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心理学考试重点
广告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
广告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广告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广告对消费者心理影响的学科,它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探索广告如何促使人们对产品产生兴趣,并最终购买。
在期末复习中,我们需要重点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
首先,消费者心理过程是广告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这包括注意力、认知和评估过程。
注意力是指消费者对广告信息的选择和关注程度。
广告需要通过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来传达产品的特点和优势。
认知过程是指消费者对广告信息的理解和解释。
广告应当通过清晰明了的语言和图像来传达产品的重要信息,消费者可以将其与自己的需求和期望进行匹配。
评估过程是指消费者对广告中的产品和品牌进行评价。
广告应当通过正面的形象和权威的证明来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好感度。
其次,情感和动机对广告的影响也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情感是指消费者对广告中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内容的反应。
广告应当通过温情和幽默等方式激发消费者的情感,增强其对产品的好感度。
动机是指驱动消费者购买产品的内在激励。
广告应当通过挖掘消费者的需求和愿望,激发其购买欲望,从而促成购买行为。
再次,社会和文化因素对广告的影响也是重要的考点之一。
社会因素是指消费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对广告产生的影响。
广告应当根据不同的社会群体特点和价值观,采取相应的传播方式和内容。
文化因素是指广告所处的文化背景对广告产生的影响。
广告应当尊重并融入目标文化,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最后,伦理和道德问题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考点之一。
广告在引导消费者购买的同时也应当遵循伦理和道德原则。
广告不能误导消费者,应当真实地反映产品的特点和优势。
广告制作和传播过程中应当尊重消费者的隐私权和知情权,不进行过度的调查和侵犯。
综上所述,在复习广告心理学的期末考试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消费者心理过程、情感和动机、社会和文化因素,以及伦理和道德问题。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复习和理解,我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从而更有效地运用广告心理学的知识来设计和制作广告。
广告心理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一、广告要找对人、说对话找对人:其一是选择准确的目标受众进行传播。
其二是选择合适的广告代言人。
需要:研究产品、研究目标消费者说对话:恰当的广告诉求点(说什么)恰当的广告诉求形式(怎么说)需要:研究消费者、研究自己、研究竞争对手二、广告策划和创意必须把握消费者的心理行为特征(1)广告主的认识与消费者的实际需要可能不一致(2)消费者的需要具有变化性(3)消费者的消费需要与价值观具有隐蔽性必须靠科学的方法才能把握(深层动机)三、心理学的基本内容(1)心理过程:是指心理活动的动态过程,即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
认识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表面属性和内在联系进行反映的心理过程。
是人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
如感觉、知觉、记忆、想象等。
情感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主观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如喜、怒、哀、乐等。
意志过程:人不仅认识世界,还能改造世界。
心理学把这种自觉的确定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有意识的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叫意志过程。
(2)个性心理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主要表现在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心理倾向两个方面。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心理特征。
气质:是指一系列典型而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指向性性格: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个性心理倾向性: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中最活跃的因素,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
第二章:广告与注意1、注意的概念注意指的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指向性是指在某一时刻,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指向一定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
集中性就是把心理活动贯注于某一事物,不仅指心理活动离开无关事物,而且也表现为抑制无关活动,以便集中全部精力来对待当前的对象。
2、注意的类型有意注意:是有明确目的,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它受人的意识的自觉调节和支配。
广告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归纳
广告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5个,2分/个,共10分)1、光环效应:人们对人的某种品质或特点有清晰的知觉,印象比较深刻、突出,这种强烈的知觉,就像月晕形式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掩盖了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特点的认识。
①梦露的鞋子②环效应是把双刃剑2、奥卡姆剃刀:“奥卡姆剃刀”是一种“反动的”哲学。
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就是不断为这个世界增添新的内容,而“奥卡姆剃刀”却不断向我们的文明成果发出挑战,指出许多东西实际上是有害无益的,而我们正在被这些自己制造的麻烦压垮。
①把烦琐累赘一刀砍掉②享受简单的生活③如无必要,勿增实体3、皮革马利翁效应:每一个孩子都可能成为非凡的天才,一个孩子能不能成为天才,取决于家长和老师能不能像对待天才一样爱他、期望他、教育他。
①“雕像”变成“美少女”的故事②不应吝啬对孩子的赞美③学会赞赏别人4、广告心理学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5、AID(M)A:注意—兴趣—欲望—(记忆)—行动AIDAS:引起注意—诱发兴趣—刺激欲望—促进购买—买后满足6、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猜测,考2个)①实验法: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给被试者某种刺激,以引起他的某种行为反应,从而加以研究,找出某种心理活动的规律,或者说找出事物的某种因果关系。
②投射法:投射法是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用来探讨消费者潜在的动机和情感,消费者首先接受一个可用多种方法解释的模糊刺激,在其作出反应时,通常会把自己隐藏起来的需要、愿望、情绪投射到对这一刺激的解释上,通过对这些反应的间接推测,我们可以了解其内心的深层想法。
③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二手资料进行分析以揭示其中蕴含规律的方法。
7、理性广告的说服过程:(四选一)①功能一致性理论:消费者接受到广告刺激时,会把从广告中获得的产品性能方面的特点与自己心目中所期望的或理想的产品应具有的性能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广告中的产品是否与自己的期望是否相符,这一过程称为功能一致性过程。
广告心理学笔记
《广告心理学》核心考点第一章绪论【真题回顾】什么是内容分析法?(2007)第一节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领域★广告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广告作用于消费者的心理机制。
第二,广告诉求的心理依据。
广告通过向消费者说些“什么”来引导消费者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变化。
第三,广告表现的心理规律——对广告的认知。
第四,媒体接触心理。
媒体是连接广告与消费者的桥梁,是传递广告信息的渠道。
第五,广告构成要素与广告效果的关系。
广告作品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语言、画面和音响。
第六,广告效果及其测量方法。
第七,消费者的心理差异。
第八,消费者对广告的反应。
第九,广告创作的心理活动。
创意是广告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创意活动是广告人的一种思维活动。
第十,商品的消费心理。
第十一,品牌资产。
第十二,广告主的心理第二节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调查法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1917年,盖斯勒采用调查的方法来研究广告对人们购买特殊品牌的影响。
采用调查法进行研究时,研究者要预先拟好调查问题(或问卷),然后通过适当的手段,让受调查者表达他们对事物、观点的态度或意见。
这种方法常常用于广告心理研究之中,用以探讨人们对广告活动的意见和看法,以及广告活动对消费者产生的心理影响,即广告效果。
调查法可分为邮寄问卷调查、电话调查、面对面调查;利弊如下表:2、实验法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种普遍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探索心理现象之间是否存在着因果关系,是探讨广告传播心理机制、揭示广告活动心理规律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
在实验中,研究者可以控制住一些干扰或无关因素使另一些因素发生有序的变化,而后观察在不同条件下被试所产生的心理变化。
实验中由研究者控制的因素,通常称为自变量或独立变量。
研究者在改变不同实验条件下所观察或测量到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称为因变量或依存变量。
实验法一般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也叫做自然实验)。
3、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第二手资料(或案头资料)进行分析以揭示其中隐含的规律的方法。
广告心理学重点
1.广告心理:主要是研究说服大众购买商品的心理过程。
关于广告传播方式及其内容对受众产生影响,导致其一系列心理活动反应,以致引起其消费态度变化的过程,是广告信息传播和受众在广告策划、广告传播中相应的心理活动。
2.AIDMA:消费者从接触到信息到最后达成购买,会经历这5个阶段:注意,兴趣,欲望,记忆,行动。
(attention interest desire memory action)P理论:独特的销售主张: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 (USP)三项基本内容:①每则广告必须给顾客提供一个主张,特别是利益主张;②广告提出的主张必须独具一格,与众不同,是竞争对手没有提出的理念;③主张内容必须具有感动顾客的力量,能够有效地引起顾客的注意,引导顾客的消费行为,具有强大的销售力。
4.绝对阈限:当我们确定可被某种感觉渠道接受刺激的最低限度,称为感觉阈限。
能被感觉渠道察觉的刺激的最小量称为绝对阈限。
5.知觉偏见:知觉是大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所谓知觉偏见,是指个人对某一群体或该群体成员所持有的缺乏以充分事实为根据的态度。
包括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和定型作用。
6.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需求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①生理的需要②安全的需要③社交的需要④尊重的需要⑤自我实现的需要7.图地关系:图,是主要知觉对象。
地,是次要知觉对象,其作用是作为主要对象的陪衬,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背景,在图地关系当中,看图形还是看背景,看整体还是看局部,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将分别出现不同意义的画面,便产生了双重意象。
8.联觉效应: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即对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触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是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或多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9.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
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
广告心理学重点
一、广告心理学1.广告心理学:研究广告活动与消费者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存在的心理规律的科学。
2.科学的心理观:唯物主义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3.广告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广告作用于消费者的心理机制、广告诉求的心理依据、广告表现的心理规律、广告媒体接触心理、广告构成要素与广告效果的关系、广告效果及其测量方法、消费者的心理差异、消费者对广告的反应、品牌心理、消费者对商品品牌的态度的变化或购买行为。
4.广告心理学研究方法:①调查法:抽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结构式访谈、无结构式访谈比较:相同:有一定目的,面对面谈话,有访谈策略;不同:结构式访谈:拟有提纲甚至题目、访谈者询问受访者回答;无结构式:无拟定提纲和题目、以受访者漫谈的方式进行,访问者只掌握谈话重点和方向。
优缺点对比:结构式访谈优点:谈话易控制、简练省时、内容可量化。
缺点:受访者处于被动、不易深入;无结构式访谈优点:气氛轻松、受访者易吐出心中真言。
缺点:费时费事、难以量化】、查阅文献法。
②实验法:人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变某种条件,使被试者产生所要研究的某种心理现象,然后进行分析研究,以得出这一心理现象发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规律性的结果。
两种: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法。
③内容分析法:1、确定问题2、选择资料3、培训人员4、评分编码5、统计分析。
④观察法: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记录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法和发展的规律。
⑤测量法: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的了解,并作出量化结论。
5. 广告的心理效应模式AIDA:广告理论中较为经典的观点。
既可认为是广告创作原则,也可认为是消费者接受广告的心理过程。
是英文Attention(注意)、Interest(兴趣)、Desire(欲望)、Action(行为)的首字母组成。
后来有人加入了记忆(Memory),变成AIDMA,即注意—兴趣—欲望—记忆—行动。
广告心理学考试重点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广告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包括广告受众(即消费者)在广告活动中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和各类广告形式、手段的心理效果的测定,以及广告人在广告活动中的心理活动。
广告心理学研究的方法1)观察法2)询问调查法3)投射法4)问卷量表法询问的技巧:可按统一的涉及要求或有一定的调查问卷来进行比较正式的访谈,提问的内容、顺序、方式、记录都有统一的要求;也可只设计一个粗线条式的提纲,进行非标准的访谈。
广告活动中访谈经常采用后者。
这种访谈的很多信息特别要求调查员采用追问的技巧获得。
追问的主要功能是引导被调查者更全面、精确、深入地回答问题。
追问按目的分为两类:一是为了获得详尽的客观材料而追问,二是为了获得更深入的对原因的解释,即探讨被调查对象的内在动机(投射技巧)。
有意注意又叫随意注意,是有明确目的的,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无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做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无意后注意指对广告有浓厚兴趣,对广告的注意处在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关注,但不需要意志努力客服困难的状态。
广告引起广告受众注意的方法1广告信息的特点A受众对广告的注意是以无意注意为多,无意注意是一种定向反射,定向反射式由客观环境中的刺激所引起的有机体的一种应答性反应。
因此,广告作为对广告受众的刺激物,其本身的特点会影响广告受众对他的注意。
B新异性C活动变化性D对比性E广告信息的相对强度F信息呈现的方式、信息量和速度2)选择广告的位置3)增加广告的重复率4)呵呵广告对象的兴趣5)运用幽默增加广告的趣味性6)增加广告的艺术性7)了解广告受众注意的分配如何8)利用悬念吸引注意感觉是人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
感受性是指感受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主要指感受器官对相应的适宜刺激产生的感觉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广告心理学考点
广告心理学考点一、名词解释1.广告:广义的广告是指所有向社会公众发布与传达信息的行为。
狭义的广告指商业广告。
而我们生活中的广告一般指狭义的商业广告。
2.注意: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或活动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
3.广告知觉:指当广告作用于人们的感觉器官时,人们对于广告整体的认识。
4.联想:是在现实刺激影响下,人脑对以前的形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5.想像: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组织加工,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分为无意想像和有意想像、再造想像和创造想像。
6.无意想像:没有特殊目的,不由自主的想像。
7.有意想像:是个体自觉地提出想像任务,自己的意向,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想像。
8.广告媒体:又称广告媒介物,就是在广告者与广告宣传对象之间起媒介作用的物质,是广告者借以传播广告信息的物质性设施、载体和传播渠道。
9.注意力经济:是由赫伯特·西蒙对当今经济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时指出“随着信息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
这种观点被IT业和管理界形象地描述为“注意力经济”。
二、填空1.广告的AIDMA法则:Attention(引起注意)、Interest(产生兴趣)、Desire(激发欲望)、Memory(强化记忆)、Action(促进行动)。
2.消费者购买决策的CDP模型:确认要求→搜集资料→购买前评估→购买→使用→用后评估→处置。
3.注意力的分类: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4.马斯洛需要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5.消费者购买动机:①求实动机(核心:实惠和实用)、②求新动机(核心时髦和奇特)、③求美动机(装饰和美化)、④求廉动机(价廉和物美)、⑤求速动机(简便和迅速)、⑥求名动机(显示和夸耀)、⑦惠顾动机(好感和信任)、⑧好癖动机(偏爱和嗜好)、⑨从众动机(效仿和同步)、⑩求知动机(追求商品的知识价值为目的)、求乐动机(获得精神愉悦、快乐)、人情往来(发展社会关系和人情往来为目的);三、简答1.注意的功能有哪些,并简述说明。
广告心理学期末重点
1.3 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P6】一、调查法调查法: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方法,采用该方法要求预先拟好调查问题〔或问卷〕,然后通过适当的手段,让受调查者表达他们对事物、观点的态度和意见,常用于广告心理研究中,探讨人们对广告活动的意见和看法,以及广告效果。
早在1917年盖勒斯就用其研究广告对人们购置特殊品牌的影响。
二、实验法实验法: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种普遍方法,是指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展观察的方法,其中有研究者控制的因素称为自变量或独立变量,研究者改变控制变量测得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称为因变量或依存变量。
用于探索心理现象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是探讨广告传播心理机制、提醒广告活动心理规律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
三、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是传播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是一种对二手资料进展分析以提醒其中隐含的规律的方法。
在广告心理学研究中,它经常被用于广告活动心理策略运用以及民族心理差异的研究。
2.1 各种消费群体的心理特征【P17】一、年龄差异二、性别差异三、经济收入差异〔一〕高收入者消费特点〔高消费〕1、逐名心理;2、攀比心理;3、冒险心理;4、享乐心理〔二〕中等收入者消费特点中等收入者的经济收入大多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他们的经济收入除了满足维持一般生活水平的需要之外,还有一定的充裕,所以他们以合理消费为特征,其在购置时:1、注重产品的用途;中等收入者的购置活动一般是在一定现实需要的驱使下进展的。
他们对产品的第一要求是具备适合他们需要的某种用途;2、品牌或产品的象征意义,每一个人都有自尊或自我显示的需要,当人们具备一定条件时,就会尽可能地满足自己的这些需要。
中等收入者由于收入有限,在商品选择时,会更加关心产品和品牌的象征意义。
〔三〕低收入者1、讲究节约;2、怕冒风险四、文化程度差异〔一〕媒体接触1、文化程度上下对接触报纸比例的影响很大,但对接触播送电视的影响相对较小;2、文化程度越高,对时事新闻的兴趣越浓,文化程度越低,对消遣娱乐方面的内容越感兴趣。
广告心理学重点内容
广告心理学重点内容广告传播的主体:广告人和广告受众广告的定义:广告是由一个广告主在付费的条件下,对一项产品,一个观念或一个服务所进行的传播活动商业广告的基本特征1、它是通过一定媒介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2、广告传播的中心目的是有效的影响广告对象的心理3、广告有明确的广告主广告主通常指付钱来宣传一项产品,一个观念或一项服务的机构或个人广告受众是从传播学的角度而言的概念,指那些接收到广告信息的人在各个工作流程中,要想使广告被广告对象接受,从而达到广告的中心目的,要抓住两个关键的环节1、广告要说什么2、广告要怎么说广告人:广告人应当是广告行业中优秀杰出的专业人才指在广告代理公司从事经营运作设计等工作的专业人才能力:标志着个体在完成某种活动时潜在的可能性的特征认识过程(如感觉直觉记忆想象思维心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心里意志过程个性倾向性(如: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气质性格)现象觉醒状态(如注意)心理状态非觉醒状态(如睡眠催眠)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时由购买需要开始的,这种需要是由消费者的内因或外界诱因来激起的,之后消费者会经过收集信息,筛选,确定商品发生购买行为。
在这个过程的每一步中,广告都会影响消费者。
在使用商品后,消费者会做出评价,从而完成这一次购买行为并进入下一次购买行为。
广告是如火如何影响消费者的心理活动的?1、广告作用于消费者的感觉器官,发生感知觉,如果被注意到了并引起消费者的兴趣,会进一步产生对它有目的的认识活动。
2、伴随着认识活动消费者会对广告或宣传的商品产生各种情绪情感体验,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如果广告满足了消费者的主导需求,并诱发了它的购买动机,则产生积极的情绪,反之,如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主导需要,则可能产生消极情绪。
3、在此基础上,消费者可以确立对广告与所宣传商品的态度,然后对是否购买此商品作出决策,按照决策发动或抑制购买行为。
广告的心理功能1、传递沟通功能2、诱发或满足需要的功能3、影响态度的功能什么是注意?注意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它为心理过程提供一种背景状态有目的、有意志努力的注意呗称作有意注意无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称为无意注意广告的艺术性要保持这样两点,第一要事广告对象看得懂,第二要让广告对象喜欢看。
广告心理学课程期末复习重点
广告心理学课程期末复习重点广告心理学课程期末复习重点习题与解答(主观题部分)一、名词解释1.个性心理特征,是指能力、气质、性格上的特点所构成的人们心理上的差异。
它受人的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的制约。
2. AIDA广告作用于视听者的心理历程,包括注意、兴趣、欲望、行动这几个过程。
意思是广告首先引人注意,即从周围的对象中指向和集中于特定广告,接着对引起注意的广告发生兴趣,而后产生占有广告产品的愿望,最后导致消费者产生购买该广告产品所诉求的行动。
3.心理过程(伴随着注意的心理特性),包括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过程(喜、怒、哀、乐等) 和意志过程(意志的确定、困难的克服等)。
它是人人都有的,是人的心理现象的共性。
4.注意,是心理过程所共有的心理特性,并伴随于心理过程之中,指意识对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5.总体,是指具有某一类特征的对象全体。
有时被称为样本空间。
构成总体的个体不限于人或物,也可以是事件或活动。
6.个体,构成总体的每一个基本原素称为个体。
有时也被叫做一个随机事件或活动。
7.随机现象,即相同条件下进行的实验或观测,其可能结果不止一个,会得到什么样的数据事先也无法确定,这种现象就叫随机现象。
8.随机事件,是指随机现象中出现的各种可能结果,简称为事件。
9.在总体中按一定规则抽取的一部分个体,称为总体的一个样本。
10.随机试验,是指对随机现象的观察。
要知道在一定条件下一个随机现象的某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有多大,即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只需大量重复地进行这一随机试验。
11.访谈法是通过访谈者和受访者的交谈,了解受访者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态度等的方法。
12.问卷,就是一套让受测者回答的题目,以及使用这套问卷的说明。
说明包括施测的条件、指导语和记分的规则。
把问卷交给受测者,让受测者回答,通过对答卷的分析研究,得出相应结论的方法。
13.实验法,是指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有目的地给被试者某种刺激,以引发他的某种行为反应,从而加以研究,找出某种心理活动的规律,或者说找出事物的某种因果联系。
广告心理学考试重点
广告心理学第二章广告与注意1、注意P20 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P21注意:心理活动对特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无意注意:无意状态下对广告的注意在心理上称为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任何准备,没有预定的目标,产生心理活动的一方也不需要做什么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的、需要一定一直努力的注意,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注意形式。
“注意”是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现象?当消费者注意广告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是什么?答:不是。
注意贯穿在心理活动之中,它的作用是让感觉和知觉停留在对象上。
2、阈下广告P43刺激低于阈限水平,就是阈下刺激。
人们通常感觉不到阈下刺激,但仍然会有反应,这种情形被称为阈下知觉。
阈下知觉广告(subliminal Advertislng)是在消费者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将产品图片、品牌名称或其他营销刺激物呈现给他们的一种技巧。
通过这种呈现,营销者希望消费者会在阈下水平对信息进行加工.并做出购买反应.避免消费者对传统广告侵入式营销的反感.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阈下广告:在其他媒体背景上呈现极微弱或极短暂的广告的信息。
阈下技术的各种实际应:◆用心设计的隐讳图案和暗示性的身体语言◆低俗的或经过艺术修饰的、能够使人发生联想并引发本能冲动的隐藏符号◆极微弱、极短促的言语或图像的闪现◆经过声学处理或隐含不被感知的背景信息的音乐◆设置隐喻或使用催眠术 hypnoti c 来进行言语表达阈下广告的使用在很多地区是违法的,所以不能随便使用。
这种说法是对的。
因为阈下广告的效果非常难以测量,对人的影响难以估计。
第三章广告与知觉1、知觉的一般概念P47知觉:大脑能对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加工,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加工实现的,这种认识加工在心理上称为知觉。
感觉:当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在大脑中对特定对象的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
感受性:指反映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感受性是以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
大学广告心理学考试重点(精)
广告: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狭义特指商业广告,是指特定的广告主有计划的以付费的方式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和表达方式,向其潜在的受众传递商品或服务等方面的信息,以促进销售的宣传活动。
现代商业广告五要素:广告主、广告代理部门、传播媒介、受众、市场商业广告的一般特征:1 以赢利为目的2有明确的广告主并支出费用3是说服的艺术4是有目的有计划和连续性的5通过一定的传播媒介进行6广告对象是有选择的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广告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心理学原理和方法在广告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是一门应用心理学,它更多的强调与广告实践的结合,为广告服务。
广告诞生的标志: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斯科特出版了《广告心理》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观察法: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观察的方式:1直接观察2仪器观察3痕迹测量4自我观察二实验法1实验室试验法2现场实验法三访谈法在一定程度上能获得更多更有价值更深层次的心理活动资料,是广告心理研究中常有的一种常用基本方法。
访谈的形式可分为:面谈式和电话访谈式。
四投射法五问卷法面谈法:可分为结构式和无结构式。
结构式又称控制式访谈,指研究者根据预定目标事先撰写好谈话提纲,提问的顺序、方式、内容、记录都有统一的要求,访谈时依次向受访者提出问题,让其逐一回答。
这种访谈组织比较严密,条理清楚,研究者比较容易掌握谈话过程,所得资料比较系统。
无结构式也称自由式访谈。
研究者能与受访者比较自然的交谈,虽然有一定的目标,但谈话没有固定的程序,结构松散,所提问题涉及的范围不受限制,受访者可以自由回答。
优点:1可直接获得问题的答案,并通过观察受访的面部表情和反应动作,发现和提出更多的问题,从而获得许多有价值的信息或对某项问题作深入讨论;2富有伸缩性,如发现受访者不符合样本调查,可立即终止调查,样本能精确控制;3是一种感情投资,易于消费者与企业建立起来感情联系,同时可以起到广告宣传的作用。
广告心理学课程期末复习重点习题与解答
2007年秋广告心理学课程期末复习重点习题与解答(客观题部分)(部分题目后面的序号代表该知识点所在的章节)一、填空题1.当客观刺激物作用于我们的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时, 人的认识过程便由此开始了, 它涉及到感觉、知觉、记忆、思维、__________等活动。
想象P32.在统计学中讲的相关, 是指具有相关关系的不同现象之间的关系程度。
相关的情况可分为三种: 正相关、负相关以及___________。
零相关P263.伴随着注意的心理特征包括三个心理过程, 它们是认识过程、情感过程以及_____________。
意志过程P44.不同的人在能力、气质、性格上的特点, 构成了人们心理上的差异, 即个性心理特征。
P45.个性心理特征受人的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的制约。
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 又统称为个性倾向性。
P46.20世纪初, 刘易斯(Lewis)就注意到大众接受广告的心理历程, 将其归纳为AIDA, 指的是广告作用于视听者的注意、兴趣、欲望、___行动__这几个心理历程。
P97.态度理论的三相心理模型指的是态度有三个成分, 即认知的、情感的和意向三个成分。
P118.如果一则实验表明, 某广告随着其字体的逐渐变大, 而导致消费者对其注意度的逐步提高。
那么从相关的三种方式上来评判, “广告字体”与“消费者的注意度”属于正相关。
9.随机变量按照其性质不同, 可分为命名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比率变量。
P18 10.在统计学中讲的相关, 是指具有相关关系的不同现象之间的关系程度。
相关的情况可分为三种: 正相关、负相关以及___________。
11.我们投掷硬币, 结果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利用抽奖箱抽奖, 抽得的号码可能是5号也可能是10号, 从现象的分类来看, 这种现象属于随机现象。
P20 12.次数分布, 是指在同一批数据中各个不同数值所出现的次数情况。
P1913.通过具体求证, 就可能对样本统计值得出的差异做出进一步的一般性结论, 即总体参数之间是否确实存在差异。
广告心理学期末重点
1.3 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P6】一、调查法调查法: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方法,采用该方法要求预先拟好调查问题(或问卷),然后通过适当的手段,让受调查者表达他们对事物、观点的态度和意见,常用于广告心理研究中,探讨人们对广告活动的意见和看法,以及广告效果。
早在1917年盖勒斯就用其研究广告对人们购买特殊品牌的影响。
二、实验法三、实验法: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种普遍方法,是指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其中有研究者控制的因素称为自变量或独立变量,研究者改变控制变量测得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称为因变量或依存变量。
用于探索心理现象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是探讨广告传播心理机制、揭示广告活动心理规律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
四、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是传播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是一种对二手资料进行分析以揭示其中隐含的规律的方法。
在广告心理学研究中,它经常被用于广告活动心理策略运用以及民族心理差异的研究。
2.1 各种消费群体的心理特征【P17】一、年龄差异二、性别差异三、经济收入差异(一)高收入者消费特点(高消费)1、逐名心理;2、攀比心理;3、冒险心理;4、享乐心理(二)中等收入者消费特点中等收入者的经济收入大多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他们的经济收入除了满足维持一般生活水平的需要之外,还有一定的富余,所以他们以合理消费为特征,其在购买时:1、注重产品的用途;中等收入者的购买活动一般是在一定现实需要的驱使下进行的。
他们对产品的第一要求是具备适合他们需要的某种用途;2、品牌或产品的象征意义,每一个人都有自尊或自我显示的需要,当人们具备一定条件时,就会尽可能地满足自己的这些需要。
中等收入者由于收入有限,在商品选择时,会更加关心产品和品牌的象征意义。
(三)低收入者1、讲究节约;2、怕冒风险四、文化程度差异(一)媒体接触1、文化程度高低对接触报纸比例的影响很大,但对接触广播电视的影响相对较小;2、文化程度越高,对时事新闻的兴趣越浓,文化程度越低,对消遣娱乐方面的内容越感兴趣。
广告心理学的重点
广告心理学复习笔记第一章绪论1,广告心理学得研究对象与任务1)研究对象A广告心理学史探索参加广告传播活动得人在广告活动中得心理现象及其存在得心理现象得一门学科。
B其研究对象使参加广告传播活动得人在广告活动中得心理现象及其存在得心理规律。
广告心理学得具体研究包括广告受众(即消费者)在广告活动中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得规律与各类广告形式、手段得心理效果得测定,以及广告人在广告活动(如创意等)中得心理活动。
它更多得就是强调心理学得原理在广告实践中得应用。
C功能:第一,传递沟通功能,就是连接商品与消费者得一座桥梁。
第二,诱发或满足需要得功能:通过^$种媒体与手段来激发消费者得购买动机,并满足她们得需求,包拒i物质与精神得需要;第三,影响态度功能。
3)研究任务2,广告心理学得诞生与发展3,广告心理学研宪得方法1)观察法2)询问调查法3)投射法4)问卷量表法5)实验法6)内容分析法4,学习广告心理学应该注意得问题学习广告心理学得原则:系统性原则、特定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第二章广告成功得心理基础1,广告受众得注意1)发挥广告心理功效得原则:“AIDMA” (attention引超注意jmcrcst引发兴趣,desire激起欲望.memory强化记忆,action促成行动)2)广告受众得注意及种类A内涵:注意就是一种心理状态,它为心理过程提供一种背景状态。
其就是心理活动对一是对象得指向与集中。
B种类:第一,有意注意,第二,无意注意,第三,有意后注意,3)广告受众注意得功效C广吿受众对广告得注意有以下作用:选择作用、维持作用、调节监督作用。
2.广告引起广告受众注意得方法1)广告信息得特点A受众对广告得注意就是以无意注意为多,无意注意就是一种左向反射,定向反射式由客观环境中得刺激所引起得有机体得一种应答性反应。
因此,广告作为对广告受众得剌激物,其本身得特点会影响广告受众对她得注意。
a新异性b活动变化性C对比性d广告信息得相对强度C信息呈现得方式、信息量与速度2)选择广告得位置3)增加广告得重复率4)符合广告对象得兴趣5)运用幽默增加广告得趣味性6)增加广告得艺术性7)了解广告受众注意得分配如何8)利用悬念吸引注意43,广告成功得心理基础1)广告成功得心理基础A商业广告就是市场营销整体中重要得环节,广告成功指它最终能够促使整体营销计划得完成,并促使其整体市场营销保持在积极得、可持续发展得状态。
20XX年自学考试《广告心理学》重难点归纳(二)-自学考试.doc
第三章理解广告信息的知觉基础绝对阈限:那种可被感受哭觉察到的最小刺激值,叫做绝对阈限。
差别阈限:指的是最小可觉察的刺激差异量。
简称为最小可觉差(JND)。
韦伯分数:刺激从原有强底上变化至最小可觉差是一个恒定的比例常数,而不是绝对的差数。
这种关系可表达为:△S/S=K,其中,S是原有刺激值,△S是对S的最小可觉差值,K为比例常数,亦称韦伯分数。
差别阈限的概念有着基本意义,一方面:设法让消者觉察有关产品质量的任何一点改善,而同时又避免浪费。
另一方面:由于原材料的提价,产品价格或数量、大小需作适当调整,但又不易被消费者发觉。
现存商品包装的现代化,可能波及到消费者心目中早已熟知的商标,在这种情况下,理想的包装设计是把产品外表的现代化与不失人们对该商标产品任何好的印像结合起来,换句话说,包装现代化的每一进程,都要求不使消费者感到商标的变化。
阈下知觉:对于阈下刺激人们觉察不到,但却仍然会有反应,这种情形定义为阈下知觉。
决定知觉选择的机制:3个1、知觉的超负荷2、选择的感受3、知觉防御知觉的整体性:1、完形(客观事物具有许多属性,并且由不同部分组成)2、境联效应(刺激间的相到作用还表现为境联效应)这种效应指的是上下联系对知觉的影响。
知觉的组织原则1、接近2、相似性3、连续性4、封闭性知觉的恒常性1、大小恒常性2、明度恒常性3、颜色恒常性视错觉: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对像歪曲的知觉。
第四章广告传播高效率的记忆策略学习理论:1、联想理论2、认知理论联想学习理论或条件联系:1、经典的条件反射方法2、操作性条件反射方法(创始人:斯金纳)[斯金纳箱]认识学习理论:该理论把学习看作是发现可能解决问题的有决模式(完形)或领会事物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尝试错误的结果,而且所说的发现和领会常常又是突发性的。
习得特点:1、泛化、分化、学习率1)泛化:当受试者学会对某个刺激作特定反应时,这种反应不仅可以由原有的刺激所引起,而且还可以由类似的刺激所引起,这种现像称作条件反射的泛化。
广告心理学重点
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知觉的概念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在广告心理学中消费者知觉,是个体认识、选择、组织并解释作用于人们的广告刺激的过程。
韦伯定律:对刺激物的差别感觉,不决定于一个刺激增加的绝对数量,而取决于原刺激的增量与原刺激的比值。
ΔIK=——I感觉种类不同,韦伯分数(K值)是不同的。
阈下知觉是人们对阈下刺激虽然觉察不到,但仍然会有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定义为阈下知觉。
用在广告上:隐形广告阈下广告效用有限受众注意广告信息的一般动机: 1.信息的有用性 2.信息的支持性3.信息的新颖性(喜欢追求变化) 4.信息的娱乐性(带来快乐、满足的感觉)知觉的主动性(一)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个体对某些对象或对象的某个(某些)属性知觉,而不对另一些对象及其部分属性知觉。
表现在广告的应用上,应使广告传递的信息尽量简洁突出。
对象、背景十分鲜明。
以利于消费者选择。
(二)知觉的组织1.把部分组合为整体。
指知觉在识别物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同时,能主动地把这些部分综合为一个整体。
2.把不完整的变成完整。
(知觉的补充性)在人的视野中,视觉刺激有时是支离破碎或不完整的,但人能够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即将视觉刺激缺乏的部分补充起来。
(三)知觉过程中的解释.指人在认知事物过程中,将知觉对象(感觉信息)组织后,总是试图对其做出某种解释,推得某种意义。
广播和影视广告引人注意的方法:1)采用新颖的广告形式。
2)利用名人当模特。
3)让儿童或婴儿来表演。
4)适当利用动物表演。
5)采用流行乐曲的主旋律为背景音乐。
6)使用特殊的音响效果,如雄狮的怒吼、马嘶声。
7)采用独特的主题色彩,如万宝路广告以红色为基调。
8)让听众比较熟悉的或声音有特色的播音员来播音。
9)适当的运用“沉默”10)强化人物的动作,而不是静态镜头或镜头的快速切换。
11)注意语音语调或节奏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告心理学1.什么是广告心理?主要研究说服大众购买商品的心理过程,即研究广告传播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心理现象、本质、规律及方法的一门学问。
2.什么是AIDMA?广告五字经打动公众的广告应具有的5个心理条件Attention Interest Desire Memory Action引起注意产生兴趣欲望激发强化记忆促使行动3.什么是USP?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 独特的销售建议(罗瑟瑞夫斯)①每一条广告都必须给消费者提出一条建议。
②提出的建议必须是竞争对手没有或无法提出的。
③提出的建议必须要有足够的力量撼动消费者。
4.什么是绝对阈限?绝对阈限是指能被感觉渠道察觉的刺激的最小量。
5.什么是知觉偏见?知觉偏见是人们在感知事物的时候,由于特殊的主观动机或外界刺激,对事物产生一种片面或歪曲印象的心理过程。
(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定型作用)6.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p17马斯洛认为人有许多基本需要,并将这些需要排成一个有高低层次的系统。
并且优势需要决定人的行为。
①生理需要:吃、喝、拉、睡、性。
②安全需要:身体、财物、住所、就业、投资、生活。
③社交需要:需要有人关注我们,关心我们,与人相处,认同家庭,寻根寻祖,结交朋友,受人赞扬……④尊重需要:声望、尊严、地位、胜任感、力量、成就、他人的尊敬⑤自我实现的需要:实现自己的潜能、展示自己的风度。
7.图地关系“图”是主要的知觉对象,“地”是次要的知觉对象,其作用是作为主要对象的陪衬。
由于观察角度的不同,图地关系反转,将分别出现不同意义的画面,便产生了双重意象。
8.联觉是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即对一种感官刺激作用触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9.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德国心理学家贺曼·艾宾浩斯关于记忆的研究发现:输入信息在经过人的注意过程的学习后,便成为了人的短时记忆,但如果不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记住了的东西就会被遗忘,而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短时记忆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长时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持着很长时间。
10.低介入学习模式——潜移默化低介入广告——知觉结构变化——态度改变——行为变化低介入状态下的学习是消费者没有多少驱动力去主动处理和学习信息。
11.归类评价模式人们常把物体分门别类,在评价一种新物体时,总是先把物体归入所属类别。
再从记忆中提取对该类别的态度,并强加给新物体。
12.广告创意的方法①李奥贝纳——固有刺激法他认为,成功的创意广告的秘诀就在于找出产品本身的固有刺激。
固有刺激也被称为“产品与生俱来的戏剧性”。
②罗瑟瑞夫斯的独特销售建议(USP)法③大卫奥格威的品牌形象法他认为,任何产品的品牌形象都可以依靠广告建立起来。
每则广告都应该对品牌形象这个复合特征有所贡献。
④威廉伯恩巴克——实施重心法他认为,实施广告信息战略“如何表达”部分,完全可以独立成为自己的内容,广告的技巧不是在于“说什么”,而是“如何说”。
应注意以下四点:尊重受众,手法必须干净、直接,广告作品必须出众,不要忽视幽默的作用⑤艾尔丽斯和杰克特劳特的“定位”法艾尔丽斯和杰克特劳特在上世纪70年代初提出了“定位”理论。
他们认为广告的目的应当是为产品树立一些便于记忆、新颖别致的东西,从而在消费者心中确立起一个独一无二的位置。
可行的定位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以产品特征或顾客利益来定位2)以价格——质量关系来定位3)以使用或运行方式来定位4)以产品实用者来定位5)以产品种类来定位6)以文化象征来定位7)以竞争对手来定位⑥查理德伍甘的信息模式法(FCB)这种模式由建立的两个连续集群——思维与感觉、重要性的强与弱上的“信息模式”组成,它迫使创意者在提供创意时,使产品特征信息与消费方式信息相符合。
13.广告对消费决策的影响①需求确认阶段,唤起购物需求,产生购买欲望。
②资料收集阶段,提供相关信息,提供选购指南。
③买前评估阶段,影响人们对品牌的选择,从而去购买某一品牌的产品。
④用后评价阶段,强化消费者对自己购买决策的满意度。
14.消费时尚的特点社会发展推动时尚发展。
时尚遵循新奇原则,时尚遵循从众原则,时尚遵循价值原则15.动机冲突的分类及各分类定义①双趋式当消费者面临两个(或以上)具有吸引力的购买目标,可是因某种情况(经济)无法同时满足,即从这两者之中只能选择一个。
②双避式当消费者处于两个都需要回避的情境之下,这是,可是因某种情况或某些条件的制约无法同时满足,实际只能回避其一,而不可能实现同时回避的情境之下,因而形成双避式动机冲突。
③趋避式趋避式消费者面临的是一个积极与消极并存的情境,具体说,要实现一个可满足需要的目标,同时又得付出一定的代价。
(质量好价格贵)④双重趋避式双重趋避式的消费者出在这样一种冲突中,被选择的两者都存在着利弊,这个模式更加接近消费者选择的现实情况。
16.消费者的有意注意指自觉的、有意图的,必要时还得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如何引起消费者的有意注意:①注意迎合消费者的需求②善于捕捉消费者的兴趣③充分运用艺术感染力④恰当运用悬念手法17.消费者的无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不由自主的指向某一对象的注意。
①大小与强度(人们对信息刺激的感觉有一个阈限)②重复或变化(注意重复的周期;信息的传达要有所变化,不单是单纯的重复。
“重复中的变化,变化中的重复。
”)③动态与静态(灯箱)④色彩及对比⑤版面或位置⑥突破与新奇⑦广告标语或口号18.阈下知觉广告的定义及技巧潜意识劝诱,在消费者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将产品图片、品牌名称或其他营销刺激物呈现给消费者的一种技巧。
技巧:①视觉潜意识植入、快照、图地反转、双关②听觉潜意识心理声音劝诱“我很诚实,我不会偷窃,偷窃是不诚实的。
”19.增强消费者记忆的广告策略电视家乡旅行——让人注意、逾越的事。
①不断提醒1)医生给顾客邮寄明信片2)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免费使用单3)汽车店给顾客汽车的机油更换提醒4)亚马逊及淘宝的电子邮件提醒以恢复为线索提高广告宣传1)劲量POP+电视广告2)同一产品的同一主题系列广告——益达3)优惠卡或折扣券②减少记忆材料的数量(7±2)研究表明,人的记忆量为7±2个组块,因此,所需记忆的东西越少越容易记住。
③增加刺激的维度一个刺激的维度指的是它的特性的数量方法:赠送小礼品(耐用)④利用直观、形象的刺激物苹果民主树狗科学平等(选苹果树狗)科龙vs美的⑤利用理解增进记忆动机:有意识学习、偶发性学习能力:新手与大师(人的状态不好,不注意,易忘难记)⑥利用重复与变化增强记忆重复的每次影响力都在减小学会变化着重复重复的广告不适合表达大量且复杂的信息过分重复会让人讨厌尽量避开同类产品的广告混战⑦注意广告信息的排列顺序最初的和最后记忆的事物比较容易记牢标题——商品名称——厂家信息——购买途径——地址——联系方式⑧利用节奏、韵律增强记忆诗歌、顺口溜、对联、相声、动漫⑨运用联想强化品牌的一致性绝对伏特加——“绝对城市”系列,求同存异的广告创意20.广告创意中的想象分类①比喻:即运用人们所熟识的事物作类比,使人产生联想,增强对商品的认识。
德芙——纵享丝滑②寓意:即运用有关事务间接表现主题,启发人去思考与领会。
百事,新一代的选择③比附:即用外表不相关但有内在联系的事物来表现广告商品的形象,给人生动,深刻的印象。
三洋,美国尼亚加拉大瀑布④夸张:即用显而易见的含义夸张或形体夸张突出商品形象给人强烈的印象。
飞亚达,一旦拥有,别无所求21.广告创意中的联想分类联想是由一事物的经验激发起另一事物的经验的心理过程。
①接近律:是指对时间或空间上接近的事物产生的联想节日与礼品河流与船舶②对比律:是指对于性质和特点相反的事物之间的联想冰与火白天与黑夜产品效果对比颜色对比③相似律:指形状或内容上相似的事物容易发生联想鸟类与飞翔绿色与生命④因果律:指在逻辑上有因果关系事物之间的联想地面湿——下雨世界500强——质量有保障22.广告中的情感诉求①广告创意中的情感诉求当广告主题确定后,具有说服效果的广告创意同情感密不可分。
情感诉求一般建立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上,例如审美感,荣誉感,自豪感,成就感,民族感等都是一些积极的情感,它们对消费者具有较强烈的支配力。
博士伦·纯视——超长随意戴,小睡也自在。
②广告元素中的情感因素1)颜色✧颜色是广告中重要的元素之一,大致可以描述为:✧红色同节日喜庆连在一起,但又同火,血液和危险建立起联想✧绿色使人想起春天,万物更新的景象✧蓝色与天空和海洋发生天然联系✧洁白更容易与纯洁相对应✧灰黑则令人伤感和不安2)插图广告插图包括绘画和照片,它们也可以唤起人们美好的联想和积极的体验。
3)标题和文字说明标题对广告整体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充分运用情感诉求的广告标题,可以增强广告信息的传达效果。
一片爱心。
舒心,放心,省心,全家开心。
③心境与广告播发利用人们良好心境的持续效应,适时地插入商业广告渴望收到较好的传播效果。
④广告中的情感迁移移情效应——触景生情广告人常常把人们心目中最崇拜、最喜爱的体育明星、歌星和影星充当广告角色,以期把这种喜爱的积极感情迁移到该产品或劳务上去,这就是移情效应。
⑤广告中的恐惧诉求恐惧的发生时因为处在引起恐惧情绪的事物的存在和刺激,当人感到恐惧时就会产生一种不安的情绪,这种不安的状态会促使人寻找安全的保障或解决的办法。
Eg:公益广告我们可以将广告的恐惧诉求定义为展现行动的利端或不行动的弊端,描述某些使人不安、焦虑、担忧、恐惧的事件或发生此类事件的可能性,以引起诉求对象对广告信息的特别关注的一种广告诉求方式。
⑥广告中的幽默诉求幽默诉求的广告通过幽默的情趣淡化了广告的直接功利,使消费者在欢笑中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接受广告所传达的商业和文化信息,从而减少了人们对广告的逆反心理,增强了广告的感染力和沟通效果。
幽默诉求广告可以对消费者施加以下影响:1)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2)强化消费者对产品的印象3)增加人们对广告本身的喜爱,激发他们的愉悦感。
应当注意的是,幽默广告一般不会增加广告的说服力,甚至可能还会影响到它的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