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照明 导线的敷设
最新导线的敷设
![最新导线的敷设](https://img.taocdn.com/s3/m/467ae75467ec102de2bd898d.png)
导线的敷设导线的敷设电线进场验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按批查验合格证,合格证应有生产许可证编号。
2)外观检查:包装完好;抽检的电线绝缘层完整无损、厚度均匀;耐热、阻建筑电气施工技术84燃的电线外护层有明显标识和制造厂标。
3)按制造标准,现场抽样检测绝缘层厚度和圆形线芯的直径。
线芯直径误差应不大于标称直径的1%;常用的BV 型绝缘电线的绝缘层厚度应不小于规定值。
对电线绝缘性能、导电性能有异议时,按批抽样送有资质的试验室检测。
导线进场验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按批查验合格证。
2)外观检查:钢导管无压扁现象、内壁应光滑;非镀锌钢导管无严重锈蚀,按制造标准油漆出厂的油漆完整;镀锌钢导管镀层覆盖完整、表面无锈斑;绝缘导管及配件不碎裂,表面有阻燃标记和只厂标。
3)按制造标准现场抽样检测导管的管经、厚壁及均匀度。
对绝缘导管及配件的阻燃性能有异议时,按批抽样送有资质的试验室检测。
一、一般要求(1)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的电线保护管,管口及其各接口处均应密封。
当线路暗配时,电线保护管宜沿最近的线路敷设,并应减少弯曲。
埋入建筑物、构筑物内的电线保护管,与建筑物、构筑物内的电线保护管,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5mm。
进入落地式配电箱的电线保护管,排列应整齐,管口宜高出配电箱基础面50~80mm。
(2)电线保护管明配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6 倍;当两个接线盒间只有一个弯曲时,电线保护管宜沿最近的路线敷设,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6 倍;当埋设于地下或混凝土内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 倍。
水平或垂直敷设的明配电线保护管,其水平或垂直安装的允许偏差为1.5‰,全长偏差不应大于管内径的1/2。
(3)当电线保护管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增设固定导线用的接线盒:1)无弯管路,长度不超过30m 时增加一个接线盒。
2)两个拉线点之间有一个弯时,长度不超过20m 时增加一个接线盒。
3)两个拉线点之间有二个完时,长度不超过15m 时增加一个接线盒。
电气施工图敷设方式
![电气施工图敷设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65504b2b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cf.png)
电气施工图敷设方式在电气工程中,敷设方式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它决定了电力设备与线路的安装方式,以及在建筑物中的布局。
合理的敷设方式不仅能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还能保障安全,防止潜在的电气火灾和触电事故。
一、直敷布线直敷布线是一种最简单的布线方式,它通常适用于低压电力线路和通信线路。
在直敷布线中,电线或电缆直接安装在墙壁、天花板或地板的表面。
这种布线方式简单、易于安装,但也有明显的缺点。
由于线路暴露在外,容易受到损坏,也不利于后期维护。
同时,对于高电压或大电流的线路,直敷布线可能会引发触电风险。
二、导管布线导管布线是一种将电线或电缆装入塑料或金属导管中的布线方式。
这种方式能有效地保护电线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提高线路的安全性。
导管布线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电磁干扰。
这种布线方式通常用于高电压或大电流的线路,以及需要防止电磁干扰的场合。
三、桥架布线桥架布线是一种利用桥架作为线缆通道的布线方式。
桥架通常安装在天花板上或地板下,这使得电线或电缆可以在桥架内自由布线,减少了对建筑空间的需求。
桥架布线的优点是灵活性高,便于扩展和更改。
然而,桥架布线的缺点是初始安装成本较高,且需要专业的技能和工具进行安装和维护。
四、地板下布线地板下布线是一种将电线或电缆安装在地板下的布线方式。
这种方式能有效地减少对建筑空间的需求,同时也能隐藏线路,提高美观度。
然而,地板下布线的缺点是维护困难,一旦线路出现问题,可能需要破坏地板才能进行维修。
五、吊顶内布线吊顶内布线是一种将电线或电缆安装在吊顶内的布线方式。
这种方式能有效地利用建筑空间,减少对地板和墙面的占用。
同时,吊顶内布线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电磁干扰。
然而,吊顶内布线的缺点是安装和维护困难,需要专业的技能和工具进行操作。
六、墙壁内布线墙壁内布线是一种将电线或电缆安装在墙壁内的布线方式。
这种方式能有效地利用建筑空间,同时也能提高线路的安全性。
然而,墙壁内布线的缺点是安装和维护困难,需要破坏墙壁才能进行操作。
建筑电气插座的管线形式及敷设方式设计
![建筑电气插座的管线形式及敷设方式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efff24e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0a.png)
管线形式设计
2. 管线规格
根据用电负荷和电流大小选择合适的管线 规格。一般来说,导线的截面积应满足负 荷电流的要求,同时考虑到未来用电设备 的增加,应留有一定的余量。常用的管线 规格有16mm²、25mm²、32mm²等
管线形式设计
3. 管线布局
在管线布局方面,应遵循安全、 简洁、美观的原则。首先,应确 保管线走向合理,避免交叉和绕 行。其次,应尽量将管线隐蔽设 置,减少对室内美观的影响。最 后,应根据建筑结构和用电需求 ,合理设置插座的位置和数量
敷设方式设计
3. 混合敷设
混合敷设是指在同一工程中同时 采用明敷设和暗敷设两种方式。 这种敷设方式能结合明敷设和暗 敷设的优点,提高施工效率和室 内美观度。在混合敷设时,应综 合考虑各种因素,如管线走向、 用电需求、装修风格等,合理选 择敷设方式。同时,应注意不同 敷设方式的过渡和衔接,确保施 工质量和安全
xxxxxxx
建筑电气插座的管线 形式及敷设方式设计
-
目录
CONTENTS
Part 01
概述
Part 02
Part 03
管线形式设计 敷设方式设计
Part 04
结论
1
概述
概述
在建筑电气设计中,插 座的管线形式及敷设方 式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合理的管线形式和敷设 方式不仅能确保电气设 备的正常运行,还能提 高建筑的安全性和使用 效率
感谢同事以及舍友的帮助 感谢评审!
敷设方式设计
4. 管线固定方式
管线固定方式可分为卡扣固定和焊接固定。 卡扣固定适用于PVC管等轻型管线,具有安 装简便、拆卸方便的优点;焊接固定适用于 金属管等重型管线,具有固定牢固、耐久性 好的优点。在选择固定方式时,应根据管线 的材料和规格进行选择。同时,应注意按照 施工规范进行操作,确保管线的稳定性和安 全性
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方案
![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c8ee05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7b.png)
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方案本工程包括建筑照明、插座系统、接地系统。
埋地电管采用镀锌钢管敷设,地坪以上照明采用PVC电管敷设,插座及动力系统采用镀锌钢管敷设。
配电箱与用电点之间采用绝缘电线或小电缆连接。
1、电气配管:(1)、钢管管路暗敷设时,宜沿最近的路线敷设,且应减少弯曲。
(2)、钢管管路暗敷设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
埋入混凝土内平面敷设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倍。
(3)、钢管管路埋入池壁或混凝土内时,管路与池壁或混凝土表面净距不应小于15mm。
(4)、钢管管路暗敷设时,管路固定点应牢固,且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敷设在钢筋混凝土墙及楼板内的管路,紧贴钢筋内侧与钢筋绑扎固定。
直线敷设时,固定点间距不大于1000mm。
②、敷设在砖墙、砌体墙内的管路,垂直敷设剔槽宽度不宜大于管外径5mm 固定点间距不大于1000mm连接点外侧一端200mm处,增设固定点。
③、钢管管路进入落地式箱(柜)时,排列应整齐,管口高出配电箱(柜)基础面宜为50~80mm。
④、钢管管路进入盒(箱)处,应顺直,且应采用专用接头固定。
(5)、钢管的接地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当黑色钢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应焊接跨接地线或采用专用接地线卡跨接。
②、管进、箱盒的要求管口入盒箱按配管可用跨接地线焊接固定在盒棱边上,管口部宜与敲落孔焊接,管口露出盒、箱应小于5mm。
有锁紧螺母者与锁紧螺母平,露出锁紧螺母的丝扣为2~4扣。
两个以上管入盒,箱要长短一致,间距均匀,排列整齐。
③、跨接地线两段双面焊接,焊接面不得小于该跨接线截面的6倍,焊缝均匀牢固,焊接处要请除药皮。
④、焊接钢管内部要求刷沥青防腐,埋地管道外部要求按照设计要求做防腐。
⑤、暗敷钢管的线盒或甩头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进行,确保准确。
⑥、盒箱开孔应整齐并且与管径相吻合,要求管孔不得开长孔,严禁用电气焊开孔。
⑦、钢管进入灯头盒、开关盒、配电箱时,可用焊接或丝接固定,管口露出盒(箱)应小于5mm。
建筑电气工程电缆敷设【图】
![建筑电气工程电缆敷设【图】](https://img.taocdn.com/s3/m/103535f5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d1.png)
建筑电气工程电缆敷设本工程对电缆的技术要求电线电缆必须为国家免检产品。
10KV的电缆选用YJV-8.7/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稀护套铜芯电力电缆。
低压出线电缆选用ZR-YJV-0.6/1KV阻燃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稀护套铜芯电力电缆,其工作温度为90℃;消防用电回路出线选用BTTZ铜芯铜护套氧化镁绝缘矿物电缆,其工作温度为105℃。
成品电缆的护套表面上应有制造厂名、产品型号、电缆米数及额定电压的连续标志,标志应字迹清楚,容易辨认,耐磨,成品电缆标志应符合GB6995规定。
(一)、电缆敷设流程选择导线→穿带线→清扫管路→放线与断线→导线与带线的绑扎→管内穿线→导线连接→导线接头涮锡→导线包扎→线路检查及绝缘摇测(二)、施工准备1、施工前应对电缆进行详细检查,规格、型号、截面、电压等级均须符合要求,外观无扭曲、坏损等现象。
2、电缆敷设前进行绝缘摇测或耐压试验,试验标准符合国家和济南供电部门有关规定。
敷设前仍需用摇表测量绝缘电阻是否合格。
摇测完毕,应将芯线对地放电。
电缆测试完毕,电缆端部应用橡皮包布密封后再用绝缘胶布包好。
3、放电缆机具的安装:采用机械放电缆时,应将机械安装在适当位置,并将钢丝绳和滑轮安装好。
人力放电缆时将滚轮提前安装好。
在桥架上多根电缆敷设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事先将电缆的排列用表或图的方式画出来,以防电缆交叉和混乱。
4、电缆的搬运及支架架设电缆短距离搬运,一般采用滚动电缆轴的方法。
滚动时应按电缆轴上箭头指示方向滚动。
如无箭头时,可按电缆缠绕方向滚动,切不可反缠绕方向滚动,以免电缆松弛。
电缆支架的架设地点的选择,以敷设方便为原则,一般应在电缆起止点附近为宜。
架设时,应注意电缆轴的转动方向,电缆引出端应在电缆轴的上方。
电缆沿桥架敷设时,应单层敷设,排列整齐,不得有交叉。
拐弯处应以最大截面电缆允许弯曲半径为准。
电缆严禁绞拧、护层断裂和表面严重划伤。
截面积大的电缆放在下层,电缆跨越建筑物变形缝处,应留有伸缩余量。
建筑工程电气安装工程管线敷设施工方法要点
![建筑工程电气安装工程管线敷设施工方法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bce5675d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9c.png)
建筑工程电气安装工程管线敷设施工方法要点1、电气管线预埋施工导线穿管暗敷时,应尽量减少转弯,不宜穿过设备基础。
穿过建筑物基础时,应加保护。
预埋电线管要留出丝扣,并套上管塞保护,埋在混凝土楼板内管线,接口可采用套管,严禁采用对口焊接。
穿过建筑物伸缩逢时,应按规范要求加补偿装置。
电线管预埋,直线长度超过15米时,必需加接线盒。
10米以上有1个弯,有2个弯位之后的必需加接线盒。
所有预埋线必需位置正确:经核对,与其它管线不应有碰头现象,特别要复核土建结构,了解砖样厚度,以免露出墙外。
管线预埋在墙、混凝土内的钢管需离表面净距不少于15mm,混凝土内平行电线管间距要大于25mm。
已预埋电线管的设备、基础、柱、模板上应设标志,并有基准线,方便折模后清理检查,对所有灯具、开关箱、插座预埋高度必需符合设计图纸的统一规定。
预埋电线管应连接紧密,无渗水现象。
所有管口、线盒应采取妥当的密封措施,防止水泥浆渗入造成堵塞。
所有管线煨弯,采用手动弯管机,弯曲半径不少于管外径6~7倍,电缆管为10倍。
表面不能有折、皱不平和弯曲现象。
切割后管必须打磨,并涂防腐油。
2、明敷管线敷设及穿配线明敷管线安装排列要整齐,金属管壁应光滑、完整、清洁、线管必须采用丝扣连接,在管接头两端应焊接跨接地线,吊架及沿墙敷设的电线管码固定牢固,间距均匀。
电气管路与水管或交叉敷设时,应在水管上面相互净距不小于0.2米,管路通过伸缩缝或沉降缝时,应加补偿装置。
天花棚内布线必须采用金属管或阻燃PVC管敷设,引至灯具部份需用金属软管接头与线盒固定,软管长度垂直不超过0.8米,水平敷设不超过1米,装在天花板内的筒灯,引出线接头不得外露,必须在筒灯上部线盒内密封,不得在天花内装设开关镇流器。
金属配线工程管子接入线盒必须采用锁紧螺母,管线直线长度15米或10米一个90°弯,有两个弯位之后,中间应设分线盒或接线盒。
电气管线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电缆管不小于10倍,管口要打成喇叭型,管口边缘锉光滑;电缆穿管完毕,管口采用防火填料密封处理。
建筑电气第5章 配电线路的敷设
![建筑电气第5章 配电线路的敷设](https://img.taocdn.com/s3/m/192f8e4983c4bb4cf7ecd1f9.png)
2)护套绝缘导线至地面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5-1所示的规定。
3)当导线垂直敷设时,距地面低于1.8m段的导线,应用导管保护
表5-1 护套绝缘导线至地面的最小距离(单位:m)
布线方式
最小距离
屋内
2.5
水平敷设
屋外
2.7
屋内
1.8
处置敷设
屋外
2.7
5.2.6 穿线管径的选择
表5-3 BXF、BLXF型绝缘导线及相应的最小管径
5.3 电缆布线
5.3.1 5.3.2 5.3.3 5.3.4 5.3.5 5.3.6 5.3.7
采用与最高标称电压回路绝缘相同的绝缘。
5.1配电线路敷设的一般规定
5.防火封堵
电缆敷设的防火封堵,应符合下列规定: 1)布线系统通过底板、墙壁、屋顶、顶棚、隔墙等建筑构件
时,其孔隙应按等同建筑构件耐火等级的规定封堵。 2)电缆敷设采用的导管和槽盒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GB/T 19215.1—2003《电气安装用电栏槽管系统 第1部 分:通用要求》、GB/T 19215.2—2003《电气安装用电缆 槽管系统 第2部分:特殊要求 第1节:用于安装在墙上或 天花板上的电缆槽管系统》和GB/T 20041.1—2005《电 气安装用导管系统 第1部分:通用要求》规定的耐燃试验 要求,当导管和槽盒内部截面积等于大于710mm2时,应从 内部封堵。 3)电缆防火封堵的材料,应按耐火等级要求,采用防火胶泥、 耐火隔板、填料阻火包或防火帽。 4)电缆防火封堵的结构,应满足按等效工程条件下标准试验的 耐火极限。
4)导线与接地导体及不发热的管道紧贴交叉时,应用绝 缘管保护;敷设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应用钢管保护。
第11章电气照明
![第11章电气照明](https://img.taocdn.com/s3/m/309b50080722192e4536f6b9.png)
第11章 电气照明 11.3 照明供电线路的布置
照明供电系统示意图: 画法:单线画法加若干短斜线,再加上相应的电气符号,
表示进户线、总配电箱、干线、分配电箱的配置状况及其 连接方式(其中短斜线也可以用一根短斜线加数字来表 示)。 例图:如下图所示可见,进户线将电能引入总配电箱,又 从中分出两条干线,分别接入两分配电箱,再引出若干支 线,接至电灯、插座等负载。
第11章 电气照明 11.4 室内照明线路的敷设
室内照明线路的敷设方式通常分为:明线敷设和暗线 敷设两种。 一、明线敷设
所谓明线敷设,就是将导线沿建筑物的墙面、顶棚、 桁架(三角形构架)等外表敷设(导线裸露在外)。 优点:工程造价低、施工简便、容易维修; 缺点:易受腐蚀和机械损伤,欠美观。
第11章 电气照明 11.3 照明供电线路的布置
2.干线的布置 有以下三种方式(注意:这里讨论的是照明线路干线布置): 放射式:若需要提高照明供电的可靠性,可采用该类方式
布置; 树干式:若为减少材料和设备、控制工程造价,可采用该
方式; 混合式:若要同时考虑上述两方面因素,可采用该方式。
第11章 电气照明 11.3 照明供电线路的布置
一、照明供电系统 电源:一般建筑物的电气照明供电,通常采用380/220V三 相四线制供电系统,即:由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引出三根相 线(L1、L2、L3)和一根中线(N)作为电源。其优点是: 可同时提供两种电源电压。对于动力负载可使用380V的线 电压,对于照明负载可使用220V的相电压。 照明供电系统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进户线
第5章建筑电气室内线路敷设-
![第5章建筑电气室内线路敷设-](https://img.taocdn.com/s3/m/ecfbfa7bc850ad02de804189.png)
(1)当线路暗敷时,电线保护管宜沿最近的路线敷设,并 应减少弯曲。埋入建筑物、建筑物内的电线保护管,与建筑物、 建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5mm。
(2)敷设在钢筋混凝土现制楼板内的电线管外径不宜超过 板厚的1/3。
(3)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的电线保护管,管口及其各连 接处应密封。
(4)电线保护管不宜穿过设备或建筑物、建筑物的基础; 当必须穿过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3)配线时应尽量避免导线有接头,由于导线接头漏电 可引发各种事故。接头应采用压接和焊接。导线连接和分支处 不应受到机械力的作用。穿在管内的导线,在任何情况下都不 能有接头。必要时应尽可能把接头放在接线盒或灯头盒内。
2019/10/26
第8页
建筑电气
第5章 建筑电气室内线路敷设
(4)当导线穿过楼板时,应设钢管或塑料管加以保护,管 子长度应从离楼板面2m高处,到楼板下出口处为止。
第1页
建筑电气
第5章 建筑电气室内线路敷设
第5章 建筑电气室内线路敷设
5.1 室内低压导线的敷设 5.2 电缆、封闭式母线的敷设
2019/10/26
第2页
建筑电气
第5章 建筑电气室内线路敷设
5.1 室内低压导线的敷设
一.室内布线的一般要求及规定
1. 室内布线的一般规定
2. 室内电气线路与其他管道的最小距离
建筑电气
第5章 建筑电气室内线路敷设
第5章 建筑电气室内线路敷设
内容提要:
建筑电气的室内线路敷设是建筑工程的实施阶 段。
本章主要介绍建筑供配电系统室内线路敷设的 特点和有关规定。
重点讲授线槽布线、护套线、竖井布线和封闭 式母线,特别是各种管材穿线布线及电缆布线的方 法和基本工艺要求。
建筑水电工程中的电气线路布线规范要求
![建筑水电工程中的电气线路布线规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965ed82b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a9.png)
建筑水电工程中的电气线路布线规范要求电气线路布线是建筑水电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和电源系统的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建筑水电工程中电气线路布线的规范要求。
一、线路规划与布局1. 导线选择:根据电路负荷和电流大小,选择合适的导线截面积。
一般情况下,房屋用电建议采用2.5平方毫米铜芯线。
2. 线路布置:布线应充分考虑到安全、美观和实用性。
常见的线路布置方式有明装、暗装和插座盒子等。
3. 线路走向:线路应尽量沿墙面或屋顶板铺设,避免穿越门窗、阳台和厨房等易潮湿位置。
二、插座与开关布局1. 插座布局:按照不同功能区域的用电需求,合理布置插座。
例如,客厅、卧室和厨房等不同区域的插座数量和位置不同。
2. 插座高度:一般插座的安装高度为300-400毫米,考虑到特殊需求,厨房工作台上的插座高度可以更低。
3. 开关布局:开关应布置在进出口附近、床头或与照明设备配合等方便的位置,以方便使用。
三、回路的划分与保护1. 回路划分:根据功能和负荷的不同,将线路划分为照明回路、插座回路、空调回路等,以避免发生故障时整个建筑物停电。
2. 保护装置:每个回路都应配置相应的过载保护及短路保护装置,确保在故障时及时切断电源,避免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
四、接地保护措施1. 设备接地:所有用电设备都需要接地,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欧姆。
并使用专用的接地线并连接到接地电网上。
2. 保护接地:为了保护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建筑物应配置合适的接地保护措施,如漏电保护器等。
五、标志与标识1. 线路标志:在线路及设备上设置合适的标识,以便于维修和使用时的辨识。
2. 安全标识:在建筑物内设置合适的安全警示标识,提醒人们注意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
六、验收检测1. 施工验收:建筑水电工程完成后,应进行电气线路的验收检测,确保线路布线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2. 定期检测:定期对建筑物的电气线路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修复,以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建筑物的安全。
电气线路安全敷设要求
![电气线路安全敷设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04ab85de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f8.png)
电气线路敷设要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10.1.10消防配电线路应满足火灾时连续供电的需要,其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明敷时(包括敷设在吊顶内),应穿金属导管或采用封闭式金属槽盒保护,金属导管或封闭式金属槽盒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一般可采取包覆防火材料或涂刷防火涂料):当采用阻燃或耐火电缆并敷设在电缆井、沟内时,可不穿金属导管或采用封闭式金属槽盒保护;当采用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时,可直接明敷。
2暗敷时,应穿管并应敷设在不燃性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
3消防配电线路宜与其他配电线路分开敷设在不同的电缆井、沟内;确有困难需敷设在同一电缆井、沟内时,应分别布置在电缆井、沟的两侧,且消防配电线路应采用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
“消防用电”包括消防控制室照明、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烟排烟设施、火灾探测与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或装置、疏散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和电动的防火门窗、卷帘、阀门等设施、设备在正常和应急情况下的用电。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11.2.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应采用金属管、可挠(金属)电气导管、Bl级以上的钢性塑料管或封闭式线槽保护。
11.2.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供电线路、消防联动控制线路应采用耐火铜芯电线电缆,报警总线、消防应急广播和消防专用电话等传输线路应采用阻燃或阻燃耐火电线电缆。
11.2.3线路暗敷设时,应采用金属管、可挠(金属)电气导管或Bl级以上的刚性塑料管保护,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的结构层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30mm;线路明敷设时,应采用金属管、可挠(金属)电气导管或金属封闭线槽保护。
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可直接明敷。
11.2.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用的电缆竖井,宜与电力、照明用的低压配电线路电缆竖井分别设置。
受条件限制必须合用时.,应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用的电缆和电力、照明用的低压配电线路电缆分别布置在竖井的两侧。
11.2.5不同电压等级的线缆不应穿入同一根保护管内,当合用同一线槽时,线槽内应有隔板分隔。
-建筑(室内)电气电线管敷设技术交底
![-建筑(室内)电气电线管敷设技术交底](https://img.taocdn.com/s3/m/bd73e2f480eb6294dd886c8c.png)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室内)电线管敷设技术交底1、电气管线(预埋)敷设1)管线布置整齐,严禁两根以上管道在同一处重叠敷设,且严禁敷设在钢筋保护层,局部管线多的地方,应请土建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2)电线管与接线盒连接处应设锁口,电线管转弯半径要大,半径小了影响穿线施工,应避免造成后续楼板开槽,影响楼板结构安全;3)电线管、开关、插座和灯头盒等材料应使用合同约定的品牌,管壁厚度,管材柔韧度符合规范要求;4)电线管口要及时封堵,线管绑扎固定可靠,做好成品保护。
5)不得随意用手工开槽,尽量避免横向开槽,管槽不宜开太深,深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否则影响墙面结构安全;6)电线管必须在墙面粉刷前疏通到位,如有管道堵塞,需及时修补,严禁墙面粉刷后开槽;7)电线管在墙面敷设排列整齐,间距均匀并符合规范要求,管线敷设集中的墙面,特别是配电箱进出口,必须在墙面粉刷时用纤维网加固或采取其他防开裂措施。
2、开关、插座预埋,箱体预埋1)开关、插座盒预埋时要仔细核对施工图,尽量一次性预埋到位;2)水平标高必须按土建水平标高控制线统一控制,并符合设计要求,竖向标高必须根据土建墙面粉刷灰饼厚度进行控制,特别是预埋偏位的情况下,在墙面粉刷前必须一次性调整到位;3)开关、插座盒与电线管连接必须做锁口,不得随意在开关、插座盒开孔,同时做好成品保护,通常的成品保护措施有在盒体里填塞泡沫块,待墙面粉刷完成后,将泡沫块取出,这样保持盒体干净清洁;4)配电箱与线管连接必须做锁口,不得随意在箱体采用切割机开孔,箱体应采用液压开孔器开孔,孔洞整齐,洞口大小与管径相匹配,箱体接地可靠;5)各种暗敷箱体四周和背后必须用细石砼灌实,背后挂钢丝网,用1:2水泥砂浆抹平,做好成品保护,保持箱体内清洁干净;6)宽度大于300mm的配电箱、弱电箱、消火栓箱顶部必须设置过梁,安装高度符合设计要求;7)箱体暗敷的进出线管待墙面粉刷完成后做好标识,以防二次装修打破管线。
3 、顶板内电线管(吊卡)敷设安装1)吊顶内各种管线应有一个总体规划,水、电、风管道应统一考虑,综合布局。
建筑电气图纸中敷设方式
![建筑电气图纸中敷设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942fc24816fc700abb68fc65.png)
建筑电气图纸中敷设方式以下是我收集的电气设计施工图中常用线路敷设方式:SR:沿钢线槽敷设BE:沿屋架或跨屋架敷设CLE:沿柱或跨柱敷设WE:沿墙面敷设CE:沿天棚面或顶棚面敷设ACE:在能进入人的吊顶内敷设BC:暗敷设在梁内CLC:暗敷设在柱内WC:暗敷设在墙内CC:暗敷设在顶棚内ACC:暗敷设在不能进入的顶棚内FC:暗敷设在地面内SCE:吊顶内敷设,要穿金属管一,导线穿管表示SC-焊接钢管MT-电线管PC-PVC塑料硬管FPC-阻燃塑料硬管CT-桥架MR-金属线槽M-钢索CP-金属软管PR-塑料线槽RC-镀锌钢管二,导线敷设方式的表示DB-直埋TC-电缆沟BC-暗敷在梁内CLC-暗敷在柱内WC-暗敷在墙内CE-沿天棚顶敷设CC-暗敷在天棚顶内SCE-吊顶内敷设F-地板及地坪下SR-沿钢索BE-沿屋架,梁WE-沿墙明敷三,灯具安装方式的表示CS-链吊DS-管吊W-墙壁安装C-吸顶R-嵌入S-支架CL-柱上沿钢线槽:SR沿屋架或跨屋架:BE沿柱或跨柱:CLE穿焊接钢管敷设:SC穿电线管敷设:MT穿硬塑料管敷设:PC穿阻燃半硬聚氯乙烯管敷设:FPC电缆桥架敷设:CT金属线槽敷设:MR塑料线槽敷设:PR用钢索敷设:M穿聚氯乙烯塑料波纹电线管敷设:KPC 穿金属软管敷设:CP直接埋设:DB电缆沟敷设:TC导线敷设部位的标注沿或跨梁(屋架)敷设:AB暗敷在梁内:BC沿或跨柱敷设:AC暗敷设在柱内:CLC沿墙面敷设:WS暗敷设在墙内:WC沿天棚或顶板面敷设:CE暗敷设在屋面或顶板内:CC吊顶内敷设:SCE地板或地面下敷设:FC。
建筑电气线路敷设规范与安全要求
![建筑电气线路敷设规范与安全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400573ba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3d.png)
建筑电气线路敷设规范与安全要求建筑电气线路的敷设是建筑安装中的重要环节,其规范与安全要求对于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规范选择、线路敷设、安全要求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规范选择建筑电气线路敷设需要依据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线路敷设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在选择规范时,应优先考虑国家、行业标准,如《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电气装置标准》等。
同时,还需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地方标准和工程要求,综合考虑各项因素进行选择。
二、线路敷设1. 线路布局线路布局应合理规划,确保线路的路径明确,不与其他管线交叉,避免走廊、通道等公共区域敷设线路。
线路应尽量直线布置,避免过长的弯曲造成电气线路损耗。
2. 导线选择导线的选择应符合规范要求,并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其负荷能力、耐热性能、耐腐蚀性能等,并注意导线的标识。
3. 线缆敷设线缆的敷设应保持良好的弯曲半径,避免对其造成压力。
在穿过墙壁或地面时,应采用预埋管道,避免对线缆的损坏。
4. 终端设备配置线路的终端设备配置应符合规范要求,各项连接必须牢固可靠,避免接触不良引发火灾或漏电事故。
5. 防护装置应用在线路敷设过程中,根据需要应配置合适的防护装置,如过载保护器、漏电保护器等,以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三、安全要求1. 施工前的安全措施进行电气线路敷设之前,必须制定施工方案并落实好施工前的安全检查和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员、设备和环境的安全。
2.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施工过程中应进行专人值守,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禁止违规操作和乱接乱拉线路,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3. 完工后的验收与试运行电气线路敷设完工后,应进行验收与试运行工作,确保线路连接良好,设备运行正常,消除安全隐患。
4. 定期检查和维护已经投入使用的电气线路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如发现线路老化、接触不良等问题,应及时处理,避免事故发生。
结语建筑电气线路敷设的规范和安全要求对于保障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员安全至关重要。
线路敷设
![线路敷设](https://img.taocdn.com/s3/m/d795db0790c69ec3d5bb752f.png)
室内配线安全室内配线是指建筑物内部(包括与建筑物相关联的外部位)电气线路敷设。
有明配线和暗配线两种。
敷设方式有瓷(塑)、夹板配线、绝缘子(柱)配线、钢(塑料)管配线、铝片卡(或线夹)配线、钢索配线等。
其中用得最多的是钢(塑料)管配线和铝片卡(或线夹)配线。
一、室内配线的基本要求1.使用的导线其额定电压应大于线路的工作电压。
2.配线线路中应尽量避免接头,很多事故都是由于导线连接不良、接头质量不好而引起。
穿在管内敷设的导线不准有接头。
3.明配线在敷设时要保持水平和垂直(横平竖直)。
导线与地面的最小距离应符合下表中的规定,否则应穿管保护,以防机械损伤。
绝缘电线至地面的最小距离4.导线穿越楼板时,应将导线穿入钢管或硬塑料管内保护,保护管上端口距地面不应小于1. 8 m,下端口到楼板下为止。
5.导线穿墙时,也应加装保护管(瓷管、塑料管、钢管等),保护管的两端出线口伸出墙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0mm。
6.导线相互交叉时,为避免相互碰线,在每根导线上应加套绝缘管保护,并将套管牢靠地固定。
7.在与建筑物相关联的室外部位配线时,绝缘导线至建筑物的间距不应小于下表中所列的数值。
绝缘电线至建筑物的最小间距8.采用绝缘子或瓷柱配线的绝缘导线最小间距离见下表。
室内外布线的绝缘电线最小间距9.室内明配线敷设时,必须与煤气管道、热水管道等各种管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二、塑料护套线配线安全要求塑料护套线是一种具有塑料保护层的双芯或多芯绝缘导线,具有防潮、耐酸和耐腐蚀等性能。
可以直接敷设在空心楼板、墙壁以及建筑物表面,用铝片卡或线夹固定。
塑料护套线敷设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下:1.塑料护套线不得直接埋入抹灰层内暗配敷设及不得在室外露天场所直接明配敷设。
2.塑料护套线明配敷设时,导线应平直,紧贴在建筑物的敷设面上,不应有松弛、扭绞和曲折现象;弯曲时不应损伤护套和芯线的绝缘层,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导线护套宽度的3倍。
3.固定塑料护套线的线卡之间的距离一般为150~200 mm;线卡距接线盒、灯具、开关、插座等50~100 mm处应增加一个固定点。
电气工程中的线路布置规范要求
![电气工程中的线路布置规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cef6f840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47.png)
电气工程中的线路布置规范要求电气工程中的线路布置是指在建筑物内或工业设备中,按照规定的要求,将电气线路布置到合适的位置,保证电力传输的安全与可靠性。
线路布置规范要求的合理执行,对于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与维护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电气工程中线路布置的一些规范要求。
1. 安全距离在线路布置中,安全距离的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安全距离是指线路之间或线路与其他设备之间必须保持的最小间距,以防止发生触电、短路或其他安全事故。
不同的电压等级和环境条件下,安全距离的要求也不同。
根据国家标准,对于一般的低压线路,其水平安全距离一般为300mm,垂直安全距离一般为500mm。
2. 导线通道为确保线路的正常运行与维护,需要保证线路具备良好的通道。
导线通道通常采用电缆桥架、槽道或地沟等形式。
在线路布置中,需要考虑导线通道的宽度、高度以及通道内的导线排列方式。
通道的宽度应根据导线数量和规格,以及维护人员的操作需要进行合理确定。
通道的高度则应根据导线的敷设方式和维护需求进行合理设置。
3. 导线弯曲半径导线布置中的弯曲半径也是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之一。
过小的弯曲半径会对导线产生额外的损耗和安全隐患。
一般情况下,低压电力线路弯曲半径的要求为导线直径的10倍以上,中压线路为15倍以上。
若在布置过程中,导线需要经过较小半径的弯曲,应使用弹性导线或采取合适的接头方式,以确保线路的正常运行。
4. 导线标识为了便于维护与管理,线路布置中需要对导线进行标识。
导线标识通常采用颜色、数字或文字等方式进行。
根据国家标准,常用的导线颜色标识如下:蓝色表示中性线,红色和黄绿色分别表示相位线和地线。
通过明确的标识,可以减少误操作和维护时间。
5. 环境要求在特殊环境下,对线路布置也有一些特别的要求。
例如在潮湿环境中,特别容易导致绝缘材料老化和线路短路等问题,因此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使用防潮防霉材料、加装防护罩等。
在易燃易爆的环境中,线路布置需要符合防爆要求,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和防爆型导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照明配电线路
(3)塑料护套线配线
塑料护套线具有双层塑料保护层,即线芯绝缘为内
层,外面再统包一层塑料绝缘护套,常用有BVV型、 BLVV型、BVVB型和BLVVB型。塑料护套线配线主要 用于住宅及办公等建筑室内电气照明等明敷线路,用铝 皮线卡(钢精轧头)或塑料钢钉线卡将导线直接固定于墙 壁、顶棚或建筑物构件的表面。但应避开烟道和其他发 热表面,与各种管道相遇时,应加保护管保护且绕行, 与其他管道间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规范规定。
二、 照明配电线路
③BLVV,BVV:塑料绝缘塑料护套铝芯、铜芯电线。 ④BLXF,BXF,BLXY,BXY:橡皮绝缘、氯丁橡胶护套或聚 氯乙烯护套铝芯、铜芯电线。 ⑤VLV,VV: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铝芯、铜芯电力电 缆,又称全塑电缆。 ⑥YJLV,YJV:交联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铝芯、铜芯 电力电缆。 ⑦V,XV:橡皮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铝芯、铜芯电力电缆。
主要内容
1 2 3 4 导线的连接 照明配电线路 室内配线 导线的敷设
一、 导线的连接
1.工具器材 螺丝刀、电工刀、剥线钳、尖嘴钳、电烙铁、松香、焊锡、 单股铜线、多股铜线、电工胶布。 2.训练内容及步骤 1)剥削导线绝缘层 2)进行导线直线连接和T型连接 (如下图所示) 3)绝缘层的恢复 4)检验
所谓暗敷设,就是将导线穿于管子、线槽等保护体内,敷设于墙 壁、顶棚、地坪及楼板等内部或在混凝土板孔内敷设等。
二、 照明配电线路
常用配线方法有:瓷瓶配线、管子配线、线槽配线、塑料护套配线、 钢索配线等。 (1) 管子配线
绝缘导线穿入保护管内敷设,称为管子配线。这种配线 方法安全,可避免腐蚀气体的侵蚀和遭受机械损伤,更换导 线方便。因此,此种配线方法是目前采用最广泛的一种。管 子配线工程的施工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即配管(管子敷设) 和穿线。
二、 照明配电线路
4.钢索敷线
钢索配线就是在建筑物两端墙壁上或柱、梁之间架
设一根用花篮螺栓拉紧的钢索,再将导线和灯具敷设悬 挂在钢索上的配线方式。 导线在钢索上敷设可以采用管子配线、鼓形瓷瓶配 线和塑料护套线配线等,与前面不同的是增加了钢索的 架设。 在一般工业厂房或高大场所内,当屋架较高,跨度 较大,而又要求灯具安装高度较低时,照明线路可采用 钢索配线。
二、 照明配电线路
(2)线槽配线
线槽配线就是先将线槽固定在建筑物上,然后再将
导线敷设在线槽中的配线方式,它由槽底、槽盖、及附 件组成。线槽分金属线槽和塑料线槽两种类型。金属线 槽多由厚度为0.4~1.5mm的钢板制成,一般适用于正常 环境(干燥和不易受机械损伤)的室内场所明敷设。其中 具有槽盖的封闭式金属线槽,具有与金属管相当的耐火 性能,可用在建筑物顶棚内敷设。
二、 照明配电线路
2.照明配电线路的敷设 照明线路按其敷设方式可以分为明敷设和暗敷设两种。 所谓明敷设,就是将绝缘导线直接或穿于管子、线槽等保护体内,
敷设于墙壁、顶棚的表面及桁架、支架等处。明敷有几种方法:瓷珠、 瓷夹、瓷瓶(绝缘子)明敷;塑料卡、铝卡、金属卡明敷;导线穿塑料 管、钢管明敷;导线通过塑料线槽、金属线槽明敷等。
一、 导线的连接
a.单股铜芯线与多股铜芯线的分支连接
一、 导线的连接
b.单股铜芯线直接连接
一、 导线的连接
3.导线的连接 对导线连接的基本要求 (1) 接触紧密,接头电阻小,稳定性好。与同长度同截面积导线的电阻 比应不大于1。 (2) 接头的机械强度应不小于导线机械强度的80%。 (3) 耐腐蚀。对于铝与铝连接,如采用熔焊法,主要防止残余熔剂或熔 渣的化学腐蚀。对于铝与铜连接,主要防止电化腐蚀。在接头前后, 要采取措施,避免这类腐蚀的存在。 (4) 接头的绝缘层强度应与导线的绝缘强度一样
一、 导线的连接
4.线头与螺钉平压式接线桩的连接
一、 导线的连接
5.导线与针孔接线柱的连接
二、 照明配电线路
1.基本概念 (1) 进户线 它是由建筑物外引至总配电箱的一段线路。 (2) 干线 它是从总配电箱到分配电箱的线路。 (3) 支线 它是由分配电箱引到各用电设备的线路。 (4) 常用导线型号 ①BBLX,BBX:棉纱编制橡皮绝缘铝芯、铜芯电线。 ②BLV,BV:塑料绝缘铝芯、铜芯电线。
(4)装设绝缘支承物、线夹或线管及开关箱、盒;
(5)敷设导线; (6)连接导线; (7)将导线出线端与电器件及设备连接; (8)检验工程是否符合设计和安装工艺要求
三、室内配线
2 .硬塑料管配线、连接 (1)硬塑料管的选用敷设电线的硬塑料管应选用热塑料管,其优 点是在常温下比较坚硬,且有较大的机械强度,而受热软化后,又 便于加工。对管壁厚度的要求是:明敷时不得小于2mm;暗敷设时 不得小于3mm。 (2)硬塑料管的连接 1)加热连接法: ①直接加热连接法。对直径为50mm及以下的塑料管可用直接加热连 接法。连接前先将管口倒角,即将连接处的外管倒内角,内管倒外 角,如2-88所示。然后将内、外管各自插接部位的接触面用汽油、 苯或二氯乙烯等溶剂洗净,待溶剂挥发完后用喷灯、电炉或其他热 源对插接段加热,加热长度为管径的1.1~1.5倍。也可将插接段浸 在130°C的热甘油或石蜡中加热至软化状态,将内管涂上粘合剂, 趁热插入外管并调到两管轴心一致时,迅速用湿布包缠,使其尽快 冷却硬化。
三、室内配线
②模具胀管法。对直径为65mm及以上的硬塑料管的连接,可用模具胀 管法。先仍按照直接加热连接法对接头部分进行倒角、清除油垢后并 加热,等塑料管软化后,将以加热的金属模具趁热插入外管接头部,
三、室内配线
1. 室内配线的工序 (1) 首先熟悉设计施工图,做好预留预埋工作(其主要内容有:电 源引入方式的预备预埋位置;电源引入配电箱的路径;垂直引上、引 下以及水平穿越梁、柱、墙等的位置和预埋保护管); (2) 按设计施工图确定灯具、插座、开关、配电箱及电气设备的准 确位置,并沿建筑物确定导线敷设的路径; (3)在土建粉刷前,将配线中所有的固定点打好眼孔,将预埋件埋 齐,并检查有无遗漏和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