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平衡分析
生产线平衡分析简介
生产线平衡分析简介一、生产线平衡的定义流动的作业中上下工序之间,存在供应关系,一旦工序作业时间相差太大,就会造成某些用时短的工序,出现等待的现象,其中工时损失相当客观,当工序之间的作业时间差距很少,生产中等待的时间很少,生产效率达到最高时,我们称为生产线平衡率。
二、生产线平衡分析的目的1短短生产一个产品的组装时间〈增加单位时间的生产量>2.提高生产线的工作效率〈包括作业人员,设备>3.减少工作间的准备工作4.提高生产线的平衡5.对新的流程作业方式改善制造方法三、生产线平衡分析方法生产线平衡分析是对改善流程作业的最适用的方法,在改善之前必须对工序进行分析。
1先确认分析对象,生产线和对象工程的范围。
6.实施对象生产线的工程分析把握现状。
7.实施各工程的时间分析<如设定标准时间就灵活运用》8.制作速度图表9.计算生产线平衡率。
四、改善生产线平衡的方法1对作业长的工序进行改善,其改善方法有:11分割作业,把一部分作业分配到作业短的工序中去。
12进行作业改善,缩短作业时间1.3作业机械化1.4提高机械化的能力1.5增加作业员或替换技能水平更高的作业员2.对作业时间短的工序进行改善2.1分割那部份的作业,将其分配到其他时间短的工序中去,省略那一工序。
2.2可从作业长时间的工序中抽一部分工作过来。
2.3可以与其他作业时间之工序相结合。
2.4分配至两个以上的工序,尽量让一个人去作。
五、生产线平衡率的计算1.平衡率的计算方法:生产平衡率二各工程净时间的总和/时间最长的工程作业时间经XIO0%2.不平衡的计算方法不平衡率=Io0%-平衡率(%)如:生产一个产品的总时间为136秒,人力为19人,时间最长的工序为10秒,那他的生产平衡率为:生产平衡率=136S∕(10SX19人)X100%=71.6%不平衡率=IO0%-716%=28.4%。
生产线平衡分析与改善(最全面的IE分析-生产线平衡)
2023/12/24
8
二、流水生产线概述
1、 流水生产的基本概念 ● 流水线生产的分类
➢单人单产品式 ➢单产品固定式 ➢多产品固定式 ➢自由流水式 ➢连续传动流水式 ➢ 间歇传动流水式 ➢分组式
设某一产品从原料到成品,需经过A、B、C、D四个工序,其基本标 准工时(秒/个)及相关生产效率、良率、投入机台/人员数分别见表11: 可以求各工序每小时产量为: A工序每小时产量=(3600秒÷6.90)×90%×95%×1=470.87个 B工序每小时产量=(3600秒÷5.1)×80%×99.5%×1=470.87个 C工序每小时产量=(3600秒÷34.40)×100%×99.9%×2=209.09个 D工序每小时产量=(3600秒÷30.40)×100%×99.5%×2=238.8个 。
IE工业工程
-----生产线平衡
主讲:
课 程 内容
生产线平衡 一、生产线平衡的概述 二、流水生产线概述 三、生产线平衡的设计 四、生产线平衡的方法及改善原则 5、案例分析
2023/12/24
2
1.概念
一、生产线平衡的概述
生产线平衡即对生产的全部工序进行平均化,调整作业 负荷,以使各作业的时间尽可能相近的技术手段与方法,它 是生产流程设计及作业标准化中最重要的方法,是通过平衡 生产线使现场真正实施生产同步化,从而达到“一个流”的 理想。
2023/12/24
。
28
四、生产线平衡的改善方法与原则
2、平衡率改善的图示。
2023/12/24
29
四、生产线平衡的改善方法与原则
线平衡分析与瓶颈改善
线平衡分析与瓶颈改善线平衡分析是一种优化生产线的方法,通过对生产线中各个工位的作业时间进行分析,找出生产线的瓶颈,并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以实现整个生产线的平衡,提高生产效率和产能。
线平衡分析的目标是使每个工位的作业时间尽量接近,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生产线的整体效率。
一般来说,生产线的效率取决于生产线上最慢工位的作业时间,这个工位被称为瓶颈工位。
首先,进行线平衡分析需要确定生产线上每个工位的作业时间。
这可以通过观察、测量和记录每个工位的作业时间来完成。
作业时间应该包括实际操作时间、等待时间和移动时间。
然后,将这些数据绘制成柱状图或流程图,在图上标出每个工位的作业时间。
接下来,根据作业时间的差异来确定瓶颈工位。
瓶颈工位是指在制造过程中需要最长时间来完成任务的工位。
通过找出瓶颈工位,可以确定生产线的瓶颈所在,并将重点放在如何提高瓶颈工位的效率上。
一旦确定了瓶颈工位,就可以采取一些改善措施来提高其效率。
改善措施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增加资源:增加瓶颈工位的人员和设备资源,以减少瓶颈工位的等待时间和提高其作业效率。
这可能需要增加工人的数量、购置更快速或更高效的设备。
2.优化工艺:重新设计工艺流程,以减少瓶颈工位的作业时间。
这可以通过简化操作步骤、减少不必要的移动和等待时间来实现。
3.平衡工作量:将一些工作从瓶颈工位转移到其他工位,使各个工位的工作负载更均衡。
这可以通过改变工序的顺序、重新安排任务和人员来实现。
4.增加并行工位:在瓶颈工位的前后增加并行工位,以提高生产效率。
这样可以减少瓶颈工位的等待时间和生产周期。
5.增加备用设备:在瓶颈工位周围设置备用设备,以减少设备故障或维修导致的生产中断。
通过以上的改善措施,可以实现生产线的平衡,提高整体效率和产能。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改善一个瓶颈工位可能会导致其他工位成为新的瓶颈。
因此,线平衡分析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监测和改善生产线的各个方面。
工业工程中的生产线平衡分析
工业工程中的生产线平衡分析工业工程是一门涉及到人、机、料、法、环境等多个要素的学科,旨在优化和提高生产流程和工业系统的运营效率。
其中,生产线平衡分析是工业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生产线的高效运转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工业工程中的生产线平衡分析,并介绍其实施过程和影响因素。
一、生产线平衡分析的定义和目的生产线平衡分析是指通过对生产线的各项工作任务进行评估和平衡,使得每个工位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能够合理分配,从而保持生产线的高效运行。
其目的是实现优化的生产线布局,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及时间交付。
二、生产线平衡分析的实施过程在进行生产线平衡分析之前,首先需要收集大量的相关数据,包括生产线的结构和工艺流程、各个工位的工作内容和标准工作时间、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工作能力等。
接下来,可以采用以下步骤进行生产线平衡分析:1. 定义工作元素:将整个生产流程细化成若干个工作元素,每个工作元素代表一个独立的工作任务或操作。
2. 评估工作时间:通过观察和测量,准确评估每个工作元素的标准工作时间。
这一步需要考虑到不同员工的工作速度和技能水平,以避免过于理想化的时间评估。
3. 分配工作量:根据每个工作元素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的复杂度,合理分配工作量给各个工位。
工作量的分配要基于员工的能力和适应性,以确保每个员工能够承担适量的工作任务。
4. 平衡生产线:通过调整工作元素的安排和工作量的分配,使得各个工位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能够平衡。
这一步需要尽量避免出现瓶颈环节,即某个工位的工作量过大,导致整个生产线速度受限。
5. 设置合理的生产节拍:根据生产线的实际情况和产品的需求,设定合理的生产节拍,即每小时生产的产品数量。
要考虑生产线的稳定性和员工的工作强度,确保生产节拍既不过快导致质量问题,也不过慢导致生产效率降低。
三、影响生产线平衡的因素生产线平衡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以下列举几个主要因素:1. 工作内容和复杂度:不同的工作任务所需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不同,而工作内容的复杂度也会影响员工完成工作的效率和速度。
生产线平衡案例分析PPTPPT课件
时
1﹑2﹑5里﹐从而工
间
序3﹑4工作岗位的人
手可调配至其它生产
线去。
(4) 4种增值的工作
站在客户的立场上,有四种增值的工作
1、使物料变形 2、组装 3、改变性能 4、部分包装
物料从进厂到出厂,只有不到 10% 的时间是增值的!
工序
符 号
内容
作业内容
分类
加工 作业
○
加工 作业
■产生附加价值的工序及作 业
3
温管 插室温管温7
温 打胶水
2
24
1
4
插线 插变压器线7
37
1
插线
30
插线
20
5
功能 功能检验 16
检 拆线
5
45
2
贴断电标贴4
外观检验 8
6
外观 检 贴条码
2
包装
6
16
1
生产线平衡的改善实例
电子电装7人柔性线,改善前各工位的作业时间如下所示: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one piece flow 是指单件的进行生产, 即工人每次 只加工一件产品或组件,理想状态下,任何操作 工位间和工位内的多余的WIP为零。
B值=1
一物流
物流
顺畅流动 没有停滞
物留
中间停滞 隐藏问题
“一个流”的益处
1. 内建品质管理; 2. 创造真正的灵活弹性; 3. 创造更高的生产力; 4. 腾出更多厂房空间; 5. 改善安全性; 6. 改善员工士气; 7. 降低存货成本。
工 作 時 間 工序 1 2 3 4 5
减少人手(1)
將工序3里的工作时 间分配至工序2﹑4 及5之內﹐从而工序 3里的人手可调配其 它生产线去
生产线平衡分析计划书范文
生产线平衡分析计划书范文
一、问题描述
公司A生产线存在平衡问题,产能利用率较低。
经分析,主要原因在于生产线各工序产能不均衡,可能导致生产线瓶颈,影响生产效率。
二、分析目的
针对公司A生产线平衡问题,开展深入分析,查明各工序产能水平,识别瓶颈工序,为平衡生产线提供依据。
三、分析方法
1. 了解生产线流程和各工序情况。
2. 统计历史数据,确定每个工序产能和产出效率。
3. 建立生产线任务分配模型,模拟生产线运行情况。
4. 计算各工序生产时间和工作量,识别瓶颈工序。
5. 提出改进措施,平衡生产线各工序产能。
四、分析内容
1. 调研生产线流程及工艺
2. 统计各工序历史产能数据
3. 建立生产线运行模型
4. 分析各工序产能水平以及产能利用率
5. 确定瓶颈工序
6. 计算平衡后各工序负荷情况
五、预期效果
通过对生产线进行深入分析,识别瓶颈工序,平衡各工序产能,使生产线达到均衡状态,提高整体产能利用率,为公司增加产值提供依据。
六、时间安排
1月:数据收集及分析模型建立
2月:分析报告初稿完成
3月:报告定稿及改进方案呈报
以上就是生产线平衡分析计划书的内容大纲,希望能为您的分析提供参考。
如果需要,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detail 调整完善。
《线平衡分析》PPT幻灯片PPT
手
手
段
段
5
6
工序 1 2 3 4 5
合并重排瓶颈工序工 作到其他工序,压缩
瓶颈
工序 1 2 3 4 5
把某个工序动作分解 到其他工序,减少工
序数
工序 1 2 3 4 5
以瓶颈工序为基准重 排产线,避免其他工 序过剩产能的投入
4.如何改善线平衡(或称为平整产线)?
从上图可以看出,线平衡改善实际上就是在整条产线内综合运用ECRS、5W1H、人 机工程、动作经济、人机配合、双手操作、布局设计、搬运设计等基础手法,实现 途径1、2。
线平衡仅仅是一个帮助我们审视分析产线的全新视角,就好像人机配合图提供了人 机配合分析的视角一样。
5.线平衡改善分析需要准备哪些资料?
离散 型产 线线 平衡 分析 需要 的资 料
连续 型产 线线 平衡 分析 需要 的资 料
(1)整条产线的线平衡图,帮助分析人员整体上大致把握住 改善的整体走向。如瓶颈在哪里,大概哪个工序可以分解合并 等;
6.线平衡改善具体的步骤 该步骤是实施线平衡改善一般步骤,具体操作要灵活应变。
(1)定义清楚分析对象是连续型、离散型、还是连 续离散混合型。 (2)计算出每个工序的产出节拍,绘制线平衡图。离 散型还需要绘制价值流图。
(9) 实施 下一 轮线 平衡 改善 循环
(3)绘制出每个工序的表格或图形。
(头脑风暴会议讨论, 决策出最佳改善方案。 (5)组织改善工作启动会议,落实各分解对策责任 人与责任日期。 (6)实施过程中检查
(8)总结与标准化
二、线平衡对产线重要性
1.连续型产线线平衡分析
例1:金属嘴装配班组TR572装配线线平衡分析。 该产线比较接近连续型,姑且算作连续型产线。
【精品推荐】生产线平衡分析
平衡生产线的定义:对生产的全部工序进行平均化,调整作业负荷,以使各作业时间尽可能相近的技术手段与方法。
是生产流程设计及作业标准化中最重要的方法平衡生产线的意义:1.减少工序的在制品,真正实现“一个流”2.提高作业员及设备工装的工作效率3.减少单件产品的工时消耗,降低成本(等同于提高人均产量)4.在平衡的生产线基础上实现单元生产,提高生产应变能力5.通过平衡生产线可以综合应用到程序分析、动作分析、搬动分析、时间分析等全部IE手法,提高全员综合素质。
平衡生产线的相关内容和计算公式1.节拍: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预定产量,各工序完成单位产所需的作业时间节拍=有效出勤时间/[生产计划量*(1+不良率)]3.生产线平衡率:衡量生产线平衡状态好环的管理指标生产线平衡率=生产线工序作业时间总和/(瓶颈时间*4.平衡损失时间:因各工序作业时间不等所造成的时间损失总和。
平衡损失时间=∑(瓶颈时间-工序时间)=瓶颈时间*作业员总数-各作业员作业时间总和5.稼动损失时间:工序生产节拍和瓶颈时间差的总和。
稼动损失时间=(节拍-瓶颈时间)*总人数稼动损失率=稼动损失时间/(节拍*总人数)*100%6.可供时间:上班时间内,为某产品生产可投入的所有时间可供工时=可供时间*人数-借出工时7.投入时间:上班时间内,为某产品生产实际投入的时间投入工时=可供工时-计划停线工时计划停线工时=计划停线时间*人数计划停线时间=无计划时间+换线时间+判停时间稼动率=投入工时/可供工时*100%8.设定产能设定产能(H) =3600(S)/瓶颈时间(S)设定产能(班)=可供时间/瓶颈时间(S)9.实际产量实际产能(班)=投入时间/瓶颈时间(S)人均产能=实际产量/投入时间/人数单机台产能=实际产量/投入时间/机台数10.高效率操作效率=实际产量/设定产能*100%整体工厂效率(OPE)=平衡率*稼动率*操作效率11.考虑产能的损失平衡损失=(瓶颈*作業人数-单件标准时间)*设定产能操作损失 =(设定产能-实际产量)*单件标准时间-额外产出工时=不良品损失+计划外停线(机)工时 不平衡损失=(最高工序标准时间X合计人數) –合计工序时间生产线平衡分析改善方法:1.1作业改善压缩首先应考虑对瓶颈工序进行作业改善、作业改善的方法,请参照程序分析的改善方法及动作分析、工装自功化等工程方法与手段。
生产线平衡分析
生产线平衡分析一、生产线平衡的定义流动的作业中上下工序之间,存在供应关系,一旦工序作业时间相差太大,就会造成某些用时短的工序,出现等待的现象,其中工时损失相当客观,当工序之间的作业时间差距很少,生产中等待的时间很少,生产效率达到最高时,我们称为生产线平衡率。
二、生产线平衡分析的目的1.短短生产一个产品的组装时间<增加单位时间的生产量>2.提高生产线的工作效率<包括作业人员,设备>3.减少工作间的准备工作4.提高生产线的平衡5.对新的流程作业方式改善制造方法三、生产线平衡分析方法生产线平衡分析是对改善流程作业的最适用的方法,在改善之前必须对工序进行分析。
1.先确认分析对象,生产线和对象工程的范围。
2.实施对象生产线的工程分析把握现状。
3.实施各工程的时间分析<如设定标准时间就灵活运用>4.制作速度图表5.计算生产线平衡率。
四.改善生产线平衡的方法1.对作业长的工序进行改善,其改善方法有:#分割作业,把一部分作业分配到作业短的工序中去。
#进行作业改善,缩短作业时间#作业机械化#提高机械化的能力#增加作业员或替换技能水平更高的作业员2.对作业时间短的工序进行改善@分割那部份的作业,将其分配到其他时间短的工序中去,省略那一工序。
@可从作业长时间的工序中抽一部分工作过来。
@可以与其他作业时间之工序相结合。
@分配至两个以上的工序,尽量让一个人去作。
五.生产线平衡率的计算1.平衡率的计算方法:生產平衡率=各工程淨時間的總和∕時間最長的工程作業時間×100%2.不平衡的计算方法不平衡率=100%﹣平衡率(%)如:生产一个产品的总时间为136秒,人力为19人,时间最长的工序为10秒,那他的生产平衡率为:生产平衡率=136S/(10S×19人)×100%=71.6%不平衡率=100%-71.6%=28.4%。
生产线平衡分析与改善方案
2019/7/14
5
二、流水生产线概述
1、 流水生产的基本概念
● 流水生产的原理
流水生产是在“分工”和“作业标准化”的原理 上发
展起来的 流水生产方式的诞生 必须依赖加工技术的支撑 流水生产方式的基础是流水生产线
2019/7/14
6
二、流水生产线概述
1、 流水生产的基本概念 ● 流水生产的特点
比较B、C两个工作站,将可发现B工作站的产能为C工作站的 2.69倍,B、C两个工作站将积压大量的半成品。若以传统追求 各工作站提升效率的方式进行管理,B工作站的效率提升,只会 恶化B、C站的半成品积压的浪费,而无助于整体产量的提高 (假设B工作站经训练生产效率达100%,则B工作站每小时产量 将达702.35个,产量为C工作站的3.36倍)。
2019/7/14
14
三、流水生产线平衡的设计方法
3、 单品种流水线平衡方法 ● 案例:生产线平衡分析案例
2019/7/14
15
三、流水生产线平衡的设计方法
3、 单品种流水线平衡方法
● 案例:生产线平衡分析案例
由表一可知A、B、C、D四个工序每小时产量处于不平衡的状态, 整体生产线的产量受限于C工序,每小时只能产出209.09个,其 他的工序的产出高于209.09个,只会堆积在生产线上而造成半成 品库存积压,而D工序更将因为C工序的产量,而形成时间的等 候。
IE工业工程
-----生产线平衡
课 程 内容
生产线平衡 一、生产线平衡的概述 二、流水生产线概述 三、生产线平衡的设计 四、生产线平衡的方法及改善原则 5、案例分析
(生产管理知识)生产线平衡分析
生产线平衡分析1生产线平衡的含义自从福特在汽车生产中发明了流动作业以后,流动作业方法因为具有对作业人员要求不高,容易批量生产等优点,被众多的企业所采用。
不过流动作业中上下工序之间存在供应关系,一旦各工序的作业时间相差太大,就会造成某些用时短的工序不时出现等待的现象,其间的效率损失相当可观。
当工序之间的作业时间差距很小,生产中等待的时间很少,这时生产效率最高,我们称之为生产线平衡。
当然,生产线不可能自动达到平衡的状态,要通过生产线平衡分析,以期达到以下目的:①缩短每一工序的作业时间,提高单位时间的产量。
②减少工程之间的预备时间。
③消除生产线中的瓶颈、阻滞、不均等现象,改善生产线平衡。
①改善制造方法,使它适合于新的流动作业。
2生产线平衡的表示法生产线的平衡,通常用生产流动作业表的方法来表达,如回12、10和12、11所示。
图中纵轴代表时间,横轴则按生产流动的顺序将各工序依次列出,以折线或往形图的力式将工序时间标出。
由于现代的流动生产以机械输送带流动为主,机械输送的速度也应与生产速度相适应,一般以输送带移动一个标准工序距离的时间来表示输送带的速度,称为节拍时间。
(TACT TIME OR CYCLE TIME),以TC表示。
节拍时间、生产计划及工序作业时间应相适应,这也是生产线平衡的一部分。
3生产线平衡分析的步骤①测量各工序的实际作业时间。
②制作流动作业表。
.按照作业时间的范围,在纵轴上设定合适的时间刻度。
.在横轴依序填上工序名称、人数、作业时间、平均作业时间。
.在纵轴上以柱形图或折线图标出平均作业时间。
③在耗时最长的作业时间上画一条横的虚线,把该虚线与各柱形图顶端之间的空白部分以阴影斜线填充。
④计算生产不平衡损失时间生产不平衡损失时间为最长时间与各工序时间之差的累积,也就是图中的阴影部分。
T(loss)=∑(T max一Ti.)⑤计算生产平衡效率及损失率(以图12、12为例)生产平衡效率=各工序作业时间合计/(最长作业时间×总人数)=324DM/(35D×12)=77、1%生产不平衡损失率=1一生产平衡效率⑥分析和改进生产平衡的改善,就是使各工序作业时间更为平均化的过程。
线平衡分析-课件
例:市场需求100件/天
10个人1天 生产
100件产品
10个人1天 生产
120件产品
假效率
8个人1天 生产
100件产品
真效率
个别效率 与 整体效率
效率 追求的重点应该是关注“整体效率”,才有创造利润的实际意义;
生产线不平衡造成中间在库, 降低整体效率。
例 能力需求:100件/H
项目 能力 达成率 奖金 效率
4.制定 方案
1).制定方案
岗位名称 打线1 打线2
插室温管 插线
功能检
包装
改善前
作业内容 打变压器 打室内外线 打电源线 打室内外线 PCB外观 插室温管 打胶水 插变压器线
插线 插线 功能检 拆线 贴断电标贴 外观检验 贴条码 包装
动作时间(秒) 8 10 7 9 15 7 2 7 30 20 16 5 4 8 2 6
60
120
120
120 120 1920
# of OP/shift 每班人员
1
0
0
1
4
3
1
1
0
2
2
1
2
3
1
1
23
# of Shifts
班次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 of OP/day 总人员
1
0
0
1
4
3
1
1
0
2
2
1
2
3
1
1
23
# of M/C's L/T
线平衡分析详解
2.4 3.4
T.T
10.0
5.0
0.7
4.8
0.0 岗位1
2.4
19.2
3.2
14.9
5.8
7.1
岗位2
岗位3
岗位4
岗位5
3> 作业编成的改善(作业的再分配)
17.0 岗位6
0.9 3.4
岗位7
2020-08-30
22
三、案例分析
2.针对波动的改善(作业内容的安定性,难易度)
首先关注偏差最大的岗位3; 对岗位3作业进行细分
20
岗位2 14.9= 3.2+ 5.3+ 3.6+ 2.8
15 4.3
岗位3 15.0= 2.8+ 3.1+ 1.2+ 4.5+ 3.4 10
3.7
岗位4 15.3= 5.2+ 2.8+ 2.4+ 4.9 岗位5 12.1= 8.3+ 3.8
5
2.1
2.5
0
2.3
岗位1
改善后作业时间
2.8 3.6 5.3
3
19.2
25.8
25.9
20.2
26.2
26.2
19.2
7.0
2020-08-30
23
三、案例分析
2.针对波动的改善(作业内容的安定性,难易度)
岗位3作业细分分析
30.0
25.0
6.3
7.7
6.8
20.0
3.6
2.5
2.2
4.3
2.9
15.0
1.7
1.9
10.0
7.2
生产线平衡分析范文
生产线平衡分析范文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生产线平衡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常见的问题。
生产线平衡是指通过合理安排工作站的工作量,达到生产线各工作站的负荷均衡,从而提高生产线整体效率的过程。
生产线平衡问题的解决对于提高生产线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汽车生产线为例,对生产线平衡进行分析。
一、问题描述汽车生产线通常由多个工作站组成,每个工作站负责不同的生产任务。
生产线平衡问题是要使得每个工作站的工作量尽量均衡,即每个工作站的工作时间相对平衡,从而避免一些工作站的负荷过大或者过小。
在汽车生产线中,工作站间的负荷不平衡会造成生产线停滞、产品积压或者产品缺货等问题,从而降低生产线效率。
二、分析方法生产线平衡问题可以通过平衡指数方法进行分析。
平衡指数是指工作站负荷与最大负荷之间的比值,用来衡量工作站的负荷程度。
当平衡指数为1时,表示工作站的负荷是最大负荷的100%,即负荷均衡;当平衡指数小于1时,表示工作站的负荷没有利用好,存在空闲时间;当平衡指数大于1时,表示工作站的负荷超过了最大负荷,存在过负荷现象。
三、实际案例以汽车生产线为例,该生产线由五个工作站组成,分别是装配车身、安装发动机、安装座椅、安装电子设备和检测工作站。
下表是各个工作站的工作时间和标准工时:工作站,工作时间(分钟),标准工时(分钟)-------------,----------------,----------------装配车身,12,15安装发动机,10,15安装座椅,8,15安装电子设备,12,15检测工作站,10,15根据上表,可以计算出各个工作站的平衡指数,如下表所示:工作站,工作时间(分钟),标准工时(分钟),平衡指数(工作时间/标准工时)-------------,----------------,----------------,-------------------------------装配车身,12,15,0.8安装发动机,10,15,0.67安装座椅,8,15,0.53安装电子设备,12,15,0.8检测工作站,10,15,0.67通过计算可以看出,装配座椅和安装电子设备的工作站负荷较轻,平衡指数较低,存在空闲时间;而装配车身、安装发动机和检测工作站的平衡指数较高,负荷较重。
线平衡分析与瓶颈改善
《生产效率管理》
L B ine alancing 线平衡
线平衡与瓶颈改善同样应在 各工段 之
间进行,这样才能真正提高生产能力平衡,最大 限度地降低中间在库、提高效率。
7、动作分析与动作要素
《生产效率管理》
程序 分析
I
E 动作
分析
时间 研究
动作分析 ·动作研究
对生产活动中的全部作业动作进行观测分析,研究人的 各种动作浪费,从而寻求省力、省时、安全、经济的作业方 法。
4、线平衡分析的基本步骤
《生产效率管理》
(1)确定分析对象的范围:对象生产线和对象工序; (2)把握分析对象的现状; (3)明确标准工时或观测各工序纯工时; (4)制作工序作业速度分析图(棒形图); (5)计算生产线平衡率和平衡损失率; (6)研究分析结果,制定改进方案。
《生产效率管理》
瓶颈工序(工时最长的工序)是
2 握取
G
3 移物 TL
4 装配
A
手握物品形状 A 手或身体某部位充 分控制物体
手中有物形状 A 手或身体某部位移 动物品,又称实运
装配形状
A 将零件组合成一件
5 拆卸
D
拆物形状
A 将装配物分离拆解
6 使用
U
7 放手 RL
Use的U字形 A 利用器具或装置所 做的动作
手中掉物形状 A 放开控制物的动作
?
瓶颈工序与费时次工序的工时差,比率是
?
工时最短的工序是
?
瓶颈工序与工时最短的工序的工时差,比率是
?
棒形图平坦吗?/ 凹凸差别大吗?
第一道工序是瓶颈工序吗?
34 30
20
瓶
颈
工
线平衡分析
线平衡分析,这一基本技能与工作,工作与学习过的IE朋友来讲都不会陌生,线平衡分析能做,但是大家又是如何利用线平衡分析来做改善的呢?线平衡分析是IE基础中的一项技能与工作,但这项工作只能反映现场一个状况而已,并不能在现场得到一个改善结果。
线平衡分析,是效率提升改善的一个环节,那么也只能是改善环节中的统计与分析阶段。
线平衡改善也就是效率提升工作,按照如下步骤制定工作进程表进行(一定要做好工作进程表):一、选择改善对象效率提升改善选择对象要有两个:1、首先是要选择做效率提升改善产品型号,先利用P-Q图进行分析,用ABC法进行选择几个所要改善的产品型号备用。
另外还要看看过去该产品的生产效率记录,初步估计其改善的效果有多大,然后再确定该产品。
2、选择所要改善的线体,线体的选择注重两个方面,一是要线体的人员必须要安定;二是要线体的组长要有积极主动改善的思想,而且执行力要强,选择这一条是相当重要的,这必须要在平常工作中,长期观察,以及与产线组长沟通方可得到的,这也是改善中很关键的一个选择。
二、线平衡分析——统计分析阶段线平衡分析也分为三个步骤:1、线平衡统计:统计过程无非就是进行现场工时测量,没个工位时间测量至少10组数据。
如果多数是设备作业,这个时候就要对设备进行时间测量。
并记录下实际的产量。
2、线平衡分析:按照线平衡分析的方法进行。
注意寻找瓶颈工位及时间,得到线平衡率是多少,这个将作为改善的原始基础数据,以做改善过程中的对比用。
3、改善目标评估与确认:根据线平衡分析的数据,以及对各工位时间的掌握程度,初步估计需要提升的目标。
根据目标与实际的差距进行再次分析各个工位时间,寻找正瓶颈与负瓶颈的现况(正瓶颈是超过平均时间最高的工位,负瓶颈是低于平均时间最多的工位,负瓶颈主要是浪费过多),同时还要兼顾二次瓶颈与多次瓶颈。
分析时找出各个解决的办法,比如,那些工位可以运用工装,那些工位需要引入自动化,那些工位的部件可以线外完成,并确定这些改善办法是否可以实现,如此以后再用ECRS进行工位调整或线体调整。
线平衡分析方法范文
线平衡分析方法范文
1.工作站时间检视法:该方法通过记录每个工作站完成各项任务所需的时间,从而评估工作站的工作负荷。
通过比较不同工作站之间的工作时间,可以判断哪些工作站是生产线的瓶颈,进而进行调整,以实现负荷均衡。
2.工作站平衡度检视法:该方法通过评估每个工作站的平衡度来确定线平衡情况。
工作站的平衡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平衡度=(标准工作时间-实际工作时间)/标准工作时间*100%。
通过计算每个工作站的平衡度,可以确定负荷较重的工作站,并采取措施减轻其工作负荷,以实现负荷均衡。
3. Kanban方法:该方法通过使用可视化指示牌(Kanban)来管理生产线的工作流程。
每个工作站都有一个指示牌,用于指示该工作站需要哪些零件、材料或工具,并且指示牌上还标有该工作站的工作时间。
通过设置适当数量的指示牌,可以确保每个工作站都有适当的工作负荷,从而实现负荷均衡。
4.工作站重组法:该方法通过重新组织工作站的布局和工艺流程,以实现负荷均衡。
首先,评估当前工作站的工作负荷和效率,并确定是否需要重新安排工作站的顺序或添加/删除工作站。
然后,通过重新组织工作站,使每个工作站的工作负荷相对均衡,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5.模拟仿真方法:该方法使用计算机仿真软件对生产线进行建模和模拟,以评估不同工艺流程和布局的效果。
通过调整工作站的数量、位置和工作时间,可以找到最佳的线平衡解决方案,从而最大化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线平衡分析方法是一种通过优化工作站的布局和工艺流程,以实现生产线负荷均衡的方法。
通过使用这些方法,企业可以最大化生产
效率,减少浪费,并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平衡分析,这一基本技能与工作,工作与学习过的IE朋友来讲都不会陌生,线平衡分析能做,但是大家又是如何利用线平衡分析来做改善的呢?线平衡分析是IE基础中的一项技能与工作,但这项工作只能反映现场一个状况而已,并不能在现场得到一个改善结果。
线平衡分析,是效率提升改善的一个环节,那么也只能是改善环节中的统计与分析阶段。
线平衡改善也就是效率提升工作,按照如下步骤制定工作进程表进行(一定要做好工作进程表):一、选择改善对象效率提升改善选择对象要有两个:1、首先是要选择做效率提升改善产品型号,先利用P-Q图进行分析,用ABC法进行选择几个所要改善的产品型号备用。
另外还要看看过去该产品的生产效率记录,初步估计其改善的效果有多大,然后再确定该产品。
2、选择所要改善的线体,线体的选择注重两个方面,一是要线体的人员必须要安定;二是要线体的组长要有积极主动改善的思想,而且执行力要强,选择这一条是相当重要的,这必须要在平常工作中,长期观察,以及与产线组长沟通方可得到的,这也是改善中很关键的一个选择。
二、线平衡分析——统计分析阶段线平衡分析也分为三个步骤:1、线平衡统计:统计过程无非就是进行现场工时测量,没个工位时间测量至少10组数据。
如果多数是设备作业,这个时候就要对设备进行时间测量。
并记录下实际的产量。
2、线平衡分析:按照线平衡分析的方法进行。
注意寻找瓶颈工位及时间,得到线平衡率是多少,这个将作为改善的原始基础数据,以做改善过程中的对比用。
3、改善目标评估与确认:根据线平衡分析的数据,以及对各工位时间的掌握程度,初步估计需要提升的目标。
根据目标与实际的差距进行再次分析各个工位时间,寻找正瓶颈与负瓶颈的现况(正瓶颈是超过平均时间最高的工位,负瓶颈是低于平均时间最多的工位,负瓶颈主要是浪费过多),同时还要兼顾二次瓶颈与多次瓶颈。
分析时找出各个解决的办法,比如,那些工位可以运用工装,那些工位需要引入自动化,那些工位的部件可以线外完成,并确定这些改善办法是否可以实现,如此以后再用ECRS进行工位调整或线体调整。
三、改善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根据以上分析出的改善方法制定改善方案,主要是分配一些任务,比如:工装、自动化设备、场地调整、人员安排的工作任务由谁负责,什么时候完成,如何完成等等内容,以此督促其他部门人员完成配合工作。
并完成新的SOP。
当所有的制定的任务都完成的时候,就在产线上进行新的实施过程。
四、效果跟踪效果跟踪需要生产保证实施线体的产品型号与人员不可随意变动。
持续时间20天到1个月,每天进行线平衡统计。
前一两天每工位测量时间可在5-8组数据,后面的可每天测量3组数据即可,同时记录下每次测量时候的实际产能。
计算出每天测量的线平衡率,将这些数据与基础数据画出趋势图出来,以确定改善进展情况。
五、改善总结总结就不多说了,注意一个关键点是,尽量用图表进行总结。
不知道大家对用线平衡分析做效率提升改善都要那些见解,有多少说多少。
流水线拉速管控的意义或许有些工厂会出现这样的状况,生产线上的平衡很难调节,不是很多岗位堆机就是很多岗位在等待;或者是公司为了出货,加快流水线的速度,那么真的加快流水线的速度就可以提高产出吗?我认为未必,在拉速未得到管控的时候,时常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设定:流线时间T=L/V,T为节拍时间,L为两个产品间的距离,V为流水线的速度。
1.拉速对于节拍过快,多个岗位堆机如果拉速调得过快,流线时间T小于生产节拍CT,当一个岗位的作业还没有完成的时候,下一个产品就会流过该岗位的作业范围,会出现两种情况:1.1该作业人员会花时间去将这个产品拉回来自己的岗位范围,或者是拣起来放在自己的作业台上,时间长后,因多数的岗位时间都高于流线时间T,所以会发现很多岗位堆机,从而难以从产线上发现实际的瓶颈岗位,效率从瓶颈开始的作用就难以体现。
1.2若该作业员无视产品流下去,那么后面几个岗位都可能不管,任产品往下流,到后面流不动,或碰到一个有责任心的员工会将该产品拣起来,然后再招人或者自己将产品送到拉头再流一次,这样看似顺畅,实则效率隐形损失很多。
2.拉速对于节拍过慢,多个岗位空闲等待如果拉速调得过慢,流线时间大于生产节拍CT,当一个岗位的作业已经完成,下一个产品还没有到,于是会出现等到产品过来再作业,或者是拉过产品作业完再等待。
时间长后,多数岗位都会出现等待状态。
因此调整一个合适的流水线速度,是有效保证产出的关键,同时还可避免拉速过快产品碰击造成的不良问题。
拉速的设定,根据产品的大小尺寸,在流水线上做好间隔标记,间隔距离除了考虑产品尺寸以外,还需考虑岗位作业人员的作业范围,最好是避免员工大幅伸手作业与走动作业;若电机转速控制有明确标示,可直接调整速度到产品节拍时间,没有的情况下,可在开始生产前在产线上进行秒表测量两条线通过一个点的时间等于节拍时间就可以。
拉速慢不可取,达不到生产目标,拉速快也不可取,不但达不到目标,还可能造成品质问题。
敬请注意。
如何观察生产线请问各位IE朋友,在生产过程中,大家如何去观察生产线呢?也许各有各的招,各有各的办法,是否大家可以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这里是小弟的一点资料,以求更多良策良方。
如何观察生产线?1. 观察生产线第一站的作业时间, 及多久放一片板子, 此为满足生产计划量所必须的投入cycle时间。
但在实际上, 瓶颈站的作业时间必然大于第一站, 第一站一定不是瓶颈站, 所以第一站不一定会完全依要求的cycle 时间去投入, 因为瓶颈站已脱拖慢他的速度, 故从现场管理者的角度来看, 要确实要求第一站作业者依规定速度投入。
输送带的速度也可反推算出日产量, 下面为输送带速度的公式:输送带的pitch时间= 整日的上班时间/日产量*(1+不良率)输送带的速度= 记号间隔距离/输送带的pitch时间所谓记号间隔距离, 在皮带线上所做的记号间的距离, 希望作业者依记号流经的速度完成作业并放置在皮带线上;但炼条线并没有做记号, 就以板子的长度当做记号间隔距离。
为何要用输送带? 除了运送物品外, 还有半强制作业者依计划完成作业的功能, 但不是一味地加快去试试看, 而应依上述公式去计算求得。
2. 观察那一站是瓶颈站:I. 永远忙个不停的站II. 老是将板子往后拉的站III. 从该站开始, 原本一片接着一片的板子, 中间出现了间隔上面三点是目视就可察觉的, 再来就是用秒表量, 作业时间是所有站中最长的。
瓶颈站的作业时间就变成了整条线实际产出的cycle时间, 而日产量公式如下:日产量= 实整日的上班时间/际cycle时间故现场干部只要减少其作业时间, 就可明显提升产量, 如将零件拿一些给别站做、使用治工具以节省动作、改善作业域的配置等等。
但在解决瓶颈站后, 可能会出现新的瓶颈站, 所以又要对此新的瓶颈站进行改善, 因此持续盯着瓶颈站改善, 整条线的效率就会日日提升。
3. 观察最后一站收板子的cycle时间, 也就是实际产出的cycle时间, 这站的cycle时间必相等于瓶颈站。
从这站可推算出这条线的效率如何, 公式如下:效率= 投入cycle时间/实际cycle时间= 第一站的作业时间/最后一站的作业时间当然也可用瓶颈站的作业时间来算, 不过观察最后一站总是较简单、实际。
在线上的在制品数量就等于:( 最后一站的作业时间- 第一站的作业时间) * (整日的上班时间/最后一站的作业时间)在制品太多表示容易发生问题: 所需空间大以容纳在制品、品质易有问题、东西遗失机会大, 物料管理不易。
从这可看出干部对「物」的管制能力。
4. 稼动率的观察稼动率= 在作业的时间/ 整日的上班时间所谓稼动就是有效的在工作, 作业者坐在位子上并不表示他有在工作, 有在工作才能做出产品来, 所以要观察作业者在作业的时间。
但在实妹上, 不可能全天对每个作业者进行测量, 所以有种「工作抽查」的手法来仿真测量, 其实说穿了就是不时去看作业者在做什么, 干部在巡视现场时, 总会看看作业者在做什么, 如果常看到某人在做事, 就会认为他很好, 反之就不好, 这就是「工作抽查」的基本概念, 以「观察次数」取代「观测时间」。
从这可看出干部对「人」的管制能力。
5. 作业者坐在位子上并不表示他有「认真」在工作, 所以最后就是观察每一个作业者的作业速度, 速度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 光从目视很难来比较跟量化, 所以在心里建立起一个标准速度, 快过它就算好, 动作精简、固定而有节奏地进行, 往往有较好的作业速度, 反之不佳, 如此来观察就比较简单。
不过不是快就是好, 其动作必须是「有附加价值」的, 所以还要看其动作是否简单扼要, 所以要求「动作经济原则」的观念, 简单地说, 人类手部的动作可分为移动、握取、放开、前置、组立、使用、分解, 还有一种心理的「精神作用」, 其中严格来说只有两种动作有附加价值: 组立、使用, 所以在能满足生产要求的条件下, 尽量排除或简化其它的动作。
其原则如下:I. 移动: 使物料自动到达所要的位置、缩短移动距离、减少需移动物品的重量、移动路径周围避免有东西会妨碍移动、让料盒斜置以缩短绕过边缘的距离等。
II. 握取: 料盒里的物料尽可能整齐排放, 不要杂乱堆积、不方便拿取的东西能先预留握取的空间等。
III. 前置: 同握取一样, 料盒里的物料尽可整齐排放, 不要杂乱堆积等。
IV. 组立: 以治工具代替手作业等。
V. 使用: 使机械全自动化等。
VI. 精神作用: 利用机械取代人为判断、减少作业者目光的移动等。
以上是观察生产线的步骤及重点,.sop的延伸范围时间一晃,又老长时间没有进行主题讨论了。
真是愧对各位水友啊!在这个版块,小弟有招待不周的地方,还望各位见谅。
好了,我也不过多招引各位水友的砖块了,还是进入主题讨论吧!本次主题讨论是关于SOP(标准作业指导书)模块所涵概的范围。
相信各位IE同行,或多或少都有过编制SOP的经历,这似乎成为IE入门必修课程之一。
诚然,小弟工作1年多时间里,SOP也编制或修订了近50套左右,当然,我们讨论的不是我总结出编制SOP的经验,而是讨论SOP它延伸的那些IE相关的工作范围。
编制SOP是一件枯燥而且耗时很长的事情,也听同行抱怨编制SOP,耗时耗力多,作用小而且得不到领导老板认可的一件事情,更说这事情本就不该由IE来做,IE应该去现场,多去改善,改善那些立竿见影的才是。
这个想法不敢评论,但是,这种想法,我有过,而且现在还是有。
之所有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在一个产线没有安定的生产环境下,去要求产线人员按照SOP去做,用标准的动作去作业,是一件让别人难以接受的事情,你会发现,就在产线的周围,到处都是浪费,到处都有问题,而这些又没有得到改善,强烈要求生产按照SOP去做,是不可行的。