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章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节煤炭、石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教学案中图版
高中地理第二章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2.2煤炭、石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教案中图版选修6
2.2 煤炭、石油资源利用与保护●课标要求1.举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影响,并说出人类采取相应措施。
2.根据相关资料,说出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环境保护措施。
●课标解读1.通过举例让学生感受与理解煤炭石油资源在开采过程、运输过程、加工过程与利用过程中对环境影响。
2.根据相关资料让学生掌握煤炭、石油开发中应采取环境保护措施。
3.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影响,并引导学生分析人类采取相应措施。
●新课导入建议利用油船原油外泄造成海洋污染与生态破坏事例导入新课——煤炭、石油资源利用与保护。
●教学流程设计①看教材P24~26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知识1、煤炭、石油开发与利用对环境影响〞并完成[思考交流]1;②看教材P26~28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知识2、煤炭、石油开发中应采取环保措施〞并完成[思考交流]2;③看教材P29~30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知识3、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影响〞并完成[思考交流]3。
→步骤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检查预习效果。
步骤4: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问题导思]1、2、3。
←步骤3:教师通过[例1]与[图表活动解读]中教材P24图2-2-1解读以及[思考解答]中对教材P25、P27思考解答,讲解研析“煤炭、石油开发与利用对环境影响〞,总结方法规律。
←步骤2: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问题导思]1、2、3。
步骤6:教师通过[例2]与[图表活动解读]中[思考解答]中对教材P29、P30思考解答,讲解研析“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影响〞,总结方法规律。
→步骤6:由学生自主总结本课时学习主要知识,然后对照[课堂小结],以明确掌握已学内容,安排学生课下完成[课后知能检测]。
课标解读重点难点1.根据有关资料,说出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环境保护措施。
2.举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影响及采取相应措施。
1.煤炭、石油开发与利用对环境影响及环保措施。
高中地理第二章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节煤炭、石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教学案中图选修6
第二节炭、石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煤炭、石油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及环保措施———————情景导入先思考——————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中国作为世界上主要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的燃烧会对大气污染的形成及地球温室效应等产生很大影响,随着不时出现的雾霾天气,这一问题也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
思考探究:煤炭燃烧对环境带来哪些有害物质?提示:煤燃烧时除产生大量废热外,在燃烧过程中还会形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及烟尘等有害物质。
———————基础知识要记牢——————煤炭、石油的开发与利用中的环境问题及环保措施过程环境问题环境保护措施开采地表土层和植被的破坏以及大量占用土地实行矿区土地的复垦运输煤炭运输过程中会污染大气环境;石油运输过程中会污染海洋建立循环经济模式加工废水、废气、废渣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特色产业利用热污染、空气污染造成全球气候变暖、酸雨,危及整个生态系统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一、煤、石油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1.煤炭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2.石油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二、煤炭、石油开发中的环保措施——————应用体验不可少———————“煤变油”这一技术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
煤炭变成的汽油和柴油不含硫、氮等污染物,是高质量的洁净油品。
据此回答1~2题。
1.硫、氮污染物进入大气后,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A.放射性污染B.臭氧层空洞C.酸雨、酸雾 D.重金属污染2.我国之所以要启动“煤变油”项目,是因为( )①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的波动②我国燃油需求量增长迅速③可以优化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④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以石油为主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1.C 2.A 第1题,硫、氮的污染物即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它们进入大气后,会进一步氧化,再与水汽结合形成酸雨、酸雾。
第2题,我国之所以要启动“煤变油”项目,是因为一方面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的波动,另一方面我国燃油需求量增长迅速,而我国的能源结构中一直以煤为主,大量燃煤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煤变油”可以优化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
学高中地理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二节煤炭石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教学案中
第二节炭、石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煤炭、石油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及环保措施———————情景导入先思考——————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中国作为世界上主要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的燃烧会对大气污染的形成及地球温室效应等产生很大影响,随着不时出现的雾霾天气,这一问题也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
思考探究:煤炭燃烧对环境带来哪些有害物质?提示:煤燃烧时除产生大量废热外,在燃烧过程中还会形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及烟尘等有害物质。
———————基础知识要记牢——————煤炭、石油的开发与利用中的环境问题及环保措施一、煤、石油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1.煤炭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2.石油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二、煤炭、石油开发中的环保措施——————应用体验不可少———————“煤变油”这一技术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
煤炭变成的汽油和柴油不含硫、氮等污染物,是高质量的洁净油品。
据此回答1~2题。
1.硫、氮污染物进入大气后,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A.放射性污染B.臭氧层空洞C.酸雨、酸雾 D.重金属污染2.我国之所以要启动“煤变油”工程,是因为( )①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的波动②我国燃油需求量增长迅速③可以优化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④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以石油为主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读:1.C 2.A 第1题,硫、氮的污染物即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它们进入大气后,会进一步氧化,再与水汽结合形成酸雨、酸雾。
第2题,我国之所以要启动“煤变油”工程,是因为一方面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的波动,另一方面我国燃油需求量增长迅速,而我国的能源结构中一直以煤为主,大量燃煤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煤变油”可以优化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
3.图1为生态系统中的硫循环示意图,图2为我国三省原煤生产量、煤炭消费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柱状图。
读图,回答问题。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 第二节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课
取的相应措施。
理解非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
措施。
一、石油资源耗竭与应对措施
1.石油资源潜在危机分析 (1)原因:石油是非可再生资源,储量__有__限_____,且世界经济对 石油资源的依赖性强。
(2)影响:石油价格上扬,相关的庞大工业群将受到冲击,甚至 阻碍经济增长。
2.石油危机应对措施 (1)应对方针:“______在__开__发__中__保__护________,在保护中开发”。 (2) 总 体 措 施 : __适__度____ 开 发 , 扩 大 加 工 深 度 , 提 高 ___资__源__利___用__率____。
大油田均经历了五六十年的开采过程,基本走过了其“生命周
期”的“壮年”阶段,步入了稳产和衰减阶段。据此回答 8~9
题。
8.材料显示出产生石油危机的原因是( )
①世界经济对石油的依赖性强 ②石油资源的储量消耗高
③石油的储量是有限的 ④石油的供需严重失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为应对石油危机,我们应( )
答案:1.√ 2.√ 3.√ 4.× 5.√
二、选择题 煤炭燃烧时会排放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为了减少污染物的
排放,许多地方都使用了洁净煤(如脱硫)技术。读煤炭脱硫效 率图,完成第 6 题。
6.关于洁净煤技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技术脱硫效率达到 100% B.该技术可以减小 pH 值和酸雨危害 C.该技术使煤炭资源得到了循环利用 D.该技术提高了煤炭资源利用的经济价值 解析:选 D。洁净煤技术脱硫效率没达到 100%,A 错误;洁净 煤技术可使煤炭燃烧时排放的酸性气体减少,酸雨危害减小, pH 值增大,B 错误;该技术没有体现煤炭资源的循环利用,但 提高了煤炭资源利用的经济价值,C 错误,D 正确。故答案选 D。
高中地理第2章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2节煤炭石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课堂精练含解析中图版选修6
第2节煤炭、石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基础巩固】(2017年河北省辛集中学月考)读“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重变化图”,回答第1~2题。
1.关于图中曲线表示的能源,判断正确的是( )A.①曲线表示木柴B.②曲线表示煤炭C.③曲线表示石油D.④曲线表示潮汐能2.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现阶段最有发展前途的能源是天然气B.20世纪世界主要能源是木柴和煤炭C.目前世界主要能源是石油和木柴D.目前石油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答案】1.C 2.A【解析】第1题,读图,结合图中横轴表示的时间及对应的能源所占比重分析,②曲线在1850年前占比重最大,表示木柴。
①曲线在1900年前后占比重最大,表示煤炭。
③曲线在1950年占比重增大,且逐渐超过煤炭所占比重,表示石油。
④曲线出现较晚,表示水能。
⑤最晚出现,表示核能。
⑥出现较早,与石油利用时间相近,近年来占比重增长快,代表天然气。
第2题,从图中可看出⑥曲线代表天然气,在能源消费构成中所占比重不断升高,是最有发展前途的能源。
20世纪世界主要能源是石油和煤炭;目前世界主要能源是石油和天然气;目前石油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
3.有关露天采矿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导致土地退化B.造成水污染C.保护生物多样性D.加剧水土流失【答案】C【解析】露天采矿是将矿体的上覆地层和表土剥离后直接采掘矿石,会导致地面植被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生物种类减少等。
4.关于循环经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生态经济,是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B.循环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程C.循环经济特征是低消耗、高利用、低污染D.循环经济模式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答案】D【解析】“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原则。
“减量化”指从输入端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再利用”指在生产过程中提高产品质量,以延长产品的寿命和服务时间;“再循环”指把输出的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的废物处理量。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爱惜第二节煤炭石油资源的利用与爱惜教学案中
一些非可再生资源如煤、石油、铁矿等日渐欠缺乃至枯竭对人类社会的阻碍十分庞大,促令人类社会发生改变,如以下图所示。
[拓展提升]
石油危机应付方法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通过量年尽力,我国科学家最近几年来在煤基液体合成技术即煤变油技术上取得重大冲破,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把握“煤变油”技术的国家之一。尔后5~10年,我国将之内蒙古、陕西、山西等省区为基地,加速推动“煤变油”战略。据此完成1~2题。
200
300
400
500
国内供给量/Mt
160
170
180
100
供需缺口/Mt
40
130
220
40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资料来源:《中国中长期能源战略》中国打算出版社1999年。
材料二 国际体会说明,当一国的石油年入口量超过50 Mt以后,国际市场行情的转变就会阻碍那个国家的经济运行;超过100 Mt,国家就应该有包括外交、军事、经济在内的有力方法,来保证石油平安。
一、选择题
在我国某一露天开采煤矿区,被开采煤矿周围的潭水变成含硫很重的“黄绿色”。一潭死水散发着浓重的臭味,一些以煤为燃料的化工厂在矿区周围广布,周围老百姓对化工厂的粉尘污染是苦不堪言。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关于材料中煤矿的露天开采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A.破坏地表植被及基层土壤
B.矿坑废水是造成周围水资源污染的污染源
答案:(1)高于
(2)输油线路: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或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
(3)存在石油平安问题。因为入口石油要紧来自西亚地域,并依托海运,一旦该地域或海上运输发生问题,中国的石油供给将受到严峻要挟。
高二地理选修六课件第二章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
年份 国内需求量/Mt 国内供给量/Mt 供需缺口/Mt
2000 200 160 40
2010 300 170 130
2020 400 180 220
2050 500 100 400
资料来源:《中国中长期能源战略》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9 年。
材料二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的石油年进口量超过 50 Mt 以 后,国际市场行情的变化就会影响这个国家的经济运行;超过 100 Mt,国家就应该有包括外交、军事、经济在内的有力措施, 来保证石油安全。 材料三 某年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分布图。
土地恢复:开掘时保护好 地表土层,矿区回填后进 行 复垦 和再种植等。成本 较高,难以恢复如初
2.煤炭资源利用的环境保护措施 (1)利用中的环境问题:燃烧释放 CO2 和 SO2,以及 热污染等。
(2)保护措施:
—————— 重点难点掌握好 ——————— 一、采矿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及治理
二、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保护措施
④加大能源的调配程度,改变能源生产消费不均的格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第 1 题,把石油储备起来,当石油短缺时使用,有助于
确保石油的供应和价格平稳。第 2 题,能源的调配不能改变能
源的总量,不会对我国能源危机产生影响。 答案:1.A 2.A
3.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国石油中长期供需平衡表。(Mt:百万吨)
1.对消费地而言,最清洁且已大规模利用的方式是 ( )
A.①
B.②
C.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D.④
2.用煤发电(火电站)与水力发电(水电站)的主要不同是( ) A.火电站建设周期短,运转时投资少 B.水电站污染空气,火电站不会破坏生态环境 C.水电站综合效益高,运转成本低 D.水电站建设周期短,投资少 解析:第 1 题,燃煤发电对消费地来说无环境污染,是 清洁的。第 2 题,用煤发电会污染空气,且成本高。水 电站虽然建设周期长、投资大,但运转时投资少、无污 染,综合效益高。答案:1.B 2.C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二节煤炭石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同步备课教学案中图版选修2.doc
第二节 煤炭、石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煤炭、石油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能从开采过程、运输过程、加工过程、利用过程等方面加以说明。
2.能根据有关资料,说出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3.举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能说出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
一、煤炭、石油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思考1.煤炭开发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大,那么以后我国可以完全用可再生能源、新能源代替煤炭吗?答案 不可以。
我国能源需求量大,煤炭储量丰富,开采成本低,能满足能源需求,新能源可供利用量相对较小,无法满足国民经济需要,所以煤炭作为能源的主体在短期内不会改变。
二、煤炭、石油的开发中应采取的环保措施1.实行矿区土地的复垦(1)概念:对⑪抛荒的土地进行再次开垦。
(2)复垦模式⎩⎪⎨⎪⎧ 深层塌陷区⑫水产养殖⑬煤矸石充填塌陷区,营造基建用地粉煤灰充填⑭覆土造林2.提高能源⑮综合利用效率。
思考2.如何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答案 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主要在两个层面上展开:一是在思想层次上,改变一系列违背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养成自觉节约能源的习惯;二是通过技术改进和设备更新在能源开采、运输、利用等各个环节上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
3.建立循环型经济模式(1)循环经济概念:运用⑯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生态经济,是与环境⑰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
(2)与传统经济对比:4.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23特色产业,如把○24旅游业作为接续产业。
三、非可再生资源的耗竭对人类的影响1.促进○25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的改变。
2.促进技术和○26科学的进步。
3.造成○27生活方式的改变。
思考3.在气候大会期间,很多人号召低碳生活方式。
对于个人来说,你觉得哪些行为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答案 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物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同步备课教学
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学习目标定位] 1.举例(以石油为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说出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
2.根据有关资料,说出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3.结合我国煤炭资源利用状况,说出煤炭资源在利用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一、石油资源耗竭与应对措施1.石油资源潜在危机分析(1)能源矿产:主要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气和核燃料等。
(2)石油资源的潜在危机①原因{石油是非可再生资源,储量有限世界经济对石油资源的依赖性强②表现:石油供应出现紧缺态势,石油价格随之上扬。
2.石油危机应对措施项目具体表现应对方针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总体措施适度开发,扩大加工深度,提高资源利用率我国措施①推广应用节油新技术、新工艺;②运用经济杠杆促进节油;③开发替代能源,降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④加强资源勘探,增加探明可采储量;⑤到国外投资开发石油,替代石油进口思考1.我国石油资源丰富,为何还要到国外开发石油、进口石油呢?答案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石油消耗已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
同时,由于国内石油产量严重不足,进口依存度不断扩大。
二、采矿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开采方式地下开采露天开采问题①开采后形成地下空间→矿区周围的应力变化→岩层变形、移动、被破坏→断裂、塌陷;②地表整体下沉①剥离上覆盖地层和表土→地表覆被层毁灭性破坏;②土石堆放占用大量土地→土地退化措施回填采空区,可靠但工程量大,代价高昂土地恢复:开掘时保护好地表土层,矿区回填后进行复垦和再种植等。
成本较高,难以恢复如初三、煤炭资源利用的环境保护措施1.利用中的环境问题:燃烧煤炭释放CO2和SO2,以及热污染等。
2.措施(1)优化用煤结构,减少原煤直接燃烧的数量,增加煤炭用于二次能源生产的数量。
(2)加快洁净煤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
思考2.煤矿开采过程会对环境产生什么不利影响?答案煤矿开采引起的生态破坏,主要经历三个过程:开采活动直接毁坏地表土层和植被——矸石等堆置破坏原有生态系统——地表径流和大气浮尘及重金属对周边土地、林地、土壤、水域和大气造成污染。
精选课件-2019高中地理第二章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节煤炭石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课件中图版选修6
三、非可再生资源的耗竭对人类的影响 1.促进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的改变。 2.促进技术和科学的进步。 3.造成生活方式的改变。
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期间,很多人号召采取低碳生活方式 个人来说,你觉得哪些行为属于低碳生活方式?
点拨节约用电、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物品、乘坐公共交通工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煤炭、石油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会产生哪些影响? 1.煤炭的开采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结合教材图2-2-1“山西省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可知,煤矿 动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四方面:(1)直接破坏地表土层和植被 弃物堆积占用大面积土地;(3)污染周围的土地、水域和大气 起地面塌陷,损坏地表建筑。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2.煤炭、石油运输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结合教材图2-2-2“煤在运输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可知,煤 主要污染大气和水源。 结合教材图2-2-3“油船原油外泄造成的海洋污染和生态破 知,石油运输主要造成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3.煤炭、石油在加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煤炭、石油等在加工过程中也会对环境产生很大影响。
4.煤炭、石油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1)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温室效 强,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2)酸雨的形成;(3)产生热污染。这 面都会使地球表面的生态系统受到影响和破坏。 石油的利用,如汽车尾气排放还可能导致光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内蒙古加强了能 加工转换,变输出煤炭为输出电力和输出焦炭。读图,完成下 题。
1关于材料中煤矿的露天开采说法错误的是( )
A.破坏地表植被及基层土壤
B.矿坑废水是造成附近水资源污染的污染源
C.与地下开采相比,对大气的粉尘污染轻
D.矿区回填,恢复地表生态的成本高、难度大
2针对材料中化工厂造成的粉尘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炭、石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煤炭、石油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及环保措施———————情景导入先思考——————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中国作为世界上主要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的燃烧会对大气污染的形成及地球温室效应等产生很大影响,随着不时出现的雾霾天气,这一问题也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
思考探究:煤炭燃烧对环境带来哪些有害物质?提示:煤燃烧时除产生大量废热外,在燃烧过程中还会形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及烟尘等有害物质。
———————基础知识要记牢——————煤炭、石油的开发与利用中的环境问题及环保措施过程环境问题环境保护措施开采地表土层和植被的破坏以及大量占用土地实行矿区土地的复垦运输煤炭运输过程中会污染大气环境;石油运输过程中会污染海洋建立循环经济模式加工废水、废气、废渣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特色产业利用热污染、空气污染造成全球气候变暖、酸雨,危及整个生态系统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一、煤、石油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1.煤炭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2.石油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二、煤炭、石油开发中的环保措施——————应用体验不可少———————“煤变油”这一技术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
煤炭变成的汽油和柴油不含硫、氮等污染物,是高质量的洁净油品。
据此回答1~2题。
1.硫、氮污染物进入大气后,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A.放射性污染B.臭氧层空洞C.酸雨、酸雾 D.重金属污染2.我国之所以要启动“煤变油”项目,是因为( )①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的波动②我国燃油需求量增长迅速③可以优化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④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以石油为主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1.C 2.A 第1题,硫、氮的污染物即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它们进入大气后,会进一步氧化,再与水汽结合形成酸雨、酸雾。
第2题,我国之所以要启动“煤变油”项目,是因为一方面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的波动,另一方面我国燃油需求量增长迅速,而我国的能源结构中一直以煤为主,大量燃煤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煤变油”可以优化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
3.图1为生态系统中的硫循环示意图,图2为我国三省原煤生产量、煤炭消费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柱状图。
读图,回答问题。
(1)大气中的硫主要来源于哪些方面?(2)我国北方二氧化硫排放量高于南方,而南方的酸雨却比北方严重,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酸雨的危害有哪些?解析:大气中的硫主要有SO2、H2S等,主要来源从图1可以看出有化石燃料、无机硫、硫化物;我国北方地区降水时间短,土壤呈碱性,而南方地区雨季长,降水多,土壤呈酸性;酸雨的危害主要从对水源、鱼类、土壤、植物、建筑物及人体的危害等方面考虑。
答案:(1)化石燃料、无机硫和硫化物。
(2)降水。
(3)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土壤酸化,影响森林和农作物的生长;危害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
[教材问题提示]P25思考提示石油运输过程中的原油泄漏会造成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鱼类死亡,引起海鸟死亡,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
原油漂浮到岸边沙滩上,破坏了海岸环境,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
非可再生资源的耗竭对人类的影响———————情景导入先思考——————据国家能源局网站2016年5月31日消息,为规范石油储备管理,加快推进石油储备立法工作,国家能源局起草《国家石油储备条例(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意见稿中提到,国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石油储备设施建设运营。
思考探究:我国为什么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石油储备设施建设运营?提示:石油是非可再生资源,其储量是有限的,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石油资源的需求量增大,并且需大量进口。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石油储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石油供应的稳定。
———————基础知识要记牢——————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社会影响的表现(1)促进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的改变。
(2)促进技术和科学的进步:通过技术改进更有效率地利用资源,或者通过技术进步寻求新的替代品。
(3)造成生活方式的改变。
(4)资源的短缺也会引发地区冲突和战争。
———————重点难点掌握好——————非可再生资源的耗竭1.重要矿产资源的现状(1)世界矿产资源现状:矿产资源是人类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
矿产资源的特征之一是其非可再生性,但全世界消费矿产资源的数量却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占世界人口1/4 的发达国家消费了世界 3/4的矿产资源,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的矿产消费量只占世界的1/4 。
随着矿产资源消费的急剧增长,有些矿种发生短缺甚至耗竭。
(2)我国矿产资源紧迫性的表现:①中国矿产资源总量大,居世界第三位,而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②矿产资源中富矿少,贫矿多,加之开采中采富弃贫,使矿产品位下降。
③矿产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矿产品的加工消费区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而矿产资源主要富集在中部或西部地区。
④到目前为止,我国45种主要矿产的探明储量大部分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到2020年,资源保证程度更低,特别是需求量大的石油、铁、铜、铝、硫、磷等重要矿产缺口大,矿产资源供需矛盾加剧。
2.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一些非可再生资源如煤、石油、铁矿等日渐短缺甚至枯竭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十分巨大,促使人类社会发生改变,如下图所示。
[拓展提升]石油危机应对措施——————应用体验不可少———————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学家近年来在煤基液体合成技术即煤变油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煤变油”技术的国家之一。
今后5~10年,我国将以内蒙古、陕西、山西等省区为基地,加快推进“煤变油”战略。
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将“煤变油”基地设在内蒙古、陕西、山西的原因是( )A.交通便利B.科技发达C.劳动力丰富 D.接近原料产地2.我国启动“煤变油”战略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①我国的煤炭资源大量过剩“煤变油”战略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③减少我国对国际市场中石油产品的依赖程度④缓解我国铁路运输紧张的状况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1.D 2.B 第1题,内蒙古、陕西、山西等省区是我国的产煤大省,煤炭资源丰富。
第2题,我国的煤炭资源并没有过剩,但产量丰富。
3.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国石油中长期供需平衡表。
(Mt:百万吨)年份2000 2010 2020 2050国内需求量/Mt 200 300 400 500国内供给量/Mt 160 170 180 100供需缺口/Mt 40 130 220 400资料来源:材料二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的石油年进口量超过50 Mt以后,国际市场行情的变化就会影响这个国家的经济运行;超过100 Mt,国家就应该有包括外交、军事、经济在内的有力措施,来保证石油安全。
材料三某年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分布图。
(1)我国石油需求量的增加速度________(高于或低于)石油生产的增长速度。
(2)根据材料三提供的信息,写出我国最重要的输油路线。
(3)根据材料三分析我国是否存在石油安全问题,并说明原因。
(4)从能源开发利用的角度,简述保障我国石油安全的具体措施。
解析:第(1)题,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消费量增长迅速,而国内储量有限,因此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
第(2)题,目前我国原油进口来源主要是西亚地区(沙特、也门、伊朗、阿曼合计占我国进口量的46%),因此最重要的输油路线是出马六甲海峡到波斯湾地区。
第(3)题,由于我国进口石油来源主要是西亚,需要长距离的海上运输,因而存在石油安全问题。
第(4)题,应对石油安全问题,要优化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等。
答案:(1)高于(2)输油路线: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或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
(3)存在石油安全问题。
因为进口石油主要来自西亚地区,并依靠海运,一旦该地区或海上运输发生问题,中国的石油供给将受到严重威胁。
(4)①优化能源结构(扩大水能、核能等的利用率);②调整产业结构;③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④加强地质勘探,努力开发本国的油气资源;⑤实现石油进口的多元化;⑥增加石油的战略储备。
一、选择题在我国某一露天开采煤矿区,被开采煤矿附近的潭水变成含硫很重的“黄绿色”。
一潭死水散发着浓重的臭味,一些以煤为燃料的化工厂在矿区周围广布,附近老百姓对化工厂的粉尘污染是苦不堪言。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关于材料中煤矿的露天开采说法错误的是( )A.破坏地表植被及基层土壤B.矿坑废水是造成附近水资源污染的污染源C.与地下开采相比,对大气的粉尘污染轻D.矿区回填,恢复地表生态的成本高、难度大2.针对材料中化工厂造成的粉尘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优化当地用煤结构②禁止以煤作燃料③提高煤炭的利用率④将燃煤后的产物如粉煤灰等“变废为宝”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解析:1.C 2.B 第1题,露天开采煤矿与地下开采相比,极易产生粉尘污染。
第2题,由材料可知,该类化工厂是以煤为燃料产生粉尘污染,因此可从源头入手,优化用煤结构和提高煤炭的利用率来减少粉尘的产生。
对于燃烧后产生的废弃物粉煤灰可“变废为宝”生产建筑材料。
3.能源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措施中,下列主要利用中能减轻环境污染的是( )①改变乱采滥挖、采富弃贫、破坏矿产资源的现象②对开采能源破坏的地表由采矿者负责复垦,恢复到原状态③对矿物燃料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④实行能源结构调整,在矿物燃料中尽可能使用天然气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选B 本题考查有关资源开发利用的措施,解题的关键是理清这些措施的环境意义。
①措施说的是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损耗,②措施主要是保护耕地,防止生态破坏,所以都不能选;③④两措施则是为了减轻环境污染,故选B。
据美国《地理》杂志报道,全世界每天消耗石油约8 000万桶(每7桶合一吨),目前一半左右的世界石油供应依赖于110多座大油田,而这些大油田均经历了五六十年的开采过程,基本走过了其“生命周期”的“壮年”阶段,步入了稳产和衰减阶段。
据此完成4~5题。
4.材料显示出产生石油危机的原因是( )①世界经济对石油的依赖性强②石油资源的储量消耗高③石油的储量是有限的④石油的供需严重失衡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5.为应对石油危机,我们应( )①适度开发、均衡生产②推广节油新技术和新工艺③寻找石油的替代品④禁止高耗能产业的生产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4.C 5.A 第4题,“全世界每天消耗石油约8 000万桶”说明世界经济对石油的依赖性强;“一半左右的世界石油供应依赖于110多座大油田”说明石油的供需失衡;“步入了稳产和衰减阶段”说明石油的储量是有限的;石油的储量消耗是指石油的已开采数量,材料中没有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