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新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

合集下载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目录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目录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目录 Updated by Jack on December 25,2020 at 10:00 am九年级上下第1章探索物质的变化第1节物质的变化第2节探索酸的本质第3节探索碱的本质第4节几种重要的盐第5节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第6节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1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第2节物质转化的规律第3节常见的材料第4节材料的发展第3章能且的转化和守恒第1节能量的相互转化第2节能量转化的量变第3节认识简单机械第4节动能和势能第5节内能和热量第6节电能的利用第7节电热器第8节核能的利用第9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4章代谢与平衡第1节食物与摄食第2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3节体内物质的运输第4节能量的获得第5节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第1章演化的自然第1节地球的诞生第2节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诞生第3节生物的进化第4节进化与遗传第5节恒星的一生第6节宇宙的起源第2章生物与环境第1节种群和生物群落第2节生态系统第3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3章人的健康与环境第1节健康第2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3节身体的防卫第4节非传染性疾病第5节照顾好你的身体第4章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第2节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第3节实现可持续发展实验与制作①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②观察酵母种群③制作血管栓塞模型④制作生态球⑤设计制作有关利用能源的模型与方案第6节代谢的多样性实验与制作土壤酸碱性测定碱和盐的性质杠杆的工作原理测定小灯泡的功率解剖猪的心脏。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3节 常见的酸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5节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68页 0173页 0224页 0226页 0296页 0317页 0417页 0460页 0543页 0583页 0601页 0655页 0719页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2节 物质的酸碱性第5节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 第1节 金属材料 第3节 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 第5节 物质的转化 第三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第2节 机械能 第4节 简单机械 第6节 电能 第8节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第1节 食物与营养 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5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第二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1节 金属材料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2节 物质的酸碱性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目录

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目录

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目录:
第一章科学入门
1.1 科学事业
1.2 观察
1.3 实验
第二章观察生物
2.1 常见的动植物
2.2 常见的微生物
2.3 生物的特征
第三章物质的变化
3.1 物质的变化与运动
3.2 化学反应
3.3 物质的结构
第四章地球科学基础
4.1 地球的构造
4.2 大气层
4.3 地球的演变
第五章科学与社会
5.1 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5.2 科学的应用
5.3 科学的发展趋势第六章健康生活
6.1 健康的概念
6.2 饮食与健康
6.3 运动与健康第七章环境问题
7.1 环境问题的原因
7.2 环境问题的影响
7.3 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第八章科学技术
8.1 科学技术的发展
8.2 科学技术的影响
8.3 科学技术的未来第九章生活技能
9.1 生活技能的重要性
9.2 生活技能的实践第十章探索未来
10.1 探索未来的意义
10.2 探索未来的方法。

九年级上册科学书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科学书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是浙江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套九年级上册科学教材,主要内容包括:
一、物理:
1.物理的基本概念;
2.力的大小和方向;
3.力的作用;
4.物体的运动;
5.物体的平衡;
6.物体的热力学;
7.物体的声学;
8.物体的光学;
9.物体的电磁学;
10.物体的原子物理学。

二、化学:
1.化学的基本概念;
2.物质的组成;
3.物质的变化;
4.物质的性质;
5.物质的分类;
6.物质的反应;
7.物质的分子结构;
8.物质的分子运动;
9.物质的溶解;
10.物质的热力学。

三、生物:
1.生物的基本概念;
2.生物的结构;
3.生物的功能;
4.生物的进化;
5.生物的繁殖;
6.生物的环境;
7.生物的种群;
8.生物的生态系统;
9.生物的生物地理;
10.生物的生物技术。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电子课本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电子课本

一、科学知识1、物质的性质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决定了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性质有形状、大小、重量、密度、比重、折射率、比热容等。

2、物质的状态物质可以以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状态存在。

固体的分子间距比较小,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比较大,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大小,不易改变。

液体的分子间距比较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比较小,因此液体不具有一定的形状和大小,易于流动。

气体的分子间距比较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比较小,因此气体不具有一定的形状和大小,容易扩散。

3、物质的变化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组成的原子结构发生变化,新物质形成;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组成的原子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只是物质的形状、大小、状态等发生变化。

4、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

有机物质是指由碳原子组成的物质,具有复杂的结构;无机物质是指不含碳原子的物质,具有简单的结构。

5、物质的组成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物质的最小组成单位。

原子又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电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二、物理知识1、力的种类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能量,它可以分为推力、拉力、磁力、引力和弹力等。

推力是指物体之间的推拉作用,拉力是指物体之间的拉拽作用,磁力是指物体之间的磁场作用,引力是指物体之间的引力作用,弹力是指物体之间的弹性作用。

2、力的作用力的作用可以分为内力和外力。

内力是指物体内部的力,它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外力是指物体外部的力,它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力的特性力具有方向性和大小性。

方向性是指力的作用方向,力的作用方向可以是直线方向或曲线方向;大小性是指力的大小,力的大小可以用力的大小来表示,力的大小可以用牛顿或其他单位来表示。

4、力的平衡力的平衡是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力的大小和方向相等,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的状态。

5、力的运动力的运动是指力的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状态。

(完整word版)浙教版新版科学七年级上基础知识汇总

(完整word版)浙教版新版科学七年级上基础知识汇总

第一章科学入门姓名:一、科学在我们身边作为科学的入门, 本节内容从自然界的一些奇妙现象入手, 通过对这些自然现象的疑问, 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从而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 并寻找相应答案的学科。

观察、实验、思考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着世界, 但是我们要辩证地来看待这个问题。

它对我们的生活既带来了正面的影响, 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从而理解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实验和观察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 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要进行实验, 就要了解一些常用的仪器及其用途和实验室的操作规程。

试管: 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可以加热, 用途十分广泛。

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柄向内, 短柄向外, 手握长柄)。

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 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 试管外壁不能有水。

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0, 并先均匀预热, 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

热的试管不能骤冷, 以免试管破裂。

停表:用来测量时间, 主要是测定时间间隔。

天平和砝码:配套使用, 测量物体的质量。

电流表: 测定电流的大小。

电压表: 测定电压的大小。

显微镜: 用来观察细胞等肉眼无法观察的微观世界的物质及变化。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 实验室的主要热源。

酒精灯的火焰有三层, 分别是外焰、内焰、焰心, 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焰心温度最低, 使用时用外焰加热。

熄灭时要用两次盖灭法。

烧杯:能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 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

表面皿: 可暂时盛放少量的固体和液体。

药匙: 用来取用少量固体。

玻璃棒: 主要用于搅拌、引流、转移固体药品。

试剂瓶: 用来盛放试剂, 打开后瓶盖应倒放在桌上, 倾倒液体时标签应朝向手心。

胶头滴管: 用来取用少量液体, 用它往试管中滴液体时, 试管应竖直, 胶头滴管在试管口上方约0.5厘米处竖直向试管中滴入液体, 绝不能把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新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目录

新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目录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第1节《科学并不神秘》第2节《走进科学实验室》第3节《科学观察》第4节《科学测量》第5节《科学探究》第二章《观察生物》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第2节《细胞》第3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4节《常见的动物》第5节《常见的植物》第6节《生物的多样性》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第2节《地球仪和地图》第3节《组成地壳的岩石》第4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第5节《泥石流》第6节《地球表面的板块》第7节《地形和地形图》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第1节《物质的构成》第2节《质量的测量》第3节《物质的密度》第4节《物质的比热》第5节《熔化与凝固》第6节《汽化与液化》第7节《升华与凝华》第8节《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第1节地球上的水第2节水的组成第3节水的浮力第4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第5节物质的溶解第6节物质的分离第7节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第二章:天气与气候第1节大气层第2节气温第3节大气的压强第4节风和降雨第5节天气预报第6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第7节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节人体激素的调节第3节神经调节第4节动物的行为第5节体温的控制第四章电路探秘第1节点和与电流第2节电流的测量第3节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第4节变阻器第5节电压的测量第6节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第7节电路分析与应用九年级上册第1章探索物质的变化第1节物质的变化第2节探索酸的性质第3节探索碱的性质第4节几种重要的盐?第5节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第6节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1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第2节物质转化的规律第3节常见的材料第4节材料的发展第3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1节能量的相互转化??第2节能量转化的量度第3节认识简单机械第4节动能和势能??第5节物体的内能第6节电能的利用第7节电热器第8节核能的利用第9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4章代谢与平衡?第1节动物的食物与摄食第2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3节体内物质的运输第4节能量的获得第5节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第6节代谢的多样性七年级下册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第1节《新生命的诞生》第2节《走向成熟》第3节《动物的生长时期》第4节《植物的一生》第5节《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第6节《细菌和真菌的繁殖》第二章《对环境的感觉》第1节《感觉世界》第2节《声音的产生》第3节《耳和听觉》第4节《光和颜色》第5节《光的反射和折射》第6节《透镜和视觉》第三章《运动和力》第1节《机械运动》第2节《力的存在》第3节《重力》第4节《牛顿第一定律》第5节《二力平衡的条件》第6节《摩擦力》第7节《压强》第四章《地球与宇宙》第1节《太阳和月球》第2节《地球的自转》第3节《地球的绕日运动》第4节《月相》第5节《日食和月食》第6节《太阳系》第7节《探索宇宙》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第1节模型、号建立与作用第2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第4节组成物质的元素第5节表示元素的符号?第7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第二章空气与生命第1节空气第2节氧气和氧化第3节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第4节生物是怎样呼吸的第5节光合作用第6节自然界中氧和碳循环第7节空气污染与保护第三章植物与土壤第1节土壤中有什么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第3节植物与土壤第4节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第5节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第6节保护土壤第四章电和磁第1节指南针为什能指方向第2节电生磁第3节研究影响电磁弱因素第4节电动机第5节磁生电第6节家庭用电第7节电的安全使用九年级下册第1章演化的自然第1节宇宙的起源第2节太阳系的形与地球的诞生第5节生物的进化第4节地球演化生命的诞生第3节恒星的一生第6节进化与遗传?第2章生物与环境第1节种群与生物群落第2节生态系统第3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3章人的健康与环境第1节健康第2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3节身体的防卫第4节非传染性疾病第5节照顾好你的身体第4章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第2节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第3节实现可持续发展。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备课本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班级______教师______日期______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一、教材分析本册内容由“科学入门”、“观察生物”、“人类的家园——地球”和“物质的特性”四个单元组成。

第一章“科学入门”按照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实验室、科学实验室、科学观察、科学测量、科学探究的顺序展开,主要是引起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这一章的内容是为今后学习科学打基础的,有些内容属于情感和价值观念,有些内容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技能。

第二章“观察生物”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安排了生物的基本特征内容的学习后,直接进入了围观(细胞)层次的学习,并将学习内容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群体的顺序进行编排,使“物质系统的层次”体系在本章中得到明显体现。

本章的编排有利于学生的认知,也使编排的内容之间关系更加合理。

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一章内容从整体认识地球入手,着眼于地球表层的结构、物质构成特点,物质变化的规律,引导学生关爱地球,了解地球,保护地球。

本章内容是对是对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地球与宇宙”和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不断运动的地球”的整合,主要学习地球的概况,这样的安排更有利于学生的认知发展。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首先介绍物质的构成,让学生初步建立分子的概念和分子运动观,为学生理解舞台变化等现象奠定了基础,再介绍质量及其测量、密度和比热、物质在状态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最后将物质的各种特性划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本章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几乎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观察、实验得出的,突出了观察、实验在科学学习重点重要地位。

全章紧密联系现代生活、现代科技和现代生产的时机,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和亲切感。

这些内容组成了从宏观到微观不同层次的物质系统。

教科书在内容的安排上并没有完全由大到小、由宏观到围观来展开,而是由近及远安排物质系统的层次。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电子课本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电子课本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电子课本一、生物学生物学是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生物的组成、结构、生命周期、变异和演化等问题。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电子课本中,生物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细胞的组成和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它承担着各种重要的功能,如合成蛋白质、分裂繁殖、排泄代谢等。

本课本中,学生将学习细胞的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壁的作用、细胞的分类、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知识。

2. 生物体的组成和功能生物体是由多个细胞组成的,各个组成部分协同工作,完成各自的生命活动。

本课本中,学生将学习生物体的组成、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生命活动的调节和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3. 遗传和进化生物的遗传和进化是生物学的重要领域。

本课本中,学生将学习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基因的遗传规律、基因突变和基因工程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学生还将学习生物的进化历程、物种的形成等方面的知识。

二、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

本课本中,化学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物质及其性质物质是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本课本中,学生将学习物质的性质分类,物质的量和浓度等概念,以及一些物质的特殊性质。

2.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在本课本中,学生将学习化学反应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如化学方程式、反应热、化学平衡等。

3.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复杂的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本课本中,学生将学习元素的基本特征、元素周期表以及化合物的组成和分类等知识。

三、物理学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和能量、空间和时间关系的学科。

本课本中,物理学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运动和力运动是物体位置的变化,力是引起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本课本中,学生将学习运动和力的基本概念,如速度、加速度、牛顿三定律等。

2. 声音和光声音和光是两种重要的物理现象,本课本中,学生将学习声音的特征和传播规律,以及光的特性和光的反射、折射等现象。

3. 能量的转换能量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物体在运动中也会产生能量,能量可以被转换成其他形式。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完整课件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完整课件
实验器材使用
熟悉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如实验室电源、实验 室常用仪器等。
实践应用案例分析讨论
案例一
研究不同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案例二
研究不同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含量。
案例三
研究不同洗涤剂对衣物洗涤效果的影响。
06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培养
科学精神内涵及价值观念树立
科学精神内涵
科学精神是人类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 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 则和道德规范。它包括追求真理、崇尚 创新、尊重实践、求真务实等方面。
等。
负面影响
人类活动也可能对生物圈造成负面 影响,如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物种 灭绝等。
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需要采 取措施减少对生物圈的负面影响, 如推广绿色生产、加强环保意识等 。
04
地球与宇宙科学基础概念
地球构造与运动规律
地球的构造
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核、地幔和地壳,地壳与地幔之间的界面为莫霍面,地幔与地核之间的界面为古登堡面。
内容概述
本课程包括物质科学、生命科学 、地球与空间科学等领域的核心 概念和原理。
教学方法与评价
教学方法
采用实验、探究、合作学习等多种教 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动手实 践。
评价方式
采用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期末考试 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 习成果。
学习建议与资源
学习建议
建议学生提前预习,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认真完成实验和作业,及时复习巩固 所学知识。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 理、分析和解释,提取
有用的信息。
得出结论
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结 论,并对结论进行解释
和讨论。
交流与评价
与他人交流探究过程和 结果,评价探究的不足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新教材物质的密度21页文档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新教材物质的密度21页文档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新教材物质的密度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科学xx》
第1节《科学并不神秘》
第2节《走进科学实验室》
第3节《科学观察》
第4节《科学测量》
第5节《科学探究》
第二章《观察生物》
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
第2节《细胞》
第3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节《常见的动物》第4 节《常见的植物》第5 节《生物的多样性》第6 ——地第三章《人类的家园球》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1第结构》节《地球仪和地图》第2 3节《组成地壳的岩石》第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第481/
震》节《泥石流》第5 节《地球表面的板块》第6 节《地形和地形图》第7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1第节《物质的构成》2节《质量的测量》第3节《物质的密度》第4节《物质的比热》第节《熔化与凝固》5第节《汽化与液化》第6 节《升华与凝华》第7 节《物
理性质与化学性第8 质》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1节地球上的水第节水的组成2第节水的浮力第3 4第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节物质的溶解第52 / 8
节物质的分离第6 节水资源的利用、开第7 发和保护第二章:天气与气候1第节大气层2节气温第3节大气的压强第4节风和降雨第节天气预报5第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第6 因素节我国的气候特征与第7 主要气象灾害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1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第节节人体激素的调节2第节神经调节第3 4第节动物的行为节体温的控制5第xx
第四章电路3 / 8
第1节点和与电流
第2节电流的测量
第3节物质的导电性与电

第4节变阻器
第5节电压的测量
第6节电流与电压、电阻
的关系
第7节电路分析与应用九年级上册
第1章探索物质的变化第1节物质的变化第2节探索酸的性质第3节探索碱的性质第4节几种重要的盐第5节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
第6节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
第2xx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第1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第2节物质转化的规律第3节常见的材料第4节材料的发展第3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第1节能量的相互转化第2节能量转化的量度第3节认识简单机械第4节动能和势能第5节物体的内能第6节电能的利用第7节电热器第8节核能的利用第9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4章代谢与平衡第1节动物的食物与摄食第2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3节体内物质的运输第4节能量的获得第5节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第6节代谢的多样性
七年级下册
4 / 8
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节《新生命的诞生》第1 节《走向成熟》第2 节《动物的生长时期》第3 节《植物的一生》第4 节《植物生殖方式的多第5 样性》6节《细菌和真菌的繁殖》第第二章《对环境的感觉》节《感觉世界》第1 节《声音的产生》第2 第3节《耳和听觉》第4节《光和颜色》5节《光的反射和折射》第6节《透镜和视觉》第第三章《运动和力》节《机械运动》第1 节《力的存在》第2 第3节《重力》第一定律》节《第4xx 第5节《二力平
衡的条件》85/
节《摩擦力》第6 节《压强》第7 第四章《地球与宇宙》和月球》节《xx第1 节《地球的自转》第2 3第节《地球的绕日运动》4节《月相》第5节《日食和月食》第6节《太阳系》第节《探索宇宙》八年级下册7第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第1节模型、号建立与作用2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第节组成物质的元素第4 节表示元素的符号第5 第7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第二章空气与生命节空气第1 第2节氧气和氧化86/
节化学反应与质量守第3xx
节生物是怎样呼吸的第4 节光合作用第5 6节自然界中氧和碳循第环7节空气污染与保护第第三章植物与土壤1节土壤中有什么第节各种各样的土壤第2 节植物与土壤第3 节植物体中物质的运第4 输5第节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6节保护土壤第第四章电和磁节指南针为什能指方第1 向2节电生磁第节研究影响电磁弱因第37 / 8

第4节电动机
第5节磁生电
第6节家庭用电
第7节电的安全使用九年级下册
第1章演化的自然第1节宇宙的起源第2节太阳系的形与地球的诞生第5节生物的进化第4节地球演化生命的诞生
第3节恒星的一生第6节进化与遗传第2章生物与环境第1节种群与生物群落第2节生态系统第3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3章人的健康与环境第1节健康
第2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3节身体的防卫第4节非传染性疾病第5节照顾好你的身体第4章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1节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
第2节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第3节实现可持续发展
8 /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