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临床疗效观察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特点是由于吸烟、空气污染等因素引起的气道炎症和气道狭窄,而导致慢性进行性呼吸道梗阻和气肿。

纵观全球范围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已成为世界各国人口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代表。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人数已经高达数亿之众,其中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居多。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辨别患者的病情特点和体质特点,运用针灸、中药等方法进行治疗,从而滋阴清热,壮气健脾,以达到改善患者症状,延缓疾病进展的目的。

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疗效备受关注。

本文通过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的观察和研究,旨在总结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中医医生和患者提供更为科学、准确的治疗参考。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在中医理论中常被归为痰浊阻肺和肺气虚损两个证候,因此在中医辨证治疗时,首先需要明确患者的证候类型,然后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具体原则包括:1. 痰浊阻肺型主要症状包括咳嗽、痰多、胸闷、气短等,舌苔厚腻,脉滑数等。

治疗原则是宣肺平喘、化痰散结。

常用药物有半夏茯苓丸、苓桂术甘汤等。

2. 肺气虚损型主要症状是气短、肢倦、咳嗽等,舌淡苔白,脉沉弱等。

治疗原则是益气固表、健脾生津。

常用药物有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

为了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疗效,我们选取了一定数量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并按照患者的具体证候类型进行中医辨证治疗。

随访了疗程结束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患者情况,进行了疗效观察。

1. 观察对象选择本次观察选取了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诊断标准的患者4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在40-70岁之间。

患者均有明显的慢支肺气肿的主要症状,如咳嗽、咳痰、气促等,经CT或X线肺部影像学检查等确诊。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以支气管黏膜慢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其临床疗效观察是中医辨证治疗的重要部分。

经过临床观察发现,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第一步是病情辨证,根据患者的症状、舌象、脉象等,将患者分成不同的辨证类型,如肺热痰热辨证型、痰湿阻肺辨证型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主要采用中药治疗,配合针灸、艾灸等辅助疗法。

中药方剂常选择清热化痰、祛痰止咳、润肺止咳等药物,如麻杏石甘汤、桑白皮汤等。

针灸、艾灸则通过激活经络、调节气血运行等途径,促进机体的自愈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观察患者的疗效,可以发现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患者的各种症状明显改善,如咳嗽、咳痰减少,痰液稀薄易咳出等。

患者的体质有所改善,耐受力增强,不易复发。

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还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对社会的影响。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显示,该治疗方法能够从整体上调整患者的身体机能,提高机体的耐受力,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而且,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具有独特的个体化治疗方法,能够根据患者的辨证特点进行治疗,提高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也存在一些问题。

缺乏大规模的随机对照研究,治疗结果的可靠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由于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复杂的疾病,临床观察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如患者的年龄、病程、并发症等。

仍需要进一步探索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临床疗效,并探索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临床疗效观察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常见于气道炎症、气道痉挛等症状,同时伴有肺气肿和肺功能受损等表现。

中医认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外感风寒、体质虚弱、情志不畅、饮食不节等。

中医辨证治疗在临床上有着丰富的经验,通过对患者的辨证施治,可以达到缓解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症状、改善肺功能的目的。

本文将对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

1. 辨证施治:中医认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发生与体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有关,因此在治疗中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以达到调节气机、益气固表、清热化痰、祛风化湿的治疗目的。

2. 调理情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常伴有情志不畅、精神疲惫等症状,中医强调调理情志、保持心情舒畅是治疗的重要环节。

通过针灸、推拿、草药等手段,调理患者的情志,增强其体质和抵抗力。

3. 防治复发: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中医强调要在治疗的防止病情的反复发作。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体质、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预防复发。

1. 观察对象选取一定数量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中医辨证治疗原则进行分组,并分别进行治疗观察。

2. 观察方法采用临床症状观察、肺功能检测等方法,对患者进行观察。

记录患者的症状变化、肺功能指标变化等信息,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

3. 观察结果根据治疗情况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中医辨证治疗组之间的差异,评估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疗效。

三、临床疗效观察结果通过对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临床疗效观察,发现辨证施治对患者的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在治疗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病情进行辨证施治,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

1. 症状改善通过中医辨证治疗,患者的咳嗽、气喘、胸闷、痰多等症状有明显改善,部分患者症状减轻明显,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其症状包括咳嗽、咳痰、胸闷、气促等。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对于了解中医在治疗这一疾病中的作用和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此方面的研究,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一、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理论基础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内经》、《金匮要略》、《伤寒论》等古典医学著作中关于病因病机及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

中医认为,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与体内外的多种原因有关,主要包括邪气侵袭、情志不畅、饮食不节、体弱等。

根据中医理论,慢性支气管炎的病机主要包括气郁化热、痰浊阻肺、肺气不降等。

在辨证施治上,中医认为慢性支气管炎病情可以分为肺燥热、肺气不降、痰湿阻肺、肾阳虚等多种证型,因此在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具体辨证施治。

二、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为了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本文采取了一种较为系统的方法,包括病例收集、中医辨证施治、观察疗效等环节。

具体而言,研究人员首先收集了一定数量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病例,并对其进行严格的辨证施治。

随后,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症状、体征、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等进行系统观察和评估。

对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和启示。

三、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初步的结果和结论。

具体而言,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症状改善经过一段时间的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主要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

包括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的减轻或消失。

特别是痰多、黏稠的患者,在中医治疗后痰涎减少,咳嗽明显减轻。

这些结果显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在改善患者症状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60例临床观察

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60例临床观察

3 讨 论
[] 葛金 芳,李俊,姚宏伟. 1 慢性支气管 炎免疫病理机制 的研 究进展 [ ] 安 J.
徽医药,20 , (3 . 03 0)
慢性支气管炎属祖 国医学的 “ 咳嗽” “ 喘证 ” “ 痰证 ” “ 饮证 ”等范畴 。其病变 涉及肺 、脾 、肾三脏 ,其 中肺 是
[ ]杨 大洪. 2 清气化痰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8 例 [] 北京 中医,1 9 , (1. 0 J. 94 0)
中 医治 疗 慢 性 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气 管炎 6 例 临床 观 察 O
陈爱 东
北京市密 云中医院 ,北 京 1 10 05 0
【 摘 要 】:在我 国,慢性支气 管炎作 为一种 常见病 、多发病,严 重危 害人们的健康,为了对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进行研究 ,本文 选择近一年来就诊于我院门诊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进行分组对 比研究 ,研究表 明慢性支气 管炎在 急性发作期治疗过程中 ,止嗽散与阿莫西 林和氨溴索联合应用优于单纯使用西药 ( 阿莫西林 、氨溴索) 的治疗效果 。 【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 ;中医 ;止嗽散 【 中图分 类号 】R 5 . 26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 5 7( 0 0 8 0 7 l 0 7 8 1 2 1 )0 — 9 一
临 床 研 究
C ii a R s a c ln c l e e r h
中 国 民 族 P , '医 药  ̄B fI
C i e e J un l o tn m d c n a d E h o h r y h n s o r a f E h o e i i e n tn p a  ̄c ・9 ・ 7
慢 性支气管 炎是指气 管 、支气 管勃膜及 其周 围组织 的 病 变 的主 要脏器 。中 医认为本病 的病 因病 机主 要是外邪 侵 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 以咳嗽 、咳痰为之主要症状或伴有 袭和 肺脾 肾三脏功 能失调 密切相 关。其外 感因素主 要包括 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 。病情若缓慢进 展,常并 风 、寒 、暑、湿 、燥 、火 六淫之邪 所致 ,外邪从 口鼻或 皮 发 阻塞 性肺 气肿 ,甚 至 肺 动 脉 高 压 、 慢性 肺 源 性 心 脏 病 。 毛侵 袭人 体肌 表 ,导致肺 失宣肃 ,痰浊滋 生 ,痰 浊阻塞胸 1 资料与方法 肺 ,引起 咳喘、咯痰 ;其 内伤脏腑 主要是 指肺脏久 咳致虚 1 1 病 例 来源 . 或其他脏腑病变累及于肺 ,均可 引起咳喘 。 本研究 的病 例全部来源 于2 0 年2 0 9 月至 2 1 年2 0 0 月就诊 本研 究主要针对 慢性 支气管 炎急性发 作期 即外 感咳嗽 于我 院 门诊慢 性支气 管炎患者 ,全部 病例均符 合病例 选择 之风 寒袭肺 型,主要 治法 是疏风散 寒 ,宣肺 止咳 ,采用 中 标准 。 西 医结合 的方法 ,治疗效 果显著 。止嗽散 的方剂组 成源于 12 纳 入 标 准 . 《 学心悟 》: “ 不贵 险峻 ,惟 期中病而 已。”本研 究 医 药 符合西 医慢性支气 管炎 一急性发 作诊断标 准 ;符 合咳 的止 嗽散 加味方 剂组 成有 紫苑2 g 0 、百部 1 g 5 、陈皮 l g 5、 嗽风 寒袭肺证 的中医症 候辩 证标 准 。年龄 3  ̄ 6 周岁 。急 荆芥 1 g 5 15 J 5 、桔梗 2 g 0 、自前 1 g 5 、冬 花 1 g 5 、杏仁 l g O 、半夏 性期病程少于等于2 天者 。未使用过其他抗菌素治疗 。 1g 5 、甘 草 Ig O 。临床使用 中根据病 人病情 ,可随证 加减 , 13 治疗方法 . 风 寒 轻 症 者 加 前 胡 1 g 紫 苏 l g 生 姜 l g 风 寒 重 症 者 加 5、 O、 O, ( )分 组对 照 :共 观察 病人 6 例 ,根据 就诊先 后顺 麻 黄l g 1 O O 。方中 以紫苑 、百部为君 ,两药味 苦,都入 肺经 , 序 ,按 随机数字 分组表进行 随机分 组 ,治疗 组3 例 ,对 照 其 性 温 而 不 热 , 润 而 不 寒 , 皆 可 止 咳 化 痰 ,对 于 新 久 咳 嗽 O 组 3例 。 0 都能使用 。桔梗 、 白前 味辛平 ,亦入肺 经 。桔 梗味苦辛 , ( )给 药 方法 2 善于开宣 肺气 ; 白前味辛 甘 ,长 于 降气 化痰 。两 者协 同, 治 疗组 : 口服 阿 莫西 林 , 一 日三 次 ,一 次0 5 ,盐 .g 宣一 降, 以复肺 气之宣 降 ,增 强君药 止咳化痰 之力 ;半 酸氨溴索 片 ,一 日三次 ,一 次6 m ,同时服用 中药汤剂止 夏 、杏仁 味辛温 亦入肺经 ,半夏 用于湿 痰 ,寒痰 证 ,为燥 0g 嗽 散加 味 日一付 1 0 l 晚分服 。止 嗽散 加味 汤剂组 成 : 5m早 湿 化痰 ,温 化寒 痰之 要药 : 杏仁 味苦 能 降,且 兼疏利 开通 荆 芥、桔梗 、 白前 、陈皮 、百部 、紫 苑 、冬花 、杏仁 、甘 之性 ,降肺 气之 中兼有宣 肺之功 而达止 咳平喘 ,为治咳 喘 草 、半 夏 。 之要 药 ,以上 四位 药共为 臣药 。荆芥辛 而微温 ,疏 风解表 对照组: 口服西药阿莫西林和 盐酸氨溴 索片 。 利 咽 ,以除在表之 余邪 ;陈皮理气 化痰 ,冬花药性 功效与 疗程:连续服用 1天 为1 4 疗程 ,共观察 1 个疗程 。 紫苑 相似 ,彼则长 于化痰 ,此则长 于止 咳,二者常 相须而 14 安全 性 观 测 . 用 ,均为佐 药 。甘 草缓急和 中 ,调和 诸 药,合桔梗 、荆芥 血、尿 、便常规检查 ,心 电图,肝 功能 (L / S ) A T A T 、肾 又有利咽止咳之功 ,是为佐使之用 。 功 能 (U 、C ) B N r 。治疗 前后各查一次 ,并详细 观察、询 问病 慢性支气 管炎 患者 的支 气管粘 膜杯状 细胞细胞 增生 , 人 出现 的不 良反应 ,及 发生 的时间、反应 程度 、是否 需要 粘 膜下 腺体增 生肥大 ,分泌 亢进 ,以粘 液腺 为主 。急性 发 停 药 , 是 否 需 要 处 理及 处理 的方 法 等 。 作期 ,毛细血 管充血 、水肿 ,使痰液 分泌增 多; 由于 纤毛 2 结 果 变短 ,其清除痰 液功 能减退 ,痰液积 于支气 管腔,有助 于 2 1 临 床 资 料 可 比性 分 析 . 微 生 物 继 发 感 染 ; 支 气 管 粘 膜 的 充 血 水 肿 ,痰 液 的 分 泌 增 两 组患者性 别,年龄 ,病情 分布等 ,经统计 学检验无 多 ,使上 皮增 生的管腔 进一步 狭窄 ,支 气管痉 挛,从而 使 显著性差异 ,具有 可 比性 ,治疗 前两组所 有观察指 标均进 咳、喘加 剧 。止 嗽散方 中紫苑有 祛痰平 喘之功 ,百部 、杏 行显 著性检验 ,具有可 比性 。 仁 有镇咳 平喘之 功 ,桔 梗有平 喘之功 , 白前 、陈皮有止 咳 22 疗 效 性 观 察 . 祛 痰之功 ,半夏 有镇咳 祛痰之 功,冬花 、甘草有 祛痰 、止 止 嗽 散 加 味 和 西 药 ( 莫 西 林 和 盐 酸 氨 溴 索 ) 合 应 咳 、平喘之功 ,以上九位 药联合应用 ,临床研究标明对慢性 阿 联 用 ,在临床研 究中有开宣肺气 ,改善肺通 气功 能,抗炎 ,止 支 气 管 炎 急 性 发 作 期 风 寒 袭肺 证 型 的患 者 ,咳 嗽 、 咯痰 、 喘 咳,化痰 ,平喘的功效 ,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 发作期 的临床 息 、哮鸣的主证均有显著改善 ,考虑于止嗽散加减和 西药联 症状 ,肺通气 功能 ,血 常规等 方面均有 明显 改善作用 。治 合应用效果有关 。 疗本病有 效率 达N8 . % 6 7 ,而单纯使用西药 治疗 有效率仅为 4 结论 6.% 33 ,治疗 明显优于对照组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使用 。 止嗽散加 味和 西药 ( 阿莫 西林 和盐 酸氨嗅索) 合应用 联 2 3 安 全 性 检 测 . 对慢性 支气管 炎急性 发作期 ( 寒袭肺 型) 较好 的疗 效 , 风 有 两 组 均 未 出 现 明 显 的 不 良反 应 ,血 、 尿 、 便 常 规 、 心 且未见 明显毒副作用 ,适用于临床 。 参考文献 电图及肝肾功能均无异 常。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

传统中医药在慢性支气管炎的辨证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
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观
察对象,根据中医辨证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寒湿痰阻证、热痰壅肺证和肺虚气滞证三组,每组患者均接受相应的中医辨证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主要症状变化及辅助指标的变化,评估中医辨证治疗的疗效。

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的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其中寒湿
痰阻证组,治疗后咳嗽、咳痰减少或消失的病例占80%,气促减轻或消失的病例占75%。

热痰壅肺证组,治疗后咳嗽、咳痰减少或消失的病例占70%,气促减轻或消失的病例占65%。

肺虚气滞证组,治疗后咳嗽、咳痰减少或消失的病例占75%,气促减轻或消失的病例占70%。

辅助指标方面,治疗后各组患者的肺功能、炎性指标及血液生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
善。

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对慢性支气管炎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不同类型的病证辨治可根
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进行个体化的辨证施治,能够减轻患者的主要症状,改善炎性反应,
提高肺功能。

中医辨证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
步推广应用。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研究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研究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研究
近年来,慢性支气管炎成为影响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它是由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呼吸道感染等因素引起的支气管黏膜的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

目前,中医辨证治疗成为慢性支气管炎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

本研究拟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生素、祛痰药物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包括辨证施治、针灸、中药等。

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肺功能指标、临床症状、生活质量等指标的变化。

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P<0.05)。

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如最大呼气流量、最大呼气容积等,在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

观察组的咳嗽、咳痰、气促等临床症状的缓解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

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

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能显著改善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辨证治疗应作为慢性支气管炎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并加以推广和应用。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病程较长、复发率较高的慢性疾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认为,慢性支气管炎是由外感风寒等因素侵袭机体导致气机失常,经络不畅所致,治疗应以辨证施治为主。

本文旨在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辨证分型,对其进行相应的中药治疗,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经过治疗,100例患者中,久咳变轻者44例,咳痰减少者38例,气喘、气短缓解者29例,症状显著减轻率达到86%。

辨证施治结果显示,证候类型不同,治疗方案也有所不同。

风寒毒邪型主要以桑叶、葛根、甘草、连翘、杏仁等祛风解毒药物为主,取得了91%的总有效率;湿热燥盛型主要以苦皮、黄芪、银花、半夏、白术等清热利湿药物为主,取得了90%总有效率。

气滞痰多型以陈皮、桔梗、枳实、苦杏仁、贝母等疏散气滞、祛痰药物为主,取得了85%总有效率。

结论:针对不同的辨证分型,中医辨证施治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较为显著,治疗方法简便、方便,适宜广大患者采用。

但慢性支气管炎病程较长,复发率较高,治疗要坚持较长时间,注意预防复发。

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辩证施治 , 可 以取 得 较好 效 果 。

关键词 慢性支 气管 炎; 中医治疗; 疗效 [ 中图分类号 】 R 5 6 2 . 1 文章编码 : 1 0 0 1— 8 1 3 1 ( 2 0 1 3 ) 0 6— 0 4 7 5— 0 1
[ 文献标识码 】 B
学科分 类代码 : 3 2 0 2 4
1 对 象 和 方 法
P>0 . 0 5 ) 。 具体治 疗效果见表 1 。 表1 三种类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疗效比较
例( %)
1 . 1 一般资料 : 收集 2 0 1 0年 1 月至2 0 1 1年 1 2月期 间 门诊 的7 0例慢 性支气管炎患者。其中男 4 9例 , 女2 1 例; 年龄 5 5 7 3岁 , 平均年龄 5 8 . 6± 4 . 3岁 , 病程 5—1 1 年 。中医诊 断 依 临床表 现分为痰浊壅肺 , 肺失宫 肃( 急 性发作期 ) , 本虚标 实一肺 、 脾、 肾虚及痰浊 未清 ( 慢 性迁 延期 ) , 以及 正 虚邪 衰 ( 临床缓解期 ) 三 型, 7 0例患者 急性发 作期 1 6例 , 慢性 迁延 期2 6例 , 临床缓解期 2 8例 。 1 . 2 方 法 1 . 2 . 1 方 剂 1 . 2 . 1 . 1 急性 发作期 : 瓜萎 仁、 茯苓 各 2 0 g 、 半夏、 杏仁 、 陈 皮、 枳壳 、 黄芩各 1 2 g , 黄芪 、 党参 、 枸杞子各 1 0 g 。 1 . 2 . 1 . 2 慢性迁延 期 : 麻黄、 杏仁 、 陈皮 、 板 蓝根 、 北 沙参各 1 0 g , 茯苓 2 O g 、 瓜蒌皮 1 5 g , 苏半夏 、 炙甘 草 、 苏子 、 白芥 子 、 莱服子各 6 g 。 1 . 2 . 1 . 3 临床 缓解期 : 熟地 3 0 g , 陈皮 、 半夏 、 茯苓 、 炙 甘草 各 1 2 g , 肉桂 、 党参 、 黄芪 、 白术 、 葛根各 1 0 g 。 1 . 2 . 2 方 剂服法 : 水煎 , 1 剂/ d , 分 3次服用 , 1 0 d 1 个疗 程 , 连服 2个疗程 。 1 . 3 疗效标 准 J : ①临床 治愈 , 临床症状 及体征全 部消 失 , 外周血 白细胞计 数正 常 , 胸 片示炎 症病 灶 完全 吸收 。② 好 转, 临床症状 、 体 征 部分 消失或 减 轻 , 外 周 血 白细胞 计数 正 常, 胸片示炎症病灶 基本吸 收。③无 效 , 治疗前 后观察 指标 无变化 。临床治 愈 + 好转 = 有效 。 1 . 4 统计 方法 : 采用 S P S S 1 1 . 0软件 包进行统计 分析 , 计数 资 料 采 用 ± 检 验 , P< 0 . 0 5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气管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84例慢性气管炎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开展对比研究,每组均为42例患者。

对照组采取西医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采取中医内科方法进行治疗,按照研究方法分组进行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采取中医内科方法进行治疗后,患者在治疗效果的比较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慢性支气管炎不仅常见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采取中医内科方法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内科;慢性支气管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上一种比较普遍的呼吸道系统疾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慢性咳嗽、咳痰或者是伴有喘息,最常见的症状为呼吸困难。

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时间很长,具有较高的发病概率,并且疾病的复发概率高,若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发展为阻塞性肺气肿或肺源性心脏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损害较大,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我科收治的慢性气管炎患者,给对照组患者实施西医治疗方法,对研究组患者应用中医治疗方法,探究对于慢性气管炎患者采取中医内科治疗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于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科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

对照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3.07±7.15)岁,平均病程为(7.61±5.90)年;研究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9例,平均年龄为(52.68±8.64)岁,平均病程为(7.34±6.23)年。

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相关数据情况,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具备比较性。

1.2 治疗方法1.2.1 对照组采取的治疗措施为西医治疗方法,主要方法为为患者应用抗生素、使用糖皮质激素、气管舒张药物等治疗,这些均是临床常规应用的方法,并且,医生还要对患者辅助实施卧床休息、吸氧等治疗方法。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肺部疾病,由于其病因复杂,病程长,所以治疗难度较大。

传统中医学认为,这种疾病是由于人体元气不足,肺胃失调等因素导致的,在治疗上采取辨证施治的方法,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本文通过临床疗效观察的方法,对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

1. 研究对象和方法本研究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内科门诊就诊并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60例。

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范围在45-75岁之间。

根据中医临床辨证,将患者分为脾肺气虚型、痰湿壅肺型、肺胃阴虚型、肝肾亏虚型、外感风寒型等五种类型,采用中药汤剂进行治疗。

治疗期为3个月,每天服用中药汤剂1剂,每剂20g,每周随访一次,记录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和肺功能指标。

2. 结果分析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评估,其中36例患者症状显著改善,24例患者症状稍有改善,有效率为60%。

在不同体质类型中,脾肺气虚型、痰湿壅肺型的效果最好,有效率分别为80%和67%;而肝肾亏虚型、肺胃阴虚型的效果较差,有效率分别为30%和50%。

治疗后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明显改善,如肺活量、呼吸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均有所提高。

3. 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和肺功能指标。

但不同体质类型的患者治疗效果有所不同,需要针对性的进行辨证施治。

因此,中医辨证治疗应该成为慢性支气管炎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我们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深入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机制和疗效,为这种治疗方法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持。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观察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观察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观察发布时间:2023-02-20T05:20:09.826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1期作者:汪逸菁[导读] 目的:分析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中医辨证治疗效果。

汪逸菁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摘要目的:分析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中医辨证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厚朴麻黄汤辫证加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治疗,疗效显著,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临床疗效1.引言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全年都可能发生,尤其是冬春季节,且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均有发生的可能。

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进步,中医治疗被不断广泛应用,且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研究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中医辨证治疗效果,具体报道如下[1]。

2.资料与方法2.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来我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观察组男19例,女1l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51.3±2.6)岁,病程2~ll年,平均病程(3.8±1.5)年;对照组男17例,女l3例,年龄I9~7l岁.平均年龄(52.1±1.8)岁,病程2~13年,平均病程(4.2±1.7)年。

经检查,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临床诊断标准,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喘息、咳嗽、咯痰等症状,无对研究药物过敏者,且征得患者与家属同意,与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等)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

2.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具体方法为:服用左氧氟沙星片0.2g和氨茶碱片0.1g,3次/d,同时加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液,3次/d,10ml/次,以15d为1个疗程。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观察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观察

水2 5 0 m L静脉点滴 , 直至 临床症状 、 体征减轻或消失。
1 . 2 . 2 治疗 组
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施药。① 肺气 虚型 : 方
用益气止咳汤。 药用黄芪 、 党参 、 炒 山药 、 半夏 、 丹参 、 苏子 、 冬花 各1 5 g , 麻黄 、 杏仁、 桔梗 、 葶苈子 、 干姜 、 甘草各 1 0 g 。② 肺阴虚 型: 方用 养阴止咳汤。药用 天冬 、 沙参 、 瓜 蒌各 1 5 g , 川贝母 、 苏 子、 天花粉 、 杏仁 、 知母 、 西洋参、 甘草 、 炙麻黄各 1 0 g 。 ③痰浊 阻 肺型 : 方用益 阳止嗽汤 。 药用半夏 、 炒 山药 、 云苓 、 陈皮、 桔梗 、 葶 苈子 、 菟 丝子各 1 5 g , 附子、 干姜各 1 0 g , 细辛 、 肉桂各 5 g , 蛤蚧 1 对。④心气虚型 : 方用益 阳止嗽汤。药用黄芪 、 桂 枝、 丹参、 川 芎各 1 5 g , 附子 、 干姜 、 红参各 1 0 g , 鹿茸 5 g , 蛤蚧 1 对 。⑤ 肾气 虚型 : 方用补 肾益气汤。 药用熟地、 山茱萸 、 当归 、 人参 、 枸杞子、 肉苁蓉 、 生牡 蛎各 1 5 g , 葫芦 巴、 桔梗 、 苏子 、 肉桂各 1 0 g , 证 重 者采用洋金花热水气熏蒸法 。 上述方剂均每 日 1 剂, 以水煎服 ,
床疗效更 为显著 , 治 疗期间 患者的心绞 痛发作频率 、 硝 酸甘油
使用量及心肌耗氧量等指标改善更为 明显 。在用药 安全 性上 ,
究叨_ 中国当代医药 , 2 0 1 0 , 9 ( 3 0 ) : 1 5 9 — 1 6 0 .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4 ) 6 — 2 1 )
■ 0固回国国目包回囤喾

中医内科治疗中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分析

中医内科治疗中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分析

中医内科治疗中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分析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本文将对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

观察对象:本次观察对象共选择了100例患者,均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年龄范围为30-60岁,男女比例为1:1。

治疗方法:中医内科治疗方案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主要采用中药汤剂进行内服治疗,其中包括桑杏汤、茯苓甘草汤、参苓白术散等,每日3次,每次口服1剂。

同时结合针灸疗法进行辅助治疗,主要选取足三里、关元、太溪等穴位进行刺激,每周1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

整个治疗过程持续8周。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主要包括临床症状、体征和肺功能等三个方面的改善情况。

根据患者的主观反映和医生的客观评估,以及肺功能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观察结果:经过8周的治疗,观察对象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

咳嗽、咳痰的程度明显减轻或消失,气促和胸闷感有所缓解。

体征方面,患者的肺部啰音明显减少或消失,肺部叩诊音清晰。

肺功能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肺活量、用力呼气容积和最大呼气流量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观察结论: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中药汤剂和针灸疗法的联合应用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的肺功能。

中医治疗以辨证论治为基础,根据患者的个体化情况进行治疗,对症施治,有针对性地调整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优势。

不过,在进行临床观察的过程中,我们也注意到一些问题。

本次观察的样本量较小,观察时间也较短,对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观察。

观察对象的选择有一定的局限性,只选取了特定年龄段的患者,可能会对观察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由于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患者的体质、病情严重程度等,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需要针对不同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临床疗效观察
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是两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中医药在辨证治疗方面具有独特
的优势,对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治疗也有一定的疗效。

本文通过对中医辨证治疗慢
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临床观察,总结其疗效。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的呼吸系统疾病。

根据中医理论认为,
慢性支气管炎主要是由于肺脏的气机失调,导致气血运行异常,从而引发疾病。

针对不同
的辨证类型,中医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首先是气虚型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

气虚型慢支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舌质淡白,脉象虚弱。

中医治疗以补气为主,可选用参薯汤加减、补中益气汤等方剂。


察结果显示,补气药物能够改善患者的气短症状,增加体力活动耐力,减少咳嗽和咳痰的
发作次数。

通过对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临床观察可知,中医药在辨证治疗方面
具有一定的疗效。

由于疾病的复杂性和个体差异性,中医辨证施治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
个体化治疗,且治疗过程可能较为缓慢。

在中医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与医生配合,坚
持治疗,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疾病,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气短、胸闷等症状。

针对该病的治疗,传统中医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结合病人的病情、体质等进行个体
化的治疗。

本文以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中医辨证
治疗该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共50例,其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范围为30-70岁。

所有患者均按照中医辨证分类治疗的原则进行治疗,以中药汤剂为主要
治疗方式,辅以针刺或艾灸等治疗方法,治疗周期为4周。

结果:本次治疗中,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体质特点,将50例患者分为6类辨证治疗。

治疗结果表明,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和改善。

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其中显效19例,有效28例,无效3例。

治疗后,患者的咳嗽、咳痰、气短、胸闷等症状均有所减轻,大部分患者的肺部CT影像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同时,辨证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自身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从而减少对药物的依赖。

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肺部影像,提高患
者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因此,建议医生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时,应结合患者的详细病史、辨证论治的原则,为患者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治疗计划,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80例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80例疗效观察
C C 中医 临 床 研 究 2 1 第 4卷 第 3期 JM 0 2年
.5 .. 7.
中 医治 疗 , 性 支 气 管 炎 8 I 曼 0例 疗 效 观 察
Cl ia b e v t n o e t g 8 a e f h o i r n h t CM i c l s r a i n t a i 0c s so r n cb o c i si T n o o r n c i n
31疗 效 标 准 【 . 】 311 单 项 症 状 疗 效 判 断 ..
为虚实 两类 ,实证为风寒外袭 ,虚证为肺脾气虚进行论 治,取
得很好 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1 临床资料
临床收集 8 0例慢支病人均 为门诊 患者 ,其 中男性 6 , 6例 女性 1 4例;年龄 1  ̄3 0 0岁 9例 ;3  ̄5 0 0岁 2 8例;5  ̄8 0 0岁 4 3例 ;病史 2 5年 ;吸烟者 占 6 ~4 5例 。其中实证 5 7例,伴喘 息者 l 2例;虚证 2 , 喘息者 3例。临床 诊断标准【:1 7 3例 伴 1 99 J 年全 国慢支临床专业会议 ( 于广 州 )修订①诊 断:a临床 上 以 .
百部 1g 紫菀 1g 法夏 1g 5, 5, 5 ,远志 1 g 沙参 2 g 甘草 1g 5, 0, 0。
随症加 减: 自汗加黄 芪、酸枣仁 ,盗汗加 麻黄根、浮小麦 。2 日一剂 ,分 6次 口服 ,每次 10 ,服药期 间,忌烟酒 、辛辣、 2 ml 腥膻发物 ,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 3 疗效标准与治疗效果
实 证 方 药 :麻 黄 1g 桂枝 1 g 白芍 1g 8, 5, 5 ,苏 子 2 g 0 ,桑 白皮
非特 异性炎症 ,临床 以咳嗽 、咯痰 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 的慢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临床疗效观察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肺气肿是慢性
支气管炎的一种并发症,对患者的呼吸功能造成进一步损害。

传统中医学认为,慢性支气
管炎与肺气肿是由于体内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调所致。

中医辨证治疗被广泛应用于慢性
支气管炎肺气肿的治疗中。

本研究选取60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按照中医辨证进行分组,采用针灸、中药等中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咳嗽、气促等症状的变化,并检测肺功能指
标如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速等。

经过中医辨证治疗,60例患者的咳嗽、气促等症状明显改善,部分患者甚至出现了症状完全消失的情况。

检测肺功能指标发现,肺活量和最大呼气流速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本研究存在一些限制。

样本量较小,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

仅观察了单一的治疗周期,未进行长期随访观察。

进一步大样本、长期随访的研究仍有必要开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病者 气短紫绀 明显改善 。有效 :咳嗽 、咯痰 、喘息有所 改善 ,哮鸣音 减少 ,肺部 哕音 减少 ,并发肺气 肿肺 心病者气短紫绀 等肺功能 障碍稍
有改善 。无效 :咳嗽、喘息 、咯痰症 状无减轻 ,各种 哕音无减少 ,气 短、紫绀等肺功能障碍无改善或者加重 。
1 . 4统计学处理
规西药抗炎和对症治疗 。1 个月为 l, /疗程 。 j -
控制症状 ,难 以达到远 期疗效 ,故反 复发作 ,缠 绵不愈 。笔者 采用 中 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 气管 炎收到了较好的临床疗 效,现报道 如下。
1. .2西药治疗方法 ( 2 对照组 ) 单纯用西药 治疗 ,采用 氨茶碱每次 10 0mg 0 ~20 ,每 E3 : t0 ,联合
肺 ,但与 其他各 脏腑 的关 系极为密 切 。 《 内经 又 : “ 五脏 之咳乃 移于六 腑” , “ 脏六腑 皆令人咳 ,非独肺 也”的记 载。另有 “ 五 心者 君主之 官 ,神 明出焉 ,肺者相傅 之官 ,治节 出焉 ,二者 同居上焦 ,一 统 于血 ,一统 于气 ,气血相 贯 ,周流全 身 ,故肺朝 百脉 以促心君 而行
效率 9. %;对 照 组显 效 3 06 3 3例 (9 5 ,总 有效率 6 . %。统 计 学处 理 ,P< 0O ,差 异 显著 。结论 中西 医结合 治疗 慢性 支 气管炎 , 3. %) 7 87 6 . 5
・床 疗 效较 为理 想 ,且 不 良反 应 少 ,副作 用少 ,值得 临床推 广应 用 瞄
血 运。气虚则 推动无力 ,肺 气虚衰 ,血 行迟缓而成 血瘀 ;气滞血行 不 利,肺失宣肃 :血为热瘀 脉络阻滞 ,结 为瘀血 。”中医辨证慢支 气管 炎患者多为 本虚标实 ,故 一般止 咳平 喘药治标 而难 以治本 ,只 能临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内科门诊收治的4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观察组a和对照组b,每组均为20位患者。

对照组b患者给予常规内科治疗,主要是控制感染和解痉平喘;而观察组a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中医辨证论治。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了92.9%,而对照组总有效率只达到了78.6%,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须坚持病与证的结合,药性和病证统一,做到辨证论治,才可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中医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68-01
慢性支气管炎一般好发于春秋两个季节,是由于细菌、病毒感染以及一系列化学刺激或者变态反应等而导致的支气管粘膜及相关
周围组织的非特导性炎症。

从中医的角度进行探讨的话,慢性支气管炎属于“咳嗽”、“痰饮”以及“喘症”等范畴,临床上的主要表现就是以咳嗽以及咳痰居多,同时可伴有恶寒、头痛以及鼻塞等症状。

慢性支气管炎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会发展成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发展成肺源性心脏病,因此慢性支气管炎必须得到医患们的共同重视。

笔者从事中医内科专业多年,对于慢性支
气管炎病有着较深刻的认识,现回顾性分析我院内科门诊收治的4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探讨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门诊资料。

本文收集并选择我院内科门诊从2010年5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在8岁至67岁之间。

所有患者以咳嗽、痰多症状为主,尤其是晨起咳嗽更为明显,中午少咳或者是不咳,晚上则又有咳嗽增多现象,其中少数患者出现哮喘、面色灰暗,脉象也以弦、微及浮为主。

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观察组a和对照组b,每组均为20位患者。

两组患者在性别、病情、年龄等方面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b患者给予常规内科治疗,主要是控制感染和解痉平喘,治疗时间为一个月;而观察组a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注重的是辨证施治,慢性支气管炎可辨证分为七型,分别是:风寒袭肺型、风热犯肺型、燥热伤肺型、痰湿蕴肺型、痰热郁肺型、气阴两虚型以及肺肾阳虚型。

本组患者主要涉及到风寒袭肺型、痰热郁肺型以及肺肾阳虚型三种。

治疗时间为一个月,将中药材注水煎服,1剂一日,分2次温服。

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
1.2.1 风寒袭肺型治疗时以疏风散寒,宣肺化痰为基本原则,可采用麻黄10g,杏仁15g,荆芥15g,前胡15g,桔梗10g,陈皮10g,
甘草10g;并可根据患者病情适当加入半夏、厚朴、茯苓、石膏、甘草、黄芩以及桑白皮等药材。

1.2.2 痰热郁肺型的治疗原则是清热宣肺、化痰平喘,可采用:炙麻黄12g,杏仁10g,生石膏25g,金银花24g,鱼腥草24g,黄芩12g,款冬花15g,连翘12g,桔梗10g,浙贝14g,桃仁10g,甘草6g。

1.2.3 肺肾阳虚型。

治疗原则为温肾健脾,纳气平喘。

可采用:熟附子15g,肉桂10g,熟地15g,山茱萸10g,淮山药25g,茯苓20g,泽泻15g,陈皮10g,半夏15g,党参25g,白术15g,甘草10g;可视病情适当加人参、龙骨、牡蛎以及紫石英等药材。

1.3 疗效评价标准。

①显效:患者局部/全身症状基本消失,没有发现不良反应;②有效:患者局部/全身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没有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③无效:患者局部/全身症状没有出现好转的趋势,甚至加重,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本文借助于spss对各组的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研究结果表示,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了92.9%,而对照组总有效率只达到了78.6%,两组之间存在差异性,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多数是因为外邪侵袭和脏腑功能失调而导致的,外
感六淫之邪,经过口、鼻或者皮毛而侵入,从而导致肺气被束、肺失肃降而患病。

其中,六淫之首是风,其他的外邪则是通过风邪而对人体进行侵袭的,并可夹有寒、热、燥,从而出现风寒、风热以及燥热等一系列症候。

若患者饮食不当,比如:嗜食烟酒,多吃辣、肥及甘之物,也将会促使肺气上逆而致咳。

该病的诊断主要是根据病史以及临床症状,在排除心、肺等疾患的基础上,若患者出现慢性或者反复的咳嗽、咯痰,或伴有明显的喘息,且连续两年均有发作现象,则可初步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

此外,笔者发现:门诊收治患者多数是因久病或者病情较重而前来就诊的。

俗话说“久病必虚”,虚则补,此乃正治之治,但一定要慎重。

因为对于“虚不受法”的患者,若盲目进补,则可能会暴发哮喘,称其为危证。

尤其是虚极而有大量痰浊患者,切不可进补。

4 结论
总之,医务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辨证类型以及患者的病因病机,要坚持病与证的结合,药性和病证统一,做到辨证论治,这样才可以明显减少慢性支气管炎的发作频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戴廷华.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临床辨治体会[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10(2):46-49
[2] 张禄敏,唐章全.慢性支气管炎中医治疗研究概况[j].四川中医,2010(1):129-132
[3] 吕俊芳.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1):241-2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