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XX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办法

XX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办法

XX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黑龙江省省级部门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单位管理和使用的所有财政性资金。

第二章职责分工和审批流程第四条单位财务部门是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牵头组织部门,业务部门是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实施主体,按职责分工共同做好绩效管理工作。

(一)财务部门职责1.制定预算绩效管理有关制度,组织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培训,指导业务部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2.组织审核新设专项资金事前绩效评估、项目绩效目标设定、绩效监控和绩效评价工作。

3.根据预算绩效评价结果,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业务部门预算单位职责1.开展新设专项资金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设定、绩效监控、绩效评价工作。

2.负责开展业务部门绩效管理工作。

3.根据预算绩效评价结果,提出资金管理意见。

4.对提供的预算绩效基础资料、数据信息和绩效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完整性负责。

(三)审批流程绩效目标管理、绩效监控管理的指标、数据等业务部门负责填报,财务部门审核汇总,报主管单位。

第三章预算绩效目标管理第五条预算绩效目标管理。

预算绩效目标是指财政预算资金在一定期限内预计实现的产出和效果,设定预算绩效目标应符合“指向明确、具体细化、合理可行”的要求,并与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额度相匹配。

本单位应结合实际工作情况,科学合理设置可量化、可考核的产出效益指标和可评估的效果指标。

按照业务归口管理职责完善绩效管理指标库。

第六条规范绩效目标编制和调整。

本单位应按照部门预算编制时间和绩效目标编制的要求,填报绩效目标表。

年度预算绩效目标经财政批复后,原则上不予调整;在预算执行中,因预算调整、政策变化、突发事件等因素影响绩效目标实现,确需调整绩效目标的,由业务部门提出绩效目标调整申请,按预算管理流程报批调整。

预算管理办法

预算管理办法

预算业务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健全财务制度,杜绝违纪违法行为,从源头上预防腐败,促进我办党风廉政建设和党史业务有序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和财政部《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并结合我办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财务管理,是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单位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

财务管理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

应建立健全单位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内部监控制度,防止财产、资金流失、浪费或被贪污、挪用。

第三条我办财务管理包括: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往来资金结算管理、现金及银行存款管理、财务监督和财务机构等项管理。

第二章预算管理第四条按照规定编制年度部门预算,报同级财政部门按法定程序审核、报批。

部门预算由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组成。

第五条依法取得的各项收入,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款和罚没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捐赠、其他收入等必须列入收入预算,不得隐瞒或少列。

取得的各项收入(包括实物),要据实及时入账,不得隐瞒,更不得另设账户或私设“小金库”。

第六条编制的支出预算,应当保证本部门履行基本职能所需要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对其他弹性支出和专项支出应当严格控制。

支出预算包括:人员支出、日常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专项支出。

人员支出预算的编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和标准,逐项核定,没有政策规定的项目,不得列入预算。

日常公用支出预算的编制应本着节约、从俭的原则编报。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预算的编制应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和标准,逐项核定。

专项支出预算的编制应紧密结合单位当年主要职责任务、工作目标及事业发展设想,并充分考虑财政的承受能力,本着实事求是:从严从紧、区别轻重缓急,急事优先的原则按序安排支出事项。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五篇)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五篇)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为了加强我单位财政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增强宏观调控能力,促进单位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及《____市市级财政预算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预算管理分为四个环节。

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与绩效评价、预算监管。

单位领导班子是预算的决策机构,财务科是预算汇编及核算机构,各业务部门是预算编制及执行机构,纪律监察室和审计科是预算监督及评价机构。

第二条预算按照量入为出、统筹兼顾、确保重点的原则编制,做到收支平衡,不列赤字。

第三条单位领导班子负责制定本单位预算管理政策,负责审批单位年度预算草案、年度预算追加或调整方案以及年度财务决算等重大事项。

第四条财务科根据市政府的部署和市财政局的安排,召开预算编制工作会,向各业务部门传达编制预算的基本要求和政策标准。

第五条各业务部门负责本部门基础预算数据申报,根据本部门职能和下年度工作任务编制预算,依据预算控制数对预算进行调整、细化,形成本部门预算草案。

所属基层单位编制的基础预算分别报机关分管科室,由各科室根据各自的职能审核汇总,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所有审核后的预算基础资料及汇总数据报送财务核算科。

各业务部门对本部门预算的真实性、合理性、完整性负责,部门负责人是本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第一责任人。

第六条预算按照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专项经费分别依据以下要求编制。

(一)人员经费根据市编制文件和人社局核定工资情况形成。

(二)公用经费严格按照____市规定的定员定额标准核定,依照“一次核定、包干使用、超支不补、结余上缴”原则,在核定金额范围内细化到每项目日常具体支出;(三)专项经费由项目负责科室提供填报项目申报表、批复文件、明细项目预算、可行性报告、绩效目标、政府采购表、细化分月用款计划等相关资料;第七条财务科对各科室提交的基础预算及申报材料进行整理,汇总提交____办公会审议后形成我单位初次预算建议数。

2023年行政事业单位建立预算管理制度范本3篇

2023年行政事业单位建立预算管理制度范本3篇

2023年行政事业单位建立预算管理制度范本3篇行政事业单位建立预算管理制度范本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财务行为,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和监督,杜绝违纪违法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和财政部《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并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事业单位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财务关系活动是在单位集体领导下,分管财务领导审批,由单位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第三条财务管理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二)坚持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降低行政成本,注重资金使用效益的原则;(三)坚持量入为出,保障重点,兼顾一般,专款专用的原则;(四)坚持集体讨论,一支笔审批的原则。

第四条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一)科学、合理编制预算,严格预算执行,定期编制财务报告,进行财务活动分析,完整准确及时编制决算,真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二)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监督和控制,开展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依法组织收入,严格控制支出;(四)加强支出管理,统筹安排资金,保障正常运转的资金需要。

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管理制度,认真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及公务卡制度,按政府采购管理办法采购商品服务,规范票据使用行为。

(五)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合理配置、有效利用、规范处置资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第五条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包括: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结转和结余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财务机构与财务监督。

第六条财政部门负责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指导工作。

审计、税务、发改、监察等有关部门应当依据各自职责做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工作。

第七条单位负责人是单位财会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财会工作、财会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保障财会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参与单位相关财务活动。

行政事业预算管理制度

行政事业预算管理制度

行政事业预算管理制度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包括全额预算管理、差额预算管理和自收自支管理,那么,下面是小编特地给大家整理收集的行政事业预算管理,供大家阅读参考。

行政事业预算管理制度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xx市行政事业单位项目支出管理,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促进行政工作任务完成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省级行政事业单位项目支出预算管理试行》(赣财预字[xxx2]66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xx市行政事业单位的项目支出预算管理。

第三条项目支出预算是部门支出预算的组成部分,是行政事业单位为完成其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预算之外编制的年度项目支出计划。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与xx市行政事业单位在行政事业性经费中开支的项目,主要包括大型修缮、大型会议和其他行政事业性项目。

大型修缮是指行政事业单位维修项目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修缮项目;大型会议是按省财政厅赣财行字[xxx0]第114号文件的一类会议;其他行政事业性项目是指行政事业单位除以上项目以外,为开展某种专项业务活动或完成特定工作任务而需要开支的项目。

第五条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一)综合预算的原则。

项目支出预算要体现预算内外资金统筹安排的要求。

(二)科学论证原则。

对申报的项目应当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主管部门和财政业务部门要对项目进行审核和把关。

(三)合理排序原则。

对进入项目库的项目要按照轻重缓急进行排序,财政部门根据当年财力状况和项目顺序,优先安排急需的项目。

(四)追踪问效的原则。

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对财政预算安排的项目的实施过程及其完成结果进行绩效考评、追踪问效。

第二章项目库第六条项目库是对项目进行规范化、程序化管理的数据库系统。

项目库由财政局统一规划,实行分级管理。

第七条项目库分为财政局项目库和主管部门项目库。

主管部门项目库,由各主管部门按照申报项目支出预算的要求,结合本部门的特点,对所属单位申报项目进行筛选排序后设立。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办法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办法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办法在咱们的日常工作中,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那可是相当重要的一环!就好像我们出门旅行前要规划好路线和花费一样,事业单位也得把每一笔钱都安排得明明白白,这样才能让工作顺利开展,服务到位。

咱先来说说预算编制。

这可不能瞎编乱造,得有根有据。

比如说,咱们单位今年打算新增一个服务项目,那得先算算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

不能一拍脑袋就定个数,得仔细调研,看看市场行情,问问相关专家。

我记得之前有一次,我们单位要开展一个社区服务活动,负责编制预算的同事,那可是忙得脚不沾地。

他跑了好几个社区,了解居民的需求,又找了好多供应商,比较各种物资的价格。

最后做出来的预算,详细得让人挑不出毛病,每一项花费都有理有据,这才是认真负责的态度!预算执行也很关键。

一旦预算定下来了,就得严格按照计划花钱。

不能这个月大手大脚,下个月又勒紧裤腰带。

就像我们过日子,每个月的工资都有计划,不能月初疯狂购物,月底吃泡面。

有一回,我们单位在执行一个设备采购预算的时候,就遇到了点小麻烦。

原本预定的设备突然涨价了,这可咋办?负责的同事赶紧启动应急机制,重新寻找性价比高的替代品,同时调整了一些其他方面的支出,总算是没超预算把设备买回来了。

预算调整也不是随便就能调的。

得有充分的理由,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

比如说,遇到了不可抗力的因素,像自然灾害啦,或者政策有了重大变化。

但也不能因为自己当初没考虑周全,就随便找个借口调整预算。

还有预算监督,这就像是有一双眼睛时刻盯着我们花钱,保证每一笔钱都花得合规、合理。

单位内部得有专门的监督小组,定期检查预算执行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能等问题大了才发现。

最后是预算绩效评价。

花了钱得看到效果,不能钱花出去了,啥成果也没有。

这就好比我们种庄稼,投入了种子、化肥和人力,到了收获的季节,得看看收成怎么样。

如果收成不好,就得找找原因,是种子不好,还是施肥方法不对。

总之,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就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演出,每个环节都得紧密配合,才能呈现出精彩的效果。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决算管理办法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决算管理办法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决算管理办法一、前言为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及决算管理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效率,保证公款得到科学、严格、规范的使用,深化行政改革,本文制定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决算管理办法。

二、预算管理1. 预算编制(1)行政事业单位应于每年的10月底前完成下一年度财务预算编制工作。

(2)预算编制应遵守“三严”原则:严肃认真,确保预算合法、合规、科学;严格分类,根据责任主体、资金来源、项目类别、管理对象等进行明细科目编制;严密控制,细化支出项目、科目、金额等内容,确保预算严密可行。

(3)预算编制应采取公开、透明的方式,征求有关职工、咨询机构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形成合理的预算方案。

2. 预算审核(1)财政部门应对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的预算进行审核,确保预算合法、合规、科学,并给予预算编制意见。

(2)编制预算的单位应认真研究财政部门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并在修改完善后重新报送给财政部门。

3. 预算执行(1)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预算计划进行合理的执行,不得擅自调整预算,如确有特别情况需要调整,应及时上报财政部门并经批准后方可执行。

(2)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支出,确保预算资金得到科学、严格、规范的使用,防止产生浪费现象。

(3)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调整,并记录相关资料,以便财务部门审核和审计,保证公款使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三、决算管理1. 决算编制(1)行政事业单位应在每年年底前完成对上一年度的决算编制工作。

(2)决算编制应遵守“三严”原则:严格执行预算,保证决算数据的准确性;严格分类,明确各项支出明细科目,并将决算数据与财务台账做好对应;严密审核,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审核,确保决算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

(3)决算编制应采取公开、透明的方式,征求有关职工、咨询机构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形成合理的决算方案。

2. 决算审核(1)财政部门应对所属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的决算进行审核,对决算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进行核对,确保决算不出现任何错误。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办法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办法

******预算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建立健全我******的预算编制和执行机制,促进预算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有效提高预算运行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预算是各部门依据有关政策规定及其行使职能的需要,由各部门编制、经财务部门审核汇总后提交批准的涵盖申报部门各项收支的综合计划.第三条本******所属各部门均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预算管理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公共性原则.预算要充分体现公共财政要求,不断优化支出结构,确保财政性资金向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方面转移。

(二)综合性原则。

预算是覆盖部门所有资源的完整预算,囊括各部门的全部收入和支出。

财务部门要坚持财政预算内外财力综合平衡,统筹安排预算内、外各项收支计划。

(三)真实性原则。

预算应根据各部门履行的职责、******发展目标和现有资源的配置情况进行编制,各项收支要符合客观实际,要有真实可靠的预算依据,不得隐瞒与虚列收支内容。

(四)绩效性原则。

部门预算的编制以******中心工作为目标,追求投入成本与效益产出的性价比,各项支出的安排要坚持科学、合理、必需原则,着力提高资金使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五条编制和执行预算的责任主体是******属各部门,其职责是保证部门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财务处是主管部门预算编制的职能部门,其职责是预算审核、定额确定、财力平衡以及组织预算执行。

第二章预算编制第六条预算编制的内容。

预算主要由一般收支预算和其他单列预算构成,包括:一般收入预算、一般支出预算、政府采购预算。

(一)一般收入预算。

包括财政拨款、上级单位拨入专款和其他收入。

(二)一般支出预算。

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基本支出主要指各部门发生的工资福利支出(******统一由人事处编制)、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项目支出主要指展品的维修、重大的商品和服务支出,以及基本建设支出和其他资本性支出.(三)政府采购预算。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办法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办法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办法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办法是指对事业单位预算进行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方法。

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预算的合理性、规范性和透明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办法。

一、预算编制预算编制是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起点。

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前需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包括确定编制规则、建立预算编制工作组、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等。

预算编制要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收入、支出、财务状况等。

同时,还需要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法规进行合理调整。

二、预算审核预算审核是确保预算合理性和规范性的重要环节。

在预算审核过程中,事业单位需要根据预算编制的准则和要求,对预算进行仔细检查和核对。

预算审核主要包括对预算的收支平衡性、科目结构合理性、金额的真实性、准确性等方面进行评估。

同时,还需要对预算编制过程中的重要信息进行核查,确保相关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三、预算执行预算执行是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核心环节。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事业单位需要按照预算编制的内容和要求,合理安排和使用资金。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确保预算的执行不受干扰和滥用。

预算执行还需要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并及时调整预算执行方案,确保预算执行的顺利进行。

四、预算监督预算监督是保障预算透明度和规范性的重要手段。

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过程中需加强对预算的监督和检查,确保预算的合规性和合法性。

预算监督主要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个方面。

内部监督主要由事业单位内部的相关部门进行,外部监督主要由上级主管部门、审计机构等进行。

通过加强预算监督,可以有效提高预算管理的透明度和效率。

五、预算评估预算评估是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综合评价。

通过对预算编制、审核、执行和监督等环节的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预算评估主要包括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两个方面。

内部评估由事业单位内部进行,外部评估由专业机构或第三方进行。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
是指事业单位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规定,对收入、支出、资产、负债等方面进行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评价的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法律法规依据: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必须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包括事业单位法、预算法等。

2. 预算编制程序: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应遵循科学、公正、公平、合理的原则,制定预算编制程序。

具体包括编制预算需征求事业单位各级工会、团委、职工代表大会等行内人士的意见,制定预算编制时间表等。

3. 预算执行标准: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标准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确定,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经济效益。

预算执行过程中,需严格按照预算支出类别和金额进行管理和使用。

4. 预算执行监督: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应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确保预算执行的合规性和规范性。

具体包括编制预算执行细则、加强内部控制、加强审计监督等。

5. 预算评价: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结束后,应进行预算评价,评估预算执行的效果和经济效益,为今后的预算编制和执行提供依据。

总结起来,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是一种通过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评价来管理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的制度,旨在确保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合法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XX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XX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XX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单位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单位财政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评价和问责等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预算绩效管理是指以提高财政支出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效益为目标,将绩效理念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评价和问责全过程,运用一系列绩效管理方法实施的管理活动。

第四条预算绩效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结果导向原则。

预算管理各个环节要以结果为导向,强调预算安排与支出结果之间的有机联系,注重财政支出的有效性。

(二)目标管理原则。

预算管理要围绕绩效目标来进行,事前设定目标、事中跟踪监控目标实现进程、事后评价目标完成情况。

(三)责任追究原则。

预算管理强调财政支出责任和监督责任,实行绩效问责。

(四)公开透明原则。

预算绩效管理及财政支出结果信息要逐步向全单位公开,接受监督。

第二章预算绩效管理职责第五条本单位领导班子是预算绩效管理的责任主体,各分管领导对分管科室预算资金配置绩效、执行效率和使用绩效负有指导和监督责任。

第六条财务室在预算绩效管理方面的职责是:(一)参与制定有关预算绩效管理的制度、办法,并对有关制度和办法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二)组织、指导、协调预算建议计划、预算绩效说明书和绩效预算草案,并进行审查和预期绩效评估;(三)具体编制绩效预算草案,并按规定的时间和程序批复部门绩效预算;(四)具体组织绩效预算的执行,并对预算的执行进行绩效监督检查和控制;(五)根据预算绩效管理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绩效问责建议。

第三章绩效评价第七条年度预算执行完毕,领导小组要依据绩效目标和指标,按照统一的评价标准和原则,对财政支出效果和管理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价。

第八条按照评价类型的不同,绩效评价分为阶段评价和结束评价。

第九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包括对财政支出最终结果的绩效评价和对财政支出管理的绩效评价。

单位预算资金管理办法

单位预算资金管理办法

单位预算资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某单位(以下简称“某单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确保检验检疫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的完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财政部关于预算管理方面的规定及检验检疫系统财务会计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预算资金是指财政部和上级单位核拨的财政资金、按规定不上缴中央预算和财政专户的其他各项收入形成的资金以及按规定进行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所形成的各项资金。

第三条预算资金管理的基本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科学、合理的安排和执行财政预算,加强预算资金监管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国有资产安全。

第四条单位的全部预算资金活动必须在已报批了的实有资金账户或零余额账户内反映,严禁单位私设银行账户和小金库。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某单位机关(含办事处)、直属事业单位、各分支局及所属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

第二章预算编制第六条预算编制内容主要包括收入预算、基本支出预算、项目支出预算及自有资金使用预算。

预算按照行政收支和事业收支分别编制。

地方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及其他单位捐赠、拨入的款项以及国有资产收入及其相应支出也应编入年度预算。

事业收支预算编制应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严禁赤字预算。

第七条各单位应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相关人员做好预算编制工作。

预算编制必须紧密结合事业发展计划、工作职责和任务,按照财政部、国家质检总局和某单位规定的要求进行编制,实事求是的反映部门年度工作经费需求情况,体现科学性、合理性、全面性、真实性和前瞻性。

第八条单位全部收支均应按照规定编制预算,纳入预算管理范围,实行统一管理。

分支局下属事业单位财务收支预算由各分支局分别编制上报。

第九条各单位要严格控制中央财政预算申报规模,优先保证重点支出,控制一般性支出,有保有压。

从严编制基本支出预算,严格按照政策规定的开支范围和标准编制基本支出预算。

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制度1. 前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进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渐渐建立,事业单位的数量不断加添,种类也越来越多。

这些单位普遍涉及到社会服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行业,是国家的紧要构成部分。

而事业单位的进展离不开预算等财务制度,预算管理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的财政情形和长远进展。

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制度,不仅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础,也是推动事业单位改革、加强内部整治、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

2.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的基本概念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是指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等方面的一系列制度和规范。

实在来说,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包括以下三个方面:2.1 预算编制制度预算编制制度是指事业单位在年度内订立出下一年度整个单位和部门的经费和计划的过程及制度。

预算编制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预算编制年度•预算编制组织机构•预算编制程序•预算编制标准•预算编制依据•预算编制责任制•预算编制内容2.2 预算执行制度预算执行制度是指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完成后,对各项支出的管理和执行的制度和规范。

预算执行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预算执行年度•预算执行组织机构•预算执行程序•预算执行标准•预算执行依据•预算执行责任制•预算执行内容2.3 预算监督制度预算监督制度是指对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进行监督的制度和规范。

预算监督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预算监督年度•预算监督组织机构•预算监督程序•预算监督标准•预算监督依据•预算监督责任制•预算监督内容3.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的要求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的相关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预算编制要求•订立年度内资金使用计划•归集收支统计项目•订立使用预算顶层设计方案•依照预算标准统一作支出预算•加强预算执行情况的纪录和查询3.2 预算执行要求•依据预算执行过程适时搭配执行预算•加强预算执行过程的统计分析•严格依照预算标准执行•按时预执行预算计划3.3 预算监督要求•提高预算监督的效力,强化预算监督制度•严格依照预算编制过程及标准进行预算监督•认真查找违法违规情况,加强预算使用纪录4. 结语在浩繁事业单位中,预算管理制度的科学规范和完善运作,是良好财务管理和良好服务的根本基础。

汉中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预算定额管理办法

汉中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预算定额管理办法

汉中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预算定额管理办法为了进一步调整公共支出结构,优化公共资源配置,规范财政预算编制,增强部门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强化预算约束,有效解决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公务费预算定额标准偏低、公用支出预算结构不合理、公用经费开支挤占专项经费等问题,根据中、省关于部门预算编制改革工作的要求,特制定本办法.一、基本原则(一)合理性原则:按照公共财政的“公共性”要求,公共支出的安排必须严格限制在提供公共产品的范围内。

通过制定预算支出定额,将部门、单位的职能和发展规划与财政资金的供给范围和规模紧密结合起来,为分配财政资金、调整公共支出结构、优化配置公共资源提供重要依据.(二)有效性原则:通过支出预算定额的约束,改善支出行为,提高支出效益,解决传统预算资金管理中“重分配、轻管理”的问题,调动部门、单位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积极性。

(三)量力而行原则:充分考虑当前财力的可能,首先保障单位基本支出的合理需要;确定重点支持范围,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社会发展具有前导作用的公益性事业等方面的投入力度。

(四)综合预算原则:根据行政事业单位收支多样化的特点,统筹考虑多种来源资金形成支出的情况,将非税收入统一纳入预算,并依据预算支出定额合理安排。

(五)简便易行原则:一是按照单位性质、支出范围、履行职能和提供社会服务的任务分档划分预算资金安排范围;二是归并公务费支出明细科目,形成综合基准定额,使制定的定额既基本符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又便于操作和执行。

(六)按实际支出确定定额的原则:依据单位近年的实际支出水平,结合市级财力状况及相关支出规定,进行合理调整,计算平均水平或平均消耗标准,以此确定基准定额标准。

二、实施范围执行公用经费支出预算定额的单位主要包括:市级党政机关、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以及其他行政事业单位。

根据公用支出预算定额改革的基本原则,将执行公用经费支出预算定额的单位划分为以下四个类型:(一)一类单位:财政全额供养的行政单位.主要指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即行使政府某项职权的机关,负责对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管理、监督和指挥的机关。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办法模板(建议收藏)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办法模板(建议收藏)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办法模板(建议收藏)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效益,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合理的预算目标,明确责任人和责任区域,建立健全的绩效评价体系,从而推动预算的合理编制和执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服务水平的管理活动。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活动。

第四条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本办法制定相应的预算绩效管理实施细则,具体实施细则要与本办法相一致。

第二章预算绩效管理的基本原则第五条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科学合理原则:预算目标、任务和任务指标应科学制定和合理确定,确保预算绩效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二)依法合规原则:预算绩效管理应依法进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财政部门的规定;(三)公开透明原则:预算绩效管理应公开透明,确保信息公开和有关方面的参与;(四)激励约束原则:预算绩效管理应激励优秀绩效,约束低效绩效,推动单位全面提高绩效水平。

第三章预算绩效管理的基本要素第六条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应包括以下基本要素:(一)预算目标:根据单位的职责和任务,确定相应的预算目标,明确可量化的绩效指标;(二)责任人:明确责任人,建立责任体系,确保责任人能够履行相应的职责;(三)责任区域:划定责任区域,明确各个区域的目标和指标;(四)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根据预算目标和任务指标,进行绩效评价;(五)考核奖惩: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进行考核和奖惩,增强绩效管理的约束力和激励力;(六)报告与反馈: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公开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情况,接受外部评价,并及时采纳相关建议。

第四章预算绩效管理的程序和方法第七条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程序和方法应包括:(一)编制预算目标和任务:根据单位的职责和任务,集中与有关方面的意见,制定相应的预算目标和任务;(二)制定任务指标:根据预算目标,确定相应的任务指标,确保指标可量化和可操作;(三)明确责任人和责任区域:根据任务指标,明确责任人和责任区域,建立责任体系;(四)监控和评价绩效:通过建立绩效评价体系,对任务指标进行监控和评价;(五)考核和奖惩: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对责任人和责任区域进行考核和奖惩;(六)报告与反馈: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公开绩效评价结果,接受外部评价,并及时采纳相关建议。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办法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办法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办法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办法是指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中,按照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规定的管理标准来进行具体的财务管理行为。

管理办法的制定是为了保障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稳定、规范、科学地进行,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一、预算编制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之一。

预算编制是指根据国家财政制度的有关规定,根据实际情况为事业单位下一年度或长期计划期间的收支活动预测制定具体的预算方案。

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应当依据预算编制工作责任制,由负责预算编制工作的专业人员主导,其他相关职责人员协同配合完成。

二、预算控制事业单位预算控制是指依据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规定和管理办法,根据预算控制原则和控制方法,对事业单位的各类收支项进行经济监督和管理。

对于预算支出项目,实现精细化管理、规范化控制,确保公共资源合理分配和利用。

预算控制的过程中,应当加强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加强事项的监管和风险防范。

三、预算执行预算执行是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办法的重要环节。

预算执行应当按照预算编制的计划和标准实施,确保各项支出符合预算编制和控制情况。

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应当实时地收集和分析各类数据信息,开展全面的财务监管工作,并建立健全的财务审计制度。

四、结果评价事业单位的实质性工作都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

在经济环境日益复杂的今天,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和执行前需要评估预算执行的效果和实际产生的财务收支情况,以指导和完善预算的编制和实施。

评估包括财政收支和社会效益的评估,它是获取管理参考和助力更好预算执行的重要依据。

五、制度改革随着市场环境和管理模式的变化,现有的预算管理制度逐渐不能满足新的需求。

事业单位在积极探索新的预算管理方式之余,也需要通过制度改革,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构建更加科学、透明、规范的财务管理体系。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办法不仅仅是为了规范财务管理行为,更是事业单位管理现代化的体现。

对于事业单位来说,不仅要重视预算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更要注重预算管理的过程和效果。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办法》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办法》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办法》(一)事业单位的概念及预算管理办法事业单位是指主要通过生产精神产品和提供各种劳务的形式直接地或间接地为上层建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单位。

事业单位具体分为以下五类。

工业、交通、商业事业单位;农业事业单位;文教、科学、卫生事业单位;社会福利、救济事业学位;其他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所需的预算资金,国家采用“核定收支、定额或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

1.核定收支。

它是指事业单位要将全部的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和各项非财政补助收人与各项支出统一编报预算报告,报经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定其年度预算收支的规模,其中包括财政补助的具体数额。

2.定额或定项补助。

它是指对非财政补助收入不能满足支出的事业单位采用的补助办法。

所谓定额补助,是指根据事业单位的收支情况,依据相应的标准确定一个总的补助数额,如对高校实行的人均定额补助。

所谓定项补助,是指根据事业单位的收支情况,确定对其某些支出项目进行补助,如对某些事业单位的工资支出项目给子补助或对大型修缮及设备购置进行的补助。

3.超支不补、结余留用。

它是指事业单位的预算经上级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准以后,由其自求平衡(除特殊情况外),其增加的支出,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不再给予补助;因增收节支形成的结余,可由事业单位留用。

另外少数非财政补助收入大于支出较多的事业单位,可按规定向国家上缴部分收入。

五、财政补助政策及补助基数核定方法(一)分类核定事业单位的财政补助。

(1)对现有监督管理类事业单位,要按照精简机构、转变职能的要求,在严格清理和规范,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对其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专项业务费实行定项补助政策。

其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等全额上缴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2)对纯粹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无收入或收入额度较少以及具有民族特点的公益类事业单位,实行“定额补助”政策;对大专院校、科研、农业等公益性事业单位,在调整布局、改善结构、优化配置的基础上,实行“核定基数,固定比例增长”的财政补助政策;对既承担社会公益职能,又有一定收入的准公益性事业单位,实行“定额补助”政策。

预算管理办法

预算管理办法

预算管理办法Xx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建立健全单位预算管理体制,强化预算的分配和监督职能,维护预算的严肃性,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正常运行,促进我单位各项事业的稳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单位预算是根据单位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综合财务收支计划,收入主要是财政拨款,支出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第三条预算每年编制一次。

预算年度自每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预算的收支以人民币为计算单位。

第二章预算管理职权第四条我单位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权责结合”的预算管理体制。

第五条单位财务是预算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预算的组织和实施。

具有下列职权:(一)具体负责做好当年预算的编制工作;(二)组织实施已经由主管部门审议、批准的年度预算;(三)对预算执行过程实行全方位的控制、监督和会计核算;(四)根据职能部门提出的预算调整申请,形成预算调整报告,提请单位负责人同意后,报主管部门审批;(五)定期向单位负责人、单位办公会汇报预算的执行情况。

第六条各职能部门根据单位下达的经费指标,制定本部门开支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七条专项经费由各归口职能管理部门配合财务组织实施和管理。

第三章预算编制第八条预算编制的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二)主管部门的具体要求和单位事业发展规划和任务。

第九条预算编制的原则(一)单位预算编制应遵循“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积极稳妥、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效益优先”的原则;预算编制按照“收支两条线"的原则进行统筹规划,全面反映单位年度财务收支总貌;(二)收入预算的编制要坚持积极稳妥的原则,逐项核实各项收入,尽可能排除收入中的不确定因素;(三)支出预算的编制要坚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建立健全单位预算管理体制,强化预算的分配和监督职能,维护预算的严肃性,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正常运行,促进我单位各项事业的稳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单位预算是根据单位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综合财务收支计划,收入主要是XXX,支出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第三条预算每年编制一次。

预算年度自每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预算的收支以人民币为计算单位。

第二章预算管理职权第四条我单位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权责结合”的预算管理体制。

第五条单位财务是预算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预算的组织和实施。

具有下列职权:(一)具体负责做好当年预算的编制工作;(二)组织实施已经由主管部门审议、批准的年度预算;(三)对预算执行过程实行全方位的控制、监督和会计核算;(四)根据职能部门提出的预算调整申请,形成预算调整报告,提请单位负责人同意后,报主管部门审批;(五)定期向单位负责人、单位办公会汇报预算的执行情况。

第六条各职能部门根据单位下达的经费指标,制定本部门开支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七条专项经费由各归口职能管理部门配合财务组织实施和管理。

第三章预算编制第八条预算编制的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二)主管部门的具体要求和单位事业发展规划和任务。

第九条预算编制的原则(一)单位预算编制应遵循“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积极稳妥、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效益优先”的原则;预算编制按照“收支两条线”的原则进行统筹规划,全面反映单位年度财务收支总貌;(二)收入预算的编制要坚持积极稳妥的原则,逐项核实各项收入,尽可能排除收入中的不确定因素;(三)支出预算的编制要坚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

首先保证经常性支出,然后根据单位财力安排建设性支出。

在经常性支出中,必须先保证基本的人员经费开支和单位日常运转经费,确保投入的日常经费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四)日常预算支出以各职能部门为预算单位,专项经费预算支出以项目为预算单位。

第十条预算的编制方法(一)预算编制前的准备工作1.认真分析基期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工作,充分考虑计划期的各种可变因素;2.结合单位发展整体规划、事业发展计划,充分考虑计划年度的资金供给状况,做好计划年度经费收支的预计和分析。

(二)收入预算编制1.事业收入,主要是XXX,由管理二科测算;2.其它收入,单位获得的除上述各项收入以外的收入,包括利息收入及其它零星杂项收入;根据往年实际执行情况及预算年度业务活动测算;(三)支出预算编制事业支出是指单位开展教育、科研事业活动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人员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日常公用支出、专项支出;1.人员支出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社会保障费、聘用人员费用;按照单位人员编制计划和工资标准测算;2.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包括离退休人员支出、医疗费、住房补贴等;按照核定的人数及支出标准确定;3.日常公用支出包括日常办公费、水电费、维修费、网络租赁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工会经费、福利费、公务车运行维护费等;4.专项支出包括综合管理工作经费、信息系统维护费、办公设备购置费等;第十一条每年年底财务根据国家有关预算法规、政策及主管部门的部署和要求,在认真分析当年预算执行情况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预算年度的变化因素,结合单位的发展规划提出下年度预算编制的原则和要求,提请单位负责人同意后,报主管部门审批。

第四章预算的执行、控制与调整第十二条预算年度开始后,单位正式预算在未批复前,为保证单位工作的正常运行,财务可以先按上年同期的预算支出数额安排支出,正式预算批复后,按正式预算执行。

第十三条预算一经批准,即具有法律效力,不得随意变更,单位及各部门都应自觉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各责任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预算经费的使用和管理负全面责任,要积极采取措施严格控制各项支出。

第十四条为强化预算控制,财务处对无计划、无预算或超计划、超预算的开支可不予受理。

第十五条确需调整、追加的,由部门提出追加预算申请报财务,经财务审核、论证后,提出追加预算方案,提请主要负责人同意后,报主管部门审批。

第五章决算第十六条每年度结束,应严格按照《会计法》和主管部门的要求办理转账业务和年终决算,所有收支均纳入决算。

第十七条为了如实反映预算执行情况,保证年终决算数字的准确、完整,财务要认真做好年终清理工作。

(一)核对年度预算收支数字;(二)清理本年度预算应收应付款项;(三)清查财产物资;(四)进行决算数字的对帐工作。

第十八条财务处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准确、及时地编制年终决算,并综合分析全年预算执行情况,撰写财务分析报告,提请单位负责人同意后,报主管部门审批。

第六章附则第十九条本办法由财务处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原文地址:/article/8609065.htmlX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建立健全单位预算管理体制,强化预算的分配和监督职能,维护预算的严肃性,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正常运行,促进我单位各项事业的稳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单位预算是根据单位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综合财务收支计划,收入主要是XXX,支出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第三条预算每年编制一次。

预算年度自每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预算的收支以人民币为计算单位。

第二章预算管理职权第四条我单位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权责结合”的预算管理体制。

第五条单位财务是预算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预算的组织和实施。

具有下列职权:(一)具体负责做好当年预算的编制工作;(二)组织实施已经由主管部门审议、批准的年度预算;(三)对预算执行过程实行全方位的控制、监督和会计核算;(四)根据职能部门提出的预算调整申请,形成预算调整报告,提请单位负责人同意后,报主管部门审批;(五)定期向单位负责人、单位办公会汇报预算的执行情况。

第六条各职能部门根据单位下达的经费指标,制定本部门开支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七条专项经费由各归口职能管理部门配合财务组织实施和管理。

第三章预算编制第八条预算编制的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二)主管部门的具体要求和单位事业发展规划和任务。

第九条预算编制的原则(一)单位预算编制应遵循“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积极稳妥、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效益优先”的原则;预算编制按照“收支两条线”的原则进行统筹规划,全面反映单位年度财务收支总貌;(二)收入预算的编制要坚持积极稳妥的原则,逐项核实各项收入,尽可能排除收入中的不确定因素;(三)支出预算的编制要坚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

首先保证经常性支出,然后根据单位财力安排建设性支出。

在经常性支出中,必须先保证基本的人员经费开支和单位日常运转经费,确保投入的日常经费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四)日常预算支出以各职能部门为预算单位,专项经费预算支出以项目为预算单位。

第十条预算的编制方法(一)预算编制前的准备工作1.认真分析基期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工作,充分考虑计划期的各种可变因素;2.结合单位发展整体规划、事业发展计划,充分考虑计划年度的资金供给状况,做好计划年度经费收支的预计和分析。

(二)收入预算编制1.事业收入,主要是XXX,由管理二科测算;2.其它收入,单位获得的除上述各项收入以外的收入,包括利息收入及其它零星杂项收入;根据往年实际执行情况及预算年度业务活动测算;(三)支出预算编制事业支出是指单位开展教育、科研事业活动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人员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日常公用支出、专项支出;1.人员支出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社会保障费、聘用人员费用;按照单位人员编制计划和工资标准测算;2.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包括离退休人员支出、医疗费、住房补贴等;按照核定的人数及支出标准确定;3.日常公用支出包括日常办公费、水电费、维修费、网络租赁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工会经费、福利费、公务车运行维护费等;4.专项支出包括综合管理工作经费、信息系统维护费、办公设备购置费等;第十一条每年年底财务根据国家有关预算法规、政策及主管部门的部署和要求,在认真分析当年预算执行情况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预算年度的变化因素,结合单位的发展规划提出下年度预算编制的原则和要求,提请单位负责人同意后,报主管部门审批。

第四章预算的执行、控制与调整第十二条预算年度开始后,单位正式预算在未批复前,为保证单位工作的正常运行,财务可以先按上年同期的预算支出数额安排支出,正式预算批复后,按正式预算执行。

第十三条预算一经批准,即具有法律效力,不得随意变更,单位及各部门都应自觉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各责任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预算经费的使用和管理负全面责任,要积极采取措施严格控制各项支出。

第十四条为强化预算控制,财务处对无计划、无预算或超计划、超预算的开支可不予受理。

第十五条确需调整、追加的,由部门提出追加预算申请报财务,经财务审核、论证后,提出追加预算方案,提请主要负责人同意后,报主管部门审批。

第五章决算第十六条每年度结束,应严格按照《会计法》和主管部门的要求办理转账业务和年终决算,所有收支均纳入决算。

第十七条为了如实反映预算执行情况,保证年终决算数字的准确、完整,财务要认真做好年终清理工作。

(一)核对年度预算收支数字;(二)清理本年度预算应收应付款项;(三)清查财产物资;(四)进行决算数字的对帐工作。

第十八条财务处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准确、及时地编制年终决算,并综合分析全年预算执行情况,撰写财务分析报告,提请单位负责人同意后,报主管部门审批。

第六章附则第十九条本办法由财务处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