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营卫二气的循行与人生命规律的关系
营卫之气的运行与睡眠关系
营卫之气的运行与睡眠关系,可以自以下两方面理解:经文说:“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这句经文说明,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入于阴则入睡,出于阳则醒寤.经文说:“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荣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这句经文形象地说明了,由于年轻人与年老的人气血盛衰不同,因而,对肌肉间气道通畅与否的影响,以及气道中营卫之气运行的影响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气道通畅,则卫气能正常出阳入阴,而人昼精夜眠;气道枯涩,则卫气不能应时出表入里,则引起昼不精而夜不眠.这正是年轻人与年老的人昼夜睡眠不同的重要原因.1.自循行来分析《灵枢·营卫生会》有“上焦者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布胸中,走腋……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大会于手太阴矣”一说,这说明上焦之气与营气伴行,昼夜循行50周.“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出自《灵枢·营卫生会》,这说明卫气与营气相伴行,50周而交会.综合上述,可见上焦之气与卫气都与营气相伴行,50周而相交会.2.自循行环境来看对于上焦之气,《灵枢·营卫生会》是这样论述的:“上焦者出于胃上口……循太阴之分而.”对于卫气,《灵枢·卫气行》是这样论述的:“卫气……常从足少阴分间行于五脏六腑.”由以上可见,焦之气与卫气都在分肉之间循行.3.性质对于上焦之气的性质,《灵枢·营卫生会》是这样论述的:“上焦者出于胃上口……此气栗悍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从其道,故命曰漏泄.”《灵枢·平人谷》则说:上焦之气,出其精微,悍疾滑利.对于卫气的性质,《素问·痹论》是这样论述的:“卫气为水谷之悍气也.”《灵枢·邪客》:“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悍疾滑利.”可见,上焦之气与卫气,都有悍疾滑利的属性.由于卫气与上焦之气在循行、循行环境、性质方面都相同,因而,卫气出上焦,既符合文理、哲理,又符合医理.。
《内经》中营气、卫气概念及相关的几个问题
《内经》中营气、卫气概念及相关的几个问题营气和卫气是《内经》中重要的概念,在《内经》中,营气和卫气指
的是人体内贯流运行的两种能量性质,分别是热性和湿性,它们是人体相
互作用的能量流动,能够维持正常的体内环境,以保护人体的健康。
下面介绍几个关于营气、卫气的问题:
1、营气和卫气有什么作用?
营气和卫气主要起到温热和湿润的作用,卫气可以使身体的脉搏和血
液循环稳定,同时可以加快新陈代谢、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
营气可以滋
养肌肤,促进汗液的分泌,从而维持体温的稳定及调节体内液体平衡,保
护人体免受寒冷、暑热的影响。
2、营气和卫气有关的病变有哪些?
营气和卫气在失衡的情况下,会出现各种病变,包括肺热、烦渴、失眠、心悸、恶心、呕吐等。
此外,还有经痛、月经不调、头痛、发热、腰痛、肩痛等。
3、营气和卫气失衡如何治疗?
通过采用中药调理,可以调整营气和卫气的平衡。
根据个人具体情况,治疗时可采用单味药煎、散剂、补剂或冲剂等多种疗法,以增强体质,祛
除病症,恢复健康。
中医营卫学说如何指导调理身体机能
中医营卫学说如何指导调理身体机能中医理论源远流长,其中营卫学说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调理身体机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营卫学说认为,人体的健康与营气和卫气的正常运行和协调密切相关。
那么,究竟什么是营卫学说?它又是如何发挥作用来调理我们的身体机能呢?营气和卫气是两种不同性质和功能的气。
营气是行于脉中,富有营养作用的气;卫气则是行于脉外,具有保卫作用的气。
营气主要由水谷精微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它在经脉中运行,为脏腑、经络等提供营养物质,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卫气则主要由水谷精微中的剽悍部分所化生,它具有温煦、防御、调节汗液排泄等作用。
在人体中,营气和卫气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营气为卫气提供物质基础,卫气则为营气的运行提供保障。
如果营卫失调,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那么,营卫失调会有哪些表现呢?常见的有自汗、盗汗、恶风、发热等症状。
比如,卫气虚弱时,人体的防御功能下降,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袭,出现感冒、咳嗽等病症;营气不足时,脏腑、经络得不到充分的滋养,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心悸等症状。
基于营卫学说来调理身体机能,首先要注重饮食的调理。
饮食是化生营卫之气的重要来源。
我们应保持饮食的均衡,摄入多样化的食物,包括谷类、蔬菜、水果、肉类等。
尤其要注重摄入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红枣、桂圆、山药等,以补充营气。
同时,避免食用过多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以免损伤脾胃,影响营卫之气的化生。
规律的作息对于维持营卫之气的正常运行也至关重要。
中医认为,白天卫气行于体表,夜晚则入于体内。
如果长期熬夜,就会打乱卫气的运行规律,导致卫气不足,容易出现疲劳、抵抗力下降等问题。
因此,我们应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适度的运动也是调理营卫之气的有效方法。
运动可以促进气血的运行,增强卫气的功能。
但运动要适度,过度运动反而会耗伤气血。
例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较为舒缓的运动就很适合,既能锻炼身体,又不会过于劳累。
浅析“营卫”
浅析“营卫”“营卫”者,中医理论体系之重要组成,凡《内经》及《伤寒论》皆连篇累牍详述之,历代医家亦多有发挥,然医论浩渺,众说纷纭,“营卫”之理,终难明辨。
今幸得殷师解囊相授,始明其中奥旨,现浅析如下,以饷同道。
营卫本原《灵枢·邪客》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
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
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
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
”经曰三隧者,非谓宗气、营气、卫气分三隧而行,概言脾胃转输水谷之三道焉,乃糟粕走于下焦,津液走中焦,宗气走上焦之义也。
然宗气走上焦,积于胸中,其职止司呼吸乎?非也。
如《灵枢·五味》曰:“黄帝曰:营卫之行奈何?伯高曰: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
”水谷化于脾胃后,所出中焦者,津液也;出上焦者,宗气也。
津与气,共溉五脏,而宗气别出两道,即营气与卫气也。
《素问·平人气象论》曰:“藏真高于肺,以行荣卫阴阳也。
”脏真者,五脏元真也,高于肺,居于胸中,即宗气也,主行营卫阴阳。
故知宗气乃营卫二气之合称,以宗气所主功能之阴阳分类,宗气所司温煦固外者,属阳,又称卫气;宗气所司营养滋润者,属阴,又称营气。
清·顾世澄所言甚明:“宗气者,丹田先天之大气也,犹天地之有太极也。
卫气者,建运周身之阳气也,犹太极之动而生阳也,营气者,根中守固之阴气也,犹太极之静而生阴也。
”(《冯氏锦囊秘录·卷一·辨宗气卫气营气》)宗气之于营卫,犹太极之于阴阳,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合而言之,不过太极之变化也;析而言之,则曰营卫,约而言之,不过宗气之运动耳。
营卫二气,皆统于宗气,二者诚不可离析,故宗气盛则营卫和调,宗气衰则营卫虚惫矣。
此营卫之本原也。
营卫生成《灵枢·营卫生会》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
宗气、卫气、营气的循行及作用是怎样的?
宗气、卫气、营气的循行及作用是怎样的?
为了帮助各位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生更好地备考复习,医学教育网小编专门整理了宗气、卫气、营气的循行及作用如下:
原文: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
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
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
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
(《灵枢·邪客》)原文: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
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
故曰: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
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
(《灵枢·营卫生会》)
按语:本段论述了营卫之气的生成、性质、功能及运行。
营卫同源于水谷精微,营气柔顺,富于荣养,易受脉之约束,故行脉中;卫气刚悍,具有温煦护卫之功,故行脉外。
二者阴阳内外,互根互用,相反相成。
营卫的运行规律亦有不同:营气循十二经阴阳表里次序相继而行,故曰“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则昼行于阳经,夜行于五脏及阴经,与昼夜阴阳有关,亦与寤寐相关,故诸凡睡眠障碍,多责之于卫气运行失常。
以上“宗气、卫气、营气的循行及作用”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医学教育网提供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备考经验、精炼知识点以及政策动态变化!更多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相关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中医内科主治医师栏目!。
卫气循行的基本原理
卫气循行的基本原理一、卫气的概念卫气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称为卫外之气,是指人体表层的防御系统。
它由脾胃产生的营气和肺气共同维持,主要分布在皮肤、肌肉、腠理等部位。
卫气具有保护机体免受外邪侵袭的功能,同时也是人体抵抗疾病的重要力量。
二、卫气循行的意义卫气循行是指卫气在人体内部的循环运动。
它的循行路径包括经络、脏腑和经脉。
卫气循行的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和抵抗力。
正常的卫气循行可以保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增强抵抗力,防御外邪侵袭。
三、卫气循行的基本原理卫气循行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营卫同源卫气和营气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
营气主要由脾胃化生,为卫气提供养分和能量。
卫气则通过循行的方式将营气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使其正常运行。
2. 肺主卫气肺主气,司呼吸,卫气的运行也与肺气息息相关。
正常的呼吸可以促进卫气的循行,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同时,肺气也可以将外邪排出体外,保护人体免受病毒和细菌的侵害。
3. 经络运行经络是卫气循行的通道,通过经络的运行,卫气可以在人体内部畅通无阻地循环。
经络包括经脉和络脉,经脉贯穿全身,络脉则分布在经脉旁边的腠理中。
经络的畅通与否,直接决定了卫气的循行是否正常。
4. 五脏功能调节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它们在卫气循行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心主血脉,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肺主气机,肾主水液。
五脏的功能调节可以保证卫气的正常循行,维持人体的健康状态。
四、卫气循行的调养方法为了保持卫气的循行畅通,人们可以采取一些调养方法,如下所示:1.合理饮食:保持营养均衡,多摄入一些有益于卫气循行的食物,如鸡肉、红枣等。
2.适当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卫气的运行,增强免疫力。
3.良好的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卫气的循行。
4.心理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有助于卫气的顺畅运行。
5.中医调理:可以通过中医的方法进行调理,如针灸、按摩等,促进卫气的循行。
论述营卫气血的书
论述营卫气血的书
摘要:
1.营卫气血的概念及来源
2.营卫气血在中医学中的重要性
3.营卫气血的相互关系
4.营卫气血与疾病的关系
5.结论
正文:
一、营卫气血的概念及来源
营卫气血是中医理论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是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所必需的物质和动力基础。
营卫气血来源于水谷之精气,通过脾胃的消化运输,心脾的气化输布,然后分别营养人体各部。
清者为营,浊者为卫。
营在脉中,卫在脉外。
二、营卫气血在中医学中的重要性
营卫气血在中医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们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
营卫气血理论对于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三、营卫气血的相互关系
营卫气血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营气主要起到营养作用,卫气主要起到捍卫作用。
气血在经脉中不断地循环运行,发挥营卫的作用。
四、营卫气血与疾病的关系
营卫气血的失调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中医通过观察营卫气血的状况,可以诊断疾病,并根据营卫气血的失衡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五、结论
营卫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营卫二气
什么是营卫二气?浅谈中医营卫二气的循行与人生命规律的关系营卫二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动能力的精微物质,二者流行于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无处不有,时时推动和激发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
1 营卫二气的生成及功能营卫二气都由水合精气为其主要化气来源,但生成营气和卫气之后二者滋润、濡养的部位就有所不同即营行脉内、卫行脉外。
营气是由中焦脾胃运化的水合精气生成的,也就是说营气乃水合精微中的精华部分。
营气与血同源于水合精微,又与血同行于脉道中故营气与血关系密切可分而不可离,故常营血并称。
《素问*痹论》曰“营者,水合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脉也。
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
”又由于营气行于脉中富有营养作用又称“荣气”。
营气相对于卫气而言其性较柔和故其性属阴又称“营阴”。
卫气主要是由生成营气余下的水合精气化生而成,其性较之营气刚悍,具有忄票疾滑利之性故其性属阳,又称卫阳。
因其具有活动力强,流动迅速,不受脉管约束的特性,所以分布遍及周身,运行于皮肤分肉之间,熏于盲膜,散于胸腹,故《灵枢*本藏》说:“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润柔,腠理致密矣”营卫二气虽然都由水合精微生成,但由于分布和性能不同就决定了二者在功能上的差异。
营气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营养和化生血液两方面。
《灵枢*邪客》说:“营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细,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
”卫气的主要生理功能一是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二是温养脏腑、肌肉、皮毛;三是调节、控制腠理的开合、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正如《灵枢*本藏》所说:“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
”2 营卫二气的循行从表面上看营卫二气分别行于脉内和脉外似乎各不相干,各司其职。
实际上二气却循人体的经络、脏腑循环往复绵绵不绝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一个大环,共同调节着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
营气生成后始于手太阴肺经在宗气的推动下沿着十二经运行。
白天运行二十五周次,夜间亦运行二十五周次,运行一昼夜即五十周次后亦于平旦复会于手太阴肺经。
中医营卫不合:营气与卫气关系,分之则二,合之则一
中医营卫不合:营⽓与卫⽓关系,分之则⼆,合之则⼀营⽓和卫⽓,都以⽔⾕精⽓为其主要的物质来源,但在性质、分布和功能上,⼜有⼀定的区别。
营⽓,其性精专,⾏于脉中,具有化⽣⾎液,营养周⾝之功。
⽽卫⽓其性剽疾滑利,⾏于脉外,具有温养脏腑,护卫体表之能。
营主内守⽽属于阴,卫主外卫⽽属于阳,⼆者之间的运⾏必须协调,不失其常,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理作⽤。
营卫是互相为⽤的,营⾏脉中并⾮脉外⽆营,卫⾏脉外并⾮脉内⽆卫,营中有卫,卫中有营。
分之则⼆,合之则⼀》故:“营卫同⾏经脉中,阴⾃在内为阳之守,阳⾃在外为阴之护,所谓并⾏不悖也”(《医门法律,明营卫之法》)。
“营”的原意应该是指军营,战⼠打完仗要回军营休整,也有营养补给的意思,这样就与“卫”的意思相应了,“营”与“卫”同属军队战争的范畴,其功⽤范畴在国家的边陲。
⽽对应⼈体营卫的作⽤部位在肌表,其主要功⽤是维护肌表的阴阳平衡,以防⽌病邪的侵⼊。
《四圣⼼源》云:“⽓统于肺,凡脏腑经络之⽓,皆肺⽓之所宣布也,其在脏腑则⽈⽓,⽽在经络则为卫。
⾎统于肝,凡脏腑经络之⾎,皆肝⾎之所流注也,其在脏腑则⽈⾎,⽽在经络则为营。
营卫者,经络之⽓⾎也。
”清代名医黄元御讲得很到位,营卫⾏于经络,⽓⾎⾏于脏腑。
以经络和脏腑相对⽐,经络在表,脏腑在⾥。
所以《四圣⼼源》云:“营卫者,经络之⽓⾎也。
”所谓:营卫不合,就是疏泄与收敛之功,因受外邪之侵失去了开合之平恒。
故称:营卫不和。
《伤寒论》中的风伤卫,寒伤营。
就是造成营卫不和的病症。
风伤卫,卫⽓受伤,营⽓相对增强,营⽓强疏泄之能就强。
故汗出.....太阳经症中的表虚症。
寒伤营,荣⽓受伤,疏泄之功下降,相对卫⽓增强,故⽆汗....太阳经症中的表实症。
从温度上说,卫⽓偏于寒凉,营⽓⽐较温暖。
卫⽓为肺所化,⽽肺就是⼈体中的冷却器,所以卫⽓也具有寒凉的特点。
这点很容易理解,⾼空中的空⽓⽓温都⾮常低,⾼⼭上很容易有积雪,这就说明⾼空⾮常冷。
⼈体的卫⽓虽然是保护⼈体的,可是它本⾝却是寒凉的。
浅谈《内经》营卫二气
浅谈《内经》中营卫二气营卫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之一,早在《内经》中就有专篇文章讨论营卫来源、功能及循行。
近代医家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对营卫进行剖析,各抒己见,但要想营卫究竟是什么?还必须从《内经》中进一步研究。
一营卫气的概念对营气和卫气的概念,以往教科书中的叙述均有不同。
五版《中医基础理论》以气行于脉中脉外定义营气、卫气,六版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将营气的概念描述为“营气是行于脉中,具有营养作用的气”,但认为“营气乃脾胃运化之水谷精气”,“卫气亦来自脾胃运化而生的水谷精微”,有混淆营气与卫气成分构成之嫌。
为进一步明确营气和卫气的概念,现结合《内经》原文进行分析。
1 营气营气是由水谷之精专部分所化生而行于脉中的气。
是相对于水谷精微之悍烈部分而运行于脉外的气而言。
《素问痹论》:“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
”《灵枢营气》:“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
”2 卫气卫气是由水谷精微之悍烈部分产生而行于脉外的气。
是相对于水谷之精专部分所化生而行于脉中的气而言的。
《灵枢卫气》:“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
”《灵枢邪客》:“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
”《素问痹论》:“卫者水谷之悍气也。
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
”二营卫的来源营气是由来自脾胃腐熟运化的水谷精微中的精专部分和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相和而成。
宗气是营卫之所合,其中运行于脉中的即为“营气”。
《素问痹论》:“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
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
”卫气和营气一样,也是有水谷精气和自然界之清气所化生。
《灵枢营卫生会》:“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度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但关于卫气的生成,历代医家认识不一。
卫气营血辩证的理解
卫气营血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也是中医辩证思维的核心之一。
它描述了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和平衡,以及疾病的发展变化。
1.卫:指人体表层的防御系统,包括皮肤、毛发、脉络等。
卫气是由脾胃消化吸收得来的
营养物质经过气机运行产生的防御能量,主要在体表部位活动,保护身体不受外邪侵袭。
2.气:指人体内的生理活动力量,也称为气机。
气的运行和调节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基
础,包括呼吸、血液循环、新陈代谢等。
气的畅通和充足对于维持健康至关重要。
3.营:指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包括水分、精微物质等。
营养物质通过脾胃消化吸收,并在
气的推动下分布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提供能量和滋养,维持生命活动。
4.血:指人体内的血液,是输送营养物质和氧气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的重要介质。
血液还
包含了免疫、凝固等功能成分,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卫气营血辩证是中医理论中将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疾病发展过程以及治疗方法归纳总结出的一种思维模式。
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通过观察和分析卫气营血的运行状态和相互关系,判断疾病的本质、病机和脏腑功能的变化,并采取调节卫气营血的方法来实现治疗目的。
例如,在中医治疗中,如果判断疾病是由于卫气失调导致的外邪入侵,则可以通过调整卫气的活动来抵御外邪;如果疾病是由于营血不足导致的,则需通过调节营血的生成和循环来滋养身体。
总之,卫气营血辩证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思维方式,帮助医生了解人体的生理变化和疾病机制,从而指导治疗和保健。
《内经》中营气、卫气概念及相关的几个问题
《内经》中营气、卫气概念及相关的几个问题《内经》是一部研究和介绍中国传统医学理论思想和方法的重要著作,至今仍被认为是中医学术的根本性参考书籍。
这本著作提出了营气、卫气这两个重要理论概念,它们分别表示着“营养”和“保护”两个功能,因此被称为“营气卫气学”。
关于营气、卫气的概念,《内经》明确指出:“气者,一脉也;营者,一脉之主也;卫者,一脉之营也。
”因此,营气指的是有能力滋养和维持人体健康的气体,而卫气指的是能够保护人体免受外界攻击者损害的气体。
营气、卫气是中国传统医学中至关重要的理论,关于它们仍有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
首先,营气、卫气的本质是什么?《内经》指出,营气、卫气本质上属于“气”,但它们又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仍然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
其次,营气、卫气的给予和维持的方式是什么?《内经》认为,营气、卫气的维护需要“调养”,但是调养的方式又有哪些?最后,营气、卫气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有多大?营气、卫气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是怎样的?营气、卫气在中国传统医学中一直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关于它们有很多仍未解决的问题。
从临床研究的角度出发,这些问题都需要被深入探讨,并得到具体的解答,以帮助中医学从学术上更好地理解营气、卫气的理论意义及其在中医实践中的具体作用。
在广义上讲,营气和卫气具有相似的特点,但也有其不同之处。
首先,营气的作用是滋养和维持生命,而卫气的作用则是防护和保护,它可以帮助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其次,营气主要来自于饮食中的营养物质,而卫气则多来自于外界环境因素,如气候、地理环境等。
最后,营气、卫气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它们可以相互补充,维持人体健康状态。
因此,营气、卫气有助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状态,保持健康,同时也能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营气、卫气的平衡也是身体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它们不仅是维持生命和保护身体的重要因素,也是中医治疗的重要准则。
综上所述,《内经》中营气、卫气概念对于中医学理论以及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营气、卫气的本质、维持方式及其对健康的影响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提出更多实践性的结论,以更好地帮助中医学在实践中发挥作用。
卫气循行及分布规律
卫气循行及分布规律
卫气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气血概念,它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并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生成。
卫气的主要功能是防御外邪侵袭,调节体温,维持腠理开阖,以及主管汗液的排泄等。
卫气的循行及分布规律概述如下:
1. 起始与生成:卫气主要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化生,并通过肺的宣发肃降功能,散布到全身肌肤腠理之间。
2. 循行路径:卫气首先在肺中生成,然后沿着经络系统分布,主要运行于体表,沿十二经脉的“浮络”和“孙络”运行,遍布全身肌肤腠理,形成一个对外界环境变化敏感的防御屏障。
3. 白天与夜晚的分布差异:根据《黄帝内经》记载,卫气白天活跃,夜间则归藏于内。
白天卫气行于体表,活跃于六腑,增强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到了夜晚,卫气则从体表逐渐收敛,回归于五脏,以助于人体休息和恢复。
4. 辅助功能分布:卫气还与营气相互配合,共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卫气在运行过程中,不仅能防卫外邪,还能通过腠理发汗,调节体温,并参与到人体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的调节之中。
总结来说,卫气循行及分布规律体现了其在人体内外环境适应、防御、代谢调节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是中医理论体系中气血运行理论的
重要组成部分。
人体卫气营气循行
人体卫气营气循行人气受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营卫每天在人体内运行五十周,周而复始,不满五十周则变生百病。
营气卫气如何产生的前面已经讲过,今天就来聊一聊营气和卫气在人体是如何循行的。
先说营气,看着下面的图来讲解一下,营气循行的顺序其实就是十四经脉流注的顺序,因为营在脉中,所以按经脉的顺序循行。
营气从手太阴肺经出,注入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上行于头面注于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下行到足跗,注入足大指间与足太阴脾经会合,沿脾经循行注入心中,再从手少阴心经循臂到小指中,合于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上行到目内呲合于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沿后背下行到足小指,沿足心注入足少阳肾经,从肾注入心中,外散于胸中而循手厥阴心包经,出中指之端,旁注于小指次指之端,合于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上行至膻中,散落于三焦,从三焦入胆,出胁,注于足少阳胆经,接着下行至足跗上注大指间,合于足厥阴肝经,上行到肝,从肝注入肺中,循喉咙到鼻。
另外有一个之别,就是从足厥阴肝经循喉咙,上出额头,与督脉相会,下行循脊柱入骶尾部,前注于任脉,由任脉上循腹部,入缺盆中,下注肺中,又交于手太阴肺经。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容易记忆的口诀,方便大家记住这个顺序。
口诀: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心包焦胆肝。
卫气的循行过程是一日一夜五十周,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
参看下图,平旦阴尽,卫气出于目内眦之晴明穴,上行于头,循头项下足太阳膀胱经,循背下至足小指,在这个过程中,卫气由目内眦别行于其他五阳经。
卫气至足,入足心,由足少阴而交足太阳。
至手,入掌中,由手少阴而交手太阳经。
足太阳膀胱经至足入足心涌泉穴,出于内踝,入于阴分,循足少阴肾经,交于足太阳膀胱经睛明穴,这是卫气日行于阳的一周。
卫气从足少阴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又回到注于肾,这是卫气夜行于阴的一周。
黄帝道:营卫之气的运行,上下贯通,像圆环...
黄帝道:营卫之气的运行,上下贯通,像圆环...
黄帝道:营卫之气的运行,上下贯通,像圆环一样没有开端。
现在突然遇到邪气,或遭受严寒,手足懈惰无力。
经脉阴阳之道,气血相输之会,将失去正常运行,气从哪里回还呢?
岐伯说:四肢末端是阴阳会合的地方,也是营卫之气循行的大络。
头、胸、腹、胫四街,是脉气的通路。
所以络脉即使阻绝,而经脉仍能通行,四肢的邪气解除后,营卫之气又从这里转输会合,周而复始,循环不止。
黄帝道:讲得好!这就是所说的如环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
【营卫之行浅释】
营气和卫气都是水谷精气所化生,两者各具生理功能,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营气循行于脉中,卫气循行于脉外。
那么,营气和卫气是怎样交会,在什么地方交会呢?
营卫交会的地方主要在四街,即头、胸、腹、胫四部的气街。
交会的方式是气从脏腑经脉行至络脉,进入气街交会,然后再从气街回复至络脉,循至表里、内外,上下相合,如此周而复始,相输如环。
黄帝内经中认为营气的生成,运行规律与作用
黄帝内经中认为营气的生成,运行规律与作用黄帝内经中认为营气的生成,运行规律与作用黄帝内经中认为营气的生成,运行规律与作用【原文】黄帝曰:营气(1)之道,内谷为宝(2)。
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3)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4)。
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间,与太阴合;上行抵髀,从脾注心中;循手少阴,出腋中臂,注小指,合手太阳;上乘腋,出内,注目内眦,上巅,下项,合足太阳;循脊下尻,下行注小指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阴;上行注肾,从肾注心,外散于胸中;循心主脉,出腋下臂,出两筋之间,入掌中,出中指之端,还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阳;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胁注足少阳;下行至跗上,复出跗注大指间,合足厥阴,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5),究于畜门(6)。
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
此营气之所行也,逆顺之常(7)也。
【注释】(1)营气:由水谷精微所化生的精气之一,可以进入脉道中,具有化生血液、营养全身的作用。
(2)内谷为宝:张介宾:“营气之行由于谷气之化,谷不入则营气衰,故云。
”内,音义同“纳”。
内谷,即进饮食之意。
(3)精专:意即饮食精微中纯而清的精粹部分,此实指营气。
(4)天地之纪:纪,法度,规律。
天地之纪,指自然规律。
(5)颃颡之窍:杨上善:“当会厌上双孔”。
指鼻腔之后,食管以上部分。
(6)畜门:即“蓄门”,指鼻孔。
(7)逆顺之常:杨上善:“逆顺者,在手循阴而出,循阳而入;在足循阴而入,循阳而出,此为营气行,逆顺常也。
”【白话详解】黄帝指出:要使营气保持化生、运行的正常规律,人体能够受纳饮食水谷是最为重要的。
饮食水谷进入胃中,所化生出的精微就上输于肺脏,再经过肺的宣布发散作用,使其流溢于内,营养脏腑,布散于外,滋养形体。
营气和卫气,两交会,和阴阳,治未病,得健康,详细掌握(二)
营气和卫气,两交会,和阴阳,治未病,得健康,详细掌握(二)营卫之气,推动和约束血脉在体内循行。
每日循行50.4周,每周循行时间为28分34秒。
中医养生,要求“午休满30分钟”,治病针刺要求“行针满30分钟”,道理即为候营卫在体内循行一周。
营卫之气,推动和约束血脉在体内循行,虽有各不同的循行路线,但一日之内有两次交会,一次是夜半子时(11~1点),营卫之气交会于五藏,肝、心、脾、肺、肾;另一次是平旦寅时(3~5点),营卫之气交会于目。
营气裹血循行的特点与路线。
营气,每日起于手太阴肺经中府穴,循行于人体十四经脉(十二正经和任督二脉)、六藏(肺、脾、心、肾、心包、肝)、两府(三焦、胆),仍止于手太阴肺经中府穴。
营气在昼夜循行中,其间于夜半子时(11~1点)与卫气交会于五藏,平旦寅时(3~5点)与卫气交会于目。
每日循行50.4周,每周循行时间为28分34秒,如按平均值算,则循行于每一经、藏、府的平均时间为1分18秒(28.57/22)。
营气,每周(圈)循行路线是固定的,具体为:手太阴肺经(中府穴)——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脾藏——心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肾藏——心包络——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三焦(府)——足少阳胆经——胆府——足厥阴肝经——肝藏——肺藏——别于督脉、任脉——肺藏——复出手太阴肺经(中府穴)。
手太阴肺经之脉,起于中焦,中府穴为中气所聚,为肺之募穴,藏气结聚之处,肺、脾、胃合气于此穴,此穴又称“膺俞”,为气所过的俞穴,与宗气相连。
营气裹血循行规律,为后世“子午流注学说”奠定了基础,发展为“十二经藏府旺时理论”,即“子时(23~1点)为胆经、府旺时,丑时(1~3点)为肝经、藏旺时,寅时(3~5点)为肺经、藏旺时,卯时(5~7点)为大肠经、府旺时,辰时(7~9点)为胃经、府旺时,巳时(9~11点)为脾经、藏旺时,午时(11~13点)为心经、藏旺时,未时(13~15点)为小肠经、府旺时,申时(15~17点)为膀胱经、府旺时,酉时(17~19点)为肾经、藏旺时,戌时(19~21点)为心包经、藏旺时,亥时(21~23点)为三焦经、府旺时”。
营气运行规律
营气运行规律营气运行规律: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
营气在脉中周而复始、如环无端地运行,主要沿着十四经脉依次循行。
营气就像是人体内的一支勤劳的“物流队伍”。
它沿着特定的路线,一刻不停地为身体的各个部位运送着营养物质,确保身体这个大“王国”能够正常运转。
我们可以把经脉想象成一条条高速公路,而营气就是在这些高速公路上疾驰的“营养运输车”。
营气从手太阴肺经开始出发,就像一辆装满了货物的卡车从起点站启动。
然后它沿着经脉一路前行,途径各个“站点”,也就是其他经脉,将营养物质卸下,让身体的各个脏腑、组织和器官都能得到滋养。
当营气这辆“卡车”跑完一圈后,又会回到手太阴肺经这个“起点站”,重新装满“货物”,开始新的一轮运输。
比如说,我们的心脏就像是一个重要的“接收站”,营气将营养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这里,让心脏能够有力地跳动,为身体提供动力。
而我们的肌肉、骨骼等也是营气的“服务对象”,有了营气的滋养,它们才能保持健康和活力。
在生活中也有很多例子可以说明营气的运行规律呢。
比如当我们睡眠不足或过度劳累时,可能就会感觉身体疲惫、头晕乏力,这很可能就是营气的运行受到了影响,不能及时有效地为身体提供营养。
再比如,一些人通过中医调理身体,其中就包含了对营气运行的调节,让营气能够更加顺畅地在经脉中运行,从而改善身体状况。
营气的运行规律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了解营气的运行规律,就像是掌握了身体这个复杂机器的操作手册。
我们可以通过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等,来促进营气的正常运行。
同时,中医的很多疗法也是基于对营气运行规律的认识和运用,比如针灸、推拿等。
总之,营气的运行规律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维持身体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如果你对中医理论和营气运行规律感兴趣,不妨阅读一些相关的中医科普书籍,或者观看一些专业的中医科普节目,深入了解这个神奇而又有趣的领域。
相信你会从中获得更多关于身体健康和养生的知识,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健康、美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医营卫二气的循行与人生命规律的关系简单的说,营即指由饮食中吸收的营养物质,有生化血液,营养周身的作用。
卫即指人体抗御病邪侵入的机能。
营卫二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动能力的精微物质,二者流行于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无处不有,时时推动和激发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
1营卫二气的生成及功能:营卫二气都由水合精气为其主要化气来源,但生成营气和卫气之后二者滋润、濡养的部位就有所不同即营行脉内、卫行脉外。
营气是由中焦脾胃运化的水合精气生成的,也就是说营气乃水合精微中的精华部分。
营气与血同源于水合精微,又与血同行于脉道中故营气与血关系密切可分而不可离,故常营血并称。
《素问*痹论》曰“营者,水合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脉也。
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
”又由于营气行于脉中富有营养作用又称“荣气”。
营气相对于卫气而言其性较柔和故其性属阴又称“营阴”。
卫气主要是由生成营气余下的水合精气化生而成,其性较之营气刚悍,具有骠疾滑利之性故其性属阳,又称卫阳。
因其具有活动力强,流动迅速,不受脉管约束的特性,所以分布遍及周身,运行于皮肤分肉之间,熏于盲膜,散于胸腹,故《灵枢*本藏》说:“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润柔,腠理致密矣”。
营卫二气虽然都由水合精微生成,但由于分布和性能不同就决定了二者在功能上的差异。
营气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营养和化生血液两方面。
《灵枢*邪客》说:“营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细,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
”卫气的主要生理功能一是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二是温养脏腑、肌肉、皮毛;三是调节、控制腠理的开合、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正如《灵枢*本藏》所说:“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
”2营卫二气的循行:从表面上看营卫二气分别行于脉内和脉外似乎各不相干,各司其职。
实际上二气却循人体的经络、脏腑循环往复绵绵不绝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一个大环,共同调节着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
营气生成后始于手太阴肺经在宗气的推动下沿着十二经运行。
白天运行二十五周次,夜间亦运行二十五周次,运行一昼夜即五十周次后亦于平旦复会于手太阴肺经。
卫气始于足太阳膀胱经昼行于阳经二十五周次,夜行于五脏经二十五周次。
一昼夜后亦于平旦复会于足太阳膀胱经。
营卫二气虽一者脉内,一者脉外,各行其道,但一昼夜各行五十周次后却在夜半子时于内脏会合。
营卫二气日夜循行不息,如同天地日月的运转一样如环无端,周而复始,共同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
3与人生命规律的关系:营卫二气如此昼夜往复于人体经络、脏腑,就对人体的生命节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人们所谓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栖”就是因营卫二气的循环规律所决定的。
日中时分营卫二气皆行于各自的阳二十五度,此时阳气最盛,为阳中之阳,亦称重阳,此时气血旺盛,人体各项生理功能被充分调动起来,人们精力充沛,精神饱满,人体抗御外邪能力最强。
入夜时分正是营卫二气从阳二十五度逐渐转回阴二十五度,此时,阴气最盛,为阴中之阴,也称重阴,人体生理功能较低下,人们倍感疲乏,思维相对较混乱,此时也正是气血虚弱,卫气卫外功能低下之时。
至子时阴气己极,阳气将生,营气在阴,卫气亦在阴。
故“万民皆瞑而卧”,人体顺应生物钟的摆动、休息、睡眠,使大脑充分安宁,使脏腑、经络得到全面的充分灌溉。
随着营卫二气的运行,人们按时起床、工作,谁违背了这一自然规律,就会产生疾病。
按营卫二气的循行规律患重病、久病之人表现的更为突出。
一般说来病情多在下午、夜间加重,上午白昼为轻。
故内经云:“去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此话正说明了营卫二气的循行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极为密切。
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到日中之时,卫阳之气充盛,盛能胜邪,所以病人旦慧、昼安。
夜半卫阳之气入脏、邪气长。
邪气独居于表,正不胜邪,故病情夕加、夜甚。
总之营卫二气一日中的盛衰变化不同,与患病之人病情的好转与恶化有关。
健康之人或者壮年人脾胃健运,营卫之气化源充足,脉道通畅、肌肉滑利,营卫运行相互协调,畅行无阻,不失其常,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所以白天精神饱满、夜晚安然入睡,称谓“昼精而夜寐。
”而体弱之人和老年人由于脾胃化源不足,营卫亏乏,加之脉道阻塞,肌肉枯涩,使卫气向体内本已衰少的营气争补给,造成营卫两亏,营卫不调,五脏机能衰减,出现夜不能寐或少寐,多梦、自汗、白天精神萎糜,疲乏无力而少食,此种人称谓“昼不精,夜不寐。
” 营卫之气在人体的循环往复维持了人体生命的正常规律,使人体不患病或少患病,增强了抵御疾病的能力,顺应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
人和自然界息息相通,人体的正气随着一日中营卫之气胜衰的变化,也有其强弱的变化。
人的起卧与睡眠,气血的胜与衰,体力的强与弱,与营卫之气的正常循行有关,同时也受自然界的年节律、日节律的影响有关。
由此可见营卫之气必须协调不失其常,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规律。
在平时治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营卫之气在人体中的功能及运行规律因时,因人制宜。
营者,水谷之精气也。
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
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
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膛。
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
要知道营卫不和首先要知道什么叫“营,卫”。
营气从现代分析,营气即营养物质,是指人体必需的各种物质,包括蛋白质、氨基酸、糖类、脂类、维生素、微量元素等。
营养物质是由水谷精气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
营气分布于血脉之中,随血液循环营运于全身。
《素问。
痹论》:“营者,水谷之精气也。
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
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
”营气虽在血管中,但必须通过微循环才能进行物质交换,供组织细胞所需,所以,与经脉流注次序合称的营气运行是针对各脏腑(经脉)所需物质的转化过程而言,如营气运行旺于肝经时,则转化成肝脏所需物质的功能增强,或是肝经所调控的微循环开放。
因血液就象一个储备箱,而营气就是箱中的共用物质,各脏腑(机能)所取必需物质具有时序性,所以营气运行是指营养物质的相互转化代谢的过程。
卫气卫气是指防卫免疫体系及消除外来的机体内生的各种异物的功能,包括机体屏障、吞噬细胞系统、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
《灵枢。
本藏》:“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卫气充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即指皮肤的屏障防卫机能。
《素问。
痹论》:“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膛”,指卫气运行于脉管外的分肉间隙,也似已感应到T细胞免疫体系等的产生部位,“肓膜”疑指胸腺等中枢免疫器官。
营卫的生理功能《灵枢.营卫生会篇》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
”营气、卫气都属于人体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脾胃运化所产生的水谷精微。
其“清者”,即水谷精微中最清纯、最精华的部分为营气,由于其性质清柔,故能行于血脉之中,其“气从太阴出,注予阳明”,依次循十二经脉、督、任,“下注肺中,复出太阴” (《灵枢.营气篇》)。
一昼一夜五十周次,营周不休,并能“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灵枢.邪客篇》)。
而“浊者”,即水谷精微中刚悍的部分为卫气,《内经》中又称为“人气”、“阳气”,由于其为“水谷之悍气也,其气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 (《素问.痹论篇》)。
故在外能“ 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灵枢.邪客篇》,在脏腑能“熏于肓膜,散于胸腹”《素问.痹论篇》)。
而且卫气在人体的循行具有一定的规律,“ 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藏”(《灵枢 .卫气行篇》),即白天行于体表,夜晚则行于内脏,与营气相合,共助五脏之精,以涵养五脏之神,神安则能寐。
卫气这种有规律的行阳入阴,与自然界阳气的昼夜变化相一致,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所言:“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从而保证了人体正常的作息机制,即“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灵枢.营卫生会篇》),在生理上表现为白昼目张而寤,体表温热,机能旺盛,防御外邪能力亦较强,而夜晚则脏腑安和,目瞑而寐。
营卫虽然运行途径不同,但其“阴阳相随,外内相贯”(《灵枢.卫气篇》),“五十而复大会”,所以营卫的相互协调是保证卫气发挥正常生理功能的前提条件,“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灵枢 .营卫生会篇》)。
营卫不和:一般是指表证自汗的病理而言。
表证自汗有两种情况:一是“卫弱营强”。
因卫外的阳气虚弱,失去外固的能力,汗液自行溢出,临床表现为身不发热而时自汗出。
一是“卫强营弱”,因阳气郁于肌表,内迫营阴而汗自出,临床表现为时发热而自汗,不发热则无汗。
强与弱只是相对的。
治疗上用桂枝汤。
桂枝汤是《伤寒论》的代表方之一,仲景方约二百余首,其中用桂枝汤加减变化而出者,计有二十八方,约占七分之一。
此方不仅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证,且大量用于临床各科之无表证者。
前人柯韵伯、王子接、郑钦安都谈到本方既是解表剂,又是和里剂,尤其王子接论述伤寒方,列桂枝汤为和剂祖方。
历代医家称誉此方为仲景“群方之冠”。
实践证明,桂枝汤功用既能调和营卫,又能燮理阴阳,与麻黄汤之专于发表,及三承气汤之专于攻里者不同。
正因为它具有解表和里的功效,因此,可用于营卫失调,营卫不足及阴阳失调所导致的许多病症。
1)营卫者,经络之气血也。
水谷入胃,化生气血。
气之剽悍者,行于脉外,命之曰卫;血之精专者,行于脉中,命之曰营。
2)营卫是之人体中营气和卫气。
脏腑营卫是人体五脏六腑中营气和卫气的运转。
营气卫气都是水谷精微所化生的精气,《灵柩·营卫生会篇》说:“谷入于卫,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
”指出营气卫气都源于中焦饮食水谷所化生。
其中柔和精纯的部分与血液共同运行于脉中,是血液化生和组成的重要部分,并有营养全身的作用,故称为“营气”。
卫气的作用与营气不同,根据历代各家之说,一般认为卫气为肾中阳气所化生,本源于先天故有“卫出下焦”之说。
而又有认为卫气行于脉外,,循皮肤分肉之间,又与上焦的宣发功能有关,故《中藏经》又说“卫出上焦”。
又因卫气是水谷精微所化,故称“滋养于中焦”。
总结出卫气的形成与功能“根源于下焦,滋养于中焦,开发于上焦”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