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奥数ppt:比和比例

合集下载

《比和比例》(完美版)PPT课件1

《比和比例》(完美版)PPT课件1
2、求比值——有时候比除法计算简单。
四、复习内容分析 已知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求比例尺里三种类型问题的解题方法对比 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的分子和除式中的被除数;
求比值和化简比 实质上是一种比,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我的上半身的高度是65cm,下半身高度是98cm。 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是判断题中的数量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照这样计算,筑这条路一共要用多少天?
4、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
250 x
5
3
+ 500 x 10
=150(ml)
150÷750×100% ≈33.3% (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例:3克的蚂蚁能搬动45克的物体;3吨的大象能 拉动4.5吨的物体,蚂蚁和大象谁的力气大?(要求:
用学过的知识说明你的观点,回答要全面)
3:45 =1:15 或 45:3=15
3:4.5 =1:1.5
它不是比,它没有一种相除关系在里面,所以它 可以用0 :0来表示,而比是不能用0作为后项。
例:一个平行四边形花坛,底是6米,高是4米, 6÷4表示( )6,:这4一关系还可以用( )来 表示6。
4
四、复习内容分析
引导学生思考并归纳比与除法和分数的关系
a :b = a÷b = a(b≠0)
b
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的分子和除式中的被除数; 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数的分母和除式中的除数; 比值相当于分数的分数值和除式中的商
第一部分:复习内容要点 第二部分:复习目标 第三部分:复习重、难点 第四部分:复习内容分析 第五部分:复习课时安排 第六部分:复习设想及措施
一、复习内容要点
●比和比例的意义 ●基本性质 ●解比例 ●按比例分配问题 ●比例尺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 ●用比和比例知识解答的应用题

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ppt

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ppt

3、因为把72 ∶96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12,所 得到的比就是6 ∶8
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1.4,甲数和乙数的比是多少? 因为 甲数÷乙数=1.4 7 所以 甲数∶乙数=1.4= 5 =7 ∶5 解比例 3 ∶x = 5 1 = x 3
1 ∶2 3 3 ×2 5 1 3 x = 5 ×2 ÷ 3 18 x= 5
成反比例
木料总量、每件家具的用料和制成家具的件数这三种量 当( 每件家具的用料 )一定时,

当( ( 当(
木料总量
)和(
家具件数
)成 正比例
家具件数 木料总量
)一定时, )和( 每件家具的用料 )成 正比例 )一定时,
家具件数
木料总量
( 每件家具的用料 )和(
)成 正比例
如果 y =8x
x 和 y 成( 正 )比例 x
y
=8
y =8x
如果 y = 8
和 y 成( 反 )比例 x x y= 8 y =8 x x
北京公司注册 /zhuce/ 北京公司注册 抚鬻痋
什么叫做比例尺?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1 ∶35000000 这个比例尺的含义是什么?
意义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 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 关系. 反比例的意义
基 本 性 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 上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 数(0除外),比值不变. 0.9 ∶0.6 =9∶( 6 ) =3∶( 2 )
比和分数、除法有什么联系?

分数 除法 前项 分子 被除数
∶(比号)

[[六年级数学课件]]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PPT课件

[[六年级数学课件]]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PPT课件

什么是比
(1)求比值是求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化简比是把两个数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比的前项、后项都是整数且两个数是互质数。
在右侧编辑区输入内容
(2)求比值的结Βιβλιοθήκη 是一个数,这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或者小数;化简比的结果还是一个比,并且要写成比的形式。
8、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它是判定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依 据之一;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它的项,分为内项和外项。
[[六年级数学课件]]六年级数 学《比和比例》PPT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六年级数学课件]]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PPT课件
0 2 什么是比
什么是比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如3:2中“:”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 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2、比的后项不能为0。 3、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0除外)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4、求比值: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值可以用分数、小数和整数表示。 5、化简比:把比化成最简整数比叫做化简比。 6、最简整数比的特征:最简整数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且是一对互质数,也就是比的前项和后项的 最大公因数是1。 7、求比值和化简比的主要区别:
比如3:4=6:8中,4和6称为内项,3和8称为外项。
谢谢

小学六年级奥数ppt:比和比例

小学六年级奥数ppt:比和比例

甲、乙两种商品的价格比是7:3,如果他们的价格 分别上涨70元,那么他们的价格比是7: 4。甲商品 原来的价格是多少元?
分析(一):因为AB两种商品涨价的数值相同,所以涨价 后两种商品价格差不变。由于价格差不变,所以价格差对应 的份数也应相同。原价格比7:3=21:9现价格比7:4=28: 16(这样前后项的差都是12,价格涨了28-21=7份,是70元)
2:3 4:5
8:12:15
③第一组:140×385 =32(人)
④第二组:140×3152 =48(人) ⑤第三组:140×3155 =60(人)
练习 1. 某农场把 61600 公亩耕地划归为粮田与棉田,它们之间 的比是 7:2,棉田与其他作物面积的比 6:1。每种作物各 是多少公亩? 2. 黄山小学六年级的同学分三组参加植树。第一组与第二 组的人数的比是 5:4,第二组与第三组人数的比是 3:2。 已知第一组的人数比二、三组人数的总和少 15 人。六年级 参加植树的共有多少人? 3.科技组与作文组人数的比是 9:10,作文组与数学组人数 的比是 5:7。已知数学组与科技组共有 69 人。数学组比作 文组多多少人?
光明小学将五年级的 140 名学生,分成三个小组进
行植树活动,已知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人数的比是 2:
3,第二小组和第三小组人数的比是 4:5。这三个小组
各有多少人?
分析:先求出三个小组人数的连比,再按求出的
连比进行分配。
①一、二两组人数的比 二、三两组人数的比
一、二、三组人数的比 ②总份数:8+12+15=35
①三个儿子分牛头数的连比:12 :31 :19 =9:6:2 ②总份数:9+6+2=17
③三个儿子各分得牛的头数:

比和比例完整ppt课件

比和比例完整ppt课件

=80:4
=20:1(
20 1


8
二、例4:
(1)写出李阿姨平时和节日期间剪纸张数及相应工作时间的比。
李阿姨平时剪纸张数与工作时间的比是:72:6=12:1
节日期间剪纸张数与工作时间的比是: 96:8=12:1 (2)上面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
这两个比成比例,因为这两个比是相等的,所以这 两个比成比例。
实际距离
(2)说出下面各比例尺的具体意义.
①比例尺1:3000000表示(
)。
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3000000厘米。
②比例尺20:1表示(
)。
表示图上距离20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1厘米。
③比例尺0 30 60km表示(
)。
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30千米。
精品课件
12
(3)求比例尺.
10
小结:
• 这两种方法的区别在于解比例
只用到一个关系式:工作量÷工作
时间=工作效率,思路简捷;而列
算式解答,除了用到上面这个关系
式,还要用到:工作量÷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思路转折多一些。请
大家以后在解题时,用自己理解的
方法解答。
精品课件
11
三、比例尺.
(1)什么叫做比例尺?
图上距离 ————
=比例尺
②求出各部分数占总数的几分之
③求出各部分的量。 ④答题并检验。
几。 ③运用分数乘法列式计算,求出 各部分的量。
用整数乘除法解决问题
④答题并检验。
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精品课件
29
例1
一个农场计划在270公顷的地里播种大豆
和玉米。播种面积的比是3:2。两种作物

比和比例(课件)-六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比和比例(课件)-六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答:需要糖0.1千克,水1.9千克。
➢ 用正、反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
甲工程队铺一条路,前5天 乙工程队铺路,原计划每天
铺了16千米,照这样的速度, 铺3.2千米,15天铺完。实
铺完这条路用了15天。这条 际每天铺4千米,实际需要
路长多少千米? 正比例
多少天铺完? 反比例
在练习本上解 答这两题。
➢ 用正、反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 • 解题步骤 ✓ 分析数量关系,判断成什么比例关系。 ✓ 找等量关系。若成正比例,则按“等比”找等量关系式; 若成反比例,则按“等积”找等量关系式。 ✓ 列比例。设未知数x,并代入等量关系式。 ✓ 解比例。 ✓ 检验写答。

5 32
前比 后

项号 项

3∶ 2 = 6 ∶4
内项 外项
➢ 比和比例的区别
• 基本性质
化简比 的根据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 解比例 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相等。
的根据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
两个内项的积。
➢ 比和比例的联系 • 比是比例的基础,比例是比的扩展; • 两个相等的比可以组成比例。
➢ 判断正、反比例的方法
一找: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 二看:分析这两种相关联的量,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乘积一定还是比值一定 三判断:如果乘积一定,成反比例
如果比值一定,成正比例 如果乘积和比值都不一定,不成比例
用比和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
➢ 按一定的比分配问题
一种糖水是糖与水按1∶19的比例配制而成的。要配制 这种糖水2千克,需要糖和水各多少千克?
成整数比再化简。 把比的前、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转化成整 分数比 数比再化简。

比和比例课件ppt课件

比和比例课件ppt课件
答:AB∶CD=3∶14. 两数之比,可以看作一个分数,处理时与分 数计算几乎一样.三数之比,却与分数不一样,因 此是这一节讲述的重点.
例3 大、中、小三种杯子,2大杯 相当于5中杯,3中杯相当于4小杯. 如果记号表示2大杯、3中杯、4小
杯容量之和,求与之比
解:大杯与中杯容量之比是5∶2=10∶4, 中杯与小杯容量之比是4∶3,
大杯、中杯与小杯容量之比是10∶4∶3.
∶ =(10×2+4×3+3×4)∶ (10×5+4×4+3×3)
=44∶75. 答:两者容量之比是44∶75.
把5∶2与4∶3这两个比合在一起,成为 三样东西之比10∶4∶3,称为连比.例3中
已告诉你连比的方法,
再举一个更一般的例子.
甲∶乙=3∶5,乙∶丙=7∶4, 3∶5=3×7∶5×7=21∶35, 7∶4=7×5∶4×5=35∶20, 甲∶乙∶丙=21∶35∶20.
例2 如下图,ABCD是一个梯形,E是AD的中点, 直线CE把梯形分成甲、乙两部分,它们的面积之
比是10∶7.
求上底AB与下底CD的长度之比。
解:因为E是中点,三角形CDE与三角形CEA面 积相等.
三角形ADC与三角形ABC高相等,它们的底 边的比AB∶CD=三角形ABC的面积∶三角形ADC 的面积=(10-7)∶(7×2)= 3∶14.
乙、丙两组男会员人数是 56-24=32(人)
5 乙组男会员占全组人数的 5 3
=5 8
22
丙组男会员占全组人数的

21 3
5
5 250
如果丙组男会员也是占
人数是:
250 8
,两组男会员只有50× 8 25

8

《比和比例》ppt课件1

《比和比例》ppt课件1
1.6厘米
1. 按一定的比分配问题。 (1)按一定的比分配的应用题: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 比分配成几部分,求每部分数量各是多少的应用题。
(2)解题方法。 一般方法:把比转化成分数,用分数方法解答,即
先求总份数,再求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按求 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出各部分的 量是多少。
实战演练 1
1. 填空题。
(1)在比例中,若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
项是
另一个内项是(
3 16
)。
(2)在含糖25%的糖水中,糖与水的比是( 1:3 )。
(3)若x的 等于y的 则x∶y=( 10 )∶( 7 ),
当x=240时,y=( 168 )。
(4)一个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是2∶1,则宽是长的
式: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3)除法是一种运算。
男生:9×2=18(人) (1)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2)在含糖25%的糖水中,糖与水的比是( )。 归一法:把比看作分得的份数,先求出总份数,然后用“总量÷总份数=平均每份的量”求出每份的量,再用“每份的量×各部分量所对应的份数”求出各部分的量。
鲜牛奶的单价(定量)之间的关系: 订鲜牛奶的钱数÷份数=鲜牛奶的单价(一定) 所以订鲜牛奶的份数和钱数成正比例关系。
(2)制作蛋糕的盒数和制作一盒蛋糕所需的时 间,这两种相关联的量与制作蛋糕所用的总时间 (定量)之间的关系: 制作一盒蛋糕所需时间×制作蛋糕的盒数=总时间 (一定) 所以制作蛋糕的盒数和制作一盒蛋糕所需的时间成 反比例关系。
(2)积一定(0除外),两个因数。 成反比例
(3)出油率一定,油的质量和所需花生的质量。 成正比例
(4)总人数一定,出勤人数和缺勤人数。 不成比例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和比例》ppt课件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和比例》ppt课件
比和比例
意义
各部 分名 称
基 本 性 质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 的比。
0.6 : 0.2 = 3

后比

项值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 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 (0除外),比值不变。
比例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 比例。
8 ∶ 3 = 40 : 15
内项
外项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 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比和分数、除法有什么联系?
求比值 化简比
一般方法
结果
根据比值的意义,用前项 是一个商,可以是整
除以后项。
数、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 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上或者 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
是一个比,它的前项 和后项都是整数。
求比值 化简比
5:6
=5 6
5 :2 = 5
8
16
8 : 16 =1:2 0.7 :0.6 =7:6
x×y=k(一定)
练习
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1、和一定,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不成比例 2、时间一定,行驶的路程和速度。 成正比例 3、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成反比例
小结
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与技能? 你用到了哪些方法? 你体验到成就感了吗?
谢谢
比 分数 除法
前项 分子 被除数
:(比号) (分数线)
÷(除号)
后项 分母 除数
比值 分数值

比的化简方法
整数比化简,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小数比化简,一般是把前项、后项的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 (位数不够补零),使它成为整数比,再用第一种方法化简。

比和比例课件

比和比例课件

看一看,比例具有什么特点?
1 2 1 3

6∶10=9∶15 90 90

:
6:4
2 2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 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
• • • • • 联系: 1、比相当于算式中等号左边的式子,是式子的一种 (如:a:b); 2、比例是由两个比值相等的比组成的(如a:b=c:d)。 3、比是比例的一部分;而比例是由两个比值相等的比组成 的。 • 区别: • 1、意义、项数、各部分名称不同。比表示两个数相除,只 有两个项:比的前项和后项如:a:b 。比例是一个等式,表 示两个比相等,有四个项,分别叫做内项和外项,可以交换 位置如:a:b=c:d 或b: a=d: c。 • 2、比的基本性质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意义不同、应用不同。 比的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 比值不变。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 内项的积。
得出: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1 2 3 1 2 3
注意:
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就能组 成比例;反之,如果是比例,就一定 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
1 2 3
Hale Waihona Puke (1)3前项: 5
后项
(2)
3 ∶ 5 = 18∶30
内项 外项
(3) 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你能指出它的
内、外项吗?
3 5
=
18 30

《比的基本性质》比和比例PPT教学课件

《比的基本性质》比和比例PPT教学课件

3.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填空。 ①6 ︰8=( A )
(A)3 ︰ 4 (B)2 ︰ 3 (C)12 ︰18
②10 ︰20=( C )
(A)2 ︰ 5 (B)2 ︰ 3 (C)40 ︰80
3. 配制一种盐水,在120克水中放了5 克盐。
(1)求盐和水的质量的比。 (2)求盐和盐水的质量的比。 (3)求水和盐水的质量的比。
两个数的比值和两个数的比有 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练一练
1. 把下面的比化成最简的整数比。
2 3
:3 4=2 3 Nhomakorabea×4 3
=8 9

8:9
78= 39= 3= 3:1
26 13 1
0.12:2.5= 12:250= 6:125 3:1= 9:1
3
2. 某班有男生21名,女生24名。男
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7 ): ( 8 ),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 比是(8 ):(15 )。
冀教版 数学 六年级 上册
2 比和比例
比的基本性质
课前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课前导入 有两种包装的饲料。算一算:两袋
中粗蛋白和总质量的比值一样吗?
6:20= 6
20
可以根据分数的 基本性质约分。
9:30 = 9
30
探究新知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你能说说比的前 项、后项和比值有什么关系吗?
(2)全班总人数是21+24=45,女生比全班 人数应该是24:45,约分之后就是8:15。
配制一种盐水,在120克水中放了5克盐。 (1)求盐和水的质量的比; (2)求盐和盐水的质量的比; (3)求水和盐水的质量的比。

六年级总复习数的认识之比和比例PPT课件

六年级总复习数的认识之比和比例PPT课件

4
5
数量(本) 30 20 15 12
总价
60 60 60 60
小明想买单价为4元的笔记本。
总价(元) 40 80 160
240
数量(本) 10 20
40
60
单价(元) 4
4
4
4
从上表中可以知道:当总价一定时也就是积一
定,笔记本的单价和数量成( 反比)例;当单价
一定时也就是商一定,总价和数量成(
)。
比和比例
一、比的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例如: 3÷2 可记作 3∶2 或 。3 2
●比的读写法及各部分的名称
●比值的意义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例如:3∶2=3÷2 = 3 或 1.5 或 1 1
2
2
二、比、除法和分数的关系
联系

前 比 后不 比

6 : 3=2 项 号 项 为 值
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
一般方法
结以是整数、小数或

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 是一个比,它 化 质,把比的前项和后 的前项和后项是互 简 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 质数(两个互质的 比 的数(0除外)。 整数比)。
四、按比例分配问题:
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 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 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特点:
在一幅比例尺为1:1000的图纸上量得一块 长方形的地,长是5.4厘米,宽是2.5厘米。 这块长方形地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八、正比例和反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 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x,y)的比值(k,也就是商)一定, 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比和比例》课件PPT3人教版

《比和比例》课件PPT3人教版

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1)什么叫做比例尺?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化简比
把比的前项和后项 都乘上或者除以相
同的数(零除外)。
结果
是一个商,可以是整 数、小数或分数。
是一个比,它的 前项和后项都是 整数,并且是互质 数。
说说看!
(2)如果用字母y 和x 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 表
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怎样表示?
x y =k(一定)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问题
说说看!
(1)你能举出成反比例关系的例子吗?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 解:设需要x千克花生。 (3)收入一定,支出和结余。 (1)如果3 : 5的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 )。
比值相等。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比和比例的意义与性质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0.9 : 0.6 = 1.5
前项 后项 比值
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上或除以相 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 子叫做比例。
5 : 6 = 20 :24
内项
外项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 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 积。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问题
化简下列各比,并求出比值。
3:2 5
=15:2
=7.5
0.4:0.15
=40:15 =8:3 =8
3
问题 解比例。
2.70.9 x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原A商品的价格是价格差的几倍7÷(7-3)=7/4 (2) 后A商品的价格是价格差的几倍7÷(7-4)=7/3
(3)AB两种商品的价格差是70÷(7/3-7/4)=120(元) (4)原A商品的价格是120÷(7-3)×7=210(元) (5)原B商品的价格是120÷(7-3)×3=90(元)
①三个儿子分牛头数的连比:12 :31 :19 =9:6:2 ②总份数:9+6+2=17
③三个儿子各分得牛的头数:
17×197 =9(头) 17×167 =6(头) 17×127 =2(头)
练习
1. 图书室取出一批书,按照一年级得12 ,二年级得13 ,三 年级得17 ,正好是 41 本,各年级各得多少本? 2. 甲、乙、丙三人共做零件 900 个。甲做总数的 30%, 乙比丙多做13 。三人各做多少个?
甲、乙两校原有图书本数的比是 7:5,如果甲校给乙校
650 本,甲、乙两校图书本数的比就是 3:4。原来甲校
有图书多少本?
分析:由甲、乙两校原有图书本数的比是 7:5 可知,
原来甲校图书的本数是两校图书总数的7+75 ,由于甲校
给了乙校 650 本,这时甲校的图书占两校图书总数的
3 3+4
,甲校给乙校的 650
比和比例(一)
专题简析:
我们已经学过比的知识,都知道比和 分数、除法其实是一回事,所有比与分数 能互相转化。运用这种方法解决一些实际 问题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2
4
甲数是乙数的3 ,乙数是丙数的5 ,甲、乙、丙
三数的比是( ):( ):( )。
分析:甲、乙两数的比 乙、丙两数的比
2:3=8:12 4:5=12:15
4 1+4
=45
③ 两瓶子里的酒精占一个瓶子容积的比
3 4
4 +5
=3210
④ 水占一个瓶子容积的比
⑤ 混合液中酒精与水的比
2-3210 =290
31 20
:290
=31:9
练习 1. 两块一样重的合金,一块合金中铜与锌的比是 2:5,另 一块合金中铜与锌的比是 1:3。现将两块合金合成一块, 求出锌合金中铜与锌的比。 2. 将一条公路平均分给甲、乙两个工程队修筑。甲队已修 的与剩下的比是 2:1,乙队已修的与剩下的比是 5:2。这 条公路已修了全长的几分之几? 3. 光华电视机厂上半年生产的电视机产量占全年的58 ,照 这样的速度计算,全年可超产 1000 台。这个工厂上半年生 产电视机多少台?
练习:一个圆柱高8厘米,如果它的高增加2 厘米,表面积增加25.12平方厘米,求原来圆 柱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两个相同的瓶子装满酒精溶液。一个瓶中酒精与水的体积之
比是 3:1,另一个瓶中酒精与水的体积之比是 4:1。若把两瓶酒 精溶液混合,混合液中酒精与水的体积之比是多少??
分析:抓住两个瓶子相同的关系,分别求出每个瓶中
的酒精占瓶子容积的几分之几再解答。
① 一个瓶中酒精占瓶子容积的比
3 1+3
=34
② 另一个瓶中酒精占瓶子容积的比
如下:用两个同样的工件拼成一个圆柱,此时 圆柱的侧面积为(46+54)×(15×3.14) =4710(平方厘米),所以这个零件的表面 积为4710÷2=2355(平方厘米)。
有一个棱长为4厘米的正方体,从它的右上方截去
一个棱长分别为4厘米、2厘米和1厘米的长方体,
求剩下部分的表面积。
答案
提示:实际上剩下部分与正方体相比,只少了两个
甲、乙、丙三数的比 8:12:15
练习
1. 甲数是乙数的45 ,乙数是丙数的58 ,甲、乙、丙三 数的比是( ):( ):( )。

2. 甲数是乙数的45 ,甲数是丙数的49 ,甲、乙、丙三 数的比是( ):( ):( )。
3.
甲数是丙数的37
,乙数是丙数的
1 22
,甲、乙、丙
三数的比是( ):( ):( )。
从前有个农民,临死前留下遗言,要把 17 头牛分 给三个儿子,其中大儿子分得12 ,二儿子分得31 ,小儿 子分得19 ,但不能把牛卖掉或杀掉。三个儿子按照老人 的要求怎么也不好分。后来一位邻居顺利地把 17 头牛 分完了,你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吗?
分析:因为12
1 +3
1 +9
=1178
,1178

表面积的计算
例一:把一张长方形铁皮按下图剪料,正好 能制成一只铁皮油桶,求所制成的油桶的表 面积 。(单位:厘米)
分析:从图上可看出,要能 围成一个圆柱桶。 DE应是底面周长。假设圆柱地面直径为d, 所以πd+d=16.56 ,(π+1) ×d=16.56,d=4(厘米),CD=4×2=8(厘 米),BC=16.56—4=12.56(厘米)
把19个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重叠起来堆成如图所示的立方 体,这个立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分析:这些小正方体中每个面的面积为2×2=4厘米²。从上 面和下面看到的小正方形都是9个;从前面和后面看到的小 正方形都是10个;从左面和右面看到的小正方形都是8个。 这个立方体的表面由9×2+8×2+10×2=54个小正方形组成, 姑表面积为4×54=216(平方厘米)
例2:把一段圆柱体木料沿着直径往下切成 两块(如图)已知圆柱的底面直径为10厘米, 高15厘米 , 求半个圆柱体的表面积 。分析: 这个半圆柱的表面积是由上、下两个半圆 (相当于一个整圆、圆柱的半个侧面积和一 个长方形)组成。
例三:用铁皮做一个如图的零件,需用铁皮 多少平方厘米?(零件是中空的)。 分析
甲、乙两种商品的价格比是7:3,如果他们的价格 分别上涨70元,那么他们的价格比是7: 4。甲商品 原来的价格是多少元?
分析(一):因为AB两种商品涨价的数值相同,所以涨价 后两种商品价格差不变。由于价格差不变,所以价格差对应 的份数也应相同。原价格比7:3=21:9现价格比7:4=28: 16(这样前后项的差都是12,价格涨了28-21=7份,是70元)
70÷(28-21)=10(元) A :10×21=210(元) B :10×9=90(元)
甲、乙两种商品的价格比是7:3,如果他们的价格 分别上涨70元,那么他们的价格比是7: 4。甲商品 原来的价格是多少元?
分析(二)由于两种商品的价格差不变,选两种商品的价 格差做单位“1”进行解答。
本图书,相当于两校图书总数
的7+75 -3+34 =1834 。
650÷(77+5 -33+4 )×77+5 =2450(本)
练习 1. 小明读一本书,已读的和未读的页数比是 1:5。 如果再读 30 页,则已读和未读的页数之比为 3:5。 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2. 甲、乙两包糖的重量比是 4:1。从甲包取出 130 克放入乙包后,甲、乙两包糖的重量比为 7:5。原 来甲包有多少克糖? 3. 五年级三个班举行数学竞赛。一班参加比赛的占 全年级参赛总人数的13 ,二班与三班参加比赛人数 的比是 11:13,二班比三班少 8 人。一班有多少人 参加了数学竞赛?
长为2厘米,宽为1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原来正方
体的表面积减去两个长为2厘米,宽为1厘米的长方
形的面积。
例四:一个圆柱底面积周长和高相等。如果 高缩短2厘米,表面积就减少12.56平方厘米。 求这个圆柱的表面积。分析:表面积减少 12.56平方厘米,是因为高缩短2厘米造成的, 也就是高2厘米所在的圆柱侧面积。所以用减 少的面积除以缩短的高得底面周长。
光明小学将五年级的 140 名学生,分成三个小组进
行植树活动,已知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人数的比是 2:
3,第二小组和第三小组人数的比是 4:5。这三个小组
各有多少人?
分析:先求出三个小组人数的连比,再按求出的
连比进行分配。
①一、二两组人数的比 二、三两组人数的比
一、二、三组人数的比 ②总份数:8+12+15=35
表面积为:3.14X(4÷2) ²X2+12.56X8=125.6(平方厘米)
把一张长方形铁皮按如图剪下阴影部分制成
圆柱体。求这个圆柱体的表面积。(圆桶盖 的周长等于长方形铁皮的长)(单位:分米 分析:因为圆桶盖的周长等于长方形铁皮的 长,利用这个条件求出圆桶盖的直径,还可 以求出圆柱的高。直径:18.84÷3.14=6(分 米)高:10-6=4(分米)表面积: 18.84×4+3.14×(6÷2)²×2=131.88分米²
﹤1,就是说三兄
弟并未将全部牛分完,所以我们求出三个儿子分牛头
数的连比,最后再按比例分配。
从前有个农民,临死前留下遗言,要把 17 头牛分 给三个儿子,其中大儿子分得12 ,二儿子分得31 ,小儿 子分得19 ,但不能把牛卖掉或杀掉。三个儿子按照老人 的要求怎么也不好分。后来一位邻居顺利地把 17 头牛 分完了,你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吗?
2:3 4:5
8:12:15
③第一组:140×385 =32(人)
④第二组:140×3152 =48(人) ⑤第三组:140×3155 =60(人)
练习 1. 某农场把 61600 公亩耕地划归为粮田与棉田,它们之间 的比是 7:2,棉田与其他作物面积的比 6:1。每种作物各 是多少公亩? 2. 黄山小学六年级的同学分三组参加植树。第一组与第二 组的人数的比是 5:4,第二组与第三组人数的比是 3:2。 已知第一组的人数比二、三组人数的总和少 15 人。六年级 参加植树的共有多少人? 3.科技组与作文组人数的比是 9:10,作文组与数学组人数 的比是 5:7。已知数学组与科技组共有 69 人。数学组比作 文组多多少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