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大剖析:电池系统篇
动力电池系统结构
动力电池系统结构动力电池系统结构⒈引言动力电池系统是现代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它负责储存和释放电能,为电动汽车提供驱动动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动力电池系统的结构,包括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冷却系统和电池接口等方面。
⒉电池组⑴电池单体电池组由多个电池单体组成,电池单体是实现电能存储和释放的基本单位。
每个电池单体都具有正极、负极和电解质等部分。
⑵电池模块电池模块是由多个电池单体串联或并联而成,在电池组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电池模块可以提供更高的电压和容量,为电动汽车提供更长的续航里程。
⑶电池包电池包是由多个电池模块组装而成,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中最大的组成部分。
电池包通常安装在车辆的底盘或后备箱中。
⒊电池管理系统(BMS)⑴ BMS功能电池管理系统(BMS)是对电池组进行监测、控制和保护的系统。
它能实时监测电池组的电压、温度、电流等参数,并根据需要对电池进行充放电控制,同时还能保护电池免受过放电、过充电和过温等不良影响。
⑵ BMS组成BMS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硬件部分包括传感器、控制器和通信模块等,用于监测和控制电池组的各项参数。
软件部分则负责数据处理、算法控制和用户界面等功能。
⒋冷却系统⑴冷却方式冷却系统用于控制电池组的温度,避免过热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常见的冷却方式包括液冷和空气冷却两种。
⑵冷却系统组成液冷系统包括冷却剂、散热器和水泵等组件。
空气冷却系统则主要采用风扇和散热器进行散热。
⒌电池接口电池接口用于电池组与电动汽车的连接,传输电能和信号。
常见的接口类型包括直流接口(DC)和交流接口(AC)两种。
⒍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包括电池组结构图、电池管理系统原理图、冷却系统示意图和电池接口连接图等。
具体附件请参考附件部分。
⒎法律名词及注释⑴动力电池系统:指用于电动汽车驱动的电池系统。
⑵电池单体:指电池组中的基本组成单元,包括正极、负极和电解质。
⑶电池模块:由多个电池单体串联或并联而成的功能单元。
⑷电池包:由多个电池模块组装而成,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中最大的组成部分。
深度解析电动汽车的组成结构
深度解析电动汽车的组成结构未来节能环保成为了汽车发展的趋势,纯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重要的发展方向,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最大的变化是动力装置,也就是传统汽车的发动机。
动力装置的作用是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例如:汽油发动机就是把储存在油箱里的汽油送到气缸中燃烧,并把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而纯电动汽车是把储存在电池包里的电能送到电动机,并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因此,有人将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分为三个部分:电池系统——储存能量,电机系统——转化能量,电控系统——控制能量。
电池系统中最重要的是安装在汽车底部的电池包,电池包内部由很多个电池模组通过串联构成,能够产生很高电压。
由于电池包安装在汽车底部,因此车主是看不到的,电能就是从电池输送到驱动电机的。
驱动电机是三相永磁电动机,它的作用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并通过变速器、传动轴输送到车轮。
电池的要充电、放电,电机的控制,直流电交流电的转换,以及其它诸如空调压缩机、暖风加热等等,都需要控制,因此,需要非常强大的控制系统,为电池包内部的控制单元。
人们常说纯电动汽车是免维护的,其实这只是相对于传统汽车来说维护项目减少了很多,而不是真的完全免维护。
当我们打开前舱盖时,确实看不到发动机,但会发现仍然有冷却液,有低压电池,有保险丝盒等。
由于驱动电机、电池包、车载充电机等都需要散热,此外,暖风机也需要液体介质,因此,冷却液是少不了的,因此,检查冷却是否缺少是很重要的。
此外,驱动电机需要通过变速器传递动力,因此,变速器也需要换油等维护。
至于与传统汽车相同的系统,如:制动、转向、悬架等,维护修理方法是一样的。
对于电动汽车来说,需要车主经常操作的是充电!在每次充电时,一定要充分检查充电口是否有水迹,是否有异物,是否有锈蚀等,否则充电时会有故障。
对于电动汽车来说,其用电分为两部分,即:低压和高压,低压与传统汽车一样,采用12伏电池供电,其充电是由驱动电池完成。
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详解(图文并茂)
新能源汽车区别于传统车最核心的技术是“三电”,包括电驱动,电池,电控。
下面详细讲解一下三电基础知识:一、电池电池是与化学、机械工业、电子控制等相关的一个行业。
电池的关键在电芯,电芯最重要的材料便是正负极、隔膜、电解液。
正极材料广为熟知的有磷酸铁锂、钴酸锂、锰酸锂、三元、高镍三元。
动力电池是非常“年轻”的产品, 1996年通用推出EV-1采用的是铅酸电池,它是现代电动汽车架构雏形,从铅酸电池到日系混动的镍氢电池,再到现在流行的锂电池,也才20多年。
从第四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新能源乘用车配置电池来看,32款车型采用了17家企业的电池,其中16家是电池厂商,另外一家是长安新能源的,这说明其它乘用车的动力电池直接外购,包括电芯、电池组与电池管理系统等。
大部分自主品牌主机厂都没有自己的电芯与电池组设计能力跨国车企,虽然没有自己的电芯,但是它们却坚持自己设计生产电池组件与管理系统,这是为了加强动力电池的核心竞争力。
与大多自主品牌的差别是,即使不采用这家的电芯,它们可以换个电芯品牌照样能够设计电池组,核心技术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
但是我们更关心的是动力电池,也是就新能源汽车中的能量来源,目前动力电池中,镍氢电池面临淘汰,铅酸电池全凭保有量在支撑,故目前以锂电池最为主要。
(如下图)先介绍几个重要概念能量密度方面电池肯定不如汽油,但是究竟差别多大呢?一箱50L的汽油可以大概跑600km,续航同样里程的电动车需要多少电池呢?(如下图)下表列出了四类锂电池的主要性能指标差别。
从表中可以看出,四类电池各有优劣。
那各汽车厂商究竟是凭什么选择其中某种电池呢?哪种电池又将是未来的主流呢?数码电子产品对锂电池安全性要求不高,钴酸锂电池最合适3C领域,特斯拉敢于使用此类电池也是未来得到超强的续航能力,但是同时其安全性能要打些折扣。
锰酸锂电池因其不偏不倚的特征赢得动力电池最大的市场占有率,虽然其能量密度不如钴酸锂和三元锂,但其他综合性能相当出色。
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详解(图文并茂)
新能源汽车区别于传统车最核心的技术是“三电”,包括电驱动,电池,电控。
下面详细讲解一下三电基础知识:一、电池电池是与化学、机械工业、电子控制等相关的一个行业。
电池的关键在电芯,电芯最重要的材料便是正负极、隔膜、电解液。
正极材料广为熟知的有磷酸铁锂、钴酸锂、锰酸锂、三元、高镍三元。
动力电池是非常“年轻”的产品, 1996年通用推出EV-1采用的是铅酸电池,它是现代电动汽车架构雏形,从铅酸电池到日系混动的镍氢电池,再到现在流行的锂电池,也才20多年。
从第四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新能源乘用车配置电池来看,32款车型采用了17家企业的电池,其中16家是电池厂商,另外一家是长安新能源的,这说明其它乘用车的动力电池直接外购,包括电芯、电池组与电池管理系统等。
大部分自主品牌主机厂都没有自己的电芯与电池组设计能力跨国车企,虽然没有自己的电芯,但是它们却坚持自己设计生产电池组件与管理系统,这是为了加强动力电池的核心竞争力。
与大多自主品牌的差别是,即使不采用这家的电芯,它们可以换个电芯品牌照样能够设计电池组,核心技术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
但是我们更关心的是动力电池,也是就新能源汽车中的能量来源,目前动力电池中,镍氢电池面临淘汰,铅酸电池全凭保有量在支撑,故目前以锂电池最为主要。
(如下图)先介绍几个重要概念能量密度方面电池肯定不如汽油,但是究竟差别多大呢?一箱50L的汽油可以大概跑600km,续航同样里程的电动车需要多少电池呢?(如下图)下表列出了四类锂电池的主要性能指标差别。
从表中可以看出,四类电池各有优劣。
那各汽车厂商究竟是凭什么选择其中某种电池呢?哪种电池又将是未来的主流呢?数码电子产品对锂电池安全性要求不高,钴酸锂电池最合适3C领域,特斯拉敢于使用此类电池也是未来得到超强的续航能力,但是同时其安全性能要打些折扣。
锰酸锂电池因其不偏不倚的特征赢得动力电池最大的市场占有率,虽然其能量密度不如钴酸锂和三元锂,但其他综合性能相当出色。
一文带你看懂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
一文带你看懂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2012年6月,特斯拉电动汽车ModelS正式上市,续驶里程为483km。
这是世界第一款真正实用的长续驶里程纯电动汽车,给人们带来了对纯电动汽车的巨大信心,鼓励更多的高性能电动汽车不断推出。
Model S实现长续驶里程的最核心技术,应是特斯拉创新设计的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BMS)。
一辆电动汽车的动力蓄电池由成百上千块电芯(也称单体电池)组成,比如特斯拉Model S的电池组就由7000多块电芯组成。
尽管电池制造工艺已经让各个电芯之间的差异化缩小,但是电芯之间仍然存在内阻、容量、电压等差异,使用中容易出现散热不均或过度充放电等现象。
时间一长,就很可能导致电池损坏甚至爆炸的危险。
因此,必须为动力蓄电池配备一套具有针对性的电池管理系统,像管家那样照料电池,保证电池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一、蓄电池管理系统的组成蓄电池管理系统在硬件上可以分为主控模块和从控模块两大部分。
蓄电池管理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单元(采集模块)、中央处理单元(主控模块)、显示单元、均衡单元检测模块(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漏电检测)、控制部件(熔断器、继电器)等组成。
中央处理单元由高压控制电路、主控板等组成;数据采集单元由温度采集模块、电压采集模块等组成,它们一般采用CAN总线技术实现相互间的信息通信。
1.主控模块主控盒。
主控盒是动力蓄电池管理系统的控制中心,用来控制总正继电器、加热继电器以及预充继电器,还通过CAN总线与VCU进行通信。
下图为特斯拉model 3主控盒电路板。
2.从控模块从控盒。
从控盒用来分别采集左右动力蓄电池组的蓄电池单体电压和动力蓄电池模组温度,然后通过CAN总线将信息输送给主控盒。
下图为特斯拉model 3从控盒电路板。
二、蓄电池管理系统的分类随着对于磷酸铁锂动力蓄电池一致性较差、三元锂热失控风险更大的问题暂时还不能完全解决,动力电池厂商的工程师们,除了在动力电池包结构上改进,工艺和散热要求提高之外,对BMS 的功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三电系统详解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三电系统详解新能源汽车区别于传统车最核心的技术是下面详细讲解一下三电基础知识: 三电",包括电 驱动,电池,电控。
衞能獗汽车区刑于传缜年最核叱的技术是-三电•・即:电驱、唱池、电控Il传功机掏电动机-逆喪器电池棋组电池结构系统电气系统一、电池电池是与化学、机械工业、电子控制等相关的一个行业。
电池的关键在电芯,电芯最重要的材料便是正负极、隔膜、电解液。
正极材料广为熟知的有磷酸铁锂、钻酸锂、锰酸锂、三元、高镍三元电駆 三电动力电池是非常“年轻”的产品,1996年通用推出EV-I 采用的是铅酸电池,它是现代电动汽车架构雏形 ,从铅酸电池到日系混动的镍氢电池,再到现在流行的锂电池,也才 20多年。
从第四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新能源乘用车配置电池来看, 32款车型采用了 17家企业的电池,其中16家是电池厂商,另外一家是长安新能源的,这说明其它乘用车的动力电池直接外购,包括电芯、电池组 与电池管理系统等。
大部分自主品牌主机厂都没有自己的电芯与电池组设计能力rUfft 禺力中港跨国车企,虽然没有自己的电芯,但是它们却坚持自己设计生产电池组件与管理系统,这是为了加强动力电池的核心竞争力。
与大多自主品牌的差别是,即使不采用这家的电芯,它们可以换个电芯品牌照样能够设计电池组,核心技术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
隔膜 唱解液 扱耳 夕卜売 电芯附件 -上盖及侧扳 端扳及绝缥罩模块绢件 电越连接线東 底那绝缘腔 螺钉■-胶但是我们更关心的是 动力电池,也是就新能源汽车中的能量来源目前动力电池中, 镍氢电池面临淘汰,铅酸电池全凭保有量在支撑,故目前以锂电池最为主要。
(如下图)fP 囲孑岔电辽先介绍几个重要概念电芯⅛⅛酸屯池优点:安全、可靠 鉄蛊:察⅛f 巒陰低 应用:混动车型为主 J __________ 丿优負:容懺Sg 度天缺虐:感本离 应用匕主应电动汽车优点:便宜、可靠 誠盍:能报密度低 应用:早期电功车型 . __________________ √ttκ⅛sι比功率tt能建昱海迥翘单位质鳖所能输匕朗匡配.Wewh∕⅛ I高比能量电池车型:高比功率电池车型:比亚迪系能量密度方面电池肯定不如汽油,但是究竟差别多大呢?一箱50L的汽油可以大概跑600km续航同样里程的电动车需要多少电池呢?汽翻比茕■为'KYhAgIL汽池妁枣Ukgef≠⅛-¾计轉瞬戟黑对⅝械出的隹斥为1 Im(如下图)比能金高前动丿】申旳就像龟兔赛跑里的乌龟r JW力好*可以i⅛时间工作,缜航里程饮J氏比功率高的功力电;也就像白来赛魁里的搏邠特,速度快,可以提洪很高的瞬间电流r以保证汽车的加速性能.t⅛¾⅜密宦⅝4≡述¾⅜g⅜⅜同能般出轨■的能力.⅛Mfl∙W⅛⅝⅜]U恢S三元评电屯ttH■为-T i whMg4O8∕∣KV√ħ的⅞⅞≡ 需电池27OO⅛ 设发功机和电勒机的嗾率羞为'倍相泊于.畑理电郦常冕=I I吕前便用较多θ≡⅛力电泄育以下几类’以L HHFi 为划分依据口⅝⅛9⅛⅛ ⅛δffit ⅛⅞⅛特斯加⅛x κfctE τ 特廉拉EtxfeIS 白展!■凤 ½⅛EE6下表列出了四类锂电池的主要性能指标差别从表中可以看出,四类电池各有优劣。
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组成
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组成### 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组成嘿,伙计们,今天咱们聊聊那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宝贝——新能源汽车的心脏——电池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就像个超级英雄,时刻保护着我们的“能量宝库”,让汽车跑得又快又稳。
咱们得说说它的大脑——控制单元。
这玩意儿就像是大脑一样,接收各种指令,处理数据,确保电池组里的每个小电池都能和谐共处。
想象一下,如果电池组里有个“小调皮”不听话,控制单元就像超人一样,立马变身,把“调皮鬼”抓回来,保证大家安安心心地工作。
再来说说它的“眼睛”——传感器。
这些小家伙可聪明了,它们像侦探一样,时刻盯着电池的状态。
比如,温度太高或太低,它们就会立刻告诉控制单元,让电池组“冷静下来”。
要是电池组里有个小“发烧友”,它们也能及时发现,防止电池组“中暑”。
然后是它的“手”——执行机构。
这些家伙负责把控制单元的命令变成实际行动。
想象一下,当控制单元说“加速”,执行机构就像魔术师一样,迅速调整电流,让发动机“嗖”的一声,马力全开。
而当控制单元说“刹车”,它又会像变魔术一样,迅速切断电源,让车子稳稳地停下来。
咱们别忘了电池本身。
虽然它看起来平平无奇,但其实是整个系统的基石。
电池就像一块巨大的“能量海绵”,储存着我们的能量。
而控制单元就是这块海绵的“管家”,它时刻监控着能量的流动,确保能源得到最高效的利用。
总的来说,这个电池管理系统就像一个精密的团队,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共同维护着新能源汽车的健康运行。
有了它,我们的车才能像闪电一样,既快速又安全地穿梭在城市之间。
所以啊,下次看到新能源汽车,别忘了感谢这个默默守护我们的“电池管理大师”哦!它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也让这个世界更加绿色和可持续。
新能源电动汽车结构和原理
新能源电动汽车结构和原理动力系统:新能源电动汽车采用电动机作为动力源,电动机通常安装在车辆的前部或后部,与传统燃油汽车的内燃机位置相似。
电动机的类型包括直流电动机(DC)和交流电动机(AC)。
电动汽车的电动机与传统汽车的内燃机功能相似,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使车辆运动。
电池系统:电池系统是新能源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池是储存电能的装置。
电池系统通常由一组串联或并联的电池组成,以提供足够的电能供给电动机。
常见的电池类型包括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和镍氢电池。
电池系统还包括电池管理系统(BMS),用于监控和控制电池的状态,在过放、过充及温度等方面提供保护。
电控系统:电控系统是新能源电动汽车的重要支撑系统,它负责控制和监测电动汽车的各项功能,实现电能的高效利用。
电控系统主要包括电控装置、电控单元和电控软件。
电控装置是实现电能转换、控制电机运行和自动切换的关键设备,电控单元是整个电控系统的大脑,通过电控软件对电池、电动机和其他部件进行管理和控制。
车辆控制系统:车辆控制系统是保障电动汽车行驶安全和稳定性的重要系统。
该系统主要由轮胎、悬挂系统和制动系统组成。
轮胎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和操控性能,确保车辆平稳行驶。
悬挂系统负责车辆减震和保持悬挂高度稳定,以提供驾驶舒适性和稳定性。
制动系统包括刹车片、制动盘和制动器,实现车辆的制动功能,确保行车安全。
电动汽车的工作原理是将电池释放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实现车辆行驶。
当车辆行驶时,电池将电能传输到电动机,电动机通过转子与定子之间的电磁感应作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推动车辆前进。
同时,电控系统将电池的电能输出和电机的运行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以保证车辆的稳定行驶。
新能源电动汽车相较传统燃油汽车具有很多优点,如节能环保、零排放、低噪音等,因此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创新,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结构和原理将不断优化和改进,以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延长续航里程和提高充电速度,推动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动力电池
@ 科学启示录.科普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动力电池电池能源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是其核心动力的一个来源。
目前,新能源汽车采用的电池主要有以下几种。
燃料电池燃料电池中的“燃料”,不同于生活中通过燃烧产生能量的煤、 油、气等传统燃料。
它是通过特殊的装置.使氢和氧发生反应,产生 电能。
其中.氢和氧就是产生电能的“燃料”。
实际上.燃料电池并不能"储电”,它更像是一个可大可小的"发电站”。
只要源源不断地为燃料电池输入燃料一一氢(或其他燃料)和氧,氢和氧反应形成水的过程中,会伴 随着带电粒子的移动,从而就能持续地输出电能。
水中有大量的氢,空气中有大量的氧•这两种“燃料”可 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因此,燃料电池的燃料是可持续再生的,其发电后所产生的水还可以不断地循环利用,从中再提取氢燃料。
燃料电池除了方便家庭等小型 用电户单独使用,还具有许多优点。
例如,它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能量转换效率要比火力发电、核能发电高得多,可达到45%〜60%;燃料电池没有任何机械振动和噪声,也不会排放有害气体;相比其他供电方式,燃料电池在短短数秒钟内就能达到最大的额定功率,“即输即用”的本领可让人们免除苦苦等待 电池充电的烦恼。
铅酸电池铅酸电池作为比较成熟的技术,因其成本较低.而且能够高倍率 放电,现在依然是唯一可供大批量 生产的电动车用电池。
北京奥运会时,就有20辆使用铅酸电池的电动汽车,为奥运会提供了交通服务。
铅酸电池的优点是实现工业 化生产的时间最长、技术最成熟的电池.性能稳定、可靠,适用性好; 铅酸蓄电池组成简单,再生技术成熟.回收价值高,是最容易实现回 收和再生利用的电池。
全球再生铅产量已经超过原生铅产量,美国废铅酸蓄电池铅的再利用率已超过98.5%,我国废铅酸蓄电池的再利用率也达到90%以上。
铅酸电池的缺点是比能量、比功率和能量密度都很低,以此为动力源的电动车,其车速及续航里程 都不太理想。
(完整版)新能源汽车各种电池详细解释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扶植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走进大众的视野。
很多汽车品牌强势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使得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成熟、供消费者选择的车型也越来越多,加上新能源汽车经济实用、绿色环保的特点,越来越多的家庭和企业将新能源汽车作为买车、换车的第一选择。
新能源汽车江湖有句话:“新能源汽车,得电池者得天下”。
动力电池技术成了关乎一台新能源汽车性能的关键,因此本期文章,知科君为大家普及一下新能源电动汽车最重要的核心部件---汽车动力电池首先我们了解下电池,总称为化学电池,现阶段我们将总类的化学电池可以分为;一次电池,也称干电池,即不能够再充电的电池,如生活中常用的5号碱性电池;二次电池,即可充电的电池,这也是汽车动力电池最基本的要求;燃料电池,指正负极本身不含活性物质,活性材料连续不断从外部加入,如氢燃料电池;对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我们主要关注化学电池中的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也就是有两条技术路线。
一条是以锂电池为主要研究方向的二次电池,目前发展迅速可谓“炙手可热”;另一条是一直被寄予厚望的以氢燃料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燃料电池,氢燃料电池,目前与二次电池比起来,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在很快时间(五分钟左右)给电池加满燃料,而不是等上几个小时来充满电。
氢燃料电池充入的是氢气,而最终产生水分,也没有废旧电池回收的问题,可以说是真正的新能源汽车,但由于氢的来源问题还未实现大规模量产和工业化应用、以及最重要的安全、储存等方面因素,目前发展还是很大的瓶颈,不如二次电池发展的成熟。
在二次电池中,就目前锂电池无论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环保性能上都具有很大的优势,是目前动力电池的首选,动力电池技术成了关乎一台新能源车型性能的关键,因此很多车企纷纷押宝在新能源电池领域。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种类大致归为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以及三元锂(镍钴锰酸锂)等几大门类。
今天知科君就带大家从目前市场上动力电池的主流技术路线。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全解析:组成与原理详解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全解析:组成与原理详解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现代交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及其工作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新兴领域。
本文将对新能源汽车的主要零部件进行详细解析,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系统、变速器、充电设备等。
一、电池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车辆的性能和续航里程。
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主要类型包括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镍氢电池等。
其中,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自放电率低、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已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主流电池类型。
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组成。
正极材料通常采用磷酸铁锂、钴酸锂等,负极材料采用石墨、硅碳复合材料等。
电解液一般由有机溶剂、锂盐等组成。
隔膜则是将正负极分隔开,防止短路,同时允许离子通过。
二、电机电机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负责将电池中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车辆行驶。
新能源汽车电机一般采用永磁同步电机或交流感应电机。
永磁同步电机具有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但其成本较高。
交流感应电机结构简单、成本低,但其效率相对较低。
三、电控系统电控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控制系统,负责控制电池的充电、放电,以及电机的转速、转矩等。
电控系统一般由主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控制器等组成。
主控制器负责接收驾驶员的指令,并根据车辆的运行状态和驾驶员的意图控制电机输出功率和车辆行驶速度。
电池管理系统负责对电池的充放电过程进行管理,保证电池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电机控制器则根据主控制器的指令控制电机的转速和转矩。
四、变速器变速器是新能源汽车的传动系统,负责将电机的输出扭矩传递给车辆的驱动轴,从而驱动车辆行驶。
新能源汽车一般采用单级齿轮变速器或双级齿轮变速器。
五、充电设备充电设备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为电池充电。
充电设备一般分为车载充电机和外部充电机。
纯电动汽车的主要部件及工作原理
并联电池组
并联电池组是将多个单体电池并联 在一起形成的电池组,其电流和能 量密度取决于单体电池的数量和类 型。
串并联混合电池组
串并联混合电池组是将串联和并联 电池组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电池组, 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可靠性。
电池管理系统
电池监控系统
01
电池监控系统是电池管理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用于监测电池
镍金属氢化物电池
镍金属氢化物电池是一种较为 传统的电池类型,具有较高的 能量密度和可靠性,但充电速 度较慢。
铅酸电池
铅酸电池是一种较为廉价的电 池类型,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 和可靠性,但寿命相对较短。
电池组
串联电池组
串联电池组是将多个单体电池串 联在一起形成的电池组,其电压 和能量密度取决于单体电池的数
预警系统
纯电动汽车需要配备碰 撞预警、车道偏离预警 等预警系统,以提高车 辆的安全性能和驾驶安 全性。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充电网络
01
02
03
公共充电站
由政府或企业投资建设的 公共充电设施,提供快充 和慢充服务。
家庭充电桩
安装在私人住宅内的充电 设施,适用于慢充方式。
移动充电服务
提供移动充电车和无人机 充电等便捷服务,满足应 急充电需求。
04 辅助系统
热管理系统
冷却系统
用于控制电池、电机等关键部件的温度,保证其 在适宜的工作范围内。
变速器
变速器类型
纯电动汽车中常见的变速器有单挡变速器、两挡变速器和无级变速器等。
工作原理
变速器的主要作用是改变传动比,以适应不同的行驶工况。通过改变变速器的 挡位或传动比,可以调节电动机的转速和转矩,实现车辆的加速、减速和爬坡 等操作。
新能源汽车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新能源汽车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新能源汽车,听起来就让人觉得未来感十足。
它不仅环保,还能省钱,真是一举多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它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让大家对这款“绿色战士”有个更清晰的了解。
1. 新能源汽车的基本结构新能源汽车大致可以分为几个主要部分:电池组、电动机、控制系统和车身。
就像做饭需要食材、调料和厨具,新能源汽车也是个“全家桶”。
1.1 电池组首先,咱们得说说电池组。
这可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没有它,车子就像无头苍蝇,四处乱撞。
现在常见的电池类型是锂离子电池,储能能力强,重量轻,续航里程那是杠杠的!想象一下,你开车出去,心里默默计算着能跑多远,不用再担心油价涨了。
电池组里还有一堆“高手”,比如电池管理系统,监控电池的健康状况,防止它过热,真是个贴心的小助手!1.2 电动机接下来,咱们得看看电动机。
这家伙可以说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源泉”。
跟传统汽车的发动机比起来,电动机简单多了,构造也没那么复杂。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其实不难理解:它通过电流产生磁场,推动转子转动,进而让车轮转起来。
你想,踩下油门的瞬间,那加速感可真是一点都不比跑车差!2. 控制系统的妙用说到控制系统,这就像是汽车的大脑,负责调控整个车辆的运行。
没有它,电动机再强也没用,完全是“无米之炊”。
2.1 能量管理控制系统的第一个功能就是能量管理。
想象一下,平常咱们做饭也得掌握火候,控制系统就是在调节电池的输出功率,让电动机的表现始终如一。
这就避免了电池的浪费,让车子跑得更远,更省电。
2.2 行车安全其次,控制系统还负责行车安全。
比如刹车系统,当你踩下刹车的那一瞬间,控制系统会快速判断车速和距离,帮你迅速减速,保证安全。
这就像你在马路上走,前面突然有辆车停了下来,你立马刹住,真是“安全第一”!3. 车身设计的独特之处说完了内在的结构,咱们再聊聊车身。
新能源汽车的车身设计也别具一格,轻量化是个大趋势。
车身材料一般使用铝合金或者碳纤维,既轻又结实,确保在行驶中不拖后腿。
关于电动汽车电池系统
在寒冷环境下,通过加热系统提高电池温度,保证电池正常工作 。
余热回收
利用电池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04
电池系统的市场与发展趋势
电动汽车市场现状与前景
电动汽车市场持续增长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电动汽车市场在全球 范围内持续扩大,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接受度也逐渐提高 。
政策支持推动市场发展
各国政府对电动汽车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通过购车 补贴、免费停车等政策措施鼓励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
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充电设施的日益完善,电动汽 车在续航里程、充电速度和成本等方面将得到进一步优化 ,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电池系统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电池技术不断创新
电池容量
特斯拉的电池容量较大,能够提供较长的续航里 程,同时也增加了电池的重量和成本。
充电方式
特斯拉支持多种充电方式,包括家庭充电桩、超 充站和换电站等,为用户提供便利的充电服务。
比亚迪电动汽车电池系统
电池类型
01
比亚迪电动汽车主要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
稳定性。
电池容量
02
比亚迪的电池容量适中,能够满足日常使用需求,同时控制了
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不断涌现,提高能 量密度、降低成本、缩短充电时间是当前电池技术的主要 发展方向。
电池管理系统智能化
电池管理系统在电池性能、安全性和寿命方面起着重要作 用,智能化、集成化、高效化的电池管理系统是未来的发 展趋势。
充电设施建设加速
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扩大,充电设施建设成为关键环节, 快速充电、无线充电等新型充电方式正在加速发展。
电池回收与再利用的案例分析
汽车工程师解析新能源车动力系统
汽车工程师解析新能源车动力系统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对石油资源日益紧张的担忧,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解决交通污染和能源问题的重要方式。
而作为新能源车辆的核心部件,动力系统的设计与优化对于车辆的续航能力和性能表现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汽车工程师的角度,对新能源车动力系统进行解析。
一、动力电池系统动力电池系统是新能源车动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提供动力给电动机。
动力电池系统通常由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BMS)和电池冷却系统组成。
1. 电池组:电池组是由若干个单体电池串联或并联而成,其容量和性能决定着车辆的续航能力和动力输出。
目前,锂离子电池是新能源车最常用的电池技术,它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快速充电等优点。
2. 电池管理系统(BMS):BMS负责监测和管理电池组的状态,确保电池组工作在最佳工作状态下。
BMS具有电池均衡、温度管理、安全保护等功能,能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3. 电池冷却系统:由于充电和放电过程中,电池会产生热量,因此电池冷却系统的设计对于保证电池组的稳定性和寿命至关重要。
常见的电池冷却方式包括液冷和气冷。
二、电动机及其控制系统电动机是新能源车动力系统的核心部件,它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车辆前进。
电动机通常由电机、电控器和驱动电机的电池组成。
1. 电机:电动车常用的电机类型包括永磁同步电机、异步电机和开关磁阻电机等。
永磁同步电机具有高效率、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等优点,因此在新能源车中得到广泛应用。
2. 电控器:电控器是控制电动机工作的核心设备,它通过控制电流和电压等参数来调节电动机的输出功率和转矩。
电控器的设计和优化对于提高车辆动力性能和能源利用效率至关重要。
3. 驱动电池:驱动电池为电动机提供电能,其容量和性能直接影响着车辆的驱动能力和续航里程。
三、能量回收系统能量回收系统是新能源车动力系统的重要特点之一,它能将制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进行储存,并在需要时提供给电动机使用,从而提高车辆的能源利用效率。
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解析(上)
xpert corpusE2020/11·汽车维修与保养77◆文/江苏 吴书龙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解析(上)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的结构主要分为低压用电部分和高压用电部分。
低压用电部分由辅助蓄电池进行供电,供电电压一般在12~14V,主要用于汽车时钟、仪表盘显示、灯光、车身ECU存储器、传感器、继电器、电子音响系统及防盗报警系统等;高压用电部分由动力电池包进行供电,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高压管理供电系统、驱动电机系统、空调和暖风加热系统等。
本文对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零部件与功能进行详细说明。
一、新能源汽车的定义新能源汽车是通用术语,在国家标准中把它定义为电动汽车。
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3种。
纯电动汽车是指驱动能量完全由电能提供的、由电机驱动的汽车。
电机的驱动电能来源于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或其他能量储存装置。
混合动力汽车能够至少从可消耗的燃料、可再充电能/能量储存装置两类车载储存的能量中获得动力。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是以燃料电池系统作为单一动力源或者以燃料电池系统与可充电储能系统作为混合动力源的电动汽车。
二、关键零部件与功能1.高压标记新能源汽车的高压组件表壳上都粘贴有警示标记,如图1所示。
维修人员等均可通过标记一眼识别出这个组件可能带来高电压的危险。
由于高压连接线缆需要连接两端高压组件,比较长,因此在高压线缆上通过警示标记来提醒不够醒目,维修人员可能会忽视这些警示标记。
因此高压连接线缆,包括插头与维修开关都是橙色的,起到提醒的作用。
图1 高压警告牌及橙色的高压连接线缆2.高压连接线缆传统汽车线路一般采用单线制,车载供电相互并联,负极连接车身,用颜色和编号区分线束的安装位置和功能,并以点火开关为供电端将全车电路分成几个层级,即蓄电池直接供电线(30线)、小功率用电设备电源线(ACC线)、点火开关供电线(15线)。
新能源汽车一般是从动力电池包引出两根高压母线即正极母线和负极母线,用来连接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包和汽车的电机控制器。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主要组成部分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主要组成部分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电池组、电机系统、电控系统和充电设备。
这些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为电动汽车的高效运行和环保特性提供了重要支持。
首先,电池组是新能源电动汽车的能源存储装置,其性能直接影响了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性能表现。
电池组一般由电池单体组成,其类型包括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等。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电池技术不断涌现,使电池容量和充放电速度得到显著提升,提高了电动汽车的整体性能。
其次,电机系统是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其作用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车辆运行。
电动汽车常用的电机类型有同步电机、异步电机等,具有高效、低噪音和零排放的优点。
电机系统的性能优劣直接影响了电动汽车的加速性能和行驶平顺性,是电动汽车的“心脏”。
电控系统是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大脑”,主要包括电动汽车控制器和电动汽车管理系统。
电动汽车控制器负责控制电机的启停、转速和扭矩等参数,保证电机系统的正常运行。
而电动汽车管理系统则监控电池状态、车速、温度等信息,实现对电池组的智能管理和保护,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最后,充电设备是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加油站”,主要包括充电桩、充电线缆等。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充电设备的建设和使用也日益便利,包括家用充电桩、公共充电桩和快速充电站等。
充电设备的智能化和便捷化将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充电需求,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
综上所述,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电池组、电机系统、电控系统和充电设备,这些部件共同作用构成了电动汽车的完整系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动汽车的性能和技术将不断提升,为实现清洁能源汽车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的基本结构
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的基本结构
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是纯电动汽车驱动的核心部件,其应用范围从"步行者"到"微型客车"都有,当今,电动汽车已具有了普遍的认可。
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是由多个锂离子电池并联而成,它可以把电流转换成直流电能,从而为纯电动汽车提供动力,电池有很多种,比如气电池、原子能池等等,这些电池可以提供不同 $\varepsilon$ 包括低、中、高压。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内部还配置有一系列安全保护装置,主要有电池低压跳闸器、分离开关、按钮开关等,它们的作用是保护电池,并且可以有效地保护车辆在急加速、紧急刹车时不出现意外。
此外,电池监控系统也非常重要,它以实时测量的方式检测电池的健康状况,例如电池的工作温度、放电速率、电压和电流等,并能及时捕捉到因放电膨胀、过充行为等因素而出现的异常电池状态,以保护电池及时避免过度老化及损坏。
提高纯电动汽车性能的关键组成部分,就是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
它的核心部件是以多节内锂离子电池且可支持多种电压的电池系统,通过电池安全保护装置,以确保续航能力以及电池状态实时监控,帮助车主及时识别电池故障,从而确保安全驾驶。
【精品】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大剖析:电池系统篇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大剖析:电池系统篇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大剖析:电池系统篇电池系统的选择和设计如前文所介绍的情况,各家车厂面临油耗和排放的挑战,不断推出新能源汽车的情况,电池系统成了当前汽车电子电气系统中,一个最为昂贵也最为受人重视的子系统。
本文将从电池系统的需求、车用电池的状态,以及当前车厂和电池厂的关系角度来介绍电池系统。
电池系统是在混合动力、插入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中用来存储电能,并提供给电驱动系统的需要的能量。
电池中的电能,其来源主要有三种,电池处在较低的荷电状态(SOC)时,车辆利用发动机带动高压发电机给电池供电;刹车的时候,能量回收的时候的电能以及充电模式下,从电网得来的能量,如图1所示,在电池的不同的状态,相应的车辆也处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
图1 电池状态 vs 车辆模式电池系统的选择和设计,很大一部分的参数来自于设计什么样的车型,不同的车型的规范,将直接决定电池系统和电驱动系统的参数,如下图2所示,根据所需要开发的新能源车的具体参数,其电池系统的基本规范也可以确定下来。
而电池系统的基本构成,粗略的来说是从电池单体开始,构建电池模组,配置合适电子和电气系统,在电池包层面进行布置和安全分析。
图2 车型规范对电池系统规范的转化电池单体的选择1)电池单体的选择从基本来看,电池单体选择是考虑电池容量、化学体系和单体形状。
• 单体类型:可选的有铅酸、镍镉(NiCd)、镍氢(NiMH)、高温电池(NaS 和NaNiCl2)、液流电池和锂离子电池,从综合来看,目前只能依靠锂离子电池来作为储能单元。
而离子电池内的化学体系,其参数差异也很大。
• 密度:对电池来说,两个比较重要的参数是能量密度(决定存储电能)和功率密度(决定放电能力),这两者往往不可兼得。
值得注意的是,从电极材料理论密度到单体密度再到电池包密度,由于其他不储能的部分,这两个参数往往递减迅速。
• 寿命:可分为循环寿命和使用寿命两个参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大剖析:电池系统篇电池系统的选择和设计
如前文所介绍的情况,各家车厂面临油耗和排放的挑战,不断推出新能源汽车的情况,电池系统成了当前汽车电子电气系统中,一个最为昂贵也最为受人重视的子系统。
本文将从电池系统的需求、车用电池的状态,以及当前车厂和电池厂的关系角度来介绍电池系统。
电池系统是在混合动力、插入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中用来存储电能,并提供给电驱动系统的需要的能量。
电池中的电能,其来源主要有三种,电池处在较低的荷电状态(SOC)时,车辆利用发动机带动高压发电机给电池供电;刹车的时候,能量回收的时候的电能以及充电模式下,从电网得来的能量,如图1所示,在电池的不同的状态,相应的车辆也处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
图1 电池状态vs 车辆模式
电池系统的选择和设计,很大一部分的参数来自于设计什么样的车型,不同
的车型的规范,将直接决定电池系统和电驱动系统的参数,如下图2所示,根据所需要开发的新能源车的具体参数,其电池系统的基本规范也可以确定下来。
而电池系统的基本构成,粗略的来说是从电池单体开始,构建电池模组,配置合适电子和电气系统,在电池包层面进行布置和安全分析。
图2 车型规范对电池系统规范的转化
电池单体的选择
1)电池单体的选择
从基本来看,电池单体选择是考虑电池容量、化学体系和单体形状。
• 单体类型:可选的有铅酸、镍镉(NiCd)、镍氢(NiMH)、高温电池(NaS 和NaNiCl2)、液流电池和锂离子电池,从综合来看,目前只能依靠锂离子电池来作为储能单元。
而离子电池内的化学体系,其参数差异也很大。
• 密度:对电池来说,两个比较重要的参数是能量密度(决定存储电能)和功率密度(决定放电能力),这两者往往不可兼得。
值得注意的是,从电极材料理论密度到单体密度再到电池包密度,由于其他不储能的部分,这两个参数往往递减迅速。
• 寿命:可分为循环寿命和使用寿命两个参数。
循环寿命取决于充放电深度、电压、温度和电流(负荷);使用寿命包括不使用的时间,与温度和电压有
较大的关系。
电池老化以后,直接导致容量下降、功率充放能力下降以及失效率增加。
• 热特性:主要包括低温特性和高温特性。
低温的时候,放电的能力对寒冷地区启动有直接的影响;当电池的工作温度增加,会大大影响其寿命。
热特性基于形状。
圆柱、软包和方形的影响较大,后面会有分析。
• 安全:不同材料对电池单体的安全性差异明显,一般会对电池安全性进行评估。
• 成本:单体的成本与极片材料有一定的关联,电池单体成本因为要符合较高的安全性,所以成本下降并不是很迅速。
表1 主要锂离子电池特性
单体形状相对简单些,如下表2所示,目前整车企业在努力推动电池单体的尺寸规格的统一,长期来看电池单体成为通用件的可能性很大。
不同电池形状优缺点
表2 不同电池形状优缺点
2)单体成组
电池组的结构拓扑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是由于单个电池的容量往往存在限制,想要做到100Ah以上,往往对电池单体的要求较高;而系统总的电压由于安全考虑以及与其他系统匹配,是被限制在750V以下的。
图3 电池组拓扑结构
所以构成电池组的拓扑可分为:
1. 先并后串:由于电池单体的初期差异性小,所以通过匹配容量、内阻和自放电后,将电池并联后串联是种比较理想的办法。
走的更远的是很多个小单体,通过熔丝连接成模组后进行串联,如Tesla的电池系统。
2. 先串后并:将电池单体进行串联连接以后,在系统上将多个电池模组进行并联使用。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大容量需求的情况下,比如电动大巴等较大容量的电池系统。
由于电池组内单体差异累积,使得电池组的电压差异较大,并联连接需要更多的考虑。
并联连接的硬连接方式,通常是共享DC/DC转换器,对电流分配无控制(重新连接困然,有可能断开一个电池包),必须使用同一种电池;独立电池组整合,可使用独立转换器,能进行控制电流分配(有可能断开一个电池包、重新连接容易),可使用不同电池。
3. 混联:将电池并联之后串联,再通过并联或者串联的方式进行连接。
比如LEAF的2P2S的基本模块结构
将电池连接在一起,可以承受总线电流,这又是一项考虑;目前可选的有两种连接类型:
1)螺丝连接:主要应用在圆柱和方形电池中,较为著名的改装Prius的自然,也是源于螺纹连接质量不太可靠,导致连接阻抗过高发热所致,车用不可取。
2)焊接连接:可用在所有类型的使用上,由于直接将电池单体的导体焊接直连,其连接是稳定的,由于可能存在不同金属焊接,目前成本较高。
3)电池管理系统和电气系统设计
图4 一个典型的电池系统
电池管理系统的功能
电池管理系统一般有以下的功能,主要通过电池管理模块和电池检测子模块实现。
• 监测电池参数:对单体电池(电压、温度)和电池系统(电压、电流、温度、绝缘电阻)的物理参数采集,这些数据作为对电池系统状态判断的基础。
• 参数计算:测得物理参数以后,将进行荷电状态(SOC)、电池健康状态
(SOH)和电池容量等的计算;为了对寿命方面进行保护,需要计算和统计电池的使用情况,往往需要将单次使用的能量、首次使用后总共使用能量和首次使用后的时间进行统计,以评估汽车电动行驶里程和电池寿命情况。
• 通信:在电池系统内部交换数据并将核心数据传输至整车控制器。
在电动汽车充电领域中,直流快速充电和车辆和电网电力交换(V2G)和车辆和住宅电力交换(V2H),在这些未来的扩展功能中,BMS的通信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功能。
• 电池安全保护:电池管理是实现功能安全的最重要的部件,其安全保护功能涵盖故障诊断和处理两方面内容,包括电池过压、欠压、过流、低温、高温和短路。
• 电气安全保护:一般需要完成高压互锁、绝缘检测或者其他功能。
由于电池管理系统是整个电池系统的核心管理单元,因此这里的变化也最多一些。
有机会,将会单独介绍和叙述。
电气系统一般包括总线连接和配电系统两部分。
电池模块之间,是通过总线的方式来连接的,一般还会在之间加入一个维修的开关来确保在维护过程中的安全。
配电部分,一般由预充电阻、熔丝、正极主继电器、负极主继电器、预充继电器、慢充电继电器和快充继电器等部件所组成,如图5所示。
图5 简易的电池系统概览
电池系统安全测试
4)热系统设计
如上所述,由于电池需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工作,而汽车的工作温度范围则完全取决于使用环境,所以在考虑电池系统的环境使用条件的之后,往往需要一套相对复杂的散热(加热)系统来保证其全天候工作。
从设计上考虑,冷却系统分为单体和电池组两个层次:
1. 单体级别:考虑的问题是将单体的热量散步出去,是考虑将单体与冷却系统进行有效连接。
单体与冷却系统中使用的接口材料,需要从电气绝缘和热传导效率两个方面去考虑。
2. 电池组:从系统层面,液冷和风冷是两个整体性的考虑,需要从系统空间需求、散热效率和成本等多个方面去综合考虑。
在热系统设计的角度,日系厂商偏向于风冷,欧美企业偏向于液冷。
这方面的细节,也是可以单独拿出来讨论的。
5)安全设计
电池系统的安全设计,主要分为考虑与整车集成这块的碰撞考虑还有本身系统的安全评估,测试项目较多,如表3所示。
表3 电池系统安全测试
汽车企业、车型以及电池厂商对比
以上的内容,大致给了电池系统一个全貌。
电池系统是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关卡,韩国和日本的零部件企业占得先机,如下表4所示。
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由于这个部件较为昂贵,又是核心的一个子系统单元,汽车厂商与电池供应商之间,也存在一个博弈过程。
如上所述,愿意投入的汽车厂商,是采购电池单体,然后进行子系统设计,甚至完成电池单体成组的一系列工作。
不愿意投入的企业,直接花钱买个解决方案往车上安装即可。
表4 汽车企业、车型以及电池厂商对应表
参考文献
1. Battery Requirements for 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Analysis and Rationale Ahmad Pesaran
2. 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ic Vehicles Battery types, System sizing, Design of battery systems Benedikt Lunz, Dirk Uwe Sauer
3. Vehicle Battery Safety Roadmap Guidance Daniel H. Doughty, Ph.D. Battery Safety Consulting
4. 2013 Vehicle Technologies Market Report 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