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必修《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说课稿
生长素的发现说课稿正式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我将从下面七个方面来展示这节课。
一、教材分析:教材内容:本节内容是教材必修三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探究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是生物科学史教学的极佳材料。
地位作用:本节内容不仅与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紧密相连,还涉及到必修一所讲的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的运用,并为之后学习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生理作用作铺垫。
二.学情分析:知识基础:学生在第二章学习了动物和人生命活动的调节的机理,对激素调节有一定的了解,且在必修一的学习过程中零散的学了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步骤。
能力基础:我所任教的学生是我校二层次学生,知识基础比较差,努力程度不够,观察、分析实验的能力欠缺,但参与课堂活动比较积极活跃。
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的抓住学生“好奇心”,利用生物史发展脉络,创设情境,层层设疑,诱发思维,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主动建构知识。
三、教学目标:(通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并参考新课标要求,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知道植物向光运动的现象;知道科学家研究认识生长素的过程;理解植物向光生长的机理。
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设计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进行实验观察,训练学生细致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通过组织学生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探索、合作精神及思维的新颖性与独特性,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学素养。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由于本节课使用了探究式教学方法,对每个探究实验进行分析并得出正确的结论是进行下一个实验的基础,所以能够真切的分析每个探究实验并得出正确的实验结果就显得非常关键,所以我将”探究实验及对结果的分析”作为教学重点内容。
教学难点: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容易回答出实验的结论,但是要设计实验却非常困难,且很难将实验设计的原则运用到实验设计和分析当中。
因此“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初步学会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就成为了本节教学的难点。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说课稿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生物教材必修3第3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的内容。
接下来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这一节课。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内容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这一模块的教学需要以必修1《分子与细胞》为基础,同时也是为选修模块《生物科学与社会》和《现在生物科技专题》打基础。
而本章《植物的激素调节》在整个模块中比较独立,故与其他内容的交叉比较少。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是本章的第一节,主要内容有两个,第一个是生长素的发现:以生长素的发现为线索,选取关键史实进行组织,以引导学生体验科学家探索的过程和科学知识形成的过程,领悟科学家是怎样发现问题、寻找证据、做出判断的,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
第二个是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是理解与生长素有关的许多植物生理现象的基础,因此,本教材改变以前教材中把这部分内容做为选学材料的做法,但力求简练。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说明植物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探究的精神。
3、情感目标(1)通过对植物生长素的学习,使学生感受生物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体验科学成果的来之不易,培养刻苦钻研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难点:生长素发现过程体现的科学探索的思维方式和严谨方法。
二、说学生本地区来自农村的学生比较多,而农村学生普遍存在以下缺点:1、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思维能力,但对抽象的讲解容易厌倦。
2、缺乏创新意识,对实验相关知识一知半解。
3、缺乏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
针对以上缺点,讲课的时候用精美的课件与探究性实验方式有效结合,较直观的让学生把抽象的问题简单化,能有效的解决学生理解能力较弱的问题,增强生物课学习的有效性;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适时地通过一些问题、提示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生长素的发现说课稿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说课稿常宁二中白颢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及地位本节内容是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第3章第1节,本节课时为1课时。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这一节内容在全书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多,但其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密切。
特别是“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所隐含的科学研究的方法,以及设计实验时所要控制的“单一变量原则”,在整个必修本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很好的载体,更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2) 能力目标:让学生初步学会实验设计的方法(3) 情感目标:学习科学家们探索新知识的科学精神,培养严谨的实验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教学重点难点(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2)植物向光性的原因(3)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二、学生分析在本节课之前,学生体验了科学发现的过程,如“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学生对科学的探究过程有初步的认识。
教材以生长素发现的历史为线索,侧重于对自然科学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对学生实验设计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这有一定的难处。
三、教法与学法探究式教学法:通过探究问题、逻辑推理、引导学生思考,增强学生的兴趣。
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现教学手段,借助图片把有关过程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探究学习法: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探究、思考和讨论,从中获得知识。
引导自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朵朵葵花向太阳”“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诗导入这节课的内容。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观察前面的三幅图片,让学生思考,归纳向性运动概念,举出其他向性运动的实例。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
植物的向光性是怎样形成的呢?19世纪末,达尔文设计了实验来探讨这个问题。
生长素的发现说课稿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来说明:一、说教材1、位置:本节课的内容是是继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之后进行的第三章《植物激素的调节》中的第一节。
作用:本节课内容所占篇幅并不长,但其内容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所以十分重要。
尤其是“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隐含的科学探究方法和过程,以及设计实验控制的基本原则,在整本书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好素材、好载体。
2、教学目标概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分析实验、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参与精神,培养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自主探究意识,养成“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认真的态度,知道科学的发展史经过诸多科学家共同的努力。
3、重、难点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难点: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二、说学情1、已有知识前面第二章已学过动物激素的调节,对激素调节的特点已有一定认识,这对学习植物激素的调节是个很好的基础;对植物的向光性的现象很熟悉;在必修1中曾学习过对照实验的原则和注意事项;2、有待提高植物激素调节与动物激素的调节有所不同,还需要进行学习、对比;植物向光性的原因不太清楚;对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及对实验的严谨性分析没有系统的学习和理解。
三、说模式——127模式一个载体——两条线索——七个环节以学案为载体呈现教学流程和思路,主要以植物向光性的原因为主线,以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为副线,通过学生自主分析科学家的实验来体验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培养学生对问题进行大胆的质疑和思维的开拓,尝试解释实验和设计实验。
四、说设计引入——学习过程——内容小结(一)引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节课的内容我准备这样引入:看大屏幕开门见山的引入植物激素的调节,进而介绍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植物激素是——生长素。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说课稿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作为本章开篇一节层层深入揭示了植物向光性这一生命现象的原因。
本节内容图文并茂呈现,具有直观性的特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隐含的科学研究的方法与过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很好的载体,在整个必修课本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
本节内容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几乎年年必考,考查形式多以将试题置于实验探究的背景条件下读图分析,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符合新高考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
2、教学目标根据对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概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②说明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
③了解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能力目标:通过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识图、分析、推理、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生物学素养。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发展是一个继承、补充、创新的过程,形成积极探索的求知精神和追求真理的良好意志品质。
3、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对教材和学生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生长素发现过程是本节课的。
(2)难点:生长素发现的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学生基础:有“向光性”生活体验、一定实验设计能力学习能力: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具有抽象性的特点,而学生感性思维能力强、抽象理性思维能力弱、个体间差异大、语言组织能力弱学习过程易受非智力因素影响。
接下来说一下我选择的教法学法三、教法学法(1)教法在教学过程中,本节内容采用引导探究教学模式,以教师提供讨论素材和一系列问题,组织引导学生讨论、活动,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层层深入、探究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增强对生命科学的兴趣,从而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2)学法课前,预习课本,自学教材,完成学案,对向光性形成感性认识。
课上,创设情境引领探究实验过程,以问题串的形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分析讨论;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图文变换理解应用知识。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3《生长素的发现》说课课件
指导学生自主思考
一步一步理解实验的设计思路
5
教学过程
TEACHING PROCESS
詹森和拜尔的实验
温特的实验
得出结论
Hale Waihona Puke LOGO“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作为本章第一节揭示了植物向光性这一生命现象是在生长素调节作用下产生的个体适应性,随着生长素的发现学生认识到植物激素的存在,并初步了解生长素作用——促进生长,这也为继续探究第二、三节生长素的其他生理作用及激素应用奠定基础。
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01
02
03
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开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PROCESS AND METHOD OBJECTIVES
培养尊重他人的意识
相信科学,有独立思考实事求是的精神
提高学生人文涵养,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懂得学习精神。
2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EMOTIONAL ATTITUDES AND VALUES GOALS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说课
LOGO
说课提纲CONTENTS
教材地位
教材作用
1
教材分析
TEXTBOOK ANALYSIS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位于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三章第一节,揭示了植物体对自身的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方式—-激素调节。与第一、二章内容组成生物有机体稳态调节知识体系,即在个体水平上对生命系统进行研究。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教学重点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教学重点
3
教学重点
TEACHING FOCUS
《植物生长素》说课稿范文
《植物生长素》说课稿范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植物生长素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植物生长素说课稿1一、说教学目标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3、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二、说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教学难点(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说教学步骤〖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1、弯向窗外生长。
2、是较长时间的单侧光刺激引起植株弯向窗外光源生长。
这样,可以使植株获得更多阳光,从而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有机物,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
3、植株的弯曲生长发生在幼嫩部位。
教师讲述:以上都与生物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功能有密切的联系,而不同种的生物调节方式不同,植物是通过激素调节,动物则是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的作教师:“生长素是什么?科学家是怎样发现生长素的?”〖板书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教师:给出达尔文向光性实验示意图。
1880年,达尔文研究了光照对金丝雀?草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实验一: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时,弯向光源生长。
实验二:切去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实验三:用锡箔小帽罩住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直立生长。
实验四:用锡箔套住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单侧光只照射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仍然弯向光源生长。
〖旁栏思考题1生思考回答师提示1、提示:分别遮盖胚芽鞘顶端和它下面一段,是采用排除法,观察某一部分不受单侧光刺激时,胚芽鞘的反应,从而确定是胚芽鞘哪一部分在起作用。
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顶端下面的一段,感受光刺激的是顶端。
这说明,是胚芽鞘顶端接受单侧光照射后,产生某种刺激传递到下面,引起下面一段弯曲生长。
(让学生分别回答。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第三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教材分析(1)本节课是高中生物必修三(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本章内容包括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其他植物激素这三个部分的内容。
本节内容则包括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两部分。
(2)生物体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各种代谢活动及生殖发育能够严格有序的进行,需要各系统、器官及细胞的协调统一;生物体作为环境的成员,能够生存下来,需要自身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
本节中的植物向性运动的内容,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3)生长素的发现史渗透着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这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为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提供了基础。
并且,利用胚芽鞘作材料还可以有许多新的研究内容,让学生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对于培养学生的严密思维,科学的探究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知道生长素发现的过程。
②领会生长素发现过程中有关实验的现象和结论。
(2)能力目标①通过探究实验的参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实验技能。
②通过探究实验的参与,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
③通过问题的提出,学生设计实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④通过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资料和信息的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和重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执着的探索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科研作风、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教学难点:(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四、学情分析:本章内容在于学生学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之后,因此学生对于生物的调节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
在此知识基础上,高二的学生观察思维能力较强,但逻辑思维能力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说课稿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说课稿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xx号考生。
今日我说课的内容是《植物生长素的发觉》。
一、说教材本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必修3第3章第1节,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1课时。
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生长素的发觉;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送。
植物激素调整一章是必修3植物个体水平的稳态与调整内容,揭示了植物体维持稳态的调整方式──激素调整的原理和应用学问,与第1、2章内容并列共同组成生物有机体稳态调整学问体系。
植物生长素的发觉一节作为本章开篇一节层层深化揭示了植物向光性这一生命现象是在生长素调整作用下产生的个体适应性,随着生长素的发觉同学认识到植物激素的存在,并初步了解生长素作用──促进生长,这也为继续探究其次、三节生长素的其他生理作用及激素应用奠定基础,本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一节内容其中"生长素的发觉过程'隐含的科学讨论的办法与过程,在囫囵必修课本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培养同学科学讨论能力的很好的载体,更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因此学习本课,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继续分析我的教学对象。
二、说学情同学通过前面两章内容的学习,对生物体的调整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在必修一和必修二中已经学习过"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程'、"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过程'等多个包含生物科学史的内容,对科学讨论的办法有了初步的了解,观看思维能力较强,但规律思维能力及对试验现象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应注重激发同学举行探索和学习的爱好?培养同学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因此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对于教学目标多元化的要求,我将确定如下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目标】1.概述生长素的发觉过程。
2.概述植物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运送和分布。
3.说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和植物激素的概念。
【过程与办法目标】1.尝试分析经典试验,提高规律思维的严密性。
2.通过对科学家试验的分析和技能教育,提高科学试验设计的严谨性。
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说课稿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高中生物组5号考生。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分析说明。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是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三章中的第1节。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动物激素的调节过程,这为过渡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是本章的基础内容,在本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高一学生的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知道生长素的化学本质和植物激素的概念。
《培养学生分析、总结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本节课所使用的对照实验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科学家坚持不懈,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形成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生物科学精神)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内容,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这一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直观感受,所以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高一的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在生活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生物科学知识,但多数情况下还不是很成熟。
因此为了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
在教法方面,我将运用以下几种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讨论法、演示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关注学生为出发点,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构建高效课堂。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
为了让学生从学会转化为会学,我将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多维互动的学习中自主、合作、探究。
下面我再来详细说一下教学过程依据新课程改革教学理论,我会尽量在充分预设的基础上,做到预设与生成并重,体现新课改的要求。
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三章说课稿: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三章说课稿: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植物生长素,调节植物生长,尤其能刺激茎内细胞纵向生长并抑制根内细胞横向生长的一类激素。
它可影响茎的向光性和背地性生长。
为大家推荐了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三章说课稿,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必修3 第3 章第1 节,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1 课时。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这一节内容在全书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多,但其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密切,所以是极其重要的。
特别是其中生长素的发现过程隐含的科学研究的方法与过程,以及设计实验时所要控制的单因子变量问题,在整个必修课本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很好的载体,更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这部分内容对学生实验设计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好的素材。
根据近十年高考生物试卷分析,本考点几乎是年年必考的内容。
其中生长素的产生,分布、运输,生理作用等更是考查的重点。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对本考点的考查,更多的是将试题置于实验探究的背景条件下,运用读图分析等形式,既考查学生对生长素作用原理的理解与掌握,更重视实验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符合新高考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
二.教学目标:。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3《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名师教案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介绍了达尔文、詹森、拜尔和温特等科学家探索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科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既要掌握植物生长素发现的过程等知识,这是学习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基础;更要掌握对简单实验的设计、分析和评价的能力,感悟科学发现是一个继承与创新的辨证过程,需要实事求是和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
【学情分析】高二理科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物科学素养并对植物的向光性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对实验现象进行语言表达的科学性、规范性和严谨性,以及对实验内容的分析和深入思考的能力可能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所以学习本节内容的过程,就是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上学习深层次的知识、培养深层次的实验设计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培养一定的科学素养的过程。
【设计思路】本课以问题为主线、探究为主轴、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问题引导探究、教师引导学生的教学模式。
力求以问题串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从而将探究性学习方式引入本节生物课堂;同时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重点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如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设计和评价实验内容的能力等。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观看视频、师生交流,能够说出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相关实验。
2、通过实验探究、能够学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学科素养1、基础知识(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相关实验);2、基本技能(通过对实验和问题的讨论,逐步提高分析实验、评价实验的能力);3、基本思想(通过科学发展史教育,使学生体验科学创新的精神,形成科学探究意识,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研作风);4、基本活动经验(通过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所包含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本质特征。
养成实验设计的严谨性。
【教学工具】电子白板、投影仪、课前录制的实验视频等【教学过程】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詹森的实验教师继续设问:这种“影响”真的能传到下部的伸长区,并决定向光性吗?利用电子白板呈现出詹森的实验过程,请同学根据实验过程来分析他的实验设计的思路。
植物生长素说课稿
植物生长素说课稿一、说教学目标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3、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二、说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教学难点(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说教学步骤〖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1、弯向窗外生长。
2、是较长时间的单侧光刺激引起植株弯向窗外光源生长。
这样,可以使植株获得更多阳光,从而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有机物,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
3、植株的弯曲生长发生在幼嫩部位。
教师讲述:以上都与生物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功能有密切的联系,而不同种的生物调节方式不同,植物是通过激素调节,动物则是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的作教师:“生长素是什么?科学家是怎样发现生长素的?”〖板书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教师:给出达尔文向光性实验示意图。
1880年,达尔文研究了光照对金丝雀?草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实验一: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时,弯向光源生长。
实验二:切去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实验三:用锡箔小帽罩住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直立生长。
实验四:用锡箔套住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单侧光只照射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仍然弯向光源生长。
〖旁栏思考题1生思考回答师提示1、提示:分别遮盖胚芽鞘顶端和它下面一段,是采用排除法,观察某一部分不受单侧光刺激时,胚芽鞘的反应,从而确定是胚芽鞘哪一部分在起作用。
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顶端下面的一段,感受光刺激的是顶端。
这说明,是胚芽鞘顶端接受单侧光照射后,产生某种刺激传递到下面,引起下面一段弯曲生长。
(让学生分别回答。
最后总结:达尔文推想,胚芽鞘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对胚芽鞘下面的部分会产生某种影响。
(鼓励学生从科学家的用词教育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要有事实求是的态度。
))教师:“学生们继续思考胚芽鞘尖端真的会产生某种物质吗?这种物质怎么会影响下面部分的生长呢?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把切下的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并将这块琼脂切成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放琼脂的对侧弯曲生长。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说课稿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说课稿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必修3 第3 章第1 节,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1 课时。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这一节内容在全书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多,但其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密切,所以是极其重要的。
特别是其中”生长素的发现过程”隐含的科学研究的方法与过程,以及设计实验时所要控制的”单因子变量”问题,在整个必修课本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很好的载体,更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这部分内容对学生实验设计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好的素材。
根据近十年高考生物试卷分析,本考点几乎是年年必考的内容。
其中生长素的产生,分布、运输,生理作用等更是考查的重点。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对本考点的考查,更多的是将试题置于实验探究的背景条件下,运用读图分析等形式,既考查学生对生长素作用原理的理解与掌握,更重视实验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符合新高考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知道植物向性运动的现象;知道科学家研究认识生长素的过程;理解植物向光生长的机理。
生长素的发现 说课稿
《生长素的发现》说课稿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主要内容包括了生长素的发现和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在学生之前学习了个体的生长、衰老等内容之后,对个体的活动的调节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同时也为接下来即将学习的动物的生命活动的调节,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储备。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体现了教材编排的连续性和逻辑性,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另外,教材结合了相当多的科学史实,是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理解科学本质的较好素材。
学情分析再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
我面对的是普通高中二年级的学生。
处于这个年龄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并且通过之前的学习,已经基本学会了比较归纳的思维方法,但是学生对于生长素的研究还是不够深入的,同时,我们的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不强,不知道该如何探究,为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药做好各项引导工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习者的分析,结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理论”,我设定了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首先是知识目标: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能准确清晰地概括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以及生长素的作用特点;能力目标方面: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能够依据提出的问题,建立科学而具体的假设,并且能够简单地设计实验方案;情感目标方面:学生能够建立由表及里,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并且能够认同科学研究需要实验和理性思维相结合。
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确立的三维目标,参考新课程标准以及生物学科指导意见,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及生长素的作用特点,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这一内容比较复杂,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将这一内容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最终发展学生的能力,我将采用“问题教学法”。
因为学生可以通过一个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激活旧知,然后在问题的引导下,逐步建构新知,最后融汇贯通地掌握。
教学过程设计参考STS教学模式,我是这样安排我的教学过程的:首先是导入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生物必修《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必修3第3章第1节,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
课标要求: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考纲要求:Ⅱ。
植物激素调节一章是必修3植物个体水平的稳态与调节内容,揭示了植物体维持稳态的调节方式──激素调节的原理和应用知识,与第1、2章内容并列共同组成生物有机体稳态调节知识体系。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节作为本章开篇一节,层层深入揭示了植物向光性这一生命现象是在生长素调节作用下产生的个体适应性,随着生长素的发现学生认识到植物激素的存在,并初步了解生长素的作用──促进生长,这也为继续探索第二、三节生长素的其他生理作用及激素应用奠定了基础,本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一节内容中“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隐含的科学研究的方法与过程,以及设计实验时所要控制的“单因子变量问题,在整个必修课本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科学研究能力的很好的载体,其中包含的实验思想、方法、探究过程等更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曲折及发展历程,培养科学的思想方法及发展的科学观。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概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②解释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
③说明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能力目标:①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初步学会科学探究实验的设计方法。
②训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生物学素养。
3.情感目标:利用生长素发现过程教育学生关注生活现象,体验科学发现之美,形成积极探索、勇于进取的求知精神和追求真理的良好意志品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及分析:生长素发现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既是掌握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基础,又是理解生物激素调节作用的关键,同时还是能力培养的好材料。
在科学研究与发现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发生着观察(包括实验观察)、根据观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根据分析提出假说和对假说的求证活动。
课文中所介绍的生长素发现历史中的几个实验,完整地再现了假说的提出和求证过程,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的极好素材,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研究的实验方法以及严谨的思维逻辑过程,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在此节能得到很好的训练。
难点及分析:①生长素发现的实验设计,及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在探索胚芽鞘向光生长的过程中,以科学的严密的逻辑思维引导学生层层设疑、合作探究设计实验来解决。
这个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有难度也有挑战性,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解决这个教学难点。
让学生初步学会遵守实验设计中的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学会分析实验设计,得出相应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②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学生对芽、顶端分生组织、形成层、形态学上端下端等缺乏感性认识,通过图片展示加深印象,感悟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换。
二、说学情本章节虽相对独立,但学生在第二章学习了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对于激素对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有了初步认识,为学习理解本章节植物激素对生命活动的调节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学生也有“向光性”的生活体验、一定实验设计能力,并初步了解了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本章节与实际生活联系比较密切,学生会有较大的兴趣,但有些内容比较抽象,比如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实验的设计评价,需要老师的启发引导,让学生通过实验设计去体验探究。
三、说教法1、设计理念针对以上教材和学情分析,本课题我的设计分为2课时,设计的原则是让学生多参与,老师在中间引导过渡,用问题串将难的问题简化,主要锻炼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表达能力。
课堂主要通过创设情境引领探究或自主阅读,把学生的感性认识进一步上升到理性认识,注重训练学生科学设计实验方法、通过生生间、师生间评价提升学习能力,通过科学发现过程揭示向光性原因并构建起生长素产生运输、分布知识体系,学会活学活用,独立解决与本节内容有关的实际问题。
2、主要教法:模拟设计、自主探究四、说教学过程I、导入【直观展示、激情置疑】导课:春色满园关不住,?设问:1、这是植物生活中的什么现象?2、环境中哪种刺激引发了红杏出墙?3、红杏出墙对它的生活有什么益处?“红杏”为什么会向光生长,在这个过程中植物体是怎样调节的?让我们一起探索“生长素的发现”。
II、新课(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第1课时)1、达尔文实验回顾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以此为思路展开教学,通过生生合作制定探究方案、预测结果、得出结论,突出知识线索对向光性的可能原因的推测,同时教师引导归纳实验设计方法和要点。
首先介绍科学的研究方法:发现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指导探究学习的思路【学生活动: 用科学方法探究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生活发现:受到单侧光照射时金丝雀虉草的胚芽鞘会向光弯曲生长提出假说:⑴向光性与胚芽鞘尖端有关学生如何提出假说⑵感光部位在胚芽鞘尖端⑶弯曲生长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以下⑷单侧光作用下胚芽鞘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验证假说:你能设计实验验证你的假说吗?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可以绘图),并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下列实验材料根据需要供你选择)材料:胚芽鞘若干、单侧光源、刀片、不透光锡箔、记号笔教师指导:分别指导4个小组学生合作探究、组内交流完善实验方案。
小组完成后由代表上台展示,其他小组和老师评价,最终完善方案。
小结:实验设计中要注意的问题①实验材料的选择;②自变量的设置及可操作性;③因变量的预期及测量方法;④无关变量的控制;⑤对照实验的设置和原则。
活动一:探究向光性与尖端有关学生如何提及以下方案活动二:探究感光部位在尖端活动三:探究弯曲生长部位在尖端下部活动四:单侧光作用下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设问:根据这些实验结论,你怎样解释胚芽鞘生长具有向光性?结论:单侧光照射时尖端产生某种刺激,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第一课时的目的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体验科学,来设计实验、分析实验。
首先给定材料,试着让学生去设计实验,打开思路。
要是能设计出来更好,要是设计不出来,教师可以引导。
他们设计好了,让学生上讲台去展示。
其他组的成员去提问题,解答以后再完善。
学生在设计上必然会有争执,就让学生去争好了,争的过程中会将设计好的实验更加完善。
同时也给了老师去评价学生的机会,整个过程下来老师讲的少,但学生获益非浅。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第2课时)第2课时是以问题引导阅读、合作讨论突破为线索,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分析这几个实验的思路,关键是对照原则,找自变量、因变量得出正确的结论。
补充对照实验,对比拜尔实验和达尔文实验领悟单侧光引发向光生长原因,训练学生分析实验的能力及对实验的阐述表达能力,课后通过习题进行提升。
过渡语:回忆上节课得到的结论,思考这种刺激是什么呢?2、詹森拜尔温特实验【自主学习、突破重难】阅读教材内容P47 3-8段、回答问题:设计意图:学生能通过阅读理解教材内容,同时可迁移、发散由达尔文实验学习中形成的实验设计方法。
①詹森的实验有何不严谨之处,你如何改进?如果所用材料不透水(云母片),实验现象又如何?②拜尔怎样解释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对比达尔文向光性试验想一想该实验为什么在黑暗条件下进行?③你能否用该实验得到的启示来解释单侧光引起弯曲生长的原因?④温特是怎样找到这种刺激的?他为什么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学生阅读思考交流各自认识、互补完善、教师指导规范学生小结。
教师讲解:拜尔达尔文分布多生长快, 分布少生长慢背光侧分布多生长快, 向光侧分布少生长慢胚芽鞘向光生长是由于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的某种刺激在尖端下部分布不均,背光侧分布多生长快, 向光侧分布少生长慢,导致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教师简介:生长素的发现与提取,强调其化学本质。
小结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并不是如课本所述那么简单,而是很多科学家50多年共同努力的结果,体现了科学研究的继承性,人类的许多科学发现,就是像这样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探索,才一步步地接近事实的真相。
另外,教师还要提醒学生注意,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还有争议(P48楷体字),启发学生关注和认识植物向光性的研究并没有终结,而是在继续探索和发展。
教育学生进行科学研究要有不畏艰辛的科学精神和协作精神及持之以恒的精神。
设问:除生长素外,植物体还有哪些激素?它们共同特点如何?幻灯片展示:赤霉素、乙烯、细胞分裂素的共同特点:哪些图片⑴由植物体内产生⑵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⑶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师生互动,学生讨论: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的联系与区别过渡语: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运输特点和分布部位怎样?(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以幻灯片展示图片、识图、填图牵引阅读兴趣、抽象知识形象化,理解应用知识。
推测:尖端产生刺激引起下部弯曲生长,这种刺激一定能传递到尖端下部。
教师展示植物图片,学生识图并思考生长素的相关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对芽、顶端分生组织、形成层、形态学上端等缺乏感性认识,展示图片加深印象,训练抽象思维能力。
1、合成部位:2、运输方向:在图中处找出合成生长素的部位⑴在图中恰当位置标出形态学上端⑵运输特点:用箭头标出生长素运输方向3分布⑴在图中标出生长素分布部位⑵规律:生长素分布在部位【生生互动交流、补充完善】教师讲解:运输生长素的运输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到下端,主动运输非极性运输:无方向性,成熟组织中通过韧皮部运输横性运输:单侧光或重力影响,发生在尖端扩展的内容讨论:你能否从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三个环节解释胚芽鞘向光生长的原因?(三)、技能训练: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教师强调实验结果是非常重要的证据,从实验结果推导出结论,逻辑要非常严密才能有说服力。
学生阅读实验及结论。
根据达尔文实验的实验设计讨论:1、这个实验的设计是否严密?2、从实验结果到结论之间的逻辑推理是否严谨?3、如果要验证上述结论是否正确,应该对实验方案如何改进?学生讨论回答:1.不严密,实验缺乏对照,没有考虑将胚芽鞘倒过来放置时的情况。
2、结论不严谨。
没有实验证明生长素不能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
3、应该增加一组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朝下的实验,以研究生长素能不能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
III、小结:引导学生说出通过本节的学习获得了哪些知识和技能,还存在哪些疑惑,师生共同总结交流。
评价反馈: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2.完成下面概念图3.下列情况下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均由左侧单侧光照射)Ⅳ、布置作业:练习册相关习题五、说教学反思本课主要运用了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通过生生合作,教师指导制定探究方案,体验了科学探究的实验方法及过程,同时训练了严密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生物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