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讲义-第八讲
《城市设计》讲义
![《城市设计》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e8921657cf84b9d528ea7aa3.png)
《城市设计》讲义目录第一讲、城市设计概念的发展—————(9)第二讲、城市设计的基本特征—————(10)第三讲、城市设计的控制要素—————(17)第四讲、城市设计的理论思潮(一)——(24)第五讲、城市设计的理论思潮(二)——(27)第六讲、城市设计的理论思潮(三)——(32)第七讲、城市设计的分析方法—————(42)第八讲、城市设计导则的科学意义———(48)第九讲、城市设计实例分析——————(58)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第一讲、城市设计概念的发展一.城市设计为何古已有之——传统城市的历史积淀1.社会经济的缓慢发展2.城市理想的不懈追求3.地域特色的相对稳定二.城市设计的概念与内涵 ----城市设计的发展背景1.传统城市中的传统建筑学的主导作用-古代城市2.近代城市中城市规划学科的逐渐形成-近代城市3.现代城市中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的分野-现代城市4.从CIIC DESIGN 到URBAN DESIGN-现代城市设计思想的形成“建立城市设计概念并不是要创造一个新的分离的领域,而是要恢复对一个基本的环境问题的重视。
”-----《Towns and Cities》(A.I.A. 1965)5.美国的城市美化运动6.美国的城市创造7.中国的城市形象工程三.城市设计的丰富与发展-体形环境到公共策略1.体形环境思想---城市设计对传统建筑学和形态艺术的继承2.文脉、形态、机能、感知…---城市设计思想的丰富与发展四.城市设计的再认识-传统的积淀、纷繁的理论、多样的设计、管理的政策、工程的实践、发展的观念第二讲、城市设计的基本特征一.城市设计的历史特征 ---城市与城市设计1.“城”与“市”----城市的历史特征“一部城市建设史,也可以从城市设计角度来写,即写成一部城市设计史。
” ----吴良镛“城”—是防御性的概念,为社会的、军事目的而兴建,边界鲜明,形态封闭、内向。
“市”---是贸易、交易的概念,为生产活动、商品交换的目的而形成,边界模糊、形态开放、外向。
城市社会学第八讲 城市生活方式_OK
![城市社会学第八讲 城市生活方式_OK](https://img.taocdn.com/s3/m/1ec055c6dd36a32d72758162.png)
四、作为工作之地的城市
1、城市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类似于农村人与土 地之间的关系,对于大多数城市人来说,工作 是城市生存的基本前提。
现代旅游目的地是在现代城市生活 方式影响下出现的空间消费品。
人们寻求与自己居住地不一样的“边缘之地”是为了 获得“异地感”,旅游目的地是人们居住地的精神补 偿
城市本身也变得越来越“旅游化”,城 市的各种设施、建筑、古迹、符号都成 为构建旅游目的地的要素,整个城市都 成为一个巨大的消费中心。
12
构建消费空间的手段
所以,现代消费活动是城市生活的枢纽,个
人与社会、私人与公共、劳动与享受都在消
费活动中融合在一起,消费也成为体会城市
的主要视角。
16
三、作为邂逅之地的城市
城市是陌生人相遇的场所,而这种邂逅为城市人际 交往规定了一系列原则与策略。
1、陌生人的相遇基本上是一种只有现在,没有 过去和将来的事情,交往的短暂性使交往双方 都很注重自我保护和隐藏自身信息。
2、在实际 行动中,人 们的倾向却 是进入城市
城市使人更具有进取精神
城市生活多样化,能以多种 形式塑造人的个性,给人以 丰富的体验
城市有更多提高物质生活 水平的机会
在以上矛盾态度中,城市生活呈现出混合了
对立面的累积形象
3
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张力
自然
熟悉
团体性 乡 村
稳定
情感
个人选 择的两 难困境
人为
陌生
6
续
城市咖啡馆、酒吧、艺术沙龙、文化机构的
《城市规划设计》PPT课件
![《城市规划设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ff2ba6f46527d3240ce0e2.png)
• (5)中国地域广阔,城镇的规模等级体系存在 着巨大的地域差异。
• 按省区分类,大体有6种类型。每一类型都有自己的特点 ,而且处在演变过程的一定阶段。面对这种复杂的情况 ,任何一种城市发展的规模政策,都不可能广泛适用全 国各省区。但这并不否认在较小地域的发展战略中,可 以有城市规模的政策选择。
• (6)规模政策在实践中难以执行。城市规划在 执行这一方针时面对一双矛盾:
➢ “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 高毋近阜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 《管子·仲马篇》)
➢ “相土尝水,象天法地”(伍子胥)
• 西汉的武帝时代,开始“废黜百家,独尊儒术”, 因为儒家提倡的礼制思想最有利于巩固皇权统治。
• 《周礼·考工记》的城市形制正是礼制思想的体 现。
• 从曹魏邺城、唐长安城到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 《周礼·考工记》的城市形制对中国古代都城的
第八章 城市规划设计
第八章 城市规划设计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城市规模 城市规划 城市统筹与生态城市
城市设计
第一节 城市规模
• 一、城市规模与容量
• (一)城市规模
• 指衡量城市大小的数量概念,包括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地域 规模两种指标,通常人口规模是衡量城市规模的决定性指标 。
三、城市最佳规模
• (一)最优城市人口规模争论
• 关于城市人口规模一直争论不休,不同的学者对不同国家的 城市最佳规模进行了论证。
• 最小成本理论是最早有关最优城市规模的理论之一,它认为 最优城市规模(城市人口规模)是人均成本的函数,其中, 成本主要包括城市服务设施的投资成本与城市运用成本等, 研究发现,城市规模与人均成本之间呈现“U”型关系。
城市设计原理课程讲义
![城市设计原理课程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b8c68e7c910ef12d2af9e7c2.png)
01 文明肇始:城市的产生城市设计原理课程介绍的是城市设计的基本原理,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城市+设计,城市是客观存在的外部对象,是设计的主体,而设计呢,就是我们开展社会实践的具体内容,是干预的工具,显然,只有在充分认识主体的基础上才可能开展恰当的干预,也就是说认知城市是我们开展设计的基本前提。
今天,城市已经成为地球上绝大多数人的聚居地,全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在2008年达到了百分之五十,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在2011年末终于也达到了这一代表着城市发展重要节点的百分之五十,这意味着整个世界和中国正在全面进入城市时代,而目前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大部分在百分之七十以上。
我们可以看到,当下的城市具备了相当完备甚至复杂的空间形象,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城市更是大不一样。
认识这样一个复杂的对象,该从什么地方着手呢?显然,今天的城市不可能成为我们认识的着眼点,纷繁复杂的城市表象只会让我们不知所措,无从下手。
回到起点,回到城市最开始的时候,将所有的外加因素都归零,或许能够让我们更加清晰的把握城市的价值和内涵。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被称为第二自然的城市并不只是简单的客观存在,城市如同人和自然生物一样,是具有出生、成长、疾病、衰败、乃至于死亡等生命特征的有机体。
认识城市就是要认识城市的内在机理、成长历程和发展规律。
如果让大家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来描述城市,你会怎样描述呢?我们可以有上百种的描述方式,但城市最重要的一点——我们要理解,他是人类生活的聚落。
作为与乡村共同存在的,人类最主要的两种聚落形式,他们是我们人类所有活动的发生地和承载地,更是人类文明的发展节点和重要标志。
我们可以简单回顾一下人类的发展史,了解乡村与城市的发生过程和他们在文明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自人类诞生以来,人们就在不断的探索和寻找适应自身需求的生存场所,地球上差异化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与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技术条件、价值观念等共同影响着城市聚落的营建方式和空间形态,伴随历史发展进程,每个区域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城市空间形态,又成为影响空间和文明发展的基础。
第八讲 地下管线图测绘
![第八讲 地下管线图测绘](https://img.taocdn.com/s3/m/2a5068d676a20029bd642dd0.png)
长期以来城市建设管理重视地上,忽视地下, 长期以来城市建设管理重视地上,忽视地下,没有 一套科学和严格的管理,同时, 一套科学和严格的管理,同时,各类管线和管理权属于 多个部门,各司其政,加上历史原因, 多个部门,各司其政,加上历史原因,以致档案资料格 式不统一,内容残缺不全。 式不统一,内容残缺不全。 由于地下管线资料的缺漏和偏差, 由于地下管线资料的缺漏和偏差,且有关资料精度 不高或与现状不符,对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不清, 不高或与现状不符,对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不清,造成 在建设施工中时常发生挖断或挖坏地下管线 造成停气、 发生挖断或挖坏地下管线, 在建设施工中时常发生挖断或挖坏地下管线,造成停气、 停水、停暖、通信中断、污水四溢等严重事故。 停水、停暖、通信中断、污水四溢等严重事故。
RD4000PXL/PDL地下管线探测仪 地下管线探测仪
RD4000PXL/PDL地下管线探测仪 地下管线探测仪
RD4000T10发射机
多种可选频率
FFCD CD LF(640Hz) 8KHz/33KHz/65KHz
RD4000Rx接收式 LF、8K/33K/65K、Radio和 、 、 和 Power等多种工作频率 等多种工作频率 峰值、 峰值、谷值两种定位 方法 直读法、 直读法、70%法测深 法 电流测量和电流方向 电缆护层故障查找( 字架) 电缆护层故障查找(连A字架) 字架
4 地下管线的探测方法
先进的仪器是地下管网探测的重要条件。 先进的仪器是地下管网探测的重要条件。 地下管线的探测理论问题不算复杂, 地下管线的探测理论问题不算复杂,更多的是实 践方面的问题。 践方面的问题。 城市地下管线的探测“入门容易,深入较难 。 城市地下管线的探测 入门容易,深入较难”。需 入门容易 要从事该项工作的人能灵活运用多种专业的综合知 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解决地下管线探测的核 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心问题: 心问题: 定位和定深
城市设计讲义-第八讲
![城市设计讲义-第八讲](https://img.taocdn.com/s3/m/04dddcb1aaea998fcc220e91.png)
-
整个城市应是一种激奋人心的、充 满情感的艺术作品,城市设计者就是表 达社会抱负、激情洋溢的艺术家。
----卡米罗. 西特
-
(2) 在西方,至少在文艺复兴时期, 追求和崇尚视觉秩序已经成为城市建设 和城市设计师的一种自觉意识和实践力 量。
-
(3) 空间节点影响分析对城市中具 有历史文化特征的空间环境的保护与改 造具有重要意义。
A、 空间主题的保护 B、 空间主题的强化 C、 空间主体的弱化
-
(4) 小结:偏重局部空间环境的分析 方法。
-
4、 基地环境分析 (1) 城市设计地段相关各种外部条件
的综合分析。 (2) 基地环境分析涉及到社会、文化、
-
(2) 《城市的意象》(The Image of City, Lynch) A、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不仅仅是凭客观 物质形象和标准,而且要凭人的主观感 受来判定。
-Leabharlann B、 由于意象是一种主观心理现象无法 直接观察,所以需要一些间接的方法使 之外显出来。座谈或书面描述、默画城 市意象和简略地图、作简单模型。
-
3、 空间节点影响分析
(1) 空间节点----标志性建筑对城市 的空间环境有相当的影响范围,对城镇 景观、居民生活、心理感受和交通组织 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聚集效应。对空间节 点的影响分析是对城市局部空间环境分 析的重要方法。
-
(2) 对标志性空间节点的空间影响进 行空间调查。
A、 视觉影响范围 B、 空间视角分析 C、 空间视觉评价 D、归纳总结分析
-
(4) 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影响:自上而 下成为特定政体寻求物质表现的载体。
A、 莫斯科、平壤千里马大街:政治制 度的表现。
城市设计讲义
![城市设计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78feb9aa19e8b8f67c1cb9bc.png)
城市设计讲义具体内容⏹专题一城市设计概念⏹城市设计概念与地位;城市设计性质与任务.⏹教学提示: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城市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学习的重要性.⏹专题二城市设计理论⏹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教学提示: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城市设计基本理论.具体内容⏹专题三城市设计的方法(结合案例分析)⏹城市总体设计案例;⏹分区级城市设计案例;⏹历史地段保护城市设计;⏹重点地段城市设计;⏹教学提示: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城市设计的实际案例具体内容⏹专题四案例调研分析或小案例设计⏹教学提示:本章重点在城市设计案例调研分析的方法专题一城市设计的概念本节主要内容1.1城市设计的理解1.2城市设计的概念(重点)1.3城市设计的任务1.4城市设计的基本特征1.5与其他专业的关系(重点)1.1城市设计的兴起1.2城市设计的概念⏹关于城市设计的定义,国内外的专家和学者有很多权威性的阐述,下面是典型的例子:1.《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定义:城市设计达到人类的社会、经济、审美或技术等目标,在形体方面所作的构思,对城市环境形态所做各种合理安排和艺术处理。
研究对象:城市环境型体。
2.英国前皇家规划学会会长梯勃兹领导的小组认为:城市设计是一种有关人们工作、生活、游憩以及随之受到关心和维护的那些场所的三维空间。
城市设计是城市建成区内的设计,是城市空间和景观,并与城市社会、政治、经济和物质结构不断变化过程相联系。
城市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3.《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规划卷》中对城市设计的定义: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型环境进行的设计。
4.美国著名学者凯文·林奇于1981年推出的城市设计理论巨著《一种好的城市形态理论》。
从城市的社会文化结构、人的活动和空间形体环境结合的角度提出:“城市设计的关键:如何从空间安排上保证城市各种结构的交织。
”进而从城市空间结构上实现人类形形色色的价值观的共存。
5.Team10的主要成员PeterSmithson⏹城市设计涉及空间环境个性、场所感和可识别性,城市社会中存在人类结合的不同层次。
城市规划设计讲稿(ppt讲稿)
![城市规划设计讲稿(ppt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b48655d8cc7931b764ce15cd.png)
– 原始聚落的分化与城市的形成
• 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商品生
产的出现。原始聚居的居民点形成以农业为主的乡村和以手工业、商业 为主的城市
– 城市的出现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过程中 的产物,是阶级对立的产物。(卡洪城)
• 城市的职能:
– 非农业人员的居住场所,
– 农业生产技术、信息的交流场所 – 宗教、文化、艺术的活动场所 – 商品交易的场所 – 保卫居民生活、工作的防御工具
• 空想社会主义城市的意义
– 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空想 – 把城市作为一个经济实体、一种社会现象 – 提出将城市建设与社会改造相结合 – 提出解决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问题
城市规划学科
–田园城市
霍华德(1850—1928)在1898年发表《明天—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 和平道路》。1902年再版时更名为《明日的田园城市》。共出六版, 最新有金经元的中文全译本。
• 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
– 齐临淄(长5Km,宽4Km,七万人) 燕下都 赵邯 郸
• 秦汉时期的城市
– 汉长安
我国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 隋唐时期的城市
– 唐长安 – 日本(平城京、平安城)
• 元宋时期的城市
– 北宋东京(开封)市
– 明清北京 – 景德镇
成以农业为主的固定居民点(一万至一万二千年前)
• 原始聚落的分布:与河流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尼罗
河、两河(底格里斯、幼发拉底)、印度河、黄河、长江流域农业 文明的发达与原始村落的出现(约5000年前)
城市的形成
• 原始聚落的形态:人类聚居的痕迹
2000年)、西安半坡遗址(-5000年)
奥地利新石器时代(-
城市设计讲义
![城市设计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750b4fc389eb172ded63b723.png)
城市设计概论讲义第一章基本概念1.1 “城市设计”的多种理解1.1.1 注重三维空间的城市设计沙里宁“城市设计是三维空间的组织艺术”,“基本上是一个建筑问题”。
丹下健三“城市设计是当建筑进一步城市化,城市空间更加多样化时对人类的空间秩序的一种创造”。
英国城市设计小组“城市设计是为了人们的工作、生活、游憩而随之受到大家关心和爱护的那些场所的三维空间设计”。
1.1.2 作为艺术处理的城市设计早期的城市设计主要是被看作是艺术的处理。
“是创造性的活动。
在社会、经济、技术和政治变化的环境中,通过创造性的活动,设计、修改和控制城市环境的形式和特征,体现地方特色”。
戈斯林“从人类的角度来说,城市设计是针对视觉环境满足任何城市社区居民的需求和愿望的尝试”。
英国建筑与建成环境委员会“城市设计是为人们创造场所的艺术。
它包含场所作用的方式和例如社区安全、形象的问题。
它关注人与场所之间、运动与城市形态、自然与建成肌理的关系,以及保证乡村、城镇和城市成功发展的途径”。
1.1.3 针对公共领域的城市设计拉艾“城市设计是建筑形式与开放空间在社区环境中的合成”。
卡坦尼斯“简言之,城市设计是有关城市化地区的形态的学科”。
林奇城市设计要处理“可能的城市环境的形式”,“为聚居地或其重要部分的使用、管理和形成创造可能性的艺术”。
1.1.4 强调功能组织的城市设计美国建筑师协会“城市是由建筑和街道,交通和公共工程,劳动、居住、游憩和集会等活动系统所组成。
把这些内容按功能和美学原则组织在一起,就是城市设计的本质”。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环境形态所做的各种合理处理和艺术安排”。
林奇“城市设计是对于一个广阔地区内的活动和物体的总体空间布局”。
“城市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从空间安排上保证城市各种活动的交织,从城市空间结构上实现人类形形色色的价值观之共存”。
1.1.5 关注环境与行为互动的的城市设计十人小组(TEAM 10)“城市设计必须首先处理人与环境之间的视觉联系和其他感知关系,重视人们对时间及场所的感受,创造舒适与安宁的感觉”。
城市规划原理ppt-8-改
![城市规划原理ppt-8-改](https://img.taocdn.com/s3/m/d689c6c9a1c7aa00b52acbf8.png)
第八章
城市规划中的工程规划
(二)给水水源种类
给水水源可分为地下水源及地表水源两大类。 (1)地下水源:包括潜水(无压地下水)、自流水 (承压地下水)和泉水。一般具有水源良好,分布较 广等特点。但有水量较小,矿化度高等缺点,可以 靠近用户就近开采,投资费用较省,但要控制开采 量,防止过量开采发生地面沉降。 (2)地表水源:包括江河、湖泊、水库、海洋。 其一般水量较大,矿化及硬度低,但浑浊度大,易 污染,开发的投资较大,处理费用较高。但地表水 仍是城市主要的水源。
第八章
城市规划中的工程规划
三、城市消防规划
城市消防规划是城市规划工作的一部分, 包括各等级消防设施。如消防调度指挥中心、 消防站、隙望塔、消防栓等的布置。还有在规 划中制定各种消防要求、消防规范、防火间距 等的规定。
第八章
城市规划中的工程规划
消防单位从行政上划分为总队、支队和 中队。其中,中队为消防工作基层单位,总 队、支队在大中城市中设置。消防站占地及 装备状况也可分为三级: (1)一级消防站,有车6~7辆,占地3000m2 左右。 (2)二级消防站,有车4~5辆,占地2500m2 左右。 (3)三级消防站,有车3辆,占地2000m2左 右。
第八章
城市规划中的工程规划
第五节 城市防灾规划
一、城市防灾规划的内容
城市是人口密集财富集中的地域。在城市中发生 的各种灾害,必将会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因此在城市规划工作中要把防灾规划及灾后的救护恢 复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 城市防灾规划包括两方面。在硬件方面,要布置 安排各种防灾工程设施。在软件方面要拟定城市防灾 的各种管理政策及指挥运作的体系。也就是避开灾害 预防及灾害救护两个方面。城市防灾规划包括:城市 防洪规划、城市防火(消防)规划、城市减轻灾害规划 及城市人民防空规划。
城市规划设计课件详细版
![城市规划设计课件详细版](https://img.taocdn.com/s3/m/97dd9795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c8.png)
统筹城市发展,合理配置用地资 源。
绿地规划
保护城市绿地,提供休闲和生态 功能。
居住区规划
规划不同类型的住宅区,满足人 们的居住需求。
建筑设计规划
1 城市景观建筑
规划城市标志性建筑和公共 空间。
2 建筑风格规划
为城市定制特定风格和主题。
3 建筑节能规划
设计建筑,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城市规划的法律法规
城市规划法
规范城市规划编制、实施和管理的法律法规。
城市设计规划条例
详细规定城市建设、道路、绿地等设计规划的 法律文件。
规划编制的步骤
1
前期调研
收集城市数据,分析现状和问题。
规划设计
2
制定城市发展目标和空间规划。
3
评价论证
评估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和社会影响。
方案公示
4
向公众展示规划方案并收集意见。
未来城市规划趋势
面临人口增长和环境挑战,城市规划将 趋向紧凑、智能和可持续。
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
1 可持续发展
平衡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实现城市长期可持续发展。
2 人本主义
以人为本,在城市规划中注重人们的需求和幸福感。
3 环保
保护自然资源,建设生态友好的城市空间。
4 经济可行性
考虑城市规划项目的实施成本和经济收益。
交通规划设计
6大交通组织
• 道路 • 公共交通 • 自行车道 • 停车设施 • 步行街区 • 交通管理
交通优化
改善交通流动性、减少堵塞和 环境污染。
可持续出行
鼓励步行、骑行和公共交通, 减少私家车使用。
生态环境规划设计
建筑学基础-城市设计ppt整理
![建筑学基础-城市设计ppt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d684508227916888486d7c6.png)
城市设计及其理论课程概述1、论题领域:①城市运行的问题;②城市尺度的问题;③场所质量的问题;④人造环境的问题;⑤公共领域的问题;⑥文化特征的问题。
城市设计的背景:城市已经成了经营性场所,经济运作决定城市的存亡,政治体制决定运作方式,以此为基础的城市生长模式显然不会考虑城市空间的质量。
①城市:经济运作的一个载体,第一要素是发展;②交通的问题:城市可无限大,人却不变;③广场属性:天安门广场(政治)与意大利广场的对比;④热岛效应:城市微环境上的影响;⑤公权私权:地块景观的所有;⑥传统继承:夫子庙例子,看起来现代,但有传统的影子,与之协调。
·地块容量:用地性质、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交通条件;·感知认同:空间尺度、活动内容;·空间认知:场所的几何属性、场所周边的环境、时间和空间的互动;·物理环境:场所的光线、场所的温度、场所的气流、场所的声环境;·场所全数:可否接近、可否进入、可否使用;·文化认同:历史因素、符号因素。
学科: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规划构成:静力学和人文科学——空间和形式的动态形态学——政府和编制人员状况:三维(封闭体系)——四维(开放体系)——国家的政体与经济关注点:材料+能源+设计理论——建筑+环境空间+社会学理论——各项法规体系目标:对外界封闭+物体保护——与社会交流与互动——为了落实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力行为特征:设计参数:人工控制的环境——城市土地市场动态——超前的社会资本动态2、课程内容城市设计基础知识:①城市设计进展历程(城市设计的历史脉络)②城市形态与生成要素(基于城市运行的需求)③城市形态与物理环境(基于环境健康的需求)④城市形态与空间认知(基于认知习惯的需求)考⑤城市形态与公共空间(基于社会活动的需求)⑥城市形态的表述方法(城市形态与形态学)考城市设计基本技能:①城市设计分析——文本(城市设计文本分析方法)考②城市设计分析——数据(城市设计数据分析方法)考③城市路网组织(街区与街廓的划分原理)考④城市肌理组织(城市建筑类型及场地设计)考⑤技术术语(名词与数据)考⑥阶段设置(城市设计的类型)考⑦成果表达(成果表达的技巧)⑧实践操作3、课程构架(略)4、参考书目(略)课程二历史背景1、城市设计的历史意义①中国传统城市的空间分配观念“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
刘临安教授-城市设计讲课REVISEDVERSION
![刘临安教授-城市设计讲课REVISEDVERSION](https://img.taocdn.com/s3/m/52286355336c1eb91a375d77.png)
城市—公共空间的作用和地位
原始聚居区的公共空间多位于聚居区的中央,像一个小广场,主要是举行祭祀活 动和分配猎获物,氏族首领在这里行使权力,因此,这个小广场的地位比其它居 住、制作、交易和墓葬用地要高得多。 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及城市首领行使管理权力的需要,城市的公共活动增 加了,例如发布政令、征收税赋、号召征战、庆贺典礼、商品交易、处决罪犯等 等,都需要城市的公共空间来承载。这些承载城市公共活动的场所——广场也 就变得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多。到了罗马帝国时期,城市广场有神殿、家庙、 剧场、斗兽场、浴场、作坊、商店、客栈、几乎承载了所有的城市公共活动。城 市广场的作用越来越大,它的地位也就越来越高。于是,城市的中心往往被巨大
7
中国明代的苏州城-仇英《清明上河图》
8
工业时代的城市-1932年纽约的曼哈顿
9
后工业时代的城市-2000年的纽约曼哈顿
10
后工业时代的城市-2010年的中国香港
11
生态时代的城市-2030年的城市意象
12
未来时代的城市
海上城市
云端城市
水下城市
13
城市的功能特征
城市是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化成就最为集聚的地方。 城市的发展演变经历的阶段有: 农耕时代的防御、定居、祭祀、生产; 工业时代的贸易、生产、商业、消费; 后工业时代的金融、信息、资源、技术、人才。 今天的城市应当成为人才聚集、资源丰富、资本雄厚、信息发达、生产力活跃、 消费力旺盛、社会经济发达、生态环境良好、生活品质高尚的聚居地区。
52
巴黎世界博览会的宣传画
53
巴黎改造后出版的巴黎风光照片
54
政府正式成立,提议建立联邦城作为首都。联邦城直接由美 国国会管理,不属于美国任何一个州。根据华盛顿的建议,在位于马里兰州和弗 吉尼亚州之间、波托马克河与东小河形成的河湾处,划出一个面积100平方英里 的菱形区域作为联邦城的用地。 被选中的规划方案是由法国工程师、时任美国陆军少校的皮埃尔·夏尔·朗方 (Pierre Charles L’Enfant)主持提出的。这个首都规划几乎完全是欧洲城市 规划的翻版。特别是一条2000米中轴线形成的大广场,集中体现了欧洲城市广
城市设计讲义-第八讲PPT52页
![城市设计讲义-第八讲PPT52页](https://img.taocdn.com/s3/m/355c546d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a.png)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52
城市设计讲义-第八讲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Hale Waihona Puke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第八讲公共卫生设施设计
![第八讲公共卫生设施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f594203453610661ed9f4ac.png)
公
共
设
施
设
计
2、设置表现方式 为了与环境协调,在城市的主要广场、干道、休闲区域、商业街道等场所,多采 用与建筑物结合、地下或半地下的设置方式。 在公园、游览区、普通街道等场所,多采用半地下、道路尽头或 角落、侧面半遮挡、正面无遮挡的设置方式 场所中临时需要的活动式公共卫生间。 3、环保设计的运用,用水、除臭、排污是公共卫生间要解决的难题,用水和排污 处理主要是靠排水工程的完善来完成,除臭主要是靠卫生间的结构形式来解决。 现在具有节水环保作用的免冲水装置和自动控制水开关的设置等应结合实际情况 推行。 活动范围内的安全考虑:无障碍设计的要求(如扶手的位置、残疾人的专用厕位、 不同高低的设备设置等)、地面的防滑、避免 尖锐的转角等。 防范犯罪活动:考虑照明的加强、内部空间结构的简洁处理等。 4、配套设备的设置。公共卫生间的配套设备要保证齐全和耐用,一般设置手纸盒、 烟灰缸、垃圾箱、洗手盆、烘干器等,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
公
共
设
施
设
计
二、公共饮水器设计
公共饮水器是在公共活动场所内为人们提供安全饮水的设施,这类 公共设施在较为先进的欧美国家经常可以见到,但是在我们却很少 设置。它的设置人们有足够的文明意识,同时还需要城市给排水工程 的完善建设,确保饮水器的安置不仅仅是摆设,而能够真正地向人们 提供卫生安全的饮用水。它主要被设置在城市广场、休息场所、道路 出入口等识觉区域。根据需求量和无障碍设计原则,饮水器分为 独立式和集中式(多个龙头)。公共饮水器的结构主要分为水龙头、开关 水盆、支座、给排水管。其中水龙头、水盆多采用定型产品,给排水管安置 在支座内部,支座成为饮水器设计造型的重点之笔。 设计要求: 一般设置在人口流量较大、较集中的城市空间中。 一般采用石材、金属、陶瓷等材料 造型可采用单纯的几何形体或组合,也可采用象征性的表现形式,在除了 体现本身功能以外,也表现出一定的乐趣和视觉美感。 考虑到无障碍设计的要求,饮水器采用不同的出水口高度设置,或在饮水器 基部设置台阶来调节高低需求,通常使用高度为100-110厘米,较低的为6070厘米。 注重与地面接触的铺装处理,要求具有渗水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通过对城市空间的体验,将各种 感受要素(视觉景观、建筑细部、人的 活动等)用多种手段记录下来,进行系 统的表达与分析。
-
(3) 空间注记分析方法:全景式的、 带有强烈行为主义色彩的空间分析途径。
A、 无控制注记观察 B、 有控制注记观察
-
(4) 小结:开放式的城市设计过程中 有效的群众参与途径之一。
自然、地理、形体、心理等广泛的要素。
-
(3) 《基地规划》(Site Planning, 林奇)(总体设计,黄富厢译) (4) 《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 麦克. 哈格)
-
5、 空间注记分析 (1) 是现代城市设计分析中的重要方
法,综合吸取了基地分析、序列景观、 环境行为等环境分析的优点。
-
(3) 心智地图分析方法有两个基本特 征:
A、 建立在“外行”对环境体验的基础之 上,具有相当的“原始性”和“客观 性”。
B、 居民是城市空间体验的专家,同样对 城市设计和空间环境有深刻的理解洞悉。
-
(4) 心智地图分析方法可以从看似 比较粗糙、逻辑性较差的表面意象中发 现城市空间的彼此关联。
-
(2) 《城市的意象》(The Image of City, Lynch) A、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不仅仅是凭客观 物质形象和标准,而且要凭人的主观感 受来判定。
-
B、 由于意象是一种主观心理现象无法 直接观察,所以需要一些间接的方法使 之外显出来。座谈或书面描述、默画城 市意象和简略地图、作简单模型。
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
-
第八讲、城市设计的分析方法(二)
-
一、纷繁多样的分析方法形成的背景
1、物质形态决定论与城市环境的综合分析 2、自上而下思想观与自下而上的设计途径 3、单一学科的发展与多学科融合思想形成
-
二、不同类型分析方法的主要特点
1、 视觉景观秩序分析 (1) 由来已久、深受传统美学思想影
-
3、 空间节点影响分析
(1) 空间节点----标志性建筑对城市 的空间环境有相当的影响范围,对城镇 景观、居民生活、心理感受和交通组织 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聚集效应。对空间节 点的影响分析是对城市局部空间环境分 析的重要方法。
-
(2) 对标志性空间节点的空间影响进 行空间调查。
A、 视觉影响范围 B、 空间视角分析 C、 空间视觉评价 D、归纳总结分析
-
(3) 空间节点影响分析对城市中具 有历史文化特征的空间环境的保护与改 造具有重要意义。
A、 空间主题的保护 B、 空间主题的强化 C、 空间主体的弱化
-
(4) 小结:偏重局部空间环境的分析 方法。
-
4、 基地环境分析 (1) 城市设计地段相关各种外部条件
的综合分析。 (2) 基地环境分析涉及到社会、文化、
-
6、 心智地图分析 (1) 从认知心理学领域中吸取的城 市空间分析方法,还具体借鉴了社会学 调查方法,是城市景观和场所意象的有 效分析方法。
-
(2) 寻问、书面调查、画图----“心智 的图”(Mental Map)
-----通过心智地图可以识别出对于体验 者来说重要的和明显的空间特征及其相 互联系,从而为城市设计提供有价值的 依据和出发点。
A、 西克斯特斯的罗马更新改造设计:以城市 作为尺度的、系统的和意向性的改造……在形 状和规划上明显表达出一种对意向性美学形态 和理论假设的价值取向。 B、 朗方的华盛顿规划:以城市的整体作为一 个艺术品加以设计。
-
(3) 在中国,元大都以后的北京城市 建设,追求完整和谐的整体空间视觉景 观秩序,体现封建都城营造的型制要求。
A、 拍摄序列照片 B、 草图透视分析 C、 电脑模拟分析
-
(3) 戈登.卡伦的《城市景观》(The Concise Townscape, 1961)
A、 理解空间不仅仅在看,还应该通过 运动穿过它。 B、 城镇景观不是一种静态情景,而是 一种空间意识的连续系统。
-
(4) 小结:过多的是强调专业人员的 视觉感受,忽略了群众参与和社会活动。
-
C、 认知地图和意象的概念运用于城市 空间形态的分析与设计。对相当数量的 受试者调查的归纳与分析,找出心理意 象与真实环境之间的联系。
-
D、认知意象对城市环境的两个基本要求: 易识别性(Legibility)---基础; 可意象性(Imaginability)---目标。
-
2、 空间序列视景分析
(1) 城市空间体验是城市环境研究 的重要内容。
A、 心理学上的意义:城市空间体验的整体是 由于运动和速度相联系的多视点景观印象复合 而成,但不是简单的叠加。 B、 生理学上的意义:视觉是最主要的感觉信 息的渠道,约占人们全部感觉的60%。
-
(2) 具体过程:在待分析的城市空 间中,有意识地利用一组运动的视点和 一些固定的视点,选择适当的路线对空 间视觉特点和性质进行观察,并进行图 纸标注,对空间艺术特点和构成方式进 行分析。
-
(4) 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影响:自上而 下成为特定政体寻求物质表现的载体。
A、 莫斯科、平壤千里马大街:政治制 度的表现。
B、 罗马EUR新城规划:独裁思想的表 现。
-
(5) 特点:传统的学院派思想,注 重城市空间体验的艺术质量,是城市设 计思想的重要基础;对视觉艺术和形体 秩序的片面追求也容易导致对城市空间 结构形成的丰富内涵的,以及对社会、 历史、文化等因素影响的忽视。
-
(5) 林奇《城市的意象》与心智地 图的比较
-
(6) 小结:在主观意向的表面形式 下有较高的客观性,对于外来的设计者 可以迅速地理解当地的空间结构和环境 特色,并形成设计人员与居民的信息双 向传递。
-
7、 认知意象分析
(1) 认知意象分析是建立在居民对 城市空间形态认识和认知图式综合的基 础上的。“意象可以定义为个人积累的、 组织化的,关于自己和世界的主观知 识。”
响、视城市环境为艺术作品,是现代城 市设计学科重要基础之一;
-
整个城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是一种激奋人心的、充 满情感的艺术作品,城市设计者就是表 达社会抱负、激情洋溢的艺术家。
----卡米罗. 西特
-
(2) 在西方,至少在文艺复兴时期, 追求和崇尚视觉秩序已经成为城市建设 和城市设计师的一种自觉意识和实践力 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