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汞污染控制对策的思考

合集下载

汞污染的治理

汞污染的治理

2.1燃烧脱汞技术大气汞污染处理技术主要在燃煤技术中汞的去除研究比较多。

从目前汞的控制排放技术研究来看,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燃烧前脱汞、燃烧中脱汞和燃烧后脱汞。

其中以燃烧后脱汞技术的研究最为广泛。

燃烧前脱汞是一种新的污染防治战略,它的主要手段是通过浮选法除去原煤中的部分汞,阻止汞进入燃烧过程。

它是一种物理清洗技术,是建立在煤粉中有机物质与无机物质的密度不同及它们的有机亲和性不同的基础上。

一般说来,汞与其他矿物质类似,主要存在于无机物质中。

在洗选时汞会大量富集在浮选废渣中,从而起到了除去煤中汞的作用。

目前,有关燃烧过程中脱除汞的研究很少。

燃烧中脱汞研究较少,主要通过改进反应釜和控制合适的燃烧温度使汞形成易于捕集的形态。

燃烧后脱汞主要是通过改进现有的污染控制设备的操作来实现排放,主要包括飞灰再注入、活性炭吸附剂注入、钙吸附剂注入等。

飞灰对汞的吸附主要通过以下途径: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化学反应以及三者的结合。

燃煤产生的飞灰能吸附烟气中的汞,飞灰是影响烟气中汞的形态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常添加活性炭会提高飞灰中的碳含量。

尽管目前学术界一致认为飞灰颗粒能捕捉气相汞,但对飞灰吸附汞的机理并没有很好的熟悉。

活性炭对汞、砷、硒的吸附是一个多元化的过程,它包括吸附、凝聚、扩散以及化学反应等过程,与吸附剂本身的物理性质、温度、烟气气体成分、停留时间、烟气中痕量元素浓度、活性炭与痕量元素的比例等因素有关。

活性炭对汞的捕捉率与活性炭喷入速率成正比,烟气中的SO2和NOX对活性炭捕捉汞的影响,SO2浓度增加时,活性炭对两种形态的汞捕捉效率都会降低,而NOX会降低活性炭对单质汞的捕捉率。

吸附温度为25℃时纯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最大,150℃时注硫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比纯活性炭大大增强了。

此外,烟气中汞去除还与炭汞比例有关。

姜平[9]等人2004年冬季在贵州地区对大气中气态元素汞进行了大范围的流动监测调查,重点监测电厂分布地区及东部汞采冶加工地区,实测采用石灰-石膏法脱硫电厂的燃煤汞平衡,评价了汞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燃煤中的汞大约20%留在灰渣中,石灰-石膏脱去约20%,约59%的汞通过烟气排放到空气中,说明采用石灰-石膏法进行烟气脱硫对除汞有较明显效果。

我国汞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基本思路

我国汞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基本思路
• 水污染控制领域:提出了针对五大湖系统的水质标准,建 立了水体中汞污染物分析测试程序,制定了甲基汞水环境 标准。
• 废物和产品领域:颁布了危险废物鉴别条例(40CFR第 261部分)、通用废物条例(40CFR第273部分)、土地批 准和土地处理限制规定(40CFR第268部分)、固体废物 焚烧规则(40 CFR第129部分)、含汞资源回收和保护法 案的汞测试方法(7470A—7474)等。
• 从受控地区的地域范围上看,国际和区域协议覆盖的地域范 围正在扩大。原来的国际协议覆盖的地域范围主要集中在北 美和欧洲,此后逐步向全球扩展。
• 从控制目标的角度看,国际和区域协议越来越重视汞污染对 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损害,并研究减少损害的策略。
• 从控制对象的角度看,从针对点源进行控制到生命周期全过 程管理。
二、我国汞污染防治需求分析
• 我国是汞的生产和使用大国,2007年全国汞产量为798吨,占 世界汞产量的53.1%,居全球首位。
• 年用汞量在1200~1500吨左右,占全球总需求量的30~40%, 居全球首位。
• 我国几乎存在UNEP《汞排放定量定性估算工具包》中所有的 11大类59小类排放源。
等方面的知识
一、国际汞污染防治管理概况
美国汞污染防治管理概况
• 法律法规体系方面,通过立法加强对汞排放、汞使用和暴 露、汞污染管理和控制。
• 已建立的法律:《清洁水法案》、《清洁大气法案和资源 保存法案》、《安全饮用水法案》、《资源保护和恢复法 案(RCRA)》等。
• 汞污染控制专项法规:如《含汞和可充电电池管理法案》、 美国总统布什于2008年签署的禁止汞出口法令,拟从2013 年起禁止出口汞,以防止这种神经毒性物质向环境释放, 确保其安全储存。

国内汞污染现状及其管理对策

国内汞污染现状及其管理对策

国内汞污染现状及其管理对策田菲1,2吴圣姬2谢正苗2#(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18;2.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浙江杭州310018)摘要汞污染对环境、人体和经济都造成了严重影响。

中国是汞消费大国,面临严峻的汞污染形势。

分析了涉汞行业以及燃煤行业引起的汞污染状况,评述了中国当前在开展汞污染防治中的成果以及不足。

针对不足,指出从加强相关信息的监测、减少汞的使用和合理循环利用、尽快建立汞污染源排放标准和做好宣传教育4个方面来建立完善的汞管理体系。

关键词汞污染中国防治管理The present status of mercury pollution and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 in China Tian Fei1,2, Wu Shengji2, Xie Zhengmiao2(1.College of Management,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2.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Abstract:Mercury pollution has a serious impact on environment, human health and economy. China consumes a large quantity of mercury for various purposes, so it facing severe problem of mercury pollution. The pollution status caused by mercury-related industries and coal industry was reviewed. The efforts and inadequacies in the current mercury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ere assessed. Focused on these inadequacies, four advices were given to perfect mercury management system, including strengthening data-monitoring of mercury, reducing mercury utilization and rationally recycling mercury-containing wastes, establishing discharge standards for mercury sources as soon as possible.Keywords:mercury pollution; China;prevention and control;management汞是生物体非必需元素,即使在低剂量下也会对生物体产生毒害作用。

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

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

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汞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它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具有严重的危害。

因此,汞污染治理成为当前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了有效治理汞污染,我们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和控制汞的排放,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

监测是治理汞污染的基础,只有了解汞的排放情况和汞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理方案。

因此,应当加强对汞排放源的监测,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实时监测汞的排放情况和环境中汞的含量,为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需要加强汞污染源的管控。

汞主要来自于燃煤、焚烧废弃物、金属冶炼等工业过程,因此,应当加强对这些汞排放源的管控。

采用先进的汞排放控制技术,减少汞的排放。

对于已经排放的汞,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防止其进入大气、水体和土壤,造成二次污染。

另外,应当加强汞废物的处理和处置。

汞废物是汞污染的重要来源,对于汞废物的处理和处置,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采取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法,防止汞废物对环境造成污染。

此外,加强对汞污染环境的修复工作也是治理汞污染的重要环节。

针对已经受到汞污染的土壤、水体等环境,应当采取有效的修复措施,清除汞污染物,恢复环境的功能,减少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最后,加强汞污染治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社会公众对汞污染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治理汞污染的良好氛围。

综上所述,治理汞污染需要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加强汞污染源的管控,处理和处置汞废物,加强汞污染环境的修复工作,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

只有全面落实这些措施,才能有效治理汞污染,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希望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共同努力,为治理汞污染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城市汞污染及防治对策.

中国城市汞污染及防治对策.

生态环境 2004, 13(3): 410-413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E-mail: editor@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71100)作者简介:张 磊(1976-),女,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污染物环境过程及其控制研究。

中国城市汞污染及防治对策张 磊1, 2,王起超1,李志博3,邵志国1, 2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 长春 130012;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39;3.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08摘要:简要综述了当前中国城市的汞污染状况。

中国许多工业城市大气中的汞含量是纽约市大气中汞含量的数倍,甚至上百倍,在采暖期城市大气的汞污染更加严重;城市土壤中的汞含量是土壤环境背景值的数倍;河流的城市河段河水中汞质量浓度普遍很高,水质多在Ⅲ~Ⅴ类;城市中的植物均有不同程度地受到汞污染,其汞含量高于国外城市的植物的汞含量;城市居民膳食中鱼的汞含量很高,对城市居民的健康产生了危害;城市居民头发中的汞质量分数大多低于1 mg/kg 。

分析了我国城市中汞的来源并提出了防治城市汞污染的对策。

关键词:城市;汞;污染特征中图分类号:X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4)03-0410-04汞是一种有毒性的金属,广泛分布在岩石、土壤、大气、水和生物之中,因此各种物质均有一定的汞含量,称为自然含汞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释放出大量的汞,这些汞进入生态系统,造成生态系统的汞污染。

城市区域人口密集,人类活动集中,物质和能量流动强度大,因此面临着汞污染带来的种种环境与生态问题。

1 城市汞的污染特征1.1 城市大气中汞的污染特征城市大气中汞质量浓度,重庆为0.009~0.102 µg/m 3(平均为0.034 µg/m 3),北京为0.006~0.023 µg/m 3,拉萨为0.008 µg/m 3[1];虽然这几个城市的大气汞质量浓度范围低于国家居民区大气汞允许标准0.3 µg/m 3[2],但是同纽约布鲁克林、曼哈顿市区大气中汞质量浓度0.001~0.003 µg/m 3(1999年3月到2001年10月期间监测,摘自中国环保产业在线网址: )相比,高出数倍甚至上百倍,说明我国城市大气中普遍存在严重的汞污染。

汞的危害及其防治范文(二篇)

汞的危害及其防治范文(二篇)

汞的危害及其防治范文汞是一种常见的有毒重金属,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危害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探讨汞的危害以及相关的防治措施。

汞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汞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可忽视。

在人体内,汞容易积累并影响多个系统的功能。

长期接触高浓度汞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颤抖、智力下降、行为异常等症状。

此外,汞还会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等造成损害,导致心脏病、呼吸困难和消化不良等疾病的发生。

其次,汞对环境的影响也非常严重。

汞进入土壤和水体后会长期存在,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汞被生物体吸收后会累积在食物链的高级消费者中,造成食物链的汞污染。

这种汞污染很容易进入人类的食物中,再被人体吸收,并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此外,汞还会通过大气降水转化为有机汞,进一步扩大了其在环境中的分布范围。

针对汞的危害,采取以下几种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首先,加强汞排放监管和治理。

制定严格的汞排放标准,加强对工业企业和废弃物处理场等重点行业的监管,确保其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对于存在严重汞排放的企业,应采取强有力的治理措施,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

其次,积极开展汞污染的治理工作。

对于已经发生汞污染的区域,应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确定受污染的区域和程度。

然后,采取适当的治理措施,包括修复受污染的土壤和水体,清除受污染的废物等,以减少汞的排放和进一步的污染传播。

另外,加强汞中毒的防治和救治工作。

加强对从事与汞相关行业的工人的职业健康监测和培训,提高其对汞危害和防护知识的了解。

对于发现汞中毒病例的人员,应及时进行救治和康复,以减少其对人体健康的损害。

此外,还需推广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减少化学品的使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可以降低对汞等有毒物质的依赖,减少其排放和对环境的污染。

总之,汞的危害不可忽视,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十分严重。

为了减少汞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危害,我们需要加强汞排放监管和治理,积极开展治理工作,加强汞中毒的防治和救治工作,推广绿色环保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我国汞污染及控制现状我国汞的生产进口和使用

我国汞污染及控制现状我国汞的生产进口和使用

含汞产品 — 体温计
种类
棒式体温计:单位产品含汞量约为1.1g/支。 内标式体温计:单位产品含汞量约为1.4g/支。
产量
2002年1.28亿支;2003年1.54亿支。占体温计总 产量90%以上。
内外销比例
2002年为68.81%;2003年为58.98% 。即近60% 以上均出口,中国为生产地60.82
2014
1300.88
1754.89
from: 郝春玲 沈英娃 (2005)环境科学研究 18(4):112-115
现行管理
汞的进口进行控制。2002年开始实行进口汞的定点 加工。
涉汞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有环境保护、劳动保护等方 面的要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属于危险 废物,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我国水体的汞污染
2. 三峡水库
蓄水后库区汞的活化效应预测: 汞的活化效应将增强0.35~1.5倍, 鱼体汞含量将
是现在鱼汞含量的1.4~2.5倍; 蓄水后库区肉食性鱼类汞含量比草食性鱼类高; 库区南岸乌江下游局部水域存在鱼体汞含量超过
我国食品卫生法淡水鱼汞含量允许标准 (0.30mg/kg)的可能性。
全国涉汞产品用汞比例的38.2%,列首位; 2000年为106吨,约占所调查的五个主要涉 汞行业的10%。
存在问题(一)
多数涉汞行业的信息不清,底数不明
PVC、体温计和血压计的相关信息较为清楚; 电池行业的研究正在进行;
荧光灯和试剂,有一定的资料,但系统性、完 整性较差,信息比较零散,需要整理和分析;
压力测量仪表、电子开关等产品的涉汞信息情 况,基本属于空白。
存在问题(二)
缺乏相关规划和政策
淘汰限制不力。 除生产环节和少数产品(如 PVC)之外,对多数涉汞产品尚无限制、削减或 淘汰用汞的规划和政策。有些行业的用汞量随产 量的上扬增长很快,如PVC、荧光灯、体温计等 。

汞及其污染的探讨

汞及其污染的探讨

汞及其污染的探讨摘要:汞由于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强的毒性, 对环境及人体健康极具危害,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污染物。

本文主要对汞及汞污染的来源、危害、防治进行了概述,并提出了对汞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汞汞污染来源危害防治汞俗称“水银”,银白色重金属,是常温下唯一呈液态的重金属元素,也是环境中毒性最强的重金属元素之一,同时具有较高的蒸汽压,对环境及人体健康极具危害,它被各国政府以及UNEP、WHO 和FAO 等国际组织列为优先控制的环境污染物,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1]。

20 世纪50年代日本发生的水俣病事件,使人们充分认识到汞,尤其是甲基汞(MeHg)对人体和动物的毒害。

20世纪60~80年代,各国学者对人为污染的水生生态系统汞的循环演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MeHg 对人体毒害的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获得了MeHg 可以通过水生食物链富集放大,在高营养级生物中高度富集和MeHg能通过人体血障和脑障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危害的认识。

随着对汞在生态环境系统中危害性认识的不断深入,从20世纪60年代起,人们开始控制汞的使用量和排放量。

总体来看,在汞污染排放量降低后,多数严重工业污染区水体中鱼类或其它生物体内Hg含量水平明显下降[2],汞污染问题似乎得到了有效控制,或者说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然而,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科学家在没有人为和自然汞污染来源的北欧和北美偏远地区的大片湖泊中发现鱼体高MeHg 负荷[3,4],并证实人为排放的汞通过大气长距离迁移后的沉降是产生这一汞污染的主要原因。

由此,汞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了新一轮环境汞污染的研究热潮。

在瑞典哥德堡大学无机化学系OliverLindqvist 教授的倡议下,于1990 年在瑞典召开了首届汞全球污染物的国际学术会议,之后,这一国际学术会议每2~3 年定期召开一届。

在最近召开的几届会议上,与会人数已超过500人,足以证明国际学术界对环境汞污染研究的重视程度。

中国城市汞污染控制对策的思考

中国城市汞污染控制对策的思考

中国城市汞污染控制对策的思考汞具有持久性、生物富集性和强毒性等特性,是环境中毒性极强的重金属元素之一,也是唯一在常温常压下呈液态的金属元素。

自20世纪五十年代末日本由汞污染引起的“水俣病”被科学界认识以来,汞污染事件也在美国、中国、巴西等发生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和人为活动向大气释放大量的汞,环境汞污染不断加剧,汞已被公认为“全球性污染物”。

汞具有持久性、生物富集性和强毒性等特性,是环境中毒性极强的重金属元素之一,也是唯一在常温常压下呈液态的金属元素。

自20世纪五十年代末日本由汞污染引起的“水俣病”被科学界认识以来,汞污染事件也在美国、中国、巴西等发生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和人为活动向大气释放大量的汞,环境汞污染不断加剧,汞已被公认为“全球性污染物”。

1国内汞污染状况我国被认为是全球大气Hg排放最多的国家之一,在许多大中城市大气Hg处于较高污染水平。

研究发现,北方城市气候较寒冷,煤作为主要能源使用时间较长,能源结构较单一,导致大气Hg在冬季的浓度(采暖期)明显高于夏季(非采暖期),一般高出2~5倍。

南方城市大气Hg浓度波动较小。

大气汞的区域性差异十分显著,城区大气Hg浓度明显高于郊区,郊区高于农村。

主要因为城镇工业污染源和居民活动释放大量Hg,热岛效应也造成城区大气污染物较难扩散和稀释。

对于城镇而言,工业污染源(火电厂、水泥厂、垃圾焚烧等)和家庭居民活动(如家用燃煤、机动车辆排放等)的汞释放是造成大气汞浓度偏高的重要原因,而偏远地区的大气汞主要受区域性汞排放的影响。

2大气中汞的来源大气中汞的来源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

大气秉的自然来源主要有地壳物质的风化、火山与地热活动、森林火灾、土壤、水体释汞和植物蒸腾等。

人为汞释放源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垃圾焚烧(包括市政垃圾、医疗废物、处理厂污泥等)、金属冶炼、化工及其它用汞工业等。

在我国人为排放源中,主要有燃煤、有色金属冶炼,水泥、钢铁、荧光灯、电池生产等。

从含汞危废处理展开论我国汞污染现状及发展趋势

从含汞危废处理展开论我国汞污染现状及发展趋势

从含汞危废处理展开论我国汞污染现状及发展趋势
北极星节能环保网讯:本应从内蒙古运往贵州的近80 吨含汞危险废物废氯化汞触媒,被非法转运、部分非法倾倒在河南。

近日发生的含汞危险废物非法倾倒事件引发大家对含汞危险废物处理的关注。

燃煤电厂汞排放控制是目前国际上研究的热点,开发出有效低成本的脱汞技术迫在眉睫。

燃煤汞污染近些年来被世界公认为继燃煤硫、硝污染之后的又一大污染问题。

不管是危废处置还是大气处理,都把汞污染问题推向了环保工作的前端。

近日,北极星节能环保网有幸就汞污染问题与中国科学院北京综合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国家环境保护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陈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陈主任从含汞危废处置、我国汞污染的差异化特征、国际汞污染防治经验等多角度为我们做了详细的解析。

一、含汞危废处置:狼多肉少VS 非法倾倒
据了解,目前国内有6 家公司具有废氯化汞处置资质,6 家公司分布于贵州、新疆和宁夏,业务上处于狼多肉少的局面,而另一方面非法倾倒危险废物的情况仍存在,对于这种矛盾的现象,陈扬认为:应对含汞危险废物遵照危险废物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尽管我国颁布了危险废物的焚烧、填埋和贮存污染控制标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3 个标准还不够完善,存在一些问题,并且缺乏以综合利用及其它途径处置的相关标准和技术指导性文件。

首先,由于含汞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和标准的不完善,使得大量的含汞危险废物处于贮存状态,但是含汞危险废物贮存管理制度和贮存设施技术规范的不统一致使贮存的方式多种多样,并且贮存点分散。

这样不仅导致了重复。

环境监测中重金属污染与控制对策分析

环境监测中重金属污染与控制对策分析

环境监测中重金属污染与控制对策分析重金属是指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密度较高的金属元素,包括铅、汞、镉、铬、铜、锌、镍、银等。

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监测和控制。

首先,要加强重金属污染的监测。

监测的重点应当是重金属含量高的地区和受污染风险高的场所,如工业区、城市内部大量交通工具的通过道路等。

监测内容包括空气、水体、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以及生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等。

针对不同场所的监测,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技术,建立相关的监测机构和工作人员,加强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对于污染情况严重的区域,应该适时进行特殊的监管措施,保护当地居民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

其次,需要制定加强重金属污染控制的对策。

在环保工作中,应该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科学地控制重金属的排放,来减轻环境的污染压力。

首先要加强企业的环境监管,落实“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明确责任,建立排污许可制度,严格控制重金属的排放。

另外,在制定重金属污染控制对策时,还需考虑到不同的污染源和不同的环境因素,分析其成因,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和技术手段,如建立垃圾处理中心、开展废水处理,使用生物降解等技术,达到有效地降低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最后,需要对重金属污染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

加强预防和控制的前提是深入了解重金属污染的成因和影响,包括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传递途径、累积效应、生态风险等方面的研究。

只有通过系统、科学的研究,才能更好地制定出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的重金属污染控制对策。

总之,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十分严重,我们需要加强监测和控制工作,并逐步掌握重金属污染的规律,提出更加有效的控制对策。

这样才能保证环境的健康与人类健康的安全。

中国每年汞排放占全球25%-汞污染防治面临挑战

中国每年汞排放占全球25%-汞污染防治面临挑战

中国每年汞排放占全球25%汞污染防治面临挑战10月30日,全球130多个国家的代表以及N?G?O组织将齐聚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进行全球性汞问题文书的政府间第三轮谈判。

作为参与国,中国代表也将列席。

环保部污染防治司相关人士指出,除了汞污染威胁全球为什么要大张旗鼓地举行全球性汞国际公约谈判?这要从汞———这个特殊的金属及其全球污染现状谈起。

对于汞,人们并不陌生。

汞不但被广泛应用于工业中,小规模/手工金矿开采、电石法聚氯乙烯(PV?C)生产、汞法氯碱生产、电池生国内汞研究专家、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冯新斌向《经济参考报》记者介绍说,汞很容易蒸发到大气中,并且能够随空气团作长距离(全球范围的)迁移,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是几个月甚至一年。

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发生沉降,并在当地食物链富集。

这就意味着,即使是汞排放量极少的国家以及低密集人类活动的地区,也可能会遭受汞污染的危害。

联合国环境署资料显示,由于汞的长距离传播,汞现已扩散到环境和食品中,尤其是水中的鱼里。

在远离所有大型汞排放源、位于北极附近的北欧国家,海里的鱼类被发现具有极高的汞含量,严重威胁当地人的健康。

我国汞污染防治面临巨大挑战冯新斌向《经济参考报》记者介绍说,如今全球环境中的汞主要有三个来源:包括火山运动和岩石风化等因素的自然释放、在工业生产中的人为排放以及之前沉积下来的历史人为汞排放的再释放。

而在这些因素中,人为排放占据1/3的份额。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全球汞评估报告》中指出,从全球平均来3中国汞排放量取决于中国的工业结构。

清华大学曾对2007年我国大气汞排放量进行过估算,结果显示,我国大气汞排放量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燃煤、有色金属冶炼、水泥生产和钢铁生产等。

冯新斌介绍说,电石法聚氯乙烯(P?V?C?)的生产导致大量汞排放。

与西方多采用石油为燃料不同,我国煤多油少的资源现状决定了我国P?V?C行业多采用电石法生产工艺。

浅谈水环境监测实验室汞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浅谈水环境监测实验室汞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浅谈水环境监测实验室汞危害及其防治措施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水质监测变得日益重要。

然而,在水环境监测实验室中,存在着汞污染的隐患。

本文将从汞危害、汞污染的来源及防治措施三个方面来分析水环境监测实验室汞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一、汞危害汞是常见的有毒重金属,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极大危害。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数据表明,汞中毒致病率居民间长期暴露病例中高达47.6%,其中以工业接触者和水产食品中毒最为常见。

汞一旦进入人体,不仅会影响人体内各系统的正常运作,还可能造成儿童等敏感人群的神经系统和智力发育障碍。

而对于环境也是一样的:汞会破坏水中动植物的生长与发育,影响水的生态平衡。

二、汞污染的来源1、药品的使用在水质监测实验室中,很多仪器设备要用到药品,如熔融样品前柱、前处理等药品,其中有些药品中含有汞,如硝酸汞、氢化汞等。

2、汞热分析技术汞热分析技术是水环境监测实验室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但汞齐中汞含量很高,操作时易产生汞蒸气从而造成危害。

且汞齐中汞用后不易处理,容易造成废气和废液的汞污染。

3、检测仪器的原料现代仪器中,很多零部件都是合成材料,这些材料中也有可能添加一些汞。

三、防治措施1、使用安全的药品选购药品时,应有意识地选择不含有汞的药品,并从源头上杜绝汞的污染。

2、注意汞的废弃物处理如汞齐使用后的去汞、废液、废气等,应根据相关规定妥善处理。

3、仪器按照规范操作在进行汞热分析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避免汞蒸气的泄露。

4、实验室环境的定期检查应定期对实验室内的环境汞含量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总之,汞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有毒物质,水环境监测实验室更应该重视汞的危害,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以保障水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人类和自然的健康与安全。

新形势下我国汞矿资源开发及管理对策

新形势下我国汞矿资源开发及管理对策

新形势下我国汞矿资源开发及管理对策
近年来,我国汞资源的开发和管理面临巨大的挑战,是我国实现
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

为此,我们应当采取有效的对策。

首先,要完善矿山安全管理体系。

我们应加强对矿山的安全检查,实施合理的安全规程,加强对环境的监督,防止汞污染的发生。

其次,要加强环境保护措施,严格管理汞的开采、运输和使用,
采取特殊的技术手段,保护环境。

再次,应充分发挥政府的积极性,加快汞开采管理的立法进程,
明确汞矿资源开发及管理的职责分工,严格规范汞矿业经营管理行为,切实做到以小换大,以少营造大。

最后,要开展宣传教育,让公众了解汞的危害性,培养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建立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营造人人尊重汞资源的
良好氛围。

中国汞污染治理的现状与策略研究_曾少军[1]

中国汞污染治理的现状与策略研究_曾少军[1]
1 汞污染及其危害
1. 1 全球主要汞污染源 汞的排放来自于自然源和人为源两个部分,涉及燃煤
电厂、燃煤锅炉、有色金属冶炼、水泥生产、含汞产品等领 域,人们对汞排放的污染源构成及各污染源的相对重要性 有比较一致性的认识,认为向大气中的汞排放主要源于化 石燃料燃烧,尤其是煤炭的燃烧,而燃煤电厂是大气中全 球汞排放的最大来源。据 UNEP2008 年全球大气汞评估 报告,全球大气汞总排放量为 7 710t,自然源大气汞排放 量为 5 207t,其中海洋排放 2 682t,人为源排放量为 2 503t,
但遗憾的是直到近代,金属汞都被认为在环境中是稳 定的,因此,废弃的金属汞只被简单地埋于地下或直接排 入水体中。近来的研究发现,虽然汞比起其他金属来是相 当不活泼的,但它很易挥发,并易通过皮肤吸收,在体内氧 化成有毒化合物,从而影响人体健康。而且江河淤泥中沉 积的金属汞可在厌氧细菌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和烷化反 应,产生水溶性的汞盐、无机汞和脂溶性的最具有毒性的 甲基汞等烷基汞。因此,汞对人体是极为有害的重金属元 素。
减排投资规划; 减少燃煤领域汞污染排放; 开展汞污染治理宣传教育。
关键词 中国; 汞污染; 治理; 策略
中图分类号 X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 2104( 2014) 03 专 - 0092 - 05
汞是一种长期存在于大气中且具有全球迁移性的环 境污染物。人类对汞的毒性的认识已经长达几个世纪,上 世纪 50 年代发生了因为汞的环境暴露对人体健康带来重 大影响的事件,即日本的水俣病事件。进入 21 世纪后,随 着全球对人类生存环境的逐步重视,汞污染问题引起了全 球各界的广泛关注。2009 年 2 月在肯尼亚召开的联合国 环境规划署( UNEP) 第 25 届理事会上,关于汞污染防治应 形成具有全球约束力的法律文件问题已经达成共识,由联 合国建立的谈判进程将从 2010 年开始,并力求在 2013 年 前后完成制定法律文件的相关工作,这标志着汞污染防治 的全球行动已纳入日程。中国作为世界上汞的生产与消 费大国,如何加强汞污染防治工作,积极参加乃至引导全 球汞污染防治公约谈判进程,维护我国权益,实现环境利 益最大化,将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我国汞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我国汞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中国汞污染现状及防治菅小东1沈英娃1周红1瞿丽雅2(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北京 100012;2.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贵阳 550002)摘要在综合中国汞的生产、进口及加工利用状况的基础上,结合对汞加工利用行业的现场调查结果,分析了中国汞的主要污染途径和污染现状,提出了汞污染防治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汞环境污染防治对策The status of mercury pollut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in China Jian Xiaodong,Shen Yingwa,Zhou Hong,et al.Chemical Registration Center of SEPA,Beijing 100012Abstrac: Based on the status of production, import and use of mercury and its compounds,the paper analyses the mercury polluting routes and status integrating the 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process and use of mercury.It also gives some proposals on control of the mercury pollution.Keywords: Mercur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untermeasure汞是常温下唯一呈液态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主要以金属汞、无机汞和有机汞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汞的用途广泛,如冶炼、仪器制造、电器及机械制造、电力、化工、医药、颜料、农业、军事、原子能等都曾经或仍在使用汞。

汞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广泛、持久、严重的环境污染,危害了人们的生命与健康。

汞污染危害分析与防范措施探讨

汞污染危害分析与防范措施探讨

2 汞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职业 性暴露 和饮食 是人体 摄入汞 的主要 途径 ,此 外 ,汞还 可以通过 呼吸和 皮肤接 触进入人 体 。汞 对
人 体 的健康 危 害与汞 的化学形 态般来 说 ,汞的化 学形 态 5 ]
划分为无 机汞 ( 如元素 汞 、二 价汞等 )和有 机汞 ( 甲基 汞等 ) 如 。 无机 汞进入体 内 的主要 途径 是 呼 吸 、 口腔 摄取 和 皮 肤 吸收 。呼 吸是 汞 蒸气 进 入 人体 的 的最 重要 途 径 ,吸人汞 蒸气 的 8 左右 可以透 过肺 泡 进 入血 液 。食 物 中 的无 机汞 大 约 有 7 O Z通过 口腔摄 取 而被 吸 收 ,通过皮 肤吸 收的汞蒸气 仅仅是 通过 呼吸 吸收的 1 左 右 ,但 是使用 一些 高无 机 汞含量 的美 白护 肤 品
[ 收稿 日期]2 1 00一O —2 3 3 [ 作者简介]李成剑 ( 9 7 ) 1 8 一 ,男 ,20 0 6年大学入学,现主要从 事化学工程与工艺方面的学习工作 。
长 江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2 1 年 6月 00
样 ,也 是对汞蒸 气敏感 的靶器 官 。人体 汞 中毒 的不 良后果 还包 括致 癌性 、呼吸 系统 毒性 、心 血管 毒性 、
长 江 大 学 学报 ( 然 科 学 版 ) Z 1 年 6 第 7 第 2 :理工 自 00 月 卷 期 Junl f agz nvr t N t c E i J n 2 1 。Vo N . :S i E g ora o n t U ies y( a i dt Y e i S ) u.00 L7 2 c & n 0
[ 关键词] 汞污染 ;污染源;治理 ;防范
[ 圈 分 类 号] X 9 中 52 [ 献 标 识 码] A 文 [ 文章 编 号 ] 1 7 1 0 f0 0 2 63~ 4 9 2 1 )0 一NI 1 0 S —2

我国城市环境污染与防治对策的思考

我国城市环境污染与防治对策的思考

万方数据砷、汞、铬、铅、锦等重金属污染物一分复杂,性质与城市垃圾不尽相同,工大城市越来越突出,这种污染也主要般来源于城市冶炼、电镀等工业。

城市业废渣的排放.不仅大大增加了城市与煤的开发和使用有关。

中的湖泊由于生活污水的排入,普遍的固体废弃物排放量,而且使城市固2.3对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污有负营养化趋势。

许多城市的饮用水体废物的成分更加复杂,利用和处理也染防治措施不得力源常常由于附近工业废水的排人而被更加困难,致使固体废弃物对城市环境.一些严重污染环境的新建、扩建、污染,从而失去使用价值,导致水源缺的冲击越来越大。

据统计,工业废渣量改建项目,没有得到有效的制止。

出于地方利益的考虑,这些项目不但没有乏。

据调查,全国有地下水资源的47个约为我国固体废物排放总量的3/4。

此主要城市中有43个受到不同程度的污外,生活垃圾中约60%~70%为煤灰被取缔,反而在计划外以各种方式出染,北方18个以地下水为主要水源的渣,大都排人江河或露天放置。

这部分现,大有与日俱增的趋势,给城市带来城市中有17个受到不同程度污染,且废渣逐年增加,造成了严重的城市环了巨大的环境压力。

此外,城市民用小逐年加剧,尤其是硬度、硝酸盐氮、亚境问题。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量甚小,露炉灶所造成的低空污染,较工业锅炉硝酸盐氮等指标上升较快。

据流经城天堆放垃圾占用大量土地,更为严重高架源污染危害更大,治理困难。

这是市的55条主要河流的89个测点监测,的是各种废物露天堆存,日晒雨淋,可我国城市居住区,特别在冬季采暖期,氨氯超标率为58.8%,挥发酚超标率溶成分分解有害物质,进入大气、水大气污染特别严重的原因。

2.4技术水平低,能源消耗严重为33.3%,悬浮物超标率为41.9%。

根体、土壤,造成二次环境污染。

据33个城市77个水源地的水质监测,企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技术改造污染超标率达44.2%。

主要污染物是2造成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不足,存在高消耗、高能耗、高污细菌、化学耗氧量、氨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cience ofthe
Environment.2003;304(1—3):61—72
【11]Stl-eets

G,Hao
J,Wu
Y,et
a1.Anthropagenic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4年第6期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o.6王迎春
(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辽宁大连116023) 【摘要】汞是唯一在常温常压下呈液态的金属元素,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本文描述了国内汞 污染状况和大气中汞的来源,总结了国内外汞污染控制措施,以期为城市制定和实施汞污染控制对策提供借鉴。 【关键词】汞;污染;控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X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88X(2014)06—0144—03
1995[J]Atmospheric Environment.2001;35(17):
[9]Pirrone
from
N.Costa
P,Pacyna J,Ferrara
R.Mercury emissions in the
to
the
atmosphere
natural
由环境和能源部门的下属单位——丹麦环境保护局负
3国内外汞防治对策
3.1国内汞污染防治措施 3.1.1管理措施 中国政府对汞污染问题高度重视,从2005年起, 环境保护部分别与挪威、意大利、美国、瑞典等国开展 了汞污染防治的国际合作和技术交流项目,成功实施了
1国内汞污染状况
我国被认为是全球大气Hg排放最多的国家之 一【2 J,在许多大中城市大气Hg处于较高污染水平¨J。 研究发现”1,北方城市气候较寒冷,煤作为主要能源使 用时间较长,能源结构较单一,导致大气Hg在冬季的 浓度(采暖期)明显高于夏季(非采暖期),一般高出2~ 5倍。南方城市大气Hg浓度波动较小口1。大气汞的区 域性差异十分显著,城区大气Hg浓度明显高于郊区, 郊区高于农村。主要因为城镇工业污染源和居民活动释 放大量Hg,热岛效应也造成城区大气污染物较难扩散 和稀释。对于城镇而言,工业污染源(火电厂、水泥厂、 垃圾焚烧等)和家庭居民活动(如家用燃煤、机动车辆 排放等)的汞释放是造成大气汞浓度偏高的重要原因, 而偏远地区的大气汞主要受区域性汞排放的影响∞1。
[J].
Atme{}pheric Environment.2001;35(17):2997—3006 [10]Feng
x,Tang S,ShAns
L,Y口H.Sommar J,Lindcffist China[J].The
0.To山驴Ⅲ
Total emissions in China
mercuryinthe alanoophere ofGuiyang,PR
impacts[J]Environment htemafioIlal,2007,33(1):108—121.
[4]李林.周启星等.我国典型城市大气汞污染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J] 毒理学报.2014.9(4):2—12 [5]刘明,陈来国,陶俊.等.广州市大气气态总汞含量季节和日变化特征 [J]中国环境科学,2012,32(9):1554—1558. [6]冯新斌,仇广乐。付学吾.等.环境汞污染.化学进展[J].2009;(Z1):
目标界定:对减排、建议、 监测和信息的约束性承诺 关于国际有毒废物的传输 的约束性承诺,信息和认 可有毒废物进El/出口的程 序
巴塞尔公约 生效
1992年5月5日 全球
汞及汞化合物污染的废物 都被当作是有毒废物,并 由特定的规定来约束
包括东海(包括各个 东北大西洋海洋环境保 护公约 1998年3月25日 生效 集团的内陆水体和 内陆海)在内的东北 大西洋 针对作为农药使用的无机 鹿特丹公约 1998年10月lO
汞具有持久性、生物富集性和强毒性等特性,是环 境中毒性极强的重金属元素之一…,也是唯一在常温常 压下呈液态的金属元素。自20世纪五十年代末日本由 汞污染引起的“水俣病”被科学界认识以来,汞污染事 件也在美国、中国、巴西等发生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 展,工业和人为活动向大气释放大量的汞,环境汞污染 不断加剧,汞已被公认为“全球性污染物”。
染,<环境保护法案>(1974)控制排向大气、水体、土
壤的会对人类健康或者环境造成危害的化学物质。德国
万方数据
・146・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社.加01. [2]Lin
Y。Vogt
2014年第6期
根据《联邦排放控制法案》来制定技术导则中预防工
业向大气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日本的《水供给 法》和《水污染控制法》规定水中的总汞浓度标准和 汞排放标准。另外。还有很多针对金属开采和生产的环 境立法和法规,控制点源向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3.2.3设立协同管理机构全过程管理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总体负责、多部门参与并分 工负责。美国通过国家环保局和其他部门的共同协作来 控制汞污染。环保局主要致力于制定空气、水和土壤的 排放标准,通过制定污染源的排放标准或者环境介质的 环境标准来控制污染源的汞排放,管理汞排放造成的风 险。芬兰政府通过和化学品咨询委员会的合作来监督各 部门和商业之间的合作。丹麦对化学品管理的整个职责
中挪合作“减少中国汞污染能力建设——以贵州为例研
究”项目、中意合作“中国燃煤大气汞排放控制与管理 能力建设”、中美合作“水泥窑POPs和其它有毒物质 减排项目”及“中美有关减少医院含汞废物合作项目” 等,结合相关国际公约和国内汞管理需求,不断推进汞 等重金属污染防治管理体系建设。相关部委也出台了多 项有关政策、法规、标准和技术指导文件等,环境保护 部制定和实施了与重金属污染防治有关的规划、技术政 策、技术导则、污染排放限值和监测方法标准等,内容 涵盖汞管理和污染防治的多个环节。 3.1.2大气汞污染处理技术 3.1.2.1燃烧脱汞技术 大气汞污染处理技术主要在燃煤技术中汞的去除研 究比较多。目前,燃煤汞污染控制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 在三个方面:燃烧前脱汞、燃烧中脱汞和燃烧后脱汞 (即烟气脱汞)。其中以燃烧后脱汞技术的研究最为广 泛¨“。燃烧前脱汞属于对源的控制,大大减少了汞进 入燃烧过程的量,主要包括洗煤和热解技术。洗煤技术 是一种简单而低成本的降低汞排放的方法,采用先进的 物理化学洗煤技术,汞的脱除率可达64.5%。目前, 发达国家的原煤入洗率已经达40%一100%,而我国只 有22%015]。热解法脱汞则是利用汞的高挥发性,在不 损失碳素的温度条件下,使烟煤温和热解把汞挥发出 来。燃烧中脱汞主要方法包括:流化床燃烧、低氮燃 烧、炉膛喷入吸附剂法和燃煤中添加石灰石等方法。流
436—457.
生态
[7]方凤满,王起超,郝庆菊大气汞的来源、形态及环境过程研究现状[J]. 环境导报,2001,(2):18—21 [8]Pacyna
E,Pacyna J.Pirrone N
European emissiom
of atmospheric mercury from
anthropegenic SOUrceS in 2987—2996
H矿+容易被吸附去除的机理,不同气体和碳以不同比例
存在时对汞的去除率的影响,研制某种催化剂,促使
H酽氧化成H92+,从而控制汞污染¨6’17J。燃烧后脱汞
即烟气脱汞是燃煤电厂汞排放污染控制的主要方式,包 括:吸附剂法、利用现有的烟气净化设备脱汞、化学沉 淀法、化学氧化法。 3.1.2.2含汞废气的治理技术 含汞废气的净化方法有冷凝法、吸收法、吸附法、 气相反应法、电子射线法及联合法等¨“。常用的液体 吸收剂有高锰酸钾、漂白粉、次氯酸钠等;常用的固体 吸附剂有活性炭、焦炭、分子筛、树脂及活性氧化铝、 玻璃丝等。气相反应法是用某种气体与含汞废气产生气 表l
国际协议 长距离跨界大气污染公 约及其1998年关于重金 属的奥胡斯议定书 生效时间 1983年3月16 El (Aarhus议定书于 19日生效) 1992年4月9日 赫尔辛基公约 生效
美国五大湖双边毒物策略、新英格兰主管/东加拿大官
员汞行动计划、北美地区汞行动计划等。表1总结了与 汞控制相关的国际公约或协议¨引。
与汞相关的国际公约/协议
覆盖地域 与汞的相关性 针对排放的、产品中的、 废物中的汞及其化合物等 要求对汞采取的措施 目标界定,对减排、建议 和监测的约束性承诺
中欧和东欧、加拿 大和美国 波罗的海(包括波罗 的海的入口和对水 体造成危害的地区)
针对排放的、产品中的、 废物中的汞及其化合物等 任何含汞或汞化合物或被
・145・
体化学反应来消除汞。最常用的主要是碘化升华法,即 将结晶碘法在汞作业室内加热蒸发或自然升华,形成的 碘蒸汽与室内的汞蒸汽反应.生成不易挥发的碘化汞, 用水冲刷即可消除残余汞。利用植物来降低含汞废气是 继物理、化学方法后的一种新方法,植物体通过对汞废 气的吸收、迁移、分布、蓄积及转化过程使废气中汞浓 度降低。植物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是降汞的好材料。 3.2国外汞污染防治措施 3.2.1通过国际和区域间合作控制汞污染 目前,很多国家加入了涉及汞污染防治国际公约和 地区行动,逐渐形成局地一区域一全球三个层面共同协 作的格局。国际或区域间主要在汞的减排、控制措施选 择、汞的监测和相关信息的交流等领域进行沟通和合 作。此外,还有一些区域层面相关的汞控制行动,包括

针对排放的、产品中的、 废物中的汞及其化合物等
目标界定,对减排、建议、 监测和信息的约束性承诺
全球
汞化合物、烷基汞化合物、 烷氧基汞化合物和芳基汞 化合物
对条款所覆盖的汞化合物 的进出口的约束性承诺, 信息交流和出口通告程序
资料来源:吴丹,张世秋,等.国外汞污染防治措施与管理手段评述[J].国际嚎望.2007/58.
3.2.2通过立法加强对汞排放和汞污染的控制 立法不仅推动了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而且为其提供 了一个管理框架。由于汞污染的特点,很少有能够覆盖 整个包括汞在内的化学品管理的单个法律,通常是包括 几个分开的立法,由分开的部门来执行。比如美国的 <清洁水法案>在排放许可系统的基础上确定不同行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