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因链简明填写方法详解
规范填写死因链和准确推断根本死因
(b)慢性十二指肠溃疡伴有穿孔
2024/6/5
39
例2
某女性患者,49岁,患卵巢恶性肿瘤1年,后行切 除术;半年前发热、胸痛,查出肺转移性癌,1周 前死于终末期肺炎。患有慢性胃肠炎8年。 正确的填写顺序为:
Ⅰ(a)终末期肺炎 (b)肺转移性癌 (c)卵巢癌 (根本死因)
重要概念
直接死因 根本死因 两者的区别 死因链(一系列合理的死因报告顺序)
1
直接死因
所有导致或促进死亡的最主要、最严重 的那个疾病、或身体损伤以及并发症。
不包括:症状、体征和临死方式,如心力 衰竭或呼吸衰竭。
2024/6/5
2
临死的表现形式
呼吸衰竭
J96.9 来院已死 R99
循环衰竭
R57.9 猝死
Ⅰ(a)坠积性肺炎和脑出血
(b)高血压和糖尿病
(c)动脉硬化
2024/6/5
41
例4
某司机驾机动车,在公路上超车,造成头颅骨折、 颅内出血,多脏器严重损伤,抢救无效死亡。
正确的损伤/中毒死因链填写顺序为: Ⅰ (a)颅内出血
(b)头颅骨骨折 (c)司机在公路上意外机动车车祸(根本死因)
当特发性(原发性)高血压(I10)伴有其他疾病时
根本死因的确定:
①伴有高心病或其他心脏病: I11.-
②伴有高血压性肾病:
I12.-
③伴有缺血性心脏病:
I20—I25
④伴有脑血管病:
I60—I69
⑤伴有肾炎综合征:
N01.- — N05.-
⑥伴有肾衰竭:
I12.-
…………
2024/6/5
31
溺水死因链的正确填写
溺水死因链的正确填写
溺水死因链的正确填写应包括以下部分:
1. 暴露因素:被推入水中或意外掉入水中。
2. 状况:无法自行跳出水面或保持头部在水面上。
3. 原因:缺乏游泳技能或不会游泳、过度疲劳、不慎滑倒或失衡等。
4. 后果:窒息或淹死。
5. 贡献因素:水域深度或逆流、水中障碍物、不明亮的水下环境等。
完整的溺水死因链可能是这样的:
暴露因素:被推入水中或意外跌入水中。
状况:无法自行跳出水面或保持头部在水面上。
原因:缺乏游泳技能、不会游泳、过度疲劳、不慎滑倒或失衡等。
后果:窒息或淹死。
贡献因素:水域深度或逆流、水中障碍物、不明亮的水下环境等。
这样的填写描述了对溺水事故的一般过程,包括了导致溺水的各种因素以及溺水的结果。
死因链简明填写方法详解
死因链简明填写方法详解死因链的填写难点在于“根本死因”的确定,实际工作中找到最初的起始前因,就是根本死因。
根本死因定义:即最初引起死因链开始的那个疾病或损伤。
(一)根本死因确定规则总原则:就是“起始前因”,即顺序的“根”选择规则1、2、3选择规则1:选择第一顺序的“根”选择规则2:选择首先提到的原因选择规则3:结合医学知识选择最早的原因(二)根本死因修饰规则A-F修饰规则A :对R编码(衰老和其他不明确情况)重新选择修饰规则B:对“小毛病”重新选择(当报告了更严重的情况,则重新选择根本原因)修饰规则C:联系(伴有一个或多个其他情况时用一个术语提供了这个情况在部位和性质方面更精确)的信息,则优先采用这个信息更丰富的术语。
)修饰规则D:选择更特异的诊断修饰规则E:疾病的早期和晚期阶段(“早期、晚期”选“晚期”;“急性、慢性”选“急性”,但有例外:慢支、慢粒白、慢肾)修饰规则F:疾病的“后遗症”致死,选“后遗症”注释1: 对于根本死因编码的注释注释2:解释死亡原因记录的注释(注释1注释2是作为补充说明)(三)根本死因确定基本步骤1、顺序(死因链的合理描述)2、确定起始前因(最初找到的根本死因)总原则 (首先应用的规则)选择规则123(当总原则不适用时)3、对确定的起始前因进行修饰,确定根本死因修饰规则ABCDEF(必要时进行的修饰)(三)根本死因确定填写思路(四部曲)1、死亡案例调查2、分析死因链3、写下死因链4、确定根本死因记熟《疾病编码(大类目)表》(ICD-10)死因链填写举例一、按“总原则”规则举例总原则(首先应用的规则)选择死因链顺序的“根”----最初找到的起始前因例1病史:1960年患结核治愈,1989年诊断为乙型肝炎,1995年肝硬化,2001年II型糖尿病。
本次入院诊断及死亡小结:1)肝硬化失代偿期;2)II型糖尿病。
Ⅰ.(a)肝硬化失代偿(b)肝硬化(c)慢性乙肝II.糖尿病根本死因:慢性乙肝 B18.1总原则选择死因链顺序的“根”例2病史:前列腺癌术后一年,本次因左髋部疾病入院,检查发现全身多发骨转移灶。
自然衰老死亡死因链填写
自然衰老死亡死因链填写人类是地球上最高级的生物之一,但我们也无法逃脱时间的摧残。
自然衰老是人类不可避免的命运,它是一条无法逆转的死因链。
本文将以人类的视角,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自然衰老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第一环节:细胞老化人体是由无数个细胞组成的,这些细胞在分裂和代谢的过程中会不断受到损伤。
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胞的修复能力逐渐减弱,导致细胞老化。
细胞老化会引发一系列生理变化,如皮肤皱纹的出现、关节活动度的减退等。
这些老化现象标志着自然衰老的开始。
第二环节:器官功能下降随着细胞老化的进行,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也逐渐减退。
例如,心脏的泵血能力下降,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肺部的弹性下降,呼吸功能减弱;肾脏的滤波效率下降,导致排泄功能减退等等。
这些器官功能的下降会逐渐影响到人体的正常运转,加速自然衰老的进程。
第三环节:免疫力减弱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线,它能够识别并抵御外来的病原体。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免疫力逐渐减弱。
免疫细胞的数量和功能都会受到影响,导致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
这使得老年人更容易感染疾病,并且往往对疾病的反应更加迟缓。
第四环节:疾病侵袭随着免疫力的减弱,老年人更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
常见的老年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骨质疏松等。
这些疾病会严重影响到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
第五环节:多器官功能衰竭随着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多个器官可能会同时受到损害,出现功能衰竭的状况。
比如,心脏和肺部的功能衰竭会导致呼吸困难;肝脏和肾脏的功能衰竭会导致体内毒素堆积等。
多器官功能衰竭是自然衰老最后的阶段,也是人体无法承受的最后一击。
第六环节:生命的终结当多个器官同时衰竭,生命的烛火也将逐渐熄灭。
这是自然衰老的最终结局,是人类不可避免的死亡。
在这最后的时刻,人们或许会回顾自己的一生,思考生命的意义。
自然衰老死因链无法被改变,但我们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延缓衰老的进程。
死因链推断正确填写
脑癌
直肠癌
食管癌
肝癌
胃癌
结肠癌
胰腺癌
肺癌
贲门癌
肺心病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脑出血高血压
心肌梗死冠心病
衰老自然死亡
上吊
农药中毒自杀
交通事故
败血症
车祸
衰老自然死亡
杀虫剂中毒自杀
癫痫
溺水(意外)
死因链的推断及死亡证明书的填写注意事项
死亡根本原因死亡直接原因
1、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
(5年)(10年)(30年)
2、意外被撞————颅骨骨折————颅内损伤
(1小时)( 1小时)(1小时)
3、高血压————————-————脑出血
(12年)(24小时)
4、意外高空坠落——————————颅内出血(1小时)( 1小时)
5、农药中毒——————————————自杀
6、被人用铁器打伤———破伤风————窒息
7、静脉曲张————血栓性脉管炎————肺栓塞
8、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
9、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
10、交通事故————————颅内出血
11、慢性肾炎————————尿毒症
1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注意:直接死亡原因不能写脑血管意外、循环衰竭、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全身衰竭等。
凡是在家中和不明原因死亡的,第二联的调查必须填写。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死因链的填写与例题(更新版)
死因链的填写方法及例题(仅供参考)一、填写方法1、基本项目按照实际情况填写每一个项目,字迹清晰,尽量做到不缺项,不错项。
填写选择式问题时,只可选择最合适的唯一答案,不能多选。
2、死因诊断第I部分这是必须填写的部分,应填写导致死亡的疾病以及更早的的原因,各行的逻辑关系是d病→ c病→b病→a病→死亡,即应报告的直接致死疾病或情况填入a行,引起a行的疾病,按疾病发展顺序,依次向下填写在b行,c行和d行上,最早的疾病填入第I部分的最低一行,并不一定要填满各行。
第II部分是对第一部分的补充,填写其他促进死亡,但与导致死亡无关的疾病或情况,没有也可以不填。
发病到死亡的大概时间间隔各病发生到死亡的时间间隔一般是(d)病最长,(c)病次之,(a)病最短。
(切记发病至死亡时间间隔一定要填写)二、例题心、脑血管系统1、I(a)慢性白血病 C91.12、I(a)心肌梗死 I21.0(b)急性白血病 C91.0 (b)动脉粥样硬化 I70.0II 胃炎 K29.3 (c)高血压 I10根本死因慢性白血病 C91.1 根本死因心肌梗死 I21.03、I(a)恶性贫血 D51.04、I(a)心肌变性 I51.5(b)动脉粥样硬化 I70.0 (b)感染性心肌炎 I40.0II 足坏疽 R02 II 高血压 I10根本死因恶性贫血 D51.0 根本死因感染性心肌炎 I40.05、I(a)脑梗死 I63.36、 I(a)脑出血 I61.3(b)脑血管意外 I61或I67 (b) 高血压性肾脏病 I12.9(c) 高血压 I10 (c) 高血压 I10根本死因脑梗 I63.3 根本死因高血压性肾脏病 I12.97、I(a)慢性心肌炎 I40.8 8、I(a)坠积性肺炎 J15.8(b)急性心肌炎 I09.0 (b)偏瘫 G81II 肾结石 N20.0 (c)脑血管意外 I61.9 10年根本死因急性心肌炎 I40.8 根本死因脑血管意外的后遗症 I69.19、I(a)支气管肺炎 J15.0(b)慢性支气管炎 J41II 慢性心肌炎 I09.0根本死因慢性支气管炎 J41(15岁以上)10、I(a)败血症 A40.1 11、I(a)支气管肺炎 J15.8(b)偏瘫 G81 (b)脑出血 I61.4(c)脑梗塞 I63.3 (c) 脑梗死 I63.8根本死因脑梗塞 I63.3 根本死因脑梗死 I63.812、I(a)感染性心内膜炎 I33.0 13、I(a)心脏性猝死 I46.1(b) 风湿性心脏病 I09.2 (b) 急性心肌梗死 I21.0II 高血压 I10 (c)冠心病 I25 5年根本死因风湿性心心脏病 I09.8 根本死因急性心肌梗死 I21.014、I(a)心肌梗死 I21.2 15、I.(a)心肌梗死 I21.1(b)肾衰竭 I12.0 (b)冠心病 I25(c)高血压 I10 (c)高血压 I10根本死因高血压性心脏病和肾脏病I13.2 根本死因心肌梗死 I21.116、I(a)心脏性猝死 I46.1 17、I(a)颅内损伤 S06.7(b )心脏病 I24.8 (b)脑出血 I61.4II 糖尿病 E11 (c)高血压 I10根本死因心脏病 I24.8 根本死因脑出血 I61.418、I(a)脑血管意外 I61.6 19、I(a)脑出血 I61.6( b)脑梗死 I63.3 (b)脑梗死 I63.8(c) 高血压 I10 (c)脑恶性肿瘤 C71根本死因脑血管意外 I61.6 根本死因脑恶性肿瘤 C7120、I (a)败血症 A40.1 21、 I (a) 中毒性脑病 G92(b) 肺部感染 J98.4 (b)农药意外中毒 X48.7(c)重症肌无力 G70.0 II心脏病 I24.8根本死因重症肌无力 G70.0 根本死因农药意外中毒 X48.722、I(a)脑出血 I61.6 23、I(a)脑梗死 I63.8(b)高血压 I10 (b)脑动脉瘤 I67.1(c)冠心病 I25 (c)高血压 I10根本死因脑出血 I61.6 根本死因脑动脉瘤 I67.124、I(a)褥疮性溃疡 L89(b)脑出血 I69.1 3年根本死因脑出血后遗症 I69.1(发病至死亡时间间隔>1年编码到后遗症)25、I(a)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伴有尿毒症 E10.2(b)糖尿病 E10根本死因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伴有尿毒症 E10.226、I(a)肺部感染 J98.4 27、 I(a)脑出血 I61.5(b)足部感染 L08.9 (b)高血压 I10(c)II型糖尿病 E10 (c)慢性肾盂肾炎 N11.1 根本死因 II型糖尿病合并足部感染 E10.6 (d)前列腺癌 D29.1根本死因前列腺癌 D29.128、I(a)支气管肺炎 J15.0 29、 I(a)白血病 C91.0II继发性贫血和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C91.1 II 乳腺癌 C50.4根本死因支气管肺炎 J15.0 根本死因白血病 C91.030、I(a)支气管肺炎 J15.8 31、 I(a)急性心肌梗死 I21.2 II继发性贫血和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C91.1 (b)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I25.1 根本死因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C91.1 (c)流行性感冒 J10.1根本死因急性心肌梗死 I21.232、I(a)脑梗死 I63.3 33、I(a)脑梗死 I63.4(b)高血压 I10 (b)糖尿病 E10.7(c)动脉粥样硬化 I70.0 根本死因糖尿病 E10.7根本死因脑梗死 I63.334、I(a)风湿性和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I09.8 35、I(a)坠积性肺炎 J15.8II 慢性支气管炎 J41.0 (b)脑出血 I61.5 根本死因风湿性心脏病 I09.8 II 乳腺癌 C50.4根本死因脑出血 I61.536、I(a)脑出血 I61.6 37、I(a)肺梗死 I26.9(b)高血压 I10 II三周前对肺癌实行左肺切除术Y88 (c)慢性肾盂肾炎 N11.0 根本死因肺癌 C34.1(d)前列腺性梗阻 N41.1根本死因前列腺性梗阻 N41.138、I(a)龋齿 K02 39、I(a)心脏扩张 I51.7II 糖尿病 E10.9 (b)肾硬化 I70.1根本死因糖尿病 E10.9 (c)高血压 I10根本死因高血压性心脏病和肾脏病 J13.240、I(a)脑卒中 I63.3 41、 I(a)脑卒中 I63.3(b)高血压性心脏病 I11.2 (b)高血压性心脏病 I11.2根本死因高血压性心脏病 I11.2 根本死因脑卒中 I63.342、I(a)风湿性心脏病 I01.2 43、 I(a)脑膜炎 G00.8(b)二尖瓣狭窄 I05.0 (b)结核病 A16.2根本死因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I05.0 根本死因结核性脑膜炎 A17.044、I(a)妊娠中严重高血压 O13 45、 I(a)脑积水 G91.8(b)子痫惊厥 O15.0 (b)结核性脑膜炎 A17.0 根本死因妊娠子痫 O15.0 根本死因结核性脑膜炎的后遗症 B90.046、I(a)脑萎缩 G31.0 47、 I(a)化脓性脑膜炎 G00.8(b)痴呆 F01.1 (b)眶贯穿伤 S05.4II 胃炎 K29.4 根本死因眶贯穿伤 S05.4 根本死因局限性脑萎缩 G31.0呼吸系统48、I(a)肺心病 I27.8 5年 49、I(a)败血症 A40.3(b)肺气肿 J44.0 10年(b)肺炎 J13(c)慢支 J41.0 30年(c)上呼吸道感染 J06.8 根本死因慢阻肺 J44.0 根本死因肺炎 J1350、I(a)感染中毒性休克 A48.3 51、I(a)全身转移 C79.8(b)败血症 A41.0 (b)支气管肺炎 J15.8(c)肺脓肿 J85.1 (c)肺癌 C34.1 根本死因肺脓肿 J85.1 根本死因肺癌 C34.152、I(a)肺纤维化 J84.1 53、I(a)肺栓塞 I26(b)陈旧性肺结核 A16.1 (b) 肺心病 I27II 高血压 I10 II 糖尿病 E11根本死因呼吸道结核病的后遗症 B90.9 根本死因肺心病 I2754、I(a)脑出血 I61.4或脑梗死 I63.4 55、I(a)肺脓肿 J85.1(b)高血压性脑病 I67.4 (b)大叶性肺炎 J18.1(c)高血压 I10 根本死因大叶性肺炎 J18.1 根本死因高血压性脑病 I67.456、I(a)终末期肺炎 J15.8 57、 I(a)败血症 A40.1(b)脑梗死 I63.4 (b)脓疱性皮炎 L01.0根本死因脑梗死 I63.4 根本死因脓疱性皮炎 L01.058、I(a)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C94.1 59、 I(a)心脏扩张 I51.7(b)肺气肿 J43 (b)高血压 I10(c)支气管炎 J41 II 肾萎缩 N26根本死因梗阻性慢性支气管炎 J44.8 根本死因高血压性心脏病和肾脏病I13.260、I(a)支气管炎 J18.0 61、 I(a)卡氏囊虫性肺炎 B20.6(b)惊厥 R56 (b)艾滋病 B24(c)结核性脑膜炎 A17.0 根本死因卡氏囊虫性肺炎 B20.6 II 肺结核病 A15.1根本死因肺结核病 A15.1消化系统62、I(a)中毒性休克 A48.3 63、I(a)失血性休克 K92.0(b)急性腹膜炎 K65.0 (b)胃溃疡(伴出血)K25.2 (c)胃溃疡穿孔 K25.1 (c)胃炎 K29.3根本死因胃溃疡穿孔 K25.1 根本死因胃炎 K29.364、I(a)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I85.0 65、I(a)上消化道出血 K92.0(b)酒精性肝硬化 K70.3 (b)胃癌 C16.0II 胃炎 K29.3 (c)胃炎 K29.3 根本死因酒精性肝硬化 K70.3 根本死因胃癌 C16.066、I(a)感染性休克 A48.3 67、I(a)肝硬化 K70.2(b)急性胆囊炎 K81.0 (b)酒精性肝炎 K70.1(c)胆石症 K80.0 II 膀胱结石 N21.0根本死因胆囊结石伴有急性胆囊炎 K80.0 根本死因酒精性肝硬化 K70.268、I(a)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I85.0 69、I(a)全身转移 C79.8(b)门静脉高压 K76.6 ( b)胃癌 C16.0(c)肝硬化 K74.1 II 高血压 I10(d )乙型肝炎 B18.0 根本死因胃癌 C16.0根本死因乙型肝炎 B18.070、I(a)糖尿病肾病 E11.2 4月 71、I(a)食管静脉曲张 I85.0( b)糖尿病眼底病变 E11.3 5年(b)肝硬变 K74.1( c)II型糖尿病 E11 10年 II 胃炎 K29.3根本死因 II型糖尿病 E11.7 根本死因肝硬变 K74.172、I、(a)全身转移 C78.0 73、I、(a)淋巴转移 C79.8(b)肝癌 C 22 (b)皮肤癌 C44.6(c)乙肝 B18.0 II、冠心病 I25根本死因肝癌 C22 根本死因皮肤癌 C44.674、I(a)大出血 K76.2 75、I(a)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K92.0(b)肺继发性恶性肿瘤 C78.0 (b)肝硬化失代偿期 K74.1(c)肝癌 C22.0 (c)慢性乙肝 B18.1(d)乙肝 B18.0 II、胃炎 K29.3根本死因肝癌 C22.0 根本死因慢性乙肝 B18.176、I(a)大出血 K76.2 77、I(a)肺栓塞 I26(b)门静脉高压 K76.6 (b)闭塞性血栓脉管炎 I73.1(c)肝恶性肿瘤 C22 (c)下肢静脉曲张 I83.1(d)乙肝 B18.0 根本死因肺栓塞 I26根本死因肝恶性肿瘤 C2278、I(a)电解质紊乱 E87 79、 I(a)肝功能衰竭 K72.0(b)肝转移癌 C78.7 (b)胆管梗阻 K83.1(c)乙状结肠癌 C18.7 (c)胰头癌 C25.0根本死因乙状结肠癌 C18.7 根本死因胰头癌 C25.080、I(a)继发性腹膜炎 K65.8 3天(b)十二指肠手术 Y62 7天(c)慢性十二指肠溃疡伴穿孔 K26.5 7天根本死因慢性十二指肠溃疡伴穿孔 K26.581、I(a)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I85.0 82、I(a)全身转移 C78.1或C79.8(b)门脉高压 K76.6 (b)支气管肺炎 J15(c)肝硬变 K74 (c)肺癌 C34.1(d)乙型肝炎 B18.0 根本死因肺癌 C34.1根本死因乙型肝炎 B18.083、I(a)食管静脉曲张 I85.0 84、 I(a)急性贫血 D62(b)酒精性肝硬变 K70.3 (b)呕血 K92.0II 胃炎 K29.3 (c)食管静脉出血 I85.0根本死因酒精性肝硬变 K70.3 (d)门静脉高压 K76.6II 肝硬化 K74.2根本死因肝硬化 K74.285、I(a)肠梗阻 K56.5 86、I(a)胃转移癌 C78.6(b)股疝 K41.0 (b)胆囊癌 C23根本死因伴有梗阻的股疝 K41.3 根本死因胆囊恶性肿瘤 C2387、I(a)胃转移癌 C78.6 88、 I(a)腹膜癌 C48.0(b)肺转移癌 C78.0 II 乳腺癌 C50.4II 结肠癌 C18.7 根本死因乳房恶性肿瘤 C50.4 根本死因结肠恶性肿瘤 C18.7泌尿生殖系统89、I(a)蒂扭转 N83.5 90、I(a)终末期肺炎 J17.8 7日(b)卵巢癌 C56 (b)肺转移性癌 C78.0 6月II 艾滋病 B21.8 (c)卵巢恶性肿瘤 C56 2年根本死因艾滋病 B21.8 II 糖尿病 E10 10年根本死因卵巢恶性肿瘤 C5691、I(a)感染性休克 A48.3 92、I (a)慢性肾炎 N03.8(b)急性肾衰 N17.0 (b)急性肾炎 N00II 嵌甲 L60.0 II 胃炎 K29.3根本死因急性肾衰 N17.0 根本死因慢性肾炎 N03.893、I(a)尿毒症 N17 94、I(a)卵巢继发性肿瘤 C79.6(b)宫颈癌 C53 (b)子宫癌 C53.0II 心脏病 I24.8 II 输尿管结石 N20.1根本死因宫颈癌 C53.0 根本死因子宫恶性肿瘤 C53.095、I(a)全身转移 C79.8 96、I (a)尿毒症 N19(b)乳腺癌 C50 (b)肾功能衰竭 N17.8II 静脉曲张 I83.9 (c)肾结石 N20.0根本死因乳腺癌 C50.4 根本死因肾结石 N20.097、I(a)感染中毒性休克 A48.3 98、I(a)III期梅毒 A52.7(b)肝癌 C22 (b)I期梅毒 A51(c)乙肝 B18.0 II 牙髓炎 K04.0II 艾滋病 B21 根本死因 III期梅毒 A52.7 根本死因肝癌 C2299、I(a)急性肾衰 N17.0 100、I(a)肝功能衰竭 K72.1(b)膀胱癌 C67 (b) 前列腺癌 C61(c)膀胱炎 N30.2 (c)前列腺炎 N41根本死因膀胱癌 C67 根本死因前列腺癌 C61101、I(a)尿毒症 N17(b)肾盂积水 N13.2(c)尿潴留 R33(d)前列腺肥大 N40或慢性前列腺炎 N40.1根本死因前列腺肥大 N40或慢性前列腺炎 N40.1102、I(a)心包炎 I01.0 103、 I(a)急性肾炎 N01.2 (b)尿毒症 N19 (b)猩红热 A38 根本死因尿毒症性心包炎 I32.8 根本死因急性肾炎 N01.2或猩红热A38104、I(a)肺栓塞 I26 105、 I(a)卡波西肉瘤 C46.8 (b)病理性骨折 M90.7 II 艾滋病 B21.0(c)继发性股骨癌 C79.5 根本死因艾滋病 B21.0(d)乳腺癌 C50.4根本死因乳腺癌 C50.4106、I(a)卵巢癌 C56 107、 I(a)结核病 A15.2 II 艾滋病 B21.7 II 艾滋病 B20.0根本死因卵巢癌 C56 根本死因艾滋病 B20.0108、I(a)带状疱疹 B02.9 109、I(a)主动脉动脉瘤 I79.0 (b)艾滋病 B20.3 (b)梅毒 A52.0根本死因艾滋病 B20.3 根本死因梅毒性主动脉瘤A52.0110、I(a)三期梅毒 A52.7 111、 I(a)妊娠期子痫 O15.0 (b)初期梅毒 A51.0 (b)子痫前期 O14.9根本死因三期梅毒 A52.7 根本死因妊娠期子痫 O15.0112、I(a)慢性肾炎 N03.2(b)猩红热 A38根本死因其他特指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后遗症 B94.8113、I(a)淋巴结转移 C77.1 114、 I(a)膀胱癌 C67.0 (b)乳房原位癌 C50.4 (b)原发于肾 C64根本死因乳房恶性肿瘤 C50.4 根本死因肾恶性肿瘤 C64115、 I(a)胃癌 C16.4 116、I(a)带状疱疹 B02.9 (b)乳腺癌 C50.4 (b)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C91.1 根本死因原发的多个部位恶性肿瘤 C97 根本死因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C91.1其它类117、I(a)支气管肺炎 J18.0 118、I(a)创伤性休克 T79.4 (b)脊柱弯曲 M40.1 (b)肝破裂 S36.1(c)儿童佝偻病 E64.3 (c)道路交通事故 V01.1根本死因佝偻病后遗症 E64.3 根本死因肝破裂 S36.1119、I (a)窒息 P21 120、I(a)尿毒症 N17.8 (b)室间隔缺损 Q21.0 (b)慢性肾功能不全 N18.0(c)先心病 Q24.9 (c)多囊肾 Q61.3 根本死因室间隔缺损 Q24.9 根本死因多囊肾 Q61.3121、I(a)新生儿窒息 P21.0 122、I(a)窒息 X70.0(b)脐带绕颈 P02.5 (b)自杀 X70.8(悬吊)(c)早产儿 P07.0 根本死因自杀 X70.8 根本死因脐带绕颈 P02.5123、I(a)感染性休克 A48.3 124、 I(a)鼻咽恶性肿瘤 C11 (b)胆囊恶性肿瘤 C23 (b)慢性鼻炎或鼻咽炎或咽炎J31 (c)慢性胆囊炎 K81.1 II 胆囊结石 K80.2根本死因胆囊癌 C23 根本死因鼻咽恶性肿瘤 C11125、I(a)创伤性大脑水肿 S06.1 126、I(a)脑干损伤 S06.7 (b)蛛网膜下腔出血 S06.6 (b)脑震荡 S06.0(c)车祸伤 V21.5 (c)车祸伤 V35.6根本死因车祸伤 V21.5 根本死因三轮车乘客在交通事故中的损伤 V35.6 127、I(a)创伤性休克 T79.4(b)全身多处骨折 T02.0(c)上下汽车时的人员损伤 V40.4根本死因上下汽车时的人员损伤 V40.4128、I(a)头部多发性损伤 S09.7(b)小汽车乘客在交通事故中的损伤 V43.6II 心脏病 I25根本死因小汽车乘客在交通事故中的损伤 V43.6129、I(a)脑出血 I61.6(b)全身损伤 T06.3(c)货车司机在交通事故中的损伤 V58.5根本死因货车司机在交通事故中的损伤 V58.5130、I(a)创伤性脑出血 S06.8(b)骑摩托车与行驶的小汽车意外碰撞 V23.4根本死因骑摩托车与行驶的小汽车意外碰撞 V23.4131、I(a)重度颅脑损伤 S06.9(b)在家中从高凳上意外跌落 W17.0根本死因一平面至另一平面的意外跌落 W17.0132、I(a)颅内损伤 S06.7(b)颅内出血 I60.6(c)在工地脚手架上意外跌落 W12.6根本死因意外跌落 W12.6133、I(a)颅骨骨折 S02.1 134、 I(a)中毒性休克 A48.3 (b)不慎跌倒 W01.5 (b)肝脏衰竭 K72.0II 胃炎 K29.4 (c)毒蕈中毒 T62.0 (毒蘑菇) 根本死因不慎跌倒 W01.5 根本死因肝脏衰竭 K72.0135、I(a)有机磷农药中毒 T60.0 136、Ⅰ(a)窒息 T71 (b)服用有机磷农药中毒自杀 X68.0 (b)意外死亡 X00.0II 艾滋病 B24 II 乙肝 B18.0根本死因服用有机磷农药自杀 x68.0 根本死因烧死 X00.0137、I(a)肝破裂出血 S36.1 138、I(a)电休克 T75.4 (b)肋骨骨折 S22.3 (b)意外电死 W87.4 (c)打架时被他人刺中 X99.2 II 荨麻疹 L50.8 根本死因打架时被他人刺中 X99.2 根本死因意外电死 W87.4139、I(a)创伤性休克 T79.4(b)脾脏破裂 S36.0(c)小车司机在交通事故中损伤 V52.6根本死因小车司机在交通事故中损伤 V52.6140、I(a)创伤性休克 T79.4(b)多发性骨折 S22.1(c)行人被卡车意外撞伤 V04.1根本死因行人被卡车意外撞伤 V04.1141、I(a)脑出血 I61.3(b)头部多发性损伤 S09.7(c)小货车乘客在交通事故中的损伤V46.5根本死因小车司机在交通事故中损伤V46.5142、I(a)肺水肿 J81(b)落入自然水域后淹溺和沉没 W70.0或W70.1II 龋齿 K02根本死因落入自然水域后淹溺和沉没 W70.0或W70.1143、I(a)溺水 T75.1(b)在河中游泳时意外溺水 W69.8根本死因在自然水域中淹溺和沉没 W69.8144、I(a)脂肪栓塞 T79.1(b)股骨骨折 S72.0(c)髋撕裂 S79.7(d)道路交通事故 V01.1根本死因股骨骨折 S72.0。
死因链推断正确填写
死因链推断正确填写
脑癌
直肠癌
食管癌
肝癌
胃癌
结肠癌
胰腺癌
肺癌
贲门癌
肺心病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脑出血高血压
心肌梗死冠心病
衰老自然死亡
上吊
农药中毒自杀
交通事故
败血症
车祸
衰老自然死亡
杀虫剂中毒自杀
癫痫
溺水(意外)
死因链的推断及死亡证明书的填写注意事项
死亡根本原因死亡直接原因
1、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5年)(10年)(30年)
2、意外被撞————颅骨骨折————颅内损伤(1小时)(1小时)(1小时)
3、高血压————————-————脑出血
(12年)(24小时)
4、意外高空坠落——————————颅内出血(1小时)(1小时)
5、农药中毒——————————————自杀
6、被人用铁器打伤———破伤风————窒息
7、静脉曲张————血栓性脉管炎————肺栓塞
8、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
9、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
10、交通事故————————颅内出血
11、慢性肾炎————————尿毒症
1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注意:直接死亡原因不能写脑血管意外、循环衰竭、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全身衰竭等。
凡是在家中和不明原因死亡的,第二联的调查必须填写。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死因链填写及根本死因选择规则介绍 PPT
2019/4/9
28
根本死亡原因确定练习28
死因证明书 Ⅰ(a) 心脏肥大(I51.7) (b) 高血压(I10) Ⅱ
编码说明
I10 高血压 当报告为…初始前因时 : I51.4-I51.9 (心脏病),编 码到 I11.I11.9 高血压心脏病不伴有 (充 血性)心力衰竭
正确 根本死因 高血压心脏病 I11.9 使用规则 总原则+规则C+注释1
修饰规则
规则A:对不明原因编码重新选择 规则B:对“小毛病”重新选择[不推荐] 规则C:参照注释1联系表对疾病之间建立联系 规则D:选择更特异的诊断 规则E:“早期、晚期”选“晚期”
; “急性、慢性”选“急性”,但有例外(白血病/肾炎/支气管炎)
规则F:疾病的“后遗症”致死选“后遗症” (如对某些情况,疾病或
2019/4/9
27
根本死亡原因确定练习26
死因证明书 编码说明 I70.- 动脉硬化 Ⅰ(a) 脑卒中(I64) 伴有提及…: (b) 双下肢动脉硬化 I60-I69 (脑血管病), 编码 闭锁症(I70.2) 到I60-I69 Ⅱ 不正确 双下肢动脉硬化 根本死因 闭锁症 I70.2 总原则 使用规则 总原则+规则C+注释1 正确 脑卒中 I64
30
根本死因 使用规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019/4/9
根本死亡原因确定练习38
死因证明书 Ⅰ(a) 肺心病(I27.9) (b) 肺气肿(J43.9) (c) 慢支(J42) Ⅱ
编码说明
J42 未特指的慢性支气管炎 伴有提及…: J43.- (肺气肿),编码到 J44.J44.8 其他特指的慢性阻塞性肺 病
自然衰老死亡死因链填写
自然衰老死亡死因链填写摘要:一、死因链的定义与作用二、死因链填写的规范与要求三、根本死因的选择与推断四、死因链在疾病控制和医疗质量评估中的应用五、结语正文:一、死因链的定义与作用死因链是指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中,经历的各种疾病、伤害和其它原因所构成的因果链。
在生命统计(死因监测)中,全球都采用ICD 编码来对死因进行分类和统计,目前多使用最新修订版ICD-10。
临床医生常说的死因通常是中间过程的死因或者最后发生的疾病导致死亡。
从疾病控制的角度来看,死因链的应用有助于分析和了解疾病谱及死亡原因,为制定预防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
二、死因链填写的规范与要求死因链填写应遵循以下规范和要求:1.死因链应完整地记录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包括所有相关的疾病、伤害和其他原因。
2.死因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详细记录,包括疾病的性质、病原体、传播方式、侵害部位等。
3.死因链应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从最早的病因开始,逐步推导至最终的死亡原因。
4.在死因链中,如果存在多个死因,应选择对死亡影响最大的根本死因。
三、根本死因的选择与推断根本死因是指导致一个人死亡的最直接、最关键的原因。
在死因链中,根本死因通常是死亡的最终结果。
选择根本死因时,应根据以下原则进行推断:1.考虑死因链中的最近因果关系,即死亡前最近的一个病因。
2.考虑死因链中的时间顺序,从最早的病因开始逐步推导至死亡原因。
3.考虑死因链中的因果强度,即各个病因对死亡的贡献程度。
四、死因链在疾病控制和医疗质量评估中的应用死因链在疾病控制和医疗质量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1.通过分析死因链,可以了解疾病谱及死亡原因,为制定预防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
2.死因链可用于评估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效果,为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
3.通过死因链的分析,可以发现潜在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疾病风险因素,为制定健康政策提供依据。
五、结语总之,死因链是生命统计(死因监测)中重要的工具,对疾病控制和医疗质量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全人群死因链正确填写
总原则
总原则指出当证明书上列入 不止一个情况时,应选择单独列 在第Ⅰ部分最低一行占用线上的 那个情况。
I (a) (b) (c) (d)
xxxxxx xxxxxx xxxxxx xxxxxx
I (a) (b) (c) (d)
肺心病 肺气肿 慢支
13
总原则的应用特点
疾病或损伤的发生链条,并按先后顺序排 列,并可以合理解释。
“顺序” 一词是指分别记入死亡医学证明书第Ⅰ部分
自下往上逐行填写的两个或多个情况。
5
死因链/顺序
疾病:
慢支→肺气肿→肺心病→死亡
损伤中毒:
意外被撞→颅骨骨折→颅内损伤→死亡
6
死因链/顺序
(1)慢支→肺气肿→肺心病→死亡
死亡原因
Ⅰ (a) 肺心病 (b) 肺气肿 (c) 慢性支气管炎
死因链的正确填写
兴宾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5年12月22日 温宁
• 一、相关定义 • 二、死因链的正确填写 • 三、编码的选择 • 三、常见错误
(一)、 死亡原因
“所有导致或促进死亡的疾病、 病态情况或损伤以及造成任何 这类损伤的事故或暴力的情况”。 提醒:这个定义不包括症状、 体征和临死方式,如心力衰 竭或呼吸衰竭等。
规则 2如果不存在报告顺序,则选择首先提及
的情况。
I (a) (b) (c) (d)
xxxxxx xxxxxx xxxxxx xxxxxx
I (a) (b) (c) (d)
肺癌 动脉硬化
选择肺癌。
规则2的应用特点 ➢只应用于第Ⅰ部分; ➢无死亡顺序; ➢选择(a)行首先提到的情况。
22
规则2:选择首先提到的原因
死因链的填写、死因调查与根本死因推断
• 死因链的填写 • 死因调查 • 根本死因推断 • 死因链、死因调查与根本死因推断的
关系
01
死因链的填写
死因链的定义
死因链
描述死亡发生过程中一系列连续 的疾病或事件,从直接导致死亡 的疾病或事件开始,到引起这一 系列疾病的根本原因结束。
死因链填写的意义
帮助确定死亡的根本原因,为预 防和控制相关疾病提供依据。
因链表中。
死因链填写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准确性
确保收集到的病史资料准 确可靠,避免信息遗漏或 错误。
完整性
尽可能全面了解死者的健 康状况和死亡过程,以便 准确填写死因链。
逻辑性
确保死因链的逻辑合理, 病因与死因之间有关联性 和因果关系。
02
死因调查
死因调查的目的
确定死亡原因
通过对死者生前病史、死 亡现场和尸体的详细调查, 确定导致死亡的确切原因。
根本死因的定义
01
根本死因:指导致死亡的直接和 间接原因中,最根本、最直接的 那一个。
02
根本死因的确定对于了解疾病或 伤害对健康的危害程度,以及制 定相应的预防控制策略具有重要 意义。
根本死因推断的原则
优先确定直接导致死亡的原因
01
在多个原因可能导致死亡的情况下,优先确定直接导致死亡的
原因,即最接近死亡事件的原因。
根本死因推断
为预防和控制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促进公共卫生策略的制定和实施,
提高疾病预防和控制的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病理学诊断
通过病理学诊断,确定死亡原因和疾 病或伤害的性质。
多学科综合分析
在推断根本死因时,可综合运用临床 医学、病理学、法医学等多学科的知 识进行分析和判断。
全人群死因链正确填写
(a) (b) (c) (d) xxxxxx xxxxxx xxxxxx xxxxxx I (a) (b) (c) (d) 肺心病 肺气肿 慢支
13
总原则的应用特点
只应用于Ⅰ部分; 存在一个合理的逻辑顺序; 最后一行上的死因是根本死因。
14
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应用这一原则。
例1: Ⅰ (a) 肝功能衰竭 (b) 胆管梗阻 (c) 胰头癌 选择胰头癌(C25.0)。 例2: Ⅰ (a) 脑出血 (b) 高血压 (c) 慢性肾盂肾炎 (d) 前列腺腺瘤 选择前列腺腺瘤(D29.1 )。 例3: Ⅰ (a) 外伤性休克 (b) 多发性骨折 (c) 行人被卡车撞伤(交通事故) 选择行人被卡车撞伤(V04.1)。
19
例2:
例3:Ⅰ (a)心包炎 (b) 尿毒症和肺炎 选择尿毒症。存在两个终结于证明书上首先 列入之情况的报告顺序;由于尿毒症引起的 心包炎,以及由于肺炎引起的心包炎。选择 第一个提及顺序的起始原因。
规则 2如果不存在报告顺序,则选择首先提及
的情况。
I (a) (b) (c) (d) xxxxxx xxxxxx xxxxxx xxxxxx I (a) (b) (c) (d) 肺癌 动脉硬化
下面的情况可以看作是不明原因: - I46.9(心脏停搏,未特指); - I95.9(低血压,未特指); - I99(循环系统其他和未特指的疾患); - J96.0(急性呼吸衰竭); - J96.9(呼吸衰竭,未特指); - P28.5(新生儿呼吸衰竭); - R00-R94或R96-R99(症状、体征和 临床实验室异常所见,不可归类 在他处者)。
选择肺癌。
规则2的应用特点
只应用于第Ⅰ部分; 无死亡顺序; 选择(a)行首先提到的情况。
全人群死因链的正确填写
25
规则3:结合医学知识选择最早的原因 (不推荐,较少使用。)
(a)卡波西肉瘤 Ⅱ 艾滋病 选择导致卡波西肉瘤的HIV病(B21.0)。 例22:Ⅰ
26
修饰规则
选择的死亡原因对于制表来说不一 定是最有用和信息丰富的情况。例如, 如果选择了衰老或象高血压、动脉粥样 硬化这样的一些全身性疾病,这并不比 选择一个临床表现、老龄化或疾病的结 果更有用。
等。
第Ⅱ部分: 填写死者罹患的严重疾病或情况,这些疾病或情况与死亡的 关系并不太密切、甚至不应考虑收进死因序列,但应该是疾病防治 工作者所关注者。
11
内容
总原则(1条) 选择规则(3条)
修饰规则(6条A-F)
(注:尚有特别注释说明等要求…)
总原则
总原则指出当证明书上列入 不止一个情况时,应选择单独列 在第Ⅰ部分最低一行占用线上的 那个情况。
17
规则1:存在于疾病证明书上首先列入报告顺序的 起始原因。
(1 。 I) (a) 选择该死因链的起始原因 肺心病
(b) (c) (d) 肺气肿 慢支 动脉硬化
(2)如果存在不止一个死亡原因,则选择第一个提 及顺序的起始原因。
I (a) 脑梗死 和 坠积性肺炎 (b) 高血压 和 糖尿病 (c) 动脉硬化
15
当总原则不适用时,使用选择规则。
规则1:存在于疾病证明书上首先列入报告顺序的起始 原因。 规则2: 如果不存在报告顺序,则选择首先提及的情况。 规则3: 若所根本死因明显为另一报告情况的直接后果, 不管该情况处于第Ⅰ部分或第Ⅱ部分,均选择这个原 始的情况。
规则1的应用特点
只应用于第Ⅰ部分; 多个死亡顺序,或顺序不规范; 选择第一顺序的起始死因。
当选择的原因是一个疾病的早期 阶段,而在证明书上还报告了同一个 疾病的较晚阶段,则编码到较晚阶段。 本规则不适用于一个慢性型被报 告为由于一个急性型所引起的情况, 除非在分类中对此效应给予了特殊的 说明。
死因链推断正确填写
. 脑癌
直肠癌
食管癌
肝癌
胃癌
结肠癌
胰腺癌
肺癌
贲门癌
肺心病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
脑出血高血压
心肌梗死冠心病
衰老自然死亡
上吊
农药中毒自杀
交通事故
败血症
车祸
衰老自然死亡
杀虫剂中毒自杀
癫痫
溺水(意外)
.
死因链的推断及死亡证明书的填写注意事项
死亡根本原因死亡直接原因
1、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
(5年)(10年)(30年)
2、意外被撞————颅骨骨折————颅内损伤
(1小时)(1小时)(1小时)
3、高血压————————-————脑出血
(12年)(24小时)
4、意外高空坠落——————————颅内出血(1小时)(1小时)
5、农药中毒——————————————自杀
6、被人用铁器打伤———破伤风————窒息
7、静脉曲张————血栓性脉管炎————肺栓塞
8、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
9、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
10、交通事故————————颅内出血
11、慢性肾炎————————尿毒症
1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注意:直接死亡原因不能写脑血管意外、循环衰竭、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全身衰竭等。
凡是在家中和不明原因死亡的,第二联的调查必须填写。
车祸死亡死因链的填写
车祸死亡死因链的填写
车祸死亡死因链的填写如下:
1. 车辆失控:车辆在驾驶员失去控制的情况下,发生了车祸。
2. 行人误判:行人在过马路时,错误地判断了车辆行驶的速度或距离,无法避免撞车。
3. 疲劳驾驶:驾驶员长时间驾驶,身体疲劳,导致反应迟钝或意识不清,发生车祸。
4. 违规操作:驾驶员违反交通规则或违法操作,如闯红灯、逆行等,导致车祸。
5. 酒驾:驾驶员饮酒后驾车,影响了驾驶技能和反应能力,导致车祸发生。
6. 超速行驶:驾驶员超过规定的限速,导致驾驶失控、碰撞或失去操控能力,发生车祸。
7. 撞击物体:车辆在行驶途中与其他车辆、路标、障碍物等撞击,造成严重事故。
8. 无安全措施:乘客或驾驶员没有正确使用安全带或安全气囊,造成伤亡。
9. 雾霾天气:雾霾天气导致能见度下降,驾驶员无法准确辨认道路和交通标识,发生车祸。
10. 驾驶技术不过关:驾驶员驾驶技术不熟练或经验不足,无法妥善处理复杂的驾驶情况,导致车祸。
请注意,如果需要进一步详细了解或阐述车祸死亡死因链,请咨询相关机构或专业人士。
溺水死因链的正确填写 -回复
溺水死因链的正确填写-回复在填写溺水死因链之前,需要先了解溺水的死因链是什么。
溺水死因链是指一系列导致个体在水中死亡的原因。
将这些原因进行分类和记录,可以帮助分析和预防溺水事故。
正确填写溺水死因链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溺水事件发生的背后原因,从而采取措施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现在,让我们一步一步来回答正确填写溺水死因链的步骤。
第一步:确定个体溺水的死因个体溺水的死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水肺(secondary drowning):个体在水中遭遇窒息或呼吸急促,导致水进入呼吸道和肺部。
2. 心脏病发作:个体心脏病发作导致在水中猝死。
3. 抽筋/痉挛:个体在游泳过程中发生肌肉抽筋或痉挛,无法正常游泳并最终溺水。
4. 恶劣天气:个体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进入水中,受风浪、暴雨等影响导致溺水。
5. 酒精或药物影响:个体在饮酒过量或药物影响下,判断能力降低,进入水中后无法维持正常游泳造成溺水。
6. 游泳能力不足:个体没有接受过游泳训练或游泳能力较差,无法保持正常的游泳姿势和呼吸导致溺水。
第二步:记录个体溺水的具体情况在正确填写溺水死因链时,需要尽可能详细地记录个体溺水的具体情况。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1. 溺水地点:发生溺水的具体地点如泳池、海滩、江河湖泊等。
2. 溺水环境:发生溺水时的天气状况、波浪情况、水温等。
3. 溺水时间:发生溺水的具体时间点以及持续时间。
4. 个体症状:个体在溺水过程中的症状,如呼吸困难、抽筋痉挛等。
5. 个体行为:个体在溺水前的行为,如是否饮酒、是否经过游泳训练等。
6. 救援措施:发生溺水后的救援措施,包括急救、人工呼吸等。
第三步:分析溺水原因并填写死因链根据前两步所获取的信息,可以分析个体溺水的死因,并填写溺水死因链。
死因链的填写应包括不同层次和环节的因素,如个体生理状况、个体能力、环境因素、教育训练等。
以个体溺水的心脏病发作为例,死因链的填写可能是这样的:心脏病发作-> 心脏健康状况-> 个体是否有心脏病史或高血压等慢性疾病-> 身体状况监测-> 游泳前是否进行体检-> 生活习惯是否健康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死因链简明填写方法详解死因链的填写难点在于“根本死因”的确定,实际工作中找到最初的起始前因,就是根本死因。
根本死因定义:即最初引起死因链开始的那个疾病或损伤。
(一)根本死因确定规则总原则:就是“起始前因”,即顺序的“根”选择规则1、2、3选择规则1:选择第一顺序的“根”选择规则2:选择首先提到的原因选择规则3:结合医学知识选择最早的原因(二)根本死因修饰规则A-F修饰规则A :对R编码(衰老和其他不明确情况)重新选择修饰规则B:对“小毛病”重新选择(当报告了更严重的情况,则重新选择根本原因)修饰规则C:联系(伴有一个或多个其他情况时用一个术语提供了这个情况在部位和性质方面更精确)的信息,则优先采用这个信息更丰富的术语。
)修饰规则D:选择更特异的诊断修饰规则E:疾病的早期和晚期阶段(“早期、晚期”选“晚期”;“急性、慢性”选“急性”,但有例外:慢支、慢粒白、慢肾)修饰规则F:疾病的“后遗症”致死,选“后遗症”注释1: 对于根本死因编码的注释注释2:解释死亡原因记录的注释(注释1注释2是作为补充说明)(三)根本死因确定基本步骤1、顺序(死因链的合理描述)2、确定起始前因(最初找到的根本死因)总原则 (首先应用的规则)选择规则123(当总原则不适用时)3、对确定的起始前因进行修饰,确定根本死因修饰规则ABCDEF(必要时进行的修饰)(三)根本死因确定填写思路(四部曲)1、死亡案例调查2、分析死因链3、写下死因链4、确定根本死因记熟《疾病编码(大类目)表》(ICD-10)死因链填写举例一、按“总原则”规则举例总原则(首先应用的规则)选择死因链顺序的“根”----最初找到的起始前因例1病史:1960年患结核治愈,1989年诊断为乙型肝炎,1995年肝硬化,2001年II型糖尿病。
本次入院诊断及死亡小结:1)肝硬化失代偿期;2)II型糖尿病。
Ⅰ.(a)肝硬化失代偿(b)肝硬化(c)慢性乙肝II.糖尿病根本死因:慢性乙肝 B18.1总原则选择死因链顺序的“根”例2病史:前列腺癌术后一年,本次因左髋部疾病入院,检查发现全身多发骨转移灶。
死亡诊断(同入院):前列腺术癌后,多发骨转移I.(a)、继发骨肿瘤(b)、前列腺癌根本死因:前列腺癌总原则选择死因链顺序的“根”例3病史:女, 61岁, 99年诊断为卵巢癌,01年肝、盆腹腔多发转移,02年肠梗阻入院入院诊断: 1、卵巢癌术后2、肠梗阻3、肝转移4、胸膜转移胸腹腔积液死亡诊断:同入院+1、肺部感染2、卵巢中低分化浆乳癌I.(a)、肺部感染(b)、腹腔积液(c)、肝、胸膜转移(d)、卵巢中低分化浆乳癌II 肠梗阻根本死因:卵巢中低分化浆乳癌总原则选择死因链顺序的“根”例1-4某女,三年前诊断为肾上腺瘤,伴有醛固酮增多症,继发高血压,死前突发脑出血,呕吐误吸死亡。
I.(a)窒息,吸入呕吐物(b)脑出血(c)继发性高血压(d)醛固酮增多症(e)肾上腺瘤根本死因:肾上腺瘤总原则选择死因链顺序的“根”例5某男70岁,乙型病毒性肝炎10年,肝硬化7个月,因昏迷、嗜睡入院,1个月后死亡。
入院诊断:原发性肝癌;肝性脑病;乙肝后肝硬化。
死亡诊断同入院诊断。
Ⅰ. (a) 肝性脑病 1个月(b) 原发性肝癌 1个月Ⅱ. 乙肝;肝硬化根本死因:原发性肝癌1、总原则:选择死因链顺序的“根”;例6某新生儿因新生儿出血症引起颅内出血死亡,该新生儿为早产儿,胎龄34周。
I.(a)颅内出血(b)新生儿出血症II.早产根本死因:新生儿出血症总原则选择死因链顺序的“根”例7某男性患者,因家庭问题,服农药自杀。
Ⅰ. (a)、农药中毒(T60)(b)、服农药自杀(X68)(应补充地点,如农场)根本死因:服农药自杀(杀虫剂的故意自毒及暴露于杀虫剂 X68.-- )(X68.7)总原则选择死因链顺序的“根”例8某患者,10小时前在公路上行走时被大货车撞伤入院,诊断脾脏破裂,因失血性休克死亡。
Ⅰ. (a)、失血性休克(b)、脾脏破裂(c)、行人在公路上被大货车撞伤根本死因:行人在公路上被大货车撞伤总原则选择死因链顺序的“根”二、按“选择规则123”举例选择规则123选择规则1:选择第一顺序的“根”选择规则2:选择首先提到的原因选择规则3:结合医学知识选择最早的原因例9Ⅰ(a)、支气管肺炎(b)、脑梗死和高血压病根本死因:脑梗死I63.9选择规则1:存在由于脑梗死引起的支气管肺炎和由于高血压病引起的支气管肺炎,选择第一个提到顺序的起始原因例10Ⅰ(a)、脑出血(b)、脑积水(c)、呼衰根本死因:脑出血 I61.9选择规则2:选择首先提到的原因例11Ⅰ. (a)、急性心梗(I21.9) 呼吸衰竭(R96.01)(b)、低血糖昏迷重度贫血(c)、上消化道出血(K92.4)Ⅱ. 胆囊炎根本死因:急性心梗(I21.9)选择规则2:选择首先提到的原因例12Ⅰ. (a)、结核 3年(A16)Ⅱ. 艾滋病病毒 6年(B24)根本死因:HIV病造成的分支杆菌感染(B20.0)错误根本死因:结核选择规则3:结合医学知识选择最早的原因三、按“修饰规则A-F”举例修饰规则A-F修饰规则A :对R编码重新选择/衰老和其他不明确情况修饰规则B:琐碎情况对“小毛病”重新选择(当报告了更严重的情况,则重新选择根本原因)修饰规则C:联系(伴有一个或多个其他情况时用一个术语提供了这个情况在部位和性质方面更精确)的信息,则优先采用这个信息更丰富的术语。
)修饰规则D:选择更特异的诊断修饰规则E:疾病的早期和晚期阶段(“早期、晚期”选“晚期”;“急性、慢性”选“急性”,但有例外,慢支、慢白、慢肾)修饰规则F:疾病的“后遗症”致死选“后遗症”例13Ⅰ(a)、衰老(R54)和坠积性肺炎(b)、类风湿性关节炎根本死因:类风湿性关节炎(M06.9)修饰规则A (对R编码重新选择/衰老和其他不明确情况) 不考虑衰老!而用总原则选择死因链顺序的“根”例14Ⅰ(a)、心肌变性和肺气肿(b)、衰老(R54)根本死因:心肌变性(I51.5)修饰规则A(对R编码重新选择/衰老和其他不明确情况)不理会总原则选择的衰老,而是应用规则2选择首先提到的原因。
例15Ⅰ. (a)、龋牙(b)、Ⅱ. 冠心病根本死因:冠心病修饰规则B:琐碎情况对“小毛病”重新选择(当报告了更严重的情况,则重新选择根本原因)例16Ⅰ. (a)、脑膜炎(b)、结核病根本死因:结核性脑膜炎(A17.0)修饰规则D:选择更特异的诊断例17Ⅰ. (a)、双肺感染(b)、糖尿病肾病(c)、II型糖尿病Ⅱ. 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塞根本死因:II型糖尿病,伴有肾脏并发症(E11.2)修饰规则D:选择更特异的诊断例18Ⅰ. (a)、产前子痫(b)、妊娠高血压(c)、根本死因:妊娠子痫修饰规则D:选择更特异的诊断,即诊断术语应更精确例19Ⅰ. (a)慢性心肌炎(b)急性心肌炎根本死因:急性心肌炎(I40.9)。
修饰规则E “急性、慢性”选“急性”,但有例外(慢支、慢白、慢肾)。
本例选急性。
例20Ⅰ. (a)、慢性肾炎(b)、急性肾炎根本死因:慢性肾炎修饰规则E “急性、慢性”选“急性”,但有例外(慢支、慢白、慢肾)。
本例选慢性。
例21Ⅰ. (a)、肺纤维化(b)、肺结核 10年根本死因:呼吸道结核病的后遗症(B90.9)错误根本死因:肺结核修饰规则F 疾病的“后遗症”致死选“后遗症”例22Ⅰ. (a)慢性肾炎(b)猩红热根本死因:其他特指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后遗症(B94.8)修饰规则F 疾病的“后遗症”致死选“后遗症”例23Ⅰ. (a)、坠积性肺炎 3月(b)、偏瘫(G81) 3年(c)、脑出血(I61) 3年根本死因:脑出血后遗症修饰规则F 疾病的“后遗症”致死选“后遗症”例24Ⅰ. (a)、股骨骨折 3 年(b)、在家意外跌倒 3 年根本死因:在家意外跌倒后遗症 Y86修饰规则F 疾病的“后遗症”致死选“后遗症”四、按“注释1注释2”举例例26某患者,10年前患有肺结核A16,后发现患有矽肺J62,5年前诊断肺心病,因急性肺炎、心力衰竭死亡.Ⅰ. (a)、急性肺炎 1月(b)、肺心病 5年(c)、矽肺 7年 J62(d)肺结核 10年 A16根本死因:结核病有关的尘肺 J65注释1-表1 用于根本死因编码的注释:第1页呼吸道结核伴有提及J60-64(尘肺),编码到J65(与结核病有关的尘肺)例27Ⅰ. (a)、尿毒症 (N19.1)(b)、高血压(I10)根本死因:高血压性肾脏病伴有肾衰竭 (I12.0)注释1--表1第3页:特发性(原发性)高血压伴有提及N19(未特指的肾衰竭),编码到I12.-例28Ⅰ (a)、循环衰竭 (I50)(b)、颅内出血 (I61)(c)、高血压3期(I10)根本死因:颅内出血(I61.9)注释1-表1第3页:特发性(原发性)高血压--伴有提及I60-I69(脑血管病),编码到I60-I69 。
例29Ⅰ (a)、心脏肥大 I51.7(b)、高血压 I10根本死因:高血压心脏病(I11.9)注释1—表1第3页:特发性(原发性)高血压---伴有提及I51.4-I51.9 (心脏病的并发症和不明确表述),编码到I11.-。
例30Ⅰ. (a)、肾功能不全,代谢性酸中毒(b)、高血压(I10.2)根本死因:高血压性肾脏病不伴有肾衰竭 (I12.9)注释1—表1第3页:特发性(原发性)高血压---伴有提及I12.- (高血压性肾脏病),编码到I12.- 。
(肾功能不全、代谢性酸中毒还够不上肾衰竭,因而用不伴有肾衰竭)例31Ⅰ. (a)、心源性休克(R57)(b)、急性心梗(I21.9)(c)、冠心病(I25.1)根本死因:急性心梗(I21.9)注释1-第4页I25.-慢性缺血性心脏病---伴有提及 (急性心肌梗死),编码到I21.-例32Ⅰ (a)、脑卒中 (I65)(b)、双下肢动脉硬化闭锁症 (I70.2)根本死因:脑卒中 (I65)注释1-表1第5、6页:I70.-动脉粥样硬化症---伴有提及I60-I69 (脑血管病),编码到I60-I69例33Ⅰ. (a)、肺心病(b)、肺气肿(c)、慢支根本死因:慢阻肺(J44.8)错误根本死因:慢支注释1--表1第7页:J42未特指的慢性支气管炎---伴有提及J43.- (肺气肿),编码到J44.-例34某女性患者,精神分裂症10年,1日前在马路上行走时被大卡车撞伤,颅脑损伤致死。
Ⅰ. (a)、颅脑损伤(b)、行人在马路上与大卡车相撞Ⅱ. 精神分裂症根本死因:行人在马路上与大卡车相撞注释1—表1第9页V01-X59 意外事故:除特殊几种情况外,其于均为归类于意外事故死亡。
例35某男性患者,16岁,2年前诊断癫痫,1小时前在马路上突然倒地、四肢抽搐与面包车相撞,失血性休克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