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名师风采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受名师风采,启迪教育智慧
刘志香
非常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在这两天时间分别听了华应龙的《规律中的规律》、华应龙的徒弟刘伟男的《计算器的应用》、钱继芳的二年级的《统计》、刘松的《乘法分配律》、钱守旺的《分数的再认识》、张齐华的《用字母表示数》、《可能性》。这一堂堂生动的示范课让我们领略到数学深邃的思想,精彩的预设与生成,精当的点拨与启发,启迪台下人的无限思索,学术的氛围弥漫在整个会场,感动着现场的每一个人。我觉得这些名师们都有相通的地方。因时间关系,我就不一一汇报,现在我就选取印象深刻的几点向大家汇报。
一、教师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此次活动的每一位名家他们的教学语言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理性睿智的语言如华应龙老师,有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如钱守旺老师,有幽默又有亲和力的语言如张齐华老师。最让我佩服的是刘松老师搞笑幽默的语言。他的那些‚请用欣赏的目光看看她、专家级别的学生、你说了一句美丽的废话‛等等教学评价语言让学生感受到了无论回答对错,优生差生都能开开心心的学习数学,都能在老师幽默评价中获得学习的快乐。
二、课前注重情感交流,改变枯燥的新课导入方式。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几位老师的师生课前交谈,看似简单、平淡、多余,实则利用课前短暂的两三分钟组织教学,激趣引领,从而一定程度上缩短师生心理距离,营造了宽松和谐、自由活跃的课堂氛围,制造了必需的学生心理磁场;千方百计力求让课堂成为学生数学思维的运动场!
三、注重探究与交流,改变了数学概念的教学方式
如华老师认为孩子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激发出来的,关键在于教给孩子怎么思维,怎么发现、概括。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在华老师的课堂上,我们丝
毫也看不到老师代替学生说或做或思考的影子,有的只是老师充满智慧而巧妙的‚引‛,当孩子们‚山穷水复‛之时,经他一点拨,总能‚柳暗花明‛。比如在发现规律时,他引导孩子们借助流行歌曲《对面女孩看过来》的歌词:上看、下看、左看、右看来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当孩子们发现一个规律时,他并不急于复述,而是有所停顿,让同学来回味、重复同学的发言,以理解其中的含义,并让有不同想法的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不是见好就收。一节课下来,不仅让孩子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还充分感受到数学的神奇和好玩,最重要的是获得了一双‚学会思考‛的隐形翅膀,这或许就是华老师的课能令人经久回味与陶醉的最大缘故吧。很多老师在课堂中都怕孩子犯错,亦步亦趋的扶着孩子走。可在华老师的课堂里,却非常大气,他不怕孩子们犯错,喜欢听到不同的声音和不同的思考。他认为有些错误总是要犯的,犯得越早,损失就越小。细细品味这一句话,觉得非常有道理,因为学习的过程本来就是一个不断‚试误‛的过程,越早发现问题,越能提高学习效率。
四、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各具特色。
如钱守旺老师的《分数的再认识》,数学源于生活,学好数学也能更好的生活,钱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分数的产生、及写法的演变历史,让同学们热爱数学,明白文化积累沉淀的伟大作业,激发他们主动学、主动用的积极性。他从最简单的认数字开始,调动了所有同学的积极性,并请一位同学上台书写数字,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课件里出示了相当多的日常事物,学生很积极很投入的参加到‚数数‛的行列里来。从一个物体向一些物体、一群物体的过渡相当的自然,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明白了‚一些物体、一群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悄无声息的完成了本堂课的一个教学任务,学生轻松的快乐的吸收了新的知识。特别是在讲授二分之一的意义时,用直观的、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明白了不管是什么物体,只要是将它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反复的强调和对比,引领学生探索归纳,既加深了的印象,也让他们能更好的理解。再通过分圆、分牙签、分苹果、分糖等一系列活动,加强了学生的思维训练,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我们惊叹于钱守旺老师课程设计的新颖独到。"钱老师出示分数墙,
层层深入,让学生逐步理解'1个整体'的含义。然后通过大量不同层次的富于跳跃性的练习,层层推进,逐步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又如张齐华老师的《用字母表示数》他完全没有用到教科书提供的素材,而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创设教学情境,设计教学思路。因为教师课前备课深入,所以学生在课堂上思考深入。而这节课是小学生第一次正式探索算术与代数知识,对学生而言,无疑是个难点,就这个课题而言,应该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字母可以表示那些数?怎样用字母表示数?张老师代表着大师级人物,用他独特的构思,把算术与代数的关系演绎地非常透彻,巧妙的将他的年龄与儿子年龄关系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来,更让人回味的是将神秘人与他的年龄关系的设计,又增添了种种无限的遐想,独特啊,这是我们不能比的,当然,他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许许多多风格和能力,也让我们倍感亲切,感受名师就在我们身边。
张老师在一开始拿出存钱罐,引出用字母表示数,本以为只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作用远不只这一点,它更是学生理解‚a+5不仅表示算式,还表示计算的结果‛的重要素材。张老师将5枚钱币投入到装有a元的存钱罐里,然后再摇一摇,这个画面让我印象深刻。这样的动态演示,形象的解释‚a+5还能表示计算的结果‚,易于学生理解,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张老师通过自己、儿子和神秘人3个人年龄的研究,让学生逐步明白:1、字母不仅能表示数量,还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2、X表示什么很重要。X的不同,其他相关的量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存钱罐、年龄都是学生熟悉并且感兴趣的话题,无疑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张老师没有满足于此,而是充分利用它们,在变化中突破教学难点,训练学生的思维。
《可能性》一课,印像特别深刻。张老师的课堂轻松愉悦,他的语言幽默诙谐,但最让我敬佩的是张老师对教材的深入研究。细细品味这节课,发现张老师设计的非常巧妙,每个环节层层递进。
第一个环节,给出三个袋子,分别装有4个黄球2个白球,3个红球3个白球,6个红球。让学生说说特别想摸到红球,要从哪个口袋里摸,为什么。使学生体会‚一定‛和‚不可能‛。然而本课的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可能‛,所以教师又组织学生对2号袋进行摸球活动,记录下每次摸球的结果,并且让学生通过纵向与横向的比较,得出‚只有我们不停摸下去总会摸到红球,数学中这种现象叫可能‛,在操作过程中丰富了对可能性事件的理解。整个过程要求明确,语言精练,点到为止,特别具有数学课堂的味道。
第二个环节,两小组口袋中的球与别的球不一样,从哪个球中发现的,并倒出看一看。然后说一说‚2红2白2黄‛中摸到红球了吗?从‚1红5白‛中摸到红球了吗?再出示‚1红10白、1红100白、1红1000白‛中还有可能摸出红球吗?张老师的一句幽默的‚无中生有‛让学生深深体会到从‚可能‛到‚不可能‛,也看出张老师对教材把握的深刻性。
第三个环节是放球,让学生经历‚一定摸绿球、可能摸绿球、不可能摸绿球‛的操作过程,将所学的知识进行适当的应用,可以看出老师设计的巧妙。
第四个环节是根据要求去猜口袋中的球,教师出示三个袋子告诉学生这里分别装着(3红3黄1白、3黄4红、5红2绿),这个板块是深入拓展的,根据摸球的情况去猜。
第五个环节,是根据摸出的四个绿球猜猜是哪一袋。
整节课各个环节层层递进,学生的思维也不断提升。可以看出老师对教材把握的很到位,更可以看出张老师在挖掘教材上真的是下了不少功夫。
这节课张齐华上的很自然流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注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比如课上他多次把机会让给没有回答过问题的学生。在学生摸球前教师问道:‚每次摸完一个球后该怎样做?‛有一个学生说:‚洗!‛教师就抓住学生的回答:‚看来你平时对打牌有些了解,那么‘洗’是什么意思?‛‚就是每摸完一次要放回去而且要抖两下就像洗牌一样‛。一个‚洗‛,渗透了摸球应在随机状态下‚任意‛进行,让各种情况都有发生的可能。使学生认识到他们应该在看不到球的状态下随意地摸。从这一细节中,我们看出老师对于教学生成处理是如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