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与经济结构调整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转移直接关系各国经济之间的优势转换和世界经 济格局的此消彼长。对转出国来说,可以为新一轮产 业结构升级腾出空间,对承接国来说,一般能迅速建 立起新的产业体系,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7.产业结构优化
定义:指产业结构向协调化和高度化方向演进 ①产业结构协调化 指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协调各产
第二阶段,资本品工业的增长快于消费品工业的增长,但消费 品工业的生产规模仍然要比资本品工业的生产规模大得多;
第三阶段,资本品工业的生产继续增长,规模迅速扩大,与消 费品工业的生产处于平衡状态;
第四阶段,资本品工业的生产占主导地位,其规模大于消费品 生产规模,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
5.主导产业
指那些因使用新技术而具有很高的增长效率,在整个国民经济发 展中具有较强的前后联系,居于主导地位的产业。
二、我国的三次产业结构
1、三次产业的划分 三次产业的划分,存在不同的标准,其中主要有以下
三种。
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提出的产业划分标准:产业距离 消费者的远近程度、产品是否有形以及生产过程是否 与消费过程相分离。
经合组织(OECD)的产业划分标准 我国的产业划分标准 三种划分标准基本一致。 从生产要素看:自然资源、物质资本、人力资本
宏观经济与经济结构调 整
第一节 产业结构
在经济机构中,产业结构居于核心地位。产业结构是 指宏观经济中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 例关系。
产业结构是构成现代经济增长阶段的重要标志,主导 产业部门依次更替的过程就是现代经济增长的过程。
一、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
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有三类 需求方面的:收入水平、收入结构和个人消费结构 生产方面的:技术和生产要素 制度方面的:国家经济政策及其他制度因素 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 自然资源禀赋 劳动力和资本 技术进步 政府行为 世界经济
城乡经济结构,是指资本、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 在城乡之间的分布格局和比例关系。
二元经济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经济 现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指城市现代工业部门与农村 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最早是由美国发展经 济学家阿瑟·刘易斯提出。
主导产业的带动关系。 主导产业实际是一个群体而出现。世界经济发展经历的5次更替。
6.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是指一国产业通过本国企业对外投资,在 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转移与升级现象。
产业转移是经济全球化的直接结果,如跨国公司为了 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和开拓市场,将生产或部分研 发环节转移到低生产成本或市场潜力较大的国家和地 区。
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促进各种生产要素有效利用, 为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打下基础。
②产业结构高度化 指产业结构从较低水平状态向较高水平状态发展的动
态过程.
即产业结构向高技术化、高知识化、高资本密集化、 高加工度化和高附加值化发展的动态过程。
第二节 城乡经济结构
一.发展中国家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从产品形态看:物质形态、无形的服务
2、我国三次产业的比例结构
三次产业在宏观经济中的地位和比例结构,通常用三 类指标来衡量:就业结构、产值结构、投资结构
3、三次产业结构的国际比较
中国 英国 美国 以色列 德国 加拿大 荷兰 澳大利亚 捷克 意大利 日本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巴西
一些国家的就业结构比较(2005)
65 70.6 65.1 57.9
主要国家和地区GDP产业构成比较(2009)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中国 世界 发达国家 中等收入国家 印度 日本 韩国 美国 巴西 俄罗斯联邦
10.4
46.3
43.4
2.9
27.5
69.4
1.5
25.3
73
10
36.4
53.8
17.1
28.3
54.6
1.5
29.3
从要素的密集度看,工业结构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劳动密集型产业:成本中工资占比高 资本密集型产业:成本中资本成本占比高 技术密集型产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3-10%
工业化
工业化就是经济重心由初级产品向制造业转移的过程。 传统型的工业化经历了三个阶段: 重工业化阶段:轻工转重工 高加工度化阶段:原料工业为中心转加工组装工业为 技术集约化阶段:采用高技术高工艺,自动化生产 工业结构的变化:劳动密集型为主——资本密集型为
69.3
2.7
36.5
60.9
1.3
21.4
77.4
6.6
27.2
66.2
5
37.2
57.8
3.产业结构的演变
产业结构的演变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反映这种规律的 理论,主要有配第一克拉克定律和库兹涅茨规律,它 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
配第-克拉克定律。经济学家W.配第和K.克拉克先 后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人水平的提高, 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 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 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为: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不断减少, 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不断增加。
为什么呢?恩格尔定律、技术进步差异、劳动生 产率的提高
库兹涅茨规律。随着经济发展,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 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处于不断下降的过程中,劳 动力占全部劳动力比重也是如此,即农业在经济增长 中作用下降;而二、三产业的比重则在不断上升。
4.工业结构的演变
是指各个工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个工业部门内部之间 的生产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44.8
23.8
1.4
22
1.6
20.6
2
21.7
2.4
Fra Baidu bibliotek
29.7
2.7
22
3
20
3.6
21.1
4
39.5
4.2
30.7
4.4
27.9
5.3
29.7
7.1
22
7.9
26.8
21
21
31.4 76.3 77.8 75.6 67.8 75.3 72.9
75 56.5 65.1 66.4
主——技术密集型为主
霍夫曼定律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对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演进问题进行 了开创性的研究
霍夫曼比例:
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和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之比 霍夫曼定理: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例是不断下降的。
第一阶段,消费品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资本品 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是不发达的
7.产业结构优化
定义:指产业结构向协调化和高度化方向演进 ①产业结构协调化 指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协调各产
第二阶段,资本品工业的增长快于消费品工业的增长,但消费 品工业的生产规模仍然要比资本品工业的生产规模大得多;
第三阶段,资本品工业的生产继续增长,规模迅速扩大,与消 费品工业的生产处于平衡状态;
第四阶段,资本品工业的生产占主导地位,其规模大于消费品 生产规模,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
5.主导产业
指那些因使用新技术而具有很高的增长效率,在整个国民经济发 展中具有较强的前后联系,居于主导地位的产业。
二、我国的三次产业结构
1、三次产业的划分 三次产业的划分,存在不同的标准,其中主要有以下
三种。
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提出的产业划分标准:产业距离 消费者的远近程度、产品是否有形以及生产过程是否 与消费过程相分离。
经合组织(OECD)的产业划分标准 我国的产业划分标准 三种划分标准基本一致。 从生产要素看:自然资源、物质资本、人力资本
宏观经济与经济结构调 整
第一节 产业结构
在经济机构中,产业结构居于核心地位。产业结构是 指宏观经济中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 例关系。
产业结构是构成现代经济增长阶段的重要标志,主导 产业部门依次更替的过程就是现代经济增长的过程。
一、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
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有三类 需求方面的:收入水平、收入结构和个人消费结构 生产方面的:技术和生产要素 制度方面的:国家经济政策及其他制度因素 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 自然资源禀赋 劳动力和资本 技术进步 政府行为 世界经济
城乡经济结构,是指资本、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 在城乡之间的分布格局和比例关系。
二元经济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经济 现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指城市现代工业部门与农村 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最早是由美国发展经 济学家阿瑟·刘易斯提出。
主导产业的带动关系。 主导产业实际是一个群体而出现。世界经济发展经历的5次更替。
6.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是指一国产业通过本国企业对外投资,在 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转移与升级现象。
产业转移是经济全球化的直接结果,如跨国公司为了 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和开拓市场,将生产或部分研 发环节转移到低生产成本或市场潜力较大的国家和地 区。
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促进各种生产要素有效利用, 为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打下基础。
②产业结构高度化 指产业结构从较低水平状态向较高水平状态发展的动
态过程.
即产业结构向高技术化、高知识化、高资本密集化、 高加工度化和高附加值化发展的动态过程。
第二节 城乡经济结构
一.发展中国家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从产品形态看:物质形态、无形的服务
2、我国三次产业的比例结构
三次产业在宏观经济中的地位和比例结构,通常用三 类指标来衡量:就业结构、产值结构、投资结构
3、三次产业结构的国际比较
中国 英国 美国 以色列 德国 加拿大 荷兰 澳大利亚 捷克 意大利 日本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巴西
一些国家的就业结构比较(2005)
65 70.6 65.1 57.9
主要国家和地区GDP产业构成比较(2009)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中国 世界 发达国家 中等收入国家 印度 日本 韩国 美国 巴西 俄罗斯联邦
10.4
46.3
43.4
2.9
27.5
69.4
1.5
25.3
73
10
36.4
53.8
17.1
28.3
54.6
1.5
29.3
从要素的密集度看,工业结构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劳动密集型产业:成本中工资占比高 资本密集型产业:成本中资本成本占比高 技术密集型产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3-10%
工业化
工业化就是经济重心由初级产品向制造业转移的过程。 传统型的工业化经历了三个阶段: 重工业化阶段:轻工转重工 高加工度化阶段:原料工业为中心转加工组装工业为 技术集约化阶段:采用高技术高工艺,自动化生产 工业结构的变化:劳动密集型为主——资本密集型为
69.3
2.7
36.5
60.9
1.3
21.4
77.4
6.6
27.2
66.2
5
37.2
57.8
3.产业结构的演变
产业结构的演变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反映这种规律的 理论,主要有配第一克拉克定律和库兹涅茨规律,它 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
配第-克拉克定律。经济学家W.配第和K.克拉克先 后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人水平的提高, 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 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 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为: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不断减少, 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不断增加。
为什么呢?恩格尔定律、技术进步差异、劳动生 产率的提高
库兹涅茨规律。随着经济发展,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 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处于不断下降的过程中,劳 动力占全部劳动力比重也是如此,即农业在经济增长 中作用下降;而二、三产业的比重则在不断上升。
4.工业结构的演变
是指各个工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个工业部门内部之间 的生产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44.8
23.8
1.4
22
1.6
20.6
2
21.7
2.4
Fra Baidu bibliotek
29.7
2.7
22
3
20
3.6
21.1
4
39.5
4.2
30.7
4.4
27.9
5.3
29.7
7.1
22
7.9
26.8
21
21
31.4 76.3 77.8 75.6 67.8 75.3 72.9
75 56.5 65.1 66.4
主——技术密集型为主
霍夫曼定律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对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演进问题进行 了开创性的研究
霍夫曼比例:
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和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之比 霍夫曼定理: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例是不断下降的。
第一阶段,消费品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资本品 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是不发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