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2018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民间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民间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口头流行的,反映劳动人民生活和表现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具有独特风格的文学作品。

2.神话:人类各共同体(氏族、部落、民族或国家)集体创造、代代相承的一种以超自然形象为主人公,以特定宗教信仰为内核并为其服务的神圣叙事。

它既是一种经典性的文学载体,也是远古人类的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

3.传说:是劳动人民创作的与一定的历史人物、历史条件、社会习俗、自然产物等相关的具有较强历史性的故事。

4.民间故事:为民众口头创作并流传的所有散文体叙事作品,包括神话、传说、幻想故事等。

5. 史诗:是一种古老而源远流长的韵体叙事样式。

是关于宏达的叙事。

原本有专门化的歌手作为超级故事来演述,以其长度、表现力和内容的重要性而忧于其他故事。

是一个民族、国家文化的象征和文明的丰碑。

6. 笑话:将嘲讽与训诫蕴涵与谈笑娱乐之中的短小故事。

一针见血的揭示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矛盾现象。

具有强烈的喜剧、幽默意味。

7.歌谣:篇幅短小,以抒情为主的民间诗歌的总和。

8. 叙事诗:指叙述英雄传说和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

9.幻想故事:又称童话、神奇故事、魔法故事等,是以丰富的想象及虚构为手段,来表现人类的生活和理想愿望的故事。

10.生活故事:又称“世俗故事”、“写实故事”。

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题材,以现实中的人物为主角而开展的叙事。

11. 童话: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12.寓言:是由民众集体创作并流传的带有教训寓意、富有哲理、短小精干的口头故事,是社会智慧、经验和知识的结晶。

二、解答题1.民间文学的民族性表现在哪些方面?①各民族的民间文学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表现形式(包括各式);②各民族的民间文学反映了各民族具有特点的社会历史和社会生活;③地理环境,自然风光在民间文学上的反映而形成不同的环境特色;④各民族的民间文学表现了不同民族的感情和性格;⑤根据本民族需要和习惯,加以改造使之成为本民族的东西。

民间文学复习提纲

民间文学复习提纲

民间文学复习提纲一、民间文学的基本理论1.民间文学:民间文学是以劳动人民为主体,人民群众自己创作,并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的口头文学作品。

它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丰富生活和思想情感,表现人民群众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具有自己的民族传统特色。

2.民间文学的分类散文形式—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笑话、寓言)等;韵文形式—民间歌谣、谚语、谜语、歇后语、民间长诗;散韵兼长(说唱表演)形式—民间曲艺、民间小戏等。

3.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民众性、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传承性、立体性4.变异性是指一个民间文学作品在不同时间、地点被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个人)讲述的时候,都会出现变化。

民间文学的这种不断变化的特征叫变异性。

一种不同的讲法,就是该作品的一个异文,或者叫版本。

5.民间文学的价值实用价值、科学价值、文学价值二、神话1.神话神话是远古时代的人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

2.神话的分类按马克思“神话是人们在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的习惯分类法,把神话分为:自然神话和社会神话。

3.自然神话与社会神话的主要类型自然神话——开辟神话、日月星辰神话、雷电神话、季节神话社会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族群起源及部族战争神话、文化发明神话、逐日射日神话、盗火神话4.各种类型神话的代表作品开辟神话——盘古开天地、傣族《英叭》日月星辰神话——羲和生太阳、常羲生月亮、嫦娥奔月雷电神话——雷神神话、哈鲁木和哈尼亚季节神话——钟山之神、阿布凯恩都里始祖神话——拉祜族《牡帕米帕》、女娲抟土造人、云南阿昌族神话《遮帕麻与遮米麻》洪水神话——鲧禹治水、拉祜族《人是怎样传下来的》、大禹治水逐日射日神话——逐日神话:《夸父逐日》、《三女找太阳》(彝族)射日神话:后羿射日、蒙古族《乌恩射太阳》族群起源神话——商起源、周起源部落战争神话——炎黄之战、黄帝战蚩尤、刑天舞干戚、共工怒触不周山文化发明神话——苍颉造字、燧人氏钻木取火盗火神话——满族托亚拉哈盗火、汉族《商伯盗火》5.开辟神话的三种说法:天地分离说、肢体化生说、其他说始祖神话的三种形式:自然变化、神灵生育、神灵创造洪水再生神话的两种类型:自然的洪水再生神话、惩恶扬善式洪水再生神话6.神话思维的特点物我不分的互渗律;集体表象;直观的具象性;构思的幻想性;思维的神秘性。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民族民间文学(复习资料)一、绪论1.民间文学:民间文学就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现场展演的文学样式。

2.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被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1)口头传统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音;(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1.怎样理解民间文学的双重属性?民间文学的双重属性:文艺属性、民俗文化属性(一)民间文学的文艺属性民间文学首先是一种文艺现象,它是以语言为主要载体的、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是区别于作家文学的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

其文学属性的主要内容就是文学性。

民间文学具有文学的美学特点,同时又具有表演性。

从文艺属性着眼研究民间文学,就是一种文艺学的研究。

文艺学是研究各种文艺现实的科学。

完整的文艺学,应该包括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两大部分。

这两大部分既有共同的属性和联系,又各有特点,自成体系。

作为一门学科,民间文学的主要研究任务包括:(1)对中国古代民间文学作品的发掘,考释和整理。

(2)对中国现代民间文学作品的搜集、纪律与整理。

(3)对中国民间文学作品的文本、民间文学创作者与传承人情况以及相关的民俗文化研究。

(4)对民间文学一般理论的研究,如对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社会功能、传承规律等等的研究。

(5)外国相关理论和民间文学作品的翻译、介绍与研究。

(二)民间文学的民俗文化属性民间文学的民俗文化属性,指民间文学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

分两方面:第一,从民间文学的实际产生和存活状态来看,民间文学比作家文学同生活有更加密不可分的关系,以至于口头创作哦与表演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第二,从民间文学的学科归属来看,民间文学史民俗学的一部分。

2.什么是“民间”?也就是什么是民俗学之“民”的问题。

民间文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doc

民间文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doc

民间文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民间文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绪论1、民间文学: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现场展演的文学样式。

两种含义:民间文学作品、研究民间文学的学问(又叫民间文艺学、民间文学学、或民间文学之学)。

2、民间文学的性质(双重属性):文艺属性、民俗文化属性。

3、(选择)民俗学之“民”的内涵是“民众”。

4、集体创作、口头流传是民间文学的两个最重要的特征,是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本质区别的重要内容。

5、民俗:即民间风俗,一个国家的民众集团创造、共同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包括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

语言民俗:包括民间语言与民间文学,狭义的语言民俗仅指民间语言。

6、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1)民众表达思想、感情和愿望的一种艺术化手段。

如有些民族唱情歌是婚恋的一种重要手段。

(2)被民众用以传达自己的政治见解。

有些时政民谣表达了民众对政府、官员或社会的尖锐抨击。

(3)娱乐和放松。

如劳动歌可以协调劳动节奏、增加劳动兴致。

(4)民众传授知识、实施教育的有效工具。

如一些童谣能够起到教育孩子孝敬老人的作用。

(5)了解民情民风的有效途径和进行相关研究的参考资料。

如司马迁在记述五帝的历史时就主要依据神话传说资料。

这说明民间文学是“口传的历史”,对历史学有重要的价值。

另外,民间文学以语言为载体,是音韵学、方言学等语言学科的重要资料。

7、民间文学的研究方法:(1)田野调查法。

民俗学工作者深入民间,特别是农村、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参与式体验、观察、访谈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

(2)历时追溯法。

通过文献资料的考证,追溯研究对象在不同阶段和时期的演化状况,以期获得更全面的认识。

(3)共时比较法。

将研究对象与别的地方同类型的作品进行比较,以更好地分析该作品的在不同地域发生的传承规律和变异情况。

8、(补充)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界定):被各群体、团体或个人视为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精品).doc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精品).doc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一、文学常识11、(仪式歌)是用于节日礼俗和祭祀等的歌谣。

2、(谜目)指的是谜语中要猜的范围和格式。

3、(二人转)是流传于东北地区的民间歌谣。

4、“民俗学”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学者(汤姆斯)提出的。

5、《阿诗玛》是(撒尼(彝族一个分支))人的作品。

6、陈琳以(《长城谣》)为基础写出了《饮马长城窟行》。

7、民间文学整理方法有两种,即(综合整理)与单项整理。

8、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被誉为东方的《伊利亚特》。

9、芬兰学派以(库伦父了)为代表。

10、追悼会奏的哀乐,开运动会奏的《体育进行曲》,可被视为新的(仪式)歌谣。

11、东汉崔实编的(《农家谚》)是世界上最早的谚语集。

12、《伏波井》、《日月潭》属于(山川风物)传说。

1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模拟(竹枝词)创作而成的。

14、(谣)是不能唱的“徒歌”。

15、唐人传奇《李娃传》是根据民间故事(《一枝花》)写成的。

16、灯谜又叫(灯虎),突出它的疑难性。

17、阿凡提的故事是从(土耳其)传入的。

18、沙湾灯笼一何府(苦)是(歇后语)体裁。

19、说书艺人王少堂的《武松》用的是(评话)体裁。

20、《中国歌谣》是(朱自清)研究民间歌谣的专著。

21、《召树屯》是(傣)族的作品。

22、《柳毅传》是在传说(《龙女牧羊》)上加工创作的。

23、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中,规定部队要搜集民歌。

24、集体性标志着人民对民间作品的集体所有权,但同时也带来了(匿名性)的特征。

25、(诸葛亮)被称为西南文明的传播者,知识和技术的偶像,甚至说他与火把节的来历也有联系。

26、在中国,“民间文学” 一词是由(瞿秋白)在1921年最早提出来的。

27、《王贵与李香香》是用(信天游)体裁写成的。

28、清朝李调元的(《粤风》),选录了不少壮瑶民歌。

29、关汉卿的《窦娥冤》可以从(《东海孝妇》)找到它的影子。

30、李白的《静夜思》是从(《子夜秋歌》)脱胎而来的。

民间文学考试重点资料

民间文学考试重点资料

民间文学第一章1.民间文学的概念: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创作和传播的文学。

2.民间文学的地位价值:实用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举例】3.民间文学的特征:口头性、群体性、传承性、变异性4.口头性形成的原因:①中国传统社会里,普通民众文化程度低,很大比例的劳动者不识字,其他信息传媒单调和贫乏;②创作与传播是民众的一种日常生活,伴随其他活动进行的。

5.问: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的关系1、同源:源头同为原始社会口头文学;反映同一个社会的现实或历史生活2、存在差异:创作主体不同;创作流传形式不同;思想、情趣有所不同;功能不同3、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作家成长过程中受民间文学影响;作家文学借鉴民间文学的形式并取材民间文学;一些作家参与一些民间文学作品的创作或再创造;民众的口头文学活动受一些作家作品的影响。

6.民间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①民间文学与生产劳动的关系;②原始文艺生产劳动;③一些口头文学直接服务于生产劳动;民间文学反映了劳动生活。

7.神话的含义:关于神仙或神化了的古代英雄的故事。

8.神话的本质:1、产生于原始人类解释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愿望,反映自然界和社会生活;2、原始人类用人格化的方法去同化自然力;3、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是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

9.传说的艺术特征:(5个)1、表达方式的可信性和主要情节的虚构性;2、故事情节的传奇性3、解释世界的人文情趣与艺术构想4、情节与人物形象的类型化5、流传演变中的成长性产生途径:社会价值:娱乐、教育、文化资料、文学借鉴10.民间文学、神话、歌谣的功能和作用11.民歌的分类:情歌、生活歌、仪式歌、劳动歌、儿歌、时政歌12.爬山歌:流传在内蒙古西部和晋陕北部的一种山歌,也叫“爬山调”、“山曲”。

《走西口》13.花儿:流传在甘肃、青海、宁夏部分地区,以爱情为主要内容的山歌。

14.信天游:陕北地区流传的山歌,也叫顺天游。

形式自由,曲调高亢活泼。

《蓝花花》15.双歌:贵州东南部、广西一些地方流传的水族民歌。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

一、1 中国民间故事集成2.变异性3、东海笑妇4.传说圈5.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6. 寓言7、柯尔克孜族8.赋陈其事9.说唱俑10.二小(小旦、小丑)二、DBADA CADCB三、1.ABCE2.ABDE3.BD4.AE5.ACD四、1. 民间文学:在民间创造,并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口头文学。

2. 口头性:人民大众用口头语言进行文学创作,并通过口头语言的方式将这种创作传承下来,由此形成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

民间文学的这些适宜于口头创作和口头流传的特征叫口头性。

3. 机智人物故事:生活故事中以某个机智人物为中心而编织的系列故事。

在我国,这类故事大约涉及300多个具体的、有名有姓的民间机智人物,4. 民间笑话就是指民间流传的喜剧性短篇故事。

五1.呆女婿,巧媳妇,长工与地主,打官司和断案,以及机智人物故事。

2.歌谣词,十二、新乐府词。

汉贵族乐章载在郊庙歌词一类,全部是文人所作;汉乐府民歌主要保存在相和歌词、鼓吹曲词和杂曲歌词3类中,相和歌中尤多民歌有很高的艺术性,其艺术特征主要由三个方面:⑴天机自动,朴素混成;⑵形式多样,韵律和谐;⑶善用各种修辞手法。

六1.1、从概念上看,民间故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间故事包括传说,因为从广义上讲,民间故事是口头创作中所有叙事散文作品的称。

2、从分类上说,民间传说分为:人物传说、史事传说和风物传说。

狭义的民间故事分为: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

3、从特点上来说,内容上,民间传说的人物传说是以人物为中心,记叙他们的事迹或经历,表明人民对他们的评价。

如帝王传说,从秦始皇到光绪,他们或流芳百世或遗臭万年。

还有著名作家、艺术家、工匠,及一些传统的、虚构的人物传说。

这些人物传说有个共同的特点是,人物不管存在还是虚构都是有名有姓的、有具体的历史时间、背景。

民间文学期末复习资料

民间文学期末复习资料

民间文学期末复习资料民间文学1,民间文学的定义:民间文学是人民(主要是劳动人民)集体口头创作、口头传颂,着重反映劳动人民大众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语言艺术,它包括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吏诗、民间叙事诗(民间长诗)、民间谚语、谜语和歇后语、顺口溜、民间说唱和民间小戏(包含民间曲艺和民间戏剧)。

2,民间文学的双重属性:从根本上说,民间文学既是一种文艺现象,,又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

首先,民间文学是一种文艺现象,它是以语言为主要载体的形象化的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是区别于作家文学的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

其文艺属性的主要内容就是文学系,民间文学具有文学的美学特点,同时又具有表演性。

其次,民间文学的民俗文化属性,是指民间文学的民俗文化现象。

对此,主要从两方面来解释:第一,从民间文学的产生和存活状态来看,民间文学比作家文学同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口头创作与表演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第二,从民间文学的学科属性来看,民间文学是民俗学的一部分。

3,民间文学基本特征的内涵及表现:与作家文学比较,一般归纳为: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传承性和表演性五个特征。

变异性,民间文学由于各种原因(历史、社会、演唱人的才能技巧等)在语言、表现手法、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甚至主题思想等方面,都会发生变化、衍生,从而形成各种同一母题的异化。

4,中国古代民间文学的发展:民间文学源于劳动,反映社会生活。

5,神话的定义:神话是人类在远古时期所创造的反映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高度幻想性故事。

6,神话产生的基础:作为人类童年时代产物的神话,它的产生有着特定的时代和社会背景。

具体表现为:(1)经济基础:“人类的高级属性的发展”。

(2)社会条件:氏族的存在及强烈的氏族观念。

(3)思想根源:“万物有灵论”。

(4)独特的思维方式:“神话思维”(强烈的主观臆想性,具有不自觉的特征)。

7,神话的特征:神话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其艺术特征主要表现为:(1).以解释自然力为主,带有神奇的色彩。

中国民间文学复习知识点

中国民间文学复习知识点

民间文学复习重点绪论一、☆民间文学:(名词解释)民间文学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现场展演的文学样式。

它既是人民生活、思想情感的自发流露;又是他人关于科学、宗教及其它人生知识的总结;也是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

民间文学的三大价值:实用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二、folklore英国威廉。

约翰。

汤姆斯首次使用folklore一词,指“大众古俗”,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有了一个正式名称。

三、民间文学的范围1、民间散文作品: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歇后语2、民间韵文作品:名歌、民谣、民间长诗、谚语、谜语、绕口令3、民间说唱作品:民间曲艺、民间小戏四、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1、是民众表达思想感情,愿望,传达政治见解的方式,它满足民众的表达需要和创作欲望,是民众交流思想的一种艺术化手段。

2、可以使民众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娱乐和放松3、是民众传授知识,实施教育的一种工具4、是了解民风民情和进行相关研究的的参考资料五、民间文学的研究方法田野调查法历时追溯法共时比较法第一章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与作家文学的关系一、民间文学的根本特征口头性、群体性、传承性、变异性、表演性二、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差别1、作者的差异。

最显著的标志是民间文学具有群体性特征,作者是匿名的,作家文学是个人创作,作者有名有姓2、民间文学是口传文艺,以口头语言为载体,作家文学以文字为载体3、民间文学是民众生活的直接反映,作家文学是高级的精神的表现物和慰藉物4、二者在功能上的差异。

民间文学有很强的实用性并成为一种生活手段,作家文学通过培育人的的精神来实现干预社会生活的功能三、★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论述)钟敬文说:民间文学和一般作家文学,是两株树上开出来的形状和色香各异的花朵。

民间文学本是作家文学的源头或母体,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下几点:1、民间文学在题材、思想内容上对作家文学产生影响。

民间口头作品往往成为作家再创作的题材。

民间文学孕育了作家文学,它表面上虽没有采用民间口头作品的内容,但在他的创作过程中,却接受了民间文学作品的影响。

《民间文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民间文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民间文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导论1.为什么民间文学同时具有传承性和变异性?①民间文学的传承性指民间文学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有些根本性因素或传统模式,在流传、演变过程中积淀下来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使作品以其固有的基本面目在不同时代或不同地域的群体中沿袭、存活。

民间文学的变异性,指在流传过程中民间文学作品从形式到内容的各个方面,包括语言、情节、人物甚至主题,都会发生变化。

民间文学的传承性和变异性基于其口头相传的特点。

②民间文学的传承性体现于其众多异文之中,没有异文和变异性,也就没有传承性,民间故事的传承正是藉由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的变异而得以实现的。

③民间文学的变异性是相对于传承性而言的。

民间文学在口头流传,没有固定的版本,作者是大众,任何个人都不拥有其著作权,谁都可以任意改动,故其流传的过程也就是变异的过程。

正是因为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和民族中的故事存在着相似性和亲缘性,对其变异性的研究才有意义。

2.民间文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p28-35①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正如钟敬文先生所描述的那样,是“两株树上开出来的形状和色香各异的花朵.”A.区别B.联系1、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①题材和思想内容上:民间文学为作家文学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思想内容。

如: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作品深受楚地民歌、神话的影响;蒲松龄《聊斋志异》;曹雪芹《红楼梦》2.民间文学在艺术形式上对作家文学的影响①体裁上②表现手法上比如民间惯用的赋、比、兴、双关等修辞技巧为诗人的诗歌创作所借鉴,讲故事、说书等民间文艺的叙述技巧为小说家所借鉴等等。

如: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汉魏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③语言运用上民间口头语汇是一个蕴藏丰富的宝库。

民众口语不仅浅显易懂,而且在长期的语言表述活动中,提炼、积累了很多包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或高超的艺术性的词语、说法。

如:吉祥语、俗词、俗短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谜语等3.民间文学的范围从体裁上分为三类:①民间散文类:神话,传说,民间故事②民间韵文类:民歌,民谣,民间长诗,谚语,谜语③民间说唱:民间曲艺和民间小戏第二章民间故事1.民间故事定义:p65(广义和狭义)2.民间故事的特点和分类:p67①特点:a.泛指性:指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故事的主人公名字往往是模糊的b.贴近生活c.类化性②分类:at分类法除此之外,四大分类:童话(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写实故事、寓言、笑话3.童话 p73①概念:p73②分类:魔法故事和动物故事,以魔法故事为主4.中国主要经典童话的情节类型a.天鹅处女型故事b.田螺姑娘型故事c.灰姑娘型故事d.狗耕田型故事(两兄弟型故事)e.蛇郎型故事f.画中人型故事g.问活佛型故事h.狼外婆型故事i.怪孩子型故事 j.神奇宝物型故事5.童话的艺术特征a.具有浓郁的幻想色彩b.保存着较多的奇异习俗内容6.民间生活故事 p79①定义:p79②特征:内容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基本上没有或完全没有超自然的幻想7.民间生活故事的常见情节类型a.巧媳妇故事b.长工与地主故事c.婚姻爱情故事d.交友故事e.呆女婿故事f.怕老婆故事g.机智人物故事8.民间笑话和寓言p84A:笑话①定义:p84②特征:一是在内容和表达上巧妙满足搞笑或幽默的原理、技法;二是情节单纯简短,绝不拖沓;三是常用夸张手法突出可笑之处。

民间文学复习重点知识整理完整内容

民间文学复习重点知识整理完整内容

民间文学复习重点知识整理完整内容民间文学复习资料第一节民间文学的概念1、“民间文学”概念:民间文学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一种语言艺术。

它运用口语的形式传述故事,展示生活,塑造形象,抒发情感。

它是广大民众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他们认识社会、寄托理想、表达情感意愿的重要方式和渠道。

2、民间文学的对象与范围:研究对象:民间创作并流传的各种口头文学作品及活动。

范围:范围广泛,如神话、传说、歌谣、史诗、谚语、民间说唱和民间戏曲等。

3、民间的学科属性:从借助艺术形象来把握生活的特点来看,民间文学是一种广泛存在着的文艺现象,它属于文艺学的一个分支。

4、民俗学与民间文学:民俗学是一门研究民间传承文化的人文学科,民间文学也是民间传承的一种文化现象,因此民间文学的研究是民俗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现代的民俗资料,可以被运用去解决或推断古代的民间文学(如古歌谣、传说、神话等)的某些问题。

例如《诗经?国风》里的民歌中的叠章复句。

其次,民俗学资料可以论证现代流传的民间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民间文学”(Folk Literature)这个学术名称是从国际术语Folk-lore发展来的,原文是“民众的智慧、民众的知识”;十九世纪70年代,这个术语被确定为“民俗学”的含义(即“关于民众智慧的科学”的意思)。

广义的民俗学——凡是民间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属于民俗学研究的具体内容。

狭义概念,即专指民间文学创作。

“五四”时期,中国学者将其解释成“民俗学”。

同时又具体地译为“民间文学”,即专指“民俗学”当中口头艺术部分。

民俗学与民间文艺学——Folk-lore;钟敬文与民间文艺学、民俗学研究;我们对一门学科下定义是比较容易的,需要给这门学科研究的对象下定义就比较困难。

民间文学有两层涵义:民间文艺学是研究民间文学的起源、流传及社会功能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民间文学是文学的一部分,是和作家文学并行的一种文学。

民间文学是文学的流头,在原始社会时期是惟一的文学。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民间文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民间文学”概念:*民间文学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一种语言艺术。

它运用口语的形式传述故事,展示生活,塑造形象,抒发情感。

它是广大民众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他们认识社会、寄托理想、表达情感意愿的重要方式和渠道。

2、民间文学的对象与范围:研究对象:民间创作并流传的各种口头文学作品及活动。

范围:范围广泛,如神话、传奇、史诗、原始的歌舞、谚语、民间说唱和民间戏曲等。

3、民间的学科属性从借助艺术形象来把握生活的特点来看,民间文学是一种广泛存在着的文艺现象,它属于文艺学的一个分支。

4、民间文学与俗文学的关系。

相互影响,相互转化。

互渗转化,难分彼此。

1.世俗生活是民间文学和俗文学共同的反映对象。

2.民间文学为俗文学提供了典型形象。

3.民间文学在艺术形式和语言方面对俗文学的影响。

5、民俗学对民间文学研究的意义。

首先,现代的民俗资料,可以被运用去解决或推断古代的民间文学(如古歌谣、传说、神话等)的某些问题。

例如《诗经国风》里的民歌中有很多叠章复句。

其次,民俗学资料可用以论证现代流传的民间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6、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或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的关系)*(1)民间文学的题材和思想内容对作家文学的影响①《九歌》——受民间祭歌影响;《天问》《山海经》——受神话传说影响。

②受乐府民歌影响: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蒿里行》、《七哀诗》、《饮马长城窟行》——汉末政治动乱、战祸的残酷、人世的凄凉。

③、运用神话传说作为题材:李白《东海有勇妇》——民众不屈的反抗精神④、杜甫“三吏”、“三别”——受民歌影响——深刻的人民性,反映广泛的社会生活。

(2)民间文学在艺术形式上对作家文学的影响历代作家在体裁、形制格式、修辞手段和艺术风格等方面向民间文学学习。

①、古代许多文学的体裁(特别是韵文)大都来源于民间文学。

韵文——原始歌谣;散文的小说、笔记——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戏剧——原始歌舞;诗歌、词、曲——来自民间,与当时流行的世俗音乐相抵持,于民间广为流传。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

民间文学复习第一章民间文学一、基础知识1.最早提出“民俗学”这个概念的是1846年英国考古学家汤姆斯。

2.英国班尼指出民俗学的内容包括传袭的信仰,习惯,故事,歌谣,俚语等民间文学的样式。

3.高尔基:“民间文学是各民族劳动人民“口头的民间创作”,是“从他们自己的劳动经验中抽取出来的知识的总汇”。

4.在我国,“民俗学”一词是1913年由日本传入的。

民间文学与民俗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1916年梅光迪最早使用“民间文学”概念。

5.1955年,我国创办的《民间文学》,刊载一些与民间口头文学有关的民俗历史资料。

6.民间文学的艺术特征:性情真、纯朴性(朴素美)、音乐性。

7.中国第一部个人收集整理的儿歌集《演小儿语》成书于1593年,是明代吕坤。

二、名词解释1、民间文学的定义民间文学是指广大人民群众用自己最熟悉的传统民间创作形式和流传的文学作品,具有直接人民性、集体性、口头性、流传性和变异性。

2、民俗民俗是人民大众按当时当地人们的审美理想创造出来的,是人们认为最美好的一种生活方式。

民俗的本质是“生活美”,发展规律是“趋美的”。

三、简答题1、民间文学的题材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曲艺;民间戏曲;歌谣、史诗与民间长诗;俗语、谚语、歇后语、民间语言游戏2、民间文学的特征(1)民间文学的本体特征:直接人民性、集体性、口头性、传承性、变异性、立体性。

①直接人民性:是民间文学最基本也是最显著的特征。

所谓直接人民性是指民间文学与广大劳动人民的血肉般的直接联系,是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在民间文学上的直接反映,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在民间文学上的直接表现。

②集体性:民间文学的集体性特征,是指其作品既属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又在流传中不断为人民群众所修改、补充和完善,并为广大人民所共有。

集体性是民间文学在创作和流传方式上的本质特征。

③口头性:民间文学的口头性特征,是指其作品既是人民群众口头创作,又在人民中间口头流传。

民间文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民间文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民间文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第一篇:民间文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民间文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民间文学:一个民族在生活语境里集体创作、在漫长的历史中传承发展的语言艺术。

它既是该民族生说、思想与感情的自发流露,有关历史科学宗教及其他人生知识的总结,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也是该民族集体持有和享有的一种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生活文化。

2、神话:人类各共同体(氏族、部落、民族或国家)集体创造,代代相承的一种以超自然形象为主人公,以特定宗教信仰为内核并为其服务的神圣叙事。

它既是一种经典性的文学体裁,也是远古人类的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

3、民间传说:围绕客观实在物,运用文学表现手法和历史表达方法表达出来的,具有审美意味的散文体口头叙事文学。

4、民间故事:广义为民众口头创作并流传的所有散文体叙事作品,包括神话,传说,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民间笑话,民间寓言。

狭义:神话、传说之外的散文体口头叙事,包括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民间笑话,民间寓言等。

5、AT:由芬兰学者阿尔奈提出,后经美国学者汤普森所完善的一种编制故事类型索引的方法即按相对有限的情节类型,将故事进行分类编目的一种分类方法。

国际上将这种方法称为“阿尔奈---汤普森体系”简称“AT分类法”。

6、史诗:是一种古老而源远流长的韵体叙事样式。

是关于宏大的叙事叙事,原本有专门化的歌手作为超级故事来演述,以其长度,表现力和内容的重要性而由于其他故事。

是一个民族国家文化的象征和文明的丰碑。

7、歌谣:篇幅短小,以抒情为主的民间诗歌的总称。

由“民歌”“民谣”两部分组成。

是从远古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原始文化形态中分化出来的,但仍保留着乐舞特征的一种韵文样式。

8、母题:“指的是一个主题、人物、故事情节或字句样式,其一再出现于作品里,成为利于统一整个作品的有意义线索,也可能是一个意象或‘原型’,由于其一再出现,使整个作品有一脉络,而加强。

”这是将母题与意象、原型等相混相等同。

9、谚语:谚语是熟语的一种。

民间文学复习要点

民间文学复习要点

民间文学复习要点民间文学复习要点一、什么是民间文学?民间文学是指在民间长期流传的,主要以口语为媒介传播的,被集体加工和保存的,有固定程式的、形成稳定的民族审美习惯的艺术样式。

二、民间文学的特征1.集体与个人的匿名创作2.口语媒介3.变异性(原型与变体 )4.民间传承三、民间文学的基本类型民间叙事文学;民间诗歌;民间语俗(一)民间叙事文学主要包括:神话,传说,故事,民间说唱1.神话(1)什么是神话?神话是最古老的一种民间文学体裁,主要产生于原始社会和阶级社会初期,它的主要特征是对自然和社会文化现象起源的形象化解释,内容涉及原始的宗教、哲学、科学知识、社会制度习俗、历史、心理等方面。

特点:它是一种神圣性的叙述。

(2)神话的类型(从内容上划分)①自然神话创世神话;如、《盘古开天辟地》解释自然神话;《共工与颛顼争帝》洪水与人类再生神话;《伏羲女娲》图腾神话,如《盘瓠神话》②人文神话文化起源神话,包括文化事象的起源、族群的来源等,如《伏羲造网》、《女娲造人》、《姜原履巨人足而生弃》。

神和神性英雄的神话,如《后羿射日》等。

2.传说(1)什么是传说?传说是描述某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解释某种风物或习俗的散文体口述作品。

传说≠信史产生年代晚于神话,神圣性低于神话。

(2)传说的种类(按照描述对象的性质划分)①人物传说②地方传说③动植物传说④土特产传说⑤民间工艺传说⑥风俗传说最著名的四大传说是《白蛇传》、《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

3.民间故事民间故事及其特点:民间故事以虚构为突出特性。

人们一般把它当作一种娱乐性活动或进行某种教育的手段。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一般都比较笼统,情节、结构程式化(三叠式)。

关于民间故事类型:民俗类型:一组具有相同情节和结构发展模式的民俗事象。

如故事类型、歌谣类型、民间建筑类型、仪式类型等。

一些世界各民族流传的故事,只是情节因素略有不同,是同一类型故事的不同异文。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全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全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一、单选题1、关于家将与契丹人作战的传说可归为( C )A、农民起义传说B、起义英雄传说C、反抗外来侵略传说D、革命历史事件传说2、1846年,发明了“Folklore(民俗)”一词的英国考古学家名叫( B )、A、阿兰•邓迪斯B、威廉•汤姆斯C、马林诺夫斯基D、斯密斯•汤普森3、据目前掌握的资料,世界上篇幅最长的史诗是藏族的《格萨尔》,它长( B )A、10多万行B、50万行以上C、20余万行D、30万行以上4、鬼故事属于( D )A、魔法故事B、变形故事C、动物故事D、生活故事5、农村流传的表述农民传统婚姻观念的谚语"休前妻,毁稚苗,后悔到老",在容的类型上可归为( B )、A、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B、认识社会和总结社会活动经验的谚语C、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D、其它6、民间文学在民俗学的学科体系中属于( D )、A、精神民俗B、社会民俗C、物质民俗D、语言民俗7、段成式《酉阳杂俎》是一个笔记体作品集,记录了大量民间故事、该书出现于( A )、A、唐代B、先时期C、晋时期D、明代8、有一种评书讲述绿林英雄行侠仗义,除暴安良,比武打擂,拜山攻寨等容的故事,或讲述清官秉公破案,惩恶扬善的故事,这种评书的种类名称为( D )、A、世情书B、袍打书C、神魔书D、短打书9、歇后语的目的语在字面上是呼应引语部分的意思的,实际上却另有所指,从而以双关的形式构成( C )、A、岔断型幽默B、情感释放型幽默C、干涉型幽默D、含蓄型幽默10、鬼故事属于( D )、A、魔法故事B、变形故事C、动物故事D、生活故事11、许多地方在结婚仪式上都念诵撒帐歌,如"一把栗子一把枣,小的跟着大的跑"等,这种歌谣属于( D )、A、法术歌B、情歌C、节令歌D、礼俗歌12、蒙古族讲述牧民武装起义反抗达尔汉王的黑暗统治与军阀暴政的民间叙事长诗是( B )A、《钟九闹漕》B、《嘎达梅林》C、《召树屯》D、《十五从军行》13、鬼故事属于( D )、A、魔法故事B、变形故事C、动物故事D、生活故事14、侯宝林,薛宝琨等认为相声的名称经历了( A )的演变过程、A、从"像生"到"像声",再到"相声"B、从"像声"到"像生",再到"相声"C、从"相生"到"像声",再到"相声"D、从"学像生"到"乔像声",再到"相声"15、中国的狗耕田型(两兄弟型)故事首见于( B )、A、《山海经》B、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C、晋代干宝《搜神记》D、晋代潜《搜神后记》二、多选题1、童话具有浓郁的幻想色彩,其表现有( B、C、E)等A、其容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基本上没有或完全没有超自然的幻想B、童话多具有超自然的境界,充满浪漫的想象C、主人公方面,有神灵,仙女,妖怪,有法力非凡的人物,还有人兽一体的人物如蛇郎,怪孩子等D、虽然有虚构或夸,但是没有用超现实的幻想营造神奇的形象和离奇的情节E、事物往往有神奇的,超自然的属性,如各种神奇的宝物,可以像人一样说话做事的动物等2、歇后语是一种幽默效果强烈的语言形式,从总体上看,歇后语的幽默效果构成的方式有(A,B,C,D,E)A、歇后语的前一部分所讲的事物都有多方面的特征,而歇后语的间歇使人思索,猜测和期待,然后其目的语新奇巧妙,出人意外,造成岔断型幽默B、许多贬低别人的歇后语和解放禁忌的歇后语使人们平时压抑的情感巧妙释放,从而形成情感释放型幽默C、歇后语的目的语在字面上是呼应引语部分的意思的,实际上却另有所指,从而以双关的形式构成干涉型幽默D、谐音歇后语因为比喻意歇后语多了一层谐音关系,也就是多了一层双关结构,而更为含蓄,巧妙,其幽默效果也就更强E、歇后语引语部分的奇异构想往往违背常理,使经验与语言事实发生冲突,造成乖讹式幽默3、后世比较完整的牛郎织女传说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又同(A,B,D)故事结合、A、两兄弟型B、难婿型C、怪孩子型D、毛衣女型E、蛇郎型4、关于传说与神话的联系,正确的说法有(A,C,D)、A、神话的容是超现实的,传说的人物和情节也有一定程度的超现实因素B、二者的情节整体上都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C、传说与神话都是散文体的口述故事D、一部分上古时期的传说与神话交融在一起,神话是传说产生的源头之一E、二者的故事的主人公有相同的属性,都以神格为中心5、出现在歇后语里的人物都是民众耳熟能详,且具有生动典型特征的形象,出现频率较高的人物类型有(B,C,D)等、A、大众耳熟能详而缺点很少的英雄人物,崇高形象B、易于被人拿来取乐的对象C、大众耳熟能详但缺点明显的文学作品人物,历史人物,当代社会名人等D、常遭人嘲笑的弱势群体,如残疾人,乞丐,穷人,蠢笨的人等E、德高望重的长辈与领导6、对天地开辟神话的文化意蕴可以分析为(A,C)、A、神话中的垂死化身情节,体现了原始人灵魂不死的原始观念和积极旷达的生死观B、对洪水灾害起因的解释,是原始初民崇拜自然力的反映C、主要情节表现了原始人的创造精神,"讴歌人创造世界的伟大"D、神话中的兄妹结婚情节,则是原始社会群婚阶段的社会现实的反映E、结婚过程中的种种细节是后世人们出于道德规对兄妹婚做的解释7、民间小戏是流传在村镇间的一种由农民在闲暇时间创作,演出和观赏的小型戏曲,如(B,C,E)等、A、越剧B、花灯戏C、花鼓戏D、豫剧E、道情戏8、民间文学资料往往是文献记载中所没有的,所以是值得许多学科开发和利用的宝贵资料,其科学价值有(C,D,E)、A、民间文学作品大都经过长期流传,千锤百炼,是无数人智慧与才能的结晶B、民间文学是民众传授知识,实施教育的一种有效工具C、民间文学以语言为载体,是口头语言的真实体现,故民间文学作品是音韵学,方言学等语言学科的重要资料D、民间文学记载着民众的思想感情和风俗习惯,有助于政府官员和各个人文学科的学者了解民众的文化史和民众文化的动态E、民间文学是"口传的历史",许多历史资料特别是史前资料以及各个时期的部分民众生活文化资料是文献记载所缺少的,对历史学有重要的借鉴价值9、民间故事的特点主要有三种(A,D,E)、A、类型化B、传奇性C、虚构性D、贴近生活E、泛指性10、山歌的特征有(A,B,E)、A、歌词可即兴创作,根据现场情况和感受现编现唱B、音乐节奏较为自由,句式,章法等也可灵活调整,便于感情的抒发和群体的社交C、主要在街巷之中演唱D、词句一般不是即兴创作,其章法与曲调也是较为规整和固定的E、以独唱形式为多,也有一些对唱的形式11、关于史诗的基本特点,正确的理解有(A,D)、A、史诗只能产生于各民族形成的童年时期,所以近代以来产生的歌唱历史容或英雄人物的长篇叙事长诗即使容上符合史诗的特点,因产生时间不对,也不能看作史诗B、史诗具有风格崇高,叙述庄严的特点,但在后世的传唱中,由于人们观念的变化,人们讲述的庄严感逐渐减弱了,这些史诗就不再具有庄严性C、史诗在长期流传过程中,随着人的观念的逐渐科学化,神话色彩逐渐减弱,现实性逐渐增强,加入了很多后世的容,这时的史诗也可以看作历史传说D、早期的史诗,就是用诗的形式表述的神话和历史传说E、一些早期的创世史诗,与神话的容基本相同,所以被看作史诗是不恰当的12、关于地方风物传说的含义,正确的说法有(A,B,C,E)、A、其容常表现出当地民众的世界观,价值观B、这类传说关于特定地方的实物或实事的解释不是科学知识C、有些地方风物传说往往由视觉上富于美感的特点引发想象,编出趣味盎然的故事D、这类传说常对特定地方的实物或实事进行科学的解释,因而有较强的可信性E、这类传说在旅游业有很强的实用价值13、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神话的论述,解释了神话的本质:“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形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这段话可以理解为(A,B,D)、A、神话源于原始人类解释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愿望,其容是对当时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变形反映B、原始人类是在一种充满神奇幻想的天地里,用人格化的方法去同化自然力,这就形成神话的艺术构思C、原始人类借助神话就可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D、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是一种"不自然的艺术加工"、他们虔诚地相信,世界本来就是他们所幻想的那个样子E、神话的容是人类社会早期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反映14、世界四大史诗有古希腊的《伊利亚特》,《奥德赛》和古印度的(B,C)、A、《罗兰之歌》B、《罗摩衍那》C、《摩珂婆罗多》D、《格萨尔》E、《贝尔武夫》15、民间文学口头性特征的形成原因有(B,C,D)、A、现代社会民众的文化程度普遍提高,信息传播媒体也越来越丰富和先进B、它的创作和表演是民众生活的组成部分,是民众的一种日常活动,伴随着其他的动作自然而然地进行C、在传统社会,信息传播媒体相比于今天很单调和贫乏D、在中国长期的传统社会里,普通民众文化程度低,有很大比例的劳动者是不识字的,这样他们就很少或没有机会接触书本,也不能用书面形式来表达其创作E、民众认为口头创作比书面作品更为生动形象三、名词解释1、劳动歌劳动歌是民众为指挥,配合,协助体力劳动而唱的歌,多用于体力负荷很重或者动作重复单调的劳动,而且多为集体劳动,如打夯号子,装卸号子,行船号子等、2、民俗民俗即民间风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民众集体创造,共同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包括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四大部分、3、忠实记录是民间文学采录工作的主要原则之一、其含义为:要忠实于现场的全部讲唱,包括其思想容,艺术形式的各方面,搜集者不加任何改变、要做到这一点,最关键的是要忠实于讲唱者的语言、必须现场做好记录,可用录音,摄影,录像等手段,并会使用相关设备、记录时要记下讲述者情况,采录者,采录时间和地点等、4、白蛇传中华民族民间自古流传的关于白蛇化身的女子与许仙相爱的传说、其基本情节为:(1)白蛇成仙,带青蛇来到人间;(2)白娘子与许仙邂逅相恋成婚;(3)白娘子被法海施计而现原形,吓死许仙,盗仙草救夫;(4)许仙被禁金山寺,白娘子一斗法海,水漫金山;(5)二斗法海,白娘子被困雷锋塔;(6)三斗法海,小青毁掉雷锋塔,救出白娘子、关于该传说的最早文字记载为明编宋代话本《西湖三塔记》,是一个妖精迷害人并被镇压的故事,其中已有白蛇传的核心情节、明代梦龙的话本《白娘子永镇雷锋塔》有了完整的故事和细节,但仍然是"妖精缠人"的故事,不过白娘子已经人格化、到清乾隆年间方成培的《雷峰塔传奇》,白娘子已由蛇妖转变为蛇仙,成为民众理想中的妇女形象、到近现代,该传说突出了反封建,争自由的主题、5、牛郎织女传说中华民族民间自古流传的关于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该传说的基本情节为:(1)织女洗澡,牛郎拿去衣裳,牛郎织女相恋成婚;(2)王母将织女捉回天宫,牛郎挑担追到天上;(3)王母划出银河,牛织隔河相望,雀桥相会、牛郎,织女本是星名,先时期二者只是神话中的形象,没有爱情关系、已有文献表明,该传说在东汉时期已经初步形成,其时牛郎,织女已有明确的爱情关系,而且有天河相隔,喜鹊搭桥,七夕相会的情节、后来传说又同"两兄弟型""毛衣女型""难婿型"故事结合、6、英雄史诗是产生于古代社会的歌唱英雄,描写战争,记述民族历史的长篇叙事诗、其故事容一般是讲述英雄如何率领本民族的民众抗击侵略,保家卫国并征服分散部落,完成统一大业的故事、在情节上有神话色彩,传奇容、它以宏大的结构与篇幅叙述本部族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表现正义战胜邪恶,分裂归于统一的主题、7、节令歌是在与节令有关的节庆仪式活动中所唱诵的歌谣、上古时期的节令歌大都在祭祀仪式上唱诵,是巫术与活动的组成部份,也就是法术歌的一种、后来人们在节庆活动中仍然有巫术与祭祀活动,但许多活动法术色彩已很淡,已经演变为节日里举行的一般习俗行为或文艺活动,此时念诵歌诀只是习俗行为的一种,歌诀已不再被当作咒语、8、自然崇拜指在人类社会早期和科学不发达的社会团体中,人们由于不能征服和支配自然力,也不能科学地认识自然现象,而产生的对自然物和自然力的原始崇拜、该种信仰认为某些自然物和自然现象具有生命,意志和神奇的能力,因而将自然事物本身如太阳,,石头等作为崇拜的对象,祈求它们的保佑和关照、它是原始的基本形式、9、快书快书源于鲁西南一带,传说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传统上主要讲述英雄武松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勇敢侠义,武艺过人的英雄形象,深受人们喜爱、快书也有其它题材,但以说武松为主,故原名"说武老二的"(因武松行二)或"说大个子的"(因武松个子大),也叫"竹板快书""滑稽快书"、建国后,评书家高元钧在用语音演唱,录制快书,定名为"快书",后沿用至今、10、山川名胜传说是解释特定地方的自然物与人工物的由来,命名与特征的传说、这类传说往往由视觉上富于美感的特点引发想象,编出趣味盎然的故事、看起来是在解说山水名胜的形成和特征,实际上表现的是当地人们对家乡景物的喜爱,和生活中的各种感受,观念和愿望、这种传说使自然风光平添了人文情趣,因而更富于魅力、11、爬山歌是流传在西部和晋陕北部的一种山歌,当地叫“爬山调”或“山曲”、它一首只有两行,有时可以将许多首连在一起,组成一个诗篇,表达更为丰富的意思、12、谐音歇后语是歇后语里较特殊的一类,就是后一部分在意思上能解释前一部分,同时利用音同或音近现象表达作者的真意、13、《江格尔》是流传于阿尔泰山区和额尔齐勒河流域的蒙古族聚居区的英雄史诗,它描写了宝木巴国同周围各汗国之间的多次战争和冲突,描述了江格尔,洪古尔等英雄的征战业绩,并宣扬了一种建立和平幸福的理想国的理想、14、采茶戏主要流传于和两广地区的一种民间小戏,它最早源于茶农的采茶歌,又配以舞蹈,后来吸收地方戏曲成份,用以演出生活故事,成为带有浓郁歌舞色彩的小戏,表演时用茶灯,扇子,花篮等做道具、15、类型类型是民间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个常用术语,1910年由芬兰的阿尔奈提出该概念(英文为“type”)、指贯穿于多种异文中的基本要素相同而又定型的故事框架,民间故事学家将许多故事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归纳出数量有限的故事类型、类型分析是故事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16、AT分类法是国际上通用的故事情节类型分析法、1910年,芬兰的阿尔奈(Aarne)发表《故事类型索引》一书,分析比较了芬兰和北欧其他一些国家以及某些其他欧洲国家的民间故事,将这些故事的同一情节的不同异文归为一个类型,并写出简洁的提要,然后分类编排,统一编号、该索引发表后,影响很大、1928年,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的汤普森(Thompson)出版了《民间故事类型索引》,根据更大围的民间故事资料对阿尔奈的体系进行了补充和修订、这二人的分类体系被合称作“阿尔奈-汤普森体系”,简称“AT分类法”、该分类体系将故事类型编为1至2499号,分为五大部分:动物故事,普通民间故事,笑话,程式故事,未分类的故事、17、童话童话又叫“幻想故事”,是一种用“超人间”的形式来表现人间生活,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故事,包括魔法故事与动物故事两种,以前者为主、四、简答题1、简要说明民间故事的主要特点、民间故事的特点主要有三种:(1)贴近生活、民间故事这种文体产生的时代晚于神话与传说,它是人成为客观世界的主宰之后产生并长期存在的文体、故事的容虽有不同程度的幻想成分,但都着眼于,立足于现实生活,其主题,角色与主要情节都符合故事传播时的生活逻辑、(2)泛指性、指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故事的主人公往往是含糊的,不确定的、故事表述时间时,故事的叙述注重关键性情节的交代,而不做面面俱到的细节描述、(3)类型化、民间故事作为一种集体创作,在情节,主题,人物等方面有显著的类型化倾向、同一故事在传播过程中会生发出许多小异的多种说法,同一母题会表现为多种异文,贯穿于多种异文中的基本要素相同而又定型的故事框架称为"类型"、类型分析是故事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2、简述传说的主要价值、传说的价值主要有四个方面:(1)娱乐价值、一方面民众在勤苦劳作之后,可以通过传说的生动离奇的情节获得精神的放松和充实,另一方面,民众在长期的传统社会中总是处于困苦和压抑之中,那些传奇性情节实现了他们在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从而获得精神上的解脱和慰藉、(2)教育价值、传说往往寄寓着民众的世界观,道德观,社会理想等,在传播中以"可信"的讲述方式和传奇性的情节对一代代的民众起着观念培育和道德教化的作用、当然也会有一些消极思想具负面影响、(3)文化资料价值、传说承载着民众思想与文化的发展史,包含着民众的生活习俗,科学技术等方面的资料、(4)文艺借鉴价值、一方面传说的素材被借用到民歌,史诗等体裁中,对民间文学的其它文体而言有借鉴价值、3、民歌的功能有哪些民歌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抒情娱乐功能、民众可借助民歌抒发,渲泄自己的感情,使平日常处于劳苦,忧虑的心得到补偿和平衡、(二)教化规功能、有些民歌传达着民众的道德观念与行为准则,对人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教诲性的儿歌,对孩子起着重要的教育作用、(三)实用功能、许多民歌有着更为直接的实用功能、劳动歌可以指挥,协调,鼓舞劳作;祝酒歌是一些地方招待客人的一种礼仪;有些地方的情歌是恋爱求偶的工具;有些民歌还被用在政治斗争中起舆论宣传作用、(四)文化资料价值、民歌记载着民众的生活与观念,从中可以见到民族文化的某些方面的发展状况,有些资料是文字记载中见不到的、4、快书快板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快书快板的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1)表述紧凑,叙事精炼、快板书的讲述是随着快板击打的节奏吟诵的,节奏较快,语速匀称,不能有较大的停顿,因而快板书的表述显然比有唱腔的鼓词,曲词等节奏快,也比散说体的评书紧凑,在同样长的表演时间里,快板书所传达的容含量要大得多、快板书艺人一般口齿特别伶俐,舌如利剑,话似连珠,语言明快酣畅,造成快板书表述的"快"、相应地,快板书的叙事也很精炼、每句话的意思都是相对完足的,一个意思不多作演绎、但叙事精炼的同时快板书也有较多的细节描写、(2)情节紧,冲突激烈、快板书的主要魅力除了其语言的明快动听以外,就在于其情节的生动精彩、它所讲的故事都有一个完整,曲折的发展过程,经过起承转合的几个阶段,高潮过后迅即煞尾,显示出快板书干净利落的特点、(3)弛有致,庄谐并出、快板书讲故事比其它文体更注重紧的情节,但也不能自始至终都紧绷着,也要有较轻松的容和节奏来调节,所以优秀的艺人编创和表演快板书都讲究急速与舒缓相搭配,使弛有致,说到紧时如同疾风骤雨,说到舒缓处仿佛流水潺潺、5、简述民间故事与神话,传说的主要区别、民间故事与神话,传说有共同之处,即都是带有虚构性的散文叙事作品,人们有时用"故事"来统称三种文体、但它们也有本质的不同:神话的容充满神奇荒诞的幻想,情节是超人间化的,主角是神;故事的容是生活化的,神奇的幻想较少,情节按照现实的逻辑来构想,主角是人、传说的容虽然也有较强的虚构性,但是都与实有的人物,事件和地方风物相联系,而故事的容都是泛指性的、6、举例说明歇后语中经常出现哪些人物形象类型、以人物形象作为逗引素材的歇后语占有很大比例、出现在歇后语里的人物都是民众耳熟能详,且具有生动典型特征的形象,因为这种人物形象不因表意鲜明,而且适于作为大众话题,能够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这些人物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各种名人,包括文学故事中的人物,历史人物,当代社会名人等、歇后语中经常出现文学故事中的人物,他们多取材于古典文学名著和传统评书等,其中的一些生动典型的人物在歇后语中出现的频率最高、另一类是无名无姓的类型化人物,如残疾人,乞丐,穷人,蠢笨的人等,他们是最易于被人拿来取乐的对象,也有生活中常见的其他人物类型、7、简述仪式歌的含义与主要形式、仪式歌是民众在祈福禳灾,过节贺喜,祭神送葬,迎宾做客等仪式活动中所唱的歌谣、仪式是民众在某些特殊情形下举行的具有法术,通神,转折,过渡等功能的程序化的隆重活动、在仪式中有一些有特定象征意义或文化功能的程序化行为,此时念诵或演唱的套语,歌谣就是具有特定功能的仪式歌、它主要有三种类型:法术歌,节令歌,礼俗歌、(1)法术歌,是在巫术或祭神仪式上唱诵的被民众认为具有超自然魔力的歌诀、(2)节令歌,是在与节令有关的节庆仪式活动中所唱诵的歌谣、(3)礼俗歌,是在婚礼,祝寿,待客,送葬等隆重场合唱诵的表示祝福,礼节等意义的歌谣、8、分析四大传说的结局艺术、四大传说的结局方式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本来都是悲剧结果,但都经过了符合民众审美习惯的奇巧处理、(1)牛郎织女传说:鹊桥相会、此传说的结局本是牛郎与织女被王母拆散,银河相隔,但民众觉得理想得不到满足,遂想象出鹊桥相会的情节、此情节最早见于《子》和《风俗通》、这种结局使民众在愿望和情感上得到很大满足,又以神奇的想象为故事情节增添了瑰丽的色彩、(2)孟女传说:哭倒长城、故事本是丈夫尸埋城下,妻子殉情的大悲剧,但人们不满足于这样压抑的收尾,想象出长城崩塌的情节,使民众心头压抑的愤懑得以宣泄、长城是暴政强权的象征,它的倒塌表达了民众的愿望,显示出民心的巨大力量,也给受压迫的民众以抗争的鼓励、(3)梁祝传说:化蝶相伴、梁祝的爱情在父母包办婚姻制度和"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戒律的摧残下以悲剧收场,民众依据灵魂不死和转生的俗信,通过变幻的手法使主人公获得了新生,使他们的爱情获得了另一种方式的圆满和永恒、这种结局不落俗套,也不粉饰现实,而使民众的愿望得到了满足、(4)白蛇传:法海变蟹、白蛇传结局本是白娘子被镇压在塔下,夫妻离散,母子分别的结局,但民间传说让小青和许仙的儿子斗败法海,救出白娘子,而法海无处躲避,只得藏在蟹壳里,永远被人嘲笑和作贱,表现出民众的斗争精神和幽默情怀、9、什么是生活故事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生活故事是以民众日常生活为主要容,表现手法符合现实生活逻辑的故事、又叫做"写实故事"或"世俗故事"、生活故事又包括许多具体的类型,如巧媳妇故事,呆女婿故事,机智人物故事等、生活故事除了具备一般故事的特点之外,相对于幻想故事而言,它的特征就是:(1)其容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基本上没有或完全没有超自然的幻想、(2)故事里的人物就是现实生活里常见的那些类型,那种样子,没有神仙妖魔,没有神奇得不合现实逻辑的本领、即使是塑造能工巧匠的形象,也不会以超自然的手法渲染其技艺、五、论述题1、论述歇后语幽默效果的主要构成方式与运作机制、歇后语最显著的语体风格就是幽默诙谐,引人发笑、歇后语幽默效果的构成方式主要有四种:岔断型幽默,乖讹型幽默,情感释放型幽默,干涉型幽默、第一,岔断型幽默、指歇后语的前后两部分之间有一个间歇或停顿,造成语意的岔断,并在后一部分出语奇巧而构成幽默、歇后语的间歇使人思索,猜测和期待,其目的语越是出人意外,越是新奇巧妙,就越引人发笑、人的心理期待突然扑空,转而发笑,这是幽默构成的基本原理之一、歇后语的岔断型幽默就是心理之期望的突然扑空造成的、歇后语两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都是经过精心构思的,都有一定的奇巧性,含蓄性、第二,乖讹型幽默、指歇后语引语部分的奇异构想往往违背常理,使经验与语言事实发生冲突,造成乖讹型幽默、违背常理的事情通常是滑稽可笑的、由经验。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民间文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

1.神话:神话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现实生活何自身生理的基础上表现了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想象性认识以及幻想征服和支配自然力的一种神奇的故事。

2.史诗:反映古代民族历史的叙事长诗。

3.传说:是劳动人民创作的一定的历史人物、历史条件社会风俗,自然景物等相关的及、具有较强历史性的故事。

4.民间故事:指彻底摆脱了现实真实的事物的解释,而在对现实生活广泛观察的基础上,经过高度的艺术概括而虚构出来的能够反映劳动人民生活和表现劳动人民思想感情的口头叙事作品。

5.歌谣:指的是由人民群众创作的可以歌唱或吟诵的短小、抒情性的韵文作品。

6.长诗:又称长篇叙事诗或故事歌,是民众创作和传唱的一种篇幅较长的叙事歌谣。

7.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的反映劳动人民生活和劳动人民思想感情的具有独特风格的文学。

8.口头性:指民间文学是以口头语言为工具来进行创作、发表、传播,是一种以语音为符合的一种文学。

9.集体性:指民间文学是集体创作,集体流传,集体加工,集体修改,集体保存,反映集体的愿望集中集体的智慧,融汇集体的艺术才能为集体所享用的文学作品。

10.传承性:指民间文学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有些根本性因素或传统模式,在流传、演变过程中积淀下来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使作品以其固有的基本面目在不同时代或不同地域的群体中沿袭存活。

二、填空。

选择。

判断。

问答。

分析。

1.民间文学与通俗文学有什么区别?答:(1)创作主体不同。

民间文学是劳动大众,作家通俗文学是作家个人创作的。

(2)创作和流传形式不同。

民间文学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容易发生变化,通俗文学是书面创作,不容易发生变化。

(3)作品中思想内容发出的方式不同。

民间文学是自发式的创作,无意识的创作,思想感情自然,通俗文学是作家有意识创作的精心构思。

2.为什么说民间文学的人民性是直接的?答:(1)民间文学的人民性是劳动人民自己描写的生活,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它不需要经过深入生活的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神话学史上有哪些主要的学派?请说明其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隐喻学派色诺芬尼神话是“古人的寓言”历史学派攸痕麦拉斯神话实际上是历史的“传奇描述”语言学派格林兄弟、缪勒神话是语言的疾病人类学派爱德华•泰勒、安德鲁•郎、詹姆斯•弗雷泽万物有灵观心理学派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卡尔•古斯塔夫•荣格神话是一种“具有原型意义的叙述程式”,“神话就是原型”功能学派马林诺夫斯基神话是一种文化现象结构学派列维-斯特劳斯神话直接体现了心灵结构2. 神话有哪些种类?自然神话:天地开辟神话、人类起源神话、洪水再生神话、自然万物神话社会生活神话:文化发明神话、部落战争神话、民族族源神话3. 民间故事的特点是什么?贴近生活、泛指性、类型化4. 民间故事的主要价值是什么?娱乐价值、教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资料价值5. 传说有什么社会价值?娱乐价值、教育价值、文化资料价值、文学借鉴价值6. 简述四大爱情传说与一些节日习俗的联系。

牛郎织女传说与“乞巧节”孟姜女传说与寒衣节梁祝传说与双蝶节白蛇传与端午节7. 民歌有什么功能?抒情娱乐功能、教育规范功能、实用功能、文化资料价值8. 史诗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第一,史诗是各民族幼年时期的产物;第二,以神话世界观为基础,又有逐渐增强的现实性;第三,史诗是民族的特殊的知识总汇;第四,风格崇高,叙述庄严,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二、判断是非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 “民间文学”与“民间文艺学”民间文学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现场展演的文学样式;而民间文艺学是研究民间文学的学问。

但是“民间文艺学”这个术语到目前为止还很少使用,通常称作“民间文学”。

2. “类型”与“AT 分类法”安蒂•阿尔奈在《故事类型索引》一书中提出“类型”概念,即指贯穿于多种异文中的基本要素相同而又定型的故事框架。

后来,斯蒂•汤普森根据更大范围的民间故事资料对阿尔奈的体系进行了补充和修订。

这二人的分类体系成为国际上通用的古诗类型分析法,被合称为“阿尔奈-汤普森体系”,简称“AT 分类法”。

3.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区别是什么?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区别主要有四点:第一,作者的差异。

民间文学具有群体性特征,是匿名的;作家文学是个人创作,作者有名有姓;第二,民间文学是口传的文艺,主要以口头语言为载体,作品是朴素的变异的;作家文学以文字作为记载和传播的手段,风格较典雅,有书面化特点,而且作品出版后即固定不变;第三,民间文学是民众生活的直接反映,或者说是民众生活的组成部分,直接体现民众的生活、思想、感情和艺术特长;而作家文学是“一般所谓高级的精神的表现物或慰藉物”,即使很同情和理解民众,与民众自己反映自己生活的作品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第四,二者在功能上的差异。

民间文学有很强的实用性,作家文学虽然也有社会功利性,也可以间接地作用于社会生活,而是要通过培育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操来实现其干预社会生活的功能。

4. 论述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从文学的演进过程上讲,民间文学本是作家文学的源头或母体。

一方面,许多优秀作家都善于对民家文学的素材进行加工和再创作,有效地增强了民间文学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对民间文学的改作,有些是成功的,使民间文学的艺术性或思想性得以提高,但也有一些改作使对民间文学的损害和歪曲。

5. 自然崇拜与万物有灵观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二者对神话创作的作用是怎样的?所谓自然崇拜,指在人类社会早期和科学不发达的社会团体中,人们由于不能征服和支配自然力,也不能科学地认识自然现象,而产生的对自然物和自然力的原始崇拜;所谓万物有灵观,指原始人或科学不发达的社会群体所持有的对灵魂或精灵的信仰。

大多数学者不同意万物有灵观是最早的宗教信仰形式的观点,而是认为人类最原始的信仰是自然崇拜,然后再产生对灵魂或精灵的崇拜。

后来神灵崇拜在各地的宗教信仰中占了主导位置,但自然崇拜在不同社区仍然不同程度地存活着,并且二者常常混合在一起,到现代社会依然如此。

6. 传说与历史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二者的联系在于:首先,传说真实地表露和抒发了民众对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地情感和评价。

其次,历史题材传说的讲述对象绝大多数是历史上实有的人物或事件,而且常常有“遗迹”可循。

二者的区别在于:第一,反映社会的方法不同。

第二,历史观不同。

第三,取材角度不同。

第四,历史一般是不能变更的,而传说总是在传播中发生变异。

7. 传说与神话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传说与神话的联系主要有三点:第一,一部分上古时期的传说与神话交融在一起,神话是传说产生的源头之一。

第二,传说与神话都是散文体的口述故事。

第三,传说的人物和情节也有一定程度的超现实因素。

传说与神话的区别是:第一,二者的故事主人公有不同的属性。

第二,神话与传说都有超现实的幻想,但神话的幻想符合原始思维的逻辑,虽在今天看来荒诞不经,但是在神话存活的原始部族的生活里和信仰里,是具有神圣性和真实性的。

8. 民间故事与神话、传说的区别是什么?神话的内容充满神奇荒诞的幻想,情节是超人间化的,主角是神;故事的内容是生活化的,神奇的幻想较少,情节按照现实的逻辑来构想,主角是人;传说的内容虽然也有较强的虚构性,但是都与实有的人物、事件和地方风物相联系,而故事的内容都是泛指化的。

9. 什么是民间故事的类型、异文和母题?所谓类型,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传统故事,可以把它作为完整的叙事作品来讲述,其意义不依赖于其他任何故事。

所谓母题,是一个故事中最小的、能够持续在传统中的成分。

10. 创始史诗与英雄史诗的区别是什么?创始史诗又称作“原始性”史诗或神话史诗,主要讲述一个民族在远古时期所想象的创世过程以及本民族的历史大事。

创世史诗的主要情节一般由三部分组成:自然万物的创造,人类自身的创造与文化发明,民族历史大事。

英雄史诗是产生于古代社会的歌唱英雄、描写战争、记述民族历史的长篇叙事诗。

故事内容一般是讲述英雄如何率领本民族的民众抗击侵略、保卫国家并征服分散部落、完成统一大业的故事。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 民间民间是相对于官方而言的,指的是民众的日常生活。

2. 田野调查田野调查是指民俗学工作者包括民间文学工作者深入民间,特别是深入到农村、山区、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参与式体验、观察、访谈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

3.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被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4. 民间文学的口头性所谓口头性,指民间文学是一种口头创作、口头传承并有相应的表达方式和语体风格的文学形式。

5. 民间文学的群体性所谓群体性,指民间文学是群体创作、群体流传的,并具有群体性的思想感情和为群体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6. 采风采风就是指用一天到几天的时间到民间去采集民间文学作品的一种时间很短的调查活动。

7. 民间文学的传承性所谓传承性,指民间文学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有些根本性因素或传统模式,在流传、演变过程中沉积下来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使作品以其固有的基本面目在不同时代或不同地域的群体中沿袭、存活。

8. 民间文学的变异性所谓变异性,指在流传过程中民间文学作品从形式到内容的各个方面,包括语言、情节、人物甚至主题,都会发生变化。

9. 民间文学的表演性所谓表演性,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民间文学使一种活态的、立体性的文艺现象。

第二,在沿袭某种程度的固定模式的基础上,民间文学的“演述”及其文本会受到语境的影响。

第三,民间文学是与特定环境中的民众生活融合在一起的文艺现象,其意义往往并不限于作品本身所能展示的那些内容,而是有更为丰富的或不同于其蚊子表层意义的内涵及功能。

10. 《歌谣》周刊《歌谣》周刊于1922年12月17日创刊,先由刘半农、沈尹默任编辑,后由周作人、常惠任编辑,收录范围除歌谣外,还收集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方言、习俗等资料,并发表相关研究文章。

11. 三套集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及《中国谚语集成》,简称“三套集成”。

12. 全面搜集全面搜集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搜集的品种要全面。

其次,调查采集的对象不仅是语言形式的作品本身,还包括与作品有关的风土人情、方言土语、流传范围和影响、讲述者情况,以及与作品配合的音乐、舞蹈、表演等方面的内容。

13. 忠实记录所谓忠实记录,就是以忠实的态度尽可能多地记录下民间文学发生的原貌。

14. 神话神话是以原始思维为基础的关于神的行为的故事。

15. 自然崇拜所谓自然崇拜,指在人类社会早期和科学不发达的社会团体中,人们由于不能征服和支配自然力,也不能科学地认识自然现象,而产生的对自然物和自然力的原始崇拜。

16. 万物有灵观所谓万物有灵观,指原始人或科学不发达的社会群体所持有的对灵魂或精灵的信仰。

17. 自然神话自然神话是关于天地万物的形成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神话。

18. 天地开辟神话天地开辟神话就是原始人所想象的关于客观生活环境如何形成的神话,一般包括天地的形成,万物的创造等内容。

19. 民族族源神话民族族源神话是各民族讲述自己的民族或部落的始祖、来源以及民族迁徙的神话。

20. 传说传说是民众口头创作和传播的描述特定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解释某种地方风物或习俗的传奇故事。

21. 人物传说人物传说是指以人物为中心,叙述人物的事迹和遭遇,用生动奇异的情节刻画和渲染人物形象的故事。

22. 史事传说史事传说是以历史事件为叙述中心的传说。

23. 传奇性所谓传奇性,指故事情节在总体上符合现实生活逻辑的基础上,又通过夸张、巧合、超现实的想象等虚构手段,构造奇情异事,使故事曲折离奇,高峰迭起,引人入胜。

24. 箭垛式人物箭垛式人物就是指许多具有同样特征的情节都被安放到一个著名的具有这种特征的典型人物上,像很多箭射到一个目标上,使之成为聚集着很多箭,并不断有新的箭射来的垛子。

25. 四大爱情传说四大爱情传说指牛郎织女传说、孟姜女传说、白蛇传传说和梁祝传说。

26. 牛郎织女传说(参见教材P127)27. 孟姜女传说(参见教材P128)28. 梁祝传说(参见教材P128)29. 白蛇传(参见教材P129)30. 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指民众口头创作的内容具有泛指性、虚构性和生活化特征的散文叙事作品,是指神话、传说以外的散文叙事作品。

31. 童话童话又叫“幻想故事”,是一种用“超人间”的形式来表现人间生活,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故事,包括魔法故事与动物故事两种,以前者为主。

32. 生活故事生活故事是以民众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情节与表现手法符合现实生活逻辑的故事。

33. 寓言寓言是民众以生动简约的情节讽喻某种深刻精警的事理的动物故事或人物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