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讲侵犯与利他

合集下载

第5讲 人类的侵犯与利他行为

第5讲 人类的侵犯与利他行为

17
(3)影响侵犯行为产生的因素
温度: 温度: 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暴力事件的发生与温度呈现线性关系。 Baron通过研究发生在夏天的城市暴乱与气温的关系,发现 其呈现出倒U曲线,在华氏81—85度时,暴乱的数量最多, 当温度较低或很高时,暴乱发生的数量较少。 研究案例: 研究案例:司机在路口的行为
24
(4)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
利用惩罚: 利用惩罚: 假如人们预期自己的行为可能遭受惩罚,则会避免表 现侵犯行为,但事实上惩罚往往使受到惩罚的儿童比 平常儿童表现出更多的侵犯行为。
25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 尝试体验一下他人的痛苦,并通过自我意识反省自己, 都能够有效地减少自己的侵犯行为:站在对方的立场 上想事情。
Leonard Eron发现个体在儿童时期从电视上看到的暴力 行为越多,其在青少年时期及青年时期所表现出的暴力 行为越多。即使不具有暴力倾向的小孩,若长时间观看 暴力影片,也将变的更具有侵犯性。
28
家庭暴力的中介作用 Family-Violence
B-Violence Preference
TV Aggression
30
麻醉作用: 麻醉作用:对暴力的敏感程度降低,变得麻木。 影响对世界的看法: 影响对世界的看法:经常看电视的成年人比那些不经常看电 视的人更容易对家庭外面的暴力程度持夸大的看法。 影响观众的侵犯行为: 影响观众的侵犯行为:减少人们原先所学到的对暴力行为的 抑制;模仿;更容易产生愤怒的情绪;减少了对暴力的恐惧, 对受难者的同情也降低了;危险意识增加,在别人之前先放 到他人。
26
(5)媒体与侵犯行为
媒体暴力导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儿童的侵犯增加 TV Aggression B-Violence

上海大学 社会心理学 第九章 攻击行为和利他行为

上海大学 社会心理学  第九章 攻击行为和利他行为
第九章 攻击行为和利他行为

第一节 攻击行为
• 一、攻击性行为的定义
有意伤害他人的行为。
• 1、攻击不是情感、动机、态度等内在状态,而是一 种外在行为。
• 2、注重攻击的动机、意图,而不涉及其结果,这样, 如交通事故、医疗事故等就不属于攻击。仅仅以后果 来定义攻击是不确切的。如杀人未遂同样是攻击行为。 一个人向你扔酒瓶子,你躲过了,是侵犯行为。
– 价值:按照重要的价值观(如人道主义)行事 – 理解:认识世界或者学习知识和经验 – 强化:通过自愿行动从心理上成熟并发展 – 职业:获得职业相关经验 – 社交:加强社会关系 – 保护:减少消极情绪,如内疚感或专于个人问

3 被助者的特征
• 性别: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得到帮助 • 帮助弱者,女性通常被认为是弱的 • 男性对女性帮助有时带有不自觉的浪漫或性 意向,有魅力的女性获帮助机会更多
• 内控:个体相信个体能够选择趋利避害的行为, 外控型的人人为世界上发生的事是由运气、命 运、强权人物和其他不可控因素决定的
• 低利己主义:不专注竞争、自我,不自私。
– 利己主义指过度关注自己的个人需要和幸福,忽略 他人的需要和幸福
*志愿者行为:长期的利他
• 有计划、持续的,并且消耗大量时间 • 自愿动机——为何自愿
• 贝克威兹强调,外在环境的攻击线索是使内在的攻 击冲动形成实际表现所必需的条件。但后来他又指 出,如果挫折引起的唤起强度达到一定水平,也可 以引发实际的攻击行为。
• 根据上述的讨论,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挫折是引 起人类攻击行为的一个条件,但不是唯一的条件, 起的作用可能是加强个人对与暴力有关事件的攻击 反应。
• 3、攻击不仅指伤害身体,也包括想要在精神上、心 理上给对方造成伤害结果的一切行为,如骂人、或使 人丢面子的行为。辱骂是侵犯行为。

社会心理学第十章-侵犯与利他行为PPT课件

社会心理学第十章-侵犯与利他行为PPT课件
动或在想象中实施的侵犯行为,都可以使侵犯性的精神能量得到释放, 从而减少侵犯性冲动,达到减少侵犯行为的目的。
(二)习得的抑制
✿ 1社会规范的抑制 ✿ 2痛苦线索的抑制 ✿ 3对报复的畏惧
Page 15
(三)置换(metathesis)
某人由于另外一个人的阻碍而遭受挫折和烦恼,但又不能还 击他,因为那个人有地位、有权威或其他缘故。在这种情况下, 他会通过另外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求,其中之一便是侵犯那些与 制造挫折者相似的人。
该理论最初是由心理学家多拉德、米勒等人于1939年 提出。
J.Dollard:“侵犯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 Pag以e 1挫0 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反之,挫折的存在也总是导致某种形式
的侵犯。”
简言之:“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
(二)理论的修正
批评:过去的理论过于简单 1、ler(1941)修正:挫折并不一定引起侵犯
侵犯概念的3要素:伤害行为、伤害意图、社会评价。
✿ 1. 侵犯必须是伤害性的,包括实际的伤害和可能造成
伤害的行为
外显行为
✿ 2. 判断是否是侵犯,必须考虑行为者的动机,即行为
意图
内在动机
✿ 3. 侵犯是社会所不允许的
Page 4
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常采用以下标准来鉴别侵犯: ✿1、行为发生的社会情境(家庭里、大街上?) ✿2、行为者的社会角色(父母、外人) ✿3、行为发生前的有关线索(前嫌) ✿4、行为者的身份特性
三 侵犯行为是不是本能 1、S.Freud的精神分析观点 2、K.Lorentz的习性学观点
Page 8
四 侵犯行为的生物学解释
(1)激素 (2)遗传基因 (3)染色体(见图)
Page 9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
认知者 原有经验 价值观念 情感状态 相似假定作用 认知偏见 类化原则 认知对象 魅力 知名度 自我表演 认知情境 空间距离 背景参考
积极偏见
隐含人格理论
1.一个有经验的警察,可以一眼就发现混在人群中的小偷。 这主要是因为(B) A、认知者人格特点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会影响其认知结果。 B、认知者过去的经验不同,其认知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 C、认知者人格特点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会影响其他认知结果。 D、认知者的情绪会影响个体的认知结果。
社会化
1、基本社会化:基本的适应环境能力 2、预期社会化:学习将要扮演的社会角色 3、发展社会化:跟随社会变化发展 4、再社会化:跟随环境变化 5、反向社会化:年轻人向前辈传递知识 D、岗前培训 预期社会化
纵向划分 (社会化的时期)
4.下面哪一项属于预期社会化(D) A、语言学习 B、罪犯改造 C、成人教育 基本社会化 再社会化 发展社会化
2.医生抢救病人的行为是利他行为。(×)
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利他者的因素 性别 年龄 人格特征 (社会责任感) 助人者的心境 求助者的特点 性别 年龄 魅力 人品 环境和情境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 家庭中的社会化和榜样的 作用 自然环境 他人利他行为的示范作用
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个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单个人与同其他人 在一时是不同的。由于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从而 产生棘突坐视不管的冷漠行为。 解释:
5.各种媒体的广告通过改变观众的态度来推销其商品,这 种改变态度的方法属(D) A 群体影响法 B 活动参与法 C 角色扮演法 D 劝导宣传 法
态度测量
态度的测量:测量其方向和强度

总加量表法(里克特量表); 社会距离尺度法; 语意分析法(双极形容词分析) 投射法;eg主题统觉测验、造句测验 行为观察法 生理反应法

第七章 人类的社会行为

第七章  人类的社会行为

第七章人类的社会行为人类的社会行为很多,但是如果根据后果来分的话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对社会或他人有益的行为,我们把这种行为叫亲社会行为,如助人行为和利他行为;另一种是对社会有害的行为,我们称之为反社会行为,在反社会行为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侵犯行为。

第一节人类的亲社会行为人类的亲社会行为是指任何自发性地帮助他人或者有意图地帮助他人的行为,人类的亲社会行为可以分为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其中助人行为的涵盖范围要大于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是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表现出志愿帮助他人的行为,而助人行为指一切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包括期待回报的行为。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这两种行为的区分并不多,这不仅是因为意图难以把握,还因为二者都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行为,对其加以鼓励要比区分更重要,所以心理学家常常把二者放在一起加以讨论。

一、对亲社会行为的理论解释㈠社会生物学威尔逊认为,任何遗传上具有高生存价值,即有助于个体持续生存的决定性特质,往往具有向下一代遗传的倾向。

把这一演化原则用到利他行为的解释中:帮助他人的倾向对团体的基因来说具有很高的持续生存价值,对个体来说则未必如此。

比如具有血缘关系的个体之间会有更多的利他行为。

㈡社会进化论肯贝尔(1975)提出的社会进化论认为,在人类文化与文明的历史发展中,人类将选择性地进化本身的技能、信念和技术。

因为助人与利他行为是遍布于整个社会的行为,因此它们也在进化中得到了提高,并已成为社会规范的一部分。

社会进化论认为有三种规范对亲社会行为很重要:1.社会责任规范社会责任规范是指人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那些依赖我们并需要我们帮助的人,按照这种规范,家长有责任保证孩子的健康和安全,老师有责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个规范主要是针对助人者而言的。

2.相互性规范相互性规范也叫互惠规范,它是指人们之间的助人行为应该是互惠的,别人帮助了我,那么我也应该帮助别人,即帮助那些帮助过我的人。

心理学家认为这种规范对维持人际关系的协调和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

社会心理学之利他行为一、利他行为概述利他行为最广泛的定义是提供时间,资源,能力以帮助他人的行为.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利他行为是一种不期望日后报答而出于自愿的助人行为.这里的不期望报答的利他行为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利他主义的行为,即以助人为行为的目的;一是报答性行为,即因为曾受到过他人帮助而认为自己应该帮助人.总之,利他行为是一种处于自觉自愿的行为,以有益于他人为目的,不附有任何期望他人日后的报答.利他者本身有所损失.利他的表现诸如同情,慈善,捐款,救难,自我牺牲等. 后一些学者研究发现,利他行为还是有不同动机的,有些是有明显的利己主义,例如为了获得奖励;有些是有微妙的利己主义,例如获得心理安慰;有些是纯粹意义上的利他主义,即为他人的幸福而帮助他人。

巴特森指出,利他行为一般不图日后他人的报答,助人者看到他人处于困难的情境时,会产生一种专注于自我内心焦虑或专著于他人的同情情绪。

由此产生两种取向的利他行为。

一种是为了减轻自己内心的紧张和不安而采取的助人行为,这是自我服务性的,人们通过助人行为来减少自己的痛苦,使自己感到有力量,或体会到一种自我价值,此即自我利他主义取向;另一种受到外部动机所驱使,因他人的处境而产生移情,从而做出助人行为以减轻他人的痛苦,其目的是为了他人的幸福,此即纯利他主义取向。

二、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包括个人因素,环境教育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个人因素主要包括:认知。

主要是认知归因和公平动机等方面;一般助人行为的中介因素是认识到他人的困难是不是不可控制的。

而个人的公平和互补认识也会影响助人行为。

人们往往怀有这样一种心态,即从长远的观点看,一切是公平的,互补的,现在别人能获得他为之奋斗的东西,不久后自己也能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彼此的机会是公平的,所以现在帮助别人,日后别人也会帮助自己。

人们会在这样的认识下做出助人行为。

移情。

即设身处地地以别人的立场去体会当事人的心境和心理历程,从而产生助人行为。

最新社会心理学之利他的理论解释

最新社会心理学之利他的理论解释

社会心理学之利他的理论解释-有的时候,人愿意无偿地帮助他人,即便是他并不认识此人,或者他的助人行为也不会给他带来什么可以预见的好处,他却仍然选择了助人的行为方式,我们把这种行为称为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是人类社会中一类美好的事物,也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有些学者提出动物也有利他行为,例如,某些物种的老年动物会不惜牺牲自己来挽救同类中的年轻动物,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种族繁衍的机会。

然而,只要有深入的思考,人们就会产生一些疑问:动物的利他行为与人类的利他行为有何不同呢?利他行为是不是源于本能呢?人类的利他行为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本节的内容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利他行为的本质及其发生机制。

利他(altruism)是个人出于自愿而不计较外部利益地帮助他人的行为。

利他行为者可能需要做出某种程度的个人牺牲,却能给他人带来实在的益处。

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利他行为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中期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提出理论观点,并用实验加以验证,逐渐深入分析这一现象。

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们在一般社会交往中的利他行为;二是人们在紧急事件中的利他行为,即旁观者介入行为。

一、什么是利他行为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对利他行为(altruistic behavior)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根据许多学者公认的看法,本章将利他行为定义为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从利他行为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利他行为有如下几个特征:①以帮助他人为目的;②不期望有精神或物质的奖励,例如荣誉或奖品;③自愿的;④利他者可能会有所损失。

其中第二个特征是利他行为的主要特征。

如果某人冒着生命危险去救火,而不期望得到什么回报,那么,这种行为就属于利他行为。

然而,人们利他行为的动机很少如此单纯。

通常的利他行为既包含利他的因素,也含有利己的因素。

当一个慈善家大量捐款帮助穷人的时候,他可能也会期望在社会上获得声誉的回报。

利他主义

利他主义
耶稣:“如果你只爱那些爱你的人,那么你有什么 权力去要求任何信任呢?……我告诉你,爱你的敌 人吧。”
(五)社会教育因素 (六)社会文化因素 (七)性别
五、利他行为的过程
第一,可能的助人者感觉到有人需要帮助;
第二,可能的助人者决定要不要给予帮助;
第三,若助人者决定给与帮助,需要决定提供什么 样的帮助并实施行为。
要不要给帮助?
这个决定需要经历两个判断: 责任归属判断:
判断造成被助者需要帮助的内外在原因
损失酬赏分析:
对损失和内心酬赏做出评价。
其它影响因素:
1、助人者的个人因素
助人者的心理特点; 助人者的生理特点(性别); 助人者的能力特点; 先前的利他经验; 助人者的宗教信仰。
2、当时的情境因素
天气好坏;环境干扰;有没有其它重要的事情;有 没有其它人的示范。
特征:
1、以帮助他人为目的 2、不期望有精神或物质的奖励二、利他行为的分类
(一)按实施情景
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 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
(二)按责任归属
职责性利他行为 非职责性利他行为
(三)按实施动机
求回报性利他行为 不求回报性利他行为
两种利他主义的行为取向: 自我利他主义取向:为了减轻自己内心的紧
美国:
一青年男子乘地铁回家时,被歹徒用刀捅伤了腹部, 在歹徒下车后,其他11名乘客眼睁睁地看着这个年 轻人因流血过多而致死。 2000年6月,在纽约中央公园,一群酗酒的年轻人 对60名单独出行的妇女进行了性侵犯,旁边数万名 游客、包括警察对此无动于衷。 戴安娜王妃的车祸
1、午夜独自回家,路遇高个男性坐在地上呻吟。
4、规范性的利他行为
顺从社会规范而实施的利他行为
5、自我牺牲的利他行为

利他和侵犯——精选推荐

利他和侵犯——精选推荐

利他和侵犯利他和侵犯⼈类可以表现出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社会⾏为,⽽如果以⾏为的后果作为划分的标准,可以将社会⾏为分成两类,⼀类是对社会或他⼈有益的⾏为,或者称之为亲社会⾏为;另⼀种是对社会有害的⾏为,即反社会⾏为。

⼈类的亲社会⾏为是那些⾃发性地帮助他⼈或者有意图地帮助他⼈的⾏为,其中包括了助⼈⾏为和利他⾏为。

⽽以侵犯⾏为作为典型代表的反社会⾏为则明显对他⼈和社会具有极为不利甚⾄是破坏性的影响作⽤。

本章以上述两类社会⾏为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利他⾏为和侵犯⾏为为重点,着重对引起利他和侵犯⾏为的原因、它们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它们出现与否的⽣理、⼼理和社会因素进⾏详细的阐述。

第⼀节利他⾏为在⽇常⽣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有⼈愿意⽆偿地帮助他⼈,即便是他并不认识此⼈,或者他根本也不在意他的⾏为能否为他带来什么可以预见的好处,我们把这种⾏为称为利他⾏为。

利他⾏为是⼈类社会中⼀类美好的事物,也是社会⽣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利他⾏为概述(⼀)利他⾏为的定义顾名思义,利他⾏为(altruistic behavior)是⼀种⾃发形成的,以帮助他⼈为唯⼀⽬的,且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为。

从利他⾏为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利他⾏为有如下⼏个特征:①以帮助他⼈为⽬的;②不期望有精神或物质的奖励,例如荣誉或奖品;③⾃愿性;④利他者可能会有所损失。

其中第⼆个特征是利他⾏为的主要特征。

美国911事件中的华⼈英雄曾喆舍⾝抢救病⼈,他本⼈并不期望得到什么回报,并且还献出了⾃⼰的⽣命,这是⼀种典型的利他⾏为。

然⽽,⼈们助⼈的动机并⾮都如此单纯,通常的利他⾏为中既包含利他的因素,也含有利⼰的因素。

如果你志愿为某个慈善团体⼯作,以便给你的朋友们留下良好的印象或增加⾃⼰未来找⼯作时简历的砝码;当⼀个慈善家⼤量捐款帮助穷⼈的时候,他可能也会期望在社会上获得声誉的回报。

如此说来,利他⾏为可能有不同的动机,其中有些⾏为是以利他为⼿段、以利⼰为⽬的,有些⾏为有微妙的利⼰动机,有些是纯粹意义上的利他主义,即为他⼈的幸福⽽助⼈,丝毫没有想到⾃⼰的得失。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1你认识的自己只是个幻象这些并非是一小撮“精神异常者”的疯狂行为,而是执行者对权威的盲目服从,如果你置身其间,你很可能也会这样做。

2健康:道德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躯体健康3什么是健康?“身体无疾病不虚弱,心理无障碍,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适应社会生活能力,只有当这三方面的状态都达到良好时,才是完全意义上的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1989)4心理健康:指在正常发展的智能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表现出良好个性、良好处世能力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心理特质结构。

5心理健康的4个标准(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2)适应环境,人际交往中能彼此谦让;(3)有幸福感;(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第一节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二、社会系心理学的研究范围A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B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C群体心理D应用社会心理学三社会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1、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现场试验法2、观察法一般观察法参与观察法3、调查法访谈法问卷法4、档案研究法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二、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偏向及伦理问题1、偏向问题研究者的偏向:研究者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和动作、讲话的语气都可能无意中影响被试者在实验中的表现,从而使实验结果产生偏差。

被试者的偏向: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所谓的“要求的特征”,其二是所谓的“对评价的担心”2、伦理问题在每一个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都要遵循三条原则:第一,必须让被试者自愿地参加实验研究,被试者应当知道他们在研究中要做些什么。

第二,研究必须是“风险最小”,即研究的设计没有必要让被试者冒险。

第三,研究者要进行“风险—获益分析”,即在研究中让被试者承担的风险要与通过研究获得的利益平衡,这里的利益可以是对被试者而言,也可以是对社会而言。

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一、社会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介于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用心理学的观点与理论阐明社会与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揭示其心理机制外,还从社会环境出发解释社会制度、社会团体与个人行为之间的关系。

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

Altruistic Behavior 利他行为个人出于自愿而不计较外部利益帮助他人的行为。

利他行为者可能需要做出某种程度的个人牺牲,但却会给他人带来实在的益处。

西方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利他行为包括两方面:一是人们在一般社会交往中的利他行为;二是人们在紧急事件中的利他行为,即旁观者介入行为。

在非紧急情况下的一般社会交往中,社会规范对个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

实验表明这种遵循社会规范的行为在人与人之间是互相的,而且在程度上也是相应的。

社会规范的制约作用还表现为在遇到有人需要相助时,会自觉地将提供帮助看作是自己的责任。

交往情景中的榜样作用也是影响利他行为的重要因素。

实验证明,人会不自觉地按照情景中榜样的行为方式行动,或采取利他行为,或在一边袖手旁观。

除上述环境因素外,个人内部的心理状态,如个人的认识评价,对产生利他行为也有影响。

此外,人在交往中因伤害他人而产生的内疚感也可以成为他采取利他行为的动力。

所谓“利他行为”,在社会心理学中一般是这样来定义的,即:一个人所作出的行为对他人是有利的,而对自己则并没有明显的利益。

或者是一种无私的行为,只是为了他人的利益。

因而,在社会心理学的文献中,与利他行为相近的术语还有“助人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等。

社会学奠基者孔德曾对亲社会性的利他行为进行过最初的描述,用来涵盖所有与攻击、欺骗、谋害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一类行为,如同情、协助、善举、分享、捐款、救难、自我牺牲等。

人类亲社会行为有各种不同的表现方式,从一般性的有益他人的行为到做出自我牺牲。

通常,社会心理学家把亲社会行为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不期待外来酬赏,给他人带来利益,自发自愿,自动自选进行的行为,通常称为利他主义行为(简称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可能出现在一般情景下(或称非紧急情况中),也可能出现在紧急情况下。

在一般情况下出现的利他行为,如在公共汽车上让座、主动打扫公共卫生、为残疾人服务等等,这些利他行为通常是利人不损己的。

侵犯与利他(社会心理学)

侵犯与利他(社会心理学)
侵犯与利他(社会心理学)

CONTENCT

• 侵犯行为 • 利他行为 • 侵犯与利他的关系 • 社会心理学的应用
01
侵犯行为
定义与类型
定义
侵犯行为是指个体或群体对另一 个人或群体造成伤害的行为。
类型
侵犯行为可以分为直接侵犯和间 接侵犯,直接侵犯包括身体伤害 、言语攻击等,间接侵犯包括背 后说人坏话、散播谣言等。
侵犯与利他的联系
侵犯和利他行为都是个体在社会互动中的表现形式,都受到社会 规范的制约。
侵犯和利他行为在某些情况下可能相互转化。例如,当个体为了 维护自己的利益而采取攻击行为时,这种行为可能会对他人造成 伤害;反之,当个体为了帮助他人而采取行动时,这种行为可能 会对侵犯行为起到抑制作用。
侵犯与利他的区别
利他行为的原因
01
02
03
04
同情心
个体对他人的痛苦和困难产生 同情,从而产生帮助的动机。
内疚感
个体为了减轻内疚感,可能会 通过利他行为来弥补自己的过 错或愧疚。
社会规范
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鼓励人们 帮助他人,不自私自利。
自我形象
个体希望通过利他行为来提升 自己的社会形象和自我价值感 。
利他行为的影响
侵犯行为的原因
情绪触发
当个体处于愤怒、焦虑、沮丧等负面情绪状态时, 更容易产生侵犯行为。
社会学习
个体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学习侵犯行为, 特别是家庭和同伴的影响。
自我肯定
为了提高自我价值感和自尊心,一些人可能会采取 侵犯行为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地位。
侵犯行为的影响
80%
社会关系
侵犯行为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冲突加剧,破坏社会和谐与稳 定。

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知识点:主要社会动机

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知识点:主要社会动机

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知识点:主要社会动机导语:社会动机(social motivation)就是以人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在社会生活环境中通过学习和经验而获得的。

它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内部刺激,是个人行为的直接原因。

主要的社会动机是什么?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亲合动机: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心理倾向。

是人际吸引的较低层次(1)亲合起源于依恋,合群在个体生命早期的表现是亲子间的依恋,哭和笑有助于依恋的形成(2)亲合的作用: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获得信息;减轻心理压力;避免窘境(3)影响因素:情境、情绪、出生顺序。

压力越大,群体成员的亲合动机越强;悲惨情境和恐惧情绪增加亲合倾向,但高焦虑者的亲合倾向较低。

长子长女恐惧时的合群倾向比弟妹们强。

2、成就动机: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动机;是个体在各种情境下,追求成功与成就的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1)抱负水平:抱负水平是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和期望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

代表一种主观愿望,与实际成就可能会有差距。

与成就动机有密切联系,抱负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其成就动机强弱。

如遇事想做、想做好、想超过他人,则个体的抱负水平就会较高。

与个体已往的成败经验也有关系,成功的经验可提高个体抱负水平(2)影响因素:目标的吸引力;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

(3)是习得的社会动机,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家庭教养方式;强调、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

家长对儿童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成就动机呈正相关。

3、权力动机: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

权力需要是权力动机产生的心理背景。

温特认为存在两种权力动机:积极的和消极的。

前者常常表现为竭力去谋求领导职位或在“组织社会中的权力”;后者则通常表现为“害怕失去权力”,为自己的声望忧虑。

可能通过酗酒、斗殴和展示已有的权力等行为来满足这方面的需求。

浅析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

浅析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

浅析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从安·兰德的思维看待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摘要:世俗的自私本质上都是在背叛自己,背叛精神、灵魂。

为了满足他人的目光,用昂贵的材料来粉饰;为了满足他人的利益,去做些“高贵”的工作;为了满足他人的品味,用恶俗的语言来讨巧。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财富并不是满足自己,而是满足了社会对你挑剔的眼光。

有些人炫耀自己的财富,宣称财富是个人能力的体现,实际上他们有多少个敢于说出自己财富是真正的被自己创造的?真正的自我主义者,是无所谓财富的,而是享受产物,以及创造过程。

那种充实的快乐,是没有金钱、权力能给与的。

关键词:利己主义,利他主义,安·兰德这是一个道德崩溃的年代,你们将会为恶行而承担惩罚。

你们的道德标准已经发展到了极端,也是其寿终正寝前的黑暗时代。

如果你们还想继续生活,并不需要回到旧道德,而是要挖掘出人类道德的新意。

很多情况下,人们并非找不到问题的答案,只是因为人们总是刻意回避问题的存在,或者说人们一直找不到生活的答案恰恰是因为他们根本不在乎这些答案。

人们费尽心思寻找的不是问题的答案,而是想要找到充足的证据,证明一切都没有答案。

《圣经》中曾这样描述:“上帝,原谅我吧,我不知道我在做什么,你也不要告诉我。

”2一、什么是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安·兰德说,人是理性的,这是人的本质特征。

人还有很多非本质的特征。

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是虚伪。

人是最虚伪的动物。

这一点恐怕没有人能够反对。

人虚伪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用集体主义掩盖自私等种种不正当的欲望和诡计。

世界上的政治、道德、信仰等大都宣扬利他主义,很多个人、团体、组织都宣称是利他的,是为了他人、社会、全人类利益奋斗的。

一个人从进入幼儿园开始,就必须接受为他人、为社会、为某党和政府牺牲的思想洗脑,每个孩子都必须接受“崇高”的、牺牲个人的道德标准。

但是实际生活中,事情却并非如此。

思想教育和现实情况的巨大反差,使每个善于思考的人心里难以平衡甚至痛苦迷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对还没有形成价值判断的孩子来说,适度惩罚的威胁 作用比严厉惩罚更有效。
2)降低挫折:减少不公平的社会现象
2020/8/19
9
3)说服教育: 说服教育必须及早进行 提供痛苦的线索,产生移情,学会自我控制。
4)合理宣泄:阿伦森 用体育活动来消耗侵犯性能量; 进行一些没有破坏性的、幻想的侵犯行为;发泄
2)兴奋转移:由其他刺激所引发的生理上的激起会 转移到侵犯性冲动之上。酒精
3)侵犯性线索:情境中与侵犯相关的一些线索,如 刀、枪、棍等器械往往会成为侵犯行为产生的起因, 这种现象称为武器效应。
4)去个体化: 群体中的个体有时候会失去对自己 行为的责任感,使自身自我控制系统的作用减弱上甚 至丧失,从而做出平时不敢做的反社会行为。
室、倾诉、替代物品等。 做一些直接的侵犯行为。
2020/8/19
10
5)控制暴力媒体:
A、宣泄论:攻击性替代性满足,减少实际侵犯行为
B、失禁论。电视暴力起激发、榜样作用,使人内在的 侵犯性爆发,特别是对于判断力和自控力较差的儿童更 是如此。此论得到普遍认同。
暴力电视为侵犯行为提供了榜样。 暴力电视改变了儿童的思维方式。 暴力电视影响了儿童的情绪和情感。
攻击行为与亲社会行为
2020/8/19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侵犯与攻击 1、侵犯的含义 2、侵犯的类型 3、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 4、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 5、儿童攻击行为 6、攻击理论
1、侵犯含义
侵犯行为:指任何试图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 判定标准 内在意图或动机:交通事故 外在表现:一种已经实施的外在行为
2020/8/19
2020/8/19
17
➢ 结果表明: 9岁和12 岁儿童对无意的攻击所作出的攻击性
反应要比有意性反应少
7岁的儿童不能区分有意和无意的挑衅,并作出 相应反应。
2020/8/19
11
5、儿童攻击行为
攻击是儿童、青少年中较常见的社会行为,是个 体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攻击性发展状况 既影响儿童人格和品格的发展,同时也是个体社 会化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
2020/8/19
12
A、攻击行为的早期表 现
✓ C. Buhler、E. H. Green、M. M. Shirley 研究发现 :儿童与同伴间的社会性冲突至少在儿童出生后的第 2年就开始了。
2020/8/19
15
B、儿童攻击发展的基本模式
➢ 美国心理学家W. Hartup研究4-6岁和6-7岁的儿童, 发现:在整个学前期,儿童的工具性攻击呈减少趋势,
敌意性、报复性呈增多趋势。张文新等(1996)研究小、 中、大270名儿童的攻击行为,也得到类似结果。
➢ 研究发现,儿童在2-4岁间,身体攻击逐渐减少,言

M. S. Holmberg发现:12-16个月的婴儿,其相互之
间的行为大约有一半可看作是破坏性的或冲突性的。

随年龄增长,儿童之间的冲突性为呈下降趋势到两
岁半,儿童与同伴之间的冲突性交往只有最初的20%。
2020/8/19
13返回

美国心理学家D. F. 海和H. S. 罗斯(1982)对24
2020/8/19
6
6)生物的
A、遗传因素:如染色体为XYY的男人更富攻击性。
B、神经因素: a、下丘脑。破坏猫的下丘脑腹内侧核,猫会产生 异常凶猛的攻击行为。“愉快中枢”和“痛苦中 枢”。
2020/8/19
7
B、边缘系统。刺激边缘系统的杏仁核,可使动物 产生防御反应,而切除双侧杏仁核则一般会引起 情绪低落,动物变得较为温顺。
14
实验结果表明:儿童作出的不同行为反应将会引起 同伴不同的让步。并且,冲突中儿童的言语活动通常与 他的社会性定向一致。
研究人员认为: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冲突不仅有助于 儿童学习如何有效地发动和终止相互攻击,而且这些经 验还为儿童提供了有关社会秩序的信息,其中包括社会 成员与他们的财产之间的关系的信息。
语攻击相对增多。

攻击行为的发生频率随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减少。

在儿童中期和青少年期,关系攻击日渐复杂和间接。
2020/8/19
16
C、儿童对攻击行为调节的发展
➢ 美国心理学家Shants & Vogtannoff(1973)的 研究: 要求7、9、12岁儿童对一系列假设的攻击 事件作出反应,描述出一男孩对另一男孩的言语攻 击或身体攻击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给被试提供大 小不同的7块木板,木板的大小代表着报复性攻击 的激烈程度的高低,要求被试表明,他将用哪一块 报复挑衅者。
2020/8/19
5
5)拥挤:
有些研究表明拥挤会导致侵犯性增加;有的研 究发现拥挤对侵犯只有很少甚至没有影响。
弗里德曼认为,拥挤的效果取决于已有的条件, 也即拥挤会强化神原有的情绪,而不管原有的情绪 是什么。
梅耶(Mayer,1993)指出,在人口高度密集的城 市里有着更高的犯罪率和更高的精病率。即使这些 城市未受到高犯罪率的困扰,但那里的居民也可能 更感到恐惧。如,多伦多的犯罪率是香港的4倍,然 而香港的人口密度是多伦多的4倍,香港居民比多伦 多居民感到,走在香港的马路上更不安全。
对年龄为21个月的婴幼儿的冲突行为进行研究:
在游戏室进行4次每次时间为15分钟的观察,发现 87%的儿童至少参与了一次冲突,其中79%的冲突是在没 有成人干预的情况下由儿童自己终止的。这些冲突大多 数(72%)与争夺物品有关,其余的要么纯粹是人际间的 冲突,要么是争夺物品与人际冲突混合在一起。
2020/8/19
3
2、类型
按照行为方式:言语侵犯与动作侵犯 按照动机:报复性侵犯:打群架
工具性侵犯:抢劫 按是否违犯社会准则:
反社会侵犯行为:暴力犯罪 亲社会侵犯行为:警察制止犯罪行为 被认可的侵犯行为:自卫行为 教育体罚
2020/8/19
4
3、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
1)温度: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暴力事件的发生与 温度呈现线性关系。
C、生物化学因素 a、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与侵犯行为有关。 b、雄性性激素与侵犯有关。 c、低血糖似乎都与侵犯性联系在一起。
2020/8/19
8
4、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
1)利用惩罚:法制。 A、严厉惩罚的孩子往往具有特别强的攻击性。 B、如能在和睦关系的前提下明智地运用惩罚手段,
那惩罚就是有用的。 C、严厉惩罚经常能使人顺从,但它很少使人产生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