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培训教材)精选全文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培训教材)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bd1b8ce4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66.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前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一项涉及到很多因素的工作。
一是要保证混凝土硬化后的结构强度和所要求的其他性能;二是要满足施工工艺易于操作而又不遗留隐患;三是在符合上述两项要求下选用合适的材料和计算各种材料的用量;四是对初步设计结果进行试配、调整使之达到工程的要求;五是要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同时降低成本。
一、配合比设计流程和基本原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流程主要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使用单位根据设计图纸及施工单位的工艺条件,结合当地、当时的具体条件,提出要求,做好配比委托内容的准备;第二阶段是选用材料、选用设计参数,这是整个设计的基础。
材料和参数的选择决定配合比设计效果以及设计是否合理;第三阶段是计算用料,可用重量法或体积法计算;第四阶段是对配合比设计的结果进行试配、调整并加以确定。
配合比确定后,应签发配合比通知书或者配合设计报告单。
搅拌站在进行搅拌前,根据仓存砂、石的含水率作必要的调整,并根据搅拌机的规格确定每拌的投料量。
搅拌后应留置试块并将试件强度反馈。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本参数确定的原则: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和砂率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基本参数。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确定三个参数的原则是:在满足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基础上,确定混凝土的水灰比;在满足混凝土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基础上,根据粗骨料的种类和规格确定单位用水量;砂率应以砂在骨料中的数量填充石子空隙后略有富余的原则来确定。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计算1m3混凝土中各材料用量为基准,计算时骨料以干燥状态为准。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本原理:1)绝对体积法:假定刚浇捣完毕的混凝土拌合物的体积,等于其各组成材料的绝对体积及混凝土拌合物中所含少量空气体积之和。
2)重量法(假定表观密度法):如果原材料比较稳定,可先假设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为一定值,混凝土拌合物各组成材料的单位用量之和即为其表观密度。
mc0+mg0+ms0+mw0= mcp式中 mc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 ); mg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骨料用量(kg ); ms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细骨料用量(kg ); mw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 );mcp ——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重量(kg );其值可取2400~2450kg 。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和步骤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和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7056aa21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a2.png)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和步骤自密实混凝土具有很高的流动性而不离析、不泌水,能不经振捣或少振捣而自动流平并充满模型和包裹钢筋的混凝土。
由于自密实混凝土对振捣的消除,显著降低了普通振捣混凝土施工中的噪音污染,明显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降低劳动成本;节约振捣机具和能耗,从而减少机械费用及人工费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且在生产中需大量添加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等工业废料,又有利于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
1原材料的选择1.1水泥配制自密实混凝土一般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的规定。
而对于有温控要求的大体积自密实混凝土需要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中热或低热水泥,水泥需具有较低的需水性,并能与所用的高效减水剂有较好的相容性。
1.2掺和料自密实混凝土中掺加掺和料主要目的是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和降低混凝土水化热。
可选用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等作为矿物掺和料。
粉煤灰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规定,自密实混凝土优先使用I级粉煤灰,也可以使用II级粉煤灰,但要控制需水量比不超过100%。
粒化高炉矿渣粉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8046-2008《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的规定,自密实混凝土宜使用S95级矿渣粉。
1.3骨料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或2个及以上单粒径级配搭配使用,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20mm;对于结构紧密的竖向构件、复杂形状的结构以及有特殊要求的工程,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6mm。
粗骨料中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对自密实混凝土间隙通过性影响较大,其含量不宜超过8%,粗骨料含泥量及泥块含量应分别小于1.0%,0.5%。
细骨料宜采用级配II区的中砂,天然砂的含泥量、泥块含量以及人工砂的石粉含量应符合标准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的规定。
1.4外加剂外加剂性能应符合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和GB50119-201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746abc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f8.png)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指根据工程需要和混凝土材料的性能,确定混凝土中水泥、细集料、粗集料和掺合料等成分的比例关系。
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
下面将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目标、步骤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目标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1.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抗渗等级:根据工程的结构要求和使用环境,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抗渗等级。
常用的强度等级有C10、C15、C20、C25、C30、C35、C40等,常用的抗渗等级有M5、M7.5、M10、M15、M20等。
2.确定混凝土材料的性能:根据混凝土中水泥、细集料、粗集料和掺合料等材料的性能,确定各个材料的品种和性能参数。
水泥按照其标号和标准规定使用,细集料和粗集料按照其强度和级配要求使用,掺合料按照其含量和掺合效果使用。
3.确定混凝土的含水量: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施工性能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含水量。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含水量控制在水泥含量的一定比例,通常为0.3~0.4,并根据施工方式和环境温度等因素进行适当调整。
4.确定混凝土的砂率和砂粒级配: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施工性能要求,确定混凝土的砂率和砂粒级配。
砂率一般为2.6~3.2,根据细集料和粗集料的级配曲线确定砂粒级配。
5.确定混凝土的砂浆含量和砂浆强度: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施工要求,确定混凝土的砂浆含量和砂浆强度。
一般情况下,砂浆含量为砂浆和水泥的质量比;砂浆强度根据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要求确定。
6.确定混凝土的粉煤灰掺量和掺合料掺量:根据工程要求和使用性能要求,确定混凝土的粉煤灰掺量和其他掺合料的掺量。
粉煤灰掺量根据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确定,掺合料掺量根据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施工性能要求确定。
7.进行配合比的试验:根据以上确定的参数,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验。
根据试验结果,调整水泥的用量和细集料、粗集料和掺合料的配合比例,获得满足工程要求和使用性能的混凝土配合比。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7209d64d856a561252d36fd7.png)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1) 配制强度:f cu,k=25Mpa f cu,o= f cu,k+1.645* o=25+1.645*5=33.2Mpa(2) 初步确定水灰比:(用经验公式计算,各指标选取)W/C= a a*f ce/(f cu,0 + a a*a b*f ce)=(0.53*36.5) / (33.2+0.53*0.20*36.5) =0.52(3) 选取单位体积水泥混凝土的用水量:由水灰比为0.52,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为10-30mm,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在满足混凝土施工要求的基础上选取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为:m wo=175kg/m 3。
(4) 计算1m3水泥混凝土水泥用量:由W/C=0.52,m w0=185 (kg/m3),得m co=m wo/(W/C)=337(kg/m3)查表符合耐久性要求的最小水泥用量为320kg/m 3,所以取按强度计算的单位水泥用量m co=337 ( kg/m 3)(5) 选取合理砂率,计算粗细集料用量:最大粒径31.5mm,水灰比0.52,查表取混凝土砂率B s =35%o(6) 计算一组(3块试件)水泥混凝土各材料用量3水用量175kg/ m '水泥用量337kg/m 砂用量680 kg/m 碎石用量1263 kg/m(7) 配合比确定: 个人认为,单位用水量可取180(kg/m3) ,为保证混凝土强度,水灰比取0.5,单位水泥用量360(kg/m3) ,根据密度法计算配合比,假定表观密度为2400(kg/m3 ),单位粗集料用量与单位细集料用量为未知量,可设方程求解M c0+ M g0+ M s0+ M w0=2400 M s0/ (M s0+ M g0 )*100=35解得M g0=1560(kg/m3) ,M s0=840 (kg/m3)通过计算得到个人的配合比为:单位用水量:单位水泥用量:单位细集料用量:单位粗集料用量=180:360: 840:1560。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理及方法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理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bee5e29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92.png)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理及方法一、前言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配合比的设计对混凝土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原理、方法和步骤。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目的是确定混凝土中水泥、砂、石等各种材料的配合比,以满足混凝土工程设计要求。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原理混凝土的强度设计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核心,其原理是根据混凝土在不同龄期下的强度需求,通过适当调整水泥、砂、石等材料的配比来满足要求。
2.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设计原理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设计是指混凝土在浇筑、振捣、养护等过程中的可塑性、坍落度、流动性等方面的要求。
其原理是根据混凝土的使用环境、施工方式、养护条件等因素来确定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要求,并通过适当调整水泥、砂、石等材料的配比来满足要求。
3.混凝土的耐久性设计原理混凝土的耐久性设计是指混凝土在长期使用中的耐久性要求。
其原理是根据混凝土所处的使用环境、受力情况、养护条件等因素来确定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并通过适当调整水泥、砂、石等材料的配比来满足要求。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设计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指混凝土在28天龄期下的抗压强度。
根据混凝土所处的使用环境、受力情况等因素来确定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
2.确定材料用量比例根据设计强度等级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耐久性要求等因素,确定水泥、砂、石的用量比例。
其中,水泥的用量一般按混凝土体积的10%~15%计算,砂、石的用量比例则根据需要调整。
3.计算配合比根据确定的材料用量比例,计算出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配合比。
其中,水灰比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参数,一般按照0.4~0.6进行选择。
4.进行试配根据计算出的配合比,进行试配,并确定试配结果是否符合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耐久性要求等条件。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9384b628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f9.png)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制备的关键步骤,决定着混凝土的性能特征和用料量。
因此,应当认真对待、细心斟酌,力争进一步优化混凝土配制比,提高混凝土质量。
一、了解工程性能要求
在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时,首先要弄明白工程要求,例如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冻性
能等,以及外挂、抗渗性等要求。
二、确定混凝土用量
接下来必须明确混凝土工程的用量,影响用量的主要因素有:混凝土类型和性能分级(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混凝土细部设计及其对有效厚度的要求,有效截面及其纵横
比和横断面配置等,并根据实际情况,最终确定混凝土用量。
三、确定拌合原材料
确定混凝土用量后,根据混凝土类型,混凝土等级及其抗渗性能要求等因素,确定混
凝土水泥、砂、碎石的配比;完成拌合原材料的配比后,一般选择以完封型减水剂增加拌
合物流动性,以调整混凝土配合比。
四、计算混凝土配合比
根据现场材料检测结果,确定各材料各混凝土水泥、砂、碎石的体积比及拌合比,并
根据材料实测密度,计算混凝土各材料的用量比,以便预计混凝土材料的用量,最后确定
混凝土的配合比。
五、试验混凝土样品
为了充分测试混凝土的配合比,须进行拌制试验,将采用相同原料,相同条件及搅拌
形式,同时搅拌三份,获得混凝土样品,使样品实测密度与搅拌密度比较接近,而且各项
目标及抗拒强度要求得到满足。
六、检查混凝土质量
在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一直检查混凝土的质量,为此,可以定期采样,进行
水泥浆素活剂量测定、砂石份配分、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岩石苛度、抗冻、外挂等检验,以进一步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提高混凝土质量。
配合比计算步骤
![配合比计算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7f4c4bcf910ef12d2bf9e705.png)
配合比设计计算步骤一、确定计算配合比1. 确定砼配制强度(f cu,o)f cu,o = f cu,k+1.645σ式中f cu,o—混凝土配制强度(MPa);f cu,k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混凝土σ可按表6.8.1取值。
表6.8.1 混凝土σ取值2.确定水灰比(W/C)αa、αb----回归系数,可按表6.8.2采用。
表6.8.2 回归系数αa和αb 选用表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水灰比还不得大于表6.18中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如计算所得的水灰比大于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时,应取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
3. 选定砼单位拌和用水量(m w0)(1)干硬性和塑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根据所用骨料的种类、最大粒径及施工所要求的坍落度值,查表6.8.3、6.8.4选取1m3混凝土的用水量。
表6.8.3 干硬性混凝土的用水量表6.8.4 塑性混凝土的用水量(2)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计算a.以表6.8.4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混凝土的用水量。
b.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按下式计算:m wa=m w0(1-β)式中m wa——掺外加剂时,每1m3混凝土的用水量(kg/m3 ) ;m w0——未掺外加剂时,每1m3混凝土的用水量(kg/m3 ) ;β——外加剂的减水率(%),应经试验确定。
4.确定单位水泥用量( m c0)未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由上式计算求得的 m c0还应满足表6.6.1规定的最小水泥用量,如计算所得的水泥用量小于规定的最小水泥用量时,应取规定的最小水泥用量值。
5. 确定砂率(ßs)(1)查表法—根据骨料的种类、最大粒径、水灰比按表6.8.5选用。
表6.8.5 混凝土的砂率(%)(2)计算法α:拨开系数。
机械拌和取1.1~1.2;人工拌和1.2~1.4。
6. 计算单位砂、石用量(1)体积法(2)质量法根据以上公式可计算出单位砂、石用量m g0、m s0。
混凝土配合比流程
![混凝土配合比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fc89728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c9.png)
混凝土配合比流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工程成本和工程性能。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设计强度等级: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规范,确定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
常见的强度等级有C15、C20、C25等。
2. 选择胶凝材料:根据设计强度等级,选择合适的胶凝材料,如水泥、石膏等。
3. 计算配制强度:根据《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中的规定,计算混凝土的配制强度。
配制强度是根据混凝土强度标准差来确定的,标准差反映了混凝土质量的离散性,也间接反映了生产管理的水平。
4. 计算水胶比:水胶比是混凝土中水泥用量与水泥胶砂强度之间的比例关系。
水胶比的计算公式中包含多个参数,其中关键是胶凝材料28d胶砂抗压强度值(fb)的计算。
5. 确定矿物掺合料的最佳掺量:根据混凝土的凝结时间、胶凝材料的质量等级以及与外加剂的适应性试验,确定矿物掺合料的最佳掺量。
6. 选择外加剂: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外加剂,如减水剂、防冻剂、缓凝剂等。
在选择外加剂之前,需要进行泌水率比、含气量、坍落度增加值、坍落度保留值及凝结时间差试验。
7. 确定用水量:根据外加剂的减水率,计算出混凝土单方用水量。
8. 确定砂率和石子用量:根据骨料技术指标、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和施工要求,参考历史资料或现场试验,确定砂率和石子用量。
9. 验算配合比:根据确定的胶凝材料、矿物掺合料、外加剂、用水量、砂率和石子用量,计算混凝土的强度、工作性和耐久性等性能指标,确保满足设计、生产和施工要求。
10. 编写配合比报告:将以上各项数据和验算结果整理成配合比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审批。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得出一个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为混凝土工程提供可靠的依据。
第五章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
![第五章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9046882f7375a417866f8f77.png)
第五章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第一节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根据材料的技术性能,工程要求,结构形式和施工条件等,确定混凝土各组分的配合比例。
一、配合比设计要求要达到的目的1.确保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和易性。
2.保证混凝土能达到结构设计和施工进度所要求的强度。
3.确保混凝土具有足够的耐久性,即在长期使用中能达到抗冻、抗渗、抗腐蚀方面的要求。
4.在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省水泥,以取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和步骤1.确定混凝土的试配强度混凝土试配强度可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 107-87)的要求,查表5-1确定。
表5-1 混凝土配制强度(MPa)混凝土配制强度也可按混凝土配制强度公式计算确定。
混凝土配制强度公式: =fcu+1.645 σ式中:-混凝土配制强度(MPa);f cu-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MPa);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见表5-2。
表5-2 混凝土生产质量水平2,计算水灰比当采用碎石或卵石时,可按下面两个公式计算水灰比.采用碎石时: =0.46 f ce(W/C-0.07)W/C=0.46 f ce/( +1.032 f ce)采用卵石时: =0.48 f ce(W/C-0.33)W/C=0.48 f ce/( +1.158 f ce)式中 -混凝土试配强度(MPa);f ce-水泥实测强度(MPa).可按f ce=1.13f cek带入,f cek为水泥的标准抗压强度值(MPa);C/W-水灰比。
计算所得的水灰比值不得超过《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最大水灰比值,以确保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
如果计算水灰比值超过表中规定值,应按表中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选取。
3.确定用水量(M w)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应该力求采用最小单位用水量。
按骨料品种、规格、施工要求的坍落度等,并根据本地区或本单位的经验数据选用。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验步骤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验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d39c8e36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11.png)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验步骤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验步骤,这可是相当重要的哟!咱先得准备好各种材料,就像厨师做菜得有食材一样。
水泥啦、骨料啦、水啦等等,一个都不能少。
这就好比搭积木,每一块都有它的用处呢!然后呢,要根据设计要求,确定个大概的比例。
这可不能瞎蒙,得有点经验和知识才行。
就好像你要去一个地方,得先有个大致的方向吧。
接下来,就开始实际操作啦!把各种材料按照确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
这时候可得仔细点,不能马虎,要不然出来的混凝土可就不结实啦。
你想想,如果建房子用了不好的混凝土,那多危险呀!搅拌的时候要充分搅拌均匀,让它们好好地融合在一起。
这就像揉面团一样,得揉得匀匀的,做出来的馒头才好吃嘛。
搅拌好了,就得看看这混凝土的性能咋样啦。
测测它的坍落度呀,看看它的流动性好不好。
这就好比看看刚做好的蛋糕发得好不好,松软不松软。
要是发现有问题咋办?那咱就得调整比例呀,就像裁缝改衣服一样,不合适就得改改。
然后再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得到满意的结果为止。
这可不是一次就能搞定的事儿,得有点耐心哦。
哎呀,你说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验是不是挺有意思的?就像在玩一个有趣的游戏,只不过这个游戏可关系重大呢!咱做这个实验可不能马马虎虎,每一步都得认真对待。
就像走钢丝一样,得小心翼翼,一步都不能错。
最后呀,咱得到了合适的配合比,就可以用它来做出高质量的混凝土啦。
这就像战士有了好武器,能更好地战斗一样!总之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验步骤虽然有点麻烦,但只要咱认真去做,肯定能做好。
这可是关乎建筑质量的大事呀,可不能小瞧了它!大家都要加油哦!。
(完整版)配合比设计计算步骤
![(完整版)配合比设计计算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4b361256bb4cf7ec4afed09d.png)
配合比设计计算步骤一、确定计算配合比1. 确定砼配制强度(f cu,o)f cu,o =f cu,k+1.645σ式中f cu,o—混凝土配制强度(MPa);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混凝土σ可按表6.8.1取值。
表6.8.1 混凝土σ取值混凝土强度等级<C20C20~C35>C35σ(MPa) 4.0 5.0 6.02.确定水灰比(W/C)αa、αb----回归系数,可按表6.8.2采用。
表6.8.2 回归系数αa和αb 选用表石子品种αaαb碎石0.460.07卵石0.480.33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水灰比还不得大于表6.18中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如计算所得的水灰比大于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时,应取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
3. 选定砼单位拌和用水量(m w0)(1)干硬性和塑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根据所用骨料的种类、最大粒径及施工所要求的坍落度值,查表6.8.3、6.8.4选取1m3混凝土的用水量。
表6.8.3 干硬性混凝土的用水量拌和物稠度卵石最大粒径(mm)碎石最大粒径(mm)项目指标102040162040维勃稠度(s)16~2017516014518017015511~151801651501851751605~10185170155190180165表6.8.4 塑性混凝土的用水量拌和物稠度卵石最大粒径(mm)碎石最大粒径(mm)项目指标102031.540162031.540坍落度(mm)10~30190170160150200185175165 35~50200180170160210195185175 55~70210190180170220205195185 75~90215195185175230215205195(2)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计算a.以表6.8.4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混凝土的用水量。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流程图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43209a85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c8.png)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流程图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详述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流程图在建筑行业中,水泥混凝土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98491ce9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f2.png)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例如C20、C30等。
2. 确定最大粒径和砂率:根据混凝土使用的具体情况和材料的性质,确定最大粒径和砂率,以满足工程要求。
3. 确定水灰比:通过试验和经验确定合理的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硬化性能。
4. 确定用量比:在确定水灰比后,根据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特性和要求,确定水、水泥、砂、石、掺合料等各个成分的用量比例。
5. 试配设计:根据上述步骤确定的配合比,通过试验配制出试块或试件,然后进行试验和检测,以确定配合比的可行性和优化。
6. 修正和调整:通过试验和检测结果,根据混凝土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对配合比进行修正和调整,直至满足工程要求。
7. 配置施工工艺:根据最终确定的配合比,制定具体的施工工艺和参数,以确
保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过程符合要求。
总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一个综合考虑材料性能、工程要求和施工工艺的过程,需要经验和实践相结合。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试配设计和调整,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得到满足。
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方法
![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11d5d2e3169a4517723a34d.png)
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方法
一、配合比的设计路线
1、浆集比:骨浆体体积比65:35就能满足强度、工作性能配出理想的
高性能的混凝土,但要加入空气体积2%左右,由引气剂提高。
2、用水量:取决于石子的粒径和坍落度的大小,最好选用20~25的石子,
坍落度为200~250时,通过外加剂来控制,用水量要根据强度来选择。
C10~C60用水180~160来实现,高强度C60~C100用水160~120来实
现。
3、矿物掺和料:
A,不加掺和料
B,用胶材体积25%的FA和K取代(FA:K=4:6)
C,用胶材体积10%的硅粉和体积15%的FA和K
4、减水剂:
通过试验确定与水泥的相容性就可以,但要减水率高
5、砂率:砂率取决于粗集料的级配和粒形,一般为40%
二、配合比的设计步骤
1、先测材料的比重和砂石的容重,找出最优化的空隙率。
2、通过试验确定水灰比。
3、要估计拌和水用量,根据混凝土的强度,和粗集料的的粒径来估计
混凝土的用水量
4、计算浆体体积的组成(浆体体积一般为350)(胶凝材料的组成)
5、确定各材料的取代量和超量,用净浆来调整用水量,假定外加剂的
掺量
6、试配和调整
说明:根据当地的石子的粒径,质量和细集料的细度模数,外加剂的减水率,改变浆体体积和净浆量来调整,改变某些参数就可以试配配合比。
怎么计算配合比计算公式
![怎么计算配合比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b27f5853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5d.png)
怎么计算配合比计算公式一、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基本公式及步骤。
1. 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fcu,0)- 根据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fcu,k)和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来计算。
- 公式:fcu,0=fcu,k + 1.645σ。
- 对于强度等级小于C20的混凝土,当计算得到的σ<2.5MPa时,取σ =2.5MPa;对于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20且小于C35的混凝土,当计算得到的σ<3.0MPa 时,取σ = 3.0MPa;对于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35的混凝土,当计算得到的σ<4.0MPa 时,取σ = 4.0MPa。
-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可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统计数据确定,若缺乏统计资料时,可按以下数值取用:- 强度等级为C15 - C20时,σ = 4.0MPa;- 强度等级为C25 - C40时,σ = 5.0MPa;- 强度等级为C45 - C55时,σ = 6.0MPa。
2. 计算水灰比(W/C)- 根据混凝土配制强度(fcu,0)、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fce)或水泥强度等级值(fce,g)、回归系数(αa、αb)来计算。
- 公式:W/C=frac{α_a× f_ce}{f_cu,0+α_a×α_b× f_ce}- 对于碎石混凝土:αa = 0.53,αb = 0.20;对于卵石混凝土:αa = 0.49,αb = 0.13。
- 如果采用的是水泥强度等级值(fce,g),则f_ce=γ_c× f_ce,g,其中γ_c为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一般取1.13。
3. 确定单位用水量(mw0)- 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坍落度来确定。
- 对于干硬性和塑性混凝土,可参考以下经验数值:- 采用碎石时:- 当坍落度为10 - 30mm时,单位用水量为190 - 210kg/m³;- 当坍落度为30 - 50mm时,单位用水量为200 - 220kg/m³;- 当坍落度为50 - 70mm时,单位用水量为210 - 230kg/m³;- 采用卵石时:- 当坍落度为10 - 30mm时,单位用水量为170 - 190kg/m³;- 当坍落度为30 - 50mm时,单位用水量为180 - 200kg/m³;- 当坍落度为50 - 70mm时,单位用水量为190 - 210kg/m³。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40e979d402020740bf1e9ba5.png)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1)初步配合比的计算按照已选择的原材料性能及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初步计算,得出“初步配合比”;(2)基准配合比的确定经过试验室试拌调整,得出“基准配合比”;(3)实验室配合比的确定经过强度检验(如有抗渗、抗冻等其他性能要求,应当进行相应的检验),定出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并比较经济的“试验室配合比”(也叫设计配合比);(4)施工配合比根据现场砂、石的实际含水率,对试验室配合比进行调整,求出“施工配合比”。
㈠初步配合比的计算1)确定配制强度2)初步确定水灰比值(W/C3)选择每1m3混凝土的用水量(W0)4)计算混凝土的单位水泥用量(C0)5)选取合理砂率Sp6)计算1m3混凝土中砂、石骨料的用量7)书写初步配合比确定配制强度(fcu,o)配制强度按下式计算:1 .645cu.v f cu.k初步确定水灰比(W/C)采用碎石时:cu,v 0.46f ce(WC 0.07)采用卵石时:f cu,v 0.48f ce(WC 0.33)(3)选择单位用水量(mWO)①干硬性和塑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a.水灰比在0.40〜0.80范围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可按表4-20 (P104)选取。
b.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②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骤进行a.以表4-22中坍落度90mm勺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 , 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b.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m w m wo(1B 为减水率(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mC0)根据已选定的单位用水量 (mW0及初步确定的水灰比(W/C),可计算出单位水泥用量(mC0):再根据已选取的砂率值列出关系式(4 —10-2):㈡确定基准配合比的计算调整的目的:一是使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满足施工需要; 耐久性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fbdf41288bd63186bdebbc0d.png)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混凝土的各组成材料数量之间的质量比例关系。
确定比例关系的过程叫配合比设计。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性能及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计算,并经试验室试配、调整后确定。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粗集料、细集料和水,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外加剂和掺和料的应用日益普遍,因此,其掺量也是配合比设计时需选定的。
混凝土配合比常用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以混凝土中各项材料的质量表示,混凝土中的水泥、水、粗集料、细集料的实际用量按顺序表达,如水泥300Kg>水182 Kg、砂680 Kg>石子1310 Kg;另一种表示方法是以水泥、水、砂、石之间的相对质量比及水灰比表达,如前例可表示为1: 2.26: 4.37, W/C二0.61,我国目前釆用的量质量比。
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配合比设计的任务,就是根据原材料的技术性能及施工条件,确定出能满足工程所要求的技术经济指标的各项组成材料的用量。
其基本要求是;(1)达到混凝土结构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
(2)满足混凝土施工所要求的和易性要求。
(3)满足工程所处环境和使用条件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
(4)符合经济原则,节约水泥,降低成本。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一个计算、试配、调整的复杂过程,大致可分为初步计算配合比、基准配合比、实验室配合比、施工配合比设计4个设计阶段。
首先按照己选择的原材料性能及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初步计算,得出“初步计算配合比”。
基准配合比是在初步计算配合比的基础上,通过试配、检测、进行工作性的调整、修正得到;实验室配合比是通过对水灰比的微量调整,在满足设计强度的前提下,进一步调整配合比以确定水泥用量最小的方案;而施工配合绑考虑砂、石的实际含水率对配合比的影响,对配合比做最后的修正,是实际应用的配合比,配合比设计的过程是逐一满足混凝土的强度、工作性、耐久性、节约水泥等要求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混凝土的各组成材料数量之间的质量比例关系。
确定比例关系的过程叫配合比设计。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性能及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计算,并经试验室试配、调整后确定。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粗集料、细集料和水,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外加剂和掺和料的应用日益普遍,因此,其掺量也是配合比设计时需选定的。
混凝土配合比常用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以1m3混凝土中各项材料的质量表示,混凝土中的水泥、水、粗集料、细集料的实际用量按顺序表达,如水泥300Kg、水182 Kg、砂680 Kg、石子1310 Kg;另一种表示方法是以水泥、水、砂、石之间的相对质量比及水灰比表达,如前例可表示为1:2.26:4.37,W/C=0.61,我国目前采用的量质量比。
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配合比设计的任务,就是根据原材料的技术性能及施工条件,确定出能满足工程所要求的技术经济指标的各项组成材料的用量。
其基本要求是;(1)达到混凝土结构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
(2)满足混凝土施工所要求的和易性要求。
(3)满足工程所处环境和使用条件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
(4)符合经济原则,节约水泥,降低成本。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一个计算、试配、调整的复杂过程,大致可分为初步计算配合比、基准配合比、实验室配合比、施工配合比设计4个设计阶段。
首先按照已选择的原材料性能及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初步计算,得出“初步计算配合比”。
基准配合比是在初步计算配合比的基础上,通过试配、检测、进行工作性的调整、修正得到;实验室配合比是通过对水灰比的微量调整,在满足设计强度的前提下,进一步调整配合比以确定水泥用量最小的方案;而施工配合绋考虑砂、石的实际含水率对配合比的影响,对配合比做最后的修正,是实际应用的配合比,配合比设计的过程是逐一满足混凝土的强度、工作性、耐久性、节约水泥等要求的过程。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资料在进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前,需确定和了解的基本资料。
即设计的前提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和强度的标准差。
(2)材料的基本情况;包括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实际强度、密度;砂的种类、表观密度、细度模数、含水率;石子种类、表观密度、含水率;是否掺外加剂,外加剂种类。
(3)混凝土的工作性要求,如坍落度指标。
(4)与耐久性有关的环境条件;如冻融状况、地下水情况等。
(5)工程特点及施工工艺;如构件几何尺寸、钢筋的疏密、浇筑振捣的方法等。
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三个基本参数的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实质上就是确定单位体积混凝土拌和物中水、水泥。
粗集料(石子)、细集料(砂)这4项组成材料之间的三个参数。
即水和水泥之间的比例——水灰比;砂和石子间的比例——砂率;骨料与水泥浆之间的比例——单位用水量。
在配合比设计中能正确确定这三个基本参数,就能使混凝土满足配合比设计的4项基本要求。
确定这三个参数的基本原则是;在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的基础上,确定水灰比。
在满足混凝土施工要求和易性要求的基础上确定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砂的数量应以填充石子空隙后略有富余为原则。
具体确定水灰比时,从强度角度看,水灰比应小些;从耐久性角度看,水灰比小些,水泥用量多些,混凝土的密度就高,耐久性则优良,这可通过控制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的来满足(表三)。
由强度和耐久性分别决定的水灰比往往是不同的,此时应取较小值。
但当强度和耐久性都已的前提下,水灰比应取较大值,以获得较高的流动性。
确定砂率主要应从满足工作性和节约水泥两个方面考虑。
在水灰比和水泥用量(即水泥浆用量)不变的前提下,砂率应取坍落度最大,而黏聚性和保水性又好的砂率即合理砂率可由(表五)初步决定,经试拌调整而定。
在工作性满足的情况下,砂率尽可能取小值以达到节约水泥的目的。
单位用水量是在水灰比和水泥用量不变的情况下,实际反映水泥浆量与骨料间的比例关系。
水泥浆量要满足包裹粗、细集料表面并保持足够流动性的要求,但用水量过大,会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
水灰比在0.40-0.80范围内时,根据粗集料的品种、粒径、单位用水量可通过(表四)确定。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一、初步计算配合比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混凝土的配制强度按下式计算;式中;——混凝土配制强度(MPa),——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设计强度——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其确定方法如下;1.可根据同类混凝土的强度资料确定。
对C20和C25级的混凝土,其强度标准差下限值取2.5MPa。
对大于或等于C30级的混凝土,其强度标准差的下限值取3.0MPa。
2.当施工单位无历史统计资料时,可按表一取值。
3.遇有下列情况时应适当提高混凝土配制强度;1)现场条件与试试验室条件有显着差异时,2)C30及其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采用非统计方法评定时。
混凝土的取值(混凝土强度标准差)表一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表三潮湿环境无冻害高湿度的室内部件室外部件在非侵蚀性土和(或)水中的部件0.700.600.60225280300有冻害经受冻害的室外部件在非侵蚀性土和(或)水中且经受冻害的部件高湿度且经受冻害的室内部件0.550.550.55250280300有冻害和除冰剂的潮湿环境经受冻害和除冰剂作用的室内和室外部件0.500.500.50300300300注;1、当用活性掺合料取代部分水泥时,表中的最大水灰比及最小水泥用量即为替代前的水灰比和水泥用量。
2、配制C15级其以下等级的混凝土,可不受本表限制。
3、确定用水量根据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所用骨料的种类及最大粒径查表四得。
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的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可以查表中坍落度为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用水量。
塑性混凝土用水量(kg/m3)表四拌和物稠度卵石最大粒径(mm)碎石最大粒径(mm)项目指标102031.540162031.540坍落度(mm)10~30190170160150200185175165 35~50200180170160210195185175 55~70210190180170220205195185 75~90215195185175230215205195注;1、本表用水量第采用中砂时的平均取值。
采用细砂时,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增加5~10Kg,采用粗砂时,则可减少5~10kg。
4、确定水泥用量由已求得的水灰比W/C和用水量可计算出水泥用量。
由上工计算出的水泥用量应大于表三中、规定的最小水泥用量,若计算而得的水泥用量小于最小水泥用量时,应选取最小水泥用量,以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
5、确定砂率砂率可由试验或历史经验资料选取。
如无历史资料,坍落度为10~60mm的混凝土的砂率可根据粗集料品种,最大粒径及水灰比按表五选取。
坍落度大于60mm有混凝土的砂率,可经试验确定,也可在表五的基础上,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砂率增大1%的幅度予以调整。
坍落度小于10mm的混凝土,基砂率应经试验确定。
混凝土的砂率(%)表五注;1、本表数值系中砂的选用砂率,对细砂或粗砂,可相应地减小或增大砂率。
2、只用一个单粒级粗集料配制混凝土时,砂率应适当增大。
3、对薄壁构件,砂率取偏大值。
6、计算砂、石用量、1.体积法该方法假定混凝土拌和物的体积等于各组成材料的体积与拌和物中所含空气的体积之和。
如取混凝土拌和物的体积为1m3,则可得以下关于、的二元方程组。
式中;、、、——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细集料(砂)、粗集料(石子)、水的质量(kg)、——粗集料、细集料的表观密度(kg/m3)、——水泥、水的密度(kg/m3)——混凝土中的含气量百分数,在不使用引气型外加剂时,可取1。
二、基准配合比按初步计算配合比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和调整。
试配时,混凝土的搅拌量可按表六选取。
当采用机械搅拌时,其搅拌不应小于搅拌机额定搅拌量的1/4。
混凝土试拌的最小搅拌量表六骨料最大粒径(mm)拌和物数量(L)骨料最大粒径(mm)拌和物数量(L)31.5及以下154025三、实验室配合比经调整后的基准配合比虽工作性已满足要求,但经计算而得出的水灰比是否真正满足强度的要求需要通过强度试验检验。
在基准配合比的基础上做强度试验时,就采用三个不的配合比,其中一个为基准配合比的水灰比,另外两个较基准配合比的水灰比分别增加和减少0.05。
其用水量应与基准配合比的用水量相同,砂率可分别增加和减少1%。
制作混凝土强度试验试件时,应检验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和维勃稠度、黏聚性、保水性及拌和物的体积密度,并以此结果作为代表相应配合比的混凝土拌和物的性能。
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时,每种配合比至少应制作一组(三块)试件,标准养护28d时试压。
需要时可同时制作几组试件,供快速检验或早龄试压,以便提前定出混凝土配合比供施工使用,但应以标准养护28d的强度的检验结果为依据调整配合比。
根据试验得出的混凝土强度与其相对应的灰水比(C/W)关系,用作图法或计算法求出与混凝土配制强度()相对应的灰水比,并应按下列原则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材料用量;1.用水量()应在基准配合比用水量的基础上,根据制作强度试件时测得的坍落度或维勃稠度进行调整确定。
2.水泥用量()应以用水量乘以选定出来的灰水比计算确定。
3.粗集料和细集料用量(和)应在基准配合比的粗集料和细集料用量的基础上,按选定的灰水比进行调整后确定。
经试配确定配合比后,尚应按下列步骤进行校正;据前述已确定的材料用量按下式计算混凝土的表观密度计算值;再按下式计算混凝土配合比校正系数;式中;——混凝土表观密度实测值(kg/m3)——混凝土表观密度计算值(kg/m3)当混凝土表观密度实测值与计算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计算值的2%时,按以前的配合比即为确定的实验室配合比;当二者之差超过2%时,应将配合比中每项材料用量均乘以校正系数,即为最终确定的实验室配合比。
实验室配合比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原材料情况及混凝土质量检验的结果予以调整。
但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1.对混凝土性能指标有特殊要求时,2.水泥、外加剂或矿物掺和料品种,质量有显着变化时,3.该配合比的混凝土生产间断半年以上时。
四、施工配合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