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有效德育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美术教育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本文将从艺术的人文情怀、美术作品的道德教育意义和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三个方面阐述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一、艺术的人文情怀美术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通过艺术作品的创作、欣赏和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人文素养。
在美术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感受和表达,感悟艺术作品所蕴含的人文情怀,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情感修养。
在美术作品中,往往都有着丰富的人文情怀。
中国古代的山水画以山水为载体,融入了画家的情感和文化意蕴,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而西方的绘画作品也常常表现出对人类生活的关怀和对人性的探索。
通过学习这些艺术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对生活、对人性的理解和表达,从而培养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性的关怀。
在美术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绘画、造型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所蕴含的人文情怀,培养出对人类情感和人文精神的理解和尊重。
二、美术作品的道德教育意义美术作品的创作和欣赏往往是富有道德教育意义的。
许多艺术作品表现了艺术家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通过这些作品的欣赏和解读,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美术作品可以教育学生尊重他人和欣赏他人。
在美术作品中,往往可以看到艺术家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通过作品表达了对他人的理解和支持。
通过这样的作品欣赏,可以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团队合作意识。
美术作品可以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在美术作品中,往往可以看到艺术家对自我思想和情感的表达,通过这样的作品欣赏,可以引导学生积极认识自己、自尊自爱,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
美术作品可以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摘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
在美术教育中,它主要是通过完美的艺术形象的感染来树立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品德意志,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美术是落实美育的核心课程,在小学美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美术学科形象生动的优势,以美术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以美育人我们要将“立德树人”理念深刻践行,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与德同行。
关键词:小学美术德育教学爱国主义教育。
在当今世界多元化发展的格局, 我们国家面临更多机遇与挑战,教师不能只关注对学生知识的传授 ,还要重视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要将“立德树人”理念深刻践行课堂教学当中 ,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教师要立足学生的长远性发展,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育人优势,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美育的熏陶,潜移默化进行德育的渗透,在提升学生基本审美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对于美术学科的内涵和外延充分了解,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呵护学生全面成长。
一、小学美术课堂中渗透德育教学的重要意义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有着重要的意义。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的:“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础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的要求。
美术教育不但要对学生进行技能、技巧、知识的讲解和传授,更要将德育与美术学科的整合,正确选择和运用德育渗透的方法,注重德育的渗透作用,在教学的点滴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小学美术课堂中渗透德育教学的策略分析(一)深挖教材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美术教材包罗了国内外各时期的优秀艺术作品和民间手工艺品等。
这些都是艺术文化的瑰宝,对学生了解中外绵延流长的历史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在教学中在让学生欣赏这些美术作品的时候,重点介绍一些我国历史上有代表性的作品,并详细介绍这些作品创作背后的历史意义以及它们对后世的影响,让学生感觉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对民族的认同感。
德育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分析
德育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德育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在小学阶段,对孩子们的德育教育尤为重要,这关系到其未来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
而美术教育在德育教育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本文将从德育教育和小学美术教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德育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美术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意识、创造能力和艺术才能,还能对小学生德育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
首先,美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学习绘画、造型等美术技巧,可以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美,增强美的鉴赏能力,提高人文素养。
其次,美术教育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和品德。
通过绘画、手工等美术活动,小学生可以得到一种心灵宁静及满足感,学会做人的本领,增强敬畏自然、守望生命的情感,培养责任感和奉献精神,锤炼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品质。
二、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一)设置正确的美育目标。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观。
美育目标能够引导师生在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中达成共识。
(二)融入德育教育元素。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可以选取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题材或故事进行教学。
例如,选取一些儒家思想中的孝道题材作为教学素材,教育学生懂得感恩、孝敬父母。
或者选取一些关于格物致知的名言警句,通过分析让学生了解到勤奋、调理、回归本真这几个方面对于优秀艺术表现所起的重要作用。
(三)注重情感体验和感悟性思考。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教育思想的引导。
例如,当学生首次接触到水彩画的时候,老师不仅要讲解水彩画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技法,更应注重情感体验和感悟性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水彩画的美丽和神奇,并引导学生通过表达、联想、感悟等多种方式,对美的概念和形象有更深入的认识。
(四)注意师生交流互动。
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应该贯彻“生动活泼”教育思想,建立两端互动的教育模式。
教师和学生之间要相互交流,老师不仅要讲解艺术知识,更应该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感悟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发掘潜意识中蕴含的情感体验。
以美育人——小学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和案例
以美育人——小学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和案例一、总则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特制定本德育工作指南。
本指南以“以美育人——小学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和案例”为主题,旨在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
二、基本原则1. 德育与美术教学相结合:德育工作应贯穿于美术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挖掘德育元素,将德育与美术教学有机融合,实现德育的无痕渗透。
2. 以学生为本:德育工作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促进他们主动、健康、全面发展。
3. 整体性原则:德育工作要注重整体推进,将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形成德育合力,共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4. 实践性原则:德育工作要注重实践体验,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美术实践活动,通过亲身经历,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
5. 创新性原则:德育工作要不断创新方法和途径,结合美术教学的特点,积极探索有效的德育渗透策略,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6. 激励性原则:德育工作要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表扬、鼓励等手段,激发学生向上、向善的精神风貌。
遵循以上基本原则,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小学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和案例,为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新时代小学生贡献力量。
三、德育目标1. 总体目标德育工作在美术教学中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审美素养、健康的人格特质和积极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美术教学,使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热爱生活、珍惜美好事物,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具备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2)道德认知能力:使学生能够理解并遵循社会道德规范,具备良好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行为。
以美育人——小学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和案例
以美育人——小学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和案例一、指导思想“以美育人——小学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和案例”这一指导思想,是我们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依据。
我们认为,美术教育不仅是一种技能的传授,更是一种审美情趣的培养,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应将德育融入美术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美的感染和熏陶,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良好审美素养的新一代。
二、基本原则1. 寓德于美:将德育内容与美术教学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接受德育的熏陶,实现美与德的相互促进。
2. 激发兴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德育。
3. 以身作则: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用自己的言行传递德育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 注重实践:鼓励学生参与美术创作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美、感受德,将德育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
5. 个性化教育: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德育与美术教学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 家校社会协同:加强家校合作,发挥社会资源优势,共同推动德育工作,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德育格局。
遵循以上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我们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积极探索德育渗透的方法和案例,为培养具有美的心灵和德的行为的新一代贡献力量。
三、德育目标1. 总体目标在“以美育人——小学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和案例”的教育实践中,我们的总体目标是: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具体包括: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使其具备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尊重他人的品质;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善于合作、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
2. 学段目标(1)低年级(1-2年级):培养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使其初步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
通过简单的美术创作活动,使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关心集体,培养他们乐观开朗的性格。
2024年小学美术教师德育总结(3篇)
2024年小学美术教师德育总结对于处于思想品德塑造关键期的中学生,德育渗透无论教师是否刻意强调,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
尤其在美术教育中,由于其与直观的视觉表象紧密相连,因此在塑造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道德、情感、认知和行为关系上具有更深远、更具体的渗透力。
美术教师的个人品德、情感表达和行为模式,无意识中也会对学生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关键在于,这种影响是促进还是阻碍学生的品德发展和身心健康,是有利于社会还是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即使教师的品德修养良好,但若未能妥善掌握德育的适度和教育策略,教育结果可能不仅无效,甚至可能产生反作用。
因此,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我们需要探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具体策略和途径。
我所依据的准则包括:1. 美术教学具有独立的教学目标和使命,不应被视为德育的附属品。
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自然融入德育,实现美术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避免生硬的套用。
2. 教师应成为道德行为的典范。
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形成的品质、行为和意志力,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的影响。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来说是重要的参照,因此教师必须注重自我修养,树立良好的典范。
3. 德育渗透应结合学生的实际。
考虑到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生活经验和对真善美的初步理解,应将德育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巧妙地融入教学过程中。
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基础、健康情趣和良好习惯,以塑造健全的人格为目标,遵循渐进和激发兴趣的原则。
2024年小学美术教师德育总结(二)本学期,我严格遵守学校的工作安排,与领导和同事们协同完成校内各项任务。
秉持教师的职业道德,关爱学生,团结同事,始终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
为了下学期的工作更上一层楼,现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如下总结:本学期,我承担了一年级、二年级及学前班的美术教学任务。
面对不同班级和学生的特性,我依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规定,努力构建师生间的互动关系,既注重教学,也重视学生的学习,凸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倡导师生平等的互动模式。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作为一种普及性课程,美术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创造力和艺术技能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推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新时代,如何深入挖掘美术教育中蕴含的德育功能,将德育渗透于美术教学中,不仅是提高美术教学水平的一种必要手段,更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
一、美术教育中德育的渗透美术教育与德育一直有密切的关系。
其实,美术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教育,既教授学生美术知识、技能,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美好的人格品质的培养。
美术教学中的德育并不仅仅是通过鼓励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来实现的,更体现在美术教学的各个方面和环节。
比如,美术教学在课程的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审美素养的培养,又要兼顾他们道德心理、道德观念的塑造。
在此基础上,需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制定符合其认知水平和发展特点的德育教学策略。
从而使德育渗透于美术教学中,达到双重的教育效果。
二、美术教育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美术教育中蕴含的德育作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有效的渗透:1. 美术教学中的课程培养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应该从整个课程的设计开始,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1)注重课堂文化营造。
为了使每个学生能够参与到美术教学中来,并确保课堂的秩序和安全,需要建立起良好的课堂文化氛围。
通过进行集体活动、组织文化课程、讨论有关伦理道德的话题等方式,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尊重他人的态度、团队意识等。
(2)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和文化价值观。
对于每一堂课,老师都应该带领学生一同探讨课题,从中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和文化价值观。
通过学习不同的艺术作品、了解人物与事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使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年代的文化,从而形成全球化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包容性和性。
(3)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在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具体教学方案中,要注意将德育教育融入其中。
比如,在儿童时期,可以引导学生认识简单的道德概念,并建立人际关系;到了青少年时期,可以通过情境模拟、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成年之后,还可以通过分组讨论和自我评价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
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德育的有效渗透
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德育的有效渗透小学美术教学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有效渗透德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助于学生品德修养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德育的有效渗透可以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
通过美术作品的创作和欣赏,学生能够感受到美的力量,培养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美术教学中的创作过程也是一种价值观的培养过程,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原则,如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和勤奋学习等。
通过这些学习和实践,学生的品德修养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德育的有效渗透有助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美术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发泄情感,缓解压力,增强自信心。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尤其是一些内向、怕表达的学生,可以通过美术作品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个性。
美术作品的创作和欣赏是一种审美体验,能够给予学生心灵的满足和愉悦感,提高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积极、健康地面对各种情绪和困境。
德育的有效渗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学生需要发散思维,创意十足。
通过创作,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表现方式和材料,激发他们对美的独特感受和见解。
美术教学也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分享,互相学习和提高。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德育的有效渗透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创造合适的教学环境。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和欣赏,结合具体的美术作品和艺术家的故事,向学生传达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教师还可以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与德育相关的话题,如诚实守信、友善乐观等。
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通过鼓励和肯定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的具体策略
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的具体策略一、注重情感教育美术是一门讲究情感表达的学科,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发掘自己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审美情感。
在美术作品赏析和创作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绘画、造型等手段表达自己的情感,引导他们感受美和善,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提升其道德修养。
二、培养合作意识美术教学中,很多作业都需要学生进行合作完成,比如小组绘画、合作雕塑等。
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引导他们学会分享、互助、团结合作,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从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贡献精神。
三、引导学生欣赏优秀作品美术作品的鉴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知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感受到作品中的美、善、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和善的追求。
四、开展美术创作实践美术创作是培养学生思维和情感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美术创作,引导他们用艺术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精神。
在美术创作实践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创作作品来表达对美的追求,对善的向往,对真的坚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倡导文明礼仪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倡导学生在美术课堂上遵守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倡导学生做到文明礼貌、互相尊重、爱护环境等。
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社交环境,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和公民意识,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
六、关注个性发展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可以注重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由发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美术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自主意识。
七、注重审美体验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让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参与美术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愉悦和满足,从而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和审美情趣。
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的具体策略
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的具体策略小学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而德育教育则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道德素养的重要手段。
将德育知识渗透到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念和道德观念。
本文将探讨一些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的具体策略。
一、通过美术作品传递正面价值观在美术教学中,学生经常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创作作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创作一些反映正面价值观的作品,比如家庭和睦、友情深厚、助人为乐等主题的作品。
通过这些作品的创作和展示,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美学观念和道德观念,让美术作品成为教育学生品德的有效手段。
二、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品德的榜样。
教师在言传身教中,应该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学生的榜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道德规范,注重文明礼貌,以此影响学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三、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德育教育美术教学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德育教育,比如通过学习名人传记、美术作品鉴赏等形式,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偶像观,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美术作品的鉴赏中,可以教育学生欣赏正能量的作品,学习感悟美的道德意蕴。
通过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德育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美术作品背后的道德意义,培养学生正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
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也是德育教育的一部分。
通过美术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艺术情感,提高审美能力,让学生学会用美学的眼光去感悟美,学会用审美的角度去看待世界。
美术教学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培养自信、勇气和坚韧的品格,学会坚持不懈地追求美和真理。
五、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
通过美术作品的创作和展示,可以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教育学生学会用艺术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学会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他人,学会用美的视角体验和感悟生活。
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的具体策略
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的具体策略小学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丰富想象力和发展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渗透德育知识的重要场所。
通过美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美的观念,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和阳光心态。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至关重要。
为了有效地渗透德育知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需要制定具体的策略和方法。
下面将介绍一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的具体策略。
一、注重教师示范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的榜样,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
教师在课堂上要讲究礼貌,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失败等,这些都是渗透德育知识的具体体现。
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可以在美术教学中获得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出良好的美德品质。
二、注重情感教育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情感的重要途径,而德育知识的渗透也需要通过对学生情感的教育来实现。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艺术作品、艺术作品解析、名家名作的欣赏等方式,引导学生走进艺术的世界,感受美的力量,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博爱之情、奋发向上的精神等良好品质。
通过情感教育的渗透,学生可以在美术学习中受益良多,实现德育知识的渗透。
三、注重美术作品解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优秀的艺术作品进行解析,引导学生领略艺术之美、品味艺术之魅。
在解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心感悟作品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对艺术家的创作背景、心灵内核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艺术作品所传达的情感与思想,获得道德上的启发和熏陶。
通过美术作品的解析,学生可以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知识的熏陶,培养出正确的审美观和品位。
四、注重实践体验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爱心教育,让学生感受到爱、理解和关怀。
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细心、耐心和敬业精神的途径,而要培养这些美德品质,就需要教师充满爱心,用心引导学生,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理解学生的需求,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和鼓励。
美术德育工作计划11篇
美术德育工作方案11篇美术德育工作方案11篇美术德育工作方案1 对于思想品德正处于形成和开展时期的小学生,老师在教学工作中尤其要重视德育浸透,特别是美术学科,由于它与丰富的直观形象直接关联,因此修养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方方面面的道德关系、情感关系、认知关系、行为关系而使该学科的德育浸透更为广泛、详细。
本学期,从教学的详细理论出发,就小学美术教学中德育浸透的详细途径和方法,方案如下:一、挖掘教材内涵,提炼德育因素。
现行的美术教材内容丰富多彩,其本质均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
这些因素或明显或含蓄,需要我们老师结实树立德育意识,分析^p 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每堂课都有德育的侧重点。
在教学生学画的同时,除了引导他们识别色彩的冷暖倾向,用适宜的冷暖色表现主题,还要联络实际的自然现象,引导学生欣赏、分析^p ,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从而培养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二、关注课堂过程,浸透德育教育。
美术课堂教学是个多因素、多层次、多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见缝插针、联络实际地浸透德育,不但确保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还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地受到教育,让德育之苗遍地开花,使学生身心得到协调开展。
1.紧抓课堂常规,进展品德教育。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思想表现,制定一系列课堂常规,有步骤、有重点地把课堂常规与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学生的行为准那么。
如师生问好,坐站姿势都要养成一定的标准动作,以培养遵守纪律,举止文明,尊老敬师的良好行为;又如工艺美术课中,对制作后的材料要及时处理,培养学生爱班级、讲卫生的意识等等。
2.营造课堂气氛,增强情感体验。
老师教学时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美术是无声的语言,如何让它成为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成为师生互相关爱的纽带,是德育教育的关键。
首先,老师作为组织者,要创设一种和谐、自由、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组织学生自由作画,进而激发学习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表达情感小学美术教学是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等活动,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情感,调节情绪,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例如,在课程设计中,可以设置绘画或手工制作主题与季节、节日或祖国历史及文化有关,让学生了解文化知识,感受历史情感,进而会在作品中通过线条、色彩等表现艺术审美情趣。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发掘自身的美好情感,强化情感表达能力,增强自信。
二、提高学生审美品位和艺术修养小学美术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使他们在审美上具有判断力和鉴别力。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让学生了解、领悟美的内涵和美的特点,增强美的感受能力,培养美的审美能力。
同样,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提高审美品位。
这样的做法有助于学生的社会交往、艺术修养和人文情怀的培养。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小学美术教学需注重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例如,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一幅大型作品,这样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专业能力,也能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培养合作精神。
同时,也要多让学生面对自然环境、生活周边,进行观察、探究、创作,激发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同时如果在作品的引导中能够涵盖社会生活的理解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创新力。
四、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小学美术教学不能仅仅只是技能的培养,更是要使学生学会协调、合作、互助,树立人类共存、和谐社会的理念。
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并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让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同时在课堂上也要避免批评和重压学生,要注重教师掌握尊重学生成长的方法,例如鼓励、奖励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必要的,是美术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人文素质和德育建设的发展。
2024年小学美术教师德育总结
2024年小学美术教师德育总结
在2024年,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我在德育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和成就。
以下是我关于2024年小学美术教师德育的总结:
1. 传承文化,培养审美意识:在教学中,我注重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各种艺术形式,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
通过学习传统绘画、雕塑、剪纸等技艺,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
2. 培养创新思维:我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寻找创意的灵感,鼓励学生创作独特的艺术作品。
在艺术活动中,我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尝试不同的表现方式,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课堂上,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一起完成艺术作品。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学会了与他人交流、分享和合作,培养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4. 弘扬美德,塑造良好品格:在美术教学中,我弘扬美德,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良好品格。
通过讲解艺术作品背后的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艺术中的善良、美好和友善。
同时,我也关注学生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 艺术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的融合:我将艺术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相融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和综合素质。
通过不同
的评价方法和培养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发展。
同时,我积极参与学校的综合评价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上是我在2024年小学美术教师德育工作中的总结。
通过关注学生的审美教育、创新思维、团队合作、品格培养和综合素质教育,我希望能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做出更多的贡献。
小学美术德育工作计划(合集5篇)
小学美术德育工作计划(合集5篇)第一篇:小学美术德育工作计划小学美术德育工作计划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此时此刻需要为接下来的工作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
计划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美术德育工作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美术德育工作计划1 学校美术课的一切形式都应当旨在发展学生的精神生活,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形成他们的世界观,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
美术教育与品德教育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怎样利用美术学科的特点,通过不同形式发挥教育因素,因势利导,以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重要问题。
多年的教学工作中,通过不断摸索、实践、总结,我深深的体会到:美术教育是通过对色彩、线条、肌理、构图的审美因素的反应来进行的视觉教育,学生大量、广泛的接触美术作品,能增进他们对美术美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的鉴赏和创造能力。
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从而使学生在主观情感上得到审美体验,使其情感升华、心灵净化。
现代美术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美术家,而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美术特有的形式、手段,通过循序渐进的教育和影响,达到陶冶学生心灵,塑造学生人格的目的。
从而培养出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健全人格,高贵品质的优秀的人。
美术教育对德育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潜在作用,如“凉水泡茶慢慢浓”,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自身素质得到提高,灵魂得到洗涤,品质得到升华。
针对以上情况和美术课堂的特殊性,我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具体做法是:一、更新观念,德美并重。
美好的艺术形象,可以给学生展示出社会生活的画卷,展现出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形象深刻地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并提供区别善恶、美丑、荣辱、正义与邪恶的标准。
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体现着一定的社会思想,一定的社会道德,一定的人生价值,一定的追求与理想,如从《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入手,让学生谈谈对本画的欣赏体会,教师参与其中,分享知识并获得情感。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1. 引言1.1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指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艺术修养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人格素质的全面发展。
美术教学与德育教育密不可分,德育渗透在美术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在小学阶段,美术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美术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操,进而影响其品德修养和道德行为。
德育渗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显得格外重要。
通过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使学生在欣赏、创作、表现作品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修养,培养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审美品质。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不仅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还有助于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为未来社会培养更多具有高尚品德的青少年。
2. 正文2.1 美术与德育的关系美术与德育的关系密不可分。
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操和道德情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美术教学,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绘画、造型等艺术技巧,更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感和道德意识。
美术作品是艺术家对世界观念和情感的表达,通过观赏和创作美术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艺术家的情感、思想和态度,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在美术教学中,老师也可以通过教学内容和案例,引导学生对社会、自然和人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美术教学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审美和艺术能力的过程,更是一种德育教育的途径。
通过美术教学,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和文化,从中汲取正能量,养成良好的品德和品格。
美术与德育的关系紧密相连,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2 美术教学中的价值观培养美术教学中的价值观培养是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美术教学,学生可以感受到美、善、真、美的审美情感,增强对美的追求和热爱。
在美术作品的创作和欣赏中,学生接触到不同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培养了跨文化交流和包容的价值观念。
小学美术德育工作总结5篇
小学美术德育工作总结5篇第1篇示例:小学美术德育工作总结美术是一门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学科,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更可以在美术德育中引导学生的情感与情操的发展。
小学美术德育工作是培养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格素质,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和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对小学美术德育工作进行总结。
一、开展美术德育主题教育在美术课堂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可以通过主题教育,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美术展览等形式,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优秀艺术作品,培养他们发现美的能力。
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让他们懂得美无处不在,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通过美术作品激发学生的情感美术是一门能够激发学生情感的学科,在美术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画笔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感受。
可以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等多方面途径,引导学生表达情感,激发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升华,培养他们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三、倡导美术作品的创新在美术德育中,要提倡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发挥自己的独特想法和创意,培养他们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四、注重美术德育的学科整合美术德育工作要与其他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跨学科的形式,注重美术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渗透,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接触到更多的文化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美术意义。
还可以通过美术作品创作,来体现学生对其它学科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表达。
五、教师示范引导在美术德育工作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示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美术观念和审美标准,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对艺术的向往。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发挥优势,多给予肯定,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有效德育
德育的基础是要教学生学会做人,所以诸如公平、正直、诚实、守纪、勇敢、仁爱、热爱劳动、艰苦朴素等应当成为中小学德育的奠基性内容。
小学生的“学生守则”以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小学生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它是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及其他道德品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学校要教育学生坚持不懈地严格地切实地遵照执行。
对小学生进行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是小学德育内容的重中
之重。
《小学德育纲要》规定:“小学德育主要是向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教育(包括必要的生活常识、浅显的政治常识以及同小学生有关的法律常识),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
”具体德育内容主要有以下十条:一、热爱祖国的教育;二、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三、热爱人民的教育;
四、热爱集体的教育;五、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六、努力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七、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教育;八、民主与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九、良好的意志、品格教育;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小学思想教育工作出现了新问题、新挑战、新特点。
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传统的教育方法缺乏
实效性,单单只靠一门思想品德课程实在是难以收到效果。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进行的德育教育不同于思想品德课程中的道德说教,它因为美术的色彩、线条而变得真实且容易理解,与原来的枯燥理论截然不同,更容易被小朋友所接受。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不同于思想品德课中的直接道德说教。
在美术教学中,要组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如通过“折纸比赛”“美化生活小能手”等活动,培养学生勤动手、勤思考、善观察的好习惯,激发学生认识生活、美化生活的情感。
通过它的艺术形象和色调,从中享受快乐,达到陶冶情趣、美化生活的目的。
儿童的心灵是最敏感的,它是为接受一切美好的东西而敞开的。
因此,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在进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同时进行的,它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神奇作用,不亚于一切思想品德课的渗透。
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具体的生情、校情,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探索。
一.走出学校,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爱美之心。
小学美术课的课堂除了设在学校,还可以设在野外,带领学生去写生是最佳的方法。
我每学期都会把学生带到美丽的高邮湖畔去写生;我也会带着学生去把市内、市郊被污染的河流画下来,并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因为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比不上身临其境的感受强烈。
这样的教学活动中,贴近了大自然,学生也在写生过程中感受自然的秀丽和伤痕,
用心灵和画笔感受了什么是自然美,什么是环境污染,才会更去爱它,用自己的行动爱护它。
这就是当前学校教育中强调的环保教育中保护环境的美,这个教学方式可以让环保意识自觉融入学生的脑海。
再加上老师在活动中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比如不能随便乱丢垃圾,更能让学生明白自然之美的保护来源于人类的行为,需要我们每个人从小事做起。
同时也传达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思想,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二.走近身边的文化古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之情。
小学美术课应该走近身边的文化古迹,去看自己家乡文化的灿烂辉煌和博大精深。
因此,有条件的地方,学校应该安排小学生每学期实地参观当地的文化古迹一次;就算是没有条件的地区,也可以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带领学生走进网上文化古迹。
领略传统文化,让学生在感受艺术珍品魅力的同时,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
因为在传统文化面前任何人都是小学生,在学生受到心灵震撼的同时,更会激起对古人的崇拜和对我们祖国文化的热爱。
如果说一个人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可以增强自信心,那么我们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以蓬勃朝气和信心百倍的面貌迎接明天的挑战。
总之,我们要想全方位地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展有效德育,就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来增加德育教育的内容。
要求老师结合小学美术学科教育的特点,将美术教学与德育教育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让学生感受到美本身就是一
种心灵的净化,寓教于情感、趣味和娱乐之中,使学生陶冶情操的同时,在心灵上得到启迪和德育上得到教育。
三.走入社会,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良好教养。
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教育,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也是学校德育经常性的重要的内容之一。
我觉得,我们的学校教育往往偏重于书本知识的传授,与社会实际脱节严重!比如,不随地吐痰,不闯红绿灯,尊敬师长等等。
这些行为习惯从小学开始就应该加以规范并不断强化。
否则,一个人一旦养成了不文明的行为习惯,长大后就很难纠正。
我们身边不少人的低素质表现其实都与他们从小学开始受到的教育的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
有些人的不文明行为甚至在国际上给我们的国家抹了黑!
此外,文明行为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看起来似乎是日常小事,但却是一个有教养的人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内涵的标志或表现。
当然,文明行为不只是一个人的行为的外部表现,重要的是这些外部行为应反映出一个人的内部心灵或性格的特征。
否则,一些人学会了“彬彬有礼”、衣着讲究,给人一种很有“教养”的印象,但实际上他仍可能是虚伪、狭隘、自私和粗鲁的人。
所以文明行为教育应当同个体的精神培育结合起来。
小学美术课要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特征,实现美术课程的价值,就应当重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陶冶高尚情操和完美人格。
深挖学科内容的德育因素,打
造内容丰富的课堂文化,有效体现美术学科的人文价值。
学科内容或是美术学科某一领域的教学内容,或是与其他领域相结合的内容,或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内容。
教师还可以以审美为核心,创新和开发新的教学内容,将它充实到学科教学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