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迁移现象及其失效机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迁移现象及其失效机
理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集成电路中的电迁移现象
电迁移现象简介
随着芯片特征尺寸越来越小,集成度越来越高,对芯片可靠性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
重要,而其中电迁移现象是影响互连引线的主要可靠性问题。在微电子器件中,金属互连线大多采用铝膜,这是因为铝膜具有电阻率低、价格低廉、与硅制造工艺相兼容、与SiO
2
层等介质膜具有良好的粘附性、便于加工等一系列优点。但使用中也存在着如性软、机械强度低、容易划伤;化性活泼、易受腐蚀;抗电迁移能力差等一系列问题。
集成电路芯片内部采用金属薄膜互连线来传导工作电流,这种传导电流的
金属在较高的电流密度作用下,沿电场反方向运动的电子将会与金属离子进行
动量交换,结果使金属离子与电子流一样朝正极方向移动,相应所产生的金属离子空位向负极方向移动,这样就造成了互连线内金属净的质量传输,这种现象就是电迁移。电迁移失效机理
电迁移现象是指集成电路工作时金属线内部有电流通过,在电流的作用下金
属离子产生物质运输的现象。进而导致金属线的某些部位出现空洞从而发生断路,而另外一些部位由于有晶须生长或出现小丘造成电路短路。当芯片集的成度
越来越高后,其中金属互连线变的更细、更窄、更薄,电迁移现象也就越来越严重。图2.1为典型的电迁移失效结果。
(a)电迁移引发短路(b)电迁移引发断路
在块状金属中,电流密度较低(<104A/cm2),其电迁移现象只在接近材料熔点的高温时才发生。薄膜的材料则不然,淀积在硅衬底上的铝条,截面积很小和很好的散热条件,电流密度可高达107A/cm2,所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就能发生电迁移。在一定温度下,金属薄膜中存在一定的空位浓度,金属离子通过空位而运动,但自扩散只是随机的引起原子的重新排列,只有在受到外力时才可产生定向运动。通电导体中作用在金属离子上
的力有两种:一种是电场力F
q
,另一种是导电载流子和金属离子间相互碰撞发生动量交
换而使离子产生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F
e
,对于铝膜,载流子为电子,这时电场力
F
q
很小,摩擦力起主要作用,粒子流与载流子运动方向相同。这一摩擦力又称为电子风。经过理论分析有:
F=F
q +F
e
=Z*qE
式中Z*成为有效原子价数,E为电场强度,q为电子电荷。Z*的绝对值越小,抗电迁移能力就越大。
电迁移引起的失效模式
1 短路
(1)电迁移使晶体管发射极末端积累铝离子,使EB结短路,这对套刻间距小的微波功率管容易发生;
(2)电迁移产生的晶须使相邻的两个铝条间短路, 这对相邻铝条间距小的超高频器件、大规模集成电路容易发生;
(3)集成电路中铝条经电迁移后与有源区短接, 多层布线上下层铝条经电迁移后形成晶须而短接;
(4)晶须与器件内引线短接"触的数目。
2 断路
(1)正常工作温度下, 铝条承受电流过大, 特别是铝条划伤后, 电流密度更大,使铝条断开"尤其是大功率管, 在正常结温(150℃ )时, 往往工作几百小时后因电迁移而失效;
(2)压焊点处, 因接触面积小, 电流密度过大而失效;
(3)氧化层台阶处, 因电迁移而断条"通过氧化层阶梯的铝条在薄氧化层上散热好, 温度低, 而在厚氧化层上散热差, 温度高"所以当电子流沿着铝条温度增加的方向流动时, 就会出现铝原子的亏空, 而形成宏观的空隙。
3 参数退化
电迁移将影响器件的性能稳定,如引起晶体管EB结击穿特性退化,电流放大倍数h
FE 变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