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父母对待孩子的三种态度
家长给孩子灌输的三种观念
家长给孩子灌输的三种观念
1.成功至上观念:很多家长常常灌输给孩子一个观念,那就是只有通过各种途径获得成功,才能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尊重。
这样可能会使孩子过分追求表面上的成就,而忽略了自己内在的成长和发展。
2. 比较心态:家长常常会拿别人家的孩子来和自己家的孩子比较,强调自己孩子的缺点和不足之处。
这样做可能会使孩子形成一种比较心态,感到自己永远无法与他人相比,进而导致自卑和失落。
3. 负面情绪压抑:有些家长可能会对孩子表现出一种苛刻和挑剔的态度,让孩子感到自己永远无法做到完美。
这样做可能会导致孩子内心充满压抑和负面情绪,甚至出现焦虑和抑郁等问题。
- 1 -。
家长的教养态度
家长的教养态度1、身教重于言教-以骂人的方式告诉孩子不能骂人;已没有礼貌的方式告诉孩子要对人有礼貌:以不尊重他的方式告诉孩子要尊重别人;自己看电视却告诉孩子不许看电视;兴高采烈地打折麻将,却告诉孩子打麻将不好;爸爸吸着烟告诉孩子吸烟有害健康;爸爸妈妈没有一件事坚持到底却让孩子有钢铁般的意志;爸爸妈妈平庸无为却要求孩子一定哟啊成为比尔盖茨;可能吗各位,一位老教授说过一句话:拿起镜子照照你自己,你是龙还是凤,如果你不是,为什么一定要逼着孩子成为龙凤,而是孩子失去快乐的童年。
2、温馨的家庭对孩子很重要-家是什么,我们每个人都有家,工作累想回家休息,出门久了想赶快回家,这就是家对您的吸引力;可是却又一部分孩子不想回家?我的一个辅导案例:一个14岁的女孩,成绩优秀,乖巧听话,是他爸爸妈妈的骄傲,可是突然有一天孩子离家出走了,只留下一个纸条-爸爸妈妈我太累了,你们就知道让我学习,从来不让我参加我喜欢的活动,也不让我交朋友。
一旦成绩没有达到你们的满意,我最怕看到的就是你和爸爸不高兴的脸,再就是无休止的唠叨,我很努力了,可是不是每次都能达到你们的满意,我感觉不到一点加的温暖,虽然也知道你们心疼我,可是你们不理解我。
各位这样的父母吧家里的大门对孩子敞开了吗?没有,看看朴实的农民他们怎么说——智慧农民三里句话:孩子,爸妈没本事,你要靠你自己-责任给孩子,不包办;孩子不能做伤天害理的事,要做人-告诉孩子做人的标准,有德;孩子,实在外面混不下去,就回来,家里会有你的饭吃-无条件的爱,再看看这样的说法你熟悉吗?孩子你好好学习就行了,什么也不用你干,什么事都有爸爸妈妈做-剥夺孩子责任权力,培养没有责任心的孩子;孩子出去不能吃亏,别总借给别人东西,打你就还手;培养缺德的孩子;告诉你你要是在不好好学习,长大了你就去扫大街,没饭吃我也不管你-有条件的爱;孩子会觉得家的大门敞开吗?会感到温馨的家庭气氛嘛?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父母意见不一致是最常见的现象。
三种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
三种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是影响孩子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不同的教育方法会对孩子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三种常见的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分别是:严厉型教育、温和型教育和民主型教育。
第一种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是严厉型教育。
严厉型教育强调纪律,要求孩子严格遵守家规和学校规定。
家长对孩子要求严苛,对孩子不容许做出任何错误和过失。
他们通常采用严厉的惩罚手段,如罚站、责骂等,以期通过惩罚来纠正孩子的行为。
严厉型教育的优点是能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和纪律观念,使孩子遵守规则。
然而,严厉型教育也有其不足之处,过度的严厉可能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对家长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影响亲子关系的良好发展。
第二种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是温和型教育。
温和型教育注重引导和关爱,鼓励孩子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
家长更多地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进行交流,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间,允许孩子犯错并从错误中学习。
温和型教育的优点是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思维,让孩子更加自信和自主地面对问题。
然而,温和型教育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孩子可能会因为太过自由而放纵自己,不重视纪律和规则。
第三种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是民主型教育。
民主型教育侧重于家长与孩子的平等沟通和协商,重视孩子的自主性和参与度。
家长会给予孩子适当的决策权,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民主型教育的优点是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然而,民主型教育也需要家长与孩子之间良好的沟通和理解,如果沟通不畅或者孩子缺乏正确的引导,可能会导致孩子过分自我中心,不能正确对待社会和集体利益。
综上所述,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有严厉型教育、温和型教育和民主型教育三种。
每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缺点,家长应根据孩子的个性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育方法。
同时,家长还应兼顾爱和严的平衡,注重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和独立性,促进孩子全面健康的成长。
对待孩子的态度及方法
对待孩子的态度及方法
作为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这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以下是一些关于对待孩子的态度及方法的建议:
1. 理解与尊重孩子的需求和感受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理解和尊重孩子的需求和感受。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我们应该在与孩子交流和互动时,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意愿,不要强制他们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
2. 给予适当的关注和支持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足够的关注和支持。
我们应该花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鼓励他们尝试新事物和探索世界。
同时,我们也应该给予他们适当的支持和帮助,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挑战。
3.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独立性。
我
们可以鼓励孩子尝试新的事情,让他们学习独立处理问题和解决困难。
同时,我们也应该给予他们信任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4. 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家庭氛围
良好的沟通和家庭氛围是对待孩子的重要方面。
我们应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关注他们的情感和需要,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同时,我们也应该在家庭中营造和谐的氛围,让孩子感受到爱和温暖。
5. 以身作则,做好榜样
最后,我们应该以身作则,做好榜样,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我们应该让孩子学习到正确的价值观和做人的道理,培养他们的公德心和社会责任感。
总之,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也直接关系到家庭的和谐和稳定。
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加强学习和实践,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和方法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和方法教育是孩子成长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家长的教育态度和方法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和方法,并提供一些相关建议。
一、教育态度1. 爱与尊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应以爱和尊重为基础。
他们应该用心去关注孩子,理解他们的需求和个性差异,并用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们。
这种态度创建了强有力的情感纽带,使孩子感到被接纳和尊重,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鼓励与支持家长应该鼓励孩子积极探索和尝试新事物,培养其自信心和动力。
无论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还是取得进步,父母都应给予及时和适度的支持,让孩子感受到他们一直在身边支持着他们的成长。
3. 激发独立思考家长不应过分干预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而是应该给予他们一定的自主空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鼓励孩子自己思考、自己探索,家长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挑战。
二、教育方法1. 示例教育家长是孩子的榜样,通过自身言行举止给孩子树立正确的行为和价值观的典范,是一种最有效的方法。
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展现正面的品格和积极的态度。
例如,他们可以主动展示对学习和工作的热爱,以此来激发孩子对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2. 积极沟通良好的家庭沟通是培养孩子的良好教育基础。
家长应建立开放的沟通渠道,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互信关系。
他们应该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理解他们的需求,解答他们的问题,并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3. 多元化教育为了帮助孩子全面发展,家长应提供多种教育资源和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
他们可以鼓励孩子参加各类兴趣培训班或社团活动,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能。
此外,家长还应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和社交能力培养,促使他们在各个方面均衡发展。
4. 约束与引导适当的约束和引导是家长教育孩子的重要手段之一。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规矩和家庭纪律,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和纪律意识。
同时,他们也应该适时给予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力,让他们在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过程中成长。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和方法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和方法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家长的教育态度和方法则对孩子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家长在对待孩子教育上的态度和方法,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教育态度家长的教育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良好的教育态度能够激发孩子的潜能,塑造他们积极向上的人格。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教育态度。
1.1 爱与尊重爱和尊重是家长对待孩子最基本的态度。
家长应该向孩子传递充满关爱和接纳的信念,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同时,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理解他们的独特性,不要对孩子过高的要求。
1.2 激发独立思考能力家长应鼓励孩子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度干预与指导会束缚孩子的思维,阻碍他们的成长。
因此,家长应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与决策权,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引导。
1.3 培养自信心与积极心态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鼓励他们发展积极的心态和自信心。
正面的奖励与鼓励能够激发孩子的自信心,使他们更有勇气面对挑战,并从中成长。
二、教育方法除了正确的教育态度,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同样重要。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教育方法。
2.1 合理的规矩与纪律规矩和纪律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家长应该为孩子制定一些合理的规则,让孩子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
同时,家长也要尽量避免以严厉和过度要求为代价来维持纪律,要以理解和引导为主,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间。
2.2 激发兴趣与爱好通过激发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可以使孩子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成长。
家长可以多陪伴孩子,与他们一起探索和尝试各种活动,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特长并培养兴趣。
同时,家长还要引导孩子在面对困难和失败时保持积极的态度,勇敢面对挑战。
2.3 鼓励沟通与表达家长应鼓励孩子进行积极的沟通和表达,倾听他们的声音和想法。
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孩子的需求和困惑。
同时,家长也可以透过沟通更好地传达自己的期望和教育目标。
三、建议与总结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中,家长应保持耐心与理解,坚持正面的教育方式。
三种家长对孩子的态度
三种家长对孩子的态度
1. 严厉型家长:这类家长通常会对孩子要求非常高,私人时间
和兴趣爱好也会大大削减,会严厉批评孩子的缺点和错误,同时会强
调孩子应该努力学习和表现。
这种家长通常对孩子的表现更加关注和
集中,但也容易让孩子感到压力和焦虑。
2. 支持型家长:这类家长通常会为孩子提供无限制的支持和帮助,让孩子觉得自己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和时间,会尊重孩子的选择,支持孩子的决定,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反馈。
这种家长通常能够建立
起良好的沟通方式,让孩子感到被尊重和关注。
3. 平衡型家长:这种家长一般采取平衡的方式来对待孩子。
他
们会为孩子提供多个机会和资源,允许孩子自由发挥和选择,但同时
也会给出建议和限制。
这种家长既重视孩子的成长和学习,也注重孩
子的成长过程,更注重孩子的经验和感受。
家长的教养态度名词解释
家长的教养态度名词解释
家长的教养态度:
1.积极态度:
积极态度是指家长总是支持孩子,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困难,唤起他们
的主观能动性、自信心和创造性思维。
家长应该多为孩子表示肯定,
夸奖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成绩优异的表现,特别强调正确的言行举止。
此外,家长也应该做好帮助孩子取得成功的工作,指导和帮助孩子做
出相对有效率的安排,具体地说,就是为孩子营造一个有条理和规划
的学习环境,以及为孩子制定科学有效的学习计划。
2.宽容态度:
宽容态度是指家长不强迫孩子,而是理解孩子,给他们更多的尊重和
安全感。
家长要给孩子更多的参与的机会,教导孩子处理某些问题的
技巧,比如学习和解决小问题的技巧,引导孩子学会诚实爱自己和他人,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发掘自身的潜能。
同时,家长也
应该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观点,接受他们的反映,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意
见也是有价值的。
3.正确态度:
正确态度是指,家长应当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孩子日常中所犯的错误,而不要完全按照自己的观点去给出简单的判断。
家长应当帮助孩子分析和理解孩子做错的原因,及早发现孩子出现的行为和学业问题,给出合理的意见和正确的导向,帮助孩子正确的认识问题,引导他们修正和改善所犯错误,从而培养孩子自我分析和自我救赎的能力,从而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自控能力和适应能力以及社会能力。
对待孩子的态度及方法
对待孩子的态度及方法
在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法上,以下几点是非常重要的:
1. 尊重和倾听: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认真倾听他们的需求和问题。
当孩子想要表达自己的观点时,给予充分的关注和理解。
2. 耐心和关爱:对待孩子要有耐心,尤其是在他们遇到困难或犯错时。
用关爱和支持的态度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而不是严厉指责和惩罚。
3. 鼓励和支持:给予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需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敢于尝试新事物、挑战自己的极限。
在他们取得成就时,表达对他们的认可和赞美。
4. 设立合理的规矩和边界:为孩子设立合理的规矩和边界,让他们了解自己的行为应该在什么范围内。
同时,也要教育孩子承担责任,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5. 培养独立和自信: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让他们逐渐学会自己处理事物。
6. 以身作则:作为父母或者教育者,我们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让孩子看到我们如何处理困难、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从而影响他们的成长。
7. 保持沟通: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
当他们遇到问题时,可以随时与我们交流,共同面对和解决。
8.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当孩子出现情绪问题时,要及时给予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总之,在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法上,我们要关爱、尊重、鼓励、支持他们,同时设立合理的规矩和边界,培养他们独立和自信,保持良好的沟通,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
以这样的方式来陪伴孩子成长,相信他们会成为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有能力的人。
对待孩子的态度及方法
对待孩子的态度及方法
在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法上,以下几点是非常重要的:
1. 尊重:尊重孩子的个性、兴趣和需求,不要强迫他们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同时,要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倾听他们的声音,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2. 爱: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陪伴,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同时,要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关心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感受到被爱和被关注。
3. 耐心:要有足够的耐心去陪伴孩子成长,不要因为他们的过失和错误而急躁和责怪。
要给孩子犯错和尝试的机会,相信他们会在经历中不断成长。
4. 鼓励: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积极面对挑战。
要相信他们的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当孩子取得进步和成功时,要给予真诚的赞美和肯定。
5. 沟通: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感受和需求。
通过有效的沟通,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更好地解决问题和矛盾。
6. 教育:正确引导孩子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教育他们对待人和事要有正确的态度。
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7. 合理的纪律:在必要的时候,采取适当的纪律措施来教育孩子。
但要确保纪律措施是合理的,不会伤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8. 培养独立性:鼓励和支持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
适
当地放手,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和面对挑战。
不要过度溺爱,导致孩子过于依赖。
总之,在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法上,要做到尊重、爱护、耐心、鼓励、沟通、教育、合理纪律及培养独立性。
这样,孩子才能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家长给孩子的人生观
家长给孩子的人生观
1.勤劳:家长应该教导孩子勤劳的重要性。
让孩子意识到付出努力才
能获得成功,并且懂得珍惜自己的时间和劳动成果。
2.自信:家长应该积极地鼓励孩子,并相信他们的能力,让孩子获得
自信,不断发掘自己的潜力。
3.宽容:家长应该教导孩子宽容与包容,理解别人,接纳不同的文化
与习俗,不轻易批评或攻击别人。
4.诚实:家长应该教导孩子诚实与守信用。
不撒谎,不欺骗,不抄袭,不抄袭,不偷窃,遵守诺言,并且正直,坦诚面对自己的过错与缺点。
5.善良:家长应该教导孩子善良的意义,使孩子具有关心他人、支持
他人的意识,不给别人带来伤害或痛苦。
6.勇敢:家长应该教导孩子勇敢的品质,使孩子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是
不怕失败,勇敢地面对和解决问题。
7.坚强:家长应该教导孩子坚强的毅力与抗压能力,使孩子能够面对
人生的挑战与变故,永不放弃。
8.尊重: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和想法,引导孩子学会尊重他人的
权利、尊重别人的感受。
9.感恩:家长应该教导孩子感恩的态度,让孩子学会感恩于父母、老师、朋友等给予他们的帮助,感恩于生活中种种的资源,时时谦卑,热心
向上。
10.知足:家长应该教导孩子知足的品质,让孩子学会对自己拥有的
和得到的表示满足,并且不贪心、不过分追求物质,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
父母的三条底线
父母的三条底线引言作为父母,我们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需要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指导和支持。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明确一些底线,以确保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本文将探讨父母的三条底线,帮助我们更好地教育和引导孩子。
第一条底线:尊重和理解作为父母,我们必须尊重和理解孩子的个人特点和思维方式。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有自己的兴趣、喜好和观点。
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个人选择,并给予他们独立思考和表达的权利。
同时,我们也要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求,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只有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有效地教育和引导孩子。
第二条底线: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家庭是孩子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场所。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传递正确的价值观给孩子,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我们应该注重教育孩子的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和尊重他人的价值观。
通过言传身教,我们可以给孩子树立榜样,引导他们正确行为,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养,让他们成为有责任感和正直的人。
第三条底线: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作为父母,我们既要给予孩子独立发展的空间,又要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我们应该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研究和成长环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特长。
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孩子的学业进展和生活情况,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我们应该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伙伴和导航者,帮助他们规划未来、解决问题,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结论父母的三条底线是尊重和理解、培养良好的价值观以及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这些底线是帮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基石。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时刻牢记这些底线,用心教育和引导孩子,让他们成为独立、自信、有责任感的人。
父母的态度越幽默,孩子越快乐
父母的态度越幽默,孩子越快乐父母对孩子说话的态度多种多样,但总的说来,不外乎疾言厉色、心平气和、风趣幽默三种。
家庭教育的本质在“教育”二字,无论父母采取哪种态度,都离不开生活理念的灌输,不同的灌输形式产生的效果大不相同。
疾言厉色的态度可以威慑孩子,但容易让孩子产生对抗心理。
心平气和式的态度能使孩子体会到自己与父母在人格上的平等,但由于语言平淡,不疼不痒,无法产生持久的效果。
而风趣幽默的态度触动的则是孩子活泼的天性,因此更能在他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迹,使他们时刻以此警示自己。
世界上有人拒绝痛苦,有人拒绝忧伤,但决不会有人拒绝幽默和笑声。
在教育孩子时,父母如果能经常想到“寓教于乐”,再顽皮、再固执的孩子也会转变的。
幽默表面上只是一种说话态度,实际上它贯穿的是一种乐观精神,一种坚信“明天会更好”的执着,反映了教育的人文本质。
当孩子处于青春期时,逆反心理会加重,家长说话时幽默风趣,既保护其自尊心,又达到教育效果,自然易于被孩子接受。
15岁的刘金晚上喜欢独自在房间里听听音乐。
一天晚上,时钟已经敲了11下,刘金仍然沉醉在美妙的歌声之中。
妈妈喊了几次,见刘金仍无反应,气得她欲起身冲到儿子房间里去斥骂一通,但被爸爸劝阻住了。
爸爸起身到刘金房间门口,和颜悦色地对儿子说:“你能把音响借给我们用一下吗?”“你们也想听流行歌曲?”刘金问道。
“不,我们想睡觉!”爸爸回答。
刘金听后笑了起来,立刻意识到自己深夜听音乐影响了父母休息,他面带愧色地关上音响,上床睡觉了。
试想父母如果采用责骂的方式阻止,可能会产生一场冲突,但是爸爸幽默的话语避免了冲突,刘金又从中受到很好的教育。
家庭教育中,幽默这个“润滑剂”真是不可少啊!幽默地说话远远胜过呆板无味地说教,能使父母的教育导向化为无形,更有力地传递给孩子。
若兰在寄宿学校就读,离校回家时带了一大包脏衣服。
爸爸见状说:“今天家里的‘永久牌’洗衣机出了点小故障,需要休息。
”若兰听了一怔,旋即领会了爸爸的意图,就自己动手洗衣服,减轻妈妈的负担,后来她基本上都是自己洗衣服了。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和方法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和方法要信任每一个孩子都更乐意遭到爸爸妈妈的赞扬。
但人们难免会做错事,有时家长也要对孩子进行批判教育。
但要留意的是,孩子能够批判,但家长要留意自己的教育办法,不要给孩子留下消沉的心思影响。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和方法1、不要在他人面前批判那个孩子。
小孩尽管小,但却懂得羞怯,考究体面。
因为孩子犯了过错,爸爸妈妈直接当着他人的面责怪孩子,那么孩子就会遭到波折,对爸爸妈妈的教育办法不满意,因而会越来越背叛,这样的教育会拔苗助长。
因而,即便孩子犯了过错,家长也要防止在他人面前批判孩子,这样对孩子的批判教育才干真实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2、重视孩子的兴趣爱好,孩子的兴趣爱好,如果发展的好,一般就变成特长了,所以,做父母的一定不要剥夺孩子获得特长的权利。
要经常注意孩子们,看看他们都有什么兴趣爱好,除了危害健康社会的事情外,父母一定要尽量支持他们。
3、不要再去相互比较,孩子虽小,但自尊心是有的,她们是能听懂的。
有的孩子听了就变得越来越内向自卑,有的就变得越来越不听话。
要知道每一个孩子是有所不同的,都是独立个体。
每一个人都是有优点缺点,一定要记住不要再把自己家孩子的缺点和其他人家孩子的优点相比。
完完全全没有可比性。
4、和孩子们做朋友,很多父母都把自己摆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上,自己的主张,所作所为即使本身是错的,在孩子那里也一定是对的。
就好比过去的皇帝,不论皇帝做什么,在臣子眼中,这都是应该的。
父母应该和孩子们做朋友,他们做错了,父母勇于指出他们的错误;父母做错了,也要让他们大胆的指出来,而做父母的也一定要改正错误。
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1、合理的管束,管束孩子是告诉他们行为的标准,即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去做,什么样的事情不能做。
合理地限制孩子可以培养孩子的纪律观念,当然,对孩子的管束必须是负责任的。
而且要告诉孩子你提出要求的原因。
和孩子的爸爸保持一致性:父母在管束孩子时保持一致,这样孩子可以建立统一的行为标准。
谈父母对待孩子的三种态度
谈父母对待孩子的三种态度俯视、仰视、平视,这是当代中国的三种教育观。
其实,谁都不是谁的皇帝,谁也不是谁的仆人。
父母既尊重孩子,给予孩子充分的平等和自由,同时,也要让孩子承担相应的责任,懂得遵守规则。
问:很多家长觉得孩子什么都不懂,对孩子进行“俯视教育”,不把孩子当“人”看,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三川玲:两种原因造成了这个现象。
一是由于经济或工作的原因,不得不远离孩子。
聚少离多,使之成为留守儿童,或者认为孩子还小,相处不那么重要;二是看似重视孩子,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投入很大,其实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只满足自己的感受,“沉醉”于自己的付出。
父母很少会专门地学习儿童成长中特别重要的儿童心理、儿童教育、儿童权利等知识。
大多数的父母,都是凭着自己童年的经历,再加上社会阅历,简单粗暴地对待单纯敏感的儿童。
孩子在身体、思想上的不成熟,使很多父母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孩子也拥有独立的人格。
他们认为,不用陪伴孩子,反正他也听不懂大人的话;不用带孩子去旅行,反正孩子也记不住什么;不用顾忌孩子的感受,反正孩子的想法很幼稚。
问:什么是“包裹儿童”?这种现象反映出当代父母什么样的教育失误?三川玲:所谓包裹儿童,就是孩子被当做包裹一样被搬来搬去,看似每个搬运包裹的人都对包裹负责,但其实谁也不会去尊重包裹本身的意愿。
诡异的是,很多看似非常重视孩子,同时家境也很好的家长,其实制造了更多的“包裹儿童”。
我知道这样说,很多父母都会觉得自己委屈,为什么付出了那么多,还被称为包裹儿童的制造者。
我曾听到两位妈妈聊天,一位妈妈说,她刚去了孩子的寄宿学校,给了孩子一大沓钱,还送给了老师很多礼物,“那可是最好的私立学校,我们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才进去的”。
走访过一些大城市之后,我更见识了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态度,超过了我所能想象的极限。
他们选取最贵的私立医院,花几十万生育孩子;他们请最贵的月嫂,把婴儿送到高档的育儿中心,去洗澡、游泳和按摩;他们送孩子去几万元课程费的早教中心,让穿着制服的老师,教自己的孩子学爬行、挥手;当然,他们送孩子去最贵的幼儿园,最贵的各种兴趣班,给孩子安排好每一个小时的时间……在这种“俯视教育”的观念之下,产生的仍然是包裹儿童,只不过是比较昂贵的包裹儿童罢了。
父母应该用这些方法对待孩子的学习态度
父母应该用这些方法对待孩子的学习态度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孩子的学习成为了父母们广泛关注的话题。
而当孩子处于学习阶段,父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不仅可以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源和支持,还可以通过一些积极的方法引导孩子养成好的学习态度,从而获取更好的学习结果。
本文将讨论几种父母可以采取的方法来对待孩子的学习态度。
第一种方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泉,拥有良好的学习兴趣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学习效果。
因此,父母应该努力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首先,他们必须找到孩子所喜欢的学科和领域。
如果孩子喜欢阅读故事书,那么父母可以根据他们的兴趣给他们提供更多的书籍,从而鼓励他们享受阅读的过程。
此外,父母还可以带孩子参观博物馆、文化场所和学术交流会,让孩子了解更多的知识和文化。
这种方式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新鲜和有趣的事物,同时增加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第二种方法: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一个好的学习习惯需要有一个清晰的学习计划,此时父母的辅助帮助也是非常重要的。
制定学习计划时,父母不能忽视孩子的平衡。
孩子的身体和大脑都需要得到充足的休息,否则他们的学习效果会打折扣。
因此,父母需要在学习的安排中留出娱乐和休闲时间,使孩子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制定计划时,父母还应该容忍孩子的学习步伐,并适度鼓励孩子。
这有助于孩子建立信心,减少学习过程中的挫折感。
如果孩子面临挑战和困难时,父母也应提供支持。
第三种方法:鼓励孩子独立思考父母应该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信心。
不要急着告诉孩子答案,而是要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来寻求答案。
在替代儿童思考的时候,父母应该鼓励和支持孩子,同时给予他们一些指导。
如此,孩子可以在学习中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出更好的思考能力。
第四种方法:激励孩子积极学习孩子不一定总是热衷于学习。
这时候,父母要想方设法激励他们主动学习。
他们可以使用正向的鼓励方法,如奖励、表扬和认可。
如果孩子在学习中取得了进步或优异的成绩,那么父母可以鼓励孩子进行适当的庆祝活动。
培养孩子积极的三观态度家庭的重要性
培养孩子积极的三观态度家庭的重要性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社会环境之一,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当今社会,培养孩子积极的三观态度已经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探讨培养孩子积极的三观态度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实用的方法和建议。
什么是积极的三观态度?积极的三观态度指的是积极向上、乐观向善、正直诚实的人生态度。
这种态度包括对待生活、对待他人、对待自己等方面。
培养孩子积极的三观态度,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更加健康、快乐和成功。
家庭在培养孩子积极三观态度中的作用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到的社会环境,也是孩子性格、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场所。
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和引导者。
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因此,家庭在培养孩子积极三观态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首先,父母应该注重自身修养和品德修养。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他们言传身教会直接影响到孩子。
如果父母自身就缺乏积极向上、乐观向善、正直诚实等品质,那么很难去要求孩子具备这些品质。
因此,父母首先要做好自己,成为孩子学习和模仿的榜样。
其次,家庭氛围也对培养孩子积极三观态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温馨和谐、充满爱意和正能量的家庭环境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安全和幸福,从而培养出乐观向上的心态。
父母可以通过鼓励表扬、耐心倾听、理解尊重等方式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此外,父母还应该注重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
通过与孩子进行心灵沟通,了解他们内心真实想法和感受,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父母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引导孩子思考问题、给予适当的建议等方式与孩子进行交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态度。
实用方法和建议以身作则:父母要做好自己,成为孩子学习和模仿的榜样。
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创造温馨和谐、充满爱意和正能量的家庭环境。
多与孩子沟通:倾听孩子内心真实想法和感受,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种家长对孩子的态度
三种家长对孩子的态度
1.过度保护型家长:这种家长过分担心孩子会受到伤害,会限制孩子的自由和独立性,经常干涉孩子的决定,甚至为他们做出决定。
这种态度可能会导致孩子缺乏自信心和决策能力。
2. 偏执型家长:这种家长对孩子的表现非常挑剔和苛刻,对孩子的要求过高,经常批评和诋毁孩子。
这种态度可能会导致孩子感到自卑和沮丧,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业和人际关系。
3. 支持型家长:这种家长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和空间,同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这种态度可以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责任感。
- 1 -。
读解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
读解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心理学家把家长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分为三种类型:严厉型、放任型和权威型。
1.严厉型在这种家庭里,家长往往不考虑孩子的要求,以传统的家长制作风,要求孩子绝对服从,孩子没有表达意愿的机会,亲子之间严重缺乏沟通。
在这种管束严厉的教育氛围里长大的孩子往往会向两个极端发展——要不就是特别懦弱、没有主见、依赖感强,要不就是特别不服管教,刻意和别人“拧着来”;没有学会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要求。
2.放任型放任型家长教育方式与前者正好相反,往往会出现两种教育孩子的态度——一种是过度溺爱、保护,对孩子的事情事无俱细一概包办,没有给孩子提供动手学习的机会;一种是放任自流,对孩子的行为听之任之,认为自己无法对孩子的成长负责,或者觉得孩子年龄还小,长大后自然而然就会了。
在这种教育方法下长大的孩子,往往不知道如何适时适度地控制自己的欲望,经常是要求永无止境,不遵守社会的行为规范,凡事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缺乏同情心。
3.权威型权威型的家长能够和孩子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相处和交流。
他们会给孩子制定规则,同时也给孩子一定的自由。
当孩子对某些事情做出选择后,他们会提出自己的意见或看法,但并不强求孩子绝对服从。
他们更多地会用协商的方式与孩子沟通。
在这种教育方式影响下,孩子往往更有主见,能够自己对事情做出判断和决定,独立性较强。
他们善于与人沟通,敢于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意见,并具有一定的自律能力,能积极地适应社会。
从上面三种类型的家长及其孩子的成长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出,权威型家长的教育方式是比较理想的。
另外,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对于孩子来说,同样一种表现其产生的原因往往是不同的,问题的侧重点也不一样。
因此我们的教育方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
下面的两个案例就很能说明问题。
伶俐的欣华欣华是个长相伶俐的孩子,开始训练时,她很不合作。
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得知,欣华家三代同堂,她深得老人的喜欢,平常很少有人约束她,常常是她想怎样就怎样,因此逐渐形成了任性、倔强、自以为是等性格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父母对待孩子的三种态度
俯视、仰视、平视,这是当代中国的三种教育观。
其实,谁都不是谁的皇帝,谁也不是谁的仆人。
父母既尊重孩子,给予孩子充分的平等和自由,同时,也要让孩子承担相应的责任,懂得遵守规则。
问:很多家长觉得孩子什么都不懂,对孩子进行“俯视教育”,不把孩子当“人”看,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三川玲:两种原因造成了这个现象。
一是由于经济或工作的原因,不得不远离孩子。
聚少离多,使之成为留守儿童,或者认为孩子还小,相处不那么重要;二是看似重视孩子,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投入很大,其实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只满足自己的感受,“沉醉”于自己的付出。
父母很少会专门地学习儿童成长中特别重要的儿童心理、儿童教育、儿童权利等知识。
大多数的父母,都是凭着自己童年的经历,再加上社会阅历,简单粗暴地对待单纯敏感的儿童。
孩子在身体、思想上的不成熟,使很多父母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孩子也拥有独立的人格。
他们认为,不用陪伴孩子,反正他也听不懂大人的话;不用带孩子去旅行,反正孩子也记不住什么;不用顾忌孩子的感受,反正孩子的想法很幼稚。
问:什么是“包裹儿童”?这种现象反映出当代父母什么样的教育失误?
三川玲:所谓包裹儿童,就是孩子被当做包裹一样被搬来搬去,看似每个搬运包裹的人都对包裹负责,但其实谁也不会去尊重包裹本身的意愿。
诡异的是,很多看似非常重视孩子,同时家境也很好的家长,其实制造了更多的“包裹儿童”。
我知道这样说,很多父母都会觉得自己委屈,为什么付出了那么多,还被称为包裹儿童的制造者。
我曾听到两位妈妈聊天,一位妈妈说,她刚去了孩子的寄宿学校,给了孩子一大沓钱,还送给了老师很多礼物,“那可是最好的私立学校,我们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才进去的”。
走访过一些大城市之后,我更见识了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态度,超过了我所能想象的极限。
他们选取最贵的私立医院,花几十万生育孩子;他们请最贵的月嫂,把婴儿送到高档的育儿中心,去洗澡、游泳和按摩;他们送孩子去几万元课程费的早教中心,让穿着制服的老师,教自己的孩子学爬行、挥手;当然,他们送孩子去最贵的幼儿园,最贵
的各种兴趣班,给孩子安排好每一个小时的时间……在这种“俯视教育”的观念之下,产生的仍然是包裹儿童,只不过是比较昂贵的包裹儿童罢了。
养育孩子最困难的是哪一个部分?不是为之付出多少金钱,而是付出多少时间;不是为他安排所有的道路,而是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心声;不是给他最好的资源,而是信任的眼神和紧紧的拥抱。
父母没有义务讨孩子的高兴,更不应以服从的姿态去讨好孩子。
那么,判断“是否过度关注孩子”的尺度在哪里呢?很简单,当我们发现孩子没有什么正当的理由,却让我们不停地为之忙碌,并且觉得讨厌或烦躁时,就说明已经处于过度关注孩子的状态了。
问:近年来出现了家长给孩子起名“贵族化”的趋势。
这种对孩子进行仰视的教育有何不妥之处?
三川玲:现在对孩子称呼的转变,和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有直接的关系,是整个教育观念的折射。
当父母把孩子称呼为公主、殿下、某董、某总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把自己的地位降低到某大臣、某侍卫、某员工、某下属了。
中国的很多父母,特别想把自己的人生期望,寄托于孩子身上——没有实现的梦想,让孩子去代替自己实现。
这其实是非常不公平的一种重视。
父母看似把所有的希望和寄托都给予了孩子,并为此付出了所能付出的全部,但其实是一种自私的行为。
我个人非常不喜欢的一句口号,是“一切为了孩子”。
如果我们的所作所为,维护了孩子的权利,那么可以说一切为了孩子。
但是,若因“为了孩子”而失去了父母的一切,那么我认为就是不恰当的。
很多父母很难过这个心理的关口,“才屁大一点的孩子,讲什么平等,讲什么尊重,讲什么权利”,“怎么可能,老子和儿子怎么能够平等,儿子不听老子的,简直是荒谬”,“真是可笑,成人比孩子的知识和阅历都多得多,孩子怎么可能和父母平等”。
其实,在平视的教育下,父母首先应该失去的,就是对孩子的统治权。
问:在和孩子的相处过程中,如何既能互相尊重,形成平等的关系,同时也起到父母的引导作用呢?
三川玲: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让孩子拥有自己的空间;二是让孩子拥有发表意见和见解的自由;三是让孩子拥有选择的权利;四是让孩子拥有独自社交的权利。
我知道,就现实的情况而言,很多成年人也还没有享有类似的权利。
但是,这就更需要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拥有这些权利。
如果这样,这个世界应该会变得越来越好。
拥有自己的空间,是指孩子可以不用随时处于父母的监视之下。
他可以在独立的空间内享有自由,父母需要经过孩子的同意,才能进入他的空间。
言论的自由,是指孩子拥有发表自己的意见的权利。
无论是什么样的问题,尤其是涉及到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必须征求孩子的意见,并尊重这些意见。
选择的权利,这是言论自由的下一个阶段。
就是当孩子已经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父母要尊重这些意见,不能强迫孩子执行父母的意见,哪怕父母认为多么正确,多么有益。
最后,是社交的权利,这是很多父母都容易忽视的一个权利。
孩子有选择自己的朋友,以及用自己的方式去和朋友相处的权利。
这是孩子独立认识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父母要成为孩子的合作者,而不是教导者。
在人人具有平等意愿的社会里,我们不能控制和命令别人。
平等,就是每个人都有为自己做决定的权利。
父母要接受这样一个残酷但是却是无比现实的事实:孩子早晚要离开父母,独立成人。
父母的最大的任务就是帮助孩子完成独立。
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保护”而是“尊重”,把孩子的自由和权利还给孩子。
问:在平等的关系中,父母该如何引导孩子,教导孩子呢?
三川玲:我觉得,最好的父母,是隐形的父母。
做“隐身”的父母,陪在孩子身边,只在他需要和迷茫的时候才“显形”。
在和孩子的交往中,利用合适的机会和孩子平等沟通,让孩子开心地接受父母的建议和引导。
要知道,孩子有着无人能够预测的潜能,有着属于自己的未来和独特的成长轨迹,不是家长所能规划的。
最后,既然是平等,那么,当父母给予孩子平等的权利的同时,也应要求孩子遵守对等的义务——就像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成年人一样。
也就是说,在享有自由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这就解决了绝大多数父母的担忧,即“给予孩子平等自由的权利,孩子走错路、犯错误了怎么办”。
其实,只要父母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信任,以及平等、自由,孩子反馈出来的结果,往往会超出家长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