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图表分析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考试中的图表分析技巧

高中地理考试中的图表分析技巧

高中地理考试中的图表分析技巧在高中地理考试中,图表分析技巧是学生们面对各种地理数据和信息时必须掌握的重要能力。

想象一下,当一张地图或一组统计数据出现在考卷上时,它们就像是一位沉默的导师,等待着学生去探索、理解和解释。

首先,学生需要善于观察和理解图表的各个部分。

就像你和一位老师面对面时,每个细节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重要性。

地理图表也是如此,每一条线、每个颜色、每个标记点都传达着信息。

例如,地图上不同的颜色可能表示不同的地形或人口密度,学生应该能够快速识别这些区别并理解它们的含义。

其次,分析能力在图表技巧中尤为重要。

这就像与老师交流时,你能够深入探讨每个数据点背后的原因和影响一样。

当看到一组统计数据时,学生需要问自己:这些数据反映了什么趋势?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例如,一组人口统计数据可以帮助学生分析人口增长趋势或城市化水平,这些都是地理考试可能涉及的内容。

进一步地,图表也是对地理概念和理论的应用。

就像你在课堂上学习新概念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情境中一样,学生需要能够将地理理论与图表数据结合起来,进行推理和论证。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地区的气候数据来解释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或农业产量的差异性。

最后,有效的图表分析不仅仅是理解,还包括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分析结果。

就像你向老师汇报一样,学生应该能够用清晰的语言和逻辑结构来解释他们对图表的理解和推论。

地理考试通常要求学生撰写分析性的作文或解释性的报告,这时他们的表达能力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图表分析技巧在高中地理考试中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

通过善于观察、分析和表达,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数据和信息,从而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就像与一位导师的互动一样,学生们需要以探索的心态去应对每一张地理图表,从中汲取知识的营养,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考地理统计图表类型及其解题方法

高考地理统计图表类型及其解题方法

高考地理统计图表类型及其解题方法在全国各省高考选择题中所占比重大,统计图表是学生容易得分也是容易失分的部分。

高考地理常见统计图表类型有坐标图、结构图等统计图和表格资料等主要类型。

本文分析每种类型特点,提出相关的特点和针对性解题方法。

一、坐标图的判读坐标图是采用数字坐标形式来表示多项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数字信息的图像。

坐标图的种类很多,如曲线图、柱状图、折线图、散点统计图等。

坐标图判读有其共性:1坐标图上的点、线(曲线、折线)、柱等既表示地理事物的数量,又反映地理事物的变化趋势。

在解题时既需要定量认识,又需要定性分析。

2解读坐标图时,如与相关地理图像对照使用,可以更深刻地揭示地理事物的形成原因,更深刻地认识图像所蕴涵的地理规律。

3因为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所以要重视对图像内容的综合分析。

坐标图判读常见误区:1多幅坐标图进行比较时,忽略坐标轴的比例尺大小;2能够把握定性分析,而忽略定量(特别是关键值)分析;3多个要素的复合坐标图的数据读取容易张冠李戴;4对于单一地理要素统计图,只注意到其极值及总体变化,而往往忽略其阶段性差异。

二、结构图的判读结构图是某些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比例关系的一种形象直观的地理图像展示,常见的有扇形结构图、饼状结构图、矩状结构图等,其地理内涵十分丰富。

在判读结构图时应灵活运用归纳、对比、推理、综合分析等方法,具体方法如下:1归纳总结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仔细读图,认识结构图的组成要素,认识各要素的比率及比率大小关系,进而归纳总结出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

2对地理事物结构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并提出相应对策。

3采用对比法对地理事物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1)纵向对比,即同一地理事物在不同时间的结构特征进行对比,认识其发展变化;(2)横向对比,即不同地理事物结构特征的差异。

三角形坐标轴图判读许多学生比较困难,三角形坐标轴图用来表示有三个变量的地理事物的百分比结构。

判读时应注意的事项有:(1)图中数据为相对数据,即“比重”或“比例”,而非绝对数据;(2)图中每个点都能够读取三个变量,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然是100%;(3)此类图的构成要素只有三个;(4)三个要素在数轴上比例由低到高的延伸方向一致。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地理图表分析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地理图表分析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地理图表分析1.结合等值线图,考查等值线的判断、规律和应用。

2.依据一种或几种地理统计图表,考查地理图表判读及数据分析能力。

3.以多种形式地理图表资料为切入点,考查地理现象的分布、成因及发展过程。

一、统计图根据地理数字资料绘制而成的图形叫统计图,它能直观形象地反映出地理事物数量上的相互关系,是地理图象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坐标图与结构图两类。

1.坐标图:分二维、三维与多维坐标图,如:2.结构图:包括扇状结构图、饼状结构图、柱状结构图及矩形结构图,如:扇形结构图饼形结构图柱状结构图二、关联图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都是互相联系的,通过带箭头的线段将有联系的地理事物的形成机制、内部结构、外部特征、发展趋势等联网而形成的图形就叫关联图,它主要包括自然地理要素联系图、生产联系图及自然与经济发展联系图三类。

如:华北自然条件与治理措施关联图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示意图三、示意图用简单的线条和符号显示地理事物的成因、演变和地理原理等的一种图形。

它包括剖面图、分布图、原理图及地理过程示意图等。

如:中国造纸工业分布示意图我国某汽车企业生产发展过程及远景规划示意图四、等值线图把数值相同的点用线条连起来就形成了等值线图,它包括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等深线、等降雨量线、等太阳辐射线、等盐度线、等震线、等pH值线、等地租线、等污染物线等多种等值线图,是目前高考中最主要的一种考试图形。

如:我国局部等降水量线五、景观图及漫画景观图包括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图,其中既有素描图,也有照片加工而成的图。

漫画多以资源、人口、粮食、环境等重大问题为主题,其寓意深远。

漫画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六、表格表格可以把冗长的文字叙述加以简化,进行高度概括,是地理统计资料的重要表现形式。

七、图表分析的一般要领1.先读图名。

这一步常被学生所忽视,他们拿到试卷,直奔主题,直接读图分析,这样就显得无目的性,针对性不强。

所以做读图分析题时,首先要读图名,因图名是一幅地图的“眼睛”,它常常概要的表明地图所示的区域和主题内容。

高中地理图表分析教学总结

高中地理图表分析教学总结

高中地理图表分析教学总结引言:地理学科作为一门探究地球表层现象和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学科,对于学生发展综合认知和培养地理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地理图表分析是地理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对地理图表的学习和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理解地理原理,提高地理素养。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进行高中地理图表分析教学的总结,并提出相关改进策略。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达成1.1 目标的设定地理图表分析的教学目标应包括掌握地理图表的基本元素、理解地理图表的构成和表示方式、学会运用地理方法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

1.2 目标的达成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生动具体的案例分析以及学生积极参与的互动探讨,学生能够独立分析和理解各类地理图表,并能够用地理专业知识进行解读分析。

二、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设计2.1 问题导入法通过一个具体的地理问题或情境导入,引发学生对地理图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2案例分析法以真实的案例为基础,通过对地理图表的详细分析,让学生理解图表背后的地理现象和原因。

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联系到具体的地理实践,增强学生对地理图表的认知。

2.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在图表分析的过程中进行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地理问题。

提高学生的互动性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实施3.1 数据统计图表的分析对于柱状图、折线图、饼图、散点图等常见的数据统计图表,通过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比较不同数据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和解读地理现象。

3.2 地理专题图的分析对于地形图、气候图、人口分布图等地理专题图,通过学习图例的解读和地理要素的分析,增加学生的对地理数据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3.3 多图表比较与综合分析将多个地理图表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图表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地理过程的复杂性。

例如,通过比较不同地区的降雨量分布图和植被分布图,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四、评价方式的选择与评价标准的制定4.1 课堂表现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情况以及对问题的分析解答能力,综合评价学生的表现。

高考地理试题中图表呈现特点分析及教学启示

高考地理试题中图表呈现特点分析及教学启示

高考地理试题中图表呈现特点分析及教学启示导语:地理学科作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高考)的一门科目,具有广泛的知识面和复杂的考察形式。

其中,图表呈现在地理试题中占据重要地位。

本文旨在通过对高考地理试题中图表呈现特点的分析,探讨相关的教学启示。

一、高考地理试题中图表呈现的形式在高考地理试题中,图表呈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地图、柱状图、曲线图、气象图等。

这些图表常常用以表达地理现象、变化趋势、数据统计等信息,以此考察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地图是高考地理试题中最常见的图表之一。

地图题可以涉及人口、环境、农业、工业等多个方面,要求学生根据地图上的标志或分布情况,进行地理现象分析和问题解答。

柱状图和曲线图常用于反映地理现象的统计数据、变化趋势等。

学生需要根据图表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并回答相关问题。

气象图则常用于考察气候变化、天气系统等内容。

学生需根据图表上的线条、箭头等标志,分析气象信息并回答相关问题。

二、高考地理试题中图表呈现的特点1.全面性:地理学科具有广泛的知识领域,因此高考地理试题中的图表呈现也是多样而全面的。

学生需要掌握各类图表的阅读和解析技巧,对各个地理领域的图表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和应用能力。

2.信息量大:高考地理试题中的图表往往涉及大量的信息,包括数字和文字等。

学生需要从中筛选关键信息,理解图表所表达的含义,抓住重点解决问题。

3.多学科综合: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与数学、化学、物理等多个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高考地理试题中,图表呈现常常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学生需要在理解地理图表的基础上,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三、针对高考地理试题中图表呈现的教学启示1.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地理学科作为一门复杂的学科,图表呈现只是考察知识的一种形式。

教学中应重视对地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系统性的学习,为学生扎实的图表分析能力打下基础。

2.强化图表阅读和解析能力的训练:高考地理试题中的图表呈现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阅读和解析能力。

高考试题地理图表分析

高考试题地理图表分析

高考试题地理图表分析地球物理特征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地球物理特征图表。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地球的半径为6371公里,地球的体积为1.08321×10¹²立方公里,地球的表面积为510.03平方千米。

地球平均密度为5.52克/立方厘米,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略大,达到了6378.1公里。

而地球的质量达到了5.9722×10²⁴千克,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内行星。

地球大气层分布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下地球大气层分布图。

地球的大气层分为五层,分别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区、热层和外层。

其中,对流层的厚度为0~18公里,平流层的厚度为18~50公里,中间区的厚度为50~85公里,热层的厚度为85~500公里,外层的厚度为500公里以上。

地球大气层主要由氮气、氧气和氩气组成,同时还含有少量的氢气、氦气、甲烷、一氧化碳等。

地球壳层地震活动再来看一下地球壳层地震活动图表。

地球壳层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和地中海地震带。

其中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全球最活跃的地震带,该地震带上的地震频繁且强度大。

欧亚地震带也是全球较为活跃的地震带,该地震带上的地震造成的灾害较为严重。

地中海地震带则包括了地中海周围地区和亚得里亚海地区,该地震带上的地震频繁但强度较小。

自然环境保护最后一个图表是自然环境保护图表。

我们可以看到,全球一些主要环境污染问题有: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和噪声污染等。

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全球各国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例如,中国推行了绿色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开展生态环保修复等工作;欧洲实行了“零废弃物计划”,推动循环经济,提高废弃资源回收再利用率等。

以上四个图表都展现了地球与自然环境的相关知识,对于我们了解地球及其自然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中地理图表类型与试题分析

高中地理图表类型与试题分析

I" b1d:◇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第一中学 杨晓娟高考地理试题更加注重对同学们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这就更加凸显地理图表的重要性。

在高考地理试题中,图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谓“无图不成题,有题必有图”,这便充分反映了图表的重要性。

一、高中地理图表的类型1.地理示意图地理示意图种类较多,一般包括地理过程示意图、地理模式图、地理关联示意图、地理原理示意图等。

地理示意图,是地理教材与地理试题中的常见图,可利用直观、简明的方式对地理事物成因、发展演变规律及原理进行说明,同时反映事物间的关系。

2.景观图景观图主要指各种人文地理及自然地理景物的照片等,与其他类型图表的最大差别就是不利用符号与文字对地理现象与事物进行表示,而是直接采用画面形式,给人以身临其境60··之感,这会从视觉上使同学们产生冲击,加强学习体验。

二、高中地理图表试题分析1.地理示意图类试题地理示意图能够形象、直观、简明地反映地理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原理、结构、成因等,当解答有关示意图的地理试题时,同学们应认识各图例所代表的地理信息,并认真分析不同地理要素间的联系。

【例】南沙岛礁的地理位置导致驻守官兵长期存在吃菜难的问题,如今利用玻璃温室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读南沙群岛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南沙岛礁种植蔬菜主要限制性的自然条件是( )A.热量 光照B.热量 土壤61C.水分 光照条件D.水分 土壤(2)“南沙温室”安装了活动遮阳棚,其主要作用是( )A.减少暴雨的影响B.减少热量损失C.有利于循环通风D.减少强烈的光照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同学们提取信息的能力。

通过对南海岛礁的自然环境进行分析,可知其自然环境十分恶劣,无法存贮水土。

第(2)题,温室一般建设在比较寒冷的地区,主要起到保湿、保温的作用。

而“南沙温室”地处热带海洋,太阳光照强烈,高温高湿,因此“南沙温室”并不侧重保温、保湿作用,而是对过高气温、太阳光照等进行调节。

高中地理常见图像图表的判读.

高中地理常见图像图表的判读.

三大类,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如下:
平面直角坐标图:折线图、曲线图、柱状图、 玫瑰图、点状图 坐标图 平面正三角坐标图 三维坐标图 地理统计图表 扇状结构图 饼状结构图 结构图柱状结构图 矩形结构图
表格
解答地理统计图表题,要做好“四部曲”——
认真审题、提取有效信息,分析
题干设问,解决具体问题。
1.表格的判读
(1)读横向纵向表头。理解含义和比较对象。
(2)数据横行纵向分析。 (第一步:分析数据总体大小 第二步:找出数据极大小值 第三步:计算差值,研究变化趋势) (3)解析题干。提取表格中重点信息,忽略无用信息。 (4) 解决问题。利用提取信息并联系知识点,解决问题。
一、地理分布图
1.(2010·福建文综)下图示意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完
成(1)~(2)题。 (1)图中兼有资源和市场 区位优势的石化基地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④地接受境外石化产 业转移将首先促进区域内的 A.石油开采 B.核电站建设 C.海岛旅游开发 D.港口建设
图不仅可以反映某一特定区域内的人文环境特征,也可以透视其自
然环境特征。
(2) 判读方法和关键
1:关键:从景观图中找出标志性景观(如典型的植被、地形特征、标志性 建筑等)。 2:利用标志性景观进行空间定位。 3:利用地理景观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联想有效信息,完成 题目。
2.地理漫画的判读
2.地质剖面图
指对某一地质构造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包括地球内部结构剖面图、火
山构造图、褶皱和断层构造示意图等。
地质构造示意图
3.河床剖面图
河谷基本形态包括谷底和谷坡两部分,谷底一般由河床和河漫滩组
成,谷坡上常发育一些阶地,如下图所示: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理图表分析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理图表分析课件

(4)1980年前后,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三国人 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劳动力成本相差不大。2002年三国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分别为710、3540、2000美元,该指 标差距加大,同时劳动力成本差距也增大。
结合图13,说明马来西亚天然橡胶产量的变化及其原因。
观察随时 间的数量 变化及排 序的变化
(4)产量及排名下降。马来西亚人均国民生产总 值高于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劳动力工资水平提高, 天然橡胶生产成本加大,导致产量下降。
地理图表阅读分析
一、考情分析
地理图表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地理图表的阅读分 析反映了地理学科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 推理、归纳及综合运用能力。近三年来高考中对地理图表 的考查非常重视,可以说是无图不成题,一图多题,一题多 图,图像新颖而丰富:表的考查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情况:
1.以柱状图、曲线图、折线图和扇形图等为载体, 描述地理原理或地理过程,考查读图能力和通过 知识迁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以地理示意图为载体,说明地理事物的成因、 原理和发展演变规律,考查据图获取新知识、收 集处理新信息、分析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 4.相互关系:数据之间的相互联系;
• 5.形成的原因:通常采用主导因素分析法或综合 因素分析法;
• 6.影响与后果:可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解答 思路。
主要反映地 理事物不同 时间、空间 (区域)的 数量变化特

读统计图表,须按 步骤读取图名、图 例、坐标单位、数 据,分析数据反映 的事物的数量特征、 结构特征、分布特 征及变化趋势等
广州 1680.5 30.8 44.3 17.7 7.2
南昌 1598.0 43.6 31.2 12.8 12.4
郑州 635.9 19.9 53.2 22.3 4.6

高考地理考生需掌握的地理图表分析法

高考地理考生需掌握的地理图表分析法

高考地理考生需掌握的地理图表分析法一、常见的地理图表类型1、地图地图是地理学习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图表之一。

包括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区域地图等。

地图可以展示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分布、人口分布等各种地理信息。

2、统计图统计图如柱状图、折线图、扇形图等,常用于表示地理数据的对比和变化趋势。

例如,人口增长的折线图、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柱状图、能源消费结构的扇形图等。

3、示意图示意图包括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地理原理示意图等。

比如,水循环示意图、冷锋暖锋示意图、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等,能够帮助考生理解地理现象和过程的内在机制。

4、景观图景观图直观地展示了地理环境的外貌和特点,如热带雨林景观、沙漠景观、冰川景观等,有助于考生形成对不同地理区域的感性认识。

5、等值线图等值线图如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压线图等,通过线条的弯曲和疏密程度反映地理要素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二、地理图表的阅读方法1、先看图名图名往往能够直接反映图表的主题和主要内容,让考生迅速明确读图的目的和重点。

2、再看图例图例是理解图表的关键,它解释了图表中各种符号、颜色、线条所代表的地理事物或地理要素。

3、分析图表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如从整体到局部、从主要到次要等,对图表中的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和解读。

4、注意图表的细节包括图表中的注释、数据单位、坐标轴的刻度等,这些细节往往能够提供重要的信息。

三、地理图表的分析技巧1、数据对比分析对于统计图,要善于对比不同数据之间的大小、比例关系,找出数据的变化趋势和规律。

2、空间分布分析在地图和等值线图中,关注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点,如哪里高哪里低、哪里密集哪里稀疏等。

3、因果关系分析通过示意图和过程图,理清地理现象和过程之间的因果关系,理解其形成和发展的机制。

4、综合分析将多个地理图表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全面、系统地理解地理问题。

四、地理图表在解题中的应用1、获取信息通过阅读图表,准确获取题目所需要的地理信息,为解题提供依据。

浅析图表的重要作用——以高中地理教学为例

浅析图表的重要作用——以高中地理教学为例
浅析 图 表 的 重 要 作 用
— —
以高中地理教 学为例
现地 理特 色的地 图 ,如 :等值线 图 、区域划 分 图、经 纬网 图、地质 构造 图等 给予 充分的 重视 ,要 指导考生 进行读 图训练 ,学会 理解 图表 ,从 图表 中提 取对解 题有用 的地理 信息 并 加 以 描 述 , 从 而 提 高 学 生 的 读 图 能 力 和 地 理信息表达能力。 比 如 , 学 习 《 区 农 业 资 源 的 综 合 开 山 发 和 生 态 建 设 》 , 引 导 学 生 结 合 课 本 上 的 图 片 和 图 表 ,理 解 文 字 所 涵 盖 的 内容 : 从 地 形 地 貌 条 件 、人 多 地 少 的 现 实 , 以及 生 态 环 境 保 护等 方面 , 比较概 括地 说明 了南方丘 陵山 区建立 立体农 业的必 然性 ;以江西 省泰和 县 千 烟洲 立体农 业为例 ,说 明立体农业 的布局 和 优 势 。 最 后 归 纳 “ 体 农 业 ” 的概 念 及 分 立 类 :立 体农业 是指单 位面积 土地 ( 水体 ) 或 上 , 通 过 种 植 业 、 养 殖 业 、 加 工 业 的 巧 妙 结 合 , 建 立 多 物 种 共 栖 、 多 层 配 置 、 多 级 质 能 循 环利 用的立 体种养模 式和 配套技术 。立体 农业 的主要类型有 :1 .稻 田立体农业类 型; 2 .蔗 田立体农 业类型 :3 .旱地立体 农业类 型 : 4 果 园 立 体 农 业 类 型 ;5 菜 园 立 体 农 . . 业类 型 ;6 .林 木立体 农业类 型;7 .水体立 体农 业类型;8 .庭 院立 体农业类型 。通过对 抽 象 图 表 和 文 字 信 息 的 整 合 , 学 生 对 山 区 农 业 资 源 的 综 合 开 发 和 生 态 建 设 有 了全 面 的 掌

高中地理图表分析

高中地理图表分析
反映某区域的综合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景观特征;人文景观图常
第十页,共三十九页。
见的有聚落(jùluò)景观图、农田和农业景观图、工厂和工业景观图、
人种外貌景观图、民族风情景观图、建筑景观图、名胜古迹景
观图等(如图 4-4-2),不仅可以反映某一特定区域内的人文环
境特征,也可以透视其自然环境特征。
图 4-4-1
的角度深入理解地理事物的因果联系、结构特征及变化趋势。
第十三页,共三十九页。
1.关联图考查地理知识与能力(nénglì)的表现:
(1)某种地理现象的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如四季的产生,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池塘(chítáng)中富营养化的过程与结果、地
壳物质的循环过程,水循环过程,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人 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等。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九页。
【典例 3】描述图 4-4-7 所示地区主要(zhǔyào)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生产,销售网络结构图,要求考生从地理的角度分析其生产与
布局,这种关联图突出了个别性。 (4)某一地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yīn sù)及发展趋势,
具体治理措施。如黄河中下游泥沙的治理,长江中下游水灾的
防治,渤海海域中赤潮的防治,北京市大气污染的防治等,这 种关联图突出了区域性。
第十五页,共三十九页。
(2)某一国家、大洲或区域突出地理特征的形成过程与影响
因素。如青藏地区(dìqū)高寒气候的成因与结果,西北内陆地区(dìqū)干旱 气候的成因及对农牧业的影响,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与 典型性,南极洲寒冷气候的成因及表现。
第十四页,共三十九页。
(3)某一企业,公司的原材料来源(láiyuán),生产流程,市场销售网 络图等。如某一钢铁、汽车、化工、服装公司甚至跨国公司的

高考地理如何分析地理信息与图表

高考地理如何分析地理信息与图表

高考地理如何分析地理信息与图表在高考地理考试中,分析地理信息与图表是重要的技能之一。

通过对地理信息和图表的准确理解和分析,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回答相关的问题,并得到高分。

本文将介绍高考地理如何分析地理信息与图表,并给出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分析地理信息与图表要从整体把握。

在解析地理信息和图表时,首先要对整个图表的结构和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可以通过查看图表的标题、图例、坐标轴等元素来获得一些基本的信息。

这样可以帮助考生把握图表的主题和核心内容。

其次,要注重细节分析。

在分析地理信息和图表时,考生要注重对细节的观察和分析。

可以从图表中找出一些关键的数据、趋势、规律等信息。

此外,还可以分析各种符号、颜色、线条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图表的意义。

另外,要注重地理概念的运用。

在分析地理信息和图表时,考生需要灵活运用地理概念来解读图表。

比如,可以通过对地理概念的运用,来解析图表中的地理现象、规律和趋势。

此外,还可以通过对地理概念的比较和对比,来分析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的地理差异和联系。

此外,要进行数据的计算和推断。

在分析地理信息和图表时,考生需要运用一些基本的数学和统计知识,对数据进行计算和推断。

比如,可以通过计算和比较图表中的各种数据,来分析地理现象的变化趋势和规律。

同时,还可以通过推断和预测,来预测未来的地理发展趋势和变化方向。

最后,要进行综合分析和解释。

在分析地理信息和图表时,考生要进行综合分析和解释。

可以将图表中的各种信息、数据和趋势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影响。

同时,还可以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论证,来支持自己的分析和结论。

在总结时,高考地理分析地理信息与图表是一项重要的技能,通过正确理解和分析地理信息和图表,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回答相关的问题,并获得高分。

通过以上介绍的方法和技巧,相信考生可以在高考地理中游刃有余,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三地理复习课件:图表分析共40页文档

高三地理复习课件:图表分析共40页文档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高三地理复习课件:图表分析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Thank you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高一地理教学中的图表分析与解读》

《高一地理教学中的图表分析与解读》

《高一地理教学中的图表分析与解读》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地理图表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2.培养学生分析、解读地理图表的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地理图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地理图表的基本类型和特点2.地理图表的分析与解读方法3.地理图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地理图表分析与解读。

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地理现象和规律。

那么,你们知道地理图表有哪些类型吗?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呢?2.地理图表的基本类型和特点(1)地理图表的基本类型柱状图:用于表示数量关系,横轴表示分类,纵轴表示数量。

折线图:用于表示趋势关系,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数量。

饼状图:用于表示比例关系,整个圆代表总量,各个扇形表示各个部分的比例。

散点图:用于表示相关性,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两个变量的数值。

等值线图:用于表示空间分布,线条表示相同数值的区域。

(2)地理图表的特点直观性:地理图表可以直观地展示地理现象和规律。

便捷性:地理图表可以快速地传递信息。

科学性:地理图表可以准确地反映地理数据。

3.地理图表的分析与解读方法(1)观察图表观察图表,了解图表的主题和内容。

(2)分析图表类型分析图表类型,了解图表所展示的地理现象和规律。

(3)观察图表坐标轴观察图表坐标轴,了解横轴和纵轴所表示的地理变量。

(4)分析图表数据分析图表数据,找出地理现象之间的相关性。

(5)综合分析综合分析图表信息,得出结论。

4.地理图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我们通过几个实例来学习地理图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1)案例分析:我国人口分布图观察我国人口分布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和规律。

(2)案例分析: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观察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3)案例分析:我国水资源分布图观察我国水资源分布图,分析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和规律。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地理图表的基本类型和特点,学会了分析和解读地理图表的方法。

高中地理图表分析教学计划

高中地理图表分析教学计划

高中地理图表分析教学计划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通过图表的分析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示和解读地理现象。

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图表的分析训练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

本文将介绍一种有效的高中地理图表分析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学生提升图表分析能力,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学计划的实施,学生应能够:1. 理解各种地理图表的含义和用途;2. 运用适当的方法分析地理图表;3. 掌握地理图表中常见的表示手法和符号;4. 能够准确地阐述和解释地理图表中的数据。

二、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1. 第一周:介绍地理图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如柱状图、扇形图、折线图等;讲解图表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如观察、比较、分析和总结等。

2. 第二周:学习柱状图和折线图的分析技巧,包括读数、比较、计算和绘制等。

3. 第三周:学习扇形图和饼图的分析技巧,包括百分比计算、判断和解读等。

4. 第四周:学习地图和示意图的分析技巧,包括图例的理解、符号的认识和地理现象的分析等。

5. 第五周:综合应用所学技巧进行图表分析练习,包括解答相关问题、撰写简要报告等。

6. 第六周:进行模拟考试,检验学生对地理图表分析的掌握程度。

三、教学方法1.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和研究地理图表,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合作能力。

2. 实践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地考察,了解和分析真实的地理图表,提升实际应用能力。

3. 案例教学法:利用真实的地理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解读图表,提高学生对地理现象的理解能力。

四、教学评估方法1. 日常表现评价: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如参与度、合作能力和思维活跃程度等,评估学生对地理图表分析的学习情况。

2. 作业评价:布置相关作业,包括练习题、图表分析报告等,评估学生对地理图表分析技巧的掌握程度。

3. 考试评价:组织模拟考试,测试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及辅助工具1. 教材和课件:选用优秀的地理教材和课件,提供丰富的地理图表案例和分析内容。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图表分析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图表分析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图表分析地理景观图地理景观图是直接反映地理事物表象特征的信息载体,可分为自然景观图和人文景观图。

近年来,高考命题中以地理景观图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地理观察力、信息获取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地理特征描述、分析和判断能力的趋势不断增强。

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方法技巧景观图判读“五步走”第一步,分析景观类型。

判读景观图,要准确判读景观图表示何种地理要素或要说明何种地理现象。

如解答2017年课标卷Ⅰ第1—3题时,应抓住景观图中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再如2014年课标卷Ⅱ第1—2题中的景观图所反映的主体是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的“握手楼”。

第二步,分析景观结构。

读景观图,要耐心观察图中各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分析景观结构特点。

如2014年课标卷Ⅱ第1—3题图中的“握手楼”景观,楼房虽然高低不一,但楼与楼之间几乎没有间距存在,可谓实现了“握手”。

第三步,分析景观特征。

读景观图,要综合考虑景观的独特性。

如2017年课标卷Ⅰ第1—3题图中杂树丛生、灌木零乱的一侧与修剪齐整的一侧相比较,说明两侧修剪维护程度不同;2014年课标卷Ⅱ第1—2题图中的“握手楼”则说明农民们是为了在有限的土地上建设更多的楼房。

第四步,分析景观环境。

读景观图,要细心观察主题背景的生成环境,理清主景和配景的关系,思考景观的形成环境。

如2013年课标卷Ⅰ第4—6题景观图中,西部为山地且植被覆盖良好,东部为高原荒漠,这反映了西部水分条件良好,东部则是干旱环境。

第五步,分析景观成因。

读景观图,要根据直接获取的信息,主要是植被、地貌、地质、建筑物等,推断景观的成因和作用等。

如解答2017年课标卷Ⅰ第1—3题时,根据材料中“我国东部地区”“2017年3月25日”“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等信息,可推知该城市位于我国的温带季风气候区。

高中地理图表解读

高中地理图表解读

高中地理图表解读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是地面上海拔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图,是反映区域地形特征的主要形式。

主要考查等高线的数值变化规律、疏密分布特点及其对应的地形类型和地势变化等知识,以虚拟区域或具体区域为背景材料考查不同区域的地形差异及其对人类生产(工农业生产、交通等)、生活活动的影响等。

[典图示例]获取信息本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可以得到如下信息:①处有山峰符号;②处等高线向低值方向弯曲;③处等高线向高值方向弯曲;④处周围海拔数值较高,中间海拔数值较低;⑤是指向标,箭头指向北。

解读信息(1)看等高距,推断数值:据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可推断等高距为200米,故乙村落海拔小于300米,大于100米。

(2)看地形部位:①处等高线闭合,中间有山峰符号,故可判断数值向里增大,推断朝阳峰的海拔大于1 300米,小于1 500米;②处等高线向低值方向弯曲,为山脊;③处等高线向高值方向弯曲,为山谷;④是盆地地形。

(3)辨别方向:根据指向标,可以判断河流流向及城镇村落等的相对方位,如图中AB段河流先自北向南流,后流向东南;丁村落位于乙村落的西北方向。

(4)判断地形类型:图示地区大部分海拔高于500米,故地形以山地为主。

[类图通法]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对于所有等高线地形图来讲,其判读方法具有一致性,一般从以下五个方面判读。

二、与太阳辐射相关等值线图的判读与太阳辐射相关的等值线图主要用来反映区域太阳辐射及其相关的地理事象的空间分布状况。

如云量日均值分布图、日照时数图、有效辐射总量等值线图等。

其中尤以等太阳辐射量分布图为代表,主要考查区域太阳辐射总量的数值变化规律、空间分布特点、主要的影响因素等知识,以及太阳辐射分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等。

[典图示例]等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是年太阳辐射量相等的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图,它反映了一个地区年太阳辐射量的空间和季节变化状况。

获取信息本图为我国某区域冬、夏季日照时数空间分布,读图可以得到如下信息:①是经纬度信息,②是图例信息,包括实线和虚线,③④是图中等值线具体分布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例 4】(2012 年广东卷)图 4-4-9 所示为我国东南部某 地出现的灾害现场,其灾害类型是( )
图 4-4-9
A.泥石流 C.陨石坠落 B.地面沉降 D.滑坡
【提取信息】图中显示山体斜坡的岩石沿一定滑动面整体 下滑。 【调用知识】泥石流是突然爆发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 推后拥、奔腾而下,在很短时间内将大量泥沙石块冲出沟外,
(3)面状分布图:
面状分布图表示地形区、气候区、农业地域、工业区等地 理事物,面状分布图应从分布“方位”(在哪里)、“范围” (形 状、延伸方向、面积大小)去分析。
2.地理分布图的解读程序: (1)读图名:图下可能没有分布图的名称,但往往题干部分 会加以说明,这就需要我们认真阅读,从中提取已知条件。 (2)读图例:一般的分布图中都有图例,只有先阅读图例, 才会提高读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读图时要特别注意题目中新 设定的图例,同时将图例信息标注到与题目相关的地方。 (3)定位置:确定地理事物的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 位置和相对位置。一般按照由宏观到微观、由整体到局部的顺
平,有利于城镇建设;③中、南部经济发展水平较北部高,较
有利于城镇发展。
【学以致用】 1.(2011 年新课标卷)图 4-4-4 示意 2007 年中国大陆制造 业企业 500 强总部的空间分布。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 500 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图 4-4-4
点拨:根据图例和图中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 500 强总部分 布,从方位和疏密两方面来回答。 答案: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
【提取信息】图中城镇分布不均,南部和中部多,北部少;
沿河流与交通线分布。
【调用知识】沿河流与交通线分布,交通便利,且供水方
便;河流由东北流向东,故南部地势较低,有利于城镇建设; 南部经济发展水平较北部高。 【知识迁移】城镇发展的受地形、河流等自然因素和交通、
经济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制约。
【答案】①沿河流与交通线分布;②南部和中部多,北部 少。 成因:①水、陆交通便利,供水方便;②中、南部地势低
布局,这种关联图突出了个别性。
(4)某一地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
具体治理措施。如黄河中下游泥沙的治理,长江中下游水灾的
防治,渤海海域中赤潮的防治,北京市大气污染的防治等,这 种关联图突出了区域性。
(5)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演变过程、发展趋势及治 理措施。如温室效应、炙氧层空洞、水土流失、沙漠化、酸雨 等,这种关联图突出了全球性。 (6)用关联图来表现由于人口过度增长带来的粮食问题、贫 困问题、能源问题、环境问题、水土流失、沙漠化、城市化等 相关的社会问题。
“数值变化规律” (由哪里向哪里递减∕增)等方面去分析。
【提取信息】图中等值线数值总体变化趋势是由西北向东 南递减,在高原和山地的数值比盆地小。 【调用知识】等值线数值西北向东南递减,说明受纬度影
响,高原和山地小且从西北向东南递减,可知受地形影响。
【答案】(1)西北向东南递减;盆地多于东西两侧的山地和
【调用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部是黄土高原,南部是 秦岭山脉。
【答案】北部是黄土高原;中部是东西延伸的渭河平原; 南部是东西走向的秦岭山脉;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学以致用】 3.(2012 年北京卷)图 4-4-8 为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示意
图。简述规划绿地的分布特点。
图 4-4-8 答案:城市中心为片状分布,边缘呈网状分布(环状分布, 沿主干道呈楔形或条带状或放射状分布)。
它来代表某一段经线、某一段纬线、某一条交通线、某一条旅
游线等。
2.圆模式:用一个圆表示若干相关的地理内容,如用它来 表示日照图、日期图、地球自转运动等。 3.靶形模式:所谓“靶形”是指图形近似于由若干个同心
圆组成的一个“靶”,用这种靶形可以解析地理知识中关于用
闭合曲线组演示的很多问题,如地形上的山峰、洼地,气压上
序,对于小区域的大比例尺图尤为重要。
二、地理示意图的判读 地理示意图是用简明而形象的图形来表示地理事物的概念 和结构,或说明内容较复杂的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运动过
程、分布规律和发展演变规律。
1.地理示意图的类别: (1)地理原理示意图: 指反映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和规律的图形。常见的有地 球公转示意图、太阳光照示意图、大气环流示意图、气旋和反 气旋形成示意图、季风成因示意图、台风示意图、地震构造示 意图、地质构造示意图、城市工业布局示意图等。其主要的原 理如下:
的角度深入理解地理事物的因果联系、结构特征及变化趋势。
1.关联图考查地理知识与能力的表现: (1)某种地理现象的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如四季的产生,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池塘中富营养化的过程与结果、地 壳物质的循环过程,水循环过程,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人 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等。
(2)某一国家、大洲或区域突出地理特征的形成过程与影响
(2)地理过程示意图: 指反映地理事物的时间、空间变化过程及规律的图形。常 见的由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示意图、水循环示意图、河流流 量变化示意图、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城市化过程示意图、 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等。
2.解读地理示意图的一般步骤: (1)了解图意,图文转换。读图包括图名、图例、内容、功
能等环节,获取有效信息。 (2)联系知识进行分析。
图 4-4-10 A.防寒 B.采光 C.防洪 D.防风
点拨:由新西兰的纬度位臵可以确定其气候常年受西风带 的影响,且景观图中树倒向东侧验证了这一点。其次图中房屋 位于低洼处且房屋较低,不可能是防洪;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 温和湿润,也不可能是防寒;门窗较小不可能是考虑采光。 答案:D
2.地理关联图的判读技巧:
(1)搞清楚该图的中心思想,把握图的核心,认真读懂图意, 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
(2)根据图中信息所对应的知识进行联想,把相关知识在头 脑中过一遍,并使其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推理、 判断。 (3)做这类题时,先把联系最紧密的,自己觉得最好填的先 填出来,剩余越少就越好选了。 (4)解答后进行验证,以确保判断的正确。
见的有地质地貌景观图(名山、断层、典型地质现象等)、天气气
候景观图、自然灾害景观图(火山喷发、地震素描图或照片等)、
生物群落景观图(动植物图片和自然景观)等(如图 4-4-1),能
反映某区域的综合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景观特征;人文景观图常
见的有聚落景观图、农田和农业景观图、工厂和工业景观图、
人种外貌景观图、民族风情景观图、建筑景观图、名胜古迹景
三、地理模式图的判读 地理模式图是指将地理知识中不一定相关的若干内容,就 其组成结构、运动形式、地理分布、区位特点等,可以用同一 幅简单的几何图形来予以表现、归纳和说明,通常称这种图形 为模式图,主要有过程模式和分布模式。常见的地理模式图有 以下几种:
1.线段模式:用一条线段表示若干相关的地理内容,如用
高原(最高值出现在盆地北部地区,最低值出现在太行山以东地
区)。纬度位置;地形。
【学以致用】 2.描述图 4-4-6 所示地区干燥度(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 分布规律,并指出其成因(提示:分东段、西段分别描述)。
图 4-4-6
答案:东部:干燥度由东南向西北增加。自东南向西北受
夏季风影响逐渐减弱,降水量逐渐减少。西部:干燥度由西南
因素。如青藏地区高寒气候的成因与结果,西北内陆地区干旱 气候的成因及对农牧业的影响,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与 典型性,南极洲寒冷气候的成因及表现。
(3)某一企业,公司的原材料来源,生产流程,市场销售网 络图等。如某一钢铁、汽车、化工、服装公司甚至跨国公司的 生产,销售网络结构图,要求考生从地理的角度分析其生产与
的高压、低压中心,城市与郊区的工业布局,人口流动,热岛
效应以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等。 4.环流模式:箭头线组成的环流模式图可以归纳和解析很 多章节的有关地理内容,如洋流系统、大气环流、物质循环、 热力环流等。
5.其他分布模式:如世界气候分布模式图,理想大陆的自 然带分布模式图。 四、地理景观图的判读 1.地理景观图的类别: 地理景观图包括自然景观图和人文景观图。自然景观图常
原理示意图 河流流向和等高线的关系 示意图
地理事物运动和变化的方向 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海拔与气温、气压的关系示 随着海拔的上升,气温逐渐下降(对流层);海拔越高, 意图 气压越低。 东亚季风和南亚、东南亚的冬季风主要是海陆热力性 质差异形成的,而南亚、东南亚的夏季风主要是气压 季风成因示意图 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 洋流流向及其性质的关系 流向较低纬度的多为寒流,流向较高纬度的多为暖流 原理示意图 (索马里寒流例外) 寒、暖流交汇或上升流将海底营养盐类带到海面,利 渔场分布示意图 于浮游生物生长繁殖,为鱼类提供充足的饵料。 水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在河流的下游,大气污染严重 城市中工业布局示意图 的企业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常年盛行风的下 风向或与盛行风相垂直的郊外) 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是从相对发达的国家或地区转移 产业转移原理示意图 到欠发达国家或地区
漫流堆积。地面沉降是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漏斗区,
使地表整体陷落。陨石坠落形成环形坑。滑坡是山地斜坡上不
稳定的岩体和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
的地质现象。 【答案】 D
【学以致用】
4.(2012 深圳二模)图 4-4-10 是新西兰某乡村的民居,
该民居的建筑结构主要是为了( )
向东北增加。气流遇山地(祁连山)抬升,降水由西南向东北减少。
【典例 3】描述图 4-4-7 所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图 4-4-7
【审题指导】面状地理事物应从位臵、形状、延伸方向、 面积大小等方面去分析。 【提取信息】图中北部为高原,中部为渭河平原,沿东西 方向延伸,南部是东西走向的秦岭山脉。
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西北部的省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