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高二语文古诗中的意象鉴赏教案
《古诗文鉴赏》中的意象教案

《古诗文鉴赏》中的意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古诗文鉴赏》教材中的第三章第一节:“意象的把握”。
详细内容包括对意象的基本理解、意象在古诗文中承载的意义、如何通过意象领悟诗文的深层情感和艺术境界。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意象的基本概念,能够识别古诗文中的常见意象。
2. 学会分析意象在诗文中的作用,解读作者通过意象传达的情感与意境。
3. 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激发他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意象的深层含义解读及其在诗文中的作用分析。
教学重点:意象的识别和意象情感的准确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黑板。
学具:古诗文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秋天的落叶和夕阳,引导学生感受自然景象带来的情感体验,从而引入意象的概念。
2. 理论讲解(15分钟):介绍意象的定义、分类以及在古诗文中的功能。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静夜思》为例,分析诗中的“床前明月光”和“疑是地上霜”两个意象如何构建诗的意境。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析《登鹳雀楼》中的意象,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组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意象在各自喜爱古诗中的作用,每组选代表分享。
6. 情境体验(10分钟):让学生闭上眼睛,听教师朗读《钱塘湖春行》,感受诗中的意象,分享内心体验。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意象的把握”。
2. 主要内容:意象定义意象分类意象功能意象例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江雪》中的意象,并写出至少三种意象所表达的情感。
2. 答案示例:千山鸟飞绝:孤独、寂静万径人踪灭:荒凉、遗世独立孤舟蓑笠翁:坚持、高洁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课堂的互动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效果,适时调整教学策略。
拓展延伸部分,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更多含有意象的古诗文,并尝试创作以意象为主题的短诗,下节课分享交流。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意象的深层含义解读及其在诗文中的作用分析。
《古诗文鉴赏》中的意象教案

《古诗文鉴赏》中的意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古诗文鉴赏》教材第四章“意象的艺术”,详细内容包括:意象的概念与分类、意象在古诗文中的功能与作用、常见意象的解析与欣赏。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意象的概念,掌握意象的分类及其在古诗文中的功能与作用。
2. 学会分析古诗文中的意象,提高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古诗文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意象在古诗文中的具体运用与作用。
重点:意象的概念、分类及其在古诗文中的功能与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古诗文鉴赏》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古诗词意境画,引发学生对古诗文意象的思考,进而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a. 讲解意象的概念与分类。
b. 分析意象在古诗文中的功能与作用。
c. 举例解析常见意象。
3. 实践情景引入:请学生列举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分析其中的意象,并分享感受。
4.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古诗,分析其中的意象及其作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取一首古诗词,分析其中的意象,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古诗文鉴赏》之意象2. 内容:a. 意象概念b. 意象分类c. 意象功能与作用d. 常见意象解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你选取一首古诗词,分析其中的意象,并阐述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答案:a. 示例:《静夜思》意象: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作用:描绘了一幅寂静的夜晚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b. 示例:《望庐山瀑布》与《登鹳雀楼》意象运用:《望庐山瀑布》以瀑布为意象,描绘了壮观的自然景象;《登鹳雀楼》以鹳雀楼为意象,表达了诗人的抱负与志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意象的理解和运用是否到位,教学难点是否得到突破。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古诗词,深入分析其中的意象,提高古诗文鉴赏能力。
古诗中的意象教案

古诗中的意象教案【导语】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象。
通过学习古诗中的意象,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还能培养其对美的感知能力。
本教案旨在通过探究古诗中的意象,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意象的概念、作用及其在古诗中的表现形式。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意象的概念,掌握意象在古诗中的作用和表现形式。
2. 能力目标:能够辨别古诗中的意象,分析意象对古诗意义的增强。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爱好,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准备1. PPT课件:包含古诗中的意象及相关例子。
2. 古诗材料: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古诗作为教学素材。
三、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古诗中的意象,并与学生讨论他们对意象的理解。
Step 2 概念解析(10分钟)1. 通过PPT展示形象生动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意象的感觉和联想。
2. 教师解释意象的定义及作用,帮助学生理解意象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Step 3 意象的类型(15分钟)1. 介绍常见的意象类型,如自然意象、色彩意象、动物意象等。
2.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要求每组选择一首古诗,分析其中使用的意象类型并与其他组分享。
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各类意象。
Step 4 意象在古诗中的作用(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意象对古诗意义的增强作用。
2. 学生个人写作:要求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分析其中的意象并写一篇短文,探讨意象对古诗整体意义的影响。
3. 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短文,并互相评价。
Step 5 拓展延伸(15分钟)1. 通过PPT呈现一首名家古诗,让学生自由发挥联想,分析其中的意象。
2. 学生小组合作: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首诗,自行深入探究其中的意象,在课堂上进行分析展示。
教师进行点评并辅导。
Step 6 总结归纳(1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意象的概念、作用以及在古诗中的表现形式。
2. 综合性评价:布置一份以意象为主题的综合性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首古诗,理清其中的意象,分析意象对诗作意义的增强。
探究《古诗四首》中的意象教学教案(二)

探究《古诗四首》中的意象教学教案(二)。
一、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基础。
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应该仔细思考如何利用《古诗四首》中的意象进行教学。
这种思考应该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
在教学目标上,可以规定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在教学手段上,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多媒体展示、语言模拟等。
二、教学素材素材是教学的基础。
在教学素材上,应该注重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内涵性的诗句,对于诗中的词语、形象要加以注释,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
同时,教师也应该制订一些任务,并且给予学生相应的质问,让学生在任务中不断加深对于意象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的关键。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模拟人物的想法、情感,进而感受到诗歌中的意象,学会用意象进行写作的方式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创造力,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四、教学效果教学效果是教学的目标。
在教学效果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制订相应的教学反馈措施,让学生在教育中有更多的收获。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考试或者测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而了解学生的具体掌握情况,实现教育的升华。
五、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教学的动力。
在教学策略上,教师可以采用多样性的教学策略,例如侧重讲解、借助场景描述、引导学生模拟等,以更加深入的体验意象并加深对于意象的理解程度。
《古诗四首》中的意象教学教案对于教师的思考和探究是非常重要的。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遵循科学、理性的科研思路,并且有计划、有序地探究和应用各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对于意象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让学生能够凭借这些特质进行更好地创作,从而使学生在教育中取得有效的提升。
古诗意象分析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古诗意象的概念及分类;(2)学会分析古诗中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3)提高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古诗意象的感知和鉴赏能力;(2)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比较、联想、想象等方法,深入挖掘古诗意象的内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诗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古诗意象的概念及分类;2. 常见古诗意象及其象征意义;3. 古诗《某诗》意象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古诗意象的概念及分类,常见古诗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2. 教学难点:深入挖掘古诗意象的内涵,学会运用多种方法分析古诗意象。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介绍古诗意象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意象?为什么古诗中会有意象?(二)新课讲授1. 古诗意象的概念及分类:(1)定义:古诗意象是诗人通过对自然、社会、人生等方面的感悟,用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符号。
(2)分类:自然意象、社会意象、人生意象。
2. 常见古诗意象及其象征意义:(1)自然意象:如山、水、花、鸟等;(2)社会意象:如官职、战争、节日等;(3)人生意象:如爱情、友情、亲情、生死等。
(三)案例分析1. 选取一首古诗《某诗》,让学生分析其中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2.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比较、联想、想象等方法,深入挖掘古诗意象的内涵。
(四)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古诗意象的分析;2. 教师点评,总结学生讨论的成果。
(五)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更多古诗,尝试分析其中的意象;2.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意象,用古诗意象的思维方式去观察、体验生活。
五、作业布置1. 阅读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分析其中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2. 以“意象”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古诗意象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2. 学生对古诗意象的理解程度;3. 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古典诗词中的典型意象》教学设计

《古典诗词中的典型意象》教学设计我国古代诗歌灿若繁星,诗人辈出,它以其凝练的语言、含蓄而丰富的内蕴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崇高的艺术殿堂,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以下是整理的《古典诗词中的典型意象》教学设计,供您阅读,参考。
《古典诗词中的典型意象》教学设计1第一篇鉴赏古代诗歌考点阐释一、考点要求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考点阐释1.鉴赏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2.鉴赏作品的语言包括精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方意义、隐含意义、示意意义;还包括精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制造意境的艺术效果。
3.赏析表达技巧包括比方、比拟、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修辞技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衬托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表现技巧。
4.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
第二篇古代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第一节诗歌的形象的鉴赏诗歌的形象包括意象、人物形象。
诗歌的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因此,只有真正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化领悟诗人思想感情。
一、鉴赏诗歌的意象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事物形象(景物、山川草木等)表现诗人的主观的感情。
客观事物形象,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更是含有“意”(情感)的形象,即“意象”。
意象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
1.抓景物特点,探知诗人的感情。
“诗言歌咏,见景生情”,诗人的写景作为后一两句的情感抒发的基础。
高中诗词意象整理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高中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2)能够运用意象分析诗词中的情感、意境和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个人思考、教师讲解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诗词意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引导学生学会从意象入手,深入解读诗词作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
(2)引导学生学会从诗词中汲取精神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1. 高中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2. 如何运用意象分析诗词中的情感、意境和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意象的内涵,把握意象与情感、意境、人物形象之间的联系。
2. 学会灵活运用意象分析诗词,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诗词文本、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高中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做好笔记。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诗词,列举出自己熟悉的意象。
2. 提出问题:意象在诗词中有什么作用?如何分析诗词中的意象?二、新课导入1. 介绍高中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如山水、花鸟、草木、器物等。
2. 结合具体诗词,讲解意象的象征意义。
三、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意象进行讨论。
2. 小组成员分享自己对该意象的理解,总结出该意象的象征意义。
四、教师讲解1. 针对小组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2. 深入讲解意象与情感、意境、人物形象之间的联系。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意象在诗词中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诗词中的意象。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意象在诗词中有什么作用?2.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意象,举例说明。
二、新课导入1. 介绍意象的运用技巧,如对比、夸张、象征等。
2. 结合具体诗词,讲解意象的运用技巧。
三、案例分析1. 选择一首具有代表性的诗词,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意象。
(教案)高考诗词鉴赏·意象和意境

教案:“高考诗词鉴赏·意象和意境”第一章:意象的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意象的定义与特点掌握意象在诗词中的作用1.2 教学内容:意象的定义:选取客观事物,经过诗人的情感加工,形成具有特定寓意的形象意象的特点:具有象征性、隐喻性和情感性意象的作用:传递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增强诗词的艺术效果1.3 教学方法:讲解法:解释意象的定义和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实例1.4 教学活动:1.4.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意象在诗词中的重要性1.4.2 讲解意象的定义与特点1.4.3 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实例1.4.4 小组讨论:讨论意象在诗词中的作用第二章:常见意象的分类与特点2.1 教学目标:了解常见意象的分类掌握各类意象的特点与象征意义2.2 教学内容:自然意象:如山水、花鸟、日月等社会意象:如宫殿、兵器、服饰等人物意象:如美人、英雄、隐士等抽象意象:如爱情、友情、思乡等2.3 教学方法:讲解法:解释各类意象的分类和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诗词中的各类意象实例2.4 教学活动:2.4.1 导入: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意象的分类2.4.2 讲解各类意象的分类与特点2.4.3 分析诗词中的各类意象实例2.4.4 小组讨论:讨论各类意象的象征意义第三章:意境的概述3.1 教学目标:了解意境的定义与特点掌握意境在诗词中的作用3.2 教学内容:意境的定义:诗人通过意象的组合,创造的一种超越现实的情感空间意境的特点:具有朦胧性、广阔性和深度性意境的作用:传递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提升诗词的艺术境界3.3 教学方法:讲解法:解释意境的定义和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诗词中的意境实例3.4 教学活动:3.4.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意境在诗词中的重要性3.4.2 讲解意境的定义与特点3.4.3 分析诗词中的意境实例3.4.4 小组讨论:讨论意境在诗词中的作用第四章:意境的创设方法4.1 教学目标:了解意境的创设方法学会运用创设方法,提升诗词意境4.2 教学内容:对比法:通过对比,突出意境的特色渲染法:通过景物的描绘,营造意境的氛围寓情于景法:将情感融入景物之中,增强意境的情感性4.3 教学方法:讲解法:解释意境的创设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诗词中的意境创设实例4.4 教学活动:4.4.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意境的创设方法4.4.2 讲解意境的创设方法4.4.3 分析诗词中的意境创设实例4.4.4 小组讨论:讨论如何运用创设方法,提升诗词意境第五章:意象与意境的关系5.1 教学目标:了解意象与意境的关系掌握如何通过意象表达意境5.2 教学内容:意象与意境的关系:意象是构成意境的基本元素,意境是意象的组合与升华如何通过意象表达意境:选择富有象征意义和情感色彩的意象,进行合理的组合与搭配5.3 教学方法:讲解法:解释意象与意境的关系案例分析法:分析诗词中的意象与意境的关系实例5.4 教学活动:5.4.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意象与意境在诗词创作中的重要性5.4.2 讲解意象与意境的关系5.4.第六章:高考诗词鉴赏题目解析6.1 教学目标:掌握高考诗词鉴赏题目的类型与解题思路学会分析诗词的意象与意境,准确答题6.2 教学内容:高考诗词鉴赏题目的类型:理解题、分析题、评价题解题思路:通读全诗、把握主题、分析意象与意境、准确答题6.3 教学方法:讲解法:解释高考诗词鉴赏题目的类型与解题思路案例分析法:分析高考诗词鉴赏题目的实例6.4 教学活动:6.4.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高考诗词鉴赏题目的解题方法6.4.2 讲解高考诗词鉴赏题目的类型与解题思路6.4.3 分析高考诗词鉴赏题目的实例6.4.4 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准确答题第七章:诗词鉴赏中的意象分析7.1 教学目标:掌握诗词鉴赏中意象分析的方法学会从意象入手,深入理解诗词的意境与情感7.2 教学内容:意象分析的方法:抓关键词、分析象征意义、感受情感色彩如何从意象入手理解诗词:结合诗人的生活背景、艺术手法等7.3 教学方法:讲解法:解释意象分析的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分析实例7.4 教学活动:7.4.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意象分析在诗词鉴赏中的重要性7.4.2 讲解意象分析的方法7.4.3 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分析实例7.4.4 小组讨论:讨论如何从意象入手理解诗词第八章:诗词鉴赏中的意境理解8.1 教学目标:掌握诗词鉴赏中意境理解的方法学会从意境入手,深入领悟诗词的艺术魅力8.2 教学内容:意境理解的方法:感受氛围、分析象征意义、领悟情感如何从意境入手理解诗词:结合诗人的生活背景、艺术手法等8.3 教学方法:讲解法:解释意境理解的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诗词中的意境理解实例8.4 教学活动:8.4.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意境理解在诗词鉴赏中的重要性8.4.2 讲解意境理解的方法8.4.3 分析诗词中的意境理解实例8.4.4 小组讨论:讨论如何从意境入手理解诗词第九章:诗词鉴赏中的意象与意境综合分析9.1 教学目标:掌握意象与意境综合分析的方法学会从意象与意境的关系入手,全面理解诗词9.2 教学内容:意象与意境综合分析的方法:先分析意象,再理解意境如何进行意象与意境综合分析:结合诗人的生活背景、艺术手法等9.3 教学方法:讲解法:解释意象与意境综合分析的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诗词中的意象与意境综合分析实例9.4 教学活动:9.4.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意象与意境综合分析在诗词鉴赏中的重要性9.4.2 讲解意象与意境综合分析的方法9.4.3 分析诗词中的意象与意境综合分析实例9.4.4 小组讨论:讨论如何从意象与意境的关系入手,全面理解诗词第十章:诗词鉴赏实践与提升10.1 教学目标: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诗词鉴赏实践通过鉴赏实践,提升诗词鉴赏能力10.2 教学内容:选取不同风格的诗词进行鉴赏实践10.3 教学方法:讲解法:解释诗词鉴赏实践的要求案例分析法:分析诗词鉴赏实践的实例10.4 教学活动:10.4.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诗词鉴赏实践的重要性10.4.2 讲解诗词鉴赏实践的要求10.4.3 进行诗词鉴赏实践10.4.4 小组讨论:分享鉴赏实践中的经验重点和难点解析1. 意象的定义与特点:学生需要理解意象的概念,以及它在诗词中的重要作用和象征性、隐喻性、情感性的特点。
《古诗文鉴赏》中的意象比喻教案

收集一些与意象比喻相关的 成语、谚语或名言警句
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中意象 比喻的运用,并写一篇小论文
推荐阅读《古诗文鉴赏》 相关书籍
推荐阅读《意象比喻》相 关论文
推荐阅读《古诗文鉴赏》 相关论文
推荐阅读《意象比喻》相 关书籍
意象比喻的概念和特点 意象比喻的分类和作用 意象比喻的鉴赏方法和技巧 意象比喻的运用和表达效果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强调意象比喻在诗歌中的重要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总结意象比喻的概念和特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意象比喻进 行诗歌创作
尝试运用意象比喻的手法, 创作一首小诗或一段文字
收集与本课相关的古诗文, 并进行简要赏析
●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教学内容还需要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常见的意象比喻:月亮、梅花、柳树等
象征意义:月亮代表思乡之情,梅花代表坚韧不拔和傲骨,柳树代表离别和留恋 举例分析:《静夜思》中的月亮,《卜算子·咏梅》中的梅花,《送别》中的柳树
教学方法:讲解、分析、讨论等
了解意象比喻的含义和特点
介绍意象比喻的概念和特点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中的意象比喻,感受其艺术魅力 引导学生思考意象比喻在古诗文中的表达作用 引导学生了解意象比喻在古诗文中的文化内涵
导入新课:介绍意象比喻的概念和 特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分析《古诗文鉴赏》中的意象比喻 实例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讲解意象比喻的分类和作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引导学生理解意象比喻在诗歌中的 艺术效果
添加文档副标题
目录
01.
02.
03.
04.
05.
古诗十九首中的意象教案

古诗十九首中的意象教案引言:古诗是中华文化瑰宝之一,蕴含了丰富的意象,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和深入的隐喻,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想。
本教案旨在通过分析古诗十九首中的意象,帮助学生提升对诗歌意境的理解能力和鉴赏水平。
一、目标:1. 培养学生对古诗中意象的敏感性;2. 加深学生对古诗意境的理解;3. 培养学生对古诗鉴赏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课本2. 古诗十九首的选集3. 纸和笔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老师以引人入胜的方式介绍古诗十九首的选集,并让学生自由阅读其中的一首诗。
2. 讨论意象(15分钟)让学生将自己阅读的古诗中的意象记录下来,并分组分享。
鼓励学生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意象,并给予肯定和提供反馈。
3. 案例分析(30分钟)选择一首古诗,如《登鹳雀楼》,对其中的意象进行详细分析。
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古诗中的意象,如描绘自然景观、描写人物形象等。
4. 创作实践(20分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古诗,选取其中的意象进行创作。
鼓励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对意象的理解。
5. 展示与分享(15分钟)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并进行分享。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解读意象,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碰撞。
6. 总结与评价(10分钟)老师引导学生总结今日所学,并进行评价。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四、拓展活动:1. 设计绘画比赛,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对古诗意象的理解;2. 分组进行古诗朗诵比赛,学生通过朗诵表演展示对古诗意境的感悟。
五、作业: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并写一篇短文,阐述其中的意象和自己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古诗中的意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对古诗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然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还可以进一步丰富,例如通过音乐、影视等多媒体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中的意象。
高中如何赏析诗词意象教案

高中如何赏析诗词意象教案我们需要明确“意象”这一概念。
在诗歌中,意象通常指的是通过语言塑造出的具体或抽象的图景,它可以是一个自然景象、一个动作或者一种情感状态。
意象是诗人用来传达情感、创造氛围和表达思想的工具。
我们进入具体的教学流程:1.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几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词,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其中的意象。
- 讨论这些意象给同学们带来的第一印象,激发学生对诗词的兴趣。
2. 理论讲解- 教师详细解释什么是意象,以及它在诗词中的作用。
- 分析不同类型的意象(如自然意象、人文意象等),并举例说明。
3. 实例分析- 挑选一首经典诗作,如李白的《静夜思》或苏轼的《水调歌头》。
- 逐句解析诗中的意象,让学生了解如何从字面意义深入到意象层面。
- 讨论这些意象如何帮助构建整首诗的情感和意境。
4. 互动练习- 分组进行意象识别练习,每组找出一首诗中的意象并解释其含义。
- 小组之间分享发现,进行交流和讨论,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补充。
5. 创作实践- 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创作简短的诗句,运用所学的意象知识。
- 分享创作成果,并进行同伴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学习。
6. 课堂小结- 总结意象在诗词中的重要性和赏析方法。
- 强调意象与诗人情感、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
7. 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选择一首课外的诗词,进行意象分析,并准备下次课的交流。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鼓励他们发表个人见解,同时也要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通过这样的教案设计,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如何赏析诗词中的意象,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高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之意象》教学案设计

古典诗词鉴赏之意象教学案教学目标:1.认识意象内涵,了解一些常见意象所传承的丰富情感。
2.指导学生自觉地从分析意象入手去解读诗词,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自觉地从分析意象入手去解读诗词,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课型:复习课教学手段:辅助多媒体课件课前准备:印发相关的部分诗词,要求学生查工具书自行疏通诗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感悟意象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问题: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学生联想其他一些有关“枫”的诗词名句:①②③总结意象:二.以象悟意:分析意象,解读诗人情感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曾巩的《咏柳》诗,以。
(2006山东潍坊质检)送魏万之京唐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这首诗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
鹊桥仙·夜闻杜鹃陆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问题:词的最后两句“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表达了诗人怎样一种思想感情?答:总结答题步骤:诗中意象是熔铸诗人思想感情的事物,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答题步骤是:①找出描写诗歌形象的词语。
②概括形象特点。
③理解形象中寄予作者的情感。
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①是什么形象?②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③形象的意义是什么?三、拓展训练比较阅读下面的唐诗、宋词,从意象解读诗人的感情商山早行晚唐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少年游·早行宋林仰霁霞散晓月犹明。
《诗的意象》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诗的意象》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诗的意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诗的意象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意象进行诗歌创作。
二、教学重点:1. 诗的意象的概念和特点。
2. 运用意象进行诗歌创作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对诗的意象的感知和欣赏。
2. 运用意象进行诗歌创作的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的意象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诗歌中的意象,让学生感知和欣赏。
3. 创作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锻炼运用意象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诗歌作品若干,用于讲解和分析。
2. 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诗歌作品和辅助教学。
3. 作业:要求学生预习相关诗歌作品,了解其意象。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首具有鲜明意象的诗歌,引发学生对诗的意象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诗的意象的概念和特点,如象征性、形象性、情感性等。
3. 分析:分析具体诗歌中的意象,如自然景物、人物形象、抽象概念等,引导学生感知和欣赏。
4. 实践:让学生尝试运用意象进行诗歌创作,给予指导和反馈。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阅读更多诗歌作品,加深对诗的意象的理解和欣赏。
2. 组织诗歌朗诵会,让学生通过朗诵感受诗的意象的美。
3. 开展诗歌创作比赛,鼓励学生运用意象进行创作。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估其对诗的意象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诗歌作品的预习和诗歌创作的完成质量。
3. 学生自评和互评: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诗歌创作进行评价,并进行同伴间的互相评价。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诗的意象,提高教学效果。
十、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巩固对诗的意象的理解。
2. 阅读一首诗歌,分析其中的意象,并在下周课堂上分享。
3. 完成一首诗歌创作,运用意象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古诗文鉴赏》中的意象教案

《古诗文鉴赏》中的意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古诗文鉴赏》教材第三单元“意象的运用”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意象的定义、分类及功能;古诗词中意象的运用技巧;意象在古诗文鉴赏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经典古诗文案例,分析意象的内涵和艺术效果。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意象的概念,掌握意象的分类及功能。
2. 学会分析古诗词中意象的运用技巧,提高古诗文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意象的内涵及其在古诗文鉴赏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意象的分类、运用技巧及艺术效果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山水画,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画中的意象,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意象。
2. 讲解:详细讲解意象的定义、分类及功能,结合古诗词案例进行分析。
4.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古诗,详细讲解其中意象的运用,引导学生学会鉴赏。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分析另一首古诗的意象,进行课堂实践。
7. 互动环节: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古诗文鉴赏——意象的运用2. 内容:意象定义意象分类意象功能意象运用技巧意象鉴赏方法七、作业设计《静夜思》《登鹳雀楼》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于意象的理解和运用是否到位,教学难点是否得到突破。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古诗词,提高鉴赏能力。
同时,组织一次古诗文鉴赏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意象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意象的内涵及其在古诗文鉴赏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意象的分类、运用技巧及艺术效果分析。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古诗词中的意象。
4. 作业设计:分析古诗中的意象,并说明其艺术效果。
一、意象的内涵及其在古诗文鉴赏中的应用意象是诗人通过客观物象来表达主观情感的一种艺术手法。
《古诗文鉴赏》中的意象教案

《古诗文鉴赏》中的意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古诗文鉴赏》教材的第三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古诗文中的意象进行分析和解读。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意象在古诗文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常见的意象类型及其所蕴含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意象在古诗文中的地位和作用,能够识别并分析古诗文中的意象。
2. 掌握常见的意象类型,如自然意象、人物意象、事物意象等,并了解其象征意义。
3. 学会运用意象进行古诗文的创作和鉴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意象的识别、分析和运用。
难点:不同类型意象的象征意义及其在古诗文中的巧妙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古诗词意境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古诗文意境的思考,进而引入意象的概念。
2. 新课内容:讲解意象的定义、作用和分类,结合教材中的实例进行分析。
3. 实践情景引入:给出几个古诗词片段,让学生识别其中的意象,并分析其象征意义。
4.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详细讲解其中意象的运用,让学生理解意象对表达情感和意境的作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古诗文,进行意象识别和分析的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点评。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古诗文鉴赏——意象2. 板书内容:意象的定义、作用和分类常见意象类型及其象征意义意象在古诗文中的运用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从教材中选择一首你喜欢的古诗词,分析其中的意象及其作用。
(2)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意象知识,创作一首古诗词,要求至少包含三种意象。
2. 答案:(1)示例:略(2)示例: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对意象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 拓展延伸:推荐一些关于意象的古诗文鉴赏书籍和文章,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古诗文鉴赏能力。
同时,组织一次古诗文创作比赛,让学生将所学意象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古诗文鉴赏》中的意象教案

06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欣赏古诗文作品,引导学生感受意 象之美
欣赏古诗文作品,感受意象之 美
引导学生思考意象的内涵与特 点
分析作品中的意象及其表达效 果
引导学生体验意象之美,培养 审美情趣
讲授新课:介绍意象的定义、特点及分类,分析代 表作品中的意象运用
介绍意象的定义: 意象是诗歌中通 过形象描写所表 现出的境界和情 调,是诗人主观 情感与客观物象
难点:意象在古诗文中的运用
意象的定义与特点
意象在古诗文中的常见类型
意象在古诗文中的运用方式
意象在古诗文中的意义与作用
05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案例分析
讲解:教师对 意象的概念、 特点、作用等 进行讲解,帮 助学生理解意 象的基本概念 和鉴赏方法。
讨论:组织学 生进行小组讨 论,分享对意 象的感受和理 解,互相启发
作业目的:通过阅读古诗文作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加深 对意象的理解和认识。
作业评价: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对作业进行评价,鼓励学生 深入思考和分析。
收集一些与所学内容相关的古诗文作品,准备在课 堂上进行分享交流。
作业内容:收 集与所学内容 相关的古诗文 作品,如描写 自然景色的诗 歌、表达思乡 之情的散文等。
作业目的:通 过收集古诗文 作品,加深对 所学内容的理 解,并培养学 生对文学作品 的鉴赏能力。
作业要求:要 求学生在课堂 上分享所收集 的古诗文作品, 并对其中的主 题、情感、艺 术手法等进行
简要分析。
作业评价:根 据学生的分享 和交流情况, 对学生的作业 进行评价,并 给出相应的建
议和指导。
感谢观看
意象的作用:意象在诗歌中起到营造氛围、表达情感、塑造形象、深化主 题等作用
古典诗词意象与意境鉴赏优质教案

古典诗词意象与意境鉴赏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详细内容包括《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夜泊牛渚怀古》、《钱塘湖春行》、《题西林壁》。
通过学习这些古典诗词,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意象与意境的鉴赏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运用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进行鉴赏。
2. 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意象与意境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分析古典诗词中的意象与意境,学会鉴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诗词五首文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多媒体展示五首诗词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看法。
(2)邀请学生朗读诗词,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2. 讲解意象与意境(1)介绍意象与意境的概念及关系。
(2)结合诗词五首,分析其中的意象与意境。
3. 例题讲解(1)以《登鹳雀楼》为例,分析其意象与意境。
(2)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学会鉴赏。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分析《望庐山瀑布》的意象与意境。
(2)邀请学生分享解题过程,互相交流学习。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意象与意境的概念。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古典诗词意象与意境鉴赏2. 板书内容:(1)意象与意境的概念及关系(2)诗词五首及意象与意境分析(3)鉴赏方法与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夜泊牛渚怀古》的意象与意境。
(2)结合所学,鉴赏一首自己喜欢的古典诗词,并写出鉴赏心得。
2. 答案:(1)意象:月、江、夜、舟、古渡口等。
意境:宁静、悠远、怀古、孤寂。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古典诗词,提高文学素养。
3.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古典诗词鉴赏比赛,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
中学语文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分析技巧教案

中学语文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分析技巧教案古代诗歌是中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古代诗歌中,意象是诗人直接通过形象化的语言表达内心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分享一份关于意象分析技巧的中学语文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中的意象。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意象的概念及其在古代诗歌中的作用;2. 掌握分析意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 运用所学知识,深入解读古代诗歌中的意象;4. 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对古代诗歌的独立思考与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意象的概念和功能a) 引导学生了解意象的定义:意象是诗歌中通过具体、形象、感官的语言描绘出来的形象,用以传达诗人的情感、思想和意境。
b) 分析意象在古代诗歌中的功能:意象可以丰富诗歌的艺术性,增强读者对诗歌的感知和共鸣,提供更多的信息与思考空间。
2. 意象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a) 确定意象:学生通过关键词、描写细节等途径,确定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并理解其含义。
b) 分析意象的特点:学生通过分析意象的具体形象、隐喻、象征等手法,揭示意象所传递的思想和情感。
c) 探究意象与主题的关系:学生通过比较意象与主题的异同,分析意象对主题的表达和补充。
3. 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分析实践a)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一首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引导学生逐句解读,并分析意象的特点和功能。
b) 学生小组讨论,选取一首自己喜爱的古代诗歌,分析其中的意象,展示分析结果,并与全班共同交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幅意境深远的古代画作或播放一段富有意象的音乐,引发学生对意象的兴趣和思考。
2. 概念讲解:通过课件或黑板,向学生简要讲解意象的定义和在古代诗歌中的作用。
3. 方法讲解:分步骤向学生介绍意象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借助课件或示例诗歌进行讲解。
4. 实践演练:教师选取一首篇幅适中的古代诗歌,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先进行分析,然后交流讨论,最后全班共同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二语文古诗中的意象鉴赏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意象的内涵。
2.学会捕捉诗歌中的意象,并运用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意象的内涵。
3.根据意象体会诗歌的主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众所周知,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
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是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
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诗中都有哪些景物?
景物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你能体会到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吗?
孤独、寂寞、凄凉
为什么你会感受到呢?
通过景物。
这首小令是中国诗歌史上意象排列组合的成功典范之一,描写了旅途中秋天傍晚的景色。
在诗人精心选择和渲染得画面中,渗透着浪迹天涯的旅人在秋天的夕阳下的孤独和愁苦。
因其出色的景物描写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被称赞为“秋思之祖”。
但若是这些景物单个出现,我们丝毫感觉不出有什么特别,但为什么一起出现形成画面我们就能感受到孤独和寂寞了呢?
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呢?
用形容词。
实际上是融入了作者的感情。
所以意象就是渗透了诗人主观感情的形象。
二、意象的概念
长期的创作实践,各种景、物有了固定的含义特征和感情寄托,这就形成了意象。
意象,就是指渗透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形象。
在历代诗人的笔下,无论是春花秋月、夏雨冬雪还是长河落日、大漠孤烟,正是由于有了“我”的主观情感的渗入,各种自然现象被赋予了人的情愫、理念、遭际、感慨,诗歌才会形成情景交融,“意”“象”合一的艺术图景。
三、重点鉴赏“月”的意象。
1、你能回忆起有关“月”的诗句吗?
分别有怎样的含义呢?(讨论)
2、月的象征含义
1.象征团圆。
以月圆比喻人的团圆,以月缺比喻人的离别。
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2.象征思念。
包括思念家人,思念故乡。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3.把月亮当成美好的象征,爱的象征。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
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4.把月亮作为纯洁无暇,没有任何污染的象征,进而引申为晶莹剔透的境界,以自然的纯洁对应人心灵的纯洁。
李白《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
3、为什么诗人用月来表达以上的象征含义呢?(探讨研究)
这是与月亮的某些特征符合的。
月亮是圆形的,明亮有透明,又有很多与月亮有关的传说故事如嫦娥奔月等,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这些特定的含义比如团员、思乡、相思之情已约定俗成了,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作者选择的意象必然与他的主管感情有内在的联系。
四、方法指导
捕捉意象、把握特点
联系背景、发挥想象
体会情感、体悟意境
五、实践检验:
例1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王维《山居秋暝》)
意象:明月、松、清泉、石
想象: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一轮明月静静地照到松林之中;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反射着皎洁的月光。
情感:感到环境的清幽明净,内心愉悦。
作者借此表达向往自然美的情感。
(愉悦、喜)例2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意象:杨柳、哓风、残月
想象:醉别醒来将在何处?在杨柳依依的岸边,那时只有凉风残月。
情感:凄清、冷落
例3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姜夔《扬州慢》)
意象:二十四桥、波、冷月
想象:二十四桥还在,但昔日扬州十里盛景已无,只有寒冷的月儿在湖心荡漾。
情感:感伤、痛惜、怀古伤今
六、柳的意象
1、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
人的思乡之情。
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2、你能举出多少带“柳”的诗句吗
六、补充其它意象
小组讨论,完成以下表格
七、练习巩固
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1.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2.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冰雪林中著此身)、清高(不同桃李混芳尘)、报春(散作乾坤万里春)的特征。
2、主要运用了衬托(用冰雪衬托梅之坚毅)、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的手法;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