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颗粒流离散元方法的行人动力学 模型及仿真研究
颗粒流体力学的模拟与实验
颗粒流体力学的模拟与实验前言颗粒流体力学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一个研究领域,其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工程等领域。
颗粒流体力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理论模型和实验模拟两种,本文将分别介绍这两种方法的相关知识和研究进展。
第一章颗粒流体力学理论模型颗粒流体力学主要研究的是由大量固体颗粒组成的粒子流体,这些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会影响颗粒的运动轨迹和排列形态。
在理论模型研究中,一般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模拟算法来模拟颗粒流体的运动状态。
一、颗粒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颗粒流体力学研究的基本原理是多体动力学模型,即对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进行建模,通过动力学方程求解颗粒运动轨迹。
多体动力学模型的基本假设是颗粒之间只有简单的碰撞作用,可以通过弹性碰撞理论来描述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二、颗粒流体力学模型发展历程颗粒流体力学理论模型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刚性球体模型最早的颗粒流体力学模型是刚性球体模型,即将颗粒看作刚性球体,通过碰撞理论计算颗粒运动轨迹,但该模型忽略了颗粒自身的形变和流体力学特性。
2、软粒子模型为了考虑颗粒自身的形变和流体力学特性,研究者提出了软粒子模型,该模型将颗粒看作弹性球体,并通过流体动力学原理描述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3、离散元模型离散元模型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颗粒流体力学模型,该模型将颗粒划分为离散的单元,通过牛顿运动定律和分子动力学方法计算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离散元模型可以模拟颗粒流体的形变、流动和颗粒分布等运动特性,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第二章颗粒流体力学实验模拟颗粒流体力学实验模拟是将理论模型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进行验证和优化的一种手段,通过设计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案,模拟颗粒流体的运动状态,通过实验数据检验理论模型的可靠性和精度,同时提供重要的实验数据支持。
一、实验方法颗粒流体力学实验模拟可以分为三类方法:1、物理实验物理实验是通过设计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案来模拟颗粒流体的运动状态,但其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难以进行尺度扩展和参数优化。
多体系统动力学行为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多体系统动力学行为的数值模拟与分析引言:多体系统是一个具有多个相互作用体组成的复杂系统,如分子集合、物理颗粒等。
研究多体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对于理解物质的宏观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各个体之间相互关系的复杂性,实际观测和分析多体系统的动力学行为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因此,使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多体系统进行仿真与分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一、多体系统建模与数值模拟方法1.1 粒子系统模型粒子系统模型是一种常用的多体系统建模方法。
它将多体系统中的每个个体看作一个质点,通过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来描述整个系统。
常见的粒子系统模型包括分子动力学模型和颗粒动力学模型等。
1.2 数值模拟方法为了对多体系统进行精确的仿真与分析,研究者使用了多种数值模拟方法。
其中,蒙特卡洛方法用于模拟统计学问题,分子动力学方法用于模拟分子集合的动态行为,离散元方法用于模拟颗粒集合的力学行为等。
二、动力学行为的数值模拟与分析2.1 物质的运动行为在多体系统中,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决定了整个系统的运动行为。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可以研究物质的运动规律和行为。
例如,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可以模拟和分析分子在溶液中的运动行为和化学反应过程,通过离散元方法可以模拟和分析颗粒在固体材料中的运动和变形过程。
2.2 相变和相变动力学相变是多体系统中重要的现象之一,如固液相变、液气相变等。
通过数值模拟与分析,可以研究相变的过程和机制。
例如,通过蒙特卡洛方法可以模拟和分析固液相变的温度-时间相图,通过相变动力学模拟可以模拟和分析相变界面的动力学行为。
2.3 动力学行为的变化和预测多体系统中的动力学行为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外界条件的变化、相互作用的改变等。
通过数值模拟和分析,可以研究动力学行为的变化和预测。
例如,通过改变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质的变化,通过改变颗粒的形状和大小可以预测颗粒群体的流动行为等。
三、数值模拟与实验验证数值模拟方法在研究多体系统动力学行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仅依靠数值模拟结果可能存在误差和局限性。
颗粒体系的数值模拟与应用研究
颗粒体系的数值模拟与应用研究颗粒体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如沙堆、流沙、飞沙等。
同时,颗粒体系也是许多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例如粉体冶金、土工建筑、制药工程等。
为了深入研究颗粒体系的各种特性,数值模拟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一、颗粒体系的数值模拟方法颗粒体系的数值模拟有多种方法,其中最常见的是分子动力学(Molecular Dynamics, MD)方法和离散元(Discrete Element Method, DEM)方法。
MD方法是一种基于粒子间相互作用力的模拟方法,能够计算颗粒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并进一步探究颗粒体系的宏观性质。
此外,MD方法还包括催化反应、成膜过程等各种过程,能够全面反映物质微观结构特征。
DEM方法是一种基于离散单元的模拟方法,可以通过代表颗粒的离散单元求解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研究颗粒体系的动态特性和运动规律。
与MD方法不同,DEM方法着重于颗粒间的摩擦力和接触力的模拟,在研究颗粒流动特性、颗粒混合等方面多有应用。
二、颗粒体系模拟的应用研究1. 颗粒流动特性颗粒流动存在着复杂的流动状态和运动规律,而数值模拟方法能够较为真实地模拟和研究颗粒体系的流动特性。
基于DEM方法的颗粒流体力学模型能够解决颗粒流动中的问题,例如颗粒运动的关键参数、颗粒流动的固体结构以及流量和体积分数等。
2. 颗粒混合特性颗粒混合在许多工业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药工程中的颗粒混合可以达到高效的药物制备过程。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可模拟颗粒混合的运动规律和混合状态,从而探究混合后颗粒的分布情况以及不同混合方式对混合效果的影响等。
3. 颗粒沉降行为颗粒沉降行为对于污染物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废水处理过程中颗粒的沉降速率会影响沉积池的体积和催化剂的使用效果。
基于颗粒模型的DEM方法能够克服物理试验中难以模拟的复杂条件,如不同颗粒材料的沉降速度、颗粒在不同液相中的沉降特性等。
4. 颗粒结构形态的研究颗粒结构形态是物料物理性质的保证,颗粒形态的缺陷和不一致性会影响物料物理与化学的性质。
基于离散元方法的动态损伤模拟技术研究
基于离散元方法的动态损伤模拟技术研究离散元方法(DEM)是一种用于研究粒子流动和物理材料行为的计算机模拟方法。
使用DEM方法,我们可以模拟微观粒子流体中的粒子行为,并了解它们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宏观行为的影响。
在工程领域,DEM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颗粒流动、土工作用力学、振动和损伤分析等方面。
本文将着重讨论基于离散元方法的动态损伤模拟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
1. 动态损伤模拟技术的背景在重大工程项目中,如航空航天和交通运输系统,材料的损伤行为和失效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与此同时,高速冲击和爆炸等外部力的作用也会对材料性能和结构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在设计新产品和维护现有结构时,了解材料的动态损伤特性是非常重要的。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数值模拟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研究物质的力学行为和损伤行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能够使用更强大的数值方法来研究材料的损伤和失效。
离散元方法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数值模拟方法,可以用于模拟粒子流动、粉末冶金、岩土工程、颗粒过程和固体力学等领域的问题。
使用DEM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材料的动态损伤特性。
2. DEM方法的基本原理DEM方法是一种离散模拟方法,通过将材料划分为大量的自由体(粒子),使得我们能够在微观层面上模拟材料行为。
每个自由体被分配一个多元数组(包括它的位置、偏移量、速度等),以描述它的状态。
通过对力和能量的计算,我们可以确定每个自由体受到的力,以及将击中或连接的自由体之间传递的能量。
使用离散元方法,我们可以研究材料的微观结构、材料的损伤和失效、颗粒流动和岩土工程反应、岩土中的地震应力等问题。
在许多工程应用中,离散元方法已被广泛使用,例如汽车碰撞、固体力学、零件设计、材料科学、生命科学、食品科学、环境科学、建筑环境隔声等。
3. 基于DEM方法的动态损伤模拟技术的研究在研究材料的动态损伤时,DEM方法已被广泛应用。
DEM方法是通过在微观层面上研究材料的行为,来理解材料的损伤和失效机理。
离散元分子动力学模拟
离散元分子动力学模拟离散元分子动力学(Discrete Element Method, DEM)模拟是一种用于研究颗粒材料力学行为的数值模拟方法。
它通过对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进行建模和求解,可以模拟颗粒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变形和破坏等行为。
离散元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基本思想是将颗粒材料看作是由大量的离散颗粒组成的。
每个颗粒都有自己的位置、速度和质量等属性,并与其它颗粒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力进行相互作用。
通过迭代求解颗粒的运动方程,可以得到颗粒材料的整体运动状态。
在离散元分子动力学模拟中,颗粒的相互作用力是模拟颗粒之间相互作用的核心。
常用的相互作用力模型包括弹簧-颗粒模型、粘弹性模型和摩擦模型等。
这些模型可以根据颗粒间的物理特性和实验数据进行参数化,从而准确描述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离散元分子动力学模拟广泛应用于颗粒材料的力学行为研究。
例如,在土木工程领域,可以利用离散元分子动力学模拟来研究土方工程中土体的变形和破坏行为,从而指导工程设计和施工。
在粉体工程领域,可以通过离散元分子动力学模拟来研究粉体的流动性和堆积性,为粉体工程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此外,离散元分子动力学模拟还可以应用于颗粒材料的合成和制备过程的优化,以及颗粒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破坏机制的研究等方面。
离散元分子动力学模拟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点。
首先,它可以准确地模拟颗粒材料的微观行为,从而揭示颗粒材料的力学本质。
其次,它可以在不同尺度上进行模拟,从微观颗粒层面到宏观体系层面,为不同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灵活的工具。
此外,离散元分子动力学模拟还可以与实验相结合,通过对比模拟结果和实验数据,验证和改进模型,提高模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然而,离散元分子动力学模拟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模拟规模的扩大会带来计算复杂度的增加,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
其次,模型参数的确定和精确性对模拟结果的准确性有重要影响,需要进行合理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此外,离散元分子动力学模拟还需要充分考虑颗粒材料的真实性质和实际工程问题的复杂性,以获得可靠的模拟结果。
颗粒流动的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颗粒流动的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颗粒流动是一种复杂的现象,涉及到颗粒间的相互作用、运动规律等多个方面。
为了深入研究颗粒流动的特征和机理,科研工作者们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等多种手段,不断地探索和发现着新的知识和成果。
一、颗粒流动的特征颗粒流动是指由多颗粒组成的流体在外力驱动下的运动,其特征主要包括:流态发生变化、颗粒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流体的分布形态和粒子的分布均匀性等方面。
二、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数值模拟是通过计算机模拟的手段对颗粒流动进行分析和研究,其研究方法包括:离散元方法、CFD方法等。
离散元方法,即基于颗粒的微观模型,通过模拟颗粒的运动以及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得出颗粒流动的宏观行为。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颗粒数较少,流动过程中颗粒的相互作用较为复杂的情况。
CFD方法,即计算流体力学,是基于流体的宏观模型,通过建立热力学方程和动量方程,对流动过程进行模拟和计算。
这种方法适用于流体密度较大、流体动力学参数较为简单的情况。
三、实验研究的手段和方法实验研究是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对颗粒流动进行分析和研究,其手段和方法包括:流变仪、振荡板等。
流变仪是实验室中常用的颗粒流变测试仪器,通过测量颗粒在不同条件下的流变特性,分析颗粒流动的变化和特征。
振荡板是一种实验装置,通过振动颗粒床,观察颗粒的运动和变化过程,从而研究颗粒流动的特征和规律。
四、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的应用颗粒流动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在多个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材料科学、工程力学等。
在材料科学中,颗粒流动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可用于分析材料的流变特性、制备过程中的颗粒分布、粒度分布等,从而优化材料制备工艺,提高产品质量。
在工程力学中,颗粒流动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可用于分析颗粒在输送过程中的运动特征、优化输送系统的设计、改进输送效率、降低系统的维护成本等。
综上所述,颗粒流动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其特征和机理,优化材料制备工艺,提高系统的输送效率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基于颗粒流理论的多相流动模拟技术研究
基于颗粒流理论的多相流动模拟技术研究一、引言多相流动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流态,包括固液两相、气液两相、气固两相、三相等多种形态。
多相流动的研究已经渗透到工程技术、材料科学、环境保护、生命科学等领域中。
颗粒流动是多相流动的一种,指固体颗粒在液体或气体中穿行的过程。
近年来,颗粒流动的研究重心不断向多相流动数值模拟技术的研究方向转移。
基于颗粒流理论的多相流动模拟技术应运而生,这项技术在大规模粒子系统模拟、固体颗粒与其他相的相互作用研究、磨损与磨料输送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多相流动的数学模型多相流动的数学模型基于守恒方程和物质方程,它们描述了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热力学守恒等运动物理学基本规律。
多相流动常用的数学模型包括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和欧拉-俄罗斯方法。
1. 欧拉-拉格朗日方法欧拉-拉格朗日方法是通过追踪离散颗粒的运动轨迹,描述颗粒间相互作用力和颗粒与流体的相互作用力所涉及的多相流动本质规律的数学模型。
例如,颗粒运动的数学模型可以表示为流体流动的数学模型加上颗粒间相互作用力和颗粒与流体相互作用力所构成的泊松问题。
2. 欧拉-俄罗斯方法欧拉-俄罗斯方法是通过对多相流动中液滴和空气质点的反应进行动态求解,描述颗粒流动的数学模型。
这种方法是将流体看作连续介质,将液体分子视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模拟。
三、基于颗粒流理论的多相流动模拟技术基于颗粒流理论的多相流动模拟技术的基本思路是采用微观尺度所涉及的颗粒的动力学行为,通过积分法或离散元数值方法,通过颗粒间力的作用,建立颗粒数密度和速度的动态演化方程。
1. 离散元方法离散元数值方法是一种把物体的应力分配到它的质点上,将物体离散成若干小质量颗粒的数值方法,它应用于多相流动模拟主要是指固体颗粒的运动,非常适用于模拟固体颗粒的流动和变形。
离散元方法适用于二维、三维和更高维数的多相流动模拟,适应颗粒流动中颗粒质量和形状变化较大的情况,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多相流动模拟方法之一。
流体力学中的多相流模型与仿真
流体力学中的多相流模型与仿真在流体力学领域中,多相流模型和仿真技术在研究和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多相流模型是描述多个不同物理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而仿真技术则是利用计算机来模拟和预测多相流体的行为。
本文将探讨多相流模型和仿真技术在流体力学中的应用和发展。
一、多相流模型多相流模型是流体力学中研究多相流体行为的重要工具。
多相流是指在同一空间中存在着两种或多种物质相的流动状态。
常见的多相流包括气固流动、气液流动和固液流动等。
1. 气固流动模型气固流动模型是研究气体和颗粒物质相互作用的模型。
这种流动模型在煤矿爆炸、粉尘扬尘、颗粒输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常用的气固流动模型有Euler-Euler模型和Euler-Lagrange模型。
2. 气液流动模型气液流动模型是研究气体和液体相互作用的模型。
气液两相流动在石油、化工、环保等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常用的气液流动模型有两流体模型、体积力平衡模型和界面平衡模型等。
3. 固液流动模型固液流动模型是研究固体颗粒和液体相互作用的模型。
这种流动模型在颗粒床反应器、混凝土输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常用的固液流动模型有物理模型、经验模型和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等。
二、多相流仿真技术多相流仿真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来模拟和预测多相流体行为的方法。
仿真技术可以通过数值计算的方式,将多相流动的数学模型转化为离散的数值计算模型,并通过迭代求解来获得流体的相关参数。
1. 传统的数值模拟方法传统的数值模拟方法基于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等数值计算方法,通过网格划分和离散化,将流体力学方程数值化求解。
这种方法在处理简单的流动问题时有效,但对于复杂的多相流问题,计算效率较低。
2. 基于粒子的仿真方法基于粒子的仿真方法是通过跟踪流体颗粒的运动轨迹,模拟多相流体的流动行为。
这种方法可以精确地模拟颗粒与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考虑颗粒的密度、粒径等特性。
常用的基于粒子的仿真方法有离散元法和分子动力学方法等。
离散元数值模型对颗粒颗粒摩擦力仿真
离散元数值模型对颗粒颗粒摩擦力仿真摘要:离散元数值模型(DEM)是一种用于模拟颗粒颗粒间相互作用的数值模型。
在DEM模型中,粒子被视为离散的实体,通过考虑颗粒颗粒之间的力学相互作用来模拟实际颗粒体系的动力学行为。
本文讨论了DEM模型在颗粒颗粒摩擦力仿真中的应用,并介绍了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技术。
1. 引言离散元数值模型是一种基于颗粒间力学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方法。
它广泛应用于颗粒流动、颗粒堆积、颗粒颗粒碰撞等领域。
颗粒颗粒摩擦力是DEM模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对颗粒系统的力学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2. DEM模型简介DEM模型将颗粒视为离散的实体,通过求解颗粒间的力学相互作用来模拟实际颗粒体系的运动。
在DEM模型中,每个颗粒被建模为具有质量、形状和位置的刚体。
力学相互作用包括弹性力、摩擦力、粘聚力等。
3. 颗粒颗粒摩擦力模型颗粒颗粒之间的摩擦力是DEM模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颗粒颗粒间的摩擦力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建模,常见的方法包括:- 接触力模型:常用的接触力模型包括线性弹簧-阻尼模型、Mohr-Coulomb模型等。
这些模型通过使用弹簧和阻尼元件来模拟颗粒颗粒之间的摩擦力。
- 离散元模型:离散元模型通过将颗粒视为离散的刚体,使用力学相互作用来模拟颗粒颗粒之间的碰撞和摩擦。
- 其他模型: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可以用于建模颗粒颗粒之间的摩擦力,例如基于颗粒形状的模型、基于接触表面特征的模型等。
4. DEM模型在颗粒颗粒摩擦力仿真中的应用DEM模型在颗粒颗粒摩擦力仿真中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研究颗粒颗粒之间的摩擦力对颗粒流动、颗粒堆积等行为的影响。
DEM模型可以提供关于颗粒流动性质、颗粒堆积形态等方面的定量信息。
5. DEM模型中摩擦力参数的确定在使用DEM模型进行颗粒颗粒摩擦力仿真时,摩擦力参数的确定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常见的方法包括实验测定、摩擦力系数调整等。
实验测定方法可以通过直接测量颗粒颗粒之间的摩擦力来获得参数值。
离散元法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离散元法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研究离散元法(DEM)是一种基于颗粒动力学理论的数值模拟方法,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工程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
环境工程是DEM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其应用范围涵盖了气候变化、土壤侵蚀、水文循环、环境污染等诸多方面。
本文旨在介绍离散元法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重点阐述其在土壤侵蚀和环境污染方面的应用。
一、离散元法简介离散元法是一种用于模拟颗粒物运动和碰撞的数值模拟方法,其基础理论是颗粒动力学。
颗粒动力学认为颗粒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弹性碰撞和接触力传递完成的。
在DEM中,将颗粒物看做是一个个离散的、有质量的球体,利用新ton运动定律和Hertz接触理论进行计算。
通过求解每个颗粒的位置、速度和运动轨迹,可以模拟颗粒物在复杂环境下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二、离散元法在土壤侵蚀中的应用土壤侵蚀是环境工程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传统的土壤侵蚀模拟方法往往是基于统计和经验公式的,难以考虑土壤侵蚀过程中复杂的力学和物理过程。
离散元法由于其能够模拟颗粒物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对于土壤颗粒运动规律的研究具有很好的优势。
通过离散元法的模拟,可以研究土壤颗粒在不同水流速度和坡度下的运动轨迹和运动速度,分析侵蚀的机理和影响因素。
研究表明,在不同坡度下,土壤颗粒的平均运动速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的坡度下,较粗的颗粒运动速度更大。
此外,还可以研究水流对土壤颗粒的冲击力和承载力,探讨土壤颗粒的抗侵蚀能力,为制定有效的土壤侵蚀防治措施提供理论基础。
三、离散元法在环境污染中的应用除了在土壤侵蚀中的应用,离散元法在环境污染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如工业废水、废气、垃圾等的污染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使用离散元法可以较好地揭示其中的物理和力学机制。
在废水处理中,使用显微粒子和粉末采集器收集沉淀物样本,对沉淀物样本进行细致的分析和实验研究,运用离散元法对沉淀物样本进行三维模拟,并研究随时间变化的沉淀物质量、颗粒物尺寸、颗粒物形状、流体动力学等问题。
物质颗粒运动行为建模与仿真技术进展
物质颗粒运动行为建模与仿真技术进展物质颗粒运动行为建模与仿真技术是一个涉及颗粒物质运动规律、流动行为以及粒子间相互作用等的复杂研究领域。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值模拟方法的快速发展,对于颗粒物质的运动行为建模与仿真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进展。
本文将回顾与分析物质颗粒运动行为建模与仿真技术的最新进展,并介绍其在颗粒流动、粉体工程、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
一、颗粒运动行为建模颗粒物质的运动行为建模是物质颗粒运动行为仿真的首要任务。
近年来,很多学者通过实验数据和理论分析,提出了各种颗粒运动行为的数学模型。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离散元法和连续介质方法。
离散元法(DEM)是一种通过分析颗粒物质间相互作用力来描述颗粒运动的方法。
它将颗粒视为离散的实体,通过数值模拟每个颗粒的受力和运动状态,从而推导出整个颗粒系统的运动行为。
DEM方法在颗粒流动、颗粒装填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连续介质方法则将颗粒物质视为连续的介质,并使用连续介质力学方程描述颗粒运动行为。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和拉格朗日方法。
欧拉-拉格朗日方法通过描述流体中颗粒的瞬时运动轨迹来模拟颗粒的运动行为。
拉格朗日方法则是通过求解连续介质理论方程组来模拟颗粒的宏观运动行为。
二、颗粒运动行为仿真技术颗粒运动行为仿真技术是指利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和重现颗粒物质的运动行为。
这些仿真技术可以通过建模方法,生成各种颗粒系统的运动轨迹和相互作用力,以揭示颗粒系统的运动规律和流动行为。
在颗粒运动行为仿真技术中,有三种常用的方法:蒙特卡洛方法、分子动力学方法和格子Boltzmann方法。
蒙特卡洛方法是一种基于概率的数值模拟方法。
它通过随机抽样和概率统计的方式,模拟颗粒系统的运动行为。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模拟多粒子系统的相互作用、粒子运动的轨迹等。
蒙特卡洛方法在粉体工程、物质科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分子动力学方法是一种基于牛顿力学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数值模拟方法。
它通过求解牛顿运动方程和相互作用势函数,模拟颗粒系统的运动行为。
基于离散元方法原理下颗粒流固耦合现象描述模型构建
基于离散元方法原理下颗粒流固耦合现象描述模型构建颗粒流固耦合现象是指在颗粒流动过程中,颗粒与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现象。
离散元方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是一种常用的数值模拟方法,能够描述颗粒流固耦合现象。
本文将基于离散元方法原理,对颗粒流固耦合现象描述模型进行构建。
1. 引言颗粒流固耦合现象广泛存在于工程和自然界中,如岩土工程中的土石流、颗粒料堆积、颗粒物流动等。
为了深入理解颗粒流固耦合现象,需要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离散元方法作为一种基于颗粒间相互作用原理的数值模拟方法,具备较好的应用效果。
2. 离散元方法原理离散元方法是一种基于颗粒间相互作用原理的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对每个颗粒进行离散建模,并考虑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来描述颗粒流动的过程。
2.1 颗粒模型离散元方法中,颗粒被看作是刚体的,通过计算颗粒的力和力矩,实现对颗粒运动和相互作用的模拟。
每个颗粒都有自己的质量、形状和刚度等特性参数。
2.2 相互作用力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颗粒间的接触力和重力等。
接触力主要包括弹性力和摩擦力,可以通过弹簧模型和摩擦模型计算得到。
重力是颗粒受到的来自地心引力的作用力。
3. 颗粒流固耦合现象描述模型构建在离散元方法中,我们可以利用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和颗粒受到的外力来描述颗粒流固耦合现象。
3.1 颗粒流动模型颗粒流动模型是通过对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进行求解,来模拟颗粒之间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在模拟过程中,可以考虑颗粒与固体之间的接触和相互作用,以及颗粒与空气或流体之间的作用。
3.2 固体变形模型在离散元方法中,可以通过对固体的变形进行建模,来描述固体在颗粒流动过程中发生的变形。
利用弹簧模型和刚体模型,可以计算固体的受力和变形。
4. 动力学模拟与实例分析基于离散元方法原理构建的颗粒流固耦合现象描述模型,可以实现相应的动力学模拟,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1 模型验证可以选择一些实际案例或者实验数据进行模型验证。
pfc颗粒流计算
pfc颗粒流计算摘要:1.PFC 颗粒流计算简介2.PFC 颗粒流计算的方法3.PFC 颗粒流计算的应用实例4.PFC 颗粒流计算的优缺点正文:一、PFC 颗粒流计算简介PFC 颗粒流计算,全称为颗粒流体动力学计算,是一种基于离散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 DEM)的颗粒材料力学性能研究方法。
该方法通过模拟颗粒材料的离散运动和相互作用,研究颗粒流的宏观性质,如压力、速度、密度等。
PFC 颗粒流计算广泛应用于地质工程、冶金、矿山、粉体工程等领域。
二、PFC 颗粒流计算的方法PFC 颗粒流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建立模型:根据实际问题,建立颗粒材料的三维模型,包括颗粒的几何形状、尺寸、密度等参数。
2.设定边界条件:为模型设置合适的边界条件,如流入、流出、壁面等。
3.计算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采用离散元法,计算颗粒间的接触力和弹力等相互作用力。
4.求解运动方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结合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求解颗粒的运动方程。
5.后处理:对计算结果进行后处理,提取颗粒流的宏观性质,如压力、速度、密度等。
三、PFC 颗粒流计算的应用实例PFC 颗粒流计算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1.地质工程:研究土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成因和发展过程,为防治地质灾害提供理论依据。
2.冶金:模拟金属熔体在冶炼过程中的流动状态,优化冶炼工艺,提高金属的纯度和收得率。
3.矿山:研究矿井通风、矿粉输送等问题,提高矿山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4.粉体工程:研究粉体的输送、混合、填充等过程,为粉体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四、PFC 颗粒流计算的优缺点PFC 颗粒流计算具有以下优缺点:优点:1.可以模拟颗粒材料的离散运动和相互作用,更接近实际颗粒流过程。
2.适用范围广泛,可以应用于多种颗粒材料和工程问题。
3.可以提供颗粒流的宏观性质,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缺点:1.计算过程较为复杂,需要设置合适的边界条件和参数。
流体力学中的纳米颗粒流动
流体力学中的纳米颗粒流动引言流体力学是一门研究流体力学性质、行为和运动的学科。
在流体力学中,纳米颗粒流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纳米颗粒的特殊性质和行为使得它们在流体中的流动表现出与传统的微米颗粒或宏观颗粒流动不同的特点。
本文将介绍流体力学中的纳米颗粒流动的基本概念、数学模型和应用。
纳米颗粒的特点纳米颗粒是指大小在纳米尺度范围内的颗粒,其尺寸通常在1到100纳米之间。
相比于微米颗粒或宏观颗粒,纳米颗粒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尺寸效应:纳米颗粒的尺寸与其表面积之间呈现出相对较大的比例关系。
由于表面积的增加,纳米颗粒的表面能也相应增加,从而导致力学、热学和化学等性质的变化。
2.表面效应:纳米颗粒的表面与体积之间的比例增加,表面效应开始起主导作用。
表面效应对纳米颗粒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产生显著影响,包括活性、化学反应速率和表面吸附等。
3.界面效应:纳米颗粒往往存在于流体中,使得纳米颗粒与流体之间的界面变得更为重要。
纳米颗粒表面与流体的相互作用可以影响流体的性质和流动行为。
纳米颗粒流动的数学模型为了描述纳米颗粒在流体中的流动行为,研究者们发展了各种数学模型。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数学模型:1. 离散元方法离散元方法是一种基于颗粒间相互作用的模型。
该方法将纳米颗粒看作离散的固体颗粒,并通过颗粒之间的力学和化学相互作用来描述纳米颗粒的流动行为。
离散元方法是一种精确而复杂的模型,可以考虑颗粒间的碰撞、摩擦和粘附等效应。
2. 应力迁移方法应力迁移方法是一种基于纳米颗粒与流体间应力传递的模型。
该方法通过求解纳米颗粒和流体的应力场,来描述纳米颗粒的流动行为。
应力迁移方法主要适用于粒径较小的纳米颗粒,其基本原理是将纳米颗粒的运动视为对流和扩散过程。
3. 分子动力学方法分子动力学方法是一种基于颗粒之间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模型。
该方法通过求解纳米颗粒和流体分子的相互作用力,来描述纳米颗粒的流动行为。
分子动力学方法具有高度的精度和可靠性,在纳米颗粒流动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颗粒材料多尺度离散元模拟方法
颗粒材料多尺度离散元模拟方法引言:颗粒材料是由大量颗粒粒子组成的材料,其物理性质和力学行为受到颗粒间相互作用和排列方式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研究颗粒材料的力学特性和行为,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提出了多尺度离散元模拟方法,以模拟颗粒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
本文将介绍这一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一、离散元模拟方法概述离散元模拟是一种基于颗粒离散元的数值模拟方法,通过考虑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模拟颗粒材料的宏观行为。
离散元模拟方法适用于颗粒材料的多尺度模拟,可以研究颗粒材料的力学性质、破坏行为、流变性等。
二、颗粒离散元模型颗粒离散元模型是离散元模拟方法的核心,用于描述颗粒材料的微观结构和颗粒间的相互作用。
常用的颗粒离散元模型有球形颗粒模型和多面体颗粒模型。
1. 球形颗粒模型球形颗粒模型是离散元模拟中最简单且常用的模型之一。
它将颗粒看作是球形粒子,通过球形颗粒的位置、质量、速度等参数来描述颗粒的状态。
球形颗粒模型适用于颗粒材料的弹性力学模拟和流体力学模拟。
2. 多面体颗粒模型多面体颗粒模型是对颗粒形状进行更加真实描述的模型。
它将颗粒看作是多面体,可以模拟不规则颗粒的形状和结构。
多面体颗粒模型适用于颗粒材料的破碎行为、接触力学模拟等。
三、颗粒间相互作用力模型颗粒间相互作用力模型是离散元模拟中的关键部分,用于描述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常用的颗粒间相互作用力模型有弹簧模型、黏弹模型和摩擦模型。
1. 弹簧模型弹簧模型是最常用的颗粒间相互作用力模型之一。
它假设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通过弹簧连接的,并根据胡克定律计算弹簧力。
弹簧模型适用于颗粒材料的弹性力学模拟。
2. 黏弹模型黏弹模型是考虑颗粒之间的黏性和弹性作用力的模型。
它将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分解为弹性力和黏性力,通过粘滞阻尼模型描述黏性力。
黏弹模型适用于颗粒材料的粘性流动模拟和粘弹性力学模拟。
3. 摩擦模型摩擦模型是考虑颗粒之间摩擦力的模型。
它通过摩擦系数来描述颗粒间的摩擦力,并根据库仑摩擦定律计算摩擦力。
离散元原理及应用
离散元原理及应用离散元(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是一种基于颗粒间相互作用力的数值模拟方法,用于研究颗粒体系的力学行为。
离散元原理是以颗粒为基本单元,通过模拟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来揭示颗粒体系的宏观力学行为,以及颗粒体系的微观行为。
离散元原理的核心思想是将连续体离散化,将颗粒看作是离散的个体,通过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模拟颗粒体系的宏观行为。
离散元方法的步骤可以简单概括为:1. 确定颗粒的形状和大小。
颗粒可以是圆球形、多边形或其他形状,其大小决定了颗粒之间的相对位置。
2. 建立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模型。
常用的力模型有弹簧-颗粒模型、弹簧-弹簧模型和接触力模型等。
这些力模型可以描述颗粒之间的接触力、摩擦力和弹性力等。
3. 计算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通过根据力模型计算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然后将这些力应用于相应的颗粒上。
4. 更新颗粒的位置和速度。
根据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计算出颗粒的受力情况,并据此更新颗粒的位置和速度。
5. 重复以上步骤。
通过不断重复计算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更新颗粒的位置和速度,可以模拟整个颗粒体系的力学行为。
离散元方法在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离散元方法在几个典型应用领域的介绍:1. 地震工程:离散元方法可以用于模拟土地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行为。
通过模拟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研究土壤内的颗粒位移、应力分布以及土体的破坏机理等,从而为地震工程提供可靠的设计依据。
2. 岩土工程:离散元方法可以用于模拟岩土体的力学行为。
通过模拟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研究土体的压缩、剪切和断裂等行为,从而为岩土工程提供精确的预测和分析。
3. 煤矿工程:离散元方法可以用于模拟煤矿岩石的力学行为。
通过模拟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研究岩石的破碎、抗压性能以及岩层的稳定性等,从而为煤矿工程的安全评估和设计提供依据。
4. 粉体工程:离散元方法可以用于模拟颗粒材料的力学行为。
离散元的原理
离散元的原理离散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是一种用于模拟颗粒物体相互作用行为的数值计算方法。
它基于排斥力和摩擦力的原理,通过对颗粒物体进行离散建模,模拟颗粒间相互作用、运动和变形的过程,从而揭示颗粒物体的宏观行为。
离散元法的基本原理是基于颗粒间的力学力学原理和数值计算方法。
在离散元法中,将实际粒子体系离散为若干个单独的颗粒,并赋予每个颗粒以质量、位置、速度和力等属性。
颗粒之间通过排斥力和摩擦力相互作用,模拟了颗粒间的力学相互作用。
通过数值计算的方式,根据颗粒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计算颗粒的加速度和速度,进而更新颗粒的位置和状态。
离散元法的基本步骤包括:初始条件设定、力计算、位移计算和状态更新。
首先,需要设定颗粒物体的初始状态,包括颗粒的初始位置、速度和质量等。
然后,计算颗粒间的排斥力和摩擦力。
排斥力通常使用弹簧法则进行计算,即根据颗粒间的接触情况,计算颗粒之间的压缩或拉伸,进而得到排斥力的大小和方向。
摩擦力通常使用库伦摩擦模型或固体摩擦模型进行计算,考虑颗粒相对滑动速度和材料的摩擦特性,计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接下来,通过牛顿第二定律和力学平衡原理计算颗粒的加速度和速度。
最后,根据颗粒的速度和加速度,计算颗粒的位移和新的位置。
离散元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对多颗粒体系进行建模和分析,模拟颗粒物体在宏观尺度上的运动、变形和相互作用。
离散元法适用于多颗粒体系的力学行为研究,如颗粒流体力学、颗粒振动、颗粒堆积、颗粒流动等。
通过对离散元法的建模和模拟,可以研究颗粒体系在不同力场、约束条件或变形条件下的力学行为,为颗粒物体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参考和实验支持。
然而,离散元法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离散元法的计算量较大,需要计算大量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和状态更新,对计算资源和时间要求较高。
其次,离散元法在描述颗粒物体的微观行为时,需要进行材料参数的估算和模型参数的校验,这对于一些复杂的物理过程来说是困难的。
微小颗粒的形态与力学特性研究
微小颗粒的形态与力学特性研究近年来,微小颗粒的形态与力学特性的研究备受关注。
微小颗粒在化学、物理、生物等学科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对微小颗粒的形态和力学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价值。
微小颗粒的形态微小颗粒的形态是指颗粒的外形和内部结构特征。
微小颗粒的形态对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和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
例如,颗粒间的接触面积和孔隙度等形态参数直接影响颗粒的吸附、流动和反应能力。
目前,有许多研究工作致力于探究微小颗粒的形态特征及其对颗粒性质的影响。
在此,我们以二氧化硅微粒为例,对其形态特征进行探究。
该微粒具有圆球形、立方体和棱柱形等多种形态。
其中,圆球形的微粒表面光滑,颗粒内部空隙较小,孔隙度较低,易于堆密排列;立方体形的微粒表面有棱角,每个表面都有明显的角落,孔隙度较高,颗粒间隙较大,更易于流动。
因此,圆球形微粒更适用于粉体堆积、催化剂载体等场景,而立方体形微粒更适用于电子封装材料和隔音材料等场景。
微小颗粒的力学特性微小颗粒的力学特性是指颗粒的力学属性,包括弹性、塑性、破裂、摩擦等力学变形特性。
了解微小颗粒的力学特性对于预测其在工程应用中的力学行为和结构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针对微小颗粒的力学研究主要涉及到微观试验及模拟、基于离散元方法的模拟、硬球近似理论等方法。
对于微观试验及模拟方法,利用微观显微技术,可以将微小颗粒看成是一个点粒子,通过力学试验及一些理论模型对颗粒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
基于离散元方法的模拟方法,是一种数值动力学方法,主要研究颗粒的运动、相互作用及变形等过程,通过计算机模拟的方式探究颗粒的力学行为。
硬球近似理论则是将微小颗粒看作是一个刚性的球体,基于刚球运动的原理,通过许多理论模型研究颗粒的力学性质。
总体而言,微小颗粒的力学特性主要由表面张力、凝聚力、静电力、弹性力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决定。
例如,极细粒子具有较强的表面张力,而大颗粒相对来说表面张力较弱;圆球形颗粒的弹性行为与压缩变形和弹性回缩密切相关,而立方体和棱柱形颗粒则具有较强的抗压强度和断裂韧性。
离散元(DEM)仿真技术在料仓散料流的研究进展
离散元(DEM)仿真技术在料仓散料流的研究进展夏博实;曹强利;张盛平【摘要】散料是介于流体与固体之间的介质,不同物料表现出的性质不同,其运动机理非常复杂.利用离散元仿真技术可以对散料流颗粒运动的微观机理进行分析和了解.文章就离散元技术的发展过程及原理进行阐述.仿真模拟的准确性其根本是在于力学模型建立的准确性,介绍目前离散元法常用的几种力学模型以及利用DEM仿真技术对料仓中散料流运动机理研究的进展,包括其流动形式,速度和接触力的分布,以及散料物性参数的影响.这些研究对实际工程,例如火电行业的煤仓、灰渣仓及石灰石仓等料仓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期刊名称】《中国电力》【年(卷),期】2015(048)011【总页数】6页(P39-44)【关键词】散料流;DEM;料仓;运动微观机理【作者】夏博实;曹强利;张盛平【作者单位】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福建龙岩364000;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福建龙岩364000;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福建龙岩36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621.2散状物料是由大量离散的颗粒(块状,粒状,粉状)堆积在一起的物料,是工业中使用最广泛的物料之一[1-4]。
散状物料的运动非常复杂,因为它具备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性质,但是又不属于其中的任何一种形态。
例如,颗粒在搅动的系统中表现出和稀薄气体类似的性质,但是又不同于气体分子之间的碰撞,固体颗粒的碰撞是非弹性的并且耗散能量[5-7];当系统中有能量加入时,散状物料会表现出类似液体的性质,颗粒之间不会一直保持接触。
但是,散料流的性质又不同于均质液体,例如,散料几乎不可能形成湍流,因为它们之间产生不确定切向力,并且当有力使他们压缩时会发生拥堵现象[8-9]。
由于散料流应用广泛,一直以来,散状物料性质都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但是,大多数研究还是基于经验上的,缺乏理论支持,即使最基本的散料流动机理也没有完全研究清楚。
近年来,随着离散元(DEM)技术的出现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散料流运动机理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和提高。
颗粒材料多尺度离散元模拟方法
通过阅读《颗粒材料多尺度离散元模拟方法》,我深感此书的价值和重要性。这本书不仅拓展了 我们对颗粒材料力学行为的理解,而且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通过多尺度离散元模 拟方法,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颗粒材料的复杂行为,预测其性能并优化其生产工艺。这种方法 的引入,无疑将为颗粒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开辟新的道路。
《颗粒材料多尺度离散元模拟方法》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颗粒材料多尺度离散元模拟方法的全面 介绍和实现步骤,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虽然该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 前景,但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和挑战,如模型建立和参数设置等方面的问题。未来,随着计算机 技术和数值计算方法的不断发展,相信该方法也会不断完善和进步,为更多的工程领域提供更加 准确和有效的模拟工具。
阅读感受
《颗粒材料多尺度离散元模拟方法》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著作,它不仅为颗粒材料的研究开辟了 新的路径,而且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理解这一复杂系统的行为。
在这本书中,作者详尽地阐述了多尺度离散元模拟方法(multi-scale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DEM)在颗粒材料研究中的应用。这是一个将离散元方法应用于不同尺度的颗粒材料的 计算方法。此方法通过模拟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为颗粒材料的力学行为提供了有效法》是一本由何春梅、李世荣等人编写的书籍,于2019年。本书 主要介绍了颗粒材料多尺度离散元模拟方法的概念、应用领域、实现步骤等。在本书中,我们将 摘录并分析这本书的精彩内容。
颗粒材料多尺度离散元模拟方法是一种计算机模拟技术,用于研究颗粒材料的力学行为和运动规 律。该方法将颗粒材料视为由许多离散的单元(粒子)组成,通过数值计算和仿真来模拟颗粒材 料的各种行为,如变形、断裂、流动等。这种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适用性,可以应用于不同 领域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
论文研究流程 Research flow
Fig. 1
2
行人运动方程建模
行人可以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离散颗粒,
路径选择向目标点行走过程, 以及避让、 制动过程 均属于行人主动力, 现有社会力模型这部分已经 相对完善, 本文借鉴现有模型作为外部力编程加
其受力类型可以分为主动力和被动力.行人在进行
第 16 卷 第 5 期
第16卷 第 5 期 2016 年 10 月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 : U268.6
Vol.16 No.5 October 2016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章编号 : 1009-6744 (2016) 05-0051-07
基于颗粒流离散元方法的行人动力学 模型及仿真研究
(1. 北京建筑大学 a. 北京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b.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c. 首都世界城市顺畅交 通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 100044; 2. 北京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北京 100082)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51308029) ;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软科学研究项目/ Soft Science Research Project for Ministry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K22016116) . 作者简介: 杨静 (1980-) , 女, 河北张家口人, 讲师. *通信作者: yangj@
结合, 能够融合两个模型的优点, 在一定程度上降 低了计算量且提高精度.王子甲等 引入分子动力
[9]
学的链接列表元胞算法, 相对节省了模型的运算 时间, 对该类模型计算效率进行了有效尝试. 这些 积极尝试说明连续力学模型在计算效率的研究方 面仍需多方探索和研究. 离散元方法是分析和求解复杂离散颗粒系统 问题的一种非连续介质力学数值模拟分析方法, 是运动规律与动力学参数研究的一种强有力的数 值计算方法, 其优势在于: (1)可同时对上万个颗粒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问题进行动态模拟, 并可对颗粒群中任意颗粒进 行实时追踪和受力分析;
杨
静*1a, 1b, 张
蕊 1b, 1c, 刘荣强 2, 冯焕东 1a, 1b
摘 要: 离散元方法是分析和求解复杂离散颗粒系统问题的一种高效力学数值模拟方 法, 对于提高目前行人动力学模型中的求解效率, 细致刻画行人运动中的力学关系具有 优势.本文利用颗粒接触理论中的软球模型描述行人的接触及挤压行为, 以现有社会力模 型中的主观运动力作为外部输入, 构建了基于颗粒流理论的行人运动模型, 并在离散元 EDEM 仿真平台上实现.通过对不同密度条件下行人运动行为及平均速度的仿真及统计, 对比实测数据, 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通过对比不同仿真平台的计算速度, 验证了算法的 高效性.研究结果表明: 模拟得到的行人流在不同密度下的行为符合现场观测, 模拟所得 行人平均速度数据与实测数据基本吻合, 所建模型具有较高计算效率.因此, 基于颗粒流 理论的离散元方法能够实现对行人运动的模拟, 且具有进一步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行人动力学仿真; 离散元方法; 行人运动; 颗粒流理论
52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6 年 10 月
0
引
言
(2)数值计算方法按时间步长显式计算, 不需 要存储计算过程中的矩阵, 所以模拟大量的颗粒 运动仅需要适中的计算机内存. 离散元方法在解决行人仿真中的优势目前已 经有学者关注[10-12], 但在行人仿真研究领域系统性 的研究尚处于尝试性探索阶段.
在行人运动系统中, 行人作为离散的个体, 具
. 但是, 随着模拟场景复杂程度和行人规
模的提高, 力学模型的计算效率成为限制其应用 的掣肘. 当行人数量逐渐增加, 力学模型每个时间 步长内, 行人之间相互作用的计算量呈指数函数 的规模递增, 模型中其他影响因素的计算也相对 庞杂.Guo , Saboia 等将社会力模型与格子气模型
随着 2001 年第一届行人及其疏散动力学 (Pedestrian and Evacuation Dynamics) 国 际 会 议 的 召 开, 行人动力学作为一种利用物理方法解决行人 运动问题的方法, 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 行人动力 学领域最具代表性的社会力模型[1-2]较好地解决了 个体微观动机刻画及个体行为与群体现象的关系 描述, 且能够在模型描述和实测检验方面取得良 好效果
在资金预算不确定条件下路面维护和修复项目管理决策优化方法
53
载至行人颗粒. 除主动力外, 随着行人流密度逐渐 增大, 行人之间开始被动接触, 行人颗粒之间的接 触、 挤压等行为均属于被动受力, 这个过程可以利 用颗粒流理论的软球接触模型描述. 2.1 基本假设 离散元方法中把颗粒散体作为一定形状和质 量的单元集合, 每个颗粒为一个单元, 与颗粒运动 相似, 通道内的行人个体在相互接触的过程中, 可 以看做相互独立、 相互作用的颗粒, 同样具备以下 运用接触理论的基本假设: (1)行人运动过程中的系统变形是行人之间相 互 “嵌挤” 形成的变形总和, 行人之间的接触发生很 短暂且发生在很小的区域范围内, 属于点接触. (2)行人之间的接触行为属于软接触, 行人在 接触区域内允许发生一定的重叠, 且重叠量相比 于自身的尺寸很小, 由接触发生的变形相对于行 人的运动小得多. (3)在行人运动的任一时间步长范围内, 行人 所受合力均可由主观力与行人间或行人与障碍物 之间相互作用力确定. 2.2 受力分析 根据颗粒离散元接触理论中的软球模型规 则, 可以将行人与行人、 行人与障碍物的接触过程 概括为法向运动和切向运动, 并简化为弹簧振子 的阻尼运动.由于行人间和行人与障碍物的接触模 型类似, 因此以行人间的接触过程进行分析. 如图 2 所示, 当行人 i 在受外力作用下在点 A 与 行人 j 接触时, 随着两人间的相对运动, 行人之间逐 渐产生接触力, 通过计算两行人之间法向重叠量 a 和切向位移 δ 就可以得到行人所受到的接触力. 行人间的法向位移通过弹簧和阻尼实现, 切 向位移通过弹簧、 阻尼及滑动器共同实现, 当切向 力超过屈服值时, 行人在切向力和摩擦力作用下 滑动, 这一过程由滑动器实现. 行人接触模型的法 向力和切向力模型及求解过程如下. (1)法向力求解.
[7] [8]
有随意性、 交互作用复杂等特点, 而颗粒物质同样 具备这样的特点.颗粒群体是由众多离散的颗粒相 互之间形成内在联系的复杂群体, 个体尺度分布 不一, 在受到外力或内部应力发生变化时会发生 流动, 表现出流体的性质, 从而形成颗粒流.行人在 设施内行走的过程正如同颗粒群体流动的过程, 当设施内的行人不断增多时, 行人群体作为一个 整体, 内外部应力不断的发生变化, 这些应力改变 行人的行走轨迹及人群的整体结构. 应用离散元方法进行行人仿真模拟的过程, 就是把每个行人颗粒作为一个独立的粒子单元建 立数学模型, 给定行人颗粒的尺寸和质量等基本 属性, 并利用牛顿定律建立每个行人颗粒的运动 方程.行人颗粒在力学作用下存在行走、 接触、 分离 等关系, 整个行人流的状态衍变由各个行人颗粒 的运动及相互位置来表述.本文的研究思路如图 1 所示.
Pedestrian Dynamic Simulation Based on Particle Flow Theory and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YANG Jing1a,1b, ZHANG Rui1b, 1c, LIU Rong-qiang2, FENG Huan-dong1a,1b
(1a. Beijing Urban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1b. School of Civil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1c. Beijing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Metropolitan Transportation,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Beijing 100044, China; 2. Beijing General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Beijing 100082, China) Abstract: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is an efficient mechanical tool to analyze and solve complex discrete particle system. It has advantages on improving the solving efficiency of pedestrian dynamic model and depicting mechanical relation among pedestrians. Soft ball contact models are used to model the touching and squeezing behavior of pedestrians, and social force models are used to model subjective motive force as an external input. Based on these, pedestrian movement models are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article flow and implemented on the discrete element simulation platform EDEM. The validity of these models is verified by comparisons between simulation data and field date under different pedestrian densities. The high efficiency of this algorithm is proved by calculation time comparison between different simulation platforms. The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mulated pedestrian flow behavior under different densities are in line with field observations, as so as the average speeds of pedestrians, and the simulation model has high calculation efficiency. Therefore, the pedestrian simulation models based on particle flow theory and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can be realizable and need deeper research. Keywords: urban traffic; pedestrian dynamic simulation;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pedestrian motion; particle flow theory 收稿日期: 2016-04-13 修回日期: 2016-06-15 录用日期: 2016-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