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数据的处理”教学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必修1教学设计: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EXCEL图表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讲解Excel图表的基本操作、图表类型的选取、图表的美化和优化等。
2.教学过程:
(1)教师通过PPT演示,讲解Excel图表的基本操作,如创建图表、修改图表数据等。
(2)教师示范如何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并进行讲解。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Excel图表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表达的能力,以及如何对图表进行美化和优化。
2.重点:让学生了解数据透视表的功能和用途,掌握其基本操作。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数据透视表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3.重点: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数据意识和信息素养。
难点: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提炼出关键信息,运用图表进行有效表达。
4.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
(二)教学设想
1.针对教学重点,设计以下教学活动:
(1)通过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Excel图表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2)进行课堂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Excel图表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
(3)设计课堂练习,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操作技能。
(4)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完成课后拓展任务:探索Excel图表的其他功能和应用,如条件格式、图表联动等。要求学生自主查找资料,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操作练习。
作业要求:
1.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质量。
2.作业提交时,需附上图表制作的过程截图,以证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3.分析报告要求语言简练、条理清晰,体现学生对数据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章节的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信息技术课程,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和信息素养。在此基础上,学生对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有一定了解,但Excel图表的制作和应用能力尚待提高。此外,学生在数据处理、分析及图表选择方面存在一定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指导。
2023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三篇

2023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三篇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篇1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表格数据的处理。
表格数据的处理是教科版教材中第四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中非常重要的一节,学习了表格数据的处理,可以使用表格方便的统计和计算表格数据,可以使数据更为直观地呈现出来。
一、教学目标(1)利用表格处理数据。
(2)结合图形化表示,揭示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二、教学重点本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习如何利用表格处理数据,并结合图形化表示,揭示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这这里选取最常用的表格处理软件Microsoft Excel 为学生介绍,让学生了解Word的基本功能。
本课内容实践性极强,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实践。
三、教学和学法教法:使用讲解法,演示法,实践法等。
学法:观察法、练习法、讨论法等。
教学手段:课堂讲学、演示和机房实践结合。
四、教学过程1、数据的计算提问:如果要统计我们班所有同学期中考试的平均成绩,怎样计算会方便一点?手工吗?又或者使用计算器?(1)利用公式计算课堂演示后,学生练习(2)自动计算课堂演示后,学生练习2、数据的筛选提问:如果我们想很直观地查看整个班的数学成绩,该怎么办?课堂演示后,学生练习3、数据的排序提问:如果我们想将总成绩表按数学成绩的高低来排序,该怎么办?(1)一般排序课堂演示后,学生练习(2)自定义排序课堂演示后,学生练习4、数据的分类汇总(1)排序设置。
在进行数据汇总分类前需要进行排序设置,如图所示,排序主要关键字为“班级”,排序依据为“数值”,排序次序为“升序”,点击确定即可得到排序结果。
(2)分类汇总设置之分类字段。
如图所示,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分类字段选择“班级”,不可选择“学生名称”或“成绩”。
(3)分类汇总设置之汇总方式。
如图所示,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汇总方式选择“计数”,汇总结果可以显示每一个班级的人数情况。
(4)分类汇总设置之选定汇总项。
如图所示,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定汇总项选择“成绩”,其他内容保持默认即可。
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41常用表格数据的处理教学设计

3.分步骤演示法:按照操作步骤,详细讲解Excel软件的使用方法,让学生跟随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4.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表格数据,掌握数据处理技巧,培养其数据分析能力。
5.评价与反思:通过课堂小结、课后作业等形式,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提高学习效果。
1.教学活动设计: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个实际案例,要求运用Excel表格数据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
-学生在小组内部分工合作,共同探讨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技巧。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2.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提高学生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练习
-提问:“这些数据是如何产生的?如何才能更好地展示和分析这些数据?”激发学生对表格数据处理的好奇心和兴趣。
-阐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
2.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表格数据处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
-讲解Excel表格数据的基本操作,包括创建、编辑、格式化和美化。
-邀请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行拓展学习。
2.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第四章《表格数据处理—数据计算》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第四章《表格数据处理—数据计算》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四章第二节第一部分《4.2.1表格数据处理》中的内容。
由于本节课是会考中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所以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条件,我将该部分安排为表格数据计算和表格数据排序、筛选两个课时的内容,本节属第1课时的内容,主要学习表格数据计算中的两种方法,即公式法和函数法。
二、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初中,每个学校的教学条件不一,学生在计算机能力上差异很大,有的学生在初中就有对Excel的操作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有的学生限于初中学校的教学条件,甚至连基本的概念都不懂。
因此在本堂课之前复习了Excel单元格地址的相关知识,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其次,他们思维活跃,动手操作的欲望强烈,并且他们已经学习过Office中的Word的使用方法,能够使用Word的工具完成一定的任务,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和尝试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基本需求的学习任务。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运用公式法或函数法对表格数据进行计算。
(2)能熟练地写出某单元格的计算公式。
(3)能灵活地应用数据填充功能来减轻计算工作量。
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来理解、掌握表格中的公式和函数,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各学科相整合的意识。
(2)通过学案导学、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对未知知识探索的能力及自学能力。
(3)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及创新意识。
3、情感与态度(1)能将本堂课所学的运用Excel的公式法和函数法进行数据计算应用于实际的生活,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意识。
(2)通过学习利用Excel进行数据计算,体验计算机功能的强大,使用的便捷,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表格数据的处理》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基础部分教学设计案例【课标要求】对信息进行表格化加工和处理,并能从中发现和挖掘数据之间的关系,是信息处中的重要技能,也是科学研究中对数据进行整理的常用方法。
从这个目标出发,学会从不同角度挖掘表格数据所蕴含的信息;揭示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教材处理】1.本节课讲广东教育出版社(下面简称“粤教版”)的信息技术教科书的第三章第二节第四部分作为基本教学内容,用一节课时间完成。
2.在主题选取方面,广泛参考了教科版、上海科技版、浙江教育版、中国地理版等教材和网上课例,选取粤教版的例子(评优活动),结合粤教版的教学内容对该例子进行改造,构建了“齐来评选文明班集体”这个与学生有密切联系的主题。
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使学生容易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主动运用信息处理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
3.教材的内容看起来虽然不多,但是考虑到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参差不齐,基础差的学生在一节课里面可能不能接受太多的内容,而且,就算能“吸收”到全部内容,也未必就全部“消化”。
所以,在衡量了学生的总体情况和本节课的重点安排后,决定删除教材中“数据透视表”的内容,将分类汇总和分析数据内涵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这样做既能减轻学生的负担,转化为自己的信息技术处理能力。
【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在本节课前学习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必修模块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学生对本模块的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学习信息处理时,应该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进行不同的信息加工;2.文本和表格信息的加工这一部分内容,学生在初中时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本节课在复习和巩固加深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继续对表格信息加工处理的几种方法进行归纳和实践,使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需要灵活使用不同功能进行信息加工;3.本节课的学习主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吸引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学习生活中,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求和、求平均值、排序、分类汇总和筛选的意义和作用;(2)熟悉运用Excel对表格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表格数据处理筛选排序(教案)-(word)可编辑

表格数据处理——排序、筛选常州技师学院何山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理解排序、筛选的意义;(2)建立主要关键字、次要关键字、第三关键字的概念;2、技能目标:(1)掌握数据的排序、筛选操作。
(2)能灵活运用所掌握的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3)逐步学会主动学习:根据目标、主动探索、自我小结、自我评价。
3、情感目标:(1)敢于大胆尝试,主动学习,自主探索。
(2)互相帮助,共同进步;(3)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小组集体主义精神。
二、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筛选条件的选择,排序关键字先后的运用2、教学难点:自定义排序,高级筛选。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设计的一切从学生出发。
(1)课题的引入选择多哈亚运会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过程中教师由问题一个个提出作提示,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并提供给学生“帮助在线”,以供学生分层学习。
(3)目标测试题以小组竞赛方式进行。
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小组集体主义精神。
(4)学生评价结合本节课内容,采用网上表格汇总评价,让学生排序得出本节课得分最高的同学,并筛选出分数高于60分的同学。
体现了本节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四、教学过程:接单击)附学生学习任务:打开“数据.xls”文件完成以下任务任务一、在“任务一”中按“比赛时间”由低到高排序。
任务二、在“任务二”中按“国家/地区”及“奖牌”由低到高排序。
任务三、在“任务三”中按“奖牌”的“金牌”“银牌”“铜牌”自定义排序。
任务四、在“任务四”中筛选出“奖牌”为“金牌”的项目。
任务五、在“任务五”中筛选出“比赛时间”为“17:30”后的项目。
任务六、在“任务六”中筛选“国家/地区”为“日本”和“韩国”获奖牌的项目。
)附:学生抢答题任务:1、哪几个商店畅销圣诞帽?2、圣诞服销量最高的是哪个商店?3、圣诞树销量大于360但小于590的是哪个商店?4、圣诞书和圣诞鞋都卖得最少数量的是哪一个商店?提高题任务※1、在“任务七”中筛选出“中国”、“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获奖牌的项目如何操作?※2、在“任务八”中筛选出“国家/地区”是“日本”、“韩国”、“新加坡”获“铜牌”的项目如何操作?※小练习:在任务九中筛选出“小项”是“男子200米蝶泳”“女子100米蝶泳”“女子200米自由泳”的金牌情况。
《Word表格数据计算与排序》教学设计

《Word表格数据计算与排序》教学设计《Word表格数据计算与排序》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目标把握在Word表格中进行数据计算的方法,包括求和、求平均值等。
学会对Word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排序操作。
能够敏捷运用数据计算和排序功能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案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胜利的喜悦,增加学生的自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Word表格中数据计算的方法,如求和、求平均值等。
Word表格中数据排序的操作步骤。
教学难点理解数据计算的公式和函数的使用方法。
依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排序方式。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Word表格数据计算和排序的相关学问和操作方法。
演示法:通过演示操作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学问和技能。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任务。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一个包含数据的Word表格,提出问题:如何快速计算表格中的数据总和、平均值等?如何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排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讲解新课讲解数据排序的概念和作用。
演示如何对Word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排序操作,如选择要排序的列,点击“表格工具”中的'“排序”按钮,设置排序参数进行升序或降序排序。
介绍在Word表格中进行数据计算的方法,可以使用公式和函数。
演示如何进行求和操作,如使用“表格工具”中的“公式”功能,输入公式“=SUM(ABOVE)”计算上方单元格数据之和。
讲解求平均值的方法,如输入公式“=AVERAGE(LEFT)”计算左侧单元格数据的平均值。
数据计算数据排序实践操作给学生供应一些包含数据的Word表格,让学生进行数据计算和排序的练习。
老师巡视指导,准时解决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高中信息技术《表格数据的处理》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表格数据的处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
1.掌握Excel 表处理工具的基本操作;
2.掌握基本图表的建立;
3.能够通过对表格数据的处理学会基本数据分析。
(二)学科素养:
1.通过学习活动,提升学生数据处理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进而达到提升学生计算思维和信息意识的目的;
2.通过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过程,提升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加深信息社会责任意识。
(三)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探究法、任务驱动法等。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Excel 基本图表的制作及数据分析。
2.难点:图表制作与数据分析。
三、教学策略:
本节课授课对象高一新疆班学生,通过了解,这些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几乎从未接触过Excel,因此教学难度非常大。
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要求,前一节,教师对学生进行了基本界面及基本操作要领指导,但情况仍然不够理想,所以本节课设计了操作较为简单,但主线明确、层进式的探究任务,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讨论合作相结合的方式来引导学
生进行学习,以达到教学目标。
四、教学环境及准备;
多媒体投影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青岛教育云平台、微视频、PPT 课件
五、教学过程设计:。
EXCEL中数据计算及处理教案

列举自己所能想到方法
通过实例操作,引起学生的学习新区
完成知识目标〔3〕
翻开"电器销售.*ls〞工作簿,并完成以下操作:
1.使用函数计算各种商品的小计数;
2.使用公式计算各种商品的平均销售额
在创设的情景中,各组学生进展自主探究,小组讨论
3、能按照教师的提示,通过实例对电子表格中的数据进展操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本节容完成后,就完全具备独立解决较复杂问题的能力的,通过从第一章就开场的循序渐进的引导,使学生拥有坦然面对一切问题的心态,培养敢于尝试解决复杂问题的勇气。
2.、能承受小组的每一个活动,并保持认真地态度去参与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课题
引入
对上一节的成绩问题,不少同学给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其中的一种。
在这个工作表中,很显然平时、期中、期末成绩是需要规规矩矩地输入的,但综合成绩需要吗.
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答复,教师在此需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E*CEL有着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而这一点也正是E*CEEL的魅力所在。
交流讨论
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对常用的数据处理方式进展归纳:
1.自动求和计算
2.使用函数〔使用函数的两种方式〕
3.使用公式〔输入公式的两种方式〕
如果有学生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就让学生来答复演示,如果没有学生解决出来,就给点时间学生思考,通过对上例的操作给点提示,应该会有学生解决出来。
交流讨论
完成知识目标〔2〕
各组学生进展自主探究,小组讨论
通过上一节的成绩问题,来引出电子表格在数据处理和计算方面的功能,使学生对电子表格的数据计算各处理产生浓厚的兴趣。
Excel电子表格中的数据处理(教案)

电子表格中的数据处理(教案)教学科目:计算机应用基础授课人:何庆宇教学地点:4号机房(四楼)教学对象:机电1201班教学课题:电子表格中的数据处理教学时数: 2课时(两节连上)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并熟练的运用一般的函数公式;2、掌握基本的数据排序功能,了解复杂的排序操作;3、掌握数据的自动筛选,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筛选;4、掌握数据的高级筛选。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综合实践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三、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应用科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1、数据处理中的公式应用2、基本的数据排序3、数据的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教学难点:1、数据的复杂排序2、数据的多条件自动筛选3、数据的高级筛选教学方法:演示教学法、实践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教学过程:[复习引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对电子表格的行列、单元格格式、表格边框线、批注、打印标题等的设置,这些都是针对工作簿的基本操作,而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是如何对电子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处理。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掌握公式应用、数据排序、数据的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这四个基本操作。
[讲授新课](一)应用公式1.常用函数公式①求和②平均值③计数④最大值⑤最小值2.公式的创建老师:结合教材中的例子7.1,通过教学平台中的广播软件向学生演示在电子表格教学课件7-1的sheet1中创建公式的过程,边讲边操作。
求和公式——演示步骤:(1)单击需要填充内容的单元格;(2)单击编辑栏中的倒三角按钮,选择“求和”后,选取所要求和的数据区域,按下enter键。
注意:当我们选取单元格区域C2:G3(如图:)时,Excel会默认所选取行区域的最后一个空白单元格作为放置接下来操作所得数据的位置,单击快捷编辑栏中的倒三角按钮,在下拉菜单中选取“求和”,此时出现的效果和上述是一样。
求平均值——演示步骤:(1)单击需要填充内容的单元格,如右图所示(2)单击编辑栏中的倒三角按钮,选择“平均值”后,选取所要求平均值的数据区域,按下enter键。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例《表格数据处理》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力分析 知识再现;提示优秀学生与后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仿效学习氛围;
个别学生可能出现语文理解方面的偏差,是认知障
碍方面的问题。
根据我的教学思路,以及我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理
教学策略选 解,我采用先阅读、后演示、再训练的教学实施策略;
择与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仿效学
习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课例研究综
不足在于:极少部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述
改进措施:下节课的课前温故,识点的训练。
学习难点:公式的输入方法。
突破难点的方法:通过学生自己的操作。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巩固打开已有电子表格的方
教学目标 法,学习并掌握公式的输入方法;学习复制与粘贴的应
用;使用填充柄自制公式。
学生在本课中所需学习方法是掌握如何根据给出
的示例在表格中正确地输入公式;
学生学习能
课堂上要关注个别几个学生的“键盘基本输入”的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例《表格数据处理》教学设计及总结反 思
学科
初中信息技术
教学课例名
《表格数据处理》
称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巩固打开已有电子表格的方
法,学习并掌握公式的输入方法;学习复制与粘贴的应
用;使用填充柄自制公式。
学习重点:公式的输入方法;学习复制与粘贴的应 教材分析
用;使用自动填充柄自制公式。
突出重点的方法:阅读、观察、上机实作。
例如:公式的输入方法
1、教师演示“定位输入“=(D3-C3)*E3”回车”。
教师在演示时告诉学生上排符号“()”的输入应 教学过程
该按住 Shift
击 9;“*”是“X”号;“”是“除号”。
表格数据的处理

4.2.1表格数据的处理[教材分析]《表格数据的处理》这一节中所用教材为教育科学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
教材是在以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为主线,其中以对信息加工(如计算、筛选、排序)的方法为重点。
[学情分析]经调查大多数学生在初中已经初学了excel中最基本的使用方法,对工作薄、工作表、单元格等概念已比较清楚,对数据的一般性处理操作也略有了解。
但也有少部份学生是从零起点。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任务驱动、讲练结合的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分析信息加工的重要性;掌握如何利用excel处理数据;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挖掘表格数据所蕴含的信息。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生协作交流,教师讲解和指导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对excel软件的学习与操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勤动手、爱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1、数据的分类计算2、数据的排序3、数据的筛选[教学难点]数据的分类计算[教学课时]1课时[上课地点]微机室[教学设计思路]教者在教学过程中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创设自主学习的情景、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开展协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信息素养。
[教学过程]1、导入:各位同学,相信大家已经经历过无数次考试了,下面是高一部分学生某次考试成绩表,但是这些数据只是反映的这部分学生的考试情况,有时候我们为了综合了解考试的结果,就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一定的处理。
因此,我希望同学们帮助我完善好该表。
2、学习利用函数计算总分、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高一某班部分学生成绩表分析:可以采用累加方法求总分,例如:罗昌辉同学,七科总分:“=D3+E3+F3+G3+H3+I3+J3”平均分:“=(D3+E3+F3+G3+H3+I3+J3)/7。
2024年数学上册教案:学习用表格数据

2024年数学上册教案:学习用表格整理数据在当今数字时代,数据是无处不在的。
从公司的销售数据到政府的人口普查,透过数据来了解现象,分析趋势和做出决策是非常重要的。
学习如何整理和处理数据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
2024年数学上册教案将引导学生学习用表格整理数据,以便在未来的生活和事业中更好地应对数据的各种挑战。
表格是理解和处理数据的重要工具。
通过简单的行列排列,表格可以清晰地展示数据,并帮助读者快速地找到他们所需的信息。
对于那些需要处理大量数据的人来说,表格可以帮助维持数据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学习如何用表格整理数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能,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未来的工作中。
在2024年数学上册教案中,学生将学习如何创建简单的表格。
这包括分配单元格,输入数据,添加行和列,以及格式化表格。
让学生了解如何在Excel等电子表格工具中使用功能,包括平均值、中位数、总和等基本命令。
老师还将指导学生使用表格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比较不同城市的人口统计数据、分析公司的销售数据等。
通过这些任务,学生将了解如何应用表格技能来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问题。
与此同时,学生也将学习如何处理大型数据集。
一个典型的数据集可能包含数千行数据,并且可能来自多个来源。
学生将学习如何将这些数据导入表格中,以便进行分析和处理。
他们还将了解如何使用表格来筛选、分类和汇总数据,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识别趋势和模式。
学生还将学习如何将表格与其他工具结合使用,例如图表和可视化工具。
通过将数据可视化,学生可以更清晰地展示数据和模式,并更好地向他人解释数据结果。
从温度图到柱状图,学生将了解如何选择正确的图表类型,以准确传达他们想要表达的信息。
2024年数学上册教案将带领学生探索表格技能的重要性。
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将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学习如何用表格整理数据,学生将准备好在各种领域中展示他们的能力。
浙教版(2019)信息技术 必修1 4

●计算思维:了解数据采集、分析和可视化表达的基本方法,能够利用软件工具或平台对数据进行整理、组织、计算与呈现。
教学环境:有教学控制软件的多媒体机房。
建议课时:1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观看篮球联赛的视频,聚焦球员技术,讨论要分析视频中球员的技术表现情况需要采集哪些数据?如何分析数据、呈现结果?
常用表格数据的处理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和
教学目标
常用表格数据的处理
教材内容:第四章第1节
适应的课程标准:
1.4通过典型的应用实例,了解数据采集、分析和可视化表达的基本方法。
1.5根据任务需求,选用恰当的软件工具或平台处理数据。
教学目标:
●能根据实际需求,对表格数据进行整理与计算。
●能熟练运用图表工具呈现结果,并能从中提取有用信息,形成结论。
通过讨论交流,促进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升解决问题能力;通过总结,促进学生深入理解使用Excel软件创建图表呈现数据的一般方法,发展计算思维。
反馈
每人一个小便签,在便签上请同学们写上今天的收获、困惑,用一句话总结使用Excel软件计算数据、呈现数据的一般方法,贴在黑板上。
常规活动,每次下课前让学生完成“收获-困惑-理解”的便签,以便及时掌握学情。
拓展任务2:尝试综合应用课堂学习的知识解决“新课导入”提出的问题,同时为不同层面的学生提供选择。
学习评价
交流创建图表的方法,点拨学生实践过程中出现频度高的问题;
完成问题与讨
总结使用Excel软件创建图表呈现数据的一般方法:分析表格数据→选择图表类型→创建图表→检查图表,描述数据特征。
在两个自主学习活动后,我设计了“拓展任务2”,引导有余力学生的综合应用课堂学习的知识解决“新课导入”提出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表格数据的处理教学设计

新修订高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表格数据的处理教学设计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Teaching Design of Processing of Tabular Data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中学编订:FoonShion教育表格数据的处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信息的表格化、掌握表格数据的处理2、选择恰当的软件加工表格信息(这里使用excelxx)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如何在教材现有的知识层次之外发掘新的知识点,拓展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寻找新旧知识的关联点,对有兴趣进一步学习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多分析和思考。
教学要点:本课教学内容理论性与实践相结合,并且实践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环节。
有一句名言:“没有实践就没有真知”。
因此,实践是学好表格数据处理乃至整个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途径。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教师应采取少讲多练的教学方法,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根据教材中所提供的数据制作,分小组探究学习,并完成任务。
教学组织:组织选择合适的软件(excelxx)加工表格信息,借助表格对数据进行计算、排序、筛选、汇总;掌握数据的计算、数据的筛选、数据的排序、数据的分类汇总和建立数据透视表。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一、概念:(略讲)单元格:单元格是表格中行与列的交叉部分,它是组成表格的最小单位,单个数据的输入和修改都是在单元格中进行的。
工作表:工作表是一个由若干行和列组成的表格,一行和一列的交叉部分称为单元格。
一般而言,数据处理都是在单元格内进行的。
电子表格常常处理成批的数据,它一般包含大量的单元格,最多为65536(256)=16777216个单元格。
工作簿:工作簿一般由若干个工作表组成,并以文件形式存放在磁盘上。
所以,工作簿是面向用户操作的一个概念,而文件则是面向计算机系统的一个概念。
二、处理电子表格(讲授知识点)a、表格数据的对齐方式、单元格的地址(这里只讲解相对地址)b、数据的计算:让学生学会日常应中的求和公式sum(summber1:summber2)、平均数公式(average(summber1:summber2)、最大值max(summber1:summber2)、最小值min(summber1:summber2)、及格率countif(summber1:summber2,’>=60/人数’等公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信息的加工》教学设计
贵阳市民族中学李娟
课型:新授课
授课年级:高一
课时安排:1课时
一、教材分析:
1、《数据信息的加工》是高中信息技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基础教材第三章第一节的第三部分内容。
对信息进行表格化加工和处理,是信息处理中的一个重要技能,借助表格,可以对表格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
2、主要讲解怎样对表格数据进行常用几种函数的计算和简单的分析。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个知识点在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也是Excel数据应用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能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表格处理软件的一些基本理论已有所掌握。
学生在初中时已接触过了表格数据的处理,高中阶段的该内容学习,是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更多的表格数据处理方法,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这节课中主动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和生活的实际问题,而在我们这里就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让学生在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中,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主动进行问题的探究,逐步领会表格信息加工的基本思想、方法和过程。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利用EXCEL处理数据的意义;
(2)学会EXCEL常用几个函数的使用方法,并利用填充手柄复制公式;
(3)掌握基本的排序、分类汇总、自动筛选等数据分析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自主实践,完成表格数据的基本处理,学习常用的基本函数、排序、分类汇总、自动筛选分析表格数据的方法,并进一步探究综合应用;
(2)通过对学案的自学和探索完成任务一与任务二,锻炼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方式去处理信息的信息意识。
(2)培养学生在信息活动中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分析问题、合理组织数据的计算思维。
(3)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增进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4)提高爱护环境的公德意识。
四、教学重点:
EXCEL中函数的使用;常用分析数据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
在数据表格综合应用中,能根据需要对具体数据进行分析
六、教学策略分析
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和讨论法进行,课堂主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为主,知识点都以尝试——讨论——自主操作——总结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起指导作用。
七、教学准备:
硬件:多媒体网络教室;
软件:Excel2003。
八、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通过两份反应同一内容的文件对比,分别是文字文件和表格文件,去观察空气质量的数据并回答设定问题,让学生了解表格处理数据的作用和直观性,从而引入主题。
起到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的效果,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培养学生在生活中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去分析问题、合理组织数据的计算思维,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也在为后续的设计做准备。
2、通过两个任务的几种自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培养了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方式去处理信息的信息意识:任务一通过学案、微课视频以及同组讨论;任务二通过交流讨论、网络检索其操作流程。
3、在任务二的操作中注意了分层教学,兼顾了知识较牢固的同学对问题的进一步深入探究。
4、生生与师生评价。
新课程中与老课程有一个很大的差别就是每堂课要进行评价,掌握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本节课的评价采用学生自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先由学生自主操作完成任务一和交流讨论完成任务二并在学案中填写《自我评价表》,再由教师选取学生进行投影展示,进行点评,从而让学生们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以此激励进一步学习。
其次,我谈谈这堂课的不足之处。
1、部分学生存在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较弱的情况,这是我在上课前没有考虑到的。
以至于在进行任务一操作时,这些学生找不到填充手柄或无法完成如何对单元格中数据保留小数的操作。
2、学生在进行演示时,操作较快,少数同学就跟不上节奏,而在总结时只注意到重、难点部分和容易出错的知识点讲解。
3、分层次教学内容较少、较简单,基础牢固的同学很快就找到了正确的解决方法,让其感到没有挑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