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印度课件
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7-3 印度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
7.3 印度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4.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某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5.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1.运用地图说出印度的地理位置。
2.学会运用资料,分析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及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
(重点)3.运用图表分析印度的气候特点,归纳印度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
(重难点)4.运用地图和资料,学会分析印度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及自然条件的关系。
(重点) 5.了解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
知识点01一、世界第二人口大国认真阅读课本P30~33,完成下列问题,并在书上做好标记。
1.位置:印度北邻中国、尼泊尔、不丹,东北与孟加拉国、缅甸接壤。
西北与巴基斯坦毗邻,东南、西南分别与斯里兰卡、马尔代夫隔海相望,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2.人口数量:印度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数量达到12.1亿(2011年),居世界第二位。
目前,印度的人口还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3.人口政策:20世纪70年代印度政府开始推行控制生育计划来控制人口数量。
4.人口众多的影响:印度众多的人口给资源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
知识点02二、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认真阅读课本P33~35,完成下列问题,并在书上做好标记。
1.气候:印度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其特征是全年高温,一年明显地分为旱、雨两季。
学习导航课前预习2.水旱灾害:由于西南季风很不稳定,导致印度降水量的时间分配很不稳定,水旱灾害频发。
3.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是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二者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印度的粮食生产受频发的水旱灾害影响很大。
知识点03三、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认真阅读课本P35~36,完成下列问题,并在书上做好标记。
1.特点:服务外包产业具有信息技术含量高、利润大、资源消耗少等特点。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教案设计 印度
7.3 印度
【课程目标】
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人口特点;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举例说明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地图上找出印度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了解印度人口众多、人口增长快的特点;理解印度根据降水和地形特点合
理安排农业生产的实例;了解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印度水稻和小麦分布图、地形图、降水分布图的对比,引导学生找出水稻、小麦分布与降水、地形的对应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印度地理位置;印度人口特点;印度农业发展特点;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特点。
【教学难点】
印度农业发展特点;印度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特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图法、练习法、讨论法
第一课时。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 第一节亚洲的位置及范围精品课件(22张)
探究地域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 第一节亚洲的位置及范围精品课件( 22张)
探究地域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生活在南亚恒河三角洲的孟 加拉人,以捕鱼为生,交通
工具是船。 ?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 第一节亚洲的位置及范围精品课件( 22张)
降水丰沛 河网密布
面积最大
七大洲面积比较图
世界第一大洲 ?
81°N
南
北
跨纬度最广
跨 纬
度
约
92
°
11°S
世界第一大洲 ?
26°E
东西距离最长
170°W
世界第一大洲
读“亚洲地理分区”图, 思考以下问题: 1.亚洲共分为哪几个区 域?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2.中国位于哪一地区? 这一地区还有哪些国家? 3.其他地区是不是等都 与中国接壤,分别位于 中国的哪些方位?
读“亚洲地理分区”图, 思考以下问题:
3.其他地区是不是都与 中国接壤,分别位于中 国的哪些方位?
北邻北亚
西邻中亚 和西亚
西南邻 南亚
南邻东 南亚
亚洲地理分区
列举亚洲各分区主要国家 请在图中找一找六大分区中的国家。
下列国家属于哪个地理分区?
蒙古 日本 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伊朗 叙利亚 巴基斯坦 印度 泰国 印度尼西亚
亚洲地理分区
世界第一大洲
读“亚洲地理分区”图, 思考以下问题:
1.亚洲共分为哪几个区 域?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地理方位
亚 北
中亚
中亚
亚 东
南亚
亚 南 东
亚洲地理分区
世界第一大洲
读“亚洲地理分区”图, 思考以下问题:
初中地理教案《印度》
印度教学目标:1.能够利用地图说明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
2.了解印度人口众多,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3.利用文字和图片资料,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分析印度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
4.学会辩证的分析问题,认识人口的增长一定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
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分布和主要河流。
2.掌握印度的气候类型及其影响。
3.运用图表和数据,了解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人口问题给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4.阅读地图,联系印度自然条件,简要分析印度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实例。
5.阅读地图,指出印度主要的工业城市和工业部门,简要分析工业分布与原料产地的关系。
6.了解印度工业发展历程,举例说明印度高新技术产业对印度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学重点:印度的人口问题和粮食问题;热带季风气候与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关系;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及分布地区;印度工业中心和原料产地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印度水旱灾害的原因。
工业发展特点。
教学方法:演示、讨论、归纳、图表分析为主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多媒体课件演示一组印度的自然风情、民间舞蹈和泰姬陵等图片,提问:这些反映的是哪个国家呢?(印度)。
教师简述介绍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指出与我国的可比性,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兴趣,导入新课学习。
板书:第三节印度一、位置和范围〔新课教学〕1、课件演示:图7.32“印度在世界的位置”,“印度的地形”,提问,学生描述:印度的海陆位置,主要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及方位,对比国家面积,读出印度首都。
(学生回答略)。
重点突出: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2、课件演示:图7.34“印度的地形”,引导观察:印度的地形特点,找出主要的河流、平原、山脉和高原。
3、学生读图,回答:主要河流是恒河(印度人心中的母亲河,圣水河),印度地形可以分成三大地区,西北部是喜马拉雅山南侧山地,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广大的德干高原。
初中 地理七年级上册 《5第1节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PPT课件 (2)
“南北差距”——国际上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 经济差别说成“南北差距”。
“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关于 经
济、政治等方面问题的商谈。
“南为南什合么作”用—“—北发”展代中表国发家之达间的发互达助国合家作大。多数北 国家,用“南”代表发展中国 半球,称“北”。 家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南部,称“南”。
国内生产总值(万亿美元) 60 58.24
50
41.72
40
人均国民收入(千美元)
60
2009年资料
50
38.14
40
30
30
20
16.10
20
10
பைடு நூலகம்
8.74
10
3.37
0.42
0.50
0
0
全世界 高收入 中等收 低收入 全世界 高收入 中等收 低收入
国 家 入国家 国家
国 家 入国家 国家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3.3 瑙鲁
2.7 图瓦卢
2.0 马耳他
1.5
1.2
1.2
0.8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巴西 18000 日本 12800 帕劳
1.9 梵蒂冈
0.1
中国 印度
美国
印度尼西 亚
巴西
三、从政治体制来看,各国社会制度也有不同
中国为代表:社会主义国家 美国为代表:资本主义国家 “地区”: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 地。如大西洋中的百慕大地区是英国的属 四、地从。经济状况来看,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科特迪瓦的市场
发达国家以先进制造 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
初中地理八上1.1疆域课件(20张PPT)人教版
二、疆域辽阔,海陆兼备
小知识
我国陆地总面积96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亚洲 陆地面积的1/4,世界陆地面积的1/15,仅次于俄罗 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几乎与整个欧洲大陆 的面积相等。
二、疆域辽阔 海陆兼备
领土四至点
南北气候差异显著
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 岛中的曾母暗沙
最北端在黑龙江漠河 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 心线上
海岸线1.8万 千米
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 斯斯坦 塔吉克斯坦
阿富汗
蒙古
印度
不丹
缅甸 越南
老挝
俄罗斯
朝鲜
34个省区=23个省+5+4+2
县
省
乡(镇)
自 治
自 治
州县
特
县 县别
级 市
行 政
区
(2)
直自省 辖 治 (23) 市区 (4) (5)
(34)
四川
贵州
云南
广东 海南
广西
福建 台湾
国家
大致纬度位置范围 主要温度带
俄罗斯 中国 印度尼西亚
40°N-80°N 4°N-53°N 5°N-10°S
北温带、北寒带 北温带 热带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依据课本相关图片,完成下表内容。
(2)比较蒙古、中国、日本在海陆位置上有什么不同,对降 水和交通运输有什么影响?
国家 海陆位置 对降水的影响
1. 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 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 3. 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几
66.5°N
条 重 23.5oN
要
的
0o
纬 线 23.5oS
66.5°S
北9寒0°带N
初中地理知识点:印度的农业
C.水运便利D.人口众多
二、解答题
12.读A国水稻,小麦分布图与中南半岛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国和B国均是世界稻米主要生产国,请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其发展水稻种植业的原因________。
(2)A国小麦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和德干高原西北部。
(3)A国每年承接的软件外包业务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2/3,请指出其发展的有利条件。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位于印度北部的(景点名称)被誉为“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另外,位于印度南部的(城市)有“印度硅谷”之称。
(4)请简述南亚的地形特点。
14.左图为印度年降水量分布图,右图为南亚地形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咖喱是由多种香料调配而成的酱料,令食物不容易变坏及滋生细菌。将食物配入香料,除了能增加食物色香味之外,也能促进胃酸分泌,令人胃口大增。最有名的咖喱口味见于印度菜,印度菜主要流行于南亚地区。
参考答案
1.A
2.C
3.D
【解析】
1.印度是世界上人口大国,也是世界传统的农业在国,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粮食产量居世界前列,上图中表示的农作物是主要分布在恒河三角洲地区及半岛沿海平原的水稻,故选A。
2.近年来,印度的软件产业发展迅速,软件服务外包占世界三分之二,被称为“世界办公室”,以上四个工业城市中,c表示的班加罗尔是印度软件产业的发源地,被称为印度的“硅谷”,故选C。
12.自然: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气候湿热;气候高温多雨)人文: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当地人喜食米饭,消费需求大)恒河中上游平原①人力资源丰富 ②劳动力成本低 ③英语普及 ④信息技术发展较早(答出两点即可)曼谷湄南
【解析】
中图版初中地理八上4.1《国家和地区》 课件 (共50张PPT)
第一节 国家和地区
2009年部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收入比较
发达国家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人均国民收入 (美元)
发展中国家
人均国民收入 (美元)
47 240
印度
1 180
41 520
尼泊尔
440
42 560
巴西
8 040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8/62021/8/62021/8/6Fr iday, August 06, 2021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8/62021/8/62021/8/62021/8/68/6/2021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8月6日星期 五2021/8/62021/8/62021/8/6
发达国家;大部分位于北半球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南部
第一节 国家和地区
讨论
为了尽快使发展中国家摆脱经济落后面貌,发展中 国家应该做些什么?发达国家应该怎样帮助发展中 国家?
第一节 国家和地区
理解“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
南北对话:国际上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 间有关经济、政治等方面问题的商谈叫做“南 北对话”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8月2021/8/62021/8/62021/8/68/6/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8/62021/8/6August 6,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8/62021/8/62021/8/62021/8/6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1节大洋和大洲 课件(共43张PPT)
欧洲概况:
第十页,共43页。
非洲概况:
非洲是阿非利加洲的简称。源自古希腊文,是“阳光灼热的大陆”。
非洲的沙漠面积约占全洲面积1/3,为沙漠面积最大的洲。非洲矿物资源丰 富,不仅种类丰富,而且储量大。被称为地球伤疤的东非大裂谷就位于非洲,
它是世界陆地上最大的断裂带。
第十一页,共43页。
非洲
南美洲
第二十一页,共43页。
七大洲面积大小比较:
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亚非北南美 南极欧大洋
第二十二页,共43页。
找一找:各大洲的分界线
(1)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2)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3)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4)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5)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6)南美洲和南极洲的分界线:
太平洋概况
深度和水量最大。太
平洋西部海底的马里亚 纳海沟深达11034米, 是世界上最深的地方。
大洋中岛屿的数量最
多。
面积最大。差不多是 其他三个大洋的总和, 比地球上所有的陆地总 面积还大。
第三十三页,共43页。
大西洋概况
大西洋:位于南北美洲、南极洲、非洲和欧洲之间,
经度在60ºW和0º之间。世界第二大洋,轮廓略象“S” 形。
(4) 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5)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白令海峡
(6)南美洲和南极洲的分界线:
德雷克海峡
第三十页,共43页。
四大洋的位置
第三十一页,共43页。
四大洋的大小比较:
单位:平方千米
四大洋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大印北)
第三十二页,共43页。
土耳其海峡
初中地理知识点:印度的地形、河流
5.B
6.A
【解析】
5.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最显著的特征是以年可分为三季。3至5月为热季,西南季风尚未来临,高温多雨;每年的6月至10月为雨季,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雨水,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90%。从11月到次年2月为凉季,盛行干燥的东北季风,气候凉爽宜人。2016年12月23日在印度上映,该影片在印度上映时正值印度的凉季;印度的地势中间低南北两侧高;印度的主要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印度东西临阿拉伯海,东临孟加拉湾;故答案选B。
6.印度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工业门类齐全。近20多年来,印度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以及航空航天等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其国内人口众多消费潜力巨大,与我国合作前景广阔,该国的电脑软件产业发达仅次于美国,因而有“世界的办公室”之称。班加罗尔是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印度的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印度的英语普及;有“印度硅谷”之称的是班加罗尔,故答案选A。
【详解】
(1)由图可知,图中表示印度的是①表示的新德里。
(2)印度被北回归线穿过,南部濒临印度洋,是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3)印度的地形区自北向南分别是图中1表示的喜马拉雅山、2表示的恒河平原和3表示的德干高原。
(4)印度背靠亚欧大陆,南临印度洋,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8.城市加尔各答为麻纺织业中心,故A错误;孟买为棉纺织业中心,故B错误;棉花主要分布在南部高原地区,故C错误;黄麻种植区在东北部平原区,故D正确;结合题意。故选:D。
【点睛】
7.3《印度》(第一课时)课件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地理位置和范围
活动:描述印度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邻国)
30°N 23.5°N
纬度位置: 10°N-30°N 位于热带、亚热带 低纬度地区
10°N
地理位置和范围
活动:描述印度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邻国) 海陆位置:
东部: 东南临孟加拉湾
阿拉伯海
孟加拉湾
南部: 南临 印度洋 西部: 西南临阿拉伯海
自然环境-气候
、
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
雨季
6-9月
旱季
10月-次 年5月
自然环境-气候
活动:观察印度1月和7月风向图,分析其不同时间风向的特征
陆地 东1月北风 海洋
干热-降水少-旱季
海洋
西南风
7月
陆地
湿热-降水多-雨季
月月份
旱旱季季 10月至次
年5月
雨季
雨季 6~9月
盛盛行行季风风 东北季风
课堂小结
半球位置
北半球、东半球
地理位置和范围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10°N-30°N,位于热带,低纬度地区 东南临孟加拉湾,南临印度洋 ,西南临阿拉伯海
邻国位置
东部缅甸、孟加拉国相接壤,南部与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隔海相 望 ,北部与中国、尼泊尔、不丹相接壤,西北与巴基斯坦相接壤
印度
(第一课时)
自然环境
印度的农业
小结:分析水稻和小麦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恒河中下游平原、印度 喜温喜湿,需水较多,这些地区为 半岛东西两侧沿海平原 平原,且降水丰沛。
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中 上游平原地区
喜温凉气候,比较耐旱,这些地区 地面起伏和缓,降水较少,且气温 相对较低。
印度的农业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7.3印度》教学设计附反思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三节《印度》教学设计(第1课时)龙海市莲花中学:林风勇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印度〉是根据九年义务教育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编写的,本节内容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线索,全面阐述人地关系。
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进一步理解地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和经济的影响。
全节内容拟安排2课时,本节为第1课时。
(二)课程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了解印度频繁的水旱灾害发生的原因以及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知道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及与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2.能力目标:让学生形成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读图说明一个国家地理位置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运用文字、数据说明地理事物的特点或成因,提高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人口观和环境观;形成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印度的人口问题及其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印度的水旱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难点:印度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二、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基本的读图能力及从地图和各种统计图表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由于知识面不够宽,信息来源有限,看问题的层次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在本节课中进一步提高。
三、学法、教法分析1、学法(1)、读;培养学生阅读地理课文和地理插图的习惯和能力,正确掌握阅读插图的步骤和方法—图文结合读。
(2)、思:即思考,通过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学习的要求。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3)、议:即讨论,学生在初步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围绕教师的置疑,互相讨论,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方法:参与式开放型教学——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能力。
3.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因为多媒体教学能具体、深入地展现相关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初中地理人教版《印度》教学课件
初中地理人教版《印度》教学课件
A-F是西南风的几种变化情况。将
A~F填入下列表中。
A.来得早
B.来得晚
C.退得早
D.退得晚
E.风力不足
F.风力盛行
ADF
BCE
结论: 降水量过于集中,且年际间变化 极大,导致水旱灾害频繁。
初中地理人教版《印度》教学课件
印度北邻中国、尼泊尔、不丹,东北与孟加拉 初中地理人教版《印度》教学课件 国、缅甸接壤,西北与巴基斯坦毗邻,东南、 西南分别与斯里兰卡、马尔代夫隔海相望。 印度的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该气候特征: 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每年10月至次 年5月为印度的旱季,盛行东北季风。东北季 风从陆地吹向海洋。6~9月为印度的雨季,盛 行西南季风。西南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印度 水旱灾害频繁与西南季风有关。
初中地理人教版《印度》教学课件
南亚一月风向
北回归线
印 度洋
赤道
每年10月到 次年5月盛行东
北季风,
风从—陆——地
吹向 —海——洋, 气流干燥,降 水稀少, 为旱季。
初中地理人教版《印度》教学课件
初中地理人教版《印度》教学课件
南亚旱季
初中地理人教版《印度》教学课件
初中地理人教版《印度》教学课件
南亚七月风向
初中地理人教版《印度》教学课件
初中地理人教版《印度》教学课件
印度北邻____、_____、_____,东北与 _____、______接壤,西北与______毗邻, 东南、西南分别与_____、_____隔海相望。 印度的气候以_______为主,该气候特征: __________,每年_______为印度的____, 盛行________。东北季风________。 _______为印度的______,盛行_______。 西南季风_______。印度_____频繁与 _______有关。
初中地理地图册电子版
初中地理地图册电子版篇一:初中地理专题复习地图初中地理专题复习:地图一课程标准要求1、知道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
2、学会在一般地图上、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或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断方向。
3、学会运用比例尺公式进行计算两地的距离,并知道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
4、学会比较比例尺大小,并能理解比例尺大小与所表示范围大小、所表示内容详略的关系。
5、能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谷、山脊、鞍部、陡崖、山顶等地形。
6、熟悉并掌握常用的图例。
7、会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地图。
二考点动态1、考查重点主要集中在:做图时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表示内容详略的关系;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图上方向的判读;地图的合理选择。
2、在近年的中考中,地图的考查有逐年增多的趋势,除综合题外,选择题用图也逐渐增多。
3、综合考查,综合渗透的题目较多:如将等高线地形图与指向标结合在一起,考查不同等高线形态代表的地形;交通线路,土地利用的设计方案,河流流向的判读等。
三知识梳理回眸〔即考点结构构建〕(一) 地图的基本要素1、(⑴)⑴一般定向法:指在一般地图上,既无指向标,又无经纬网,按“面对地图,(⑵)”来判别方向。
⑵指向标定向法:指在标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的“北方”来确定东、西、南三个方向,以此来判别方向。
⑶经纬网定向法:指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⑶)方向,纬线指示(⑷)方向。
不论经纬网的形状怎样,只要在同一条经线上就只有南北之分,在同一条纬线上就只有东西之分;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就是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之分了;在中心是北极的地图上,中心北极点是(⑸),向四周放射状的经线都指向(⑹),东西方向按逆时针箭头确定,箭头前方是东,后方是西,即“中北外南,前东后西”;在中心是南极的地图上,中心南极点是(⑺),向四周放射状的经线都指向(⑻),东西方向按顺时针箭头确定,箭头前方是东,后方是西,即“中南外北,前东后西”。
初中地理知识点:印度的位置范围
(3)由于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受西南季风强弱的影响,降水量极不稳定,容易遭受旱涝灾害。
【点睛】
本题考查印度有关知识,要知道该国的主要地形区及气候特点对农业的影响。
【解析】
【分析】
印度是南亚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南临印度洋,背靠亚欧大陆,受海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明显,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详解】
(1)印度首都是位于西北部的新德里,邻国A是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中国,与印度有不连续国界。
(2)由图可知,B是位于印度南部的印度洋,C是位于印度东部的孟加拉湾,D是位于印度东北部的恒河平原。
3.读图可知,图中提供的信息有印度三面临海;大部分位于30°N以南,纬度较低;煤、铁锰资源丰富;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4.面积最大的亚洲国家是中国,A错误;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B错误;印度服务外包产业迅速发展,电脑软件产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C正确;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是中国,印度人口居世界第二位,D错误,故选C。
A.孟加拉国:B.巴基斯坦C.斯里兰卡D.尼泊尔
读美国和印度示意图,完成9~10题。
9.两国都
A.濒临海洋B.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C.缺少寒带地区D.位于大洲中部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三节 印度-全国优质课一等奖
基于课标的课堂教学设计课题名称印度设计者白黎红
单位呼和浩特市三十五中学授课年级七年级__
2、印度位于中国的,南部主要地形区是高原,印度北部是山脉。
3、印度大部分地处带,以气候为主,受影响降水丰沛。
4、
5、关于印度自然地理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北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南部是高原
B.全国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C.西南季风对印度降水影响较大
D.西濒阿拉伯海,东临孟加拉湾
6、印度的邻国中没有下列国家的()
A 中国
B 越南
C 缅甸
D 巴基斯坦
7、每年6~9月为季,此时所吹的季风与农业生产关系特别密切,当该季风不稳定时往往就会造成灾害,为了抗御这种自然灾害,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板书设计第二节印度
位置:23.5°N穿北部※忧患
地形1、世界第二人口国:河流人口多、增长快
气候:热带季风
2、水旱灾害频繁
人口。
初中地理 PPT课件 图文
迪士尼乐园,与我们成年人而言,它是一个守护了我们童年的港湾。 在这里的所有伙伴,不论男女老少,都能卸下自己的伪装和枷锁,尽情的享受一个美好的虚幻童话世界。
在这里,不会有人催你长大。 这里有关于梦想幻想的一切,你忘记烦恼,只为把快乐投入其中。
这是一个能让你变回孩子的地方,可以没有顾虑做回真实的自己。 这里虽然可爱却并不幼稚,你会惊叹于华特迪士尼的设计和想象力。 这里充满着无数的童年的回忆,有很多张笑脸,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创意。 在这里我们得到的幸福不是痛苦或者失去头脑后的自我陶醉,而是我们人格完整的最好证明。
为什么东南亚的居民把湄公河称为“希望之母”?
小资料 湄公河景观
湄公河源自我国青藏高原,它自北向南,流经 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注入南海, 是东南亚第一大河。湄公河三角洲地区地势平 坦,历史上是富饶的鱼米之乡。湄公河不仅水 资源丰富,而且干支流的峡谷地形还有蓄洪、 灌溉、发电之利。该河在交通运输上也有重要 意义,尤其在洪水季节,运输价值更大。湄公 河渔业资源丰富,流域内森林覆盖着70%以上 的地面,它不仅有利于保持水土,而且林中有 不少优良木材。流域内的高山草场又是放牧牲 畜的良好牧场。流域内热带作物生长良好,湄 公河流域地下还蕴藏有富饶的矿产资源。正由 于湄公河在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所起的 重要作用,所以沿岸人民赋予这一河流以“希 望之母”的美妙名称。
“十字路口”的位 置
2024人教版新教材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内容解读课件(深度)
《义务教育教材(2024版)》内容解读PPT Ø人教版2024 七年级地理上册演讲:**时间:2024.09.01前 言修订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明确提到了根据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教材将于2024年秋季学期陆续投入使用。
熟悉2024年秋季新学期新教材,准确把握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特推出《义务教育新教材(2024版)》具体内容解读PPT,提高教学效果。
目 录《地理新教材(2024人教版)》目录结构比对《地理新教材(2024人教版)》各章节具体变化《地理新教材(2024人教版)》各章节教学安排《地理新教材(2024人教版)》整体重要变化《地理新教材(2024人教版)》变化要点解读第一部分 目录结构比对2024年版教材与同学们谈地理——地理第一课第一章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二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二章地图第一节地图的阅读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第三节地图的选择和应用【跨学科主题学习】美化校园第三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二节世界的地形第三节海陆的变迁第四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第五章居民与文化第一节人口与人种第二节城镇与乡村第三节多样的文化第六章发展与合作【跨学科主题学习】探索外来食料作物传播史删除的目录l世界的语言和宗教l人类的聚集地——聚落新增的目录●地球的宇宙环境●地图的选择和应用●世界的地形●城镇与乡村●多样的文化●【跨学科主题学习】美化校园●【跨学科主题学习】探索外来食料作物传播史第二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宇宙中人类的太空探索) 海洋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交通运输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世界的地形(陆地地形 海底地形)第一章第一节第三章第二节第三章第一节第六章新增的内容删除的内容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人口数量过多的影响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第三章第一节第四章第一节第四章第三节第五章第二章第三节数字地图的应用2012年版教材章节章首页标题课文随图思考思与学活动跨学科主题学习2024年版教材章节章首页标题课文随图思考阅读材料活动随着课标在对知识要求方面进行了调整,本着不改变整体框架结构和知识体系的前提下,相应的教材内容也围绕着课标有针对性的进行了调整,有继承也有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印度课件初中地理印度课件引导语:初中地理印度课件如何设计?下面由小编告诉你们吧,欢迎阅读!初中地理印度课件■课标要求1.学会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4.用实例说明某国家自然环境对民俗的影响。
5.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某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对照地图和课文,说出印度的地理位置。
2.学会运用资料,分析印度人口特点及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
3.通过分析印度水旱灾害的原因,培养由表及里地剖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4.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印度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5.了解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
【过程与方法】1.学会运用文字、数据、地图等资料,归纳印度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和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学会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印度经济发展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发展应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2.树立发展中国家经济也能腾飞的坚定信念。
【教学重点】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印度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和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印度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教学策略依据本节教材的特点,以媒体辅助教学法、引导启发教学法为主,适时补充各种图文资料,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
布置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印度的各种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课堂上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注重合作探究法、图导图练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等学法指导,使学生通过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根据导学案的要求,预习课文。
2.搜集一些有关印度风土人情的文章或图片等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大家对《西游记》都不陌生吧?唐僧去西天取经,西天是指古代的天竺,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印度,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访文明古国──印度。
印度是我国西南面的邻国,与我国有较深的渊源,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有许多印度元素,请看以下图片,与印度有何联系呢?教师多媒体展示:资料:我们生活中的印度元素印度,一个古老而神奇的国度,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印度具有绚丽而丰富的文化遗产。
印度是众多宗教的发源地,被称为“宗教博物馆”,起源于印度的佛教,如今在印度的影响力比较小,但佛教的传播对我国却有过较大的影响。
瑜伽是源于古老印度的一种强身术,在我国也已成为广泛传播的一项身心锻炼法。
你吃过咖喱牛肉干吧,咖喱是由多种香料调配而成的酱料,据说咖喱的故乡也在印度。
看过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吗?印度的电影产量是世界之冠,同时印度也出品了不少动画片。
由此看来,印度元素也已深深地植入我们的生活。
结合你课前搜集的资料,谈谈你眼中的印度吧!学生交流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可以采取朗读文字资料、展示图片、播放视频和音乐等形式。
教师评价,并根据情况给予加分奖励。
设计意图:营造浓厚的印度民族文化氛围,让学生了解印度的风土人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
学习新课:一、印度的位置和邻国1.印度的地理位置教师出示课件“印度在世界中的位置”,请学生说说南亚最大的国家──印度在世界中的地理位置。
海陆位置:南临____洋,东临湾,西临海,北靠大陆。
纬度位置:陆地大部分位于之间。
半球位置:半球和半球。
学生抢答。
教师评价,并明确答案。
设计意图:学生在了解和掌握印度地理位置特点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学习到了认识一个国家地理位置的方法。
2.印度的邻国教师出示课件,学生找出印度主要的邻国并说出这些国家分别位于印度的什么方位。
学生抢答。
教师指图,学生齐答,认识印度的主要邻国。
设计意图:不仅让学生知道印度是我国西南面的邻国,是南亚最大的国家,更让学生通过认识印度周边邻国及其方位,了解印度的相对位置。
二、世界第二人口大国1.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感受印度人口之多。
设计意图:图片配上我自拟的标题,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印度人口之多。
2.人口的数量变化及增长趋势教师出示课件:教师: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你知道我国有多少人口吗?你预测一下印度会不会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呢?学生大胆预测,教师出示课件:印度人口以每年2000万的速度增长,根据联合国粮食组织推算,到2040年,印度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3.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印度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
教师出示课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派代表发言。
教师评价后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思维方式,在学习、讨论中形成正确的人口观和资源观。
教师承转:印度面临如此之大的人口压力发展经济,依靠的是怎样的自然条件优势呢?三、印度的自然环境与粮食生产1.了解印度的地形教师出示课件,学生读图回答问题。
教师课件展示喜马拉雅山和恒河风光图片。
教师:印度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耕地面积广阔,土壤肥沃,有水源灌溉,为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设计意图:地形作为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之一,对印度的气候及农业生产起到一定的影响,因此,我把地形、气候、农业放在一起让学生学习。
印度的地形分布及特点比较简单,学生通过读图就可以轻松掌握。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最高大的山脉,而恒河是印度的母亲河,所以我给学生展示图片,并做简单介绍。
2.认识印度的气候特点,探究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1)读图认识印度的气候类型及特点教师出示课件:学生读图回答,教师出示课件:设计意图:让学生巩固“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判读方法,学会从地图中获取信息、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探究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教师出示课件:同学们,请看这是印度女孩韦沙利的家,新年时她还是自己走路去学校,可六一儿童节过后,她爸爸每天划船接送她。
这是为什么呢?设计意图:为这两幅“经典”的图片设置情境,目的是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吸引学生的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生共同探究季风的成因。
学生先分组讨论,然后抢答。
教师:这种气候给印度带来了什么影响?(出示课件)3.探究印度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教师课件展示:教师:中印两国在经济发展上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农业贸易发展空间巨大,接下来我们进一步了解印度农作物的分布规律,以及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出示课件:读印度的地形分布图和降水量分布图,以及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分析印度农作物的`分布规律,以及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读图及课本相关材料,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小组派代表回答,师生点评,明确答案。
教师出示课件:教师: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而该国由于气候等原因,粮食生产不稳定,印度该采取哪些措施保障粮食生产呢?学生自主阅读材料,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出示课件:印度的“绿色革命”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培养学生以联系的眼光看问题的思维能力,在学习和讨论中形成农业生产应该因地制宜发展的观点。
教师承转:印度的两次“绿色革命”基本解决了印度人吃饭的问题,那印度的经济有怎样的特色呢?四、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教师出示课件:教师:对于我们而言,服务外包产业听起来很陌生,但印度每年承接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近1/2的业务,其中,承接的软件外包业务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2/3,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
下面,我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开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神秘面纱吧!小组汇报,教师点评后,出示课件:教师:请同学们展示课前搜集的印度软件业的资料,并简单解说一下。
学生展示并解说。
教师:请同学们读图7.45“印度软件外包产业中心的形成年代与分布”,小组合作完成课本36页活动1至3题。
各组学生合作完成后推选代表发言,教师点拨、评价。
教师:近年来,印度制定了积极的产业政策,重视人才的培养,引进外资和技术,高科技产业得到迅猛的发展,印度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软件大国。
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被称为印度的“硅谷”。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展示及阅读课本的资料,学生小组展开讨论,可进一步加强对地理事物联系性的训练,提高分析和归纳能力以及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拓展延伸:学习了印度的服务外包产业,你认为对中国有借鉴作用吗?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和比较分析的能力。
课堂小结:印度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度,也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大国。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印度都有了哪些认识?你有什么收获和困惑?师生一起归纳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并答疑解惑。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问题重难点的处理能力,并养成质疑答疑的学习习惯。
教师:最后,让我们一起欣赏印度优美的风光吧!课件播放印度音乐,同时展示印度人文和自然景观的图片。
伴随优美的音乐和美轮美奂的画面,结束本节课。
……设计意图:让学生简单了解印度的习俗和主要城市,在愉快地结束本节课的学习的同时,也希望印度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他们课后有兴趣进一步去了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