. 拉动, L 反复进 行。 动作, 尽量使拳背接近墙壁 , 反复进行, 同时做甩手画圈 。
1 4 4 摇 膀 子 弓箭 步 , 手 叉 腰 , 一 于 握 拳 靠 近 腰 部 , . . 一 另 做 前后 环 转 摇 动 , 度 由 小 到 大 , 作 由 慢到 快 。 幅 动
上 爬 动 , 肢 尽 量 高 举 。 到最 高 处 时 身 体 前 倾 , 部分 体重 压 上 举 使 在 上 肢 上 , 持 片 刻 ,L 缓 缓 放 下 回 到 原 处 , 坚 .肢 反复 数 次 。
以温针灸 ;肩关节周 围广泛压痛 明显者 , 在痛处施 以拔罐 。
12 推 拿 . 患者取 坐位, 医者用 攘法或 一指禅推法 , 于 患者 颈项 两 施 侧及 患侧 肩关节 周围, 并顺势 自患者肩部 至上臂, 配合 点揉风
条口透承山治肩周炎经验-----疗效惊人

条口透承山治肩周炎经验-----疗效惊人里面提到条山穴--条口透承山,治疗肩周炎效果很好。
本人昨日验证,效果很好,比我单纯用靳三针的“肩三针”和局部针刺效果要好。
昨日该患者来治,第五次治疗,之前局部推拿,针刺,拔罐,放血,神灯,都用上了,效果肯定,患者觉得酸痛不适明显改善,但是我不满意,我觉得太慢了。
以下是治疗细节:患者女 50岁,体胖,肤色黄暗,高158,重75kg。
患者自述肩周炎常常发作,每年受凉则发,这次发作,程度最重,酸痛感非常强烈,影响夜间睡眠。
据患者回忆,其几个月前因子宫肌瘤太大,做子宫摘除手术。
术后住院期间手不能放被子里,一放就汗流不止,只好手放被子外,于是受凉发病。
患者来诊时,右手肩膀非常酸痛,整条手臂都酸痛,小臂曲池,手三里所在肌肉非常酸痛。
无法反手摸背,无法触摸对侧肩膀,无法右臂向外水平伸直平展。
触诊:肩背粘连不严重判断:重度肩周炎辩证:手术后气血大伤,外感寒湿。
寒湿为患思路:若用经方,麻杏薏甘汤合越婢加术汤减石膏量针灸思路:肩三针,曲池,手三里,局部痛点神灯,火罐,局部推拿共治疗四次疗效:效果肯定,酸痛缓解,活动幅度变大,但患者程度较重,按此普通思路治疗,取效甚慢,没意思。
于是想到验证论坛的经验。
昨日第五次治疗: 1 先局部推拿 2 按右脚条口穴及其周围,在条口穴及条口下约三厘米处找到明显酸痛的压痛点,患者感觉很强,仅仅指压就已有点受不了。
细节:三寸针刺条口,强手法刺激一两分钟,患者直喊酸胀,命其活动右手。
如此反复好几次,患者右手能摸左肩而且酸痛感不明显。
明显取效再接再励,继续刺激命其继续活动右臂。
三寸针刺阳陵泉,针感向下放射至足跟,强刺激,继续活动手部。
三寸针刺条口下三厘米处反应点,患者感觉特别胀,强刺激,活动手部。
取针,患者能轻松摸左肩,右臂外展平举幅度明显增加,没有以前酸痛感。
本次疗效:酸痛大减,活动幅度大幅度增加,本次效果超过前四次效果总和。
唯患者右腿太胀,走路有点难受,嘱其休息即可。
-肩周炎症状拔罐穴位图

肩周炎拔罐穴位图肩周炎的指压,按摩治疗,先从颈部到肩膀,以蒸热手巾温敷为重点。
并且要注意预防肩膀虚冷。
肩周炎治疗穴位以仔细指压集中于肩膀前后的肩井,肩髃,臑会,臂臑,云门,天宗等各穴位有效。
对肩周炎疼痛进行温灸治疗同样有效。
外用(颈肩松按摩膏),缓解肩颈腰酸、麻、胀、痛。
而且好了以后还能起到预防作用。
治疗肩周炎的穴位(1)肩井:对肩膀酸痛有效的穴位,按摩针灸都可以。
肩井在肩上。
穴位找法:从乳头往正上方的线上,正好在后颈根部和肩膀的中央。
加以压迫会疼痛。
操作:医者抓住病人肩膀,以拇指稍用力揉压。
假如病人自己指压时,则用右手食指指压左肩,而以左手食指指压右肩,对肩膀酸痛有效。
(2)肩髃:属手阳明大肠经。
指压和按摩并用,消除肩膀三角肌疼痛。
位于肩部。
穴位找法:垂肩,当锁骨肩峰端前缘直下约2寸,当骨缝之间,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线上处取穴。
操作:医者用一只手支撑病人的手臂,另一只手拇指指压穴位。
如此可缓和肩膀三角肌疼痛,假如从胸部中心沿着锁骨下面朝本穴位部位反复进行按摩效果更好。
(3)臑会:位于和身体各类机能有关的几条能量路线在身体内交叉,交会之处的表面部位,穴位名因此而来。
能有效缓和肩膀三角肌和上臂部的疼痛,所以,在手臂疼痛而没有办法举高的症状产生时加以揉压,可降低症状。
部位:肩端后侧凹处朝肘最突出之处方向约三个指幅下面。
操作:医者用一手支撑病人手臂,用另一手拇指指压穴位。
肩周炎外用(颈肩松按摩膏),缓解肩颈腰酸、麻、胀、痛。
而且好了以后还能起到预防作用。
(4)臂臑:穴位名称,表示对前臂,上臂疼痛有效的穴位。
能够有效缓和手臂疼痛。
部位:位于手臂外侧。
穴位找法:将手臂朝正侧方举起,从肩膀到肘部分的三角肌会隆起之处。
该三角肌,到手臂中央为好。
压迫其附近,可摸到皮肤下面的肱骨。
臂孺在其凹陷中,加以压迫,从上臂到肘方向会感觉疼痛。
操作:医者用一手支撑病人手臂,另一手拇指指压穴位。
除指压外,抓住前臂部由上往下进行按摩更有效。
肩周炎的针灸治疗方法有哪些

智汇大家诊疗-206 - Family life guide张国勇 (南充市中医医院针灸科)文有一种常见的肩颈疾病,它叫做肩周炎,虽然是骨科疾病中很常见的一种疾病,但是它带给人的影响却是非常巨大的。
中医认为肩周炎是人们到中年之后阳气虚弱、正气渐损、肝肾不足、气血虚弱,导致筋脉肌肉失去了营养,遇到风湿寒邪外侵,让气血凝滞体内,从而发病。
了解中医对肩周炎的认知后,面对肩周炎利用针灸来治疗,究竟是需要如何做呢?肩周炎的针灸治疗方法有哪些?让我们跟着文章再深入了解一下吧!认识一下肩周炎是什么?肩周炎在医学上就是针对肩关节囊以及周围软组织的慢性炎症和退行性病变。
主要是肩关节部位的疼痛和肩膀部位的活动受到限制作为主要特点。
肩周炎大多发生在50岁左右的人群中,因此肩周炎还有一个称呼就叫作五十肩,这指的是年龄超过50岁的人群,肩周炎发病率会相比较高一些。
但是当前的临床研究证明,45岁以上年龄的人,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肩关节制动两周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肩周炎症状。
那么面对肩周炎,需要跟着文章来认识一下,这样才能在尽快尽早发现肩周炎的症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与治疗。
肩周炎患者的主要症状就是肩关节部位会出现局部疼痛,尤其在夜间睡觉的时候,这种疼痛的症状和白天相比会加剧,在严重的情况下,患者甚至不能朝向疼痛的部位睡觉,只能平躺或者向着不同的一侧躺着休息,这给患者生活带来诸多的不便。
因为疼痛,日常患者胳膊也不能进行外伸和内旋等动作,这样持续时间久了,整个肩膀就无法正常活动,同时还会让肩膀部位的肌肉组织出现萎缩的情况,最严重的时候上厕所甚至连裤子都提不起来,所以面对肩周炎一定要接受系统的治疗,不然的话肩周炎症状进一步加剧,对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威胁。
肩周炎的针灸治疗知多少?导致肩周炎的主要病因是因为正气内亏和邪气外侵所导致的,人进入到50岁之后,肝肾精气开始衰退,进行过度劳役,或者是生病后体质虚弱就会导致气血不足这样,会导致肩周炎的发作,邪气外侵是因为居住的环境过于潮湿,晚上睡觉露出肩膀,让这些外邪入侵体内,让寒气留滞于经脉,血气受寒凝固,经脉局限,所以出现了疼痛。
针灸推拿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推拿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针灸推拿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取穴:患侧肩髃、肩髎、肩贞、臂臑、曲池、外关,操作:患者取端坐位,或侧卧位,选穴部位皮肤用75%酒精常规消毒后,选用直径0.3mm、针身长2寸的不锈钢毫针常规针刺,行针手法以患者有酸胀感为好,留针20分钟,出针后予以穴位注射,取穴:肩髎、肩髎、肩贞穴,一般选取二穴为宜。
药物:确炎舒松5-10mg和维生素B1ml-2ml。
常规消毒,以5ml针筒抽取出药液后注射上述二穴中各一半,针尖12向肩关节方向回抽后确认无回血,缓慢注入药物,出针,按揉针孔,使药物得以扩散。
穴位注射后进行推拿治疗:一、用松解放松法,二用运动关节法。
结果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以肩部疼痛及活动功能程度两项为观察指标。
痊愈:患侧肩关节活动度与健侧相同或基本相同,疼痛完全消失,共50例病人,治愈率达100%。
结论针灸推拿穴位结合穴位注射,治疗次数少,注射穴位少,病人痛苦小,疗效显著,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肩周炎针灸推拿穴位注射肩周炎又称冻结肩、五十肩,是指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多见于40-60岁。
此症属中医痹症范畴,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一个较为难治的疾病。
近年,本人采用针灸推拿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该病,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共50例病人,其中男14例,女36例。
年龄最小42岁,最大68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2年;右侧肩周炎34例,左侧16例,轻度疼痛12例,中度疼痛27例,重度疼痛11例。
1.2诊断标准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诊断标准。
1.3排除标准①颈椎病、冠心病等肩外疾病引起肩痛者;②肩关节脱位、肱骨外髁颈骨折、肩关节化脓性关节炎、肩关节结核、肩关节肿瘤等肩内疾病引起肩痛者;③胸廓出口综合征、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臂丛神经炎、肩—手综合征等周围神经疾病引起肩痛者;④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者。
针刺肩痛穴治疗肩周炎技术PPT课件

病变取右侧穴位。 • 针刺方法:3寸毫针平刺1.5寸左右。
• 针刺手法:一步到位针刺法。 • 功能:疏筋活血,清咽利喉,消炎止痛退热,调节
神经。
疗程:
(1)早期患者,即出现临床症状2周以内者,每日一次, 14次一个疗程。 (2)中期患者,即发病2-4周者,每日一次,21次一个疗 程。 (3)晚期患者,即发病1月以上者,每日一次,28次一个 疗程。
握拳,第四掌骨与第五掌骨之间,指掌关 节前凹陷中。
• 解剖:在第四掌骨间背侧集中,布有第四掌
背动脉,皮下有手臂静脉网,和尺神经手背支 (指背神经),和指掌侧固有神经。
取穴原则:
交叉取穴:右病取左,左病取右,即上下左右 交叉为取穴原则。交叉取穴是平衡针法的特色之一, 来源于《内经》的巨、缪刺法。巨刺即左刺右,右 刺左,缪刺即交叉取穴。
平衡针灸学取穴原则
传统针灸以循经取穴、辨证取穴为基本 原则。平衡针灸主要采用定位取穴、交叉取穴、 对应取穴为基本原则。临床中也配合男左女右
取穴、左右交叉取穴、双侧同时取穴等取穴原
则。
二、诊 断 要 点
1、病人年龄在50岁以上,女性多于男性。常于肩部受寒后发 病。 2、肩部疼痛,活动时加重,昼轻夜重,多不能卧向患侧。 3、活动受限。肩关节活动受限,主要有上举、外展、后伸摸 背和穿衣受限。 4、压痛。肩部肿胀不明显,肩关节周围有广泛压痛,日久可 见肌肉萎缩。 5、肌肉抗阻力试验阳性。 6、X线检查一般无特殊发现,部分患者可有骨质疏松肱骨头上 移或关节腔变窄。
单穴疗法原则上是一病一穴,一症一穴,80% 以上 的病症均可采用一个穴位。因为平衡针灸的目的不是 直接去治疗患者的疾病,而是利用一种人为的外因刺 激手段间接依靠患者自身不断修复、不断完善,恢复 患者机体内的平衡系统去治疗自己的疾病。平衡针灸 取穴总计38个平衡穴位,不足传统穴位的1/10。
高树中针药并用治疗肩周炎经验

高树中针药并用治疗肩周炎经验孟宁宁,杜欣冉,石雪萌,舒 杨,翟泰然,张欣茹,闫文丽,李笑颜,马玉侠 指导:高树中(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5)[摘要] 总结高树中教授针药并用治疗肩周炎经验,并介绍典型医案。
高师基于中医经典理论,结合临床实践经验,认为本病病因病机以肝肾亏虚、阳气虚衰、筋失濡煦为本,以风寒湿邪、瘀血痰浊、痹阻筋脉为标,以通补为基本治疗原则,主张针药并用、内外合治。
针灸方面以“有经则辨经,多经求阳明”为指导选取远端穴位,并运用特色刺法,结合局部阿是穴以疏通经络、通调气血;中药方面应用经验方以补益肝肾、温阳散寒;同时结合耳穴压豆、药渣熨患处辅助治疗。
[关键词] 肩周炎;输穴;针刺;中药;高树中[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0257-358X (2024)04-0405-05DOI :10.16295/ki.0257-358x.2024.04.014Experience by Professor GAO Shuzhong in Treating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with Acupuncture and Chinese MedicinalsMENG Ningning ,DU Xinran ,SHI Xuemeng ,SHU Yang ,ZHAI Tairan ,ZHANG Xinru ,YAN Wenli ,LI Xiaoyan ,MA Yuxia Mentor :GAO Shuzhong(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nan 250355,China )Abstract Experience by Professor GAO in the treatment of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with acupuncture and Chinese medicinals is summarized and typical cases are introduced. Drawing from classic Chinese medical theories and clinical practice experience ,Professor GAO believes that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this disease are rooted in liver and kidney deficiency ,the decline of yang energy ,and the loss of nourishment and warmth for tendons. Manifestations of the disease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invasion of wind ,cold ,and dampness ,as well as blood stagnation and phlegm turbidity ,leading to blockage of the tendons. Following the fundamental treatment principle of “regulating and nourishing ”,Professor GAO advocates the simultaneous use of acupuncture and herbal medicine for a combined internal and external approach to treatment. He advocates the combination of acupuncture and medicinals ,combined internal and external treatment. On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reatment ,the distal acupoints are select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deter⁃mine the meridian when the meridian is affected ,and treat yangming meridian when various meridians are affected ”. Moreover ,the specialized needling manipulation is applied in combination with local ashi points to dredge meridians and collaterals ,to regulate qi and blood. As to the use of Chinese medicinals ,experience formulas are applied to tonify liver and kidney ,warm yang and disperse cold ;[收稿日期] 2022-05-23[基金项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岐黄学者支持经费项目(批文号:国中医药人教函〔2018〕284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中医外治学(编号:zyyzdxk-2023116);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专项经费资助项目(批文号: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1号);齐鲁卫生与健康领军人才培育工程专项经费资助项目(批文号:鲁卫人才字〔2020〕3号);济南市“高校20条”资助项目(编号:2020GXRC005)[作者简介] 孟宁宁(1997—),女,山东潍坊人,2021年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针灸经典理论与临床研究。
针灸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腑神经 , 根据董 氏奇穴肾与三焦通 、 与大肠通 、 肝 脾与小肠通 的脏腑别通理 论, 又肾主骨 、 肝主筋 、 脾主肌肉 , 肾关 。 故取 能
促使肩 部气机通畅 , 则不 痛。又《 幽赋》 “ 经缪刺 , 通 标 日:交
左有病而右取 , 泻络远 针 , 头有病 而脚上针。故取健侧 肾关 ”
奇穴之一 , 又称天皇副穴 , 位于胫骨内侧髁下缘下 15寸 , . 即
“ 循牖外上肩” 故 肩周 炎 与三 条 阳经密 切相关 。肩 前痛 明 , 显, 为手 阳明经证 ; 肩后痛 明显 , 为手太 阳经 证 ; 肩外侧 痛明 ( 下转第 4 3 ) 1页
阴陵泉穴下 15 , . 寸 为董景 昌先生创立的独特针灸方法 中所
上肢创伤; ②肩部疼痛 、 压痛 、 放射痛 , 夜间疼痛加剧 ; ③活动 受限 , 以上臂外展 、 上举 、 后伸、 内旋最为明显 ; 可有 三角肌 ④ 肿胀 , 可有肌萎缩 ; 后期 ⑤X线检查 多为阴性 , 部分患者 可有 肌腱钙化 、 骨质稀疏或肱骨头上移及增生。 13 排 除标 准 . ①合并 严重 心、 、 肝 肾以及其 它系统 疾病 者, 精神病及肿瘤患者; ②肩部急性 软组织 损伤、 骨折 、 脱位 、 感染性炎症 、 颈椎病 、 风湿性关节炎 、 痛风等 。
文章编号 : 17 —06 ( OO o —0 1 —0 6 2 39 2 l) 4 4 0 2
14 治 疗 方 法 .
肩周炎又称冻 结肩 、 粘连性 肩关节炎 , 是临 床上常见 的 多发病 , 近年来随着人们 工作性质 和生活方 式的改变 , 其发 病率逐 年上升 , 且呈 发病低 龄化 趋势 , 好发 于 4 0岁左 右人
善 ; : 部疼痛基本缓 解 , 有效 肩 肩关节 活动范围部分改善 ; 无
肩周炎中医诊疗方案

肩周炎中医诊疗方案引言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关节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受限和功能障碍。
中医在肩周炎的诊疗上具有独特优势,能够综合运用中药内服、针灸、推拿等方法,改善患者症状,促进康复。
本文将介绍肩周炎中医诊疗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方案。
诊断与辨证肩周炎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常见的症状包括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夜间疼痛、肌肉萎缩等。
在中医诊断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体质特点、舌脉情况等进行辨证分型,常见的辨证包括寒湿痹阻、痰湿瘀阻、气滞血瘀等。
中医治疗原则中医治疗肩周炎的基本原则是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理气止痛。
具体原则如下:1.活血化瘀:通过药物和针灸等手段,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肩关节周围的淤血和瘀血状况,减轻疼痛和肿胀。
2.祛风除湿:排除体内的寒湿和痰湿,减轻关节疼痛和肿胀。
常用的中药包括防风、川芎、白芷等。
3.理气止痛:通过调理气机,舒缓肩关节周围的痉挛和紧张,缓解疼痛和肌肉疲劳。
常用的中药包括丹参、香附、柴胡等。
中药内服方案中药内服是肩周炎中常用的治疗方法,常用的中药方剂如下:1.活血化瘀方:桂枝舒筋散、通窍络疏散汤等。
–桂枝舒筋散:桂枝、红花、当归等。
–通窍络疏散汤:赤芍、桃仁、红花等。
2.祛风除湿方:温经汤、四逆散等。
–温经汤:羌活、细辛、防风等。
–四逆散:细辛、独活、桂枝等。
3.理气止痛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逍遥散等。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白术、法半夏等。
–逍遥散:柴胡、青皮、香附等。
针灸治疗方案针灸是中医治疗肩周炎的重要手段,常用的穴位和操作如下:1.风池穴:位于颈椎第三横突下方斜下方,用针刺激可活血化瘀、舒筋活络。
2.肩井穴:位于肩胛骨上角与颈椎第七横突之间,用针刺激可舒肝理气、止痛消肿。
3.臂丛穴:位于前臂肱骨内侧上方,用针刺激可活血通络、舒筋止痛。
4.曲池穴:位于肱骨二头肌腱的前方突起处,用针刺激可舒肝理气、活血止痛。
推拿治疗方案推拿是中医治疗肩周炎的另一种重要方法,常用的手法和操作如下:1.揉捏法:用拇指和食指捏揉肩关节周围的肌肉,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舒缓肌肉疼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肩周炎针灸治疗取的穴位
导语:相信大家对于肩周炎肯定不会陌生吧,肩周炎的出现不但容易给我们带来疼痛而且也影响了我们的动作,肩周炎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多方面的
相信大家对于肩周炎肯定不会陌生吧,肩周炎的出现不但容易给我们带来疼痛而且也影响了我们的动作,肩周炎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多方面的危害,所以我们一定要及时去治疗肩周炎才行,治疗肩周炎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常见的治疗肩周炎的方法就是中医的推拿和按摩,此外中医针灸在治疗肩周炎上面也是效果非常明显。
针灸治肩周炎取这几穴。
患上肩周炎,不仅会令肩关节疼痛,还会使肩膀发硬、发轴。
严重的肩周炎,会使肌肉萎缩、活动受限等。
中医认为,治疗肩周炎,中医疗法,如针灸有很好的疗效。
下面说说针灸治疗时应取哪些穴位。
肩关节周围炎又称肩周炎,中医称漏肩风、肩凝症、冻结肩、五十肩。
临床表现为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肩膀就像被冰冻住了似的,常伴有肩关节周围肌肉萎缩,肩关节各个方向活动均受限,甚至关节活动受限逐渐加重或夜间疼痛明显等症状。
肩周炎采用中医治疗效果好。
针灸治疗肩周炎,应取这些穴位:肩井、肩周、肩前、肩贞、天宗、肩隅及大椎穴、曲池穴、外关穴、腕骨等。
除了针灸治疗肩周炎外,还可采用中药外洗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药外洗处方为:生川乌、生草乌、威灵仙、独活、桂枝、当归、川芎、小茴香、苍术、防己各20克,水煎擦洗患处。
中药外洗配合针灸疗法,效果更佳。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什么是肩周炎,我们知道肩周炎是常见的一种疾病,虽然肩周炎不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命,但是肩周炎的出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