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消毒方法

合集下载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首先,最常见的消毒方法之一就是用酒精进行消毒。

酒精可以迅速杀灭大部分细菌和病毒,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消毒方式。

在家庭中,我们可以使用酒精擦拭桌面、门把手、手机等常接触的物品,以保持清洁和卫生。

其次,漂白粉也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

漂白粉含有氯,可以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并且具有强烈的氧化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将漂白粉稀释后,用于清洁厨房、卫生间等地方,以确保环境的卫生。

另外,紫外线消毒也是一种常见的消毒方式。

紫外线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可以快速杀灭空气中和物体表面的细菌和病毒。

在一些医疗机构和实验室中,常常使用紫外线灯进行消毒,以确保工作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此外,热水消毒也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消毒方法。

高温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和病毒,因此,用沸水煮沸餐具、毛巾等物品,可以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消毒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消毒方式,比如过氧化氢、臭氧消毒等。

这些消毒方法在特定的场合和环境下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总的来说,消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可以有效地保护我们的健康。

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可以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清洁、安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您能对常用的消毒方法有所了解,以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常用消毒剂消毒方法和注意事项(3篇)

常用消毒剂消毒方法和注意事项(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卫生和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消毒作为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消毒工作。

一、常用消毒剂1. 酒精2. 消毒液3. 漂白粉4. 高锰酸钾5. 过氧乙酸6. 碘伏二、消毒方法1. 酒精消毒(1)使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

(2)将酒精均匀喷洒在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确保覆盖全面。

(3)消毒后,待酒精自然挥发干燥即可。

2. 消毒液消毒(1)根据消毒液说明书,配制一定浓度的消毒液。

(2)将消毒液均匀喷洒或擦拭在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

(3)消毒后,待消毒液自然挥发干燥即可。

3. 漂白粉消毒(1)将漂白粉按比例溶解于水中,配制一定浓度的消毒液。

(2)将消毒液均匀喷洒或擦拭在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

(3)消毒后,保持消毒液作用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4. 高锰酸钾消毒(1)将高锰酸钾按比例溶解于水中,配制一定浓度的消毒液。

(2)将消毒液均匀喷洒或擦拭在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

(3)消毒后,保持消毒液作用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5. 过氧乙酸消毒(1)将过氧乙酸按比例溶解于水中,配制一定浓度的消毒液。

(2)将消毒液均匀喷洒或擦拭在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

(3)消毒后,保持消毒液作用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6. 碘伏消毒(1)使用75%的碘伏进行消毒。

(2)将碘伏均匀涂抹在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

(3)消毒后,待碘伏自然挥发干燥即可。

三、注意事项1. 严格按照消毒剂说明书配制消毒液,确保消毒效果。

2. 消毒剂应储存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3. 消毒剂使用后,应立即关闭盖子,防止挥发。

4. 消毒剂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使用时需注意防护。

5. 消毒剂不宜与其他化学物质混合使用,以免产生有害气体。

6. 消毒剂使用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以免残留。

7. 孕妇、婴幼儿及过敏体质者慎用消毒剂。

各种消毒方法

各种消毒方法

各种消毒方法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及生物方法,但生物方法利用生物因子去除病原体,作用缓慢,而且灭菌不彻底,一般不用于传染疫源地消毒,故消毒主要应用物理及化学方法。

(一)物理消毒法1 .机械消毒一般应用肥皂刷洗,流水冲净,可消除手上绝大部分甚至全部细菌,使用多层口罩可防止病原体自呼吸道排出或侵入。

应用通风装置过滤器可使手术室、实验室及隔离病室的空气,保护无菌状态。

2 .热力消毒包括火烧、煮沸、流动蒸气、高热蒸气、干热灭菌等。

能使病原体蛋白凝固变性,失去正常代谢•机能。

(1) 火烧凡经济价值小的污染物,金属器械和尸体等均可用此法。

简便经济、效果稳定。

(2) 煮沸耐煮物品及一般金属器械均用本法,100c1〜2分钟即完成消毒,但芽胞则须较长时间。

炭疽杆菌芽胞须煮沸30分钟,破伤风芽胞需3小时,肉毒杆菌芽胞需6小时。

金属器械消毒,加1〜2蹴酸钠或0.5%轨肥皂等碱性剂,可溶解脂肪,增强杀菌力。

棉织物加1%巴皂水15l/kg,有消毒去污之功效。

物品煮沸消毒时,不可超过容积3/4,应浸于水面下。

注意留空隙,以利对流。

(3) 流动蒸气消毒相对湿度80〜100%温度近100C,利用水蒸气在物何等表面凝聚,放出热能,杀灭病原体。

并当蒸气凝聚收缩产生负压时,促进外层热蒸气进入补充,穿至物品深处,加速热量,促进消毒。

(4) 高压蒸气灭菌通常压力为98・066kPa,温度121〜126C,15〜20分钟即能彻底杀灭细菌芽胞,适用于耐热、潮物品。

(5)干热灭菌干热空气传导差,热容量小,穿透力弱,物体受热较慢。

需160〜170c,1〜2小时才能灭菌。

适用于不能带水份的玻璃容器,金属器械等。

不同病原体的热耐受力,以热死亡时间表达。

3 .辐射消毒有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二种。

前者有紫外线,红外线和微波,后者包括丙种射线的高能电子束(阴极射线)。

红外线和微波主要依靠产热杀菌。

电离辐射设备昂贵,对物品及人体有一定伤害,故使用较少。

目前应用最多为紫外线,可引起细胞成份、特别是核酸、原浆蛋白和酸发生变化,导致微生物死亡。

常用的消毒方法

常用的消毒方法

常用的消毒方法-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常用的消毒方法目前常用的消毒方法主要有:热力消毒和灭菌(湿热)、化学药物消毒和灭菌(含氯消毒剂、环氧乙烷、过氧乙酸、戍二醛、甲醛、乙醇等),以及紫外线消毒和电放辐射灭菌。

现分述如下:一、湿热消毒和灭菌湿热灭菌原理主要是通过凝固菌体蛋白质而杀死微生物。

湿热杀死微生物的能力比干热强,因为湿热消毒可以使菌体蛋白质含水量增加,从而易于被热力所凝固,加速了微生物的死亡。

(一)煮沸消毒煮沸消毒是最早使用的方法之一,其优点是方法简单,应用方便,不需要特殊设施,花费不多而效果可靠。

缺点是消毒物品被浸湿,而且处理后再污染的可能性增多。

煮沸消毒适用于消毒食具、食物、棉织品、金属及玻璃制品等。

当水温达到100℃时细菌繁殖体几乎立刻死亡,通常在水沸腾后再煮5-15分钟即可达到消毒目的。

细菌芽胞抗热能力较强,有些芽胞煮沸数小时才能将其杀灭,因此煮沸消毒一般不能达到灭菌的效果。

煮沸消毒时应注意:1.消毒时间应从水煮沸后算起;2.煮沸过程中不要加入新的消毒物品;3.被消毒物品应全部浸入水中;4.碗盘等不透水物品应垂直放置,以利对流;5.消费物品不应放置过多,一般不应超过容器高的四分之三;6.消毒导热不良的物品时应适当延长煮沸时间。

(二)压力蒸汽灭菌压力蒸汽灭菌是热力灭菌中使用最普遍、效果最可靠的一种方法。

其优点是穿透力强、灭菌效果可靠,能灭杀所有微生物。

穿透力强的原因主要是蒸汽凝结时释放出的潜热和凝聚收缩后产生的负压加速了蒸气对物品的穿透,使物品的深部也能很快达到灭菌所需的温度。

压力蒸汽灭菌的持续时间应从灭菌器内达到要求温度时算起,至灭菌完成时为止。

总时间包括:1.热力穿透时间;2.消毒维持时间,即杀灭微生物所需时间,一般用杀灭嗜热脂肠杆菌芽胞所需时间来表示(在121℃里需12分钟、132℃时需2分钟、115℃需30分钟);3.安全时间(一般为消毒维持时间的一半)。

常用消毒方法

常用消毒方法

常用消毒方法消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保护我们的健康。

在当前的特殊时期,正确的消毒方法更是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的消毒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最常见的消毒方法之一是使用酒精消毒。

酒精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可以迅速杀灭细菌和病毒。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酒精棉球或酒精喷雾对常用物品进行消毒,比如手机、钥匙、门把手等。

另外,酒精还可以用于清洁和消毒皮肤,但需要注意的是,酒精具有挥发性,使用时要远离火源,避免引发火灾。

其次,漂白粉也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

漂白粉含有有效的氯类消毒剂,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和病毒,并且具有较强的脱色和去污能力。

在家庭环境中,我们可以将适量的漂白粉加入清水中,用于清洁和消毒厨房、卫生间等地方。

但需要注意的是,漂白粉具有腐蚀性,使用时要佩戴手套,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同时要注意通风,避免吸入漂白粉的气味。

此外,紫外线消毒也是一种有效的消毒方法。

紫外线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可以快速杀灭细菌和病毒,而且不会留下化学残留物。

在医疗、食品、制药等行业,紫外线消毒被广泛应用。

在家庭中,我们也可以使用紫外线消毒灯对衣物、玩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消毒。

但需要注意的是,紫外线具有一定的辐射性,使用时要避免直接暴露在紫外线下,以免对皮肤造成伤害。

最后,热水消毒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消毒方法。

热水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可以迅速杀灭细菌和病毒。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热水对衣物、餐具、玩具等物品进行消毒。

另外,热水还可以用于消毒食品,比如蔬菜、水果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热水消毒的温度和时间要控制好,以确保达到有效的消毒效果。

总之,正确的消毒方法可以有效地保护我们的健康,特别是在当前疫情期间。

在选择消毒方法时,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物品和环境选择合适的消毒方式,并严格按照说明进行操作,以确保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消毒工作,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消毒的方法有哪几种

消毒的方法有哪几种

消毒的方法有哪几种消毒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杀死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以达到预防传染病和保障公共卫生的目的。

消毒方法种类繁多,常见的包括物理消毒、化学消毒和生物消毒等。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消毒方法的具体内容。

首先,物理消毒是利用物理因素来杀灭微生物。

常见的物理消毒方法包括高温消毒、紫外线消毒和过滤消毒。

高温消毒是指通过高温蒸汽或煮沸来杀灭微生物,常用于消毒器械、器皿和床上用品等。

紫外线消毒则是利用紫外线的照射来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达到杀菌的目的,常用于空气、水和表面的消毒。

过滤消毒是通过物理过滤器来去除水中的微生物,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消毒方法。

其次,化学消毒是利用化学药剂来杀灭微生物。

常见的化学消毒方法包括氯气消毒、醇类消毒剂和醛类消毒剂等。

氯气消毒是一种常用的消毒方法,可以有效杀灭细菌、病毒和真菌,常用于消毒饮用水和游泳池水。

醇类消毒剂如乙醇和异丙醇可以迅速杀灭微生物,常用于皮肤和器械的消毒。

醛类消毒剂如戊二醛具有广谱杀菌作用,能够有效消灭各种微生物,但使用时需注意对人体的刺激和腐蚀性。

最后,生物消毒是利用生物制剂来杀灭微生物。

常见的生物消毒方法包括酶消毒和益生菌消毒。

酶消毒是利用酶类制剂来分解微生物的细胞壁和膜,从而杀灭微生物,常用于食品加工和医疗器械的消毒。

益生菌消毒是通过投放益生菌来竞争性地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常用于环境卫生和食品安全保障。

综上所述,消毒方法种类繁多,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注意事项。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并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和剂量使用消毒剂,以确保消毒效果和安全性。

希望本文所述的消毒方法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好消毒工作,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家庭消毒常用方法

家庭消毒常用方法

家庭消毒常用方法一、物理消毒法1.1 阳光暴晒阳光可是个天然的消毒剂呢。

像咱们家里的被褥、衣物,要是能经常拿到太阳底下暴晒,那可不得了。

一般来说,晒个几个小时,很多病菌就被杀死了。

这就好比是让这些东西在太阳下接受一场洗礼,那些藏在里面的细菌、螨虫啥的,就像见不得光的小坏蛋,被阳光一照,就无处遁形了。

俗话说得好,“是金子总会发光”,咱这衣物被褥经过阳光暴晒,就变得干净又健康了。

1.2 煮沸消毒对于一些小件的东西,像碗筷、毛巾之类的,煮沸消毒是个特别好的办法。

把这些东西放到锅里,加水没过它们,然后大火煮开,持续个15 20分钟就行。

这就像给这些小物件洗个滚烫的热水澡,那些病菌啊,在这么高的温度下,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根本活不了。

这煮沸消毒简单又有效,就像老话说的“一力降十会”,高温直接就把病菌拿下了。

二、化学消毒法2.1 酒精消毒酒精大家都不陌生吧。

75%的酒精消毒效果那是杠杠的。

咱可以用它来擦拭手机、门把手这些经常被人触摸的地方。

不过要注意啊,酒精是易燃的,可不能到处乱喷,不然就像在身边放了个小炸弹,很危险的。

使用的时候拿个棉球或者小抹布蘸着酒精,轻轻擦拭,就像给这些东西做个细致的清洁护理,那些病菌就被酒精给“一网打尽”了。

2.2 含氯消毒剂像84消毒液就是含氯消毒剂。

在使用的时候,得按照说明书来稀释。

可以用来拖地、擦桌子。

但是这东西有点“泼辣”,有腐蚀性,不能直接用在衣物上,不然就会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把衣物给毁了。

用它消毒的时候,就像在和病菌进行一场战斗,按照正确的方法操作,就能把病菌打得落花流水。

2.3 过氧乙酸消毒过氧乙酸的消毒能力也很强。

不过这玩意儿气味比较大,而且不太稳定。

在使用的时候,要小心谨慎。

一般用于一些比较特殊的消毒场景,比如在一些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对家里进行全面消毒。

就像请了个厉害的“杀毒卫士”,虽然有点小脾气,但只要用好了,就能把家里的病菌消灭得干干净净。

三、空气消毒法3.1 通风换气这通风换气啊,是最简单又最有效的空气消毒方法。

实验室13种常用消毒灭菌的方法汇总

实验室13种常用消毒灭菌的方法汇总

实验室13种常用消毒灭菌的方法汇总1、热力消毒灭菌高温能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和酶变性或凝固(结构改变导致功能丧失),新陈代谢受到障碍而死亡,从而达到消毒与灭菌的目的。

在消毒中,热可分为湿热与干热两大类。

2、干热消毒灭菌干热是指相对湿度在20%以下的高热。

干热消毒灭菌是由空气导热,传热效果较慢。

一般繁殖体在干热80-100℃中经1小时可以杀死,芽胞需160-170℃经2小时方可杀死。

燃烧法:是一种简单、迅速、彻底的灭菌方法,因对物品的破坏性大,故应用范围有限。

烧灼法:一些耐高温的器械(金属、搪瓷类),在急用或无条件用其他方法消毒时可采用此法。

将器械放在火焰上烧灼1-2分钟。

若为搪瓷容器,可倒少量95%乙醇,慢慢转动容器,使乙醇分布均匀,点火燃烧至熄灭约1-2分钟。

采集作细菌培养的标本时,在留取标本前后(即启盖后,闭盖前)都应将试管(瓶)口和盖子置于火焰上烧灼,来回旋转2-3次。

燃烧时要注意安全,须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如氧气、汽油、乙醚等。

燃烧过程不得添加乙醇,以免引起火焰上窜而致灼伤或火灾。

锐利刀剪为保护刀锋,不宜用燃烧灭菌法。

焚烧某些特殊感染,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绿脓杆菌感染的敷料,以及其它已污染且无保留价值的物品,如污纸、垃圾等,应放入焚烧炉内焚烧,使之炭化。

3、电热培养箱利用培养箱的热空气消毒灭菌。

培养箱通电加热后的空气在一定空间不断对流,产生均一效应的热空气直接穿透物体。

一般繁殖体在干热80-100℃中经1小时可以杀死,芽胞、病毒需160-170℃经2小时方可杀死。

热空气消毒灭菌法适用于玻璃器皿、瓷器以及明胶海棉、液体石腊、各种粉剂等。

灭菌后待箱内温度降至50-40℃以下才能开启柜门,以防炸裂。

4、微波消毒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其杀菌的作用原理,一为热效应,所及之处产生分子内部剧烈运动,使物体里外湿度迅速升高;一为综合效应,诸如化学效应、电磁共振效应和场致力效应。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的消毒,用微波灭菌手术器械包、微生物实验室用品等亦有报告。

(完整版)几种常用的消毒方法

(完整版)几种常用的消毒方法

几种常用的消毒方法一、普通喷雾消毒法指用普通喷雾器喷洒消毒液进行表面消毒的处理方法,各种农用和医用喷雾器均可应用。

1.适用范围普通喷雾消毒法适用于对物体(品)表面、室内墙面和地面、室外建筑物和帐篷表面、地面、车辆外表面、装备及植被等实施消毒。

2.使用要求先从足下喷洒,开辟无害化通道至操作端点,而后按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顺序依次喷洒。

3.注意事项(1)喷洒有刺激性或腐蚀性消毒剂时,消毒人员应配戴防护口罩、眼镜,穿防护服。

(2)室内喷雾时,喷前将食品、衣被及其他不需消毒的物品收叠放好,或用塑料膜覆盖防湿。

(3)室外喷雾时,消毒人员应站在上风向。

二、气溶胶喷雾消毒法指用气溶胶喷雾器喷雾消毒液进行空气或物体表面消毒的处理方法,雾粒直径20卩m以下者占90%以上。

由于所喷雾粒小,浮于空气中易蒸发,可兼收喷雾和熏蒸之效。

喷雾时,可使用QPQ-1型喷雾器及产生直径在20卩m以下雾粒的其他喷雾器。

1.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室内、坑道、车辆、帐篷内空气和物体表面实施消毒。

2.使用要求消毒前关好门窗,喷雾时,按自上而下、由左向右顺序喷雾。

喷雾量以消毒剂溶液可均匀覆盖在物品表面或消毒液的雾团充满空间为度。

作用30~ 60min后,打开门窗通风,驱除空气中残留的消毒液的雾粒及气味。

3.注意事项同普通喷雾消毒法,特别注意防止消毒剂气溶胶进入呼吸道。

三、擦拭消毒法指用布或其他擦拭物浸以消毒剂溶液,擦拭物体表面进行消毒的处理方法。

1.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家具、办公用具、生活用具、玩具、器械、车辆和装备等物体表面,以及医院和实验室环境表面实施消毒处理。

2.使用要求消毒时,用干净的布或其他物品浸消毒剂溶液,依次往复擦拭拟消毒物品表面,作用至所用消毒剂要求的时间后,再用清水擦洗,去除残留消毒剂,以减轻可能引起的腐蚀、漂白等损坏作用。

3.注意事项(1)不耐湿物品表面不能应用该方法实施消毒处理;(2)擦拭时应防止遗漏;(3)污物可导致消毒剂有效浓度下降,因此表面污物较多时,应适时更新消毒液,防止污物中的病原体对消毒剂溶液的污染。

(完整版)几种常用的消毒方法

(完整版)几种常用的消毒方法

几种常用的消毒方法一、普通喷雾消毒法指用普通喷雾器喷洒消毒液进行表面消毒的处理方法,各种农用和医用喷雾器均可应用。

1.适用范围普通喷雾消毒法适用于对物体(品)表面、室内墙面和地面、室外建筑物和帐篷表面、地面、车辆外表面、装备及植被等实施消毒。

2.使用要求先从足下喷洒,开辟无害化通道至操作端点,而后按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顺序依次喷洒。

3.注意事项(1)喷洒有刺激性或腐蚀性消毒剂时,消毒人员应配戴防护口罩、眼镜,穿防护服。

(2)室内喷雾时,喷前将食品、衣被及其他不需消毒的物品收叠放好,或用塑料膜覆盖防湿。

(3)室外喷雾时,消毒人员应站在上风向。

二、气溶胶喷雾消毒法指用气溶胶喷雾器喷雾消毒液进行空气或物体表面消毒的处理方法,雾粒直径20μm以下者占90%以上。

由于所喷雾粒小,浮于空气中易蒸发,可兼收喷雾和熏蒸之效。

喷雾时,可使用QPQ-1型喷雾器及产生直径在20μm以下雾粒的其他喷雾器。

1.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室内、坑道、车辆、帐篷内空气和物体表面实施消毒。

2.使用要求消毒前关好门窗,喷雾时,按自上而下、由左向右顺序喷雾。

喷雾量以消毒剂溶液可均匀覆盖在物品表面或消毒液的雾团充满空间为度。

作用30~60min 后,打开门窗通风,驱除空气中残留的消毒液的雾粒及气味。

3.注意事项同普通喷雾消毒法,特别注意防止消毒剂气溶胶进入呼吸道。

三、擦拭消毒法指用布或其他擦拭物浸以消毒剂溶液,擦拭物体表面进行消毒的处理方法。

1.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家具、办公用具、生活用具、玩具、器械、车辆和装备等物体表面,以及医院和实验室环境表面实施消毒处理。

2.使用要求消毒时,用干净的布或其他物品浸消毒剂溶液,依次往复擦拭拟消毒物品表面,作用至所用消毒剂要求的时间后,再用清水擦洗,去除残留消毒剂,以减轻可能引起的腐蚀、漂白等损坏作用。

3.注意事项(1)不耐湿物品表面不能应用该方法实施消毒处理;(2)擦拭时应防止遗漏;(3)污物可导致消毒剂有效浓度下降,因此表面污物较多时,应适时更新消毒液,防止污物中的病原体对消毒剂溶液的污染。

各种消毒方法

各种消毒方法

各种消毒方法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及生物方法,但生物方法利用生物因子去除病原体,作用缓慢,而且灭菌不彻底,一般不用于传染疫源地消毒,故消毒主要应用物理及化学方法。

(一)物理消毒法1.机械消毒一般应用肥皂刷洗,流水冲净,可消除手上绝大部分甚至全部细菌,使用多层口罩可防止病原体自呼吸道排出或侵入。

应用通风装置过滤器可使手术室、实验室及隔离病室的空气,保护无菌状态。

2.热力消毒包括火烧、煮沸、流动蒸气、高热蒸气、干热灭菌等。

能使病原体蛋白凝固变性,失去正常代谢·机能。

(1)火烧凡经济价值小的污染物,金属器械和尸体等均可用此法。

简便经济、效果稳定。

(2)煮沸耐煮物品及一般金属器械均用本法,100℃1~2分钟即完成消毒,但芽胞则须较长时间。

炭疽杆菌芽胞须煮沸30分钟,破伤风芽胞需3小时,肉毒杆菌芽胞需6小时。

金属器械消毒,加1~2%碳酸钠或0.5%软肥皂等碱性剂,可溶解脂肪,增强杀菌力。

棉织物加1%肥皂水15l/kg,有消毒去污之功效。

物品煮沸消毒时,不可超过容积3/4,应浸于水面下。

注意留空隙,以利对流。

(3)流动蒸气消毒相对湿度80~100%,温度近100℃,利用水蒸气在物何等表面凝聚,放出热能,杀灭病原体。

并当蒸气凝聚收缩产生负压时,促进外层热蒸气进入补充,穿至物品深处,加速热量,促进消毒。

(4)高压蒸气灭菌通常压力为98.066kPa,温度121~126℃,15~20分钟即能彻底杀灭细菌芽胞,适用于耐热、潮物品。

(5)干热灭菌干热空气传导差,热容量小,穿透力弱,物体受热较慢。

需160~170℃,1~2小时才能灭菌。

适用于不能带水份的玻璃容器,金属器械等。

不同病原体的热耐受力,以热死亡时间表达。

3.辐射消毒有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二种。

前者有紫外线,红外线和微波,后者包括丙种射线的高能电子束(阴极射线)。

红外线和微波主要依靠产热杀菌。

电离辐射设备昂贵,对物品及人体有一定伤害,故使用较少。

目前应用最多为紫外线,可引起细胞成份、特别是核酸、原浆蛋白和酸发生变化,导致微生物死亡。

简述常用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简述常用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简述常用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1.次氯酸钠消毒液:在清洗完物品表面污垢后,取1克次氯酸钠(84消毒液)兑入1升水中,搅拌均匀后浸泡10-15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2.高锰酸钾消毒液:将高锰酸钾粉末加入清水中搅拌至溶解,待溶液成浅紫色时,用棉球或刷子蘸取液体涂抹在需要消毒的物品表面,静置10-20分钟后清水洗净。

3.84消毒液:取1克84消毒液兑入1升水中,搅拌均匀后浸泡10-15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4.氯己定:将氯己定粉末加入水中搅拌溶解,然后用棉球或者刷子沾取液体涂抹在需要消毒的物品表面,静置10-2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5.过氧化氢:直接喷洒在物品表面,或者将过氧化氢溶液浸泡在需要消毒的物品中,静置10-2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常用的消毒方法

常用的消毒方法

常用的消毒方法目前常用的消毒方法主要有:热力消毒和灭菌(湿热)、化学药物消毒和灭菌(含氯消毒剂、环氧乙烷、过氧乙酸、戍二醛、甲醛、乙醇等),以及紫外线消毒和电放辐射灭菌。

现分述如下:一、湿热消毒和灭菌湿热灭菌原理主要是通过凝固菌体蛋白质而杀死微生物。

湿热杀死微生物的能力比干热强,因为湿热消毒可以使菌体蛋白质含水量增加,从而易于被热力所凝固,加速了微生物的死亡。

(一)煮沸消毒煮沸消毒是最早使用的方法之一,其优点是方法简单,应用方便,不需要特殊设施,花费不多而效果可靠。

缺点是消毒物品被浸湿,而且处理后再污染的可能性增多。

煮沸消毒适用于消毒食具、食物、棉织品、金属及玻璃制品等。

当水温达到100℃时细菌繁殖体几乎立刻死亡,通常在水沸腾后再煮5-15分钟即可达到消毒目的。

细菌芽胞抗热能力较强,有些芽胞煮沸数小时才能将其杀灭,因此煮沸消毒一般不能达到灭菌的效果。

煮沸消毒时应注意:1.消毒时间应从水煮沸后算起;2.煮沸过程中不要加入新的消毒物品;3.被消毒物品应全部浸入水中;4.碗盘等不透水物品应垂直放置,以利对流;5.消费物品不应放置过多,一般不应超过容器高的四分之三;6.消毒导热不良的物品时应适当延长煮沸时间。

(二)压力蒸汽灭菌压力蒸汽灭菌是热力灭菌中使用最普遍、效果最可靠的一种方法。

其优点是穿透力强、灭菌效果可靠,能灭杀所有微生物。

穿透力强的原因主要是蒸汽凝结时释放出的潜热和凝聚收缩后产生的负压加速了蒸气对物品的穿透,使物品的深部也能很快达到灭菌所需的温度。

压力蒸汽灭菌的持续时间应从灭菌器内达到要求温度时算起,至灭菌完成时为止。

总时间包括:1.热力穿透时间;2.消毒维持时间,即杀灭微生物所需时间,一般用杀灭嗜热脂肠杆菌芽胞所需时间来表示(在121℃里需12分钟、132℃时需2分钟、115℃需30分钟);3.安全时间(一般为消毒维持时间的一半)。

其中热力穿透时间是指灭菌柜内达到灭菌温度至消毒物品中心部位亦达到灭菌温度所需时间,该时间长短取决于消毒物品的性质、包装大小、安放情况及灭菌器种类等。

常用的消毒方法

常用的消毒方法

常用的消毒方法目前常用的消毒方法主要有:热力消毒和灭菌(湿热)、化学药物消毒和灭菌(含氯消毒剂、环氧乙烷、过氧乙酸、戍二醛、甲醛、乙醇等),以及紫外线消毒和电放辐射灭菌。

现分述如下:一、湿热消毒和灭菌湿热灭菌原理主要是通过凝固菌体蛋白质而杀死微生物。

湿热杀死微生物的能力比干热强,因为湿热消毒可以使菌体蛋白质含水量增加,从而易于被热力所凝固,加速了微生物的死亡。

(一)煮沸消毒煮沸消毒是最早使用的方法之一,其优点是方法简单,应用方便,不需要特殊设施,花费不多而效果可靠。

缺点是消毒物品被浸湿,而且处理后再污染的可能性增多。

煮沸消毒适用于消毒食具、食物、棉织品、金属及玻璃制品等。

当水温达到100℃时细菌繁殖体几乎立刻死亡,通常在水沸腾后再煮5-15分钟即可达到消毒目的。

细菌芽胞抗热能力较强,有些芽胞煮沸数小时才能将其杀灭,因此煮沸消毒一般不能达到灭菌的效果。

煮沸消毒时应注意:1.消毒时间应从水煮沸后算起;2.煮沸过程中不要加入新的消毒物品;3.被消毒物品应全部浸入水中;4.碗盘等不透水物品应垂直放置,以利对流;5.消费物品不应放置过多,一般不应超过容器高的四分之三;6.消毒导热不良的物品时应适当延长煮沸时间。

(二)压力蒸汽灭菌压力蒸汽灭菌是热力灭菌中使用最普遍、效果最可靠的一种方法。

其优点是穿透力强、灭菌效果可靠,能灭杀所有微生物。

穿透力强的原因主要是蒸汽凝结时释放出的潜热和凝聚收缩后产生的负压加速了蒸气对物品的穿透,使物品的深部也能很快达到灭菌所需的温度。

压力蒸汽灭菌的持续时间应从灭菌器内达到要求温度时算起,至灭菌完成时为止。

总时间包括:1.热力穿透时间;2.消毒维持时间,即杀灭微生物所需时间,一般用杀灭嗜热脂肠杆菌芽胞所需时间来表示(在121℃里需12分钟、132℃时需2分钟、115℃需30分钟);3.安全时间(一般为消毒维持时间的一半)。

其中热力穿透时间是指灭菌柜内达到灭菌温度至消毒物品中心部位亦达到灭菌温度所需时间,该时间长短取决于消毒物品的性质、包装大小、安放情况及灭菌器种类等。

实验室六大常用消毒灭菌方法

实验室六大常用消毒灭菌方法

实验室六大常用消毒灭菌方法目前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多采用物理方法(如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过滤除菌法、射线杀菌法等)和化学方法(消毒剂、抗生素)两大类。

1、湿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是指用饱和水蒸气、沸水或流通蒸汽进行灭菌的方法,压力蒸汽湿热灭菌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灭菌方法。

它利用高压蒸汽以及在蒸汽环境中存在的潜热作用和良好的穿透力,使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使微生物死亡。

适合于布类工作衣、各种器皿、金属器械、胶塞、蒸馏水、棉塞、纸和某些培养液的灭菌。

分为三种:(1)流通蒸气灭菌法:是指在常压条件下,采用100摄氏度流通蒸气加热杀灭微生物的方法,灭菌时间通常为30-60分钟。

该法适用于消毒以及不耐高热制剂的灭菌,但不能保证杀灭所有芽孢,是非可靠的灭菌方法。

(2)间歇蒸汽灭菌法:利用反复多次的流通蒸汽加热,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

方法同流通蒸汽灭菌法,但要重复3次以上,每次间歇是将要灭菌的物体放到37℃孵箱过夜,目的是使芽胞发育成繁殖体。

若被灭菌物不耐100℃高温,可将温度降至75℃~80℃,加热延长为30~60分钟,并增加次数。

适用于不耐高热的含糖或牛奶的培养基。

(3)高压蒸汽灭菌法:103.4千帕蒸汽压温度达121.3℃,维持15-20分钟。

2、干热灭菌法是利用恒温干燥箱内120ºC~150ºC的高热,并保持90~120分钟,杀死细菌和芽孢,达到灭菌目的的一种方法。

主要适用于不便在压力蒸汽灭菌器中进行灭菌,且不易被高温损坏的玻璃器皿、金属器械以及不能和蒸汽接触的物品的灭菌。

用此方法灭菌的物品干燥,易于贮存。

酒精灯火焰烧灼灭菌法也是属于干热灭菌的方法之一,在进行动物细胞体外培养工作时,常须利用工作台面上的酒精灯火焰对金属器具及玻璃器皿口缘进行补充灭菌。

3、射线灭菌法利用紫外线灯进行照射灭菌的方法。

紫外线是一种低能量的电磁辐射,可以杀灭多种微生物。

紫外线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对微生物的核酸及蛋白质等的破坏作用而使其灭活。

归纳常用的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方法

归纳常用的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方法

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是日常生活和医疗卫生工作中常用的消毒方法。

物理消毒主要包括高温消毒、紫外线消毒和过滤消毒,而化学消毒则包括氯消毒、醋酸消毒、酒精消毒等多种方法。

以下将分别介绍这些常用的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方法。

一、物理消毒方法1. 高温消毒高温消毒是通过加热杀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方法。

常见的高温消毒设备有高压蒸汽灭菌器、高温箱等。

在医疗卫生领域,高压蒸汽灭菌器是最常用的高温消毒设备,它能够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快速有效地杀灭各种微生物。

2. 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是利用紫外线的辐射杀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方法。

紫外线消毒设备通常包括紫外线灯管和反射器。

在实际使用时,只需将被消毒物品置于紫外线照射区域,经过一定时间的照射即可达到消毒的效果。

3. 过滤消毒过滤消毒是通过特殊过滤器将水中的微生物过滤掉,达到消毒目的的方法。

常见的过滤消毒设备有滤水壶、滤水瓶等。

二、化学消毒方法1. 氯消毒氯消毒是通过向水中添加氯化物,产生活性氯,从而杀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方法。

氯消毒剂包括氯气、次氯酸钠等,广泛应用于自来水、游泳池等水体的消毒。

2. 醋酸消毒醋酸消毒是通过将醋酸溶液或醋酸酯溶液涂抹或浸泡物体表面,从而杀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方法。

醋酸消毒剂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并且对环境无污染。

3. 酒精消毒酒精消毒是通过将酒精溶液喷洒或擦拭物体表面,从而杀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方法。

常见的酒精消毒剂包括乙醇、异丙醇等,适用于医疗器械、皮肤等的消毒。

以上是常用的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方法,不同的消毒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和物体。

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消毒方法,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执行,以确保消毒效果达标。

应注意避免化学消毒剂的误用和混用,以免产生有害物质或降低消毒效果。

消毒是保障公共卫生和个人健康的重要手段,正确使用消毒方法对预防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消毒,尤其在医疗卫生领域以及食品加工等行业,消毒更是必不可少的。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以下几种:
1. 高温消毒:利用高温对物品、器具进行消毒的方法。

常见的高温消毒方式包括蒸汽消毒、高温烘箱消毒等。

通过高温杀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达到消毒的目的。

2. 化学消毒:利用化学物质对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进行消毒的方法。

常见的化学消毒剂包括酒精、漂白粉、过氧化氢等。

这些化学物质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壁或蛋白质,达到杀灭微生物的效果。

3. 紫外线消毒:利用紫外线对空气、水体或物品进行消毒的方法。

紫外线能够破坏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核酸结构,使其失去繁殖能力。

常见的紫外线消毒设备包括紫外线灯、紫外线消毒柜等。

4. 过滤消毒:利用特定的过滤器对水体或空气中的微生物进行去除或杀灭的方法。

通过物理隔离或化学处理,消除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达到消毒的目的。

常见的过滤消毒器材包括滤芯、滤网等。

5. 辐射消毒:利用电离辐射(如γ射线、电子束)对物品进行消毒的方法。

辐射能够破坏微生物的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达到杀灭微生物的效果。

辐射消毒一般用于医疗器械、食品等领域。

这些都是常用的消毒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消毒,以确保环境和物品的卫生安全。

常见的灭菌方法

常见的灭菌方法

常用的灭菌方法
1)煮沸消毒法
方法:水煮100℃—30min
适用:注射器、解剖用具等。

可杀死所有营养体和部分芽孢。

2)巴斯德消毒法:
方法:LTLT: 65℃or 71℃—15min; HTST: 135 ℃or 150 ℃—20sec
适用:牛奶、饮料等。

不破坏营养物质,并杀死病原菌。

3)间歇蒸汽灭菌法:
方法:100℃-30min-37 ℃培养、100℃-30min-37 ℃培养、100℃-30min
用水蒸汽把培养基加热到100℃,分几次加热以达到彻底灭菌又保护营养成分的目的。

适用:营养含量高、不适于用高压蒸汽灭菌的特殊培养基、药品的灭菌。

此法麻烦、周期长
4)高压蒸汽灭菌法:
利用水的沸点随水蒸气压力的增加而上升,以达到高温灭菌目的的方法。

方法:一般121℃(1kg/cm2或15磅/英寸2)20min。

适用:耐高温物品。

注意事项:排净冷空气;灭菌终了,缓慢降压;灭菌结束,趁热取出物品。

高压蒸汽灭菌对培养基的影响: 会产生混浊或形成不溶性沉淀, 改变某些营养成分:1)低pH下,糖类、琼脂发生水解;2)PO43-存在,葡萄糖生成酮糖,菌不利用;3)色深:还原糖羧基与蛋白质、氨基酸等在高温下发生maillard反应,使糖、蛋白质等失去营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焚烧和喷灯火焰消毒这是最彻底的消毒方法。焚烧适用于金属用具、垫草、病鸽
尸体等的消毒;喷灯火焰适用于经药物消毒后的鸽舍四周墙壁和水泥地的再消毒。
机械消毒包括打扫、洗刷、通风等,这不是直接消毒,而是把附着在鸽舍、用具和地面上的病原体清除掉,再对被清除的污物进行堆积发酵或药物消毒,与其他消毒方法结合应用,更可提高消毒效果。
讨论
常用的物理消毒方法?
结论
物理消毒方法、化学消毒方法和生物消毒方法
提问
物理消毒方法含有什么?
被考核人成绩
化学消毒法
该法是利用化学制剂,按不同消毒要求配制一定比例的溶液,用气雾、喷洒、冲洗、浸泡、擦拭的方式,对有关鸽舍、场地、环境、用具及车辆、孵化器(室)、种蛋等进行消毒,以杀灭病原体的方法.
生物消毒法
这种方法是把污染的垫草、污物、尸体,通过挖坑深埋压实密封的方法,利用粪污中的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堆积发酵分解产热,在一定时期内分别达到杀灭致病细菌和虫卵的目的。
物理消毒煮沸消毒它是一种经来自、简便的消毒方法,适用于金属器材、木质器具、玻璃器皿以及布类等的消毒,一般从水沸腾开始计算时间,煮沸15分钟。如在水中加0.5%-1%的碱或肥皂,可使物品上的污物溶解,提高沸点,增强杀菌效果。
蒸汽消毒蒸汽潜热大,穿透力强,使物品受热快,消毒效果好。
日光消毒众多病原微生物对日光非常敏感,因而日光消毒是最经济的消毒方法。
消毒的效果还取决于消毒剂的浓度、温度、作用时间。对消毒药液的用量也不可忽视,一般对地面的每平方米应有0.5-2升;对墙壁和天花板的每平方米应有0.5-1升药液。鸽场的出入口要建一个与门同宽、长1.5米的消毒槽(池)。消毒槽内铺垫草(草包),浸以有效消毒液,并要有人负责定期更换,强制人员或车辆进行出入消毒,而且坚决执行,反对徒于形式或在门口撒些石灰粉了事的错误做法。
学习
日期
2017-1-06
学习
地点
感染性疾病科科医办室
主讲人
参加
人员
题目
常用的消毒方法




对动物体外环境中的病源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进行消除和杀灭,使其数量减少到无害的程度,称为消毒;将所有微生物彻底消灭,称为灭菌。消毒方法有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三类,具体进行时应根据病原体的种类和被消毒物品的性质加以选择。
鸽舍消毒前应彻底打扫,如清扫鸽舍,洗刷笼子、饲槽、水槽,将垫草、污物垃圾、剩料和粪便等清理干净,否则,虽经消毒,也会使许多消毒药物的杀菌作用大大降低。而且鸽舍清扫消毒是消除污染的重要环节。清扫卫生一定要彻底、全面,角角落落上上下下都得清扫到。要充分认识到,哪怕墙壁上沾有一点粪,就可能成为今后发生传染病的根源,这并非小题大做。因为上述问题看起来不是什么消毒药物,也不是消毒方法,而实实在在是搞好消毒工作的基础,是绝对不可忽视的一环,否则很有可能形成消毒无用,前功尽弃,疫病还是无法杜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