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中的语言学浅析
冷笑话的制笑机制分析
一
、
冷 笑话 的界 定
的效 果 , 而是抱 着一种无所谓 的态度 , 笑不笑 由你 。从这一 点上也体现 出了冷笑话 和幽默的区别 ,讲冷笑话 往往是为
( ) 一 笑话 、 幽默和冷笑话 笑话是 以一句话 或一 个故事让听者感觉 到好笑或产 生 幽默感 , 行动( 动作 ) 的笑话是 以动作影 响人 的视觉 , 型 而让
了娱乐说话人 自己。冷笑话 除了幽默之外还必须得冷 。 ( ) 冷笑话 的定义 二 对 目前对冷 笑话 有很多说法 ,但是 并没有一个 全面而确 切 的定义 。为了研究的方便 , 本文将冷笑话分为广义和狭义 两种 。我们对 冷笑话的理解应看做一 个由“ ” “ ” 冷 到 笑 的过
二种可 能 , 终能够找 到笑点而发 笑 , 最 体会到幽 默之处 , 这 就属 于广义 上 的冷 笑话 。值 得注 意 的是 第一 种可 能 中的
“ ”“ 冷 、不好 笑” “ 、失败 ” 这些 因素本身也可 以作为笑点令 人 感 到好笑 。
的话 , 根据认 知习惯 , 听者往往选择最贴 近当时语 境的意义 进 行解 读 ,但最后的答案或结局是根据词 的另一个 意义得 出的。这样就与听者 的心理预期有了很大的反差 , 令听者感 到意外却又觉得在情理之中。例如 :
过重新思考 , 最后产生顿悟 , 引发 大笑 。从这个过程来 同时
看, 冷笑话 的解读 可以分 为两个 阶段 , 一个 阶段是 “ ” 第 冷 , 第二个阶段是“ ” 笑 。因此 , 冷笑话的“ ” 冷 有两种可能 : 第一 ,
性不动声 色地集 为一体 ,在这种对立 的统一 中见出深刻 的
笑话里的语言学拆字读后感
笑话里的语言学拆字读后感
读了关于笑话里的语言学拆字内容,真的感觉像是打开了一扇特别有趣的知识小窗。
以前觉得拆字就是一种文字游戏,可在这些笑话里发现,拆字背后有着语言学的大奥秘。
就像有个笑话里说,“自大一点就是臭”,简单的拆字,却把那种自高自大让人讨厌的感觉一下子就形容得特别贴切。
这让我明白,汉字啊,它的每个部件组合起来,可不仅仅是为了好看,还能传达出好多隐藏的意义呢。
还有一个笑话是关于“明”字的,说是日月为明,有人就打趣说那白天有太阳,晚上有月亮,所以一直都很“明”,这看似荒诞的解释,却也显示出拆字能激发无限的联想。
从语言学角度看,我们的汉字就像一个个小魔方,可以这样拆,也可以那样解,不同的拆解方式反映了人们不同的思维方式。
这也让我想到,在和朋友聊天的时候,要是偶尔来这么一两个拆字小玩笑,那气氛肯定能立马活跃起来。
拆字也不是乱拆的。
有些拆字笑话是基于对汉字结构、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才产生的。
比如说“人言为信”这个拆字理念,在一些笑话里被夸张地运用,提醒着我们汉字本身就承载着文化价值观。
要是不懂这些,可能那些拆字笑话就只剩下了莫名其妙。
这就好比参加一场特殊的文字派对,每个字都是一位嘉宾,拆字就是让嘉宾们重新组合、展示新风采的魔法。
读了这些,我现在看汉字都觉得它们好像都变得更有活力了,随时都能从它们身上挖掘出有趣的故事或者道理来。
而且啊,这些拆字笑话还让我觉得语言学不再是那种高高在上、晦涩难懂的学科,而是像一个亲切的朋友,在身边给你讲着一个个有趣的段子,让你在欢笑中领略文字的魅力。
心理语言学视角的万荣笑话分析
例 1邻居家屡次叫小孩子来我 家借醋 , 、 前两天
又 来 了 :我 家今 天吃 螃 蟹 , 点醋好 吗 ? “ 借 ” 妈妈 无奈 , 一让 小孩子 端 了半碗 醋走 了。 就
今天 , 妈妈 又见 邻居 买 了十几 只螃 蟹。
图式 ( 脚本 ) 概念是幽默的语义脚本 ( 图式 ) 理
体 创 作 的 民间 笑 话 和 幽 默故 事 , 一 种 典 型 的 草 是
图式 中每个组成成份构成一个个 空挡 (l ) S t, o
根文学 , 是我 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珍贵 的文化遗产 。 图式 的实 现 即 图式 的激 活和 空挡 的填 充,从 而 达到 网 豆 这就 是 “ 学 ” 上 20 08年万 荣 笑话 被 列 入 国家 级 非物 质 文 化遗 产 名 语 言 的 理解 。 比如 : 豆 去上 学 了 , 豆豆” 被放到“ 学生” 这个空挡。 即便前后背 录 , 理、 整 出版 、 研究 、 繁荣 万荣 挣 的故 事 , 重要 的 的图式“ 有 教室 , 同学等等内容 , 但读者或 意义。 本文以心理语言学中的图式概念为基础对万 景没有涉及到学校 , 这就说明“ 上 荣笑话 中幽默言语 的生成及解读过程 中的心理机 听者 已能够推测 出以上 内容的存在 。
学 中及语篇分析中构成篇章或语篇的底层结构 , 即 结构 图式 ; 文本 的内容以外 的语言知识 、 背景 知识
基金项 目: 山西省社科联 2 1 0 1至 2 1 0 2年度重 点课题研究项 目( S L D T 0 1 0 S K Z K 2 1 13 o
作者简介 : 师艳芳 (9 6 17 一
21 年 2 02 月 第2 9卷 第 1 期
长 治 学 院 学 报
J un lo h n z i iest o r a fC a gh vri Un y
《笑话里的语言学》PPT课件
言
高了没用的。 句末:畀三蚊添—再给三块钱吧。
c反序构词:“秋千” —“千秋”、 “夜宵”—“宵夜”、“拥
挤”——“挤拥”,“要紧”— —“紧要”。
“有”+动词:表示强调。 我有睇—我确实看过了
量词特别用法 :
量词用作定冠词 :部车正啊!——车棒
粤
极了! 量词替代指属助词 “的”“之”等:
闽
“卵”(蛋)。“目”(眼睛)、“涂” (泥土)、“曝”(晒)、“拍”
方
(打)等等,
言
借自外语——印度尼西亚-马来语, 厦门话"雪文"(肥皂)来自sabon,"道
郎"(帮助)来自tolong,"洞葛"(手杖)
来自tongkat,"斟"(接吻)来自chium。
也有一些来历不易判明的方言词,例
如"扬"(抽打)等。
其它句末语气助词,如:“啊”、 “嚜”、“喉”、“噢”、“个啦”
粤方言
(1)保留较多古汉语用词
粤语用“系”而不用“是”来代表
正面答覆,“系”是明清小说中常
用字,其粤音(hai)与日本人正面
粤
答覆时的单字发音(はい)基本相 近。
方
“走” :“行”就是步行,而“走”
言
则保留了古汉语中“奔跑”的意思。
官话用“吃(吃)/喝”,粤语用更古
老的“食/饮”(粤北也有用“吃”,
或写成“吔”),用法与《论语·学
而》中“君子食无求饱”一致。
动词“来”,粤语会用“莅”(常 写作“嚟”),即“欢迎莅临”的
(2)语法
倒装
a形容词后置:“公鸡” —“鸡公”
b状语后置:
俄语笑话的心理语言学分析
心 理语 言学 的知识 框架 和 研 究 方法 来 研 究 笑话 ,
笔 者期 望通 过该课 题 的研 究 能对心 理语 言学 的理
论 有所 充实 , 从而 不仅促 进教 学 的发 展 , 也 开辟 了
一
个运 用心 理语言 学理论 和 方法研 究 问题 的新 视
种 文化差 异 不 仅 体 现在 两 国语 言 表 达 方 式 的不 同, 还体 现在 两 国人 民的价值 观念 、 行为模 式 和生
先例 、 图式等理论对其理解进行分析 , 强调 了把俄语 笑话 引入俄语教 学的心理语言学原则。 关键词 : 俄语 笑话 ; 心理 语言学分 析; 预设 ; 图式; 教 学法原则
中图分类号 : G 6 2 3 . 3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2— 7 1 6 9 ( 2 0 1 3 ) 0 4— 0 1 0 2— 0 4
角, 这 具有 一定 的理论 意义 。
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5—1 5
②
1 0 2
作者简介 : 田双 ( 1 9 8 0一) , 女, 黑龙江桦南人 , 华北科技学院行政办公室科员 , 研究方 向: 俄语教学论
第 4期
田双 : 俄语笑话 的心理语言学分析
活方式 等方 面 的诸 多不 同 。
笑话 作为 一 种 界 于 口头 ( 或文字创作) 与 文 学语 言 之间 的一种 言语 类 型与 现 实脐 带 相 连 ; 笑 话 中 言语 的理 解 , 以及 言语 意 识 中的词 汇 等 问题 。用
它本 身不是 一种 成 品而是 一 种 活动 ” ¨ 。俄语 笑 话正是 一种 典 型 的言 语类 型 , 把 幽默 笑话 放 到 以 言语 过程 为研究 对象 的心 理语言 学理论 框架 来分 析, 开辟 了一个 研 究 问题新 视 角 。语 言 是 一 种社 会现 象 , 又是 一种 文 化 现 象 。如果 两 种 语 言截 然 不同, 那 么语言 的 文 化 内涵 和 外 延也 必 然 会 受 到 制约, 文 化 的差 异无 疑 会 导致 理 解 的受 阻 。而这
俄语笑话的语言学分析
俄语笑话的语言学分析本文旨在通过语言学角度对俄语笑话进行分析,探讨其语言学特点、逻辑组织和表现力方面的独特之处。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文章的主题,根据关键词和输入的内容进行分析,确定一个适合的主题。
在确定文章主题方面,我们通过关键词“俄语笑话”和“语言学”进行分析。
俄语笑话是指以俄语为载体,通过幽默、滑稽的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语言形式。
而语言学则是研究语言的学科,通过对语言的结构、功能和演变的探究,来分析语言的本质和特征。
因此,我们将以“俄语笑话的语言学分析”为文章主题。
在语言学分析方面,我们将着重从修辞手法、词汇和语篇结构三个方面对俄语笑话进行深入探究。
首先,修辞手法是俄语笑话中常用的幽默手段之一,例如夸张、反语、矛盾修饰法等。
这些修辞手法在俄语笑话中起到了营造幽默效果的作用,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
例如,在一段俄语笑话中:“他很懒,甚至懒得去打开眼睛。
”这里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将懒惰的程度进行了夸大,从而达到了幽默的效果。
除了修辞手法,俄语笑话在词汇层面也具有鲜明的特点。
其中最为常见的是使用双关语和俚语。
双关语可以利用语言的音义关系,创造出一种幽默的意境。
例如,在一段俄语笑话中:“他有两个妻子,一个在莫斯科,一个在圣彼得堡。
但是他总是弄混,不知道哪个妻子在哪个城市。
”这里利用了“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音义关系,造成了混淆,从而产生了幽默感。
此外,俄语笑话的语篇结构也颇有特点。
通常情况下,俄语笑话的情节较为简单,但是由于表述方式幽默诙谐,往往能引人发笑。
例如,一个俄语笑话中的情节:“他拿着一份报纸,上面写着‘招领启事’,但是他却到处问人家‘失物招领’。
”这里通过简单直接的情节描述,让人一下子就理解了笑话的精髓。
在逻辑组织方面,俄语笑话通常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进行组织,通过铺垫、高潮等环节来达到幽默的效果。
例如,一个俄语笑话的开头是:“他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总是想着辞职。
有一天,他终于辞职了,但是很快又重新申请了这份工作。
歧义与笑话语言的修辞效果
歧义与笑话语言的修辞效果本文主要从歧义造成笑话语言的幽默效果入手,从多义词、谐音、语气重音、同义词以及词和短语意思不清等方面写歧义与笑话语言的修辞效果,从而验证歧义是造成笑话幽默效果的一种方式。
标签:笑话语言歧义修辞效果笑话是人类语言中共有的现象,中国笑话,自古至今保存了大量资料,用语言学知识分析笑话的表意、修辞、语法等方面的特征,是一个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领域。
“绘画中有漫画,曲艺中有相声,戏剧中有喜剧,散文中有使人忍俊不禁的讽刺小品……笑话虽然短小,但却具有强大的幽默性和感染力,笑话能得到人们的喜欢,与它的语言修辞技巧高超有很大关系。
语言中的歧义现象,往往是笑话语言修辞技巧的重要来源。
根据有关歧义语言现象的发生原理,可以对笑话语言的修辞效果进行深入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为了准确地表述和交流,人们往往要尽量避免歧义现象。
可是,在笑话语言世界里,为了增强幽默性,人们往往要故意利用歧义语言现象的发生原理,进行言辞修饰。
一、多义词兼类造成的歧义与笑话修辞多义词入句,往往造成歧义。
多义词有兼类现象,即一个词的词性的可以不同。
这样的词入句往往造成歧义。
有一个名为“我是电大的”的笑话:一大学生被敌人抓了,敌人把他绑在了电线杆上,然后问他:说,你是哪里的?不说就电死你!大学生回了敌人一句话,结果被电死了,他说:我是电大的!由于“电”这个词,既可归属于动词,又可归属于名词,具体属于什么词性,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可以确定。
在这个笑话里,刻意把“电”的多义放在一个小笑话的语言环境里,让它的两个意义在“我是电大的”一句里“激烈碰撞”,从而形成“笑”果。
二、谐音造成的歧义与笑话修辞有一个名为“谦虚”的笑话:一天,班里新来了一位女同学。
老师说:“欢迎新同学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未必会是最漂亮的。
我未必会是最聪明的,我未必会是优秀的……”同学们都在议论这位同学,觉得她好谦虚。
正在这时,她说:“大家好,我的名字叫‘魏碧慧’。
从语用学的角度浅析英语言语幽默
丘吉尔 的 回答 十分 简练 ,也 很 幽默 。他 的答 话 是 建 立 在 “ me ( i)rl ew r (og e r Wo n wl uet od 1n )bfe 1 h l o teya 10 这一 前提 的基 础上 ,触发 这一前 提 的词是 反 问词语 “tl 。丘 吉 尔 只用短 短 的一个 词 就 把 h er 0 ” 2 sl i” 对 方 的话驳 倒 了。 3 .合作 原则 ( oprt epicpe Coeav r il) i n 合 作原则 是美 国语言 哲学 家 H.P re于 16 .Gi c 97年在 哈 佛 大学 作 构 建会 话 含义 的理论 演 讲 时 提 出来 的。他 认为 , 在所 有 的语 言交 际 活动 中为 了达 到特定 的 目的 ,说话 人 和 听话 人 之 间存 在着 一 种默 契 ,一种 双 方都该 遵守 的原则 , 称这 种原 则为会 话 的合 作原 则 ( oprieP nil,简称 c )。具 体 些说 , 他 C eav r c e t i p p 合 作 原则便 是要 求每一 个交谈 参 与者在 整个 交谈 过程 中所 说 的话符 合 这一 次交谈 的 目标 或方 向 。正 是交谈 者 的这种合 作使 得他们 能够持 续地 进行 有 意 义 的语 言交 流 。合 作 原 则 这 条 根 本原 则 可 以具 体 体 现 为 四条 准 则 :数 量准则 ( un t mai ;质 量 准 则 ( u i xm) Q aty xm) i Q Mt mai ;关 联 准 则 ( e tnm xm) y R li ai ;方 式 准 则 ao ( ne mai 。但 是在 现实 生活 中 , 们并 不总是 遵守 这些 准 则 。有 时 出于某 种交 际 目的 , 为 了表达 Manr x m) 人 或 特 定 的意义 , 人们会 有意 或无 意 的违 反这些 准则 , 而产 生 了不 同 于字 面意 义 的会话 含 义 ,下 面 这则 英语 从 幽 默便是通 过故 意违 反数 量 准则 ,不 提供足够 的信 息而产 生 的 。 例 3Jh 5yas l , u ei n ti .H e toafr n t lroaka o t i ftr.T efr n— o ni3 er o s d b t o n h s h g ew n t e l s bu s uue h t e t o u ee t h o u
笑话中的社会固见——对爱尔兰笑话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二、 样本 材料
因笑话包罗万象且 数量众多 , 这里选取六个 在网上广 泛流传 的爱尔 兰笑话 予 以分析 。
Ne e s r in rwh r e i o v ra k af eg e e e h sf m.I e i o g o r fh sn t En - l h h i ely u w t i e n ts n f h s En - i e w l tl o h n a f w miu e ,a d i e i g s l i i l h,w y e a rs i s h mh la 8h m? ' An o n e n ta L n o r o t n u c me ta o d n Ai r:W i h e d ma p l te gn e n l wh f h s h ai g ad a o r ih 7 r m a s la e o l t e rn i b a d f g t1 3 fo P r ,p e s e i l i c l a h n o mai n d s . al tte i f r t e k o
国外学术界一般认 为定性研究是指 :在 自然 环境 中 , “ 使用 实地 体验 、 开放型访谈 、 参与性与非参 与性 观察 、 文献 分析 、 个案调查等方法对社会 现象 进行深入细致和长期 的 研究 ; 分析方式 以归纳为主 , 当时 当地 收集第一 手资料 , 在 从 当事人 的视 角理解 他们 行为 的意 义和他 们对 事物 的看 法, 然后在这一基础上建 立假 设 和理论 , 过证 伪法 和相 通 关检 验等方法 对研 究结果进行检验 ; 研究者本人是 关 系对研究 过程和结果的影响必须加 以考虑 ; 研究过程 是研究 结果 中 个必不可少 的部 分 , 必须 详 细记 载 和报道 。 口 本文 定 ” 性研 究分为三个部 分 : 一是笑话 中爱尔兰人对英 国人 持有 社会定型的具体表现 ; 二是 这种社 会定 型 的产生 原 因; 三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解析幽默笑话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解析幽默笑话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解析幽默笑话一、引言幽默与笑话是利用意味深长的诙谐语言来传递信息、抒发感情、提高交际效果,达到目的一种语言形式。
其本身的形成离不开人们的行业、年龄、社会地位、心理状况、社会现象、语码转换等要素的作用和影响,且和社会交际能力是密切相关的。
文章通过引用部分例子,用以说明社会和语言是如何发生作用的,并以此来增强学者对语言研究的兴趣。
二、社会语言学要素与幽默和笑话的形成关系从多个角度出发研究幽默与笑话同社会语言的关系。
(一)行业差异同幽默与笑话不同的行业有其自己的行业特点、行业习惯等等。
很多幽默因此而产生。
例:有一位小伙很喜欢某女打字员,但其不妥的举动引起了姑娘的反感!某日,姑娘收到了这位小伙的情书,于是她将这封情书一字不落的打了一遍,同原信寄了回去说:"我全部替你打完了。
"姑娘巧借其职业的身份,委婉的表示了她对小伙的拒绝,姑娘此种行为如果不是因为与职业相联系,就产生不了幽默的效果。
甚至难免就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二)年龄差异同幽默与笑话不同年龄段的人其语言有各自的特点。
比如年长的人经验丰富,说话委婉;儿童则缺乏常识,无知,语言自然单纯。
例1:一辆车差点撞到了老人,争论中,司机说:"我都开了十几年的车了!"老人说:"难道是我的错吗?我都走了六十年的路了"例2:丈夫对儿子说:"小子,这么大了,以后得自己睡了!"儿子非常干脆的说:"不要,我要和妈妈睡!""那爸爸怎么办?干脆给你娶个媳妇吧!""我不和媳妇睡,我要和妈妈睡!""那你媳妇睡哪?"小子想都没想,一口答道:"让媳妇和爸爸睡!" (三)社会地位差异同幽默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在表示谦逊时,更能博得人们的好感。
例:世界棒球联盟主席和棒球名将同时参加国际棒球邀请赛,因名将时间匆忙,所以他的致辞被安排在主席的前面。
笑话里的语言学拆字读后感
笑话里的语言学拆字读后感读了关于笑话里的语言学拆字,那可真是让我笑中还能品出不少妙处呢!就说那些拆字的笑话吧,感觉就像一场文字的魔法游戏。
比如说把“卡”字拆成“上不去,下不来”,这简单的一拆,立马就把那种卡在中间的纠结状态给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了。
就好像文字突然有了自己的小脾气,在那跟你说:“看,我能把这事儿说得又搞笑又精准。
”还有一些拆字笑话是利用了汉字的结构和不同的含义。
像有个笑话把“夫”字拆成“二人”,说丈夫就是要撑起两个人的世界。
这不仅是在玩文字的花样,还把夫妻关系这么深刻的事儿给调侃了一把。
从这里就能看出,拆字在语言学里就像是一把独特的钥匙,可以打开各种创意的大门。
在笑话里,拆字还能创造出意外的效果。
你本以为一个字就是规规矩矩的一个符号,代表一个固定的意思。
可这一拆啊,就像魔术师从帽子里变出了一只兔子一样,突然出现了全新的、让人意想不到的解读。
就好比把“明”字拆成“日”和“月”,然后编个笑话说是太阳和月亮轮流值班才叫“明”,这脑洞开得够大,却又好像还真有点歪理,让人忍不住捧腹大笑。
而且啊,这些拆字笑话也反映出汉字的博大精深。
每一个汉字都像是一个小小的宇宙,里面藏着各种组合和含义的可能。
通过拆字在笑话里的运用,就像是把这个小宇宙给炸开了,那些文字的碎片重新组合,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幽默景观。
不过呢,有时候这些拆字也会让人有点晕头转向。
毕竟一个字可以拆出那么多花样,要是脑筋转不过弯来,还真得好好琢磨一下才能get到笑点。
就像有些拆字笑话是基于方言或者古汉语的拆法,对于像我这样不太精通的人来说,就像是在走一个文字迷宫,但一旦走出来,那种豁然开朗又好笑的感觉就更强烈了。
总的来说,笑话里的语言学拆字就像是给我们平淡的文字世界里撒了一把彩色的糖果。
它让我们看到汉字不仅是用来书写和传递信息的工具,还可以是逗趣、调侃、创意无限的小精灵。
这些拆字笑话让我更加热爱我们的汉字文化了,毕竟能把文字玩出这么多花样,还能让大家笑得前仰后合的,也只有汉字能做到啦。
从幽默到歧义句一点语言学分析
从幽默到歧义句——一点语言学分析最近在网上看到一则笑话,问:“南京市长叫什么名字?”答案虽然令人忍俊不禁,但却合情合理——“江大桥”。
解释很简单,在小学课本里已经见到过了,“南京市长江大桥”。
确实佩服此笑话创作者看问题的独到角度,能把这么一句众所周知的话辟出新解。
以上便是一个歧义句的例子,通过多音字使句子产生了不同的意思,属于语音层面上的歧义。
其实,很多幽默中都运用并反映了歧义这一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如果从语言学的专业角度来思考,也许会发现,供人消遣甚至恶俗的幽默中竟蕴含着各类语言学的问题;同时,这也让人感慨语言学的无处不在。
当然,不仅是汉语,英语中的歧义句也不胜枚举(真不明白为什么国际上的合同及法规仍以英语为准)。
以下就有一个与多音字有关的英文幽默:Mother: “Tom, today is a fine day. Go out and do some exercise. You need sun and air.”Tom: “What? I have not even got married! How do the son and heir come?”除了多音字,断句和停顿也是笑话中惯用的技法之一,“南京市长江大桥”也运用了这种手段,即断成“南京市长”“江大桥”。
而这就成了句法层面上的歧义了。
通过标点的使用,一个句子可以有若干种解释,甚至表达相反的含义。
如那个经典的“粮食不卖给八路军”的例子(“粮食不卖,给八路军”)。
英语中此类也不乏此类幽默:“Women without men is nothing.”通过标点或断句,可变成:“Women! without men, is nothing!”从语言学的语音、词法、句法、语用这四大部分分析,歧义句也可相应地被划为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句法歧义和语用歧义四类,其均在中英文幽默中有所体现。
“你要哪本小说?”“黄色的那本”——词汇歧义,“黄色”可理解为“黄颜色”,也可理解为“淫秽”;“When was Rome built?” “At night. Because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词汇歧义,“day”既可理解为“天”,又可理解为“白天”。
幽默笑话的语言学解读
这样 . 幽默 一词 在字 面意义 上 的两种 含义 似乎也 就相 通 了。
二、 扰乱 的逻 辑
相 比于 笑 话 .幽 默可 以 同时 适 用 于更 广 泛 和更 狭 义 的 定
边 ?如 果 不 能 , 什 么又 说这 种 译 法 音 意两 译 ? 为 从 柏 拉 图开 始 . 诗歌 和哲 学 、 性 和理 性 就 开 始 争 吵 。就 感 像 所 有 美好 而发 自内 心 的 东 西 , 默使 人 发 笑 似 乎 很 自然 , 幽 在 这 里 非 要讨 论 幽 默 之 为 幽 默 的所 以然 来 ,似 乎 显得 牵 强 而 多 此 一 举 。 内少有 学 者 研 究 作 为 雕 虫 小技 而 存 在 的幽 默 , 幽 国 但 默 在 西 方却 被 作 为 一 门 学 问来 对 待 。很 明 显 ,幽默 作 为 跨 国 界 、 族 和 语 言而 被 广 泛 认 同 和 理 解 的 表达 , 种 应该 能 揭 示 出一 些 人 们 心智 上 的共 性 。
一
、
幽 默之 “ 默”
T e mi ma s e , Do y u wa t t a tu ie ? h l k n a k d ” o n se rz d ” ip
“ 默 ” 词 音 意 两 译 。1 2 幽 一 9 4年 , 语 堂 在 《 读 书 , 幽 林 论 论 默》 中将 “ u or译 作 “ 默 ” h m u” 幽 。英 语 里 的 h m u 除 “ 稽 、 u or 滑 可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解析笑话
们 生 活 中 不 可 或 缺 的 组 成 部 分 , 社 会 密 切 相 关 。社 会 语 言 学 是 从 不 同 的 社 会 科 学 的 角 度 去 研 究 语 言 的 社 会 本 与 质 和 差 异 的 一 门 学科 。本 文 从 社 会 语 言 学 中的 几 个 角 度 — — 行 业 、 龄 及 语 码 转 换 , 体 分 析 笑 话 , 出行 业 、 年 具 得 年 龄 及 语 码 转换 与 笑 话 形 成 及 表 达 效 果 的关 系 。
学科 的理论和方法 , 从不同的社会科学角度去研究语言的社会
本 质和差 异 的 一 门学科 。社 会 语 言学 的研 究 范 围很 广 , 般 而 一 言 , 个 国家 或地 区的语 言状 况 如 双言 制 、 与一 双语 、 多语 或 多 方 言状 况有 关 的 ,或者 各种 语 言变 体 如地 域 方 言 和社会 方 言 , 以 及 由于社 会 的 、 文化 的 、 经济 的 、 治 的种 种原 因以及 语 言 接触 政
本文 选取 了最近 网络 及 生 活 中较 流行 的几 个笑 话 , 用 社 试
例 1一 病 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肝病 住 进 医院 , 术 后 恢 复 不错 。一 日, : 手 其
酒 瘾又 犯 , 于是 要 了一瓶 酒在 病床 上 喝起 来。 一 个 护士 进 来看
见了, 于是 对他 说 : 小 心肝 。 ” “ 病人 随 即答道 : 小 宝 贝。” “
幽默 语 言 就是 因为行 业 语 的误 解 而产 生 。
一
、
引 言
幽默的含义是有趣或可笑且又意味深长 。幽默是思想 、 学 识、 品质 、 智慧和机敏在语言中综合运用的成果。 幽默语言是运
胡范畴幽默语言学读后感
胡范畴幽默语言学读后感一开始呢,我还真没想到语言这东西在幽默上能有这么多的弯弯绕绕。
书里提到那些关于语义的部分就特别有趣。
比如说,一个词可能有好几个意思,而幽默就常常在这些意思之间蹦跶来蹦跶去。
就像“方便”这个词,你可以说“我去方便一下”,这里是上厕所的意思;但要是说“你啥时候方便啊,咱们吃个饭”,这又变成了有空的意思了。
那些幽默大师啊,就像玩杂耍的高手,把这些语义变来变去,让我们在恍然大悟的时候忍不住发笑。
还有语音方面的幽默,谐音梗那可是制造笑料的大杀器。
书里举了好多例子,什么“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就这么简单的一个谐音,却能流传那么久,每次一听到类似的谐音梗,就感觉像是发现了一个语言的小秘密,那种惊喜感和随之而来的笑就止不住了。
这就好比是语言给我们设了个小陷阱,可我们掉进去的时候还觉得挺乐呵。
从语用的角度来看幽默就更有意思了。
书里讲啊,在不同的语境下,同样的话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
就像在朋友之间,互相损一损那是亲昵的表现。
你说“你看你那傻样”,在这个语境里那就是朋友之间的调侃,大家哈哈一笑就过了。
可要是换个语境,对陌生人这么说,那可就是冒犯了。
幽默就是这么神奇,像个调皮的小精灵,在不同的语境舞台上表演着不同的节目。
这本书让我感觉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幽默宝藏的大门。
以前看喜剧、听笑话,只是单纯地笑,现在呢,我就像是一个掌握了魔术揭秘技巧的观众,虽然知道了其中的奥秘,但还是会被逗得哈哈大笑。
而且啊,我还发现自己也开始尝试着用这些幽默语言学的知识去制造一些小幽默了。
跟朋友聊天的时候,偶尔来个语义双关或者谐音梗,看到朋友们被逗笑的样子,那感觉可太棒了。
就像是我也成为了那个在语言森林里玩幽默游戏的小机灵鬼啦。
从概念合成理论浅析冷笑话
一
、
引言
近 年来 , 在互 联 网 、 坛 、 论 电视 节 目( 综艺 类 )书籍 、 志 等 、 杂 媒 体 中 , 起 一种 新 的语 言 现 象— —冷 笑 话 。这 种 笑 话 的 流 流行
行 为 我 们 紧 张 的生 活 增 添 了几 分轻 松 的 情 趣 ,因 此受 到 多数 人 , 其 是年 轻 人 的喜爱 。 尤
最后发 出淡淡 的一笑 。这种笑话不仅要 幽默 , 而且要“ , 冷” 即,
不 会 让人 们笑 得 酣 畅淋 漓 , 至 有 时让 人 们 在笑 的 同时 觉得 有 甚 点 无 聊 , 是 同样 可 以达到 精 神 放松 的 目的 。 但
小 白兔蹦蹦跳跳到面包房问 :老板 , “ 你们有没有 一百个小
在话语 中的组合方式 , 通常有两类 : 一类是常规 的, 一类是超常
规 的 。语 言幽 默 的创 造 , 于语 言符 号超 常规 的组 合 方式 与认 源 识 主体 的 特殊 的 心理 活 动过 程 的结 合 。 张 斌 ,04 ” ( 20 )笑话 之 所 以让 人 发笑 , 是 因为 其 中 有幽 默的 成 分 。 而 , 笑 话 和一 般 就 然 冷 的笑 话 比起 来 , 为 特殊 。 却更 我 们 先 来看 一则 互 联 网上 的冷 笑话 :
概 念合 成 理论 是认 知语 言学 中重要 的理论 之 一 。 念 合成 概 对 意 义 的建 构有 着 非常 重要 的作用 , 人 类 思 维 和想 象 不 可 或 是 缺 的部 分 , 它体 现 了意 义建 构 的创 造 性 , 因此 被 广 泛 应 用 于新 奇 事物 、 反实 事 表达 等语 言 现象 的阐释 。本文 试 运 用 概 念 合成 理论 , 分析 冷 笑 话 的 认知 机 制 , 以便 人 们 对 该 语 言 现 象做 更 深
心理语言学视角的万荣笑话分析
心理语言学视角的万荣笑话分析师艳芳;李伟英;崔艳宁【摘要】万荣笑话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幽默,用诙谐的语言褒贬生活。
阅读万荣笑话的过程是读者和语篇之间信息的交流,读者利用大脑中已有的相关图式进行幽默语篇的理解,被激活的图式间的对立和兼容正是导致万荣笑话幽默的直接原因。
%Wanrong jokes,the special form of the national art,appraise life with humorous language and make people instructed in laughter.The interpretation of Wanrong joke involves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readers and the humorous discourses.The relevant schemata of background knowledge will be activated for humor understanding,and the schema opposition and compatibility triggers Wanrong jokes to be humorous.【期刊名称】《长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29)001【总页数】4页(P56-59)【关键词】万荣笑话;语篇;图式【作者】师艳芳;李伟英;崔艳宁【作者单位】长治学院外语系,山西长治046000;长治学院外语系,山西长治046000;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山西晋城04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36.4万荣笑话(万荣挣)起源于明末清初,发源于山西万荣,流播于临汾、晋中、太原等地乃至山西全境,远扬于京,津、豫、陕、甘,宁等省市,千百年来,群众口耳相传,一人讲,千人编,万人传,不断丰富,不断完善,遂成精品,特别是《万荣七十二zeng笑话》(山西古籍出版社,马力、届殿奎、张旭光编著)和《万荣新笑话》(书海出版社,管喻整编)出版之后,万荣笑话从民间口头传播而成为文学作品,引起了文艺界的广泛关注,许多文艺工作者争相参阅,如获至宝。
_笑话的语言学分析_述评_G_Ritchie
的幽默的构成成分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质疑 , 促成了对这种语言现象的进一步研究 , 结果发 现言语表达的幽默是从语言符号的第一层 ( 即语音或书写单位 ) 进入到第二层 ( 即交际系统 ) 时产生的 。 语篇分析和背景知识对于笑话表达同样很重要 。 歧义现象在笑话文本中普遍存 在 , 作者认为歧义在语言单位的构成和应用上表现为单面或多面歧义 , 如语音 词汇歧义 、 语义 语用歧义等 。 第二部分包括 4 7 四章 , 旨在为建构笑话和幽默理论奠定基础 。 作者将当代幽默心理 学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的乖讹论 ( t h ei n c o n g r u i t yt h e o r y ) 和乖讹 消解论 ( t h ei n c o n g r u i t y r e s o l u t i o nt h e o r y , 简称 I R 论) 两种模式运用到笑话分析中 , 同时评价了 S S T H 和 G T V H 这两种有关 言语表达的幽默的语言学理论 , 分析了运用相似性和一致性标准解释笑话的可行性 。 第 4 章 “乖讹及其消解 ”概述了乖讹论 。 康德 、 贝蒂 、 叔本华等都从乖讹的角度对幽默 进行过阐释 , 其中贝蒂对乖讹的定义后来被广泛引用 , 他认为 “两个或多个不一致 、 不合适 、 不协调的部分或情况 , 在一个复杂的对象或集合中统一起来 , 或以一种大脑能注意到的方式 获得某种相互关系 , 笑便源出于此 ” ( R i t c h i e2004: 46 ) 。 这种不和谐主要存在于笑话的妙语 ( p u n c h l i n e , 简称 P L ) 与铺垫 ( s e t u p ) 和主体之间 , 是令读者或听众觉得好笑 的真正原因 。 例如 :
笑话表征的六层模式
笑话表征的六层模式
奥图多提出了笑话表征的六层模式:
即表层、语言层、目标层、情境层、模板层和基本层。
它们根据句子形成从意义到声音的理论排列。
随后,拉斯金和奥图多共同提出了言语幽默一般理论。
它包括语言学其他领域的内容,例如叙事学、篇章语言学、语用学等等。
它包括了其他6个参数,对任何笑话都可以描述,被称为知识资源。
之后奥图多和其他学者发展了言语幽默的一般理论,并用它来解读乖讹现象,但是它并不能解释某些情况下信息的缺失。
普通言语幽默理论对幽默文本的系统分析提供了依据,它揭示了笑话表征的六层模式,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分别是:语言(Language),叙事策略(Narr ative Strategy),目标(Target),情景(Situation),逻辑机制(Logical Mechanism),脚本对立(Script Opposition)。
在层级中越处于低层的知识资源越具体,幽默生成能力越弱,其表征的幽默相似度越高;在层级中越处于高层的知识资源越抽象,幽默生成能力越强,而其表征的幽默相似度越低。
从语用学角度解析英语笑话中的言语幽默
2432019年42期总第482期语言文化研究ENGLISH ON CAMPUS从语用学角度解析英语笑话中的言语幽默文/王 楠【摘要】幽默在人际交往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语言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语用学角度对会话中的言语幽默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文从互联网上选取了一些经典英语笑话作为分析材料,从语用学角度对笑话中的言语幽默进行解析。
【关键词】语用学;英语笑话;言语幽默【作者简介】王楠(1981.10-),女,硕士,辽宁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
之意士兵也是驴。
男孩的回答巧妙地将讽刺转移到了士兵身上,用语言有力地回击了对方,同时也制造了幽默。
3.违反关联准则。
关联准则要求谈话内容要有关联。
有时,会话者会在对话中所答非所问,说一些与主题不相干的话,由此产生幽默的效果。
两个盗贼在一家旅馆的13层偷东西,下面是两人的对话:The first robber said, “I hear sirens. Jump!”The second one said, “But we’re on the 13th floor!”The first one screamed back, “This is no time to be superstitious!”此例中,第一个盗贼听到警报声害怕被抓建议跳下去。
第二个提醒他是在13层,实际上是在暗示跳下去会没命的。
然而,第一个盗贼并没有领会这层含义,误以为对方是因为迷信,觉得13这个数字不吉利才不跳的。
可见,两个盗贼想的完全不是一回事,令人发笑不止。
4. 违反方式准则。
方式准则规定,语言要简练且有条理,要避免晦涩、歧义。
交际中,会话者有时会出于礼貌等原因,故意说一些晦涩难懂、啰嗦累赘的话。
例如:As the taxi came to a screeching halt at a traffic light, I asked the driver, “Do you agree that Time is money’?”“Well, it’s a very common saying. Who will care so much about that?” the driver answered.“Look, the digits in the meter are still running when the car has stopped, ”I said.“Oh, yes. In this case, time is money for both of us.” added the driver.这则笑话中,司机说:“在这种情况下,时间对我们俩来说都是金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笑话中的语言学:班级:姓名:学号笑话中的语言学概述【摘要】:笑话,是供人们消遣和交际的一种创造性的语言形式,其主要功能是调侃、娱乐或讽刺。
笑话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常见的,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快乐,是人们繁忙生活中的调味剂,是茶余饭后的一种谈资。
笑话虽然文字不多,却富含了很多深刻的道理,更值得一提的是笑话中蕴含了很多的语言学知识。
比如:笑话中通常会用谐音、修辞以及歇后语等手法来制造歧义和笑点来引人发笑。
笔者试图对笑话的“搞笑体制”进行语言学阐释,以帮助我们理解笑话的运作手段,让我们笑的心里明白。
【关键词】汉语笑话、语言学分析、语音、词汇,语法、语用零,概说著名语言学家萨皮尔认为“每一种语言都是一种集体的表达艺术,其中隐藏着一些审美的因素——语言的、节奏的、象征的、形态的——是不能和任何别的语言全部共有的。
”1我们的汉语也是同样的,汉语具有自己的特点,笔者认为对汉语笑话做研究是研究我国语言的一个很好的出发点。
本文着重说明汉语的歧义与笑话的关系,以求对我们的母语中的笑话做一简要分析。
文章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一,语音中的谐音现象造成的歧义笑话从语音层面看,语音的笑话主要依靠谐音和同音字词制造歧义以引起搞笑的效果。
华东师大教授潘国文先生说:“整部汉语使用的历史,可以说是离不开对同音词现象的妙用,巧用。
”2很多笑话是由于汉语的同音字谐音造成的。
汉字中多音字词数量之多,是在其他语言中很难见到的。
“现代汉语中常用的多音字大概有800多字。
”3例如:“你看了我们的戏有何感想?”“很赶人。
”“能不能说具体一点,哪场戏最感人呢?”“说不上哪场戏,反正观众看了都坐不住,争先恐后地退场。
”“很赶人”中的”赶”和“很感人”的“感”谐音。
一个表示能把人赶走,一个说能把人感动。
导演最初听到评价的时候把“赶”听作了“感”,后面的语境告诉了我们了真正的用词,笑话的趣味也就是在这种的语境中油然而生。
导演听到这时才知道自己被评论者取笑了。
吕叔湘先生认为:“很多笑话是利用同音字,也就是所谓的谐音。
”4上例中的“感”和“赶”就是通过这种同音字而达到的令人发笑的效果的,正是谐音制造的歧义达到的这种搞笑效果。
我国的谐音笑话有得天独厚的生长土壤:汉语的音节数量有限,而汉字的数量较多,一个音节往往对应几个汉字甚至十几个汉字,这些特点使得汉语中有很多的同音字和音近字存在。
1][美]萨皮尔,语言论[M],赵卓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201-202。
2潘文国《字本位与汉语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邹韶华、马彪《歧义的倾向性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前言,第4页另外,由于方言的语音有很大差异,各方言区的语音有时不同的词发同一种音。
这也是一种谐音,我们大可称其为方言谐音。
这种谐音也是造成笑话的重要因素。
例如:有着外省口音的老师在讲台上,很有感情地为大家读了一首题为「卧春」的诗,并且要大家写在笔记本,这首词是这样的:《卧春》暗梅幽闻花,卧枝伤恨底遥闻卧似水,易透达春绿,岸似绿,岸似透绿,岸似透黛绿。
没想到一位山东同学的笔记竟然是这样学写的:《我蠢》俺没有文化,我智商很低,要问我是谁?一头大蠢驴!俺是驴,俺是头驴,俺是头呆驴!“笑话利用谐音,有时候透露出方言的字音。
”5这个笑话的原因就是方言和汉语普通话的语音差异造成的,汉语方言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并且在语音的差异最为显著。
因此不同方言区人们交际时难免会闹笑话。
总之,笑话充分利用了汉语的语音上的特点,利用汉语的同音字和方言语音的不同达到了搞笑的效果,并且这些笑话要么耐人寻味、含蓄委婉,要么风趣幽默、令人喜悦,要么对比突出、发人深省。
二、词汇的多义性造成的歧义所引起的笑话汉语的词汇的多义性也是汉语言的一大特点。
邵敬敏先生认为:“单音节词往往是多义词,因而有时语义难以确定。
”6“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也曾经指出,多义并不是一种稀有的现象,词典里的单词,除专门名词外很少不是多义。
”7吕先生还认为制造歧义“在语义方面着眼的,首先是利用某些语词的多义性。
”8词的多义性也是闹笑话的一个重要因素。
词汇层西的歧义最常见的是一词多义现象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几乎所有的词汇都是多义的——任何一本词典,几乎任何词条下都有不止一个解释。
例如:一个女留学生,很好学,遇到不懂的问题就问。
有一次,一个同学说:“我去方便。
”她就问:“‘方便’是什么意思?”同学告诉她说,“方便”就是去大便或者小便的意思。
一天,有人对她说:“你方便的时候,我去拜访你,好吗?”她大惊失色:“NO!我方便的时候,从不接待客人。
”这个例子中的“方便”既有“上厕所”的意思也有“有空闲、有时间”的意思。
而例子中的外国女学生显然是忽视了这一点而造成了误会。
这也正是同义词所造成的歧义。
例如:有一个做小买卖的,儿子做了官,他成了老封翁。
有一天他去见县官,5吕叔湘《语文漫谈——吕叔湘讲解字词句》: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20页6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第二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114页7蒋华《笑话中的语言学》: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24页县官请他上座,他坚决不肯。
县官说:“我跟令郎是同年,理当坐在您下首。
”这位老封翁说“你也是属狗的吗?”这里的主要有两处歧义:一个是“同年”,另一个是“属狗的”。
县官说的“同年”意思是“同年中第”的意思。
而老封翁所理解的同年却是“同年生人”的意思。
还有就是“属狗的”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属相是狗”,但从讽刺的意味上也可以说是“品行的低贱”的意思。
这种歧义就可以造成很好的令人发笑的效果。
还有一些词语写出来咋一看就是有歧义的,但加上标点就能消除歧义。
这些歧义句产生由于词素的组合功能过于灵活。
例如: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这个例子的内容,我们可以有多种解释。
百度上给出了九种解释:1、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2、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3、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4、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5、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6、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7、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8、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9、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9这些的标点的添加使这句话有了七种不同的解读方式,这些解释也各有不同的固定解释,也就消除了语言中的歧义。
吕先生认为“有的词写出来加上标点,就没有歧义了”10但这种添加标点是从语法上入手的,而不是语义上的手法。
笔者认为引起这些歧义的主要原因不在于没有标点,而是“留”字本身的强大的组合功能,它既能引出动作的施事者也可以引出动作的受事者,有时也可同时引出主宾。
正是因为“留”的组合功能的强大才使这个句子的语义泛化。
这种歧义我们也可以分析为述宾结构即“留客”也可以分析成主谓结构“‘天’留”。
应该说这两种分析都是可以的,因此歧义便出现了。
对于上面的问题,浙江教育学院教授周明强认为一个歧义句子中“主语和宾语的选用不是逻辑问题,也不是语法问题,而是主题识解的认知问题,心智9百度,链接:/question/49627738.html中的焦点问题和概念描写的凸显问题。
”11这一说法也算是这种歧义结构的一种解释方法,并且证明了这种歧义的存在。
在词的类型中,成语是一种特殊的形式,成语,也就是约定俗成的表达语言。
成语在笑话中也是经常被用到的,具有约定俗成,言简意赅,结构固定等特性。
成语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常见的,因此也是成语笑话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的。
通常笑话中的成语引用是变化过的。
例如:老师把吃剩的馒头撕碎丢向鸡群,鸡欢快地去啄食馒头。
学生:“老师,怎么鸡也吃馒头啊?”老师:“鸡(饥)不择食嘛!”“鸡不择食”很明显是成语“饥不择食”变化引用,“鸡”和“饥”完全不是一回事,在这里却因为读音相同联系起来。
“饥不择食”是指饿急了顾不上选择食物,这里的“鸡不择食”却是指鸡在吃东西时没有什么选择性。
老师的回答十分机智,富有艺术性三、语法因素造成的笑话邵敬敏先生认为:“制约着句子组合合法性的规则就是‘语法’。
”12而语法与笑话的关系,则可以细分为:停顿与笑话、语法成分的不当省略与笑话、指代对象的的不同与笑话、曲解和笑话以及渲染的语句和笑话。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有关停顿的笑话:我妻子正在对我生气,所以我为她订了一束鲜花,并告诉卖花人在卡上写:我很后悔,我爱你。
不幸的是,我的指令也许不够清楚。
花送到我妻子手中时,卡上写着:我很后悔我爱你在这个例子中“我”告诉卖花人时也许自己没有讲清楚,也许卖花人没有听清楚,就把我的道歉“我不该惹你生气,我感到很后悔,我爱你,别再生气了。
”变成了“我很后悔爱你,即使我曾经爱过你,但是现在后悔了。
”这样一来,妻子肯定是更加生气的,“我”的好日子到头了!停顿就是指说话活朗读时,段落之间,语句之间出现的间歇。
上面例子的停顿不当是属于语法范畴的停顿。
是需要用一些停顿符号来加以标识的。
这些符号的标志位置的变化也会引起句意的变化,广东东莞市沙田中学高级教师张万里认为“由于标点位置的不同,意思也发生了变化,真可谓褒贬只缘标点异”。
第二种语法原因引起的笑话是省略不当引起的。
我们知道,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我们可以再会话时省略一些不言自明的成分。
但如果省略不当则会引起笑话。
句子的成分主要包括主、谓、宾、定、状、补等,当然省略不当的情况也分这几种。
在此我们就拿主语省略不当的情况做一分析。
法庭正在审理一桩离婚案。
结束时,法官庄严地宣布:“男方牛某某,女方马某某,婚后牛马感情不和……”一句话没有说完,庄严的法庭哄堂大笑。
牛马一方面是指两种动物,一方面也可以指牛某某和马某某。
在法庭上11周明强“汉语歧义句法结构的认知模式”:《汉语学习》。
2011年,第二期,20页应该以严肃为重,应该全称,而不应使用会引起误会的牛马作为省略称谓,也难怪法庭上会哄堂大笑。
第三种就是指代不同的对象不同所引起的笑话,一般来讲我们所叙述的事物都有固定的指代对象,但是如果理解中发生偏差也是会导致笑话的。
正如黄廖本的现代汉语中指出:这和那对举使用时,能够指代众人是虚指,不指具体事物。
我们也可以故意曲解含义以达到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例如:公交车上,一位老太太怕坐过站,逢站必问司机。
汽车停在一处,老太太一直用雨伞捅司机:“这是展览中心吗?”司机:“不是,这是排骨!”指示代词“这”在这里本来指“汽车停靠处”,很显然司机是知道老太太的意思的,但司机故意曲解,让其指向“雨伞所捅处”,以此暗示老太太不要老是用雨伞捅他。
因为代词所指代的对象具有临时性因此可以根据人们的意愿需求改变所指,以达到说话者想要的效果,并具有幽默性。
再者就是曲解,似乎和上一例有相同之处,不过上一例是由于代词的灵活性。
曲解则主要是名词和动词的曲解。
A说:“你可知道人类先有男人,还是现有女人?”B:“先有男人!”A:“何以见得?”B:“你笨极了!我们男人称先生,不就是一个铁证吗?”一般来讲,先生是对男人的尊称,不带有“先后”的意味,但是B故意把他理解为“先生下来”,然后推出先有男人,后有女人!这种结论我们是不以为然的,但还是会轻松一笑,那么这个笑话的作用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