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15432-1995)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
一、目的意义
大气悬浮颗粒物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的固体和液体小滴的混合物,是雾、烟和空气尘埃的主要成分,其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导致人体产生一系列疾病,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污染物。
测定分析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含量,对我们治理大气污染和保护人类自身健康十分重要。
二、采样测定方法
1、仪器和材料
中流量采样器(流量80-120 L/min),分析天平(精度0.1mg),滤膜(聚氯乙烯滤膜),镊子
2、测定方法
(1)滤膜准备:对光检查滤膜是否有针孔或其他缺陷,然后放入分析天平(精度0.1mg)中称重,记下滤膜重量W0(g),将其平放在滤膜袋内。
(2)采样点和采样时间确定:选取华南师范大学正门为采样点,采样时间为2011年3月12日上午8点至晚上20点,天气情况良好,多云,微风,早晚气温变化不大。
(3)仪器准备:安装好空气采样器,打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膜夹,擦去灰尘,取出称过的滤膜平放在滤膜支持网上(绒面向上),用滤膜夹夹紧。
对正,拧紧,使不漏气。
(4)采样:以100 L/min流量采样,每4小时,记录采样流量和现场的温度及大气压,用镊子轻轻取出滤膜,绒面向里对折,放入滤膜袋内。
(5)称量和计算:采样滤膜用分析天平称量(精度0.1mg),记下滤膜重量W1(g),按下式计算总悬浮颗粒物(TSP)含量:
TSP含量(mg/m3)= (W1 - W0)× 1000
Vr
其中,W1—采样后滤膜的重量(g);
W0—采样前滤膜的重量(g);
Vr—换算为参比状态下的累计采样体积(m3)。
颗粒物测定知识点
《环境监测》电子教材颗粒物的测定一、大气中颗粒物的测定项目大气中颗粒物的测定项目有: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及粒度分布的测定、自然降尘量的测定、颗粒物中化学组分的测定。
PM2.51、自然沉降量的测定自然沉降量(降尘)是指从空气中自然降落于地面的颗粒物。
颗粒物的降落不仅取决于粒径和密度,也受地形、风速、降水(包括雨、雪、雹等)等因素的影响。
降尘量为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从大气中沉降的颗粒物的质量,以每月每平方公里面积上所沉降颗粒物的吨数表示(t/km2.30d)。
监测方法采用重量法(GB/T 15265-1994)。
2、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和液体颗粒物的总称,其粒径范围为0.1-100μm。
它不仅包括被风扬起的大颗粒物,也包括烟、雾以及污染物相互作用产生的二次污染物等极小颗粒物。
监测方法采用重量法GB/T15432-1995。
总悬浮颗粒物中主要组分的测定:a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化合物的测定:颗粒物中常需测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化合物有铍、铬、铅、铁、铜、锌、镉、镍、钴、锑、锰、砷。
硒、硫酸根、硝酸根、氯化物等。
它们的含量很低,一般需采用分光光度法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灵敏度高的仪器分析方法进行含量分析。
b 有机化合物的测定:颗粒物中的有机组分很复杂,受到普遍关注的是多环芳烃,如蒽、菲、芘等,其中许多物质具有致癌作用。
3,4苯并芘(简称苯并(a)芘或BaP)就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强致癌物质,采用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或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
: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10µm的颗粒物。
3、PM10: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2.5µm的颗粒物。
4、PM2.5二、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重量法)1、原理总悬浮颗粒物(简称TSP)是指空气中粒径在100μm以下的液体或固体颗粒。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目前多采用重量法。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15432-1995)教学内容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 B T15432-1995)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15432-1995)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网络点击数: 221 更新时间:2008-3-24GB/T15432-19951995-3-25 1995-8-1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1.1 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总悬浮颗粒物的重量法。
1.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合于用大流量或中流量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简称采样器)进行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方法的检测限为0.001mg/m3。
总悬浮颗粒物含量过高或雾天采样使滤膜阻力大于10kPa,本方法不适用。
2 原理通过具有一定切割特性的采样器,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的空气,空气中粒径小于100um的悬浮颗粒物,被截留在已恒重的滤膜上。
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体积,计算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
滤膜经处理后,进行组分分析。
3仪器和材料3.1 大流量或中流量采样器:应按HYQ 1.1—89《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技术要求(暂行)》的规定。
3. 2 孔口流量计:3.2.1 大流量孔口流量计:量程0.7~1.4m3/min;流量分辨率0.01m3/min;精度优于±2%。
3.2.2 中流量孔口流量计:量程70~160L/min;流量分辨率1 L/min;精度优于±2%。
3.3 U型管压差计:最小刻度0.1hPa。
3.4 X光看片机:用于检查滤膜有无缺损。
3.5 打号机:用于在滤膜及滤膜袋上打号。
3.6 镊子:用于夹取滤膜。
3.7 滤膜:超细玻璃纤维滤膜,对0.3μm标准粒子的截留效率不低于99%,在气流速度为0.45m/s 时,单张滤膜阻力不大于3.5kPa,在同样气流速度下,抽取经高效过滤器净化的空气5h,1cm2滤膜失重不大于0.012mg。
3.8 滤膜袋:用于存放采样后对折的采尘滤膜。
袋面印有编号、采样日期、采样地点、采样人等项栏目。
3.9 滤膜保存盒:用于保存、运送滤膜,保证滤膜在采样前处于平展不受折状态。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以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为标题,本文将介绍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方法。
总悬浮颗粒物是指空气中悬浮的固体和液体颗粒物的总和,包括粉尘、烟雾、颗粒状气溶胶等。
测定总悬浮颗粒物的重量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方法的步骤和原理。
一、测定方法步骤1. 准备好所需设备和材料:包括取样器、玻璃纤维滤膜、称量天平、烘箱等。
2.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取样点和取样时间。
一般来说,应选择典型的环境空气污染源附近的取样点,并在不同季节和不同时间段进行连续取样,以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3. 安装好取样器,并将玻璃纤维滤膜放置在取样器中。
4. 开始取样,通常取样时间为24小时。
在取样期间,应注意保持取样器的正常工作状态,避免外部因素对取样结果的影响。
5. 取样结束后,将玻璃纤维滤膜取出,放置在干燥的环境中,以便后续的称量和分析。
6. 将干燥的滤膜放入烘箱中加热,使其完全干燥。
7. 使用精密电子天平称量滤膜的质量。
在称量前后要进行校准,确保称量结果的准确性。
8. 计算总悬浮颗粒物的质量。
将滤膜的质量减去滤膜本身的质量,即可得到总悬浮颗粒物的质量。
二、测定原理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是基于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进行的。
在取样过程中,环境空气中的颗粒物被吸附在滤膜上,形成了一层颗粒物的沉积物。
通过称量滤膜的质量的变化,可以间接测定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质量。
三、注意事项1. 在进行取样和称量时,应避免外部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例如,在称量滤膜前后要进行校准,以减小称量误差。
2. 在取样期间,应妥善保管取样器,防止被污染或损坏。
同时,要确保取样器的密封性能良好,避免颗粒物的外部污染。
3. 在进行测定时,应注意操作规范,防止误差的产生。
例如,在称量滤膜时,要避免手部的直接接触,以免对滤膜产生污染或损坏。
四、总结通过重量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质量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其原理简单、操作方便。
《环境空气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GBT15432-1995
《环境空气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GB/T15432-1995分析采样适用范围大流量或中流量仪器采集空气中TSP检出限0.001mg/m³采样仪器中流量大流量孔口流量计中流量孔口流量计:70-160L/min,进度±2%,分辨率1L/min 大流量孔口流量计:0.7-1.4m³/min,精度±2%,分辨率0.01m³/min滤膜超细玻璃纤维滤膜抽经高效过滤器净化的空气5h,1cm2滤膜失重不大于0.012mg。
采样分析仪器恒温恒湿箱:15-30℃可调,精度±1℃;相对湿度控制在50±5%,可连续工作分析步骤分析天平大流量采样滤膜,称重范围≥10g,感量1mg,标准差≤2mg 中流量采样滤膜,称重范围≥10g,感量0.1mg,标准差≤0.2mg采样后的滤膜在恒温恒湿箱中,与干净滤膜平衡条件相同的温度、湿度,平衡24h。
称量平衡后的滤膜,记下滤膜重量W1,滤膜增重,大流量滤膜不少于100mg,中流量滤膜不少于10mg计算滤膜恒重将滤膜放在恒温恒湿箱中平衡24h,平衡温度取15-30℃中任一点,记录平衡温度与湿度。
称重平衡后的滤膜,记下滤膜重量W0方法再现性2台TSP采样器,安放位置不大于4m、不少于2m时,同时采样测定TSP含量,相对偏差不大于15%滤膜恒重打开采样头顶盖,去除滤膜夹,用清洁干布擦去采样头内及滤膜夹的灰尘恒重过的滤膜毛面向上,安放好滤膜,对正,拧紧,使之不漏气,按照仪器使用说明,设置采样时间,即可开始采样样品采集完后,打开采样头,用镊子取下滤膜,采样面向里,将滤膜对折,放入滤膜袋中。
取滤膜时,如发现滤膜损坏或滤膜上的尘边缘轮廓不清,滤膜安装歪斜,说明漏气,则本次采样作废,重新采样。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以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为标题,本文将介绍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方法和测定过程。
一、引言环境空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100微米的颗粒物,包括可见颗粒物和细颗粒物。
这些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有重要影响,因此准确测定环境空气中的TSP浓度是必要的。
二、测定方法重量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环境空气中TSP浓度的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将空气中的颗粒物捕集到滤膜上,然后将滤膜称重,计算出颗粒物的质量浓度。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测定点位,安装好采样设备并校准。
2. 采样:将预先准备好的滤膜安装在采样器上,打开采样器开始采样,一般采样时间为24小时。
3. 滤膜处理:采样结束后,将滤膜取下,放置在恒温恒湿条件下等待静置,以消除静电等影响。
4. 称重:使用精密天平将滤膜进行称重,记录下质量值。
5. 计算:根据测定时间和滤膜的有效面积,计算出单位体积的颗粒物质量。
6. 数据分析:根据测定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价,得出空气中TSP的浓度。
四、注意事项1. 在采样过程中,应注意采样器的正常运行,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数据不准确。
2. 在滤膜处理过程中,要避免手指直接接触滤膜,以免污染样品。
3. 在称重过程中,要保持天平的准确性,避免外界因素干扰称重结果。
4. 在数据分析中,应注意对测定结果的合理解释和评价,避免片面或错误的结论。
五、结果与讨论通过重量法测定环境空气中TSP的浓度,可以得到准确的数据,用于评价空气质量和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同时,这种测定方法简单易行,成本较低,适用于大规模的监测工作。
六、结论重量法是一种准确可靠的测定环境空气中TSP浓度的方法。
通过合理的实验步骤和仪器设备的选择,可以得到准确的测定结果,为环境保护和空气质量监测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七、展望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对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测定要求越来越高。
B5 大流量采样重量法则测定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环境监测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甲烷总烃不确定的贡献最大。
编写人:刘保献李振声(北京市环境保护检测中心)B5 大流量采样重量法则测定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1 监测方法1.1 方法依据依据GB/T15432—1995《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总量法》,对测定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1.2 方法原理通过具体有一定切割特性的采样器,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的空气,空气中粒径小于100µm的悬浮粒物,被截留在已恒温的滤膜上。
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体积,计算总悬浮颗粒物的质量浓度。
1.3 操作步骤1.3.1 大流量采样器流量的校准新购置或经维修后的采样器在正常运行采样之前,需进行流量校准;正常使用的采样器需定期校准。
校准需使用计量机构核定的或经流量传递核定的流量计校准。
1.3.2 空白滤膜的准备1.3.2.1 空白滤膜的检查和打号接通X光看光片电源,用镊子夹住空白滤膜,贴放于看光片前,仔细查看,是否有针孔或残缺。
每张滤膜在使用前均需用看光片检查,舍弃有针孔、颜色不均匀或有任何残缺的滤膜。
在选中的滤膜光滑表面的两个对角上,用打号机给出厂时未编号的滤膜编号。
滤膜编号为6位,前两位是年份的后两位数字,后四位是序列号。
1.3.2.2 滤膜的平衡处理和称量将空白滤膜整齐地水平放置在温度(25+1)°c、相对湿度40%+2%恒温恒湿的平衡室平衡,滤膜间应保持距离,避免重叠。
平衡时间应大于24h方可称量。
小心打开天平托盘,用镊子将滤膜轻放在托盘上,盖上托盘盖,待闪动的光标消失后进行读数并记录。
然后将滤膜取出,待天平自动回零后进行下一次称重。
若天平没有自动回零,手动按O/T键,将其回零。
连续称重三次,记录滤膜的编号和三次称量值。
将称量过的滤膜平展储存于滤膜盒内备用。
1.3.3 采样1.3.3.1 打开采样器顶盖,取出滤膜盖板,用清洁干布擦去采样托盘的灰尘。
1.3.3.2 将已编号并称量过的滤膜毛面向上,放在滤膜架上,然后放滤膜夹,对正,拧紧,使其不漏气。
环境监测空气、废气现场采样技术要求(采样流量等).
10、甲醛
空气
便携式甲醛测定仪器法
酚试剂分光光度法
5ml吸收液(酚试剂)
大气综合采样器
0.5L/min
10L
2~5℃存放,2天内分析完毕。以防止甲醛被氧化
气泡吸收管
多孔玻板吸收管
尽量选用棕色吸收管。
样品运输、存放时应避光。
GB/T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将已编号并称重滤膜绒面向上,放在滤膜支持网上,放上滤膜夹,对正,拧紧,使不漏气。
样品采完后,打开采样头,用镊子轻轻取下滤膜,采样面向里,将滤膜对折,放入号码相同的滤膜带中。
样品采完后,尘膜在恒温箱中,与干净滤膜平衡条件相同温度、湿度、平衡24小时。
滤膜称量精确到0.1mg。
GB/T15432-95
《环境空气总悬浮物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
样品采完后,尘膜在恒温箱中,与干净滤膜平衡条件相同温度、湿度,平衡24小时。
滤膜称量精确到0.1mg。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见200页
项目
采样方法
采气流量
采气量/采样时间
样品保存时间
吸收瓶
其他特殊要求
标准号
12、苯系物(苯、甲苯、乙苯、二甲苯、苯乙烯、乙丙烯)
空气
气相色谱法
大气综合采样器
活性炭采样管
0.2~0.6L/min
20-120min(空气)
避光保存,尽快分析。4℃冷藏保存
/
采样后采样管两端密封。采样时采样管因垂直向上进行采样。
GB/T14677-93《空气质量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见598页
环境空气总悬浮物颗粒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环境空气总悬浮物颗粒的测定作业指导书一、执行标准环境空气总悬浮物颗粒的测定重量法GB/T15432-1995。
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用大流量或中流量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简称采样器)进行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方法的检3。
总悬浮颗粒物含量过高或雾天采样使滤测限为0.001mg/m膜阻力大于10kPa时,本方法不适用。
三、测定原理通过具有一定切割特性的采样器,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的空气,空气中粒径小于100um的悬浮颗粒物,被截留在已恒重的滤膜上。
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体积,计算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
滤膜经处理后,进行组分分析。
四、仪器设备、常用的实验室仪器。
1.2、大流量或中流量采样器:应按HYQ1.1—89《总悬浮颗粒物采样技术要求(暂行)》的规定。
3、孔径流量计;3/min;流量分~1.4m(1)大流量孔径流量计:量程0.73/min;精度优于20.01m辨率%。
3/min160m;流量分)中流量孔径流量计:量程70~2(辨率1L/min;精度优于2%。
4、U型管压差计:最小刻度0.1hPa。
5、X光看片机:用于检查滤膜有无缺损。
6、打号机:用于在滤膜及滤膜袋上打号。
7、镊子:用于夹取滤膜。
8、滤膜:超细玻璃纤维滤膜,对0.3um标准粒子的截留效率不低于99%,在气流速度为0.45m/s时,单张滤膜阻力不大于3.5kPa,在同样气流速度下,抽取经高效过滤器净2滤膜失重不大于0.012mg。
,化的空气5h1cm9、滤膜袋:用于存放采样后对折的采尘滤膜。
袋面印有编号、采样日期、采样地点、采样人等项目栏。
.10、滤膜保存盒:用于保存、运送滤膜,保证滤膜在采样前处于平整不受折状态。
11、恒温恒湿箱:箱内空气温度要求在15~30℃范围内连续可调,控温精度±1℃;箱内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0±5)%。
恒温恒湿箱可连续工作。
12、天平:(1)总悬浮颗粒物大盘天平:用于大流量采样滤膜称量。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
目次前言 (ii)1适用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方法原理 (1)5试剂和材料 (2)6仪器和设备 (2)7样品 (2)8分析步骤 (3)9结果计算与表示 (3)10精密度 (4)11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4)附录A(资料性附录)采样器流量检查校准方法 (6)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重量法。
本标准与《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15432-1995)相比,主要差异如下:——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三章内容。
——细化分解样品、分析步骤、结果与计算三章内容,增加对样品保存的规定。
——修改该方法检出限的规定,明确检出限的测定条件。
——加严对天平精度的要求。
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国家环保局发布的《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15432-1995)在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实施中停止执行。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河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青海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和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本标准验证单位:北京鹏宇昌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省廊坊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西宁市环境监测站、青岛崂山应用技术研究所和青岛容广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天虹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年□□月□□日批准。
本标准自20□□年□□月□□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重量法。
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的手工测定,同时适用于无组织排放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手工测定。
总悬浮颗粒物
总悬浮颗粒物作业指导书(依据标准:GB/T15432-1995 )大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15432-1995)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1.1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总悬浮颗粒物的重量法。
1.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用大流量或中流量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简称采样器)进行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方法的检测限为0.001mg/m3。
总悬浮颗粒物含量过高或雾天采样使滤膜阻力大于10kPa时,本方法不适用。
2.原理通过具有一定切割特性的采样器,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的空气,空气中粒径小于100um的悬浮颗粒物,被截留在已恒重的滤膜上。
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体积,计算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
滤膜经处理后,进行组分分析。
3.仪器和器材3.1大流量或中流量采样器:应按HYQ1.1—89《总悬浮颗粒物采样技术要求(暂行)》的规定。
3.2孔径流量计;3.2.1大流量孔径流量计:量程0.7~1.4m3/min;流量分辨率0.01m3/min;精度优于2%。
3.2.2中流量孔径流量计:量程70~160m3/min;流量分辨率1L/min;精度优于2%。
3.3U型管压差计:最小刻度0.1hPa。
3.4X光看片机:用于检查滤膜有无缺损。
3.5打号机:用于在滤膜及滤膜袋上打号。
3.6镊子:用于夹取滤膜。
3.7滤膜:超细玻璃纤维滤膜,对0.3um标准粒子的截留效率不低于99%,在气流速度为0.45m/s时,单张滤膜阻力不大于3.5kPa,在同样气流速度下,抽取经高效过滤器净化的空气5h,1cm2滤膜失重不大于0.012mg。
3.8滤膜袋:用于存放采样后对折的采尘滤膜。
袋面印有编号、采样日期、采样地点、采样人等项目栏。
3.9滤膜保存盒:用于保存、运送滤膜,保证滤膜在采样前处于平整不受折状态。
3.10恒温恒湿箱:箱内空气温度要求在15~30℃范围内连续可调,控温精度±1℃;箱内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0±5)%。
环境空气、废气现场采样技术要求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见682页
废气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50ml吸收液(水)
0.5-1.0Lmin
5—20min
项目
采样方法
采气流量
采气量/采样时间
样品保存时间
吸收瓶
其他特殊要求
标准号
11、可吸入颗粒物(PM10)
重量法(中流量):
玻璃纤维滤膜(恒重)
0。2~0。6L/min
20—120min(空气)
避光保存,尽快分析。4℃冷藏保存
/
采样后采样管两端密封.采样时采样管因垂直向上进行采样。
GB/T14677-93《空气质量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见598页
废气
活性炭采样管,如浓度过高可以使用针筒或气袋
采集工艺尾气时控制在5分钟内
GB/T15434—95《环境空气氟化物质量浓度的测定滤膜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废气
50ml吸收液(0。3mol/L NaOH溶液)串联
大气综合采样器
0。5~2.0L/min
5-20min
一周
多孔玻板吸收瓶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见486页HJ/T67—2001《大气固定污染源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7、苯胺类
空气和废气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引起管(内装玻璃纤维滤料)20ml或50ml吸收液(0.01mol/L硫酸溶液)
大气综合采样器
0.5~1.0L/min
5~20min
避光保存,两天内完成分析.2~5℃可存放一周。
多孔玻板吸收瓶
选择棕色吸收管。
采样、运输时避光。
环境监测标准清单
环境监测标准清单序号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备注1.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 15432-19952.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HJ618-20113.环境空气降尘的测定重量法GB/T 15265-19944.《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5.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沥青烟的测定重量法HJ/T 45-19996.环境空气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HJ479-20097.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HJ/T167-20048.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HJ/T43-19999.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HJ 692-201410.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试行)HJ/T76-200711.空气质量一氧化碳的测定GB/T 9801-198812.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一氧化碳的测定HJ/T44-199913.环境空气氟化物质量浓度的测定HJ480-200914.环境空气二氧化氮的测定GB/T 15435-199515.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HJ504-200916.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HJ482-20091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HJ/T 57-200018.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HJ 629-201119.环境空气和废气氨的测定HJ533-200920.工业废气耗氧值和氧化氮的测定GB 4921-198521.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铬酸雾的测定HJ/T 29-199922.大气固定污染源镍的测定HJ/T 63.1-200123.大气固定污染源镉的测定HJ/T 64.1-2001序号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备注24.大气固定污染源镉的测定HJ/T 64.2-200125.大气固定污染源锡的测定HJ/T 65-200126.环境空气铅的测定GB/T 15264-199427.环境空气铅的测定(暂行)HJ539-200928.空气质量苯胺类的测定GB/T 15502-199529.固定污染源排气中甲醇的测定HJ/T33-199930.空气质量硝基苯类(一硝基和二硝基化合物)的测定GB/T 15501-199531.空气质量甲醛的测定GB/T 15516-199532.环境空气总烃的测定HJ604 -201133.空气质量三甲胺的测定GB/T 14676-199334.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HJ584-201035.空气质量二硫化碳的测定GB/T 14680-199336.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 附录C37.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HJ/T 167-200438.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HJ/T38-199939.环境空气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HJ645-201340.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199641.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苯基醚类化合物GBZ/T160.53-200442.固定污染源排放低浓度颗粒物(烟尘)质量浓度的测定ISO 12141-200243.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酚类化合物的测定HJ/T 32-1999水和废水(含生活饮用水)44.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6-200645.《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序号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备注46.水质总砷的测定GB/T 7485-198747.水质汞、砷、硒、铋和锑的测定HJ 694-201448.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GB/T 7475-198749.水质铁、锰的测定GB/T 11911-198950.大气降水中钠钾的测定GB/T 13580.12-199251.水质钾和钠的测定GB 11904-198952.水质水温的测定GB/T 13195-199153.水质pH值的测定GB/T 6920-198654.水质溶解氧的测定HJ 506-200955.水质溶解氧的测定GB 7489-198756.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GB/T 11914-198957.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HJ/T 399—200758.水质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GB/T 11892-198959.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HJ 505-200960.水质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HJ/T 86-200261.水质氨氮的测定HJ 535-200962.水质总磷的测定GB/T 11893-198963.水质总氮的测定HJ636-201264.水质氟化物的测定GB/T 7484-198765.水质六价铬的测定GB/T 7467-198766.水质总铬的测定GB/T 7466-198767.水质铬的测定HJ 757-201568.水质氰化物的测定HJ 484-2009序号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备注水质挥发酚的测定69.HJ 503-200970.水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GB/T 7494-1987 水质硫化物的测定71.GB/T 16489-199672.水质硫化物的测定HJ/T 60-2000水质硫酸盐的测定(试行)73.HJ/T 342-2007大气降水中硫酸盐测定第二篇74.GB/T 13580.6—199275.水质氯化物的测定GB/T 11896-1989水质硝酸盐氮的测定76.GB/T 7480-198777.水质亚硝酸盐氮的测定GB/T 7493-198778.水质色度的测定铂(GB/T 11903-1989)79.水质浊度的测定GB/T 13200-199180.水质钙和镁总量的测定GB7477-87大气降水中钙、镁的测定81.GB/T 13580.13-199282.水质总钴的测定HJ 550—200983.水质钡的测定HJ 603-201184.水质镍的测定GB/T 11912-198985.水质苯系物的测定GB/T 11890-198986.水质氯苯的测定HJ/T 74-200187.水质悬浮物的测定GB/T 11901-198988.大气降水电导率的测定方法GB/T 13580.3-199289.水质汞、砷、硒、铋和锑的测定HJ694-2014水质银的测定90.GB/T 11907-8991.水质二硫化碳的测定GB/T 15504-1995序号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备注92.水质全盐量的测定HJ/T 51-199993.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94.河流流量测验规范GB/T50179-199395.《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96.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有机物综合指标GB/T5750.7-2006 197.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HJ586-201098.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HJ637-201299.水质甲醛的测定HJ601-2011100.水质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GB/T11889-89101.水质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HJ620-2011102.水质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测定HJ592-2010103.水质钒的测定HJ 673-2013104.水质钒的测定GB/T 15503-1995105.水质硼的测定HJ/T 49-1999106.水质铊的测定HJ 748-2015107.水质铍的测定HJ/T 58-2000108.水质铍的测定HJ/T 59-2000固体废物109.固体废物镍的测定GB/T 15555.9-1995110.固体废物总铬的测定GB/T 15555.6-1995111.固体废物总铬的测定GB/T 15555.5-1995112.固体废物铜、锌、铅、镉的测定GB/T 15555.2-1995113.固体废物六价铬的测定GB/T 15555.4-1995序号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备注114.固体废物总汞的测定GB/T 15555.1-1995115.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附录E 固体废物砷、锑、铋、硒的测定)GB 5085.3-2007116.固体废物氟化物的测定GB/T 15555.11-1995117.前处理: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HJ/T299-2007 118.及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HJ/T300-2007119.分析: 水质氰化物的测定HJ484-2009120.固体废物腐蚀性的测定GB/T15555.12-1995121.固体废物汞、砷、硒、铋、锑的测定HJ 702-2014 122.固体废物铍镍铜和钼的测定HJ 752-2015 123.固体废物镍和铜的测定HJ 751-2015土壤124.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GB/T 17141-1997125.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GB/T 17140-1997126.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GB/T 17141-1997127.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GB/T17140-1997128.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第2部分:土壤中总砷的测定GB/T 22105.2-2008129.土壤质量总砷的测定GB/T 17135-1997130.土壤质量铜、锌的测定GB/T 17138-1997131.土壤质量总铬的测定HJ 491—2009132.土壤质量镍的测定GB/T 17139-1997133.土壤和沉积物汞、砷、硒、铋、锑的测定HJ 680-2013134.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第1部分:土壤中总汞的测定GB/T 22105.1-2008135.土壤干物质和水分的测定HJ 613-2011序号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备注136.土壤中pH值的测定NY/T 1377-2007137.土壤水溶性和酸溶性硫酸盐的测定HJ635-2012138.土壤中锰的测定《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方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1992年139.土壤有机碳的测定HJ615-2011140.水、土中有机磷农药测定GB/T14552-2003环境噪声141.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142.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143.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144.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22337—2008145.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HJ640-2012 146.声学环境噪声的描述、测量与评价第2部分:环境噪声级测定GB/T3222.2-2009147.《声环境质量标准》附录 A GB3096-2008148.声学机器和设备发射的噪声工作位置和其他指位置发射声压级的测量现场简易法GB/T17248.3—1999。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15432-1995).docx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15432-1995)佚名文章网络点击数: 221 更新时间: 2008-3-24GB/T15432-19951995-3-251995-8-1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1.1 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总悬浮颗粒物的重量法。
1.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合于用大流量或中流量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 (简称采样器 )进行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方法的检测限为0.001mg/m3。
总悬浮颗粒物含量过高或雾天采样使滤膜阻力大于10kPa,本方法不适用。
2原理通过具有一定切割特性的采样器,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的空气,空气中粒径小于 100um 的悬浮颗粒物,被截留在已恒重的滤膜上。
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体积,计算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
滤膜经处理后,进行组分分析。
3仪器和材料3.1 大流量或 xx 流量采样器:应按 HYQ1.1—89《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技术要求(暂行 )》的规定。
3.2xx 流量计:3.2.1 大流量 xx 流量计:量程0.7~1.4m3/min;流量分辨率0.01m3/min;精度优于±2%。
3.2.2xx 流量 xx 流量计:量程 70~160L/min;流量分辨率 1 L/min;精度优于±2%。
3.3 U 型管压差计:最小刻度0.1hPa。
3.4 X 光看片机:用于检查滤膜有无缺损。
3.5 打号机:用于在滤膜及滤膜袋上打号。
3.6 镊子:用于夹取滤膜。
3.7 滤膜:超细玻璃纤维滤膜,对0.3μm 标准粒子的截留效率不低于99%,在气流速度为0.45m/s 时,单张滤膜阻力不大于3.5kPa,在同样气流速度下,抽取经高效过滤器净化的空气 5h,1cm2 滤膜失重不大于0.012mg。
3.8 滤膜袋:用于存放采样后对折的采尘滤膜。
袋面印有编号、采样日期、采样地点、采样人等项栏目。
3.9 滤膜保存盒:用于保存、运送滤膜,保证滤膜在采样前处于平展不受折状态。
中级职称环境监测人员考试-室内空气试题
第一章环境空气和废气第一节环境空气采样分类号:G1主要内容①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4-2005)②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③布点与采样《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④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HJl4-1996)一、填空题1.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μm的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PM10)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μm的颗粒物。
②答案:100 102.氮氧化物是指空气中主要以和形式存在的氮的氧化物的总称。
②答案:一氧化氮二氧化氮3.从环境空气监测仪器采样口或监测光束到附近最高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至少是该障碍物高出采样口或监测光束距离的倍以上。
③答案:两4.气态污染物的直接采样法包括采样、采样和采样。
③答案:注射器采气袋固定容器法5.气态污染物的有动力采样法包括:法、法和法。
③答案:溶液吸收填充柱采样低温冷凝浓缩6.影响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分布和存在形态的气象参数主要有、、、湿度、压力、降水以及太阳辐射等。
③答案:风速风向温度7.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采样方法主要有:法和法。
③答案:滤料自然沉降8.在环境空气采样期间,应记录采样、、气样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①答案:流量时间9.在环境空气颗粒物采样时,采样前应确认采样滤膜无和,滤膜的毛面向上;采样后应检查确定滤膜无,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清晰,否则该样品膜作废,需要重新采样。
①答案:针孔破损破裂10.使用吸附采样管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时,采样前应做试验,以保证吸收效率或避免样品损失。
①答案:气样中污染物穿透11.环境空气24h连续采样时,采样总管气样入口处到采样支管气样入口处之间的长度不得超过 m,采样支管的长度应尽可能短,一般不超过m。
①答案:3 0.512.在地球表面上约 km的空间为均匀混合的空气层,称为大气层。
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的地球表面上空 km范围,叫对流层,特别是地球表面上空2km的大气层受人类活动及地形影响很大。
烟气现场监测题库假答案
烟气现场监测题库假答案分类号:G3-1主要内容①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的测定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HJ/T 398-2007)②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 5468-1991)③烟气黑度的测定测烟望远镜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④烟气黑度的测定林格曼黑度图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一、填空题1.林格曼黑度图法测定烟气黑度时,观察烟气的仰视角不应,一般情况下不宜大于45°,应尽量避免在过于的角度下观测。
①③答案:太大陡峭2.林格曼黑度图法测定烟气黑度时,如果在太阳光下观察,应尽可能使照射光线与视线成。
①③答案:直角3.标准林格曼黑度图全黑代表林格曼黑度级。
①③答案:54.林格曼黑度图法测定烟气黑度的原理是:把林格曼黑度图放在适当的位置上,使图上的黑度与烟气的黑度相比较,凭对烟气的黑度进行评价。
①③答案:视觉5.测烟望远镜法测定烟气黑度中,现场记录应包括工厂名称、排放地点、设备名称、、、、风向和天气状况等。
②答案:观测者姓名观测者与排放源的相对位置观测日期6.测烟望远镜法测定烟气黑度时,连续观测时间应不少于 min。
②答案:307.测烟望远镜法测定烟气黑度时,应在白天进行观测,观测烟气部位应选择在烟气黑度最大的地方,且该部分应没有存在。
②答案:水蒸气二、判断题林格曼黑度5级的确定原则是:在观测过程中出现5级林格曼黑度时,烟气的黑度按5级计。
( )①③答案:正确三、选择题1.林格曼黑度4级的确定原则是:30min内出现4级及以上林格曼黑度的累计时间超过min时,烟气的黑度按4级计。
( )①③A. 1 B.2 C. 3 D.4答案:B2.测烟望远镜法测定烟气黑度时,观测者可在离烟囱 m远处进行观测。
( )② A.50~300 B. 10~50 C.50~100 D.300~500答案:A参考文献[1] 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的测定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HJ/T398-2007).[2] 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5468-1991).[3]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4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命题:段再明审核:武桂桃梁富生(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分类号:G3-2主要内容①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HJ/T57-2000)②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③氮氧化物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④一氧化碳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一、填空题1.定电位电解法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二氧化硫时,定电位电解传感器主要由电解槽、电解液和电极组成,传感器的三个电极分别称为、参比电极、,简称S.R.C。
空气废气、水、土壤、固废检出限、有效数字位数等
3
3
配置吸收液1ml相当于2.5ug或5.0ug臭氧
7
氨
环境空气 氨的测定氨的测定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HJ 534-2009
吸收液10mL采集1-4L,检出限0.025 mg/m3;吸收液10mL采集25L,检出限0.004mg/m3;
3
3
2℃~5℃可保存7天
采集50L,吸收液10ml,检出限0.01 mg/m3;采集300L检出限0.001 mg/m3
3
采集50L,保留2位;采集300L保留3位
空气、废气
16
氟化物
环境空气 氟化物的测定滤膜采样氟离子选择电极法HJ 480-2009
采集6m3,检出限0.9 mg/m3
3
2
保存不加干燥剂的干燥器40天
大气固定污染源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HJ/T 67-2001
天平感量0.1mg,采集108 m3检出线:0.010mg/m3
3
3
3
PM2.5
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HJ 618-2011
3
3
以ug/m3计算,结果保留到整数位
4
二氧化硫
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 482-2009
吸收液10mL采集30L,检出限0.007 mg/m3;吸收液50mL采集288L,试份10mL检出限0.004 mg/m3;
采集10m3,Ni0.5ug/m3Cu0.2ug/m3Zn0.3 ug/m3Cr0.4 ug/m3Mn0.2ug/m3
将滤膜制成10.0mL的样品
27
铅及其化合物
环境空气 铅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539-20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15432-1995)
佚名文章
网络点击数:221更新时间:2008-3-24GB/T15432-1995
1995-3-25 1995-8-1
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1.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总悬浮颗粒物的重量法。
1.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合于用大流量或中流量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简称采样器)进行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方法的检测限为
0.001mg/m3。
总悬浮颗粒物含量过高或雾天采样使滤膜阻力大于
10kPa,本方法不适用。
2原理
通过具有一定切割特性的采样器,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的空气,空气中粒径小于100um的悬浮颗粒物,被截留在已恒重的滤膜上。
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体积,计算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
滤膜经处理后,进行组分分析。
3仪器和材料
3.1大流量或xx流量采样器:
应按HYQ
1.1—89《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技术要求(暂行)》的规定。
3. 2xx流量计:
3.2.1大流量xx流量计:
量程
0.7~
1.4m3/min;流量分辨率
0.01m3/min;精度优于±2%。
3.2.2xx流量xx流量计:
量程70~160L/min;流量分辨率1 L/min;精度优于±2%。
3.3 U型管压差计:
最小刻度
0.1hPa。
3.4 X光看片机:
用于检查滤膜有无缺损。
3.5打号机:
用于在滤膜及滤膜袋上打号。
3.6镊子:
用于夹取滤膜。
3.7滤膜:
超细玻璃纤维滤膜,对
0.3μm标准粒子的截留效率不低于99%,在气流速度为0.45m/s时,单张滤膜阻力不大于
3.5kPa,在同样气流速度下,抽取经高效过滤器净化的空气5h,1cm2滤膜失重不大于
0.012mg。
3.8滤膜袋:
用于存放采样后对折的采尘滤膜。
袋面印有编号、采样日期、采样地点、采样人等项栏目。
3.9滤膜保存盒:
用于保存、运送滤膜,保证滤膜在采样前处于平展不受折状态。
3.10恒温恒湿箱:
箱内空气温度要求在15~30℃范围内连续可调,控温精度±1℃;箱内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50±5)%。
恒温恒湿箱可连续工作。
3.11天平:
3.11.1总悬浮颗粒物大盘天平:
用于大流量采样滤膜称量。
称量范围≥10g;感量1mg;再现性(标准
差)≤2mg。
3.11.2分析天平:
用于中流量采样滤膜称量。
称量范围≥10g;感量
0.1mg;再现性(标准差)≤
0.2mg。
4采样器的流量校准
4.1新购置或维修后的采样器在启用前,需进行流量校准;正常使用的采样器每月需进行一次流量校准。
4.2流量校准步骤:
4.2.1计算采样器工作点的流量:
采样器应工作在规定的采气流量下,该流量称为采样器的工作点。
在正式采样前,需调整采样器,使其工作在正确的工作点上,按下述步骤进行:
采样器采样口的抽气速度W为
0.3m/s。
大流量采样器的工作点流量QH(m3/min)为
QH=
1.05 ……………………
(1)
中流量采样器的工作点流量QM(L/min)为
QM=60 000W ×A ………………………
(2)
式中:
A——采样器采样口截面积,m2。
将QH或QM计算值换算成标况下的流量QHN (m3/min)或QMN (L/min)
QHN=(QHPTN)/(TPN) ……………………………
(3)
QMN=(QMPTN)/(TPN) ……………………………
(4)
log10P=log
101.3—h18 400 ………………………………
(5)
式中:
T——测试现场月平均温度,K;
PN——标况压力,
101.3kPa;
TN——标况温度,273K;
P——测试现场平均大气压,kPa;
h——测试现场xx,m。
将式
(6)中QN用QHN或QMN代入,求出修正项Y,再按式
(7)计算△H(Pa)
Y=BQN+A …………………………………
(6)
式中斜率B和截距A由孔口流量计的标定部门给出。
△H=(Y2pNT)/(PTN) ………………………………
(7)
4.2.2采样器工作点流量的校准:
打开采样头的采样盖,按正常采样位置,放一张干净的采样滤膜,将孔口流量计的接口与采样头密封连接。
xx流量计的取压口接好压差计。
接通电源,开启采样器,待工作正常后,调节采样器流量,使孔口流量计压差值达到式
(7)计算的△H值。
校准流量时,要确保气路密封连接,流量校准后,如发现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不清晰或滤膜安装歪斜等情况,可能造成漏气,应重新进行校准。
校准合格的采样器,即可用于采样,不得再改动调节器状态。
5总悬浮颗粒物含量测试
5.1滤膜准备
5.1.1每张滤膜均需用X光看片机进行检查,不得有针孔或任何缺陷。
在选中的滤膜光滑表面的两个对角上打印编号。
滤膜袋上打印同样编号备用。
5.1.2将滤膜放在恒温恒湿箱中平衡24h,平衡温度取15~30℃中任一点,记录下平衡温度与湿度。
5.1.3在上述平衡条件下称量滤膜,大流量采样器滤膜称量精确到1 mg,中流量采样器滤膜称量精确到
0.1 mg。
记录下滤膜重量W0(g)。
5.1.4称量好的滤膜平展地放在滤膜保存盒中,采样前不得将滤膜弯曲或折叠。
5.2安放滤膜及采样
5.2.1打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膜夹。
用清洁干布擦去采样头内及滤膜夹的灰尘。
5.2.2将已编号并称量过的滤膜绒面向上,放在滤膜支持网上,放上滤膜夹,对正,
拧紧,使不漏气。
安好采样头顶盖,按照采样器使用说明,设置采样时间,即可启动采样。
5.2.3样品采完后,打开采样头,用镊子轻轻取下滤膜,采样面向里,将滤膜对折,放入号码相同的滤膜袋中。
取滤膜时,如发现滤膜损坏,或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不清晰、滤膜安装歪斜(说明漏气),则本次采样作废,需重新采样。
5.3尘膜的平衡及称量
5.3.1尘膜在恒温恒湿箱中,与干净滤膜平衡条件相同的温度、湿度,平衡24h。
5.3,2在上述平衡条件下称量滤膜,大流量采样器滤膜称量精确到1 mg,中流量采样器滤膜称量精确到
0.1mg。
记录下滤膜重量W1(g)。
滤膜增重,大流量滤膜不小于100mg,中流量滤膜不小于10mg。
5.4计算
总悬浮颗粒物含量(μg/m3)=K×(W1-W0)/QN×t ……………………………
(8)
式中:
t——累积采样时间,min;
QN——采样器平均抽气流量,即式
(3)或式
(4)QHN或QMN的计算值;
K——常数,大流量采样器K=1×106;中流量采样器K=1×109。
6测试方法的再现性
当两台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安放位置相距不大于4m、不少于2m时,同时采样测定总悬浮颗粒物含量,相对偏差不大于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