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17世纪文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幕诗体喜剧, 取材与法国现实生活。 揭露教会和贵族上流社会的伪善、无耻、 贪婪、凶残,批判宗教伪善的欺骗性和 危害性。
(一)情节梗概
(二)人物形象
达尔杜弗:
达尔杜弗是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伪装 的教会虔徒和地道的贪欲恶徒,他的主导性 格是欺骗和伪装,他的性格的本质特征是阴 险狠毒,他集一切虚伪之大成,是个作恶多 端毫无人性的恶棍骗子。
第二节 莫里哀
一、生平与创作
莫里哀(1622-1673)原名让·巴 迪斯特·波克兰,出生于巴黎,是 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戏剧家。他的喜 剧成就超过了古典主义悲剧,成为 法国古典主义最杰出的代表。
二、《伪君子》
《伪君子》又名《达尔丢夫》或《骗 子》,莫里哀的代表作, 也是古典主 义“性格喜剧”的典范作品。
历史(社会)意义: 答尔杜弗的虚伪衬托 出了教会的虚伪荒淫,暴露了宗教骗子 的社会危害性,显示出作品强烈的反宗 教倾向。 现实意义:高度概括了不同时代的伪君 子特征,暴露了伪善的道德危害性。答 尔杜弗成为“伪善”、“伪君子”的同 义语。斯坦尼说:“答尔杜弗是全人类 答尔杜弗的总和”。
奥尔恭:盲目崇拜、不辨真假、 一意孤行、迂腐 桃丽娜:头脑清醒、目光敏锐、 聪明、机智、勇敢
(四)清教徒文学代表作家及作 品
1、约翰·班扬 1)代表作品:《天路历程》 2)作品形式: ①寓言体小说
②梦幻文学的形式
3)作品内容:叙述诗人在梦中的所 见所闻。作品描述了一个“基督徒” 在“宣道师”的指点下,逃离“毁灭 城”,经由“灰心沼”、“屈辱谷”、 “死荫谷”、“浮华市集”、“怀疑 堡垒”、“快乐山”,最后到达“天 国城”的艰难历程。 4)思想内容:小说表现了人在信仰 指引下,战胜人性弱点,走向理想境 界的主题。
1、古典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基本特 征。(重难点)
2、《伪君子》主人公答尔丢夫形象塑 造的技巧欣赏。(重难点) 3、莫里哀代表作《伪君子》对古典主 义的运用和突破。(重难点)
第一节
概述
一、十七世纪社会背景 二、各国文学发展状况 三、古典主义文学(重点)
四、巴洛克文学
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
思考题:
2、弥尔顿:
弥尔顿是17世纪英国文学的高峰,在整个英 国文学史上也是仅次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 弥尔顿是英国诗人、政论家、民主斗士,英 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六大诗人之一。他毕业 于剑桥大学,是清教徒文学的代表,他的一生 都在为资产阶级 民主运动而奋斗。他的作 品《失乐园》(西方三大诗歌之一 )采用宗 教讽喻的形式,展示了作者的思想观点;其 基本思想让人一目了然,即揭露当时的反革 命力量,表达对自由的强烈呼吁。

1、(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从 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 题材。
2、(要求文学形式遵从规范)有一 套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标准。 3、主张语言准确、精炼、华丽、典 雅,表现出较多的宫廷趣味。 4、人物塑造类型化。



(三)古典主义代表作家:
1、皮埃尔·高乃依(1606~1684),
是十七世纪上半叶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 代表作家,是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奠基 人,被称为法国的“悲剧之父”。代表 作:《熙德》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小组成员:
马佳鑫——材料收集汇总、PPT制作 罗璇——材料收集汇总、PPT制作 沈凤——材料收集、概述部分主讲者 刘珂彤——材料收集、莫里哀部分答 尔丢夫形象塑造技巧主讲者 王风——材料收集、莫里哀部分《伪 君子》对古典主义的运用和突破主讲 者
第一节
第二节
概述
莫里哀
教学重难点
(二)玄学派代表作家及作品
1、约翰·多恩( John Donne ,1572~1631) 十七世纪英国玄学派诗人,为T.S艾略 特特别推崇,于其中布罗茨基和这位 久远年代的异国诗人曾在欧洲大陆游 历。代表作品有:《歌与十四行诗》、 《挽歌》等。
2、约翰·德莱顿(
1631-1700)
英国古典主义文学的代表, 17世纪向18世纪过渡的 承上启下的人物,集诗人、 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于一 身。他的诗歌以当代生活为主题,擅长讽喻。 最著名的剧本是改编自莎士比亚《安东尼与克莉奥 佩特性》的《一切为了爱情》,德莱顿在剧中描绘 了一对崇高而又悲壮的情人,着力于描绘二人生死相 依的情感世界,也涉及到了荣誉与爱情的矛盾。
《失乐园》与荷马的《荷马史诗》、阿 利盖利但丁的《神曲》并称为西方三大 诗歌。他的代表作有《利达斯》(英国 三大哀歌之一)、《复乐园》、《力士 参孙》(又译为《斗士参孙》)等。
1、《失乐园》(新课本p213~217)
1)作品线索:
①撒旦帅军反抗天帝被打入地狱而 失去天上乐园; ②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偷吃禁果失去 地上乐园。
2、让·拉辛(Jean Racine, 16391699) :法国古典主义第二阶段的悲剧 诗人。他一生写过11部悲剧,代表作品 有《安德洛玛克》(1667) 、 《爱斯 苔尔》(1691)等。
更注重女性心理的刻画。
3、让·德·拉封丹(1621-1695) 《寓言诗》239首 4、尼古拉·布瓦洛(1636-1711) 《诗的艺术》
三、古典主义文学(重点)

古典主义是17世纪欧洲的主要文学思 潮。古典主义是封建中央集权制的产 物,形成和繁荣于法国,随后扩展到 欧洲其他国家。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 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 协的产物。它在创作实践和理论上都 以古希腊罗马艺术为典范,因此被称 为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的两个基础:(新课本 P190)
大密斯: 急躁
玛丽亚娜: 懦弱、无主见
(三)艺术特色
1.成功的间接描写。
2.结构严谨,情节曲折,冲突集中, 层次分明。 3.人物塑造集中夸张,具有高度概括性。
4.喜剧中插入悲剧因素,使喜剧冲突更 加紧张尖锐。 5.表现手法既严谨又灵活。
缺陷:
1. 遵守古典主义“三一-律”,无法 展 示广阔的社会风貌。 2.人物性格类型化、单一一化, 不丰富。 3.结尾比较勉强,不是情节发展 的必然结果。
十七世纪文学的推动者 ——太阳王路易十四

政治上拉拢天主教僧侣和世 袭贵族。 经济上实现重商政策,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文化上设立 法兰西学士院,把文学艺术 纳入政治运行的轨道。

二、各国文学发展概况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的统一
君主制度文学呈现繁荣景象,法国 古典主义文学达到当时欧洲最高水 平
意大利、德国、西班牙的封建复辟, 文学趋于衰落

勒内·笛卡尔(1596年—1650年)的 唯理主义是古典主义的哲学基础。他 的《方法论》是法国第一部重要的哲 学和科学著作,也是欧洲哲学史上的 重要著述。 笛卡尔提出要运用“纯粹的自然而然 的理性”。 专制王权是古典主义产生的政治基础


(一)古典主义文学的思想特 征(老课本P106 新课本P192)


1、古典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2、结合具体作品谈谈古典主义 文学的基本特征
一、十七世纪社会背景
17世纪是欧洲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 社会经济制度剧烈冲突的世纪。1640168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拉开了欧洲 近代史的帷幕,标志着资本主义取代封 建主义已成为历史的必然,但要把封建 主义彻底摧毁还需要有100年的时间。
西班牙的代表是贡戈拉,“夸饰主 义”“贡戈拉主义” 17世纪德国作家格里美豪森《痴儿西 木传》,虽是一部流浪汉小说,但也 具有明显的巴洛克文学特征。
• 17世纪法国贵族沙龙文学也是巴洛克 文学
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
近现代英国历史始于17世纪中叶的英国 资产阶级革命,这是英国资本主义制度 确立和发展的时期,也是英国历史上最 动荡的阶段之一。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时期,散文作品中国绕政治与宗教问题 的论争文章急剧增多。这时期散文的巨 著都具有庄重、严肃以及一种感人的壮 丽特色。
在17世纪最初的20年中,秉承了文艺复兴传统 的人文主义文学还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现实 主义思潮仍在继续发展,莎士比亚、塞万提斯 和维加等人正处在创作的盛期。莎士比亚的 后继者本琼生写了大量现实主义的剧本,维加 的学生和追随者们如吉连德卡斯特罗(15691631)等人的创作也体现着文艺复兴时期的现 实主义风格。但是,随着文化巨人们的去世和 教会势力的加强,人文主义文学运动逐渐衰退, 巴洛克和古典主义相继登上欧洲文学的舞台。
德莱顿的文学批评以古典主义的“理性”和“自然” 为立足点,博采众长,被后人称为"英国文学评论之 父”。
(三)清教徒文学
17世纪,英国新兴资产阶级主张纯洁教会,清 除国教中天主教的影响,因而有“清教徒”之 称。
清教的基本群众是中小工商业者、商贩、手工 业匠人和市民阶层。
清教一方面宣传努力工作、诚实守信、勤俭节 欲;另一方面反对教会礼仪的铺张浪费,并谴 责一切时间物质享受,强调所谓洁身自好的精 神境界。
(一)、主要特征
1、是对世界和生活的丰富性的官能感
受和把这种感受纤毫无遗地表现出来的 欲望。
2、拒绝理性,拒绝古典主义 3、风格夸张,语言雕琢。 4、叙事手法上巴罗克文学多依靠意外 事件的插入改变叙事的方向和线索,以 造就复杂感和丰富感,偶然性的情节。
(二)、作家及作品
意大利的代表是马里诺,长诗《阿多 尼斯》 “马里诺诗体”
四、巴洛克文学
巴洛克文学兴起于17世纪30年代。巴洛克 ( baroque )一词来自葡萄牙语,原义是珍奇 和奇妙,用来形容一种形状不规则的珍珠。 这个词最初被用来形容文艺复兴后期意大利 出现的一种新的建筑风格, 后来又被用于绘 画、音乐和文学。巴洛克文学惯用的主题是 宗教的狂热、灵与肉的冲突和人类在上帝面 前的无能为力;在艺术上刻意雕琢,追求怪异, 用肢离破碎的形式和夸张繁艳的语言表达悲 观颓丧的思想,所以人们又把它称为"夸饰主 义”。巴洛克文学从意大利、西班牙传到英、 法等国。
(四)古典主义的局限性
1、古典主义文学发展到后期,暴露出 明显的局限性,引发了一场"古今之 争”,这是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发起 的一次挑战。 2、沙尔贝洛(1628- -1703) 等人认为 今人应该胜过古人,他们从文学需要发 展的观点出发,要求变革和摆脱桎梏。 3、布瓦洛充当了维护古典主义原则的 角色。这场争论到19世纪才得出结论。

1、(拥护王权)受到王权的直接干预, 在政治思想上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封建割 据,歌颂英明的国王,把文学和现实政治 结合得非常紧密。
2、(尊崇理性)宣扬理性,要求克制个 人情欲。 3、尖锐抨击贵族的奢侈淫逸、腐化堕落, 同时也批判资产阶级的愚顽、附庸风雅和 想成为贵族的心里。


(二)古典主义文学的艺术特 征:
风格:庄严崇高 《熙德》是一部理性与情感,义务与爱 情之间矛盾冲突的悲剧,打破了三一律 规定
彼埃尔· 高乃依的《熙德》
“要成全爱情就得牺牲我的荣誉,要替父亲 报仇,就得放弃我的爱人。一方面是高尚而 严厉的责任,一方面是可爱而专横的爱情! 复仇会引起她的怨恨和愤怒,不复仇会引起 她的蔑视。复仇会使我失去我最甜蜜的希望, 不复仇又会使我不配爱她。”

三一律规定剧本创作必须遵守时间、地点 和行动的一致,即只允许有一个的故事线 索,发生的时间不能超过一天,即24小时, 必须只有一个地点。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理 论家布瓦洛把它解释为“要用一地、一天 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 舞台充实。”
三一律的优缺点:
优点:剧情集中,紧凑。
缺点:人物类型化,千篇一律,千 人一面。

诗歌方面,出现了骑士派诗歌和 以约翰·多恩( 1573-1631 )为 首的玄学派诗歌,他们虽然在主 题上局限性较大,但艺术上都精 雕细琢。
(一)玄学派诗歌
1、诗歌内容:这一派诗歌多写爱情、 隐居生活和宗教感慨。
2、名称来源:玄学派的名称来自于德 莱顿,他称多恩“喜用玄学”。 3、艺术手法:采用畸异的节奏, 独特 的想象和新奇的比喻,从科学、哲学等 领域里借用比喻和象征,依靠畈讽和悖 论,机巧而又理智,但有时流于晦涩。
2)地位:《失乐园》是弥尔顿一生思考的结晶, 是欧洲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被认为是世界文 学史的“文人史诗”典范。 3)《失乐园》该诗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由的崇高 精神,是世界文学史、思想史上的一部极重要 的作品,以史诗一般的磅礴气势揭示了人的原罪 与堕落。
“三一律”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三一律是西方戏剧结构理论之一,是一种 关于戏剧结构的规则。先由文艺复兴时期 意大利戏剧理论家提出,后由法国新古典 主义戏剧家确定和推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