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一轮复习 人口的空间变化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人口的空间变化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人口的空间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4d439c9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23.png)
城乡人口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城乡人口结构变化
城市化进程中,乡村人口比重逐渐下 降,城市人口比重逐渐上升。
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推动 、教育资源分布等。
逆城市化现象解读
逆城市化定义
逆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大城市和主要的 大都市区向小的都市区、小城镇甚至 非城市区迁移的分散化过程。
表现形式
城市人口向郊区迁移、大城市人口向 卫星城迁移、城市人口向乡村地区迁 移等。
梳理知识体系,构建知识网络
整理基础概念
对人口空间变化的相关概念进行归纳整理,如人口迁移、人口流 动、人口分布等。
构建思维导图
以人口空间变化为核心,将相关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清晰的知 识网络。
梳理知识联系
分析人口空间变化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因素的联系,加深对 知识的理解。
突出重点难点,强化记忆理解
对迁入地的影响
为迁入地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城市商业、交通运 输业、教育、科技、文化等事业的发展;但也给迁入地的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如住房紧张 、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人口的迁移有利于人口分布与生产力布局相适应,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与发展,促进了社会 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如治安、教育、就业、交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学习发达国家在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的成
功经验。
02
汲取国际人口迁移管理经验
加强国际人口迁移管理,合理引导人口流动,促进国际人口迁移有序进
行。
03
关注国际人口发展趋势与挑战
密切关注国际人口发展趋势,及时应对全球性人口问题挑战,共同推动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0 高考 地理 一轮复习 人口的空间变化
![2020 高考 地理 一轮复习 人口的空间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9d931b87eff9aef8951e0623.png)
人口的空间变化【知识梳理】一、人口的迁移1.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2.国际人口迁移(1)概念: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 (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2)特点:①19世纪以前:由欧洲迁移到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3.国内人口迁移(1)概念: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2)古代:受脆弱的农业经济、频繁的战争以及自然灾害等影响而迁移。
(3)新中国成立以来:[温馨提示]人口迁移是指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一般具备三个条件: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重难讲解】1.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因素的综合反映。
从推力和拉力两个角度对比分析如表所示:(1)个人动机的变化:个人对生活和职业需求的变化。
(2)环境支撑的变化: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
3.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思路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分析某具体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原则:(1)抓主要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
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2)重具体对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它们的原因和动力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比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
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
4.人口迁移对迁出(入)地的影响5.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
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也随之发生布局调整,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的发展。
6.人口迁移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伴随人口迁移,会不断出现新的职业。
高考新教材地理一轮专题复习第18讲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共48页)
![高考新教材地理一轮专题复习第18讲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共48页)](https://img.taocdn.com/s3/m/ca1e27f5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76.png)
[解题能力培养] (1)
少 增加
(2)
迁出
[对接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
根据图文资料分析人口迁移的特点,并从人口迁移的类型和社 会经济、自然环境等要素的比较中判断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区域认知
结合具体区域,分析人口迁出区和迁入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和自然环境特点的差异。
A.外出求学人数剧增 B.外来务工人员剧减 C.外出旅游人数剧增 D.外出务工人员剧增 (2)2013年后,该省级行政单位( C ) A.人口出生率大幅度提高 B.劳动力缺口逐渐缩小 C.人口回流现象逐渐明显 D.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
[析图能力培养]
减少
0.6%~0.7% 增多
0.7%
[对接核心素养]
(6)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流向:从内地迁往 ___沿__海___;山区迁往__平__原____;农村迁往__城_市_____;贫困地区迁往发 达地区,并出现了大规模的“___民_工____潮”。
【疑难辨析1】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有什么区别?
提示:通过两方面来区分:第一,人们总是不断地进行空间移动,但不是所 有的空间移动都是人口迁移,只有那些居住地发生“永久性”和“长期”变化的 移动,才被当作人口迁移,这就是人口迁移的时间的通勤往返、外出购物、出 差等活动区分开;第二,人口迁移必须以居住地的改变为条件,即迁移发生前后, 人们的居住地不相同,而居住地的改变包含人口迁移必须超过“一定距离”,即 行政区。这就是人口迁移的空间性。
时期 20世纪80年代中
期前 20世纪80年代中
期以来
表现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人口迁移 流量增大,流向明显变
高三地理考备考一轮复习:人口的空间变化
![高三地理考备考一轮复习:人口的空间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2e39a8f2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10.png)
(2)产业结构调整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要求发生变化。高新技术的发 展,促进高端技术人员的迁入,加快普通劳动力技能的提升;伴随 着劳动力导向型产业的转移,劳动力迁移方向发生变化。
结合某地区人口统计图分析,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我国中部地区某地级市辖6县2区,代管1县级市。下图为 2010~2020年十年来该市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变化。据此完成 1~3题。
人口的空间变化
课程标准
素养要求
1.理解人口迁移的主要原 1.结合具体人口迁移的图文材料,
因,判断影响人口迁移的 综合分析人口迁移的特点、原因及对
主要因素。
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综合思维)
2.理解人口迁移产生的影 2.辩证地认识人口迁移对迁出地、
响。
迁入地的影响。(人地协调观)
一、人口的迁移 1.何为人口迁移?如何分类? (1)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____国__际__或__本__国__范__围_____内发生 改变。 (2)类型: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为__国__际__人口迁移和__国__内__人口迁 移。
B.培育突出的优势产业
C.建设交通枢纽城市
D.控制城市房价上涨
考点 人口迁移的影响 1.人口迁移对迁出(入)地的影响
2.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 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发 展。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 也随之发生布局调整,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 的发展。 3.人口迁移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伴随人口迁移,会不断出现新的职业。如学龄儿童迁移人口增多, 则迁入地应增加或加强中小幼教师的师资力量。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1990~2015年以后,永久迁移的累积人数下降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口的空间变化知识点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口的空间变化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6d519f4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1f.png)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口的空间变更学问点
高考很重要,有很多考友都劳碌的复习备考,查字典地理网编辑小组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人口的空间变更学问点一文,供大家参考!
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变更。
[记忆] 人口迁移的推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变更);是否有居住地的变更;时间的变更(通常为一年)
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4、人口迁移的意义[理解]
调整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沟通,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5、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
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削减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供应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
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6、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记忆]
(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更(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
的变更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小编为大家供应的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口的空间变更学问点就
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好好努力,丰富自己,熬炼自己。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口的空间变化知识点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口的空间变化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4413862b307e87101f6968d.png)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口的空间变化知识点
高考很重要,有许多考友都忙碌的复习备考,查字典地理网编辑小组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人口的空间变化知识点一文,供大家参考!
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记忆]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4、人口迁移的意义[理解]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5、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
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
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6、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记忆]
(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
需求的变化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口的空间变化知识
点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好好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人口的空间变化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人口的空间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dde16b1f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d2.png)
19世纪以前
欧洲 、非洲 ―集―大―团―批性―→ 美洲、_大__洋__洲__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发展中国家 ―_―短_―_期_―定_―流_居―_动_―移_―_民―_人―减―口少―增――多→ 发达国家
3.国内人口迁移 (1)古代人口迁移:受脆弱的农业经济、频繁的 战争 、自然灾害等影响而迁移。
(2)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
√D.劳动力需求数量显著增加
√ C.交通条件恶化 D.台风灾害增多
考向2 通过“人口迁移的影响”考查“综合思维” 如图示意2000~2016年我国某地区迁移人口数量变化。据此完成3~5题。
3.图中表示的地区是 A.青藏地区
√B.川渝地区
C.两广地区 D.江浙地区
如图示意2000~2016年我国某地区迁移人口数量变化。据此完成3~5题。
低的人群迁移,迁入地一般劳动密集型产业较多 产业结构 高新技术的发展,促进高端技术人员的迁入,加快普通劳动力技能的提
调整 升;伴随着劳动力导向型产业的转移,劳动力迁移方向发生变化
2.人口迁移影响的分析思路 (1)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2)从区域角度:对迁出地的影响和对迁入地的影响。 (3)从要素角度: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影响。
影响 有利
不利
迁入地 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商 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促进第三 产业发展 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 管理的难度,增大了生态环境 的压力
迁出地 加强与外界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联系, 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缓解人地矛盾,保 护环境;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人口迁出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 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由经济落后地区迁入经济发达地区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 青壮年人口迁移主要是经济因素或婚姻因素;老年人口迁移可能是家 庭因素或环境因素;青少年人口迁移最可能是家庭因素或教育因素 男性人口迁移,迁入地可能重工业发达,以第二产业为主;女性人口 迁移,迁入地可能轻工业发达,以第三产业的服务业为主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2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必修2)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2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900fe229fe4733687e21aa73.png)
①乡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②广东的生活成本提高 ③国
家的产业西进政策 ④交通不便
A.①②③
B.①②④
(1)每年春节期间,我国大量的“民工流”不属于人口 迁移。我国的“民工流”虽然在地理空间上发生了位置变 动,但是绝大部分人的居住地并没有发生“长期性”或“永 久性”改变。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北美洲人口不是由迁入变为迁 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由于欧洲殖民主义扩张和新大陆 的开发,北美洲成为人口迁入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北 美洲成为世界经济发达地区,发展中国家人口大量迁入,仍 然是人口大量迁入地区。
2.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原因、特点及意义
3.我国庞大的民工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农村大量剩 余劳动力涌向城市谋求发展,特别是涌向沿海各大中城市, 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人口流动——民工流。
从人口迁移的定义可以看出,判断人口迁移有三个标 准:空间位移、居住地变更和时间限度。只有同时满足这三 个条件的人口移动才能称为人口迁移。
国家定居 移民(减少)
美、西欧等 发达国家及
转向外籍 石油产区西
工人(增多) 亚
各国生产发 展的不平衡, 劳动力供求 关系的地区 差异性
(2)目前世界外籍工人主要分布在北美、西欧、西亚、
南美和南非,其中外来人口已超过本国人口的国家有阿拉伯
联合酋长国、科威特等。
(3)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城市化和国土开发造成的。
1.“千里铁骑”主要流向的目的地集中分布在( )
A.鄂、桂、赣
B.鄂、湘、皖
C.桂、湘、赣
D.鄂、皖、桂
[解析] 湖北、安徽距离珠江三角洲较远,因而“千里 铁骑”大军人数较少,从图中的休息服务站的多少也可看出 主要应为桂、湘、赣。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f6131fc1c708a1294a445d.png)
调整了 劳动力 空间分 布不均 的状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口迁移的影响
有利:加强与外界社会联系,提高收
迁出地 入,利于经济发展;缓解人地矛盾,
减小环境压力 不利:导致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 有利:提供人才和大量廉价劳动力;
迁入地 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
不利:增加了城市管理难度;环境、 基础设施的压力增大。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自然环境:气候、水、土壤、矿产
社会经济环境:经济、交通、文教
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变革、 政治中心改变
文化因素:宗教
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 迁徙”事件之一,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 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山西人、陕西人、 河北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 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 荣和发展。
第二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的迁移 1、概念 2、分类 3、影响
国际人口迁移
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 迁移路线 迁出地 迁入地 迁移特点 原因
意义
①欧洲人到 美洲、大洋 19世 洲 纪以 前 ②非洲黑人 被贩卖到美 洲
旧大陆( 欧洲、非 洲、亚洲 )
新大陆( 美洲、大 洋洲)
集团性 、大批 的移民 为主
陕商主要在康定及其周围经商,康定有藏族 同胞,所以,陕康藏茶马古道的“藏”不能简 单地理解为西藏,它所指的范围很广。
内蒙古 有利:增加劳动力;促进了商业发展; 促进两地文化交流及民族融合
不利:大量开垦草原破坏生态,加剧了土地荒 漠化
山西:有利:缓解了人地矛盾减轻了环境压力
不利:劳动力流失
殖民主义 扩张;新 大陆的开 发
开发了新 大陆;传 播了工业 文明;改 变了人种 空间分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迁移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1.人口迁移就是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变化。
人口流动:人口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后又返回的现象。
2.国际人口迁移
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新形式:
①外籍工人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劳务输出)
②国际难民数量的增加,持续时间长。
(国际难民)
③发展中国家人才移民(科技移民)
3.国内人口迁移
“民工流”的变化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1)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2)对人口的影响:
①对人口增长、人口迁移的影响: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时代的婚恋观、家庭观、生育观对其影响较大。
②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文化区”上。
生态移民指原居住在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地区、生态脆弱区以及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基本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地区的人口,搬离原来的居住地,在另外的地方定居并重建家园的人口迁移。
【拓展提升】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1)社会经济因素已然成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自然环境曾经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适应、控制力的增强,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正在逐步减弱,社会经济因素成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但是自然环境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基础因素。
(2)产业结构调整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民工流”)
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要求发生变化。
高新技术的发展,促进高端技术人员的迁入,加快普通劳动力技能的提升;伴随着劳动力导向型产业的转移,劳动力迁移方向发生变化。
人口迁移原因的分析思路:人口、生活资料在地区、数量上的不平衡,以及生存环境的差别。
推力因素(迁出地)
拉力因素(迁入地)经济、环境、教育、资源、灾害等要素
中间阻碍因素:迁移成本(距离、交通、通讯条件等)
个人因素:年龄、性别、文化水平、工作类型、个性等
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因素的综合反映。
阅读教材P10-P11美国的人口迁移的图文资料,完成活动题。
促使美国成为一个移民国家的因素有:
①欧洲失业工人和破产农民增加,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迁往美洲;(推力)
②新航线的开辟为迁移扫除障碍;(f )
③国土辽阔,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拉力)
④美国经济发达,科技先进,政策支持。
分析美国人口从东北地区迁入太平洋沿岸、墨西哥湾沿岸的主要原因?
推力:①东北部纬度较高,北方冷空气可长驱南下,冬季严寒(冷冻地带);
②环境污染严重,地价上涨等。
拉力:①气候温暖、阳光充足、空气清新等(阳光地带);
三、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迁出地有利影响:
①加强与外界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联系;
②缓解人地矛盾;
③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不利影响:
①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
②影响迁出地经济进一步发展;迁入地有利影响:
①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②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
③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不利影响:
①增加了公共设施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
②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等方面产生巨大压力
原理拓展补充:
户籍人口=户籍常住人口+户籍迁出人口;
常住人口=户籍常住人口+非户籍迁入常住人口;
户籍人口-常住人口=户籍迁出人口-非户籍迁入常住人口;
若二者差额>0,说明迁出人口>迁入人口,当地人口净流失;若二者差额<0,说明迁出人口<迁入人口,当地人口净流入。
2019年,北京常住人口增长-0.6万,上海增长4.36万,与广深杭相比连零头都不到。
过去5年,北京常住人口仅增长2万,上海常住人口4.36万,平均每年净增长不到1万人,与广深的200万净增量同样大相径庭。
从2014年到2019年,广州净增长222.5万人,而深圳净增长266万人。
广州平均每年净增45万人,而深圳每年平均净增超过50万人。
京沪人口增长停滞:这背后不是人口吸引力消退,而是两地有意控制人口规模所致。
北京上海受困于人口天花板,加上两地主动抽疏中心城区人口的政策限制,人口从而呈现停滞的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