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第三单元第8课

合集下载

岳麓版选修1高中历史 第8课《张居正改革》课件

岳麓版选修1高中历史 第8课《张居正改革》课件
第8课 张居正改革
课程标准 1.了解张居正改革的背景。 2.掌握张居正改革的主要内容。
3.了解张居正改革结局的有关知识
内容解读 1.了解张居正改革的历史背景。
2.了解张居正改革化解社会矛盾的措施。
3.分析评价一条鞭法,指出其积极作用和局限性。
4.正确分析张居正改革的后果及作用。
一、背景 1.内忧 (1)嘉靖年间, 蒙古贵族 不断南下劫掠。 (2) 嘉靖 、 隆庆 年间,政治腐败,财政困难。 (3) 阶级 矛盾激化,人民起义此起彼伏。
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三、结果(失败)
考成法和限制官员特权等制度、法令相继被废除。 1.表现: 2.原因 (1)明神宗贪欲膨胀,对 权相 的劝教约束早怀不满。 (2) 变法触动了怙恶违法的豪强权贵及贪赃枉法的腐败官
吏的权益,招致强烈反对。
(3)张居正策略不当,结怨太多。
拓展1
“ 万里之外,朝下而夕奉行,如疾雷迅风,无所不披
靡。” ——傅维麟《明书》 该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这一现象的出现对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
(1) 张居正改革使吏治得到整顿。 (2) 尊主权,伸
张法纪,依法理政;颁行考成法。 (3) 提高了办事效率, 为全面推行改革铺平道路。
拓展2 (张居正等张弛驾驭,整饬边防)不独明塞息五十年之烽燧, 且为本朝开二百年之太平。仁义利薄,民到于今受其赐。 ——魏源《圣武经》
张居正改革与王安石变法异同
北宋与明朝进入中叶后,都面临着“积贫积弱”的局面。
王安石和张居正就是在这种相似的背景下各自进行了变法 与改革。 (1) 在对改革方略的认识上:①王安石认为理财 为先,从经济入手;②张居正认为吏治为先,从政治入手。 (2) 在理财方面:①王安石: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 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②张居正:清丈田亩,推行一 条鞭法。 (3) 从改革者的命运上看:王安石被排挤,张居 正身后毁誉。说明改革具有艰巨性,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高中历史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课件岳麓版必修1

高中历史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课件岳麓版必修1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 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 【解析】 本题考查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相关内容。“光荣革命” 后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王权受到限制,并通过一系列法令的 颁布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A项不符合史实,《权利法案》 公布后,国王的权力开始受到议会的制约;在内阁制正式形成之前,
• 总之,英国政治发展的历史,就是政治权力由英王转移于议会、行 政权力转移于内阁的历史。议会政治、政党政治不断发展,内阁制 逐渐形成,具有英国特色的代议制度逐步形成、不断完善。你需要 完成以下探究问题:
• 1.近代英国制度不断创新,“创新”表现在哪些方面? • 2.简述英国《权利法案》制定的背景、主要内容和意义。 • 3.简述英国内阁制形成的过程、内阁的运行原则、内阁首相与大
• 点拨:
• 《权利法案》不是宪法:《权利法案》虽然由议会制定而成为英国 君主立宪制形成的法律基础,但并非英国宪法,英国代议制的形成 是一系列法律文件和民主惯例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
•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 1.形成过程
• (1)“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成为“统_而_不__治______”的国家元首内阁, ______承担实际行政职责。
• (2)到18世纪中叶,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得以形成并完善,请用材料三 中有关责任内阁制形成的惯例或制度说明。
• (3)材料四表明英国议会的选举规则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 提示:(1)君主立宪制度。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 王权(议会主权)、法律至上的原则,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 的地位。
历史
必修① · 岳麓版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 〔主干线索〕

岳麓版必修一单元PPT课件(课件+学案+教案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等63份) 岳麓版1

岳麓版必修一单元PPT课件(课件+学案+教案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等63份) 岳麓版1
嫡(正妻)、嫡子(正妻之子)、嫡长子(正妻的大儿子)
嫡长子(嫡长孙……)
大宗 (宗主)
天子
嫡长子(嫡长孙…… )
小宗
诸侯
《》
大宗
小宗
嫡长子(嫡长孙…… ) 大宗

嫡长子
大夫
小宗
嫡长子…… 大宗
余嫡子及庶子

小宗

“立嫡以长不以贤, 立子以贵不以长。”
天子
兰陵王为什么不能 即位成为皇帝?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中国历史朝代歌
三皇五帝始 夏商与西周 春秋和战国 三分魏蜀吴 南北朝并立 宋元明清后
尧舜禹相传 东周分两段 一统秦两汉 两晋前后沿 隋唐五代传 王朝至此完
中国历史朝代歌
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 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 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 休。
13 、你不能因为自己是刘翔,就看不起哪些参加全民健身的。 15 、学会自己欣赏自己,每天送给自己一个微笑。我喜欢出发,凡是到达了的地方,都属于昨天。哪怕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风再温柔。太深的流连便成了一种羁绊,绊住的不仅是双脚,还 有未来。
19 、自我反省,做自己的老师。 9 、善于把握事物的规律,掌握事物的正确动向,你就会事半功倍,而后取得最后的成功。 8 、环境和条件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只有人的内因最重要,不能借口学习条件不好而不努力学习。 16 、万事提前做好周全的准备,是很有必要的,不然,等到事情发生,你再去应付,可能已来不及了。 3 、人生的最大遗憾莫过于错误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东西,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东西,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都有那个期望达到的目标,或许有这么一天我恩男狗狗成为一名教师,或许 有那么一天我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达到自己的目标!生活还在继续!不要忘记微笑的对待每一天,不要忘记珍惜余下的每一天! 10 、要想壮志凌云,就须脚踏实地。 5 、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优秀教学案例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优秀教学案例
4.分享成果: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和补充。
(四)总结归纳
1.教师总结:对英国制度创新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进行归纳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归纳:引导学生结合讨论成果,自主归纳英国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3.知识拓展:讲解英国制度创新对世界历史的影响,以及其对我国现实改革的借鉴意义。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展示英国历史的相关图片、地图和文献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英国制度创新的历史背景和氛围。
2.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与英国制度创新相关的视频片段,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激发学习兴趣。
3.创设虚拟场景,让学生扮演英国历史人物,进行角色扮演,体验英国制度创新的过程。
4.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或相关展览,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增强对英国制度创新的理解和认同。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设计小组合作项目,让学生通过调研、讨论、制作展板等方式,共同探究英国制度创新的过程和影响。
3.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4.,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英国制度创新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思考其对我国现实改革的借鉴意义。
2.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不足,明确改进方向。
4.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关注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发展潜力,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20最新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1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最新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1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最新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1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最新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1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84页 0128页 0144页 0210页 0212页 0264页 0307页 0358页 0415页 0453页 0479页 0501页 0538页 0575页 0599页 0638页
第一单元 第2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第4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第7课 古罗马的制度与法律 第8课 渐进的制度创新 第10课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第12课 综合探究:伏尔泰对英国政体的评论 第13课 鸦片战争 第15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第17课 五四爱国运动 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 弟20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3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第一单元
2020最新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1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1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 国
2020最新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1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2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第8课《忽必烈改制》教案(岳麓版选修1)

第8课《忽必烈改制》教案(岳麓版选修1)

第8课忽必烈改制诱思导学●目标导学学习本课应掌握忽必烈改制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历史作用。

(注:课标对本节内容未作要求)1.忽必烈是元朝的开国皇帝,他即位后锐意进取,革除了蒙古的一些旧俗,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忽必烈为什么能接受中原文化,改革蒙古族的风俗习惯?2.忽必烈对蒙古旧制的改革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进行。

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忽必烈采取的这些措施有何特点?对元朝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3.忽必烈一方面用“汉法”革除蒙古“旧俗”,另一方面又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对这两种现象应如何理解?●点拨引领1.忽必烈的政治思想作为蒙古统治阶层中的姣姣者,忽必烈较早地接受了中原儒家政治学说的观点,并且在受命治理漠南汉地时,即用这种新的政见来指导他的各种重大举措,由此而取得了较好的治绩。

这正是忽必烈之所以不同于前此的蒙古诸大汗的关键所在。

特别是他在取得整个帝国的最高统治权后,仍能坚持贯彻儒家的治国方略,来进一步完善帝国的统治机构,公然承认他是中原王朝的“正统”继承人。

与从成吉思汗直到蒙哥汗的各位蒙古统治者相比,忽必烈由于能够接受新的儒家政治学说,而不固守旧的较为落后的草原地区流行的治理方法,其政治思想及各种举措,无疑具有更大的进步性。

但是,因为自幼所受游牧文化的长期影响,以及他周围众多的蒙古权贵对传统习俗、思想的保留和维系,对儒家政治学说的反感与抵触,也对他产生了极大影响,从而使忽必烈的政治思想中,又存留了许多旧的东西,一旦在政治生活中遇到风波,这些旧东西的影响就会明显增长,导致忽必烈在许多政治举措中的态度摇摆不定,时时变化。

2.元朝的政治体制元朝建立后,在灭南宋的同时,忽必烈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国家机构和制度,进一步加强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

他推行“汉法”,保障蒙古贵族的利益,确立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忽必烈建立的全国性的统治机构有三大系统: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

忽必烈建国以后,中央设中书省,中书令是虚衔,由皇太子兼领。

高中历史 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课件 岳麓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课件 岳麓版必修1

衷,布莱尔夫人在回忆录中写道,2003年英国
政府支持美国出兵伊拉克引发众怒,“布莱尔 感到自己随时可能被人(从首相府)扫地出门 „„无家可归,我知道我们必须在伦敦买房”。
请回答: (1)根据英国法律,布莱尔辞职,其内阁成员 是否随其一起辞职?为什么? (2)伊拉克战争时,如果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反
对,布莱尔会不会因此撤兵?为什么?
《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有限王权
原则,《权利法案》不仅继承了这一原则而且
进一步发展到议会主权,国王受议会制定的法 律制约,只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力,
从而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3.伏尔泰说:“(英国)是世界上抵制国王达到 节制君权的惟一国家,它通过不断地努力,终 于建立了合理的政府;在这个政府里,君主有 无限的权力去做好事,如果想做坏事,那就双 手被缚了。”奠定英国这一政体基础的是
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
台,或者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3.比较英国内阁与中国古代内阁的不同。
提示
(1)英国:内阁掌握实权,不对君主
负责。君主统而不治,虚有其位。 (2)中国:内阁权力很轻,只负责日常事务。 君主专制加强,大权独揽。
4.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有何特点? 提示 (1)核心:责任内阁制。 (2)国王:国家元首,仅扮演仪式性角色,处 于“统而不治”地位。
(3)要么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 阁下台;要么首相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3)责任内阁制: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
对议会负责。 (4)首相: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掌握行 政权和立法创议权。 (5)基础:代议制民主。
3.发展
(1)背景:工业革命 的深入发展, 新兴工业资 产阶级 力量壮大。

历史:第8课《笔墨丹青》课件3(岳麓版必修三)

历史:第8课《笔墨丹青》课件3(岳麓版必修三)

唐德宗时的宰相韩滉,擅长画牛,并有好用粗重 的线条来表现牛的健壮朴厚,富有农家风情,传 世的《五牛图》中各牛的动态不同,肥瘦有别, 毛色互异,笔法简朴而又变化多趣,曲尽其妙。
韩幌的《五牛图》 (分解)
吴道子是盛唐画风的代表人物,被尊称为画圣, 有“吴带当风”的美誉。 《天王送子图》,是他的代表作,这幅画的内容是描 写佛教始祖释迦牟尼降生以后,他的父亲净饭王和摩耶夫 人抱着他去朝拜天神庙,诸神向他礼拜的故事。
阎立本 《历代帝王图卷》局部(原作收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唐代绘画灿烂而求备,人物画、山水画、花鸟 画等诸多画科全面发展,气象万千,名家辈出,灿若 群星。
画开国帝王,表现他们的庄严气概,威武英明; 画亡国之君,则表现他们的浮夸平庸、黯然无力的 精神面貌。
王维:长江积雪图(美国火 奴鲁鲁艺术博物馆藏) 王维,官至右丞,世称“王 右丞”,他是一个多才多艺 的艺术家,对音乐、诗歌、 绘画都有很高的成就。他的 山水画特点自成一家。他的 画可以使人品昧到音乐和诗 歌的意趣,具有清高、秀润、 纯静的艺术境界。画中的诗, 诗中的画。它富于潜思、含 蓄、悠闲的情调,这很符合 失意知识分子的审美观和美 学理想
女史箴图(局部)
洛神赋图
洛神赋图
曹植所爱的女子甄氏,在他的父亲曹操的决定下,为 他的哥哥曹丕夺去。甄氏在曹丕那里,没有得到稳固的爱 情死得很惨。曹植在回归他自己的封地的路上经过洛水, 夜晚梦见了甄氏来会他,悲痛之余作了一篇《感甄赋》, 以后被魏明帝改名为《洛神赋》。 这幅图表现的主要是洛神的美貌、光彩以及她和曹植 若即若离的关系。画中顾恺之巧妙地把诗人的幻想在造型 艺术上加以形象化。衣带飘飘,动态委婉从容,似来又去, 含情脉脉,表现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无限惆怅的情境。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诗中的韵味被表达得淋漓尽致。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第8课笔墨丹青教案(1)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第8课笔墨丹青教案(1)

教学设计第8课笔墨丹青从容说课中国的绘画艺术以其独特的用具、颜色、表现手法、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无价之宝。

它注重线条,讲究神似、意境和气韵,在内容上透射出中国传统的宇宙观、自然观、人生观,在形式上独树一帜,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笔墨丹青》这一课中,我们将充分领略到这些特点。

这节课以时间为顺序,从古到今,清晰地阐述了中国绘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体现出来的不同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引导学生用历史史料、历史图片来探究这些特点,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中国璀璨的绘画艺术。

教学重点中国绘画的发展史。

教学难点中国绘画的特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古代绘画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不同历史时期中中国绘画的基本史实,理解其中绘画与社会、绘画与生活、绘画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2.通过对中国绘画史实的理解,探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绘画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分析图片,探究中国绘画的特点。

2.通过历史史料、历史图片,再现中国绘画的辉煌历史,让学生体验历史的生动性。

3.与学生一起对中西绘画之间的差异进行探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关心历史、关心中国的传统文化,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已经布置同学们课后去收集一些有关绘画方面的知识,大家都准备好了吗?中国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悠久的传统,中国绘画艺术的风格和传统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沿传相续形成的。

早在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楚国的两幅帛画就以其生动的气韵、简洁的笔墨、流畅的线条,表达出完美的意境,确立了中国绘画艺术以线条造型的民族风格形式。

这种传统风格和民族的审美需求,又在时代的前进中不断地得到充实、突破和创新,并又孕育和造就着新的风格的出现,成为华夏艺苑中的瑰宝,也是世界美术花园中一朵光彩夺目的奇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8课《笔墨丹青》。

推进新课板书:第8课笔墨丹青师下面请同学们来欣赏几幅图片:多媒体课件显示:三幅绘画作品第一幅:《集体舞蹈图》(马家窑文化)第二幅:《舞蹈牧放战争图》第三幅:《鹳鱼石斧罐纹样》师大家边看边思考两个问题:中国绘画的源头是什么时候?当时中国绘画的特点是什么?板书:一、绘画艺术的起源1.原始社会的绘画艺术生 1 中国绘画的源头,我想应该是在汉朝,因为我们所看到的绘画作品都是绘制在纸上的,而纸张的出现是在东汉,所以我觉得应该是在东汉时期。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8课课件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8课课件

掌握国家大权
(行政权)
内阁
首相
组织内阁 内阁与首相 共进退
统而不治
国王
(国家元首)
(立法权)
议会 国家权力中心
问题:当议会与内阁发生意 共进退 见分歧时,会有什么样的结 内阁下台 果? 首相 内阁
解散议会
议会
本课小结 1.一条主线: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 立、发展、完善过程 2.两个趋势:君主权力逐渐削弱; 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3.三个转移 :立法权由国王到议会; 行政权由国王到内阁; 政治权利由贵族到工业资 产阶级并下移到公民。
1.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其目 的在于: C
A.确保王权至高无上 C.确立议会主权 B.保障平民的自由民主权利 D.保障贵族的一切特权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逐步建立君主立宪制 政体,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含义是 D
A.宪法由君主主持制定 C.议会由君主负责召集 B.君主按宪法选举产生 D.君主权力受宪法制约
面对之前美国金融危机给全世界带来的不利 影响,英国前首相布朗提出了一系列“救市” 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这些问题:
(1)内阁成员大体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 赞同。集体负责,共同进退。 (2)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布朗会不 会为此而取消这些计划?为什么? 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只 对议会负责。 (3)议会如果不同意,会怎样? 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 台;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 选举。
引导一
内阁是密室的意思。“光荣革命”前英国国王 挑选少数贵族充当顾问和助手,分管政府几个部 门的工作。他们经常在一间小密室开会,内阁和 内阁会议由此得名。德国汉诺威选帝侯登上英国 王位后,经常不出席内阁会议,大臣们有事就自 己商量对策,然后提交国王,国王的行政权逐渐 转移到内阁,内阁制度由此得以形成。 1721年,罗伯特· 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 任内阁首相,主持内阁会议,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2020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1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1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单元
2020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1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1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 国
2020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1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2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2020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1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3课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 斗争
2020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1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4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2020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1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 治制度
202020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1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73页 0154页 0210页 0264页 0329页 0331页 0375页 0422页 0546页 0624页 0653页 0751页 0753页 0836页 0903页 0948页
第一单元 第2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第4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第7课 古罗马的制度与法律 第8课 渐进的制度创新 第10课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第12课 综合探究:伏尔泰对英国政体的评论 第13课 鸦片战争 第15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第17课 五四爱国运动 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 弟20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3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第8课 笔墨丹青[岳麓版][课件10]

第8课 笔墨丹青[岳麓版][课件10]

帛画与壁画
战国时期,已出现用毛笔绘制在绢帛上的作 品。其中战国楚帛画《人物龙凤图》,构图精到, 主次分明,墨线细若蚕丝,画面动静对照。
《 人 物 龙 凤 图 》
《 人 物 御 龙 图 》
2.战国秦汉——从萌芽走向成熟(帛画)
这幅帛画反映了先民 们对人死后灵魂不灭,乘 龙天游或乘龙升天的愿望。 反映出中华民族的先 民们征服自然的浪漫主义 气质。
一、绘画艺术的起源
1、绘画艺术的源头---新石器时代岩画、陶图
稚拙、简朴、生动 、浪漫 2、绘画艺术的奠基---战国秦汉帛画
毛笔绘于绢帛; 浪漫、神秘、古拙
彩陶与岩画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从新石器时代的 岩 画到陶器上的彩绘,都能看到自然、生动、质朴 粗犷而又不失浪漫的绘画艺术。
彩 陶舞蹈 纹盆。
明代唐寅(唐伯虎) 所画《秋风纨扇图轴》, 左上角题诗云:“秋来纨 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 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 都谁不逐炎凉?” 由此点 明作品的主题,以生活中 见惯的细琐小事,讽喻政 治生活中的附炎趋势,追 名逐利的丑态。
《秋风纨扇图轴》
清初 八大山人 朱耷《安 晚册》之 四。
郑 板 桥 的 《 兰 竹 图
敦煌彩塑
敦煌壁画
一、绘画艺术的起源
二、从魏晋到隋唐的绘画 三、宋元明清时期的绘画
1、两宋时期 2、明清时期
宋元的山水花鸟
宋代重文轻 武的国策,理学 的兴起使人们更 注重内心的修 养。画家从追求 写实变为更加注 重意境。山水画 成为画家寄托思 绪情怀的方式。
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 北宋李成《晴峦萧寺图》
元代 张渥的《瑶池仙乐图》及其(局部)
宋元的山水花鸟
元代刘贯道《梦蝶图》
元· 王冕 《墨梅》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
第八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
优秀个人: 张文 刘琳 王小 文 周什 优秀小组: 三组 五组 六组
优秀个人: 张书畅 王佳平 李响 姚贺 皮慧女 叶思文 王雨薇 代佳欣 吴思雪 褚 静雅 吴扬 王佳宝 李昕 张雨濛 常新新 优秀小组:一组 二组 三组 五组
(3)形成:①“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 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 ②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 内阁首相,责任内阁制正式形成。 (4)影响:①有利于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②有利于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出现权力过分集中和滥用 权力的现象。
课堂检测 B D D B B
红笔修改
巩固记忆 自主学习.doc
展示 合作探究1、2 合作探究3 合作探究4 一组B1 五组B1 六组B1
点评 二组 三组 四组
展示
点评
合作探究1
合作探究2
一组
五组
二组
二组
合作探究3
合作探究4
六组
七组
三组
四组
(1)13世纪初,限制王权。 (2)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特点:①议会主权。②保留君主但王权受 到宪法限制。
一、课标要求: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 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二、课标解读: 经过资产阶级革命,英国首先确立了近代君主立宪制;从 18世纪开始,责任内阁制在英国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为 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19世纪后,代议制民主 政治在英国获得进一步发展。

岳麓版_必修一_第8课_英国的制度创新 张

岳麓版_必修一_第8课_英国的制度创新 张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发展
⑴18世纪初,国王逐渐退出内阁会议,内阁实际上掌
握了国家的行政权力,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 位 ⑵18世纪20年之后,英国逐渐确立了内阁对议会 负责的制度。 ⑶19世纪中期,两党制的发展,在议会选举和国家管 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内阁制的发展。 首相由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担任, 不再有国王提名,从而在英国确立了责任内阁制, 意味着行政权正式脱离王权。
时间
“光荣革命” 前 19世纪中 1924年至今
托利党
保守党 保守党 自由党 工党
政 党
辉格党
“这两党互相监督着;他们互相阻止 侵犯法律的神圣性;他们互相憎恨,但是 他们都爱国家——这是两个醋气熏天的情 夫在争献殷勤地侍奉同一情妇。”
——伏尔泰《巴比伦公主》
英国保守党 Conservative Party,Great Britain
2.英国议会的开端
时间:1265年 组成:僧侣、贵族、骑士和市民代表 上院 下院 议会
议会的上院
上院主要 由贵族和 高级教士 组成,又 称贵族院, 由国王任 命。
议会的下院
下院主要由 地方骑士、 市民和资产 阶级化的贵 族组成,又 称平民院。 议员由选民 普遍直选产 生。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 历史背景: ⑴英国王权与议会矛盾尖锐
英国两大政党之一。前身为 1679年成立的托利党,1833年改为 保守党。1912年国家统一党与之合 并,称保守统一党,简称保守党。
保守党重要成员会议
保守党的两 位重要领袖—— 丘吉尔和撒切尔 夫人。
英国工党 Labour Party,Great Britain 英国两大政党之一。1900 年2月由职工大会(即总工会) 发起创立,初称劳工代表委员 会,由隶属于职工大会的工会 组织和费边社、独立工党以及 社会民主联盟组成。1906年改 称工党。 工党标志——红玫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2)国王是国家元首,扮演仪式性角色。 (3)首相是实际的最高行政首长,有行政权和
立法创议权。
(4)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 责。 3.发展:1832年议会改革 (1)背景: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新兴工业资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要点探究轻巧突破
要点1 《大宪章》与《权利法案》的区
别和联系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要点2
18世纪英国的内阁制与同时期
中国的内阁制
1.内阁权限不同:英国内阁的权限比中国 内阁的权限大。 2.性质不同:英国内阁制属于一种民主制 度,而中国的内阁制则是专制主义中央集
栏目 导引
(2)英国社会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特别提醒:英国国王成为“虚君”不是开始 于《权利法案》的颁布,《权利法案》颁布后,
英王还掌握着行政权,可以依法行政,直到19
世纪中期后才成为名符其实的“虚君”。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形成 国王 (1)“光荣革命”后,______逐渐退出内阁, 统而不治 成为“___________”的国家元首。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罗伯特· 沃波尔 (2)1721年,_______________成为英国历史上 第一任内阁首相。
行政职责 (3)内阁承担实际的___________,全体成员对政
府事务集体负责,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4)19世纪中期,两党制发展,大选中获胜的 多数党 ________上台组阁。 2.特点
解析:选A。1688年英国发生了“光荣革命”, 此后通过了《权利法案》,限制王权。“光 荣革命”后,国王仍然掌握着行政权,并没 有把君主的权力完全收归议会,因此,只有A 项是正确的。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图文探究 史料:政治民主化是世界近现代历史的必然 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作用。故英王不会消失。如会。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因为未来社会发展也会存在一定的变数,在 特定历史条件下若出现针对英王的革命活动 等,英王就会消失,或者说英王本来就是无
实际“权力”的虚君,每年领取大量国家“
俸禄”来供养皇室,将来在一定条件下的改 革会取消英王,实现政治象征和实际权力的 合一。
【思路引领】 本题考查中英两国政体方面的比较,应分别 从两国的政治传统入手去思考。 对于综合探究(1)应首先通读两则材料,找出 其共性:即中国和英国都是君主制国家,其
次是其区别,从材料1的“结构”变化看,君
主的权力有逐步增强的趋势,皇权一直是至 高无上的,再结合国家性质分析,中国是封
建专制君主制,材料2中的英国则是资产阶级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A.由议会选举产生
B.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临朝理政” C.在礼仪上、形式上至高无上,在国事活动
中享有荣誉和尊严
D.不掌握行政权力,但要对议会负责 【命题分析】 本题为典型的“故事情景选 择题”,这类题型的特点是通过简短的故事 材料创造情景并依此进行设问。做这类题目 首先通读“故事材料”,分析理解其内涵。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经典示例技法荟萃
典型例题 例 83岁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问谷
歌英国总部,谷歌为了迎接女王的到来,特
意在其英国首页为女王设计了一个特别的 “Google”涂鸦:字母“g”变成了女王的头像侧 面,而且字母“e”的顶部还有女王的皇冠。以 上材料信息说明了英国女王( )
栏目 导引
权制度加强的表现。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3.组成方式不同:英国内阁的组成是由选举 组成,而中国的内阁却是皇帝专制独裁的产物。 4.影响不同:英国的内阁制促进了英国的现 代化进程,中国的内阁制则促使封建专制制度 在强化的同时逐步走向衰落,日益成为社会发 展的障碍。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新知初探思维启动
课程标准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 史实。
2.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一、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
1.背景
《大宪章》 (1)___________ 的签署,逐渐形成召开议会决 定重大事宜的制度。 (2)进入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日益 强大,在议会中捍卫自己的权利。
产阶级力量壮大。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议会改革 (2)内容:1832年__________使工业资产阶级 获得更多席位。 (3)意义: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思维延伸:责任内阁制形成后,内阁、英王 及议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权利法案》来自栏目 导引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综合探究】 (1)据材料1和材料2指出中国和英国在国家政 体上有何异同?从君主权力角度看两国表现 出何种趋势? (2)“君主”在当今的中国已成为历史,那么 未来的英国会导致英王消失吗?为什么?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君主立宪制,且英王权力受议会制约。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综合探究(2)是开放性问题,只要言之成理即 可。如不会。因为尽管英王的实权被剥夺,
但依据历史传统和英国宪法,英王仍是国家
元首,国王的存在符合英国的实际情况。加 之其具有首相所没有的政治象征作用,即国 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象征,由此产生的人民 崇拜和对国家的认同感具有不可估量的精神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跟踪训练 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
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该被换掉了,但不是通
过流血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A.结束了王权专制 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 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3)国王标榜“君权神授”,实行专制。
2.过程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光荣革命 (1)1688年,“___________”赶走斯图亚特王 朝的詹姆士二世。
(2)1689年,威廉接受《权利法案》,英国建立
君主立宪制 了________________政体。 3.意义 (1)“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 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紧扣设问并特别关注故事情节中的时间、人 物、地点、故事的细节及其中心思想等,然 后再提取相关的关键信息点,结合教材对选 项进行筛选,本题题干信息反映了谷歌公司
对英国女王的尊重。联系英国君主立宪制的
特点可知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栏目 导引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材料2: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 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
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 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 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